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如惟則禪師:開悟了就不需要往生淨土?你難道認為一旦開悟,便可不受種種障緣之所撓亂嗎?你以爲你所證悟的,真有勝過於二大菩薩、二位禪宗祖師嗎?

《勸修淨土》系列前面刊登了中國佛教净土宗十三代祖師的短篇傳記。從祖師的傳記中就可見,中國佛教在唐宋鼎盛時期之後,禪宗逐漸走向衰微,學禪者根器不佳,徹悟者鳳毛麟角,許多禪宗弟子空腹高心,廢弛戒律,輕視淨土。後世多位禪宗開悟的净土宗祖師見此情景,都曾經呵斥宗門流弊,轉爲專弘净土。而自古以來,認爲開悟就不需要求生净土的宗門弟子不是少數,於是明代高僧永明延壽大師提出了「禪净四料簡」。在永明大師之前,元代高僧天如惟則禪師也曾經在其論著《净土或問》裏面,嚴厲質問那些以爲「我開悟了就不需要去净土」的學佛人。
佛教正覺同修會法主蕭平實先生,自稱「禪師」。他最初發表的基本著作,譬如《無相念佛》與《禪淨圓融》,表面上是宣傳一種可以幫助學人「既能開悟、又能順利往生淨土」的念佛法門。實際上,當我們進入他創辦的佛教正覺同修會,才逐漸發現這個團體並不鼓勵學員往生淨土,法主蕭平實以及會内的衆多「明心菩薩」和「未明心學員」都認爲:「我們開悟/我們有護持正覺的大福德,所以我們一定不會墮三惡道,我們不去淨土,我們要跟隨平實導師留在娑婆世界護持正法」。害怕墮入惡道、想求生淨土的學員,不敢對他人公開自己的想法,唯恐在團體内被視爲心量小,沒有慈悲心,沒有菩薩種姓;如果想錄取禪三,獲得蕭平實印證「開悟」,就更加不能表達這種「政治不正確」的想法!
如天如惟則禪師和蓮池大師所説,一個佛弟子倘若真有所悟,必定求生净土,若無此意願,説明此人沒有開悟。正因所悟不真或所悟非徹,才無法體會自身智慧的淺薄狹劣,以爲有能力保住人身,輕易放棄往生净土、見佛聞法的機會。佛教正覺同修會的這些自稱「明心見性」的「菩薩」,在教理與修行上都無法服衆,未證言證已經是大妄語,對會内學員和會外衆生宣揚「往生净土不難」、「開悟或有大福德就不需要往生净土」,更是違背釋迦牟尼佛、十方諸佛與歷代祖師的勸諭教導,坑騙末法衆生放棄唯一可以橫超三界的光明要道。
天如惟則禪師在《淨土或問》裏面,特別針對那些「以爲開悟了就有能力在娑婆世界救護他人」的人,狠狠地教訓了一番。他這番苦口婆心之語,現在未來所有像正覺同修會那樣「自以爲開悟」、「自以爲留在娑婆世界末法時代護法很偉大」的凡夫和淺悟修行人,應該認真讀一讀:[1]
問曰:佛陀祖師出現於世間,為的就是要度化眾生。學佛之人但只憂慮生死大事不能明了。生死大事既明,則應當遵行佛陀的教化,隨著眾生的根機而隨類化身,入於眾生煩惱之污泥、入於六道輪迴的大海水中,不逃避畏懼個人的生死問題,廣泛度脫眾生覺靈。如今悟道通達之人,求生於西方淨土,則是厭離生死之苦、趨求淨土解脫之樂,不顧其他眾人的生死,此不是我所願求的啊!
答曰:才見到母雞所生的卵,就期待牠能長大後為人守夜,而於天明時啼叫報時,這不是計劃推度的太早了嗎?你難道認為一旦悟道之後,習氣煩惱即能永遠斷除,便能證得不退轉位嗎?你難道認為一旦開悟之後,更無所謂的普遍廣學佛法,歷劫修行證果等種種事情嗎?你難道認為一旦開悟之後,便可上齊諸佛究竟之果,入生入死,不受種種障緣之所撓亂嗎?如果真的如此,則諸大菩薩修習六度萬行,動則要經歷恆河沙劫數者,反而不如你、而羞愧於面對你了!
古教有云:「聲聞尚且還有出胎時的迷昧,菩薩亦有隔世五陰之昏迷。」何況是近時修行人的薄解淺悟,而尚且自救不了者呢?縱使少數有些所悟之處較為深遠的,其見地高明,身心實行的與所解的佛法能夠真實相應,而且立志想要度化眾人的。奈何尚未登於不退之地,自身的道力以及度人的善巧方便之妙用尚未具足,居處於如此的濁惡世間,教化此等剛強難調的眾生,此也是諸佛先聖所未允許的。就如同以尚未完成而不堅固的舟船,濟渡眾多人們於環境惡劣危險的大海之中,自己與他人俱皆沉溺於大海之內,這個道理是必然如此的。
【編按:如天如惟則禪師在下文所説,未得「無生法忍」(即別教初地位、圓教初住位),都無法脫離六道輪回。佛教正覺同修會的法主蕭平實以及一衆「開悟聖人」,狂妄無知,吹噓自己「被蕭平實印證開悟」就能「正知入胎」、「留惑潤生」。正覺同修會一群「假聖人」到底伏了哪些煩惱?又斷了哪些煩惱?他們除了「惑」,還留下什麽?花錢跟蕭平實先生買個假開悟,只是給自己增加下墮三惡道的機率;協助蕭平實居士散播邪見、誹謗三寶,只是增加了自己的愚癡和業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