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覺法義辨正:第八識的不了別六塵是「無分別」?
01.
正覺同修會的蕭平實導師長期灌輸學員一套錯誤的「開悟理論」:
- 第八識不了別六塵,所以是「無分別心」。 意識可了別六塵,即使處於「無念」狀態──離念靈知,也是「分別心」,意思是見聞覺知的當下,即使不起語言文字概念,「分別」就已經完成。
- 「第八識不了別六塵,所以是無分別」是「明心密意」的要點之一(前一個是:第八識可了別前七識心行),明心的人可以「現觀」這種「無分別」。
- 「現觀」第八識的這二個「密意」之後,還要能「轉依」第八識的「無分別」性——于六塵如如不動,所以也是「真如性」,然後就能不起貪瞋,獲得解脫受用。
蕭導師以上所說不但沒有經論證明,而且違背經論所說,然而長期反復洗腦學員,學員因此信以為真。
本文辨正要點:
- 第八識不是完全不了別六塵,它可了別「色法」中的色、聲、香、味、觸五塵。
- 「無分別」的意思不能與「不了別六塵」畫上等號;會了別六塵,不表示它一定不是「無分別」。 事實上,經論常用「現量無分別」來形容前五識、第八識、五俱意識、定中意識的了別(此時的了別稱為「自性分別」)。
02. 第八識可了別「色法」中的色、聲、香、味、觸五塵
2.1
《成唯識論》卷2:
略說此﹝第八﹞識所變﹝現而緣慮了別的諸﹞境者,謂有漏種、十有色處﹝──五根及五塵﹞,及墮法處所現﹝的有﹞實「體用的余諸」色﹝法﹞。 [1]
意思是:因地第八識可變現緣慮(了別)「十有色處」。 「十有色處」即五位百法中第三位十一種「色法」中的「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
「眼、耳、鼻、舌、身」是五淨色根(勝義根)。 「色、聲、香、味、觸」分別是眼、耳、鼻、舌、身識的塵境。
上一篇文章指出,因地第八識變現緣慮的是有漏種子、有根身、器界。
其中,有根身包括:
五淨色根: 即色法中之「眼、耳、鼻、舌、身」
扶根塵(浮塵根): 即色法中之「色、(聲)[2]、香、味、觸」。
器界內容與扶根塵內容相同 : 色法中之「色、(聲)、香、味、觸」。
也即是說,第八識不是完全「不了別六塵」,事實上,它能夠了別「色、聲、香、味、觸」五塵。
事實上,因地第八識可緣慮了別的不只五塵。 按照《成唯識論》與《成唯識論述記》的內容總結,因地第八識能夠緣慮了別的「色法」包括:五根與五塵的十有色處、以及法處所攝色中的定果色。
所以,因地第八識的了別很類似眼、耳、鼻、舌、身識(五識),只是眼識等各自只能了別一塵,而第八識能夠了別五塵。 另外,第八識像前五識一樣,只了別「性境」實體,不了別假法。
2.2 第八識的「無分別」類似前五識、五俱意識、定中意識
八個識緣慮了別所緣境時,有三種分別:
一、自性分別,
二、隨念分別,
三、計度分別。
前五識的分別,常被稱為「現量無分別」,如《阿毘達磨俱舍論》說:
傳說分別略有三種:一、自性分別,二、計度分別,三、隨念分別。 由五識身雖有自性﹝分別﹞而無餘二﹝分別﹞,說「無分別」,如「一足馬」名為「無足」。 [3]
意思是:前五識的「現量無分別」並不是全然的沒有分別,而是在三種分別中,只有自性分別。
被稱為「無分別」是因為沒有隨念分別與計度分別——遠離一切種類、名言、假立、無異諸門分別。 [4]
名言、種類等分別必定會涉及追念、名言、思惟、推度、尋伺等心理活動,屬於三分別中的隨念分別與計度分別,屬於比量(正確推論)或非量(不正確推論)。
相對於現量的「無分別」,隨念分別與計度分別有時被稱為「有分別」。
譬如眼識、眼俱意識緣「青」色時,它直接──現量了別「青」的自性,而不起任何名言概念,這種分別是「自性分別」,相對於可以起名言概念分別的意識,有時稱為「無分別」。
第一剎那與眼識俱起的眼俱意識,也是只有現量的自性分別,但是接下來,意識第二刹那可以追憶過去的經驗,做出比量的隨念分別(譬如確定它是青色的杯子),也可以生起非量的計度分別(譬如對「張三」生起實有的補特伽羅見)。
第八識、前五識、五俱意識,定中意識的分別,都屬於現量無分別,因為它們不起名言概念,沒有隨念分別與計度分別,只有自性分別。
換句話說,蕭導師稱第八識為「無分別心」,前七識為「有分別心」從根本上就是不符經教的錯誤分類法。
正確的分類:
1.「無分別心」: 只有自性分別的第八識、前五識、五俱意識、定中意識
2.「有分別心」:五俱意識、定中意識以外的獨散意識等,以及第七識
2.3
蕭導師將第八識界定為「無分別心」,前七識界定「有分別心」,是因為不懂唯識學,誤解「無分別」這個名詞定義所產生的錯誤分類法。
他強調「明心」是用「有分別」的意識心去找到「無分別」的第八識;如果所悟的是離念靈知心,是錯悟,因為離念靈知心屬於意識,是「有分別」的。
然而從前面的討論可知,離念靈知心屬於五俱意識或定中意識,它分別塵境的體性其實與第八識、前五識一樣,只有「自性分別」而沒有「隨念分別」和「計度分別」,所以屬於現量無分別。
如果以第八識的緣境體性是現量無分別(只有自性分別,而無隨念分別與計度分別)的理由說第八識是「無分別心」,那麼前五識、五俱意識、定中意識、離念靈知心皆可說為是「無分別心」。
蕭導師定義的「明心開悟」是找到第八識,現觀它的無分別體性,然後「轉依」它「無分別」的體性,因此得解脫受用。
既然前五識、五俱意識、定中意識、離念靈知心都是「無分別心」,那麼,其實不必那麼辛苦,你只要當下「轉依」前五識、五俱意識、定中意識、離念靈知心的「無分別」性,就可以獲得明心的功德了。
蕭導師對「無分別智」的界定,是意識找到「無分別」的第八識所生起的智慧──「生起了懂得第八識無分別的智慧」叫作「無分別智」。 [5]
根據他這個界定,意識找到同樣也是「無分別」的前五識、五俱意識、定中意識、離念靈知心,也應該可以生起「無分別智」。
如果「無分別」是蕭導師界定的「第八識不了別六塵」,這個理由也站不住腳。
因為 1. 沒有任何經論說「第八識不了別六塵」,2.《成唯識論》中明確指出:因地第八識可緣慮了別五根與五塵的十有色處、法處所攝色中的定果色。 也就是說,第八識能夠了別色、聲、香、味、觸五塵。
蕭導師的「明心密意」處處與經論顛倒相違。
03. 正覺的「明心密意」——第八識能了知七轉識心行以及不分別六塵——能被「現觀」嗎? 還是只是一種對錯誤理論的「勝解」?
正覺的「明心密意」是:先找到第八識,然後現觀第八識能了知自己七轉識的心行,同時又有不分別六塵的「無分別性」。
因此「第八識能了知七轉識心行」、「第八識不分別六塵,是無分別心」——這兩種第八識的體性與功能,是正覺明心「密意」核心內容。
蕭導師自己也說:
大乘法之證悟,不許外于教門;若外于經典聖教開示,而言「所悟雖異于教門,然亦是宗門之悟」,當知即是錯悟。 [6]
然而上篇文章證明,蕭導師所引用的《維摩結經》中之「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與「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二句經文,不能用為證明正覺明心「密意」的經證。
本文更指出了蕭導師的「第八識能了知七轉識心行」、「第八識不分別六塵,是無分別心」是違背經典聖教的說法:
- 蕭導師的「第八識能了知七轉識心行」是錯誤的,違背《成唯識論》所說:因地有漏位異熟識不能緣慮了別自己或他人的心、心所法,只有佛地無垢識能遍知一切有情心行。
- 蕭導師的「第八識不分別六塵」是錯誤的,違背《成唯識論》所說:因地第八識可緣慮了別五根與五塵的十有色處、法處所攝色中的定果色,亦即可了別色、聲、香、味、觸五塵。
- 蕭導師的「第八識不分別六塵,所以是無分別心」是錯誤的,因為既然第八識可分別五塵,不是不分別六塵,所以無法得到「所以是無分別心」的結論。
那麼,正覺的「明心」到底是明瞭什麼心?
蕭導師自稱所明的心是第八識,還可「現觀」它的「功能」,但是這些「功能」根本不符合經論所說,那明心的人到底「現觀」了什麼?
「現觀」的內容根本不是第八識以及它的功能,而是自己想像一個有關第八識所在與功能的理論,以為自己觀行到的內容確如自己所想像的,而「心得決定」──「勝解」一種錯誤的理論。
第二個問題:蕭導師所謂的「第八識的無分別性」,按經論所說,不是來自「第八識不分別六塵」,而是因為第八識緣境是現量的自性分別,沒有語言概念、隨念、計度等分別,方便稱為「無分別」;前五識、五俱意識、離念靈知、定中意識也都有此種現量無分別的體性。
蕭導師將「第八識的無分別性」與「無分別智」中的「無分別」概念連結,以為「無分別智」是以能分別的意識去找到此無分別心,然後「生起了懂得第八識無分別的智慧」。
所有經論都沒有這種說法,純屬他自創、發明的「正覺佛法」。
大乘真見道「根本無分別智」的無分別,不只是現量無分別,而且不緣一切依他起相(唯識相、包括第八識),也沒有在依他起相所生起的自性分別,當然更沒有隨後的隨念分別、計度分別。
正智所緣,純是「無相、無可分別」的「真如」,這種「無分別」才是真正的無分別。
- (CBETA, T31, no. 1585, p. 11, a19-20) ↑
- 有主張「聲」無實體、質礙,故扶根塵只是色、香、味、觸。 ↑
-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1 分別界品〉:「傳說。 分別略有三種。 一自性分別。 二計度分別。 三隨念分別。 由五識身雖有自性而無餘二。 說無分別。 如一足馬名為無足。 」(CBETA, T29, no. 1558, p. 8, b2-5) ↑
- 窺基撰,《因明入正理論疏》卷3:【論:離名、種等所有分別。 述曰:此所離也。 謂有于前色等境上,雖無映障,若有名、種等諸門分別,亦非現量,故須離此名言分別、種類分別,「等」取諸門分別。 故《理門論》雲:遠離一切種類、名言、假立、無異諸門分別。 言「種類」者,即勝論師大有、同異,及數論師所立三德等。 「名言」即目短為長等,皆非稱實名為「假立」。 一依共相轉,名為「無異」。 諸門六句,常、無常等,或離一切種類名言,名言非一故名「種類」。 依此名言,假立一法,貫通諸法,名為「無異」,遍宗定有,異遍無等,名為「諸門」。 或可,諸門即諸外道所有橫計安立諸法,名為「諸門」,計非一故。 此即簡非,若唯簡外及假名言,不簡比量心之所緣,過亦不盡,故須離此所有分別,方為現量。 若一往唯言無二或三所有分別,有太寬失。 非彼二三全非現量,准七攝三。 意地唯除無分別智,余位隨應恒有彼故。 然離分別略有四類:一五識身,二五俱意,三諸自證,四修定者。 此言于色等義,是五識故。 】(CBETA, T44, no. 1840, p. 139, a24-b14) ↑
- 平實導師著,《起信論講記─第三輯》,頁106-107:【由這個能分別的妄心的你,來證得不分別的自己的第八識以後,你就會發覺到:這個第八識心真如真的是從來都不分別六塵萬法,不是因為現在證悟了才開始不分別! ...... 能夠分別的前七識心的你,證知祂的存在,現觀祂的無分別性,所以懂得般若經中所說的智慧境界了──生起了懂得第八識無分別的智慧──這才叫作證得無分別智啦! 】 ↑
- 平實導師《維摩結經講記》第二輯,頁267~270。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