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勸修淨土 (6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淨土宗第六代祖師:《禪淨四料揀》d作者永明延壽大師

佛像.jpg

2011/02/20

http://www.fodizi.tw/fojiaozhishi/2415.html

1. 生平

永明大師(公元904---975年),諱延壽,字沖元,本丹陽人,後遷浙江餘航。少時誦《法華經》。錢文穆王時,大師作稅務官,見魚蝦飛禽等,輒買放生,自己薪俸用完,即用官錢買之放生。後被告發,當坐死罪,押赴市曹處斬。文穆王派人視之,指令監刑人,若見犯人懼怕,即殺之;否則放之。大師臨刑鎮靜自若,面無戚容,云:「我於庫錢毫無私用,盡買放生,莫知其數。今死,逕生西方極樂世界,不亦樂乎?」文穆王聞而便將大師免刑釋放

被釋放後,大師投明州翠岩禪師出家,次參天台德韶國師,發明心要。受法嗣,為法眼宗第三代祖師。

大師常修法華懺,精進禪觀,常感瑞應。一日中夜旋繞次,見普賢菩薩像前所供養的蓮華忽然在手。大師思忖素有二願,一願終身常誦《法華經》,二願畢生廣利眾生。憶此二願,復樂禪寂,進退遲疑,莫能自決,遂上智者禪院作二鬮。一是一心禪定鬮,二是誦經萬善莊嚴淨土鬮。大師於佛前冥心精禱,信手拈之,七次並得淨土鬮。由是大師一意專修淨業。誦經三載,見觀音菩薩以甘露灌口,從此發得觀音辯才。

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大師受吳越忠懿王邀請,復興杭州靈隱寺,次年遷住永明寺,接化徒眾。大師日行一百零八佛事為常課,其中重要的項目有:受持神咒(大悲咒,尊勝陀羅尼咒),念佛,禮佛,誦經(《法華經》,《般若心經》,《華嚴淨行品》),坐禪,說法。每日虔禮十方十佛,釋迦,文殊,普賢,彌勒,觀音,勢至等,每夜施食於曠野鬼神等。

大師發願求生西方,日念彌陀聖號十萬聲。日暮時往別峰行道念佛,隨從念佛者常有數百。清宵月明之夜,時聞螺貝天樂的聲音。忠懿王敬重其德,聞此大為感動,嘆曰:「自古求西方者,未有如此之切也。」遂為大師建西方香嚴殿以成其志,賜號智覺禪師。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2) 人氣()

智者大師《淨土十疑論》白話淺譯

e11d779fd44fcd626df34daf7c6bdc52.jpg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法宣法師白話譯

靈峰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第四

淨土十疑論序

第一疑

第二疑

第三疑

第四疑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4) 人氣()

《淨土十疑論》作者,有「東土小釋迦」之稱的天台宗智者大師

佛像.jpg

前面介紹了中國淨土宗的六位祖師,也簡介了曇鸞和道綽兩位大師。介紹祖師,是希望讀者瞭解歷史上被世人尊爲「祖師」、「善知識」、「高僧」的人,究竟都具備了什麽樣的共性、特質。這些祖師有人自稱「我是X地菩薩、X住位菩薩」嗎(個別祖師顯露身份或證量都是在往生之前)?正覺同修會的「三地菩薩」、「明心見性菩薩」,他們的學問、德行、修持、戒行、威德、感應,有資格與這些祖師們相提并論嗎?正覺同修會尊重佛教祖師嗎?還是認爲只有蕭平實才有資格判定祖師的證量,認爲他們自己的證量勝過祖師?

淨土宗第六代祖師的是北宋年間的永明延壽大師,從唐代跳到北宋之前,有必要先介紹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高僧——天台宗「智者大師」。

天台宗是佛教八宗之一,又名「止觀宗」,結合南北佛教的優點,教下與禪觀並重,以「教觀雙美」而聞名,因此又被稱爲「止觀宗」。

「智者大師」經歷陳、隋兩個朝代,他師承南嶽慧思大師,證得「法華三昧」,禪定高强,所撰寫的《摩訶止觀》、《小止觀》、《釋禪波羅密》是講解佛教禪定的權威著述。他被稱爲「東土小釋迦」,因他曾在禪定中有類似佛陀「降伏魔軍」的體驗。

智者大師所修是天台宗的教觀,不是淨土法門,因此不被列入淨土宗祖師。但他讚嘆净土,著有《淨土十疑論》與《觀無量壽佛經疏》,前者被收錄在藕益大師《淨土十要》中,後者被列入「天台小五部」。

據記載,智者大師臨終時,唱《無量壽經》,唱經時身邊衆人或見到大佛,或見神異境相,或做祥瑞之夢。唱完,大師讚歎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

《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聽無量壽竟。讚曰。四十八願莊嚴淨土華池寶樹易往無人。火車相現能改悔者。尚復往生況戒慧熏修。行道力故實不唐捐。梵音聲相實不誑人。當唱經時。吳州侍官張達等。伴五人自見大佛。倍大石尊光明滿山。直入房內諸僧。或得瑞夢或見奇相。」(CBETA 2022.Q4, T50, no. 2050, p. 196a26-b2)

前面介紹的淨土宗祖師,多有神異感應,智者大師是禪定高手,同樣在禪定中看到各種境界。需要注意的是,祖師的感應是修證有成的自然結果,不等於淨土行者(尤其是初學者)念佛時應該渴求境界,希冀見佛、見净土。如下文智者大師的介紹中說,無論出現何種境界出現,大師都不為外境動搖,「一心觀照自性清淨」。念佛人亦應牢記《大智度論》所説:「除諸法實相,餘皆魔事」,切勿貪求境界。關於見佛一事,印光大師對學人强調:「未一心不亂前,不求見佛」: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0) 人氣()

淨土宗三祖、四祖、五祖:承遠大師、法照大師、少康大師

佛像.jpg

承遠大師、法照大師、少康大師傳世的事跡和著述較少,因此將他們三位的簡介合并一篇。這三位大師與前面所述的幾位祖師一樣,一生精進念佛,以淨土法門化度衆生。

法照大師曾經親見文殊、普賢兩位大菩薩,大師向菩薩請教適合末法衆生的法門,文殊菩薩開示說:念佛法門最適合末代凡夫修行,應常念無上法王,無所間斷,求生阿彌陀佛淨土,若善男子善女人想快速成佛,無有一法勝過念佛,念佛求生淨土能速證無上菩提。

大歷五年四月五日,大師等數人到了五台山,蒙佛光照引,尋至大聖竹林寺,看見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端坐在講堂獅子寶座上,為眾說法,歷歷可聞。大師向二大菩薩恭敬頂禮後稟問:「末代凡夫,去聖時遙,知識轉劣,垢障尤深,佛性無由顯現。佛法浩瀚,未審修行於何法門,最為其要?唯願大聖,斷我疑網。

文殊菩薩回答:「汝今念佛,今正是時。諸修行門,無如念佛,供養三寶,福慧雙修,此之二門,最為徑要。我於過去劫中,因觀佛故,因念佛故,因供養故,今得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法,般若波羅蜜,甚深禪定,乃至諸佛,皆從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諸法之王,汝當常念無上法王,令無休息。」

大師又問:「當云何念?」文殊菩薩開示:「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汝當繼念,令無間斷,命終之後,決定往生,永不退轉。」說後,菩薩為大師摩頂,並為他授記:「汝以念佛故,不久證無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女等,願疾成佛者,無過念佛,則能速證無上菩提。

***********************************

3、淨宗三祖承遠大師

承遠大師(公元712802年),唐代僧。學道於成都唐公,二十四歲時,出蜀到荊州玉泉寺,依惠真法師剃度學道。後遵師命去南嶽衡山,從通相法師受具足戒,更於其座下學經律。聞慧日法師離京至廣州,大師來謁,恭敬求法。慧日法師教示不可獨然獨善,應依《無量壽經》修念佛三昧,以救濟群生。從此頓息諸緣,專修淨土。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7) 人氣()

淨土宗二祖:念佛口出光明的光明和尚善導大師

佛像.jpg

東晉的廬山慧遠大師建立百蓮社,帶領一百二十三位出家在家人往生淨土,慧遠大師的實踐實行,奠定了學佛人對淨土的堅固信心。

承接慧遠大師開拓淨土宗的當屬北魏的曇鸞與唐代的道綽大師,淨土宗有十五代祖師的説法,曇鸞和道綽兩位大師被尊爲淨土宗的初祖與二祖,日本淨土宗尊曇鸞為初祖。

慧遠大師的念佛法門主要是依《般舟三昧經》,結合般若,側重禪觀,依「自力」精進修行,不曾强調「不斷煩惱可以往生」。曇鸞為世親菩薩的《往生論》——即《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造《往生論註》,根據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及《十住毗婆沙論》提出「二道二力說」,區分依靠自力的「難行道」與依靠他力的「易行道」,主張在無佛之世,依循難行道修行難以成功,必須倚靠阿彌陀佛的力量走「易行道」,才是最穩妥、最容易的法門。這個「他力救贖」的教理在當時非常新穎,給修行人帶來鼓舞和希望,推動了淨土法門在社會各階層的廣汎普及。

曇鸞曾經沉迷仙道,求長生不老之法,後遇到菩提流支授他《觀無量壽經》,告知是解脫生死的大法。曇鸞從此專修淨土,他認為《觀無量壽經》中的「十六觀」過於繁複,提出以持念阿彌陀佛名號的作為修行的法門。曇鸞還著有《略論安樂淨土義》,全文由六個問答構成,即:(1)陳述安樂淨土之形成,並確立不攝屬欲、色、無色之三界;(2)說果上之別相,列舉諸種莊嚴功德;(3)論三輩九品之分別;(4)講述極樂世界邊地胎生者之相;(5)謂邊地胎生者不了佛智,起諸疑惑;(6)明示十念相續法。

承接曇鸞大師的是唐代的道綽大師。道綽大師十四歲出家,廣習經論,精通《涅槃經》,曾講述《涅槃經》二十四遍。道綽的年代,曇鸞早已往生,他接觸曇鸞的淨土法門,是在一寺廟看到曇鸞念佛往生的感應,於是轉修淨土,專念阿彌陀佛,著有《安樂集》:[1]

隋大業五年(609),師到汶水石壁玄中寺。此寺為曇鸞所建,師在寺中見到記載曇鸞念佛往生種種瑞應的碑文,極為感動。於是,轉修淨土法門,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觀想禮拜,精勤不斷。並為信眾講《觀無量壽經》約二百遍。詞意明暢,辯才無礙。每當師講說完畢,大眾歡喜讚嘆,念佛的聲音響徹林谷。師住的玄中寺在西河汶水之地,所以後人又稱師為西河禪師。

師每日念佛,以七萬遍為限。並廣勸信眾稱念彌陀聖號,或用麻豆記數,每稱念一次佛號,每數一顆麻豆,長此以往,累積麻豆記數百萬斛。或教人穿木槵子作為數珠之法,在師的影響下,稱名念佛蔚然成風。雖有些不信淨土法門者欲毀謗之,但一見到師的風采後,多改容歸向。由於師的熱誠弘揚淨土法門,當時晉陽、太原、汶水三縣七歲以上的男女都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

淨土宗有十三代或十五代祖師的説法(判法各有原因),這篇文章以善導大師為淨土宗第二代祖師,善導是道綽大師的弟子,為淨土法門建立了一套完備的教理框架,對後世影響非常巨大,其《觀經四帖疏》被認為是淨土宗開宗判教的典籍。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0) 人氣()

淨土宗第一代祖師:廬山慧遠大師

佛像.jpg

【編按:本篇分享被尊爲中國佛教「土初祖」的廬山慧遠大師的事跡。網上找到兩個慧遠大師的介紹,一短一長,原本只打算分享短篇,仔細閲讀了一遍,決定兩篇都發出來給有興趣讀者參考。

過去在正覺同修會學法,我們認識的佛教歷史上的菩薩和祖師,僅僅限於法主蕭平實的「前世身份」——尤其是龍樹的弟子提婆、玄奘、西藏的篤補巴與多羅那他、大慧宗杲、大慧宗杲的師父克勤圓悟。但即使是這些祖師,我們的瞭解認識也幾乎全部是從蕭平實和親教師口中聼來的「二手資料」,至於其他佛教祖師的認識,更加有限,頂多只是知道一個名字,正覺上下的心態是「只有蕭平實認可的那些人才是開悟祖師,才值得關注」。

這個團體,説白了就只「尊重」蕭平實以及蕭平實的前世,其他人一概不放在眼裏,連六祖慧能大師都被蕭平實判定為一個「尚未見性」的開悟者而已,六祖還不如蕭平實和正覺同修會裏面那十幾個「見性菩薩」;龍樹菩薩也「只是初地」,「三地菩薩」蕭平實可以判定、否定龍樹闡揚的教理!!!

菩薩祖師的唯一利用價值就是給蕭平實增值!如果某祖師某菩薩的文字可以截取出來證明「正覺的法正確」,就斷章取義地利用一番;如果某祖師大德的文字直接否定了蕭平實的説法,譬如否定憨山大師說證悟是證「離念靈知」(否定「離念靈知」其實等於否定了中國佛教歷史上不知多少祖師),譬如玄奘的弟子窺基和玄奘的祖師爺陳那。窺基因爲寫出「見道在初地」證量被否定,陳那被扣上「六識論外道邪見者」的罪名(陳那菩薩的《觀所緣緣論》是《成唯識論》所依的六經十一論之一!!!)。

正覺同修會認爲只有蕭平實——或蕭平實的前世、蕭平實認可的祖師——才是「善知識」,甚至認定「佛教的法脈」(主要)是有賴蕭平實的這一串「前世身份」的傳播弘揚,好像佛法在過去的傳播主要是有賴偉大的蕭平實(和那些與蕭平實一起轉世的弟子),佛法未來的弘揚住世也要仰賴蕭平實和正覺同修會的辛苦經營才得以延續,好像沒有蕭平實(與其弟子眾),正法在這個地球就無以爲繼!

這種極端自我中心、極端「正覺中心」的認知,是否「自讚毀他」,自我吹捧兼否定了佛教歷史上無數有修有證的祖師大德?是否懷著一種狂妄的「救世主心態」,認爲只有「我們這個團體」才能延續佛法的法脈,正覺以外的一切人都沒有這個能力?

玄奘大師對佛教的貢獻確實偉大,但是中國佛教歷史上還有很多值得欽敬讚嘆的祖師大德,佛法能夠興盛延續,不是個別人或一小撮人的功勞,還有賴無數祖師大德與佛弟子的付出和貢獻,他們的付出和貢獻,或許不曾被載入史冊、被後世廣爲傳頌,但是同樣舉足輕重(正覺用不平等心看待祖師,對待會内學員也是一樣)。

蕭平實在其著作《無相念佛》中提到被尊爲土宗初祖的廬山慧遠大師,廬山慧遠大師的智慧威德,足以折服帝王,在弘法護教方面,大師向帝王上書為沙門爭取地位,表明出家人不禮敬帝王,大師也大力促進譯經事業,遣送弟子到西域求取經論。大師修成念佛三昧,建立蓮社,代領一百二十三人往生净土,為土法門奠基立源,所有修學土法門者都應感念慧遠大師的深恩。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1) 人氣()

念佛人最重要的善知識——淨土宗十三代祖師

佛像.jpg

學佛修行,親近善友、依止善知識才能,方能成辦。如佛在經中曾説,佛所説的法難測難解、難知難覺,若要理解,須有善知識的攝受引導。

《佛說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卷1:「佛告文殊師利:「如來、應供、正遍知所說難解,當何緣說?何緣進入?難知、難覺、難可測量、難教、難度,諸天世人壞威儀者,及破戒者,不能解知;下眾生等所不能解;諸壞心者所不能信;為惡知識之所攝者,所不能入;離善知識者,所不能知;不為諸佛所護持者,不能聽受,況當解趣,無有是處,惟除諸佛所護持者。」」(CBETA 2022.Q4, T09, no. 271, p. 301c20-27)

修學通途佛法尚且需要善知識攝受,淨土法門不止難解,也極其難信,超乎凡夫的理解範圍之外,由於既難解又難信,經常被淺化俗化、誤判誤解。修學淨土法門,首先當然要依止經論,其次應參考中國歷代祖師對淨土三經的詮釋闡發,才不會誤解淨土的教理,對淨土生起真實的信心願力,精勤修行。

淨土宗是中國佛教的八宗之一,淨土宗不似禪宗祖師有法脈、衣鉢的傳承,其十三代祖師是被後世推舉爲祖師。這十三位祖師對淨土法門的弘揚貢獻廣大,自身德行兼備,修證被當世與後世認可,並以自己念佛往生阿彌陀佛淨土的真實例子證明淨土法門真實不虛

以下是淨土宗祖師的一些共同特質:

  1. 通達教理、有修有證——教理不通的人,常誤以爲淨土作爲佛道的「特殊路途」,純靠佛力,與「通途佛法」的緣起無我、戒定慧等教理無關;
  2. 精進念佛,廣弘淨土——沒有祖師認爲往生淨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3. 預知時至,往生時現各種瑞相——唐貞元二十一年十月,少康大師預知時至,召集弟子作最後的囑示:「當於淨土,起增進心。於閻浮提,起厭離心。汝曹此時見我光明,真我弟子。」語訖,放光數道,奄然而化,後人稱為後善導。
  4. 持戒精嚴、謙虛卑下——藕益智旭大師雖有悟道體驗,發現自己無力持戒,把自己從菩薩戒子降格為皈依三寶的佛弟子;印光大師自稱「常慚愧僧」。

淨土宗祖師的言教身教,堪爲學佛人的榜樣典範,是佛弟子應該仿效學習的善知識,也是後世佛弟子辨識真假善知識的可靠標杆。正覺同修會自詡是地球上「佛法」的唯一代言人,自認善知識,對佛教歷史上的祖師大德肆意評論誹謗,正覺「證悟菩薩」的修證德行,究竟是善知識還是惡知識,與淨土宗祖師比較一下就一清二楚。譬如正覺同修會喜歡談玄論異,神異汎濫,造神成癮,許多人自稱「菩薩再來」或「久學菩薩」,有幾住幾地的證量,吹噓自己的感應與通力。若論神異能力,神異事跡記載最多的應屬淨土宗祖師,譬如善導大師,念佛一聲,立時有一道光明從口而出;念佛十聲至百聲,就有十道、百道光明從口而出。

淨宗祖師修持念佛法門,多有感應事蹟,如:善導一生戒行精嚴,至誠念佛,時有瑞相感應,乃至念佛口中放光,被尊為「彌陀化身」、「光明和尚」,度化甚眾。四祖法照大師專修念佛三昧,感得缽中見五台勝境,文殊、普賢二大菩薩讚歎宣說念佛法門,又舒金色臂摩其頂,謂大師以念佛力將證菩提正覺。五祖少康大師,於新定化人念佛,後建念佛道場,逢齋日,集信眾三千共修,每念一佛號,口隨出一佛,時人皆謂「後善導」。六祖永明延壽大師勤修淨業三年後,於禪觀中見觀世音菩薩以甘露灌其口,遂得無礙辯才。八祖蓮池大師嘗被村民請予禱雨,師曰:「但知念佛,無他術也。」遂持木魚循田念佛,所到之處,時雨如注。十二祖際醒大師臨命終時,見諸佛聖眾親迎,手結彌陀印,安詳而逝。眾聞異香浮空,供奉七日,面貌如生,髮白變黑。十三祖印光大師,於念佛聲中往生,如入禪定,笑容宛然。荼毗後,頂骨裂成五瓣蓮花,五色舍利數千。[2]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

娑婆教主與十方諸佛勸說往生淨土,有幾個佛弟子真的信受奉行?

佛像.jpg

阿彌陀經——爲什麽玄奘大師翻譯為《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上一篇文章説到末法時代最多人修持、最多往生記載的「易行道」是念佛求生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淨土。

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在三部經中介紹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

「淨土三經」裏面,《阿彌陀經》是最短的一部,幾乎每個學佛人都讀過這部經。阿彌陀經》的梵文經名是Sukhāvatī-vyūha-sūtra,直接翻譯,應爲「極樂莊嚴經」。《阿彌陀經》與《無量壽經》這兩部經的梵文經名完全相同,都是Sukhāvatī-vyūha-sūtra,由於前者簡短,因此又被稱為「小無量壽經」或「小阿彌陀經」。兩部經同樣都是極樂世界的導覽、淨土法門的簡介。

《阿彌陀經》有兩個譯本,多數人讀誦的是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的譯本,全名為《佛説阿彌陀經》,羅什譯本簡單流暢,只有一千八百多字。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從印度返回大唐後重譯這部經,取經名爲《稱讚淨土佛攝受經》,玄奘版的字數超過三千。

佛教歷史上兩位最著名的譯經大師都沒有選擇將《阿彌陀經》的梵文經名忠實譯出,鳩摩羅什以阿彌陀佛為經名——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成就的淨土,去極樂世界的法門是「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

玄奘大師選擇「稱讚淨土佛攝受經」為此經的名字,他選擇的經名,凸顯《阿彌陀經》的兩個要點:

1. 阿彌陀佛極樂淨土莊嚴殊勝不可思議,妙不可言,「甚可愛樂」,十方一切諸佛同聲稱讚;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6) 人氣()

易行道——彌勒淨土與極樂淨土

佛像.jpg

上一篇文章提到龍樹菩薩在《十住毘婆沙論》中闡述成佛的兩條途徑:

  1. 難行道
  2. 易行道

《十住毘婆沙論》中開示的「易行道」,可以「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如果菩薩想在一生之中超越三界,得「不退轉」——永不墮三惡道,永不退回二乘位——以至誠心稱念十方諸佛名號:

《十住毘婆沙論》卷59 易行品〉:「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CBETA 2022.Q4, T26, no. 1521, p. 41b15-17)

馬鳴菩薩造《起信論》,顧名思義是爲了令衆生對大乘法生起堅固正信,在《起信論》的菩薩道階位分類裏面,「信成就發心菩薩」進入初住位,能示現「八相成道」——「則得少分見於法身。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所謂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於涅槃。」

但是初學法者,或心量狹小,或善根不足,或不具備修止觀的能力,心性怯弱,信心難以成就,馬鳴菩薩建議末法衆生「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永離三惡道,由於在淨土中常得見佛,畢竟不會退轉於菩薩道的修行

《大乘起信論》:「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捨二乘怯弱之見。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心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以此義故,是止觀二門,共相助成,不相捨離。若止觀不具,則無能入菩提之道。

復次,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於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CBETA 2022.Q4, T32, no. 1666, p. 583a7-21)

《十住毘婆沙論》表面上說「易行道」是心性怯弱者的選擇,但是根據《楞伽經》所説,證得初地的龍樹菩薩也是往生極樂淨土(安樂國):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6) 人氣()

佛法的難行道易行道:末法衆生有能力捨近求遠、捨易求難嗎?

佛像.jpg

一、唯有見道」才有不退轉、不墮落三惡道的功德

不論大乘抑或小乘佛法,修到見道位」(小乘見道在初果;大乘見道,別教分類法中,見道位在初地,圓教分類法中,見道位在初住),入正性離生,才能獲得不墮落三惡道的功德,離凡夫身,入聖人位,在菩薩道上永不退轉。

龍樹菩薩在《十住毘婆沙論》卷五〈易行品〉中舉出大乘修行人成爲不退轉菩薩」的兩條途徑:

  1. 難行道(在淨土文獻裏面,被稱爲「通途佛法」)
  2. 易行道(在淨土文獻裏面,被稱爲「特殊法門」)

 

二、主要依自力斷惑證真的難行道

從凡夫入見道位,在此世界依自力修行,見道前(加行位)必須深入修習止觀,具未到地定乃至四禪的定力,於定中修觀。

深入止觀前(資糧位)必須具備聞思慧的正知見,以及降伏五蓋,修習禪定,並有善知識指導止觀的具體操作細節。達到大乘不退轉位的修行時劫非常長久,中間會出現各種陷阱,比如《楞嚴經》的五十陰魔,或者是退失菩提心,或者是造業下墮的問題。禪宗開悟,所證的階位不定,不一定能達到大乘的不退轉位,頓悟之後還需要漸修,乃至在頓悟之前也都有一個漸修的過程。)

經由這樣的修行,從初信位達到初地見道時間長久,非常困難,進進退退,如同陸道步行」,一步一脚印,無比艱辛——行諸難行,久乃可得,或墮聲聞、辟支佛地」——所以稱為「難行道」。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7) 人氣()

淨土宗簡介

佛像.jpg

 淨土宗是以往生極樂淨土為目的的宗派。因為東晉慧遠大師在廬山結白蓮社,取義生西方淨土*1者皆由蓮花所化生,而極樂國土亦名蓮邦,所以又稱蓮宗。本宗特別以稱念佛名為主要修行法,藉彌陀本願的他力,祈獲生於西方極樂淨土,故又稱念佛宗。

  淨土思想廣見於大乘諸經。淨土,是指清淨國土,也就是以清淨功德所莊嚴的處所*2。其中極樂世界彌陀淨土自古以來即被視為諸佛淨土的代表。

  彌陀淨土思想乃依據《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三經所成立。《無量壽經》主要敘述阿彌陀佛成道的本緣、四十八大願*3,廣宣穢土五惡、五痛、五燒的劇苦,勸修往生法門,及揭示三輩往生的條件*4《阿彌陀經》以阿彌陀佛的西方勝境為主體,以往生不退為宗,以「淨土三資糧」——信、願、行*5為用。《觀無量壽佛經》則陳述往生西方的淨業正因「三福行」*6及「十六觀行」法門*7。四世紀間,世親菩薩造《往生論》*8,力勸往生西方。此「三經一論」先後傳入中國,成為淨土宗成立的重要典據。

  東晉弘揚彌陀淨土最力者,是廬山慧遠大師。他在廬山與大眾共修念佛三昧,據《般舟三昧經》修行,以期能往生見佛,是我國「結社念佛」*9的始祖,也是我國淨土的主流。

  北魏永平年間,菩提流支來華,授曇鸞《觀無量壽佛經》*10,傳承完備的淨土經論,使中國淨土法門有劃時代的進展。曇鸞依龍樹的《十住毗婆沙論》明示難、易二道,他力、自力的差別,主張依靠他力本願為五濁惡世中修行的易行道,並專重持名念佛,以求生淨土。其後,道綽著《安樂集》一書,開示末世眾生的要路,依難易二道的說法,立聖道、淨土二門的教判*11至唐代善導大師集其大成,立正行、雜行,撰有《觀無量壽佛經疏》*12、《淨土法事讚》及《往生禮讚偈》等,甚受淨土宗重視,故經其闡揚而確立的淨土宗,特稱善導流,對淨土宗影響至鉅。

  唐開元初,慧日大師自印歸國,見當時禪家視淨土為引導愚心的「方便說」,於是提倡念佛往生的必要,主張戒淨並行、禪淨雙修、教禪一致,以一切修行皆迴向往生淨土。於是中國淨土宗在唐代形成三種教系,即:慧遠系統、善導系統、慈愍系統*13

  其後,三祖承遠大師承慈愍慧日三藏之說,專修淨土,營立「彌陀台」,遠近皆附。四祖法照大師於南嶽般舟念佛道場勤修般舟三昧,禪定中感應彌陀親授五會念佛方法,乃創「五會念佛」法門*14。五祖少康大師於烏龍山建念佛道場,率眾日夜行道唱讚。

  六祖宋永明延壽大師,撰《萬善同歸集》,主張理事兼融、禪淨雙修,又作〈四料簡〉*15,宋代僧俗的禪淨雙修皆承其遺風*16。七祖省常大師結社集眾專修淨業,往昔廬山白蓮社的盛況於焉再現。八祖明代蓮池大師(即雲棲袾宏)精修念佛三昧,一生行持淨土,重視經教,撰《阿彌陀經疏鈔》,強調「信、願、行」三資糧為往生淨土之要;力倡「禪淨同歸」之說*17,融和二宗,令淨土宗凌駕諸宗之上,成為主流。蕅益智旭大師承襲蓮池教說,著《阿彌陀經要解》,選定《淨土十要》,為淨土行者必讀之書;又精研八宗教義,著作等身,主張禪、教、律三學一源說,並將此三學歸結於淨土法門,是為淨土宗九祖。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2) 人氣()

《勸修淨土系列》: 系列簡介

佛像.jpg

《勸修淨土系列》在思路上承接《琅琊隨筆》(93-100,不含96)。

《琅琊隨筆》(93-100)的主題有二:

一、皈依:《瑜伽師地論》中彌勒菩薩所闡述的「皈依三寶」的資格以及成就皈依所需的正信、正見、正行;

二、懺悔: 佛在《占察善惡業報經》指出末法時期「得道者極少」,衆生「鈍根少信、惡業深重」,不是有資格學法的「道器」,是能將一切「正見」扭曲為邪見的「毒器」。由於業障深重,修行前應先占察業報,修懺悔行法,否則學佛修行必定被惡業遮障,失心錯亂,外邪所惱。

討論皈依,是反省我們在正覺同修會學佛,在皈依這個學佛起點上就已經出錯,將三皈依變成四皈依,在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之上加上「平實菩薩摩訶薩」,學法只聽蕭平實一家之言,深信蕭平實對歷代祖師大德的誣陷貶抑,否定正覺同修會以外的一切「僧寳」。

邪教的興盛和我們的愚癡,佛在《占察善惡業報經》早已預言,鄭重警告五濁惡世的末法學佛人:

一、切勿高估自己的能力,自以爲具備學佛修行的資格條件,能斷結證果;

二、切勿低估自己的業障,持戒修善的人不會生在這個惡劣世界,更不會生於末法時期;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4) 人氣()

好文共賞:從賢首五教論凈土法門的價值

0_5d6293d038.gif

文章來源:微信公衆號「靈隱寺」

 2021-12-17 09:06

判教之說,在魏晉的時代就有菩提流支尊者以「如來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為依據,而判如來一代時教為一音教。 但太籠統了,所以繼一音教之後,各抒己見而判教者有十數家。 陳、隋之間的智者大師判釋如來東流一代聖教為藏、通、別、圓之四教。 以智者大師駐錫天臺,所以叫天臺四教。

賢首五教創自賢首宗初祖杜順和尚,而完成於三祖法藏。 法藏大師別號賢首,所以叫賢首五教。 智者大師的出生較早於賢首,那個時候禪宗尚在萌芽時代,而唯識法相更沒有來到。 迨至初唐,佛教之各宗大備,賢首大師應運而生,因據以判教,收法相唯識於始教,攝禪宗於頓教。 自此以後,就再沒有人作判教的試探。

判教的作用實在是以科學方法,將頭緒紛紜、浩如煙海的經論,審核其內容,分析其類別,以類相從,而判定其高下,然後以幾個字分別地作為代表。相似於現在分科分系的教育方法,真夠稱得上研究佛學者的德之入門。

那麼,什麼是賢首五教呢? 五教者,小、始、終、頓、圓也。 現在加以簡單的說明:

第一、小乘教,又叫做愚法、二乘教。沒有大悲普濟之心,所以名小。雖然能斷煩惱障的我執,但仍為所知障的法執所迷,所以名愚法。 僅斷煩惱障的正使,兼侵習氣,名聲聞乘;正使和習氣,都能斷盡,名緣覺乘,所以又名二乘。 佛陀出世的本懷,為了度眾生成佛,但是為了適應群眾中沒有高上的要求、耽著五慾之樂的下根眾生,才說善惡業果、六道輪迴的教法,這是屬於人天乘,而把它附屬在小乘教裡,所以又叫人天小教。

第二、大乘始教,又叫做分教。 大乘,對前面的小乘而言。 此中包括了般若三論的空宗、唯識法相的有宗。 「若有一法勝過涅槃,我亦說之如幻如化。  」 而《鼓音王經》說:「一切空經是有餘說。  」有餘者,說理未盡,尚有餘義也。 至於瑜伽師地論分析有為、無為、實、不實法而為六百六十法,天親菩薩濃縮之而為百法,在三十唯識頌裡推尊第八阿賴耶識為「本識」,以為「一切唯有識」  ,自成一家學說。 但不許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有成佛的可能,有違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所以這兩宗的教義都未能盡大乘佛教的底源,只能說是大乘的初步,故名為始。 又是大乘的一部分,故又名分。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8) 人氣()

太虛大師:如何成就「正信」?

iStock-152254051.jpg

作者:太虛大師

出處:《太虛大師全書 第十編 學行》<信眾學行> 十五之八「信心」

──十六年初夏在福州講──

 【編按:太虛大師這篇文章討論的是「信」。

學佛的過程可以總結爲「信、解、行、證」。「信」排在首位,是學佛的基礎,倘若不信佛語,就不會讀經思維,更談不上實修實證。

對於信,正覺同修會雖然會討論仰信、解信這類名詞,但是正覺同修會的認知是:只要一個凡夫進了正覺,深信蕭平實的説法是佛説的「正法」,就圓滿了「信位」,就可以進入「住位」。

換句話説,自詡全球唯一正法的正覺同修會,對「信」的認知是:「我認爲我信就是信」,「我為正法(=正覺)做事就是信」,或是「我不懷疑蕭平實、我服從正覺同修會就是信」。

佛經裏面説的「信」,是這個意思嗎?有這麽簡單嗎?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8) 人氣()

《西方合論》作者袁宏道往生淨土的記載

iStock-152254051.jpg

編者按: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蕅益大師編輯的《淨土十要》,是淨土宗修行的重要著作,其中收錄明代修行人袁宏道所著的《西方合論》。《西方合論》的文末有一篇文章,名爲【附:纪梦(出珂雪斋外集)】,記載袁宏道的弟弟袁中道一日入定之時,被帶往西方極樂世界的「邊地」,與已經往生邊地的哥哥袁宏道相見,親見極樂世界的殊勝美妙。袁宏道規勸弟弟中道持戒修定,實修實悟,發願往生淨土,日後一定能往生淨土

 

01. 慧律法師《淨土聖賢錄易解》序

淨土法門 三根普被 佛不誑語 祖不妄傳

信願念佛 決定往生 聖賢錄者 千古明證

然由此書所載事蹟,通千餘年。前賢所論,警策之語,義理深奧,不易明瞭;又因文言精簡,艱澀難懂,不適今人。雖說念佛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而文字浩瀚,卻成障礙,令人望之,退步不前。是故無法鑒古知今、見賢思齊,萬修萬去徒成空話。

今為令法音宣流,普利群生,特用白話,講說此書。並且加以收錄整理,標示地名、配合紀元,以證不虛。讀之令人倍感親切,平易真實。但願眾生,明白深信—則彌陀易見,淨土易生!《大寶積經》卷一八(無量壽如來會)云:「他方佛國所有眾生,聞無量壽如來名號,乃至能發一念淨信,歡喜愛樂,所有善根,迴向願生無量壽國者。隨願皆生,得不退轉。乃至無上正等菩提。除五無間,誹毀正法及謗聖者。」有心淨土行者,當深思之。

高雄文殊講堂 釋慧律 民國八十四年(西元一九九五)十月二十五日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4) 人氣()

好文共賞:《憨山老人夢遊集》〈答德王問〉

lotus-1205631_1920.jpg

作者:憨山大師

承大王諭使者,訪問山僧修行直捷法門。云:王已能持不殺戒,齋蔬三年,但念末後一著為急。有何法修持,至臨終安樂,後世不迷?此乃大王宿習,般若根深,積生修習,故今處富貴尊位,不昧本來一念,真切參求法要。山僧愚劣,敢以實對。

惟佛說法度人,如應病之藥,方便多門,不是一種。自教流此土,古今依奉修行者,有禪與教兩門,人人共由。

禪則傳燈諸祖,直貴了悟自心,其下手工夫,則心單提話頭參求,直至明見自心而後已。此獨被上上根人,一超直入,又須善知識時時調護提撕,方得正路。在昔王臣,亦有能者,蓋不多見,是乃出家人易為行耳。今大王尊居深密,不易接見善知識,故不敢以此勸進。

其有依教修行,昔有天台智者大、小止觀,乃成佛要門。其大止觀文,繁難於理會。其小止觀雖簡易,其實要說解明白而下手安心,亦不易入;即能知能行,亦難得親切;日用現前境界逆順處,多用不上,況末後大事乎!此法亦非大王所易行者,亦不敢進。

今獨有佛說西方淨土一門,專以念佛一事為要,以觀想淨境為正行,以誦大乘經為引發,以發願為趣向,以布施為福田莊嚴。此實古今共由,不論貴賤智愚,俱能真實下工夫,故萬人修行,萬人效驗,此願大王留意焉謹將日用修行規則,條列如左。

我佛為救度娑婆世界諸苦眾生,專說西方極樂淨土法門,但專以念阿彌陀佛,發願往生。彼國有《彌陀經》一卷,便是證明。其經中所說,都是彼國,及國土境界實事,最是明白。其修行之方,亦有節次。如僧家功課之法,不必拘套,但以念佛為主。

每日早起禮佛,即誦《彌陀經》一卷,或《金剛經》一卷。即持數珠,念阿彌陀佛名號,或三五千聲,或一萬聲,完即對佛回向,發願往生彼國,語在功課經中。此是早功課,晚亦如之,如此日日以為定課,定不可缺。此法教諸宮眷,如法同修更妙,此乃我聖宗仁孝聖母所行,垂法宮闈,至今不廢者,是為常行也。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蕅益大師: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復起貪瞋癡,即大持戒。

lotus-1205631_1920.jpg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4:「示念佛法門

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深信力行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天台云,四種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雲棲云,一句阿彌陀佛,該羅八教,圓攝五宗。可惜今人,將念佛看做淺近勾當,謂愚夫愚婦工夫,所以信既不深,行亦不力,終日悠悠,淨功莫剋。

設有巧設方便,欲深明此三昧者,動以參究誰字為向上。殊不知現前一念能念之心,本自離過絕非,不消作意離絕,即現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自超情離計,何勞說妙譚玄。秖貴信得及,守得穩,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或五萬三萬,以決定不缺為準,畢此一生,誓無變改。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為誑語。一得往生,永無退轉,種種法門,咸得現前。切忌今日張三,明日李四,遇教下人又思尋章摘句,遇宗門人,又思參究問荅,遇持律人又思搭衣用缽,此則頭頭不了,帳帳不清。

豈知念得阿彌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極則教理,都在裏許,千七百公案向上機關亦在裏許,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聚淨戒,亦在裏許。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復起貪瞋癡,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閒斷夾雜,即大精進。

真能念佛,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真能念佛,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試自簡點,若身心世界,猶未放下,貪瞋癡念,猶自現起,是非人我,猶自挂懷,閒斷夾雜,猶未除盡,妄想馳逐,猶未永滅,種種他歧,猶能惑志,便不為真念佛也。

要到一心不亂境界,亦無他術,最初下手,須用數珠,記得分明,刻定課程,決定無缺,久久純熟,不念自念,然後記數亦得,不記亦得。若初心便要說好看話,要不著相,要學圓融自在,總是信不深,行不力。饒你講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轉語,皆是生死岸邊事,臨命終時,決用不著。珍重。

念佛三昧,名寶王三昧,三昧中王。凡偏圓權實種種三昧,無不從此三昧流出,無不還歸此三昧門。蓋至圓頓之要旨,亦三根普利之巧便也。眾生心性,一而已矣。只此一心,法爾具真如生滅二門。正隨緣而不變,名真如門,即不變而隨緣,名生滅門,依真如門說圓實教,依生滅門說偏權教,離真如無生滅,權是實家之權,故可為實施權,離生滅無真如,實是權家之實,故須開權顯實,為實施權。

有藏通別教之三,開權顯實,統惟圓教之一。權實四教,無非念佛法門,所謂念自佛,念他佛,雙念自他佛,約四教成十二種念佛三昧。又常行等四種三昧同名念佛,一一三昧,各具十二,則四十八種。復次念他佛者,或念相好,念法門,念實相,以例念自念雙,亦可各三,廣歷四三昧,四教則一百四十四種,一一種,復有無量境觀差別,非言可宣。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蕅益大師:求開悟者亦應念佛往生淨土

sora-sagano-Q-wPqMx3X1I-unsplash.jpg

起信論示勝異方便釋

 靈峰蕅益大師著

—錄自起信論裂網疏—

獅山淨業學人會性敬輯

https://book.bfnn.org/books2/1120.htm

編按:本文出自蕅益大師的《大乘起信論裂網疏》卷第六,蕅益大師乃明末四大高僧之一,與前文介紹過的憨山德清大師齊名。在其注疏中,蕅益大師說:「初學菩薩,已解一心真如、生滅二門,而修信行;但止觀力微,境緣粗惡;未入正定聚中,不能保其無退」,由於觀力微弱的初學者要得不退轉非常困難,因此大師規勸學人努力念佛,先求往生淨土,得生淨土則永離惡道

蕅益大師說念佛往生淨土時如果看見佛菩薩,應該知道這些影像唯心所現,不應取著、歡喜、躁動,也不要向人宣説。慧遠大師生平三見聖相,不曾告訴一個人,此事非常重要,唯有臨終時看見的佛菩薩,才能完全確定不是魔境,此時則不應生疑。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8) 人氣()

印光大師: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者。

0_eb34f9928a.gif

編按:

最近正覺同修會因爲無法抵賴「大乘見道在初地」,開始修改説法,有親教師已經在課堂上說正覺的「開悟密意」是「七住位的禪宗開悟」,對許多學員來説,正覺是「唯一正法」,即使沒有「大乘見道」也值得為開悟留下,總比去外面連開悟都沒有的道場好。

首先,禪宗開悟階位因人而異,未必是七住位。退一萬步說,就算你真的開悟,當真有七住位證量,只要未到初地,都不是「不退轉位」,都不離凡夫的異生性,由於煩惱未斷,必然隨業流轉,絕不是正覺同修會蕭平實保證的「開悟了就不墮三惡道」。

下面摘錄印光關於禪門與淨土的説法,這裏先總結幾個重點:

  1. 唯有大徹大悟之人才算開悟,徹悟不易,歧路很多,應先求生淨土,切莫好高騖遠,求升反墮,弄巧成拙;
  2. 一般人以為參禪比念佛殊勝,注重開悟,不注重以「信願」求生淨土;也有人自以爲是禪淨雙修,其實既不得禪門的徹悟、也不是求生淨土,兩邊不到岸;
  3. 只要尚未除盡煩惱,就無法超越分段生死,不離六道輪迴,難逃種種業報。開悟之人能斬斷生死者屬於極少數,對於絕大部分修行人,帶業往生淨土是最安全的選擇。
  4. 以往生淨土為目標的念佛法門,大多采用持名念佛:于一塵不染心中,持萬德洪名聖號。或聲或默,無雜無間。必使念起於心,聲入乎耳,字字分明,句句不亂。久之久之,自成片段。親證念佛三昧,自知西方宗風。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之七、分禪淨界限 

◎禪與淨土,理本無二。若論事修,其相天殊。禪非徹悟徹證,不能超出生死。故溈山云:可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漸。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又云:初心從緣,頓悟自性,猶有無始曠劫習氣,未能頓盡。須教渠盡除現業流識。弘辨謂頓悟自性,與佛同儔。然有無始習氣未能頓盡,須假對治,令順性起用。如人吃飯,不一口便飽。長沙岑謂天下善知識未證果上涅槃,以功未齊于諸聖故也。所以五祖戒又作東坡,草堂清復為魯公。古今宗師,徹悟而未徹證者,類多如此。良由惟仗自力,不求佛加,絲毫惑業不盡,生死決不能出。淨土、則具信願行三,便可帶業往生。一得往生,則永出生死。悟證者頓登補處,未悟者亦證阿鞞【不退轉】。所以華藏海眾,悉願往生。宗教知識,同生淨土。良由全仗佛力,兼自懇心。故得感應道交,由是速成正覺。為今之計,宜屏除禪錄,專修淨業。于一塵不染心中,持萬德洪名聖號。或聲或默,無雜無間。必使念起於心,聲入乎耳,字字分明,句句不亂。久之久之,自成片段。親證念佛三昧,自知西方宗風。是以觀音反聞聞自性之功夫,修勢至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之淨業。即淨而禪,孰妙於是。(正)與海鹽徐夫人書    

◎修禪定人,指四禪八定。及參禪人,以唯仗自力,不求佛加,故于功夫得力真妄相攻之時,每有種種境界,幻出幻沒。譬如陰雨將晴之時,濃雲破綻,忽見日光。恍惚之間,變化不測。所有境界,非真具道眼者,不能辨識。若錯認消息,則著魔發狂,莫之能醫。念佛人,以真切之信願,持萬德之洪名。喻如杲日當空,行大王路。不但魑魅魍魎,划蹤滅跡,即歧途是非之念,亦無從生。推而極之,不過曰:念至功純力極,則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不二,心佛一如而已。此理此行,唯恐人之不知,不能合佛普度眾生之願。豈秘而不傳,獨傳於汝乎。若有暗地裏口傳心受之妙訣,即是邪魔外道,即非佛法。(正)復永嘉某居士書五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9) 人氣()

龍樹菩薩:念佛是速得不退轉的「易行道」!

0_eb34f9928a.gif

【編者按:這篇文章最後導向的是修行人具備以什麽心態,才能走「老實念佛」這條「易行道」,文末附上作者引用的龍樹菩薩的《十住毘婆沙論》卷五「易行道」。】

王路:和欲望相處?

https://zhuanlan.zhihu.com/p/30759030

與一位學佛的朋友吃飯,她說:不要壓抑慾望,要和慾望相處。

我已經不下十次聽到這個說法了:和慾望相處。

那當然了。 不想和慾望相處,也不行啊。 ——我不想和窮相處,但是窮老和我相處,怎麼辦?

倆夫妻,天天打架,打架也是相處的一種方式呀。 壓抑慾望,不也是和慾望相處的方式嗎? 放縱慾望,同樣是和慾望相處的方式。 僅僅說和慾望相處,又不能提供具體的措施,那有什麼用呢? 就像去醫院看望病人,臨走說:老王,你要好好和疾病相處呀!

佛教講"無欲",實際意思是:無貪欲,無多欲。欲也有好的和不好的,"信為欲依,欲為勤依",這就是好的。 說"無欲",則是從貪欲、多欲方面說的。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