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佛法浅谈 (1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佛法淺談:真如到底是一個「理」還是一個「心」?

└┼τ≡╕≤╨╬╧≤-8.jpg

01.

張志成師兄的《我的菩提路》(五之四十五)發表之後,有幾位師兄都來找我,他們提出的問題匯歸同一個問題:

「真如」到底是一個理」還是一個「心」?

留言區也有師兄問禪宗所證的如來藏是什麽?指向的也是上面這個問題。

《般若經》中 佛一再强調「一切法無自性、畢竟空」,但是到了如來藏經論與禪宗,又說有一個妙明真心。六祖說「本來無一物」,但是又說「自性生萬法」。

「理」與「心」、「本來無一物」與「自性生萬法」——這兩種描述,感覺一邊說什麽都沒有,一邊說有一個真心,這兩種對大乘智慧境界的表達方式好像有矛盾。

 

02.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4) 人氣()

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經名探討佛法要教我們什麽?

0_eb34f9928a.gif

1.  何謂波羅蜜多」?

佛法的核心:徹底解決現實世間的苦難。

佛法達到此目的的方法,可以用《心經》的「度一切苦厄」、「能除一切苦」,也就是經名中的「波羅蜜多」來說明。

波羅蜜多是梵語Pāramitā的音譯,有兩個意思:

1. 到彼岸:凡事做到了圓滿成就的時候,印度人都稱做波羅蜜多,就是「 事業成辦 」的意思。將一件事做到圓滿。

2. 「度」(到彼岸):凡做一件事,從開始向目標前進到完成,中間所經的過程和方法,印度人也稱做「波羅蜜多」,就是中文「 度 」(到彼岸)的意思。

 

2.  苦與致苦的原因

是一種感受。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0) 人氣()

black-and-white-black-and-white-book-2118511.jpg

 

1. 簡介

「真如」一詞,是大乘佛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名相。 在大乘經論中有多種意涵。 不同經論、不同宗派間的解讀也不盡相同,必須參考經論的整體及各別前後文脈來理解。

「真如」是梵語bhūtatathatā或tathatā之譯名。 此詞在阿含佛法中甚少出現,即使出現,意思也與大乘經論中的「真如」有別。 [1]

在大乘經論中,真如有許多同義字,比如「法界」、「法性」、「實際」、「唯識真勝義性」等。

般若中觀系中,真如等同于「空性」、「法性」之代名詞。

唯識宗中,「真如」是一個尤其重要的名詞,因為在見道、修道中,常以「證真如」[2]來表達證悟的智慧與境界。

中國佛教特別重視的《大乘起信論》,其中「真如」是法義的核心概念,但其意涵與唯識宗有重大的差別。

唯識宗所依的經論,對「真如」的界定與詮釋最為嚴謹深入。 本文將依唯識經論(主要是《成唯識論》)的詮釋來說明,讓讀者閱讀各種說法與諍論中,更能掌握辯論的要點。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自訂樣式素材

 

《中論》淺談(四):中道與空性

 

1. 中道

一、不苦不樂的中道

中道本是「離兩邊」的意思,並不是「兩邊的中點」或是中庸之道的意思。 這是常被誤解之處。

最早提出的中道,是佛于阿含經說的「不苦不樂的中道」。

佛的本意是,學人的修行常落于兩邊、兩個極端,即無意義的苦行,與縱欲的樂行;前者極端自虐的苦行與解脫原理──不執著無關,無法導致解脫;後者的樂行,本身即是執著,若不對治,永遠無法離開貪愛的束縛。

「不苦不樂的中道」並不是說採取一種「是很,也是很,苦樂均等、適如其 的修行態度」,而是一種否定苦行、縱欲兩邊的極端,採取一種離兩邊邪見的修行態度,所以並不是肯定一種「苦樂均等、適如其」的態度,而是 否定「無意義的苦行、縱欲的樂行」的有效性。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訂樣式素材

 

《中論》淺談(三):唯識體系的二諦

 

1.《瑜伽師地論》的二諦:一真四俗

 

般若中觀系法義綱領很單純,即是「一切法無自性」、「勝義諦中畢竟空,世俗諦中唯假名」。

中觀將真理──「諦」──分成勝義諦與世俗諦二個層面看。

《俱舍論》的勝義諦「我空法有」,在中觀看來,是不了義的勝義諦──「我空」是二者共許的,但「法有」只能歸於世俗諦。 由於宇宙「一切」(稱為一切法、諸法),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在中觀的勝義諦中,這「一切」的實相(稱為諸法實相  )是言說、尋思所無法企及的,唯證乃能相應。

我們須安立各種名言、概念──假名、施設,人為區別出各種「法」,才能討論各種「法」的屬性及相互間之關係,這即是「一切」的世俗諦 層面。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訂樣式素材

 

《中論》淺談(二):「二諦」講的是什麼?

 

1.簡介

 

《中論》是大乘三系中的般若中觀系之根本論典。 上一篇簡答介紹了《中論》裡面「自性」、「八不中道」的定義、以及「自性」與輪回的關係。

這一篇繼續討論中論的另一個重要概念:二諦。

二諦指的是「勝義諦」和「世俗諦」。 佛教裡面許多爭論都是由於不理解兩者的區別和關係,在「世俗諦」的層面做無意義的爭辯。

上一篇先談八不中道,因為它們是《中論》中佛弟子最常引用的名句,也就是一般常說的「八不緣起」、「八不中道」,此二頌標明瞭全論的宗趣: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萬法皆空」才是最積極向上的思維

landscape-photography-of-body-of-water-near-trees-1114546.jpg

01.

以前讀書一直有個印象:佛教說「萬法皆空」,都是教人放棄世間的一切,遁入空門,所以是個很悲觀厭世的宗教。

這不只是一般人對佛教的理解,或者是電視劇對佛教的演繹,連一些知名的作家和哲學家都持這個觀點。

所以一直都以為,佛法說「萬法皆空」就是一切都不存在,純屬虛幻,毫無意義,不值得留戀追求。

當我認真學佛後,才發現「萬法皆空」不但從科學的角度分析非常合理,而且是最正向的思維。

 

02.

「萬法皆空」的「空」,是大乘佛法「般若中觀系」的核心思想。

般若中觀系的經典,讀者眾多,在民間非常受歡迎,其中最為人熟悉當屬《心經》和《金剛經》。

般若中觀系的開創人龍樹菩薩在佛教曆上地位超然,他撰寫的《中論》就是般若中觀系的根本論,其中的名句「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出」被稱為「八不中道」。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beautiful-clouds-conifers-1064162.jpg

 

我見與無我觀(7)

 

我執的深淺層次

從實修觀行與生活經驗配合的角度看,我執的層次可區分如下:

1.一個從未接觸哲學、宗教思想,不太思惟人生意義問題的凡夫(或孩童),他從出生以後,就有「恒與身俱」的俱生我執不斷現行;[1] 清醒時表現在第七識與意識,眠熟等意識斷滅時,只表現在第七識。 不斷現行的俱生我執會引發其種子回熏存于藏識中。 他雖沒有來自外道或佛門中(譬如犢子部的「非即蘊非離蘊我」)「邪教導」導致錯誤見解的「分別我執」,但以我執種子為「因」以及從小接觸的訊息、學習以及自己的想法為「緣」,會產生各種「邪分別」導致的「 分別我執」現行,表現在第六識,同時也回熏「分別我執」種子于藏識中。

2.一個後天接受錯誤哲學、宗教思想「邪教導」的凡夫,除了上述的「俱生我執」外,還有「邪教導」導致的離蘊、即蘊計我的「分別我執」,此種來自錯誤見解的我見(尤其是一神教的離蘊我),經由正知見的聽聞、思惟,不難斷除。 除了此種「分別我執」,還有各種在生活中由俱生我執為本、各種後天學習導致的「即蘊我」的「分別我執」存在。

3. 一個接受佛教正知見教導的大乘資糧位修行人,或是一個修習小乘法但是未得「止」、只具聞思慧的凡夫,即使通過聞思修斷除了「邪教導」導致的離蘊、即蘊計我的「分別我執」,其「俱生我執」慧一直現行,同時也會有後天累積的即蘊我的「 分別我執」時常現行。 這種情形是許多「自以為斷我見證初果」的學佛人或學者的程度,或者被好為人師的名利心蒙蔽而自我欺騙,或者因心不夠細反省不到自己的「見所斷煩惱」仍然存在。

4. 一個大乘資糧位乃至加行位,或聲聞加行位(即內凡位)的凡夫,于止觀有相當的深入,已于隨順無漏的「有漏(無我正)見」圓滿,安住上品無我勝解,他可以伏住「分別我執」或「見所斷煩惱」的現行,但未能斷除其種子(或隨眠)。 甚至有的行者禪定力很好,可伏住欲界煩惱現行證初禪,乃至證得非想非非想定,因此表面上的證量看起來很像初果乃至三、四果。 如果他對佛法解脫的法義缺乏正確理解,可能自己或被他人認為已經證解脫果。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eautiful-clouds-conifers-1064162.jpg

 

我見與無我觀(6)

 

差摩比丘經的啟示:理解不等於實證

「斷我見」的理論說明並不深奧,只要思辨力不錯的人,閱讀思惟正確的知見說明,就可以獲得「正知見」的見解或勝解。

然而只是見解或勝解,並不是已斷我見的初果人,甚至可能離能壓伏「分別我執」現行的加行位(安住上品無我勝解的內法異生)還很遙遠

這個事實,在阿含經中有一貼切的描述:

 

有一次,许多比丘住在拘睒弥城东南,瞿师罗富家长者所布施的林园中。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eautiful-clouds-conifers-1064162.jpg

我見與無我觀(5)

 

聲聞乘無我觀的深入次第

瑜伽行派于聲聞乘解脫道斷除「我見」的觀行方法、次第及證果境界(本文統稱為「無我觀」),皆有較中觀派更仔細的說明。

《瑜伽師地論》于抉擇前段舍利弗所說經典(《雜阿含經》〈一0九〉)的本母「三見滿」說:

複次、當知略有三種聖者,三見圓滿,能超三苦。
 

云何名為三種聖者? 一、正見具足,謂于無倒法「無我忍」住異生位者。  [1]二、已見聖諦,已能趣入正性離生,已入現觀,已得至果,住有學位者。 三、已得最後究竟第一阿羅漢果,住無學位者。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eautiful-clouds-conifers-1064162.jpg

我見與無我觀(4)

 

阿含經對斷我見的教導

下面先由三大阿毘達摩系統共同所依之阿含經中之文獻討論解脫的方法。

阿含經中,佛或大弟子們以各種法門教導弟子解脫,因為佛弟子的根機各各不同。 其中,以觀五蘊(或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無常,苦、空、無我(或非我)的演述非常多。 但是有時只說「無常觀」: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于色當正思惟,色無常如實知。 所以者何? 比丘! 于色正思惟,觀色無常如實知者,于色欲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 「如是受、想、行、識當正思惟,觀識無常如實知。 所以者何? 于識正思惟,觀識無常者,則于識欲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 「如是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如是正思惟無常,苦、空、非我亦複如是。 」[1]

 

雖然「無我」不是唯一的論述方法,不過以「無我」作法義建構及觀行法門,確實是阿含最常運用的,也是後來中觀、唯識的核心法義,差別只是由「補特伽羅(人、生)無我(空)」擴充至「人(生)、法二無我(空)」。

由「無常觀」能體會「無我」,而去除我執、我所執而解脫: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訂樣式素材

 

《中論》淺談(1):《中論》的核心思想和解脫原理

 

序言

這一篇文章原本是為了回答一個有關《中論》「八不中道」問題所寫。 為免長篇大論,回答該問題時,只解釋了《中論》的核心思想。

學佛多年,發現不少修行人讀般若經、心經、金剛經,不少人談論「中觀」、「中道」但是真正掌握《中論》抽象哲理的人,實在不多。 可以說是錯會容易,融匯艱難。 因此希望可以為學人,用淺白簡單的語言解釋《中論》這部經典著作的要旨。

重點:

1.《中論》的核心思想:一切法無自性

2. 二諦、空(空性)、無我智等重要名相的意涵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eautiful-clouds-conifers-1064162.jpg

 

我見──薩迦耶見的意涵

南傳上座部及說一切有部的解脫道阿毘達摩法義,大都以阿含經為本整理而得的。

瑜伽行派的《瑜伽師地論》〈聲聞地〉亦是如此,其〈攝事分〉抉擇契經的摩呾理迦(本母),亦依有部所傳的《雜阿含經》次第而造。 [1]

阿含經中解脫的法門及修證次第有許多,有一綱要性的說法時常可見:斷除身見、戒禁取、疑──三結,名初果或須陀洹,永不墮三惡道,七返人天必定成就阿羅漢無學解脫:

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根。 何等為五? 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若比丘于此五根如實善觀察,如實善觀察者,于三結斷知,謂身見、戒取、疑,是名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于正覺,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2]

世尊告諸比丘:「有內六入處。 雲何為六? 謂眼內入處,耳、鼻、舌、身、意內入處。 于此六法觀察忍,名為信行,超升離生,離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乃至未命終,要得須陀洹果。 若此諸法增上觀察忍,名為法行,超升離生,離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乃至未命終,要得須陀洹果。 若此諸法如實正智觀察,三結已盡、已知,謂身見、戒取、疑,是名須陀洹。 不墮決定惡趣,定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此等諸法正智觀察,不起諸漏,離欲解脫,名阿羅漢。 諸漏已盡,所作已作,離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  [3]

據《俱舍論》說,煩惱(此論稱之為隨眠)共九十八種;證初果,要斷除八十八種「見所斷煩惱」。 [4]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eautiful-clouds-conifers-1064162.jpg

 

我見與無我觀(1)

 

1. 佛法中的阿毘達摩系統

自佛陀初轉法輪,其教法──佛教,流行至今日,存在著各種不同的理論、法義和修行的法門。

佛教是什麼? 它要教導我們什麼,達到什麼境界? 應修習怎樣的法門以及如何修習? 這些問題恐怕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說清,甚至即使是長篇大論,在許多層面,也會有各種不同的觀點,其間甚至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流傳至今日的佛教,被建構為嚴密的法義系統──阿毘達摩有三大傳承:一、南傳佛教的上座部,以《清淨道論》為代表;二、說一切有部,以世親的《俱舍論》為代表;[1]三、瑜伽行派,以《瑜伽師地論》、《 顯揚聖教論》、《大乘阿毘達磨集論》、《成唯識論》等為代表。

本文的文獻依據,除《阿含經》外,即以上述的代表性著作以及它們的詮釋著作為本。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beautiful-clouds-conifers-1064162.jpg

 

我見與無我觀 (2)

1. 大乘解脫道與小乘的不同之處

大乘的解脫果證──斷煩惱障(現行與種子)得無學解脫,雖與小乘相當(但比小乘更進一步斷煩惱障習氣),但大乘的修行斷煩惱障的方式與小乘不同。

小乘的修行以觀五蘊無常、苦、無我為主,緊扣著四聖諦的原理,一心一意厭離世間,希望在最短時間內斷除所有煩惱證「有餘涅槃」,死後入「無餘涅槃」。

若以「無我」原理總攝佛法之修證,大乘認為小乘由「無常、苦、無我、厭離」的「無我觀」,會形成一種厭世的慣性,使得解脫後(尤其是無餘涅槃)的狀態,利他的能力、智慧與作為的積極度,比起大乘的佛菩薩來說,是相當遜色的。 [1]

大乘的修行是以「空性」或「真如」做為總持,斷煩惱障的「無我觀」眾生空(或名生空、我空、人空、人無我)觀,或稱觀「我空真如」是涵攝在法空(或法無我)觀或觀一切法「法空真如」中的。 [2]

法空或法空真如的範圍牽涉到所知障,而所知障包含煩惱障,亦即能斷所知障的智慧也能斷除煩惱障。

而大乘一來因重利他,二來為避免墮入厭世、離世的慣性,因此從一開始的修行,就注重悲心、佈施等福德資糧的積集,智慧的修習,也以觀「生死涅槃空寂平等」的法空觀為主,並不急著證入解脫果。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