正覺同修會的明心與見道違背《成唯識論》之處 (3)

1. 序言

佛法不論大乘小乘,不論立論和體系,斷煩惱解脫的原理都是一致的。

二乘法斷我執,是透過觀行五蘊,破除對五蘊身(我)的執著。

大乘法斷我、法二執,所以是在一切現象(包括五蘊)上,看到其真實相狀——又名「諸法實性」、「空性」、「法性」、「真如」。

正覺的明心,是在五蘊身體上,用意識找一個無形無色的阿賴耶識。

即使無形無色的阿賴耶識真的能被直接觀察,也沒有斷我見的功效,因為它不是法性,只是現象界的有為法之一。

它被稱為「本識」,因為它可以持種子,所以是緣起的樞紐,但是不是緣起的主導者,更不是「真如」。

《成論》只有在卷三提到證解阿賴耶識:

「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故我世尊正為開示。 」

這裡的意思,不是見道位是證阿賴耶識。而是说,見道位證真如的菩薩, 可以理解點解要建立阿赖耶識。

而且玄奘菩薩在此句後,用《解深密經》的偈「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 恐彼分別執為我」指出由於阿賴耶識是本識,很容易被凡夫愚人錯誤地執著為「我」。

《成論》裡面,所有與見道位、真見道、初地有關的語境,所證都只有「真如」二字,更不會把阿賴耶識和真如組合成蕭導師發明的「阿賴耶識真如心」。

蕭導師的明心立論,違背《成唯識論》之處,詳細說明如下。

 

(一) 真見道,是在加行位修至十回向位世第一法時無間證入的;之後在很短的時間內(以剎那算)完成相見道,入初地(極喜地);真見道、相見道都是在初地。

《成唯識論》卷10:「此十一障,二障所攝。 煩惱障中見所斷種,于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 」

《成唯識論》卷9:「加行無間此智生時,體會真如名通達位,初照理故亦名見道。 然此見道略說有二:一真見道,謂即所說無分別智實證二空所顯真理、實斷二障分別隨眠,雖多刹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 有義,此中二空二障漸證漸斷,以有淺深麁細異故。 有義,此中二空二障頓證頓斷,由意樂力有堪能故。 二相見道,此複有二:一觀非安立諦有三品心,一內遣有情假緣智慧除軟品分別隨眠;二內遣諸法假緣智慧除中品分別隨眠;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慧除一切分別隨眠。 」

 

蕭平實導師:依《菩薩瓔珞本業經》:「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複值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1] 判真見道位在第七住位,七住至十回向是相見道位,通達後入初地才是通達位。  [2]

 

說明:

1. 所有唯識經論皆判定見道是在初地,蕭導師唯一所依的經證只有《菩薩瓔珞本業經》那段經文;然而,《菩薩瓔珞本業經》自古以來即被歸為「疑偽類」,[3]  因為印度沒有此經。

見道位階問題事關重大。 假如印度真有此經,而且那句經文若確實意指見道在七住,那麼諸唯識祖師無著、世親菩薩等,一定會引述此經,並區分出真、相見道的階位不同。

《成唯識論》也一定會明確指出,說真見道是在資糧位或加行位,不會在通達位中討論真見道。

蕭導師將相見道的「多剎那」(三心、十六心、九心等)解讀為「多劫、無數劫」(從七住至十回向,一大無數劫之23/30),是極度扭曲的解讀,因為倘若是劫,那麼《成唯識論》用「十六心」等來形容「多劫、 無數劫」豈不荒唐?

2. 蕭導師引用的《菩薩瓔珞本業經》經文,其說法與其他經典相符,並不能證明真見道為七住位。

其中所說的「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蕭導師解讀「正觀」為「現觀、現證、證悟」空性或真如。

事實上,此段經文之前後語境,表示此經判定「真見道」是在初地位,進入七住之「般若正觀」只是「相似觀慧」,並非是現觀慧或現證慧如同唯識經論所判的「勝解行位」,還不是見道。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1〈3 賢聖學觀品〉:

所謂中道第一義諦般若處中而觀達一切法而無二,其觀慧轉轉入聖地,故名相似第一義諦觀, 而非真中道第一義諦觀其正觀者,初地已上有三觀心入一切地。 三觀者,從假名入空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是二觀方便道;因是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進入初地 法流水中,名摩訶薩聖種性。 無相法中行于中道而無二故。  

佛子! 是三十心入一乘信,一乘因法非近行可得,廣行大心三阿僧祇劫行伏道忍方始滿足。 佛子! 若退若進者,十住以前一切凡夫法中發三菩提心,有恆河沙眾生學行佛法信想心中行者,是退分善根。 諸善男子! 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複值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 。 自此七住以前名為退分。  
[4]

 

從上經文,很清楚可看出,般若正觀的對境是第一義諦,所以般若正觀又名第一義諦觀。 第一義諦即是勝義諦 (《成唯識論》中的第四勝義──勝義勝義),也就是是「真如」

經文說,初地之前的般若正觀是「相似第一義諦觀」,初地才真正進入「真中道第一義諦觀」,才是真正的現觀、現證真如,即真見道。

所以進入七住位的般若正觀只是相似第一義諦觀,並非現觀、現證真如,所以尚未進入真見道,還在「勝解行位」。

《菩薩瓔珞本業經》與其他經論有別的是,此經將七住位判為不退位──于大乘菩薩道不會退轉,但還不是證位。 唯識經論都將初地定為不退轉位。

 

二、 真見道是因為觀一切法之空觀或四尋思成就而生起無分別智,並非找到阿賴耶識才生起無分別智。 無分別智的所緣境是無相的真如,在《成論》屬於唯識性。 無分別智被稱為「無分別」,因為能緣的智見分,所緣的真如,皆是無分別。

 

《成唯識論》卷9:「謂前上忍唯印能取空,今世第一法二空雙印。 從此無間必入見道,故立無間名。 異生法中此最勝故,名世第一法。 如是煖頂依能取識觀所取空,下忍起時印境空相,中忍轉位於能取識如境是空順樂忍可,上忍起位印能取空,世第一法雙印空相。 皆帶相故未能證實,故說菩薩此四位中猶於現前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 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故,非實安住真唯識理,彼相滅已方實安住。 依如是義,故有頌言:

菩薩於定位, 觀影唯是心,義相既滅除, 審觀唯自想。 如是住內心, 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無, 後觸無所得。 」

論曰:若時菩薩於所緣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不取種種戲論相故。 爾時乃名實住唯識真勝義性,即證真如智與真如平等平等,俱離能取所取相故。 能所取相俱是分別,有所得心戲論現故。  」

 

蕭平實導師:【真見道者乃是親證阿賴耶識心體,由親證阿賴耶識故,現前觀察阿賴耶識之無分別性,是故發起根本無分別智。 】[5]【由這個能分別的妄心的你,來證得不分別的自己的第八識以後,你就會發覺到:這個第八識心真如真的是從來都 不分別六塵萬法。 】[6]

 

說明:

阿賴耶識是有相的心識,有其見、相分,在《成論》屬於唯識相

真見道的無分別智證的是唯識(真勝義)性,相見道才是證唯識相。

唯識真勝義性只有一種,即真如;而唯識相則有千萬種,阿賴耶識只是其中之一。

無分別智的所緣緣是真如,「無分別意指能緣之智、所緣之真如皆是無分別、無相無可分別。 無分別智是無漏種子所生,體是無漏;阿賴耶識是有漏的虛妄分別識、妄心。

正覺證阿賴耶識,是以能分別的意識去找阿賴耶識。 意識有分別,阿賴耶識也是有分別的心,與無分別智的定義完全顛倒。

識的定義就是「了別」(分別), 阿賴耶識有其見分可了別(分別)其相分(根身、器界、種子),就像眼識可了別、分別色塵,唯識經論如《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攝大乘論》等不會說阿賴耶識是「無分別性」。

「根本無分別智」之所緣並非阿賴耶識,正覺標榜的「現前觀察阿賴耶識之無分別性」更是純屬自創、偏離經論文本的解讀。

 

(三)真如是一切法(包括所有八識心、心所法和色法)之真理、真實性、法性,不是只是阿賴耶識的「真實如如性」。

 

《成唯識論》卷2:「此二法執麁故易斷,入初地時觀一切法法空真如即能除滅。 」
 

《成唯識論》卷9:「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說一切法皆無自性? 頌曰:即依此三性, 立彼三無性,故佛密意說, 一切法無性。 初即相無性, 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 所執我法性。  此諸法勝義, 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 即唯識實性。 」

《成唯識論》卷10:「涅槃義別略有四種: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染而本性淨,具無數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 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

 

蕭平實導師:【阿賴耶識實為人我空與法我空(二空真如)之理體,二空之真實理由此阿賴耶識真如心而顯。 】[7]離阿賴耶識即無真如法性、即無真如體可證故,阿賴耶識即是真如之體故,真如由阿賴耶識心體而顯示故,經中悉如是言故。 】[8]

 

說明:

阿賴耶識是念念生滅、依他起的有為法。

真如是不生不滅的無為法:「真」指真實,「如」是沒有變動的意思:

《成唯識論》卷9:「為簡前三故作是說,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虛妄義。 」

 

世親菩薩的《百法名門論》中,真如是「四所顯示」,即是由一切法──八識心、心所、色法、不相應行四類法所顯示。 它不只是由阿賴耶識而顯,阿賴耶識只是一切法中之一法。 說真如只是由阿賴耶識而顯,不但違背唯識經論,也違背《般若經》之說法。

唯識經論之真如即是《般若經》中之「一切法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 」[9]

 

 

(四)真見道時,已同時斷除分別煩惱障和分別所知障種子(異生性障種子),不是在相見道時慢慢斷除。 相見道沒有斷除二障種子功能,只是效法真見道,學習熟悉其中的內容。

 

《成唯識論》卷9:「諸相見道,依真假說世第一法無間而生及斷隨眠,非實如是。 真見道後方得生故,非安立後起安立故,分別隨眠真已斷故。 」

「一、異生性障:謂二障中分別起者,依彼種立異生性故。 二乘見道現在前時,唯斷一種,名得聖性。 菩薩見道現在前時,具斷二種名得聖性二真見道現在前時,彼二障種必不成就,猶明與闇定不俱生,如秤兩頭低昂時等,諸相違法理必應然,是故二性無俱成失。 」

 

蕭平實導師:【勝解行位之第七住位,雖然尚非初地,然而確已親證初地真如心體;由因尚未進修、尚未淨除阿賴耶識所含藏之異生性等種子......,是故確屬 真見道—乃是已經親證未來初地真如之心體—而非猶如未悟者之唯是心想、臆想之解行,是故名為「勝解行位」,亦別立一名為「解行證位、 證解行位」。 】[10]【...... 以相見道位之無數劫修行而淨除阿賴耶識所藏之異生性障。 ......】[11]

 

說明:

1. 《成唯識論》延用《阿毘達磨俱舍論》、《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的「四道」名相與概念,見道前,加行道(加行位)至世第一法時,一剎那無間進入見道(通達位)。

真見道時,第一剎那是無間道,斷分別煩惱、所知障種子;第二剎那是解脫道,斷障後的解脫境生起;第三剎那是勝進道,然後進入相見道 、修道(修習位);這三心或剎那行相相似平等,相貌相同(相等),可說為一心:[1]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5〈6 分別賢聖品〉:「應知一切,略說唯有,謂加行、無間,解脫、勝進道。 論曰:加行道者,謂從此後無間道生。 無間道者,謂此能斷所應斷障。 解脫道者,謂已解脫所應斷障最初所生。 勝進道者,謂三余道。 道義雲何? 謂涅盤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 或複道者,謂求所依,依此尋求涅涅槃果故。 解脫、勝進如何名道? 與道類同,轉上品故;或前前力至後後故,或能趣入無餘依故。 」

 

上面《成論》引文的意思是:的真見道時,斷[12]異生性障種子,指的就是分別煩惱、所知障種子,當二真見道(我空智、法空智)現在前時, 這二障的種子必不成就──淨除、斷除的意思。  [13]

所以蕭導師說「真見道位,尚未淨除阿賴耶識所含藏之異生性等種子」、「以相見道位之無數劫修行而淨除阿賴耶識所藏之異生性障」是違背《成唯識論》的說法。

2. 資糧、加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十心)[14],皆屬於勝解行位,即使加行位世第一法、十回向位亦是「帶相觀心」,還未「證」真如。

初地前的資糧、加行位,皆未親證真如,不可稱為「解行證位、證解行位」;二且這兩個名詞,所有唯識經論皆無,是蕭導師自己發明之佛法名詞。

 

(五)如上所說,真見道的第一剎那稱為「無間道」,斷除分別煩惱、所知障種子。 相見道無法斷除分別煩惱障、所知障種子。 蕭導師因為不讀《俱舍論》,不知道「無間」在下面的經文中,指真見道的第一剎「無間道」,發明「無間惑滅智」,曲解《成論》原意。

 

《成唯識論》:如是二障,分別起者,見所斷攝;任運起者,修所斷攝。 二乘但能斷煩惱障,菩薩俱斷。 永斷二種唯聖道;能伏二現行,通有漏道。 】

煩惱障中見所斷種于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 】

【諸相見道,依真假說世第一法無間而生及斷隨眠,非實如是。 真見道後方得生故,非安立後起安立故,分別隨眠真已斷故。 】

【一、異生性障:謂二障中分別起者,依彼種立異生性故。 二乘見道現在前時,唯斷一種,名得聖性。 菩薩見道現在前時,具斷二種名得聖性二真見道現在前時,彼二障種必不成就,猶明與闇定不俱生,如秤兩頭低昂時等,諸相違法理必應然,是故二性無俱成失。 】【分別我執,亦由現在外緣力故,非與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別然後方起,故名分別,唯在第六意識中有。 此亦二種:一、緣邪教所說蘊相,起自心相,分別計度執為實我。 二、緣邪教所說我相,起自心相,分別計度執為實我。 此二我執,麁故易斷。 初見道時,觀一切法生空真如,即能除滅。 】
[15]


《成唯識論述記》:【論:此二我執,麁故易斷。 初見道時,觀一切法生空真如,即能除滅。 述曰:顯執相麁斷之所在。 違見道故,(真見)道生便滅,相見道中不斷之故,故論言「初(見道時)」。 又真見(道)中,有無間(道)、解脫(道),無間道斷(分別我執種子),異解脫(道)名「初(見道時)」,此依種子。 又解脫道能斷麁重,亦名為「初(見道時)」,此約一心(真見道);若三心(真見道)者,准(分別)法執說,雖有三品斷,望俱生(我法執)者總名為麁。 行相猛,名為「麁」;初聖道除,名為「易斷」。 此依二乘(只斷煩惱障或我執)及行相說言「生空」斷,菩薩亦通以「法空」斷。 】[16]

 

蕭平實導師:

【亦如《唯識述記》中,基大師如是批註:【【論:煩惱障中至地前已伏。 述曰:下文有二:初明二障伏斷位次,後釋妨難。 初中先明煩惱障:以體性粗,三乘共斷,易可見故;分別種子不論二乘。 說菩薩者,于極喜地見道初斷;以見道位體性稍寬,乃至相見道「後得智起位久時」,猶名見道。 今簡于「相」,唯「真見道」;真見道中,唯取無間惑滅智生,故說初斷,非相見道亦能斷故。 然此分別煩惱現行......】】

此謂後相見道位所斷煩惱、所證後得智,雖然皆較深細,然而無間惑滅智,則是加行無間而引發真見道之時方能證得;  要因此智之證得作為基礎,方能進斷後相見道位之較細煩惱,方能進得後相見道位較深細之後得智;故說此無間惑滅智所斷惑必是真見道位所斷,而非相見道位所能證得、所能修斷。 】[17]

 

說明:

上面所引的《成唯識論》及《述記》段落說:「二障中分別起」,即分別煩惱障(分別我執)與分別所知障(分別法執),其隨眠(種子),是屬於見所斷種子, 初地真見道之無間道時,第一次斷除。

《成唯識論》沿用《俱舍論》之「四道」概念,在加行道後,為真見道之無間道解脫道勝進道 ;無間道是斷除見所斷種,故稱「惑滅」(《成唯識論》常總稱二障),之後解脫道有生空智、法空智出生 ,故稱「智生」,證我空真如、法空真如。

斷除隨眠或種子,出生無分別智(生空智、法空智)──「惑滅智生」,在真見道已經完成,後來的相見道沒有這些功能,它只是模仿、學習真見道,讓說法方便的智慧更加深細而已。 故《述記》說:「真見道中,唯取無間(道時)惑滅智生,故說初斷,非相見道亦能斷故」。

蕭居士顯然不熟悉《俱舍論》,誤讀《述記》中之上句,依文解義,斷句錯誤,發明「無間惑滅智」此一名相,也不明《成唯識論》已明言斷煩惱只在真見道位,所以會主張相見道能斷煩惱,「所斷煩惱、所證後得智, 雖然皆較深細......」。

 

 

(六)加行位能漸伏和斷除能取所取,至「世第一法」時,可以引發真見道。 當真見道無分別智生時,體證真如,名為通達位。 因為此時是第一次照見真理的緣故,所以也稱為見道。

 

《成唯識論》:【在加行位,能漸伏、除所取能取,引發真見;在通達位,如實通達。 】
【加行無間,此智生時,體會真如,名通達位;初照理故,亦名見道。 】

 

蕭平實導師:觸證阿賴耶識時是真見道故,但是尚未進修相見道所以未通達。

【且略舉成論卷九中,關於唯識五位中之前三位之教判為證,以證余言之不虛也:「一、資糧位,謂修大乘順解脫分。 二、加行位,謂修大乘順抉擇分。 三通達位,謂諸菩薩所住見道。 四修習位,謂諸菩薩所住修道。 五、究竟位,謂住無上正等菩提。 雲何漸次悟入唯識? 謂諸菩薩于識相性,資糧位中能深信解。 在加行位,能漸伏、除所取能取;>引發真見,在通達位,如實通達(真見道位中尚不能如實通達)。 ......」】[18]

【成論實已明說「非唯初地是見道,七住位觸證真如阿賴耶識時亦是見道」,觸證阿賴耶識時必是真見道故,尚未進修相見道而未通達故,仍是見道所攝故。 】[19]

 

說明:

蕭老導師錯解《成論》將「在加行位,能漸伏、除所取能取,引發真見;在通達位如實通達」此句斷句為「在加行位,能漸伏、除所取能取;引發真見,在通達位,如實通達」, 然後加注說「真見道位中尚不能如實通達」。

論中的文句、意思清晰明白地表示,真見道時就是進入通達位、入初地,因為如實通達真理的緣故;也是第一次照見真理,所以通達真理之位也名為見道。

蕭居士說「七住真見道位中尚不能如實通達,還要經無數劫修習相見道,才入初地通達位」,違背《成唯識論》原意。

 

 

(七)不論二乘見道或大乘見道,皆需依禪定(靜慮),《成論》的說法是必須第四禪才能見道。 並非蕭導師所說,禪定只影響轉依的品質。

 

《成唯識論》卷9:此加行位未遣相縛,于麁重縛亦未能斷,唯能伏除分別二取,違見道故;于俱生者及二隨眠有漏觀心,有所得故,有分別故,未全伏除,全未能滅。 此位菩薩于安立諦、非安立諦俱學觀察,為引當來二種見故,及伏分別二種障故;非安立諦是正所觀,非如二乘唯觀安立。 菩薩起此暖等善根,雖方便時通諸靜慮,而依第四,方得成滿,托最勝依入見道故。 唯依欲界善趣身起,余慧厭心,非殊勝故。 此位亦是解行地攝,未證唯識真勝義故。  [20]

《成唯識論述記》卷9:【述曰:(《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九〉中,通三乘說,唯依諸靜慮及初近分、未至,能入聖諦現觀,非無色定 ;無色定中奢摩他勝,毘缽舍那劣,毘缽舍那劣道,不能入現觀故。 ...... 此中複言,前「方便時通諸靜慮,而依第四,方得成滿」,即最後入時唯依第四,第四禪望余禪最勝,要托最勝依入見道故,不依下地入,有菩薩功德。  (《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九〉說:「雖諸靜慮皆能引發[21];(但大乘)多依第四靜慮(入見道), 不同二乘(可依未至定及諸靜慮入見道)。 其欲界無修惠,無四善根、無漏故,不說依入。 】[22]

 

蕭平實導師:七住位的證真如是不需要第四禪,禪定影響的只是證真如後的轉依品質而已。 佛地的最後見道才需要四禪。

【大德來函複舉《述記》文雲:【【 窺基菩薩《唯識述記》更進一步說明:「而依第四方得成滿,即 最後 入時唯依第四,第四禪望余禪最勝,要托『最勝依』入見道故,不依下地入。 」故依唯識宗言證「見道位」則必須有第四禪定力,而今講堂諸多「見道」師兄連悟後都未得此定,何況悟前? 故亦可知此明心應是「解行位(勝解行位)」而非「證位」。 此為第三點與《成唯識論》「見道位」所依禪定相左疑惑! 】】如是論意,非是一切菩薩見道之常法,與因地菩薩之見道有異;此乃謂最後身菩薩之「最後」見道—一悟成佛之最後見道—悉依第四禪等持位中之參究而入見道位,甫見道已,即令大圓鏡智現前,即成佛道,是名最後見道。  [23]

【是故別教直往菩薩通常不須先修禪定,便得依四加行而斷我見... 等;如是伏除能取與所取之後,參禪覓心而引發真見道,證得真如阿賴耶識而發明根本無分別智—成就殊勝之解行,非必須有禪定證量。 然無禪定證量者,證悟之後受用轉依之功德較劣,容易被惡知識所退轉;亦因尚未修除所知障中相應之異生性,往往因于性障、私心與邪見故,有時造諸惡業:否定正法、誹謗真善知識。 是故較難發起聖性,不易進入初地。 】[24]

【複次,禪宗之禪,乃是般若智慧,非是禪定,與禪定並無關連。 禪定要依制心一處之長時漸次觀行轉進安住,方能得之,通于外道;然而般若證悟之境界中,純是證知法界實相之智慧,不通外道與二乘,更與禪定完全無關也! 雲何彼等主張必須有禪定、乃至第四禪之證境方能證悟般若? 此說不通也! 而彼等複言:「初地真如則是靠證知。 」亦已說明其所謂證真如者乃是「一念相應慧」之法,而非次第禪定相應之法,雲何卻告知大德:「應有第四禪之次第禪證量方可證悟真如? 」豈非自語前後矛盾? 所說焉是正理? 】[25]

【複次,于諸經中,世尊亦未曾言真見道之觸證者必須先證第四禪之定境;此不特大乘般若之見道,觀乎二乘解脫道之見道,乃至二乘極果之慧解脫,亦複不須任何禪定境界作為佐助。 】[26]

 

說明:

1. 蕭導師說:「別教直往菩薩通常不須先修禪定,便得依四加行而斷我見...... 等;如是伏除能取與所取之後,參禪覓心而引發真見道。 」與成論和其他經論都不相符。

《瑜伽師地論》六十九卷說,不論二乘見道或大乘見道,皆需依禪定(靜慮)──至少未至定──成就止觀,才能見道。 請見上面《成唯識論述記》卷9的內容。

二乘的見道,可以依未至定、初至四禪入見道(入聖諦現觀);但是大乘見道,要依禪定中最殊勝的第四禪而入。 並不是蕭導師說的,「真見道不須禪定或四禪,四禪只是成佛前的見道所需」。

《成唯識論》此段論文,很明顯的是在說從加行位入見道的過程──「菩薩起此暖等善根(即加行位),雖方便時通諸靜慮,而依第四,方得成滿, 托最勝依入見道故。 」並不是指在「修道位」的十地菩薩成佛時的見道。 蕭導師很明顯的是扭曲論意,為自己的說法強加辯護。

2. 蕭導師:「然無禪定證量者,證悟之後受用轉依之功德較劣,容易被惡知識所退轉;亦因尚未修除所知障中相應之異生性」。

無禪定證量者」,如上所說,無法成就止觀,入真見道。 而且「證悟之後」(真見道後),分別煩惱障與分別所知障種子(即異生性障)已斷除(見前第五之說明),並非尚未修除。

再者,真見道時已斷除異生性障,不可能會退轉,若會退轉,表示最初所謂的「見道」是假的,沒有會退轉的真見道。

3. 蕭居士說:「于諸經中, 世尊亦未曾言真見道之觸證者必須先證第四禪之定境」。 這種認知反映蕭平實居士沒有仔細讀經,誹謗經論,《大般若經》中說:

又,舍利子! 一切菩薩摩訶薩眾無不皆依第四靜慮,方便趣入正性離生,證會真如,舍異生性;一切菩薩摩訶薩眾無不皆依第四靜慮,方便引發金剛喻定,永盡諸漏證如來智,是故當知第四靜慮于諸菩薩摩訶薩眾有大恩德, 能令菩薩摩訶薩眾最初趣入正性離生,證會真如舍異生性,最後證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  [27]

經中明說,一切菩薩無不皆依第四靜慮(第四禪)入見道(從凡夫地,趣入正性離生,證會真如,舍異生性),乃至依第四靜慮,引發金剛喻定而成佛。 《成唯識論》的說法明顯符合《大般若經》,反之,蕭導師的解讀違背佛說的般若經,也違背《成唯識論》。

 

 

(八)「轉依」一詞,不是將意識或七轉識轉依成阿賴耶識的真如性。

 

《成唯識論》:

次修習位其相雲何? 頌曰:「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舍二粗重故,便證得轉依。 」論曰:菩薩從前見道起已,為斷余障證得轉依,複數修習無分別智。 ...... 即十地中無分別智。 數修此故舍二粗重,二障種子立粗重名。 ...... 此能舍彼二粗重故,便能證得廣大轉依。  
 「依」謂所依,即依他起,與染、淨法為所依故。 染謂虛妄遍計所執,淨謂真實圓成實性。  「轉」謂二分轉舍、轉得。 由數修習無分別智,斷本識中二障粗重故,能轉舍依他起上遍計所執,及能轉得依他起中圓成實性。 由轉煩惱得大涅槃,轉所知障證無上覺。 成立唯識,意為有情證得如斯二轉依果。  

或「依」即是唯識真如,生死涅槃之所依故。 愚夫顛倒迷此真如,故無始來受生死苦;聖者離倒悟此真如,便得涅槃畢究安樂。 由數修習無分別智,斷本識中二障粗重故,能轉滅依如生死,及能轉證依如涅槃,此即真如離雜染性,如雖性淨而相雜染,故離染時假說新淨。 即此新淨,說為轉依。  
 
所轉依,此複有二:一、持種依,謂本識。 由此能持染、淨法種,與染、淨法俱為所依,聖道轉令舍染得淨;余依他起性雖亦是依,而不能持種,故此不說。 二、迷悟依,謂真如。 由此能作迷悟根本,諸染淨法依之得生,聖道轉令舍染得淨。 余雖亦作迷悟法依,而非根本故此不說。

 

蕭平實導師:

當你明心時──你找到祂以後,轉依祂的清淨體性,修除自己的染汙性,然後一直修行到佛地以後,還是這一個心啊! 還是同一個第八識啊!

菩薩依此阿賴耶識心體進修...... 因親證阿賴耶識心體故,現觀阿賴耶識心體之真如性,而轉依此真如性,說名證得真如;離此阿賴耶識心體以外,無別真如可證也! 因地證悟時如是,乃至最後身菩薩之佛地證悟亦複如是,同是轉依因地時阿賴耶識心體之真如性;此心體之真如性,從始至終皆不改易,故說真如恒不變異。

親證阿賴耶識心體,而得現觀其真如性,並能將遍計執之七轉識心轉依萬法唯識之阿賴耶識心體之真如性時,即是親證唯識性者,即是證真如者。

 

說明:

蕭導師所說「轉依」此詞的意涵,與唯識學原有的定義不同,意思成為「將原本會分別、遍計執的七轉識轉變而依止第八識心體的無分別性、真如性」。 這是自古至今從未見到的說法。

蕭導師自己經常強調前七識是分別六塵的妄心,如何變成不分別六塵的阿賴耶識?

如果真的可以這樣轉依,為何不可以轉依石頭草木? 正覺的轉依,不但與《成論》有別,而且自相矛盾。 修習位完成時所成就的佛果,有時用「轉依」一詞代表,成佛以「證得轉依」表達。

 

《成論》對「轉依」一詞的定義,可由不同角度瞭解:

一、「轉」是「轉舍、轉得」,「依」是「依他起」。

「轉依」就是轉舍依他起上遍計所執,及轉得依他起中圓成實性;轉煩惱障得大涅槃,轉所知障證無上覺(得大菩提四智心品)。

這是說:凡夫于依他起性的現象生起遍計執性的執取(煩惱障與所知障),因此流轉生死、無法成就無上正覺;無分別智可轉舍遍計執性的無明戲論、虛妄分別,轉得依他起性現象中所顯示的真如圓成實性,由此可轉舍煩惱障與所知障, 轉得大涅槃菩提

「依他起」即生滅的有為法,其代表即是「持種依」──本識、第八識,因地含藏一切染(有漏)、淨(無漏)種子,是一切染(有漏)、淨(無漏)法的所依。

第八識外的其他依他起有為法,雖然也是染淨法之所依,但無法持種,所以可以略而不說。

「轉依」即是「轉變染淨之所依」──轉舍第八識中的染(有漏)種,轉得第八識中的淨(無漏)種,也就是轉舍阿賴耶識體,轉得無垢識體。

 

二、「轉」是「轉滅、轉證」,「依」是「(唯識)真如」──生死涅槃之所依。

為何真如是生死涅槃之所依?

因為凡夫不明現象上所顯示的法性──真如,所以流轉生死──迷此真如而有生死;聖者離開顛倒證此真如,所以涅槃解脫──悟此真如而有涅槃。

所以真如也稱為「迷悟依」;「轉依」即是轉滅依迷此真如而有的生死,及能轉證依悟此真如而有的涅槃。

另外,真如本性清淨,但由於煩惱、所知二障的覆蓋,使真如在雜染相中;由於修習無分別智,可以斷除二障種子,除此覆蓋之雜染相,令真如的清淨相顯現。

所以「轉依」也可以說是:轉滅覆蓋真如的雜染相,使真如離此雜染(性)相,轉證此真如本有的清淨性。

總結的說,「轉依」一詞,于唯識學中,有三個用法:

一、「阿摩羅識」──無垢識的譯語;二是「轉舍、轉得」之總稱,此時「依」是依他起性或第八識,「 轉」是轉變,即轉舍于依他起性的現象生起遍計執性的執取,轉得依他起性現象中所顯示的真如圓成實性,由此可轉舍煩惱障與所知障,轉得大涅槃與大菩提。

二、或說「持種依」第八識的內涵被轉變──轉舍第八識中有漏染汙種子,轉得無漏清淨種子的功能顯現。

三、「轉滅、轉證」之總稱,此時「依」是迷悟的所依──「真如」,轉依是轉滅迷于真如而起的生死、轉證悟于真如所顯的涅槃。 或說,轉滅覆蓋真如的雜染相,轉證此真如本有的清淨性

 

轉依是正覺明心理論的重要名相,後續會撰文詳細分析。

 


[1]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1〈3 賢聖學觀品〉:「諸善男子! 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複值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 」(CBETA, T24, no. 1485, p. 1014, b29-c4)

[2] 平實導師著,《涅槃─上冊》,頁408-409:【大乘涅槃中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是在第五住位修得未到地定,並修學如何實證般若的靜慮方法之後,在第六住位圓滿轉入加行位中,勤修加行而證得真如時,現觀第八識如來藏的真實、如如法性 ,名為證真如;此時對一切法廣作觀察而證實,除第八識以外並無一法可有真實及如如之法性,若能心得決定而不退轉,即是親證此一涅槃,名為佛菩提道之真見道位。 如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之智慧境界,菩薩始從第七住位,末至妙覺位,同皆實證而受持之,雖功德受用各自有別,但皆是證真如之賢聖。 于此真見道後即進入第七住後之相見道位中,繼續深入觀察第八識真如法性之各種別相,並隨善知識修學而求通達真如法性之各種別相,直到具足現觀七種性自性而得通達見道位之人無我、法無我;此是第七住位起,直到到十回向位滿心前所修智慧, 皆名為相見道位。 若對真如法性之各種別相具足觀察而得通達時,其他入地前應該具備之條件亦已具足,即是大乘見道之通達位。 】

[3] 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頁1105:【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的菩薩行位,或十住以前立十信,在中國佛教中,是眾所周知的。 這主要是受了『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菩薩瓔珞本業經』的影響。 上二部,一向有「疑偽」的傳說。 『菩薩瓔珞本業經』,『出三藏記集』在「新集續撰失譯雜經錄」中,是「失譯」經。 對中國佛學有莫大影響的三部經,來歷都有欠明白! 】

[4]

[5] 平實導師著,《燈影》,頁73-74:【《成唯識論》卷九亦雲:「一、真見道,謂即所說無分別智,實證二空所顯真理,實斷二障分別隨眠,雖多剎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 」此說真見道者乃是親證阿賴耶識心體,由親證阿賴耶識故,現前觀察阿賴耶識之無分別性,是故發起根本無分別智;複因多剎那之觀行而確定此心實為人我空與法我空之理體,二空之真實理確由此阿賴耶識真如心而顯,是名「實證二空所顯真理」;複由如是實證故,確實分斷煩惱障及所知障之一部份隨眠,故說「實斷二障分別隨眠」。 】

[6] 平實導師著,《起信論講記─第三輯》,頁106-107。

[7] 見注42。

[8] 平實導師著,《燈影》,頁64。

[9]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2 學觀品〉:「若菩薩摩訶薩欲通達一切法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CBETA, T05, no. 220, p. 13, b27-c1)

[10] 平實導師著,《燈影》,頁70。

[11] 平實導師著,《燈影》,頁81。

[12] 《成唯識論》卷9:「諸相見道,依真假說世第一法無間而生及斷隨眠,非實如是。 真見道後方得生故,非安立後起安立故,分別隨眠真已斷故。 」(CBETA, T31, no. 1585, p. 50, b12-14)

[13] 《成唯識論》卷9:「一、異生性障:謂二障中分別起者,依彼種立異生性故。 二乘見道現在前時,唯斷一種,名得聖性。 菩薩見道現在前時,具斷二種名得聖性二真見道現在前時,彼二障種必不成就,猶明與闇定不俱生,如秤兩頭低昂時等,諸相違法理必應然,是故二性無俱成失。 」(CBETA, T31, no. 1585, p. 52, b20-26)。

[14] 《成唯識論述記》卷9:「論。 一資糧位至順解脫分。 述曰。 此在四十心. 及已前位。 從初發心乃至十回向終。 皆名順解脫分。 」(CBETA, T43, no. 1830, p. 556, b21-23)

[15] 《成唯識論》(CBETA, T31, no. 1585, p. 2, a17-24)


[16] 《成唯識論述記》(CBETA, T43, no. 1830, p. 250, b29-c8)

[17] 平實導師著,《燈影》,頁134。

[18] 平實導師著,《燈影》,頁107-108。

[19] 平實導師著,《燈影》,頁113。

[20] 《成唯識論》卷9 (CBETA, T31, no. 1585, p. 49, c4-14)

[21] 《瑜伽師地論》卷69:「複次,唯依諸靜慮及初靜慮近分未至定,能入聖諦現觀,非無色定。 」(CBETA, T30, no. 1579, p. 682, b27-28)

[22] 《成唯識論述記》卷9 (CBETA, T43, no. 1830, p. 568, a23-b18)

[23] 平實導師著,《燈影》,頁148。

[24] 平實導師著,《燈影》,頁151。

[25] 平實導師著,《燈影》,頁153。

[26] 平實導師著,《燈影》,頁153-154。

[27]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91 (CBETA, T07, no. 220, p. 1056, a11-18)

參考

  1.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9〈1 諦品〉:「無間道者,謂由此道無間永斷煩惱,令無所余。 所以者何? 由此道無間,能永除遣此品煩惱所生品類麁重,令無有餘。 又轉麁重依,得無麁重,是名修道中無間道。 解脫道者,謂由此道證斷煩惱所得解脫。 所以者何? 由此道能證煩惱永斷所得轉依故。 勝進道者,謂為斷余品煩惱所有方便、無間、解脫道,是名勝進道。 所以者何? 為斷此品後余煩惱所有方便、無間、解脫道,望此品是勝進,故名勝進道。 又複棄舍斷煩惱方便,或勤方便思惟諸法、或勤方便安住諸法,或進修余三摩缽底諸所有道,名勝進道。 又複者為顯余義,舍斷煩惱諸方便道,但正思惟契經等法;或複于先所思所證法中安住觀察;或複進入余勝品定;諸如是等名勝進道。 又為引發勝品功德,或複安住諸所有道,名勝進道。 所以者何? 若為引發神通無量等諸勝品功德,或彼生已現前安住,如是等道名勝進道。 如是已廣說修道相差別。 」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