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與無我觀(1)
1. 佛法中的阿毘達摩系統
自佛陀初轉法輪,其教法──佛教,流行至今日,存在著各種不同的理論、法義和修行的法門。
佛教是什麼? 它要教導我們什麼,達到什麼境界? 應修習怎樣的法門以及如何修習? 這些問題恐怕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說清,甚至即使是長篇大論,在許多層面,也會有各種不同的觀點,其間甚至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流傳至今日的佛教,被建構為嚴密的法義系統──阿毘達摩有三大傳承:一、南傳佛教的上座部,以《清淨道論》為代表;二、說一切有部,以世親的《俱舍論》為代表;[1]三、瑜伽行派,以《瑜伽師地論》、《 顯揚聖教論》、《大乘阿毘達磨集論》、《成唯識論》等為代表。
本文的文獻依據,除《阿含經》外,即以上述的代表性著作以及它們的詮釋著作為本。
對於這些理論和修行各有不同的阿毘達摩系統,我們應該用什麼心態看待? 筆者覺得性空法師所說的很值得參考:
佛滅後,阿毘達摩論者負責對於他們禪修中所理解的及各種見法的經驗,加以系統化。 從佛教史,我們知道在阿育王的時代,最少有二十種阿毘達摩的集成。 經過時空的變遷,至今,有三種阿毘達摩禪法的傳承,即上座部、說一切有部及瑜伽行派。
它們彼此之間存有許多不同處。 它們表達了佛教智慧不同面的一個完整的修行體系,如果能夠像目犍連、迦旃延尊者那樣的學習法,不是為了諍論,不是為了純粹理論,而是為了作為覺悟出世間真理的方法,那麼它們肯定會帶給那些想要瞭解甚深佛法的人很大的利益。 [2]
同書「各部派阿毘達摩比較:我們只能見到我們所知道的」有以下一段:
《牛角林大經》(M. 32. Mahāgosiṅga-sutta,或另一不同版本的《中阿含184經》[3])說到在一個星光閃礫的夜晚,娑羅樹花香所彌漫的娑羅樹林中,佛的六位大弟子,即阿難、離瓦多、阿耨樓陀、大迦葉、目犍連及舍利弗聚在一起。 [4]
在此美景中,每一位大弟子都被問以同樣的一個問題, 即:如何能令此美麗可愛的娑羅林,更加的光輝,美麗呢? 每位大弟子,各依自己的見解而作答。 與我們的題目有關的,是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所回答的,最能引起我們的興趣。
目犍連尊者說:「尊者舍利弗! 若二比丘共論阿毘達摩,他們互相發問,問已,各自回答而不作結論(no ca saṃsādenti),他們這樣的進行法的對談。 這樣,便能令這娑羅林,更加的光輝、美麗。 [5]
《中部》的注釋書《破斥猶豫》,這樣解釋:「目揵連,作為定學的最高成就者,以他自己的方式來解釋自己的如實知見,以他人的方式來看待別人的如實知見。 他不說其它的法是錯的,但是他自己常常這樣想:『希望我的道友們能夠熟悉阿毘達摩,這樣他們將能夠瞭解法的微細處,增長智慧,而證得出世間的真理』」。
「我們只能見到我們所知道的」,這是諸智慧者所共有的智慧。 因此,只有佛的一切知智是最能確保達到完全客觀的「如實知見」。 [6]
經中說,對於不同人的看法當時有佛(或大阿羅漢大弟子們)作為評比裁判的依止,而到了今日,我們只能持理性客觀、開放、尊重的態度來討論法義。
本篇文章依以上的態度,就佛法解脫道中的核心議題──「我見」與斷除我見的修行方法(統稱為「無我觀」),提出一些心得想法供大家參考。
上述三大阿毘達摩系統,被大乘佛教稱為小乘或聲聞乘的南傳上座部的傳承據說自古延續至今不斷。 近日著名的有馬雜湊、帕奧的禪法與著作。 其餘二系統屬於北傳佛教,屬小乘的說一切有部至今只有著作流傳。
瑜伽行派雖為大乘,但與說一切有部關係極為密切,法義系統與名相可看到有許多相關之處,尤其是《瑜伽師地論》的〈聲聞地〉,包含了幾乎所有阿含解脫道的要素,而〈攝事分〉中抉擇契經的摩呾理迦(本母),[7] 是依《雜阿含經》的次第而造。 [8]
龍樹、提婆的中觀論述,雖然沒有嚴密的阿毘達摩系統,但基本上是以說一切有部的法義為本而做批判,乃至後來的藏傳格魯派中觀應成派,也是依北傳無著、龍樹的系統而做發揮。
北傳不同阿毘達摩系統之間的法義相差不多,但與南傳上座部某些議題之立論有相當差異;不過在解脫道上基本原理上,譬如四諦、八正道、十二緣起等,並無不同。
由於大乘的法義包含解脫道,《瑜伽師地論》的涵蓋面也最廣,無著的《顯揚聖教論》是其綱要,玄奘所譯述的《成唯識論》于法義的嚴謹度亦是佛法的高峰,因此本文基本上以《阿含經》、《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教論》、《大乘阿毘達磨集論》 、《成唯識論》為文獻基礎做論述,輔之以《俱舍論》和南傳上座部的說法與著作做比對討論。
2. 佛教不共特色:經由斷惑取證涅槃解脫
佛教與其他宗教或修行體系(總稱為外道)不共的特色在「涅槃」──修行的目標是「涅槃」與有效達到涅槃的方法。
一個修行體系是否是佛教,端看是否具足此二因素,否則即使含有許多真、善、美的因素,若目標不是涅槃,或不具有效達到涅槃之方法,也不能稱它為真正的佛教。
小乘或聲聞乘的目標是「無餘涅槃」,證得無學(阿羅漢)解脫。
大乘的目標是佛果的「無住涅槃」──除了共阿羅漢的無學解脫外,還有不共阿羅漢的三身、四智、十八不共佛法等智慧、神通、方便等。
何謂「解脫」? 《瑜伽師地論》說:
複次、善說法律,略由三種不共支故,不共外道,墮善說數。
一者、宣說真實究竟解脫故,二者、宣說即彼方便故,三者、宣說即彼自內所證故。 雲何真實究竟解脫? 謂畢竟解脫及一切解脫,即是見道果及此後所得世出世修道果。
此中見道果,由畢竟故得名真實而非究竟,于一切解脫,猶有所應作故。 又解脫有三種:一、世間解脫,二、有學解脫,三、無學解脫。 世間解脫,非是真實,有退轉故。 有學解脫,雖是真實而非究竟,猶有所作故。 [9]
眾生無法解脫離苦的原因是煩惱,在中國佛教常稱之為「惑」、「結」、「使」。
上文所說的「世間解脫」,就是經由禪定等方式暫時伏住煩惱─稱之為「伏惑」,讓它不起現行,但禪定退失後,煩惱現行又不解脫了。
大、小乘的共通點即是皆可引導眾生達到究竟離苦、不退轉,解脫于生死輪回的「無學解脫」──不共世間外道的真實究竟解脫。 想要達到真實究竟解脫,必須以智慧斷除煩惱──稱之為「斷惑」。
障礙解脫的煩惱,瑜伽行派稱之為煩惱障,《俱舍論》稱之為「見(道)所斷煩惱」與「修(道)所斷煩惱」,天臺宗稱之為「見惑」、 「思惑」。 [10]
斷「見所斷煩惱」時證聲聞初果,其後修道位分分斷除「修所斷煩惱」成二、三果,初二三果稱為「有學」;斷盡煩惱時,成阿羅漢果,稱為「無學」。 [11]
成佛除了要斷煩惱障得無學解脫外,還要斷除所知障才能成就具足三身、四智(一切種智)的大菩提。
3. 各修行階位斷除的煩惱障和所知障
法相唯識宗的法義最嚴謹細密的,對於煩惱、所知二障和其伏、斷的階位有詳細的說明。
大乘瑜伽行派所立的修行階位是:1.資糧位,謂修大乘順解脫分;2. 加行位,謂修大乘順決擇分;3. 通達位,謂諸菩薩所住見道;4. 修習位,謂諸菩薩所住修道;5. 究竟位,謂住無上正等菩提。 [12]
在《攝大乘論》中,資糧、加行二位攝為「勝解行地」,如下圖表所示:[13]
烦恼障和所知障各分两种:俱生和分别。
二障都各有「現行」與「種子」,如下圖表所示:[14]
討論煩惱、所知二障的時候,要區分「伏」和「斷」。
「伏」障,就是依戒行、禪定、正見勝解、有漏世間觀智等能令此障的「現行」不起,但是因為沒有無漏出世間智,其「種子」無法斷除,仍眠藏在藏識內(故種子又稱「隨眠」),[15]日後遇緣仍會產生諸障的「 現行」。
「斷」是以無漏出世間智斷除種子,所以其相應的現行永遠不復起。
大乘不共小乘的地方是,除了還要斷小乘所不斷的所知障外,並能斷除二障的「習氣」。 [16]
斷我見涉及的只于「煩惱障」,但是對二障的種類與伏斷階位有初部整體的瞭解,更容易深入瞭解大小乘中有關解脫的理論與修證。
總結之二障伏斷見下圖:[17]
總結以上,大乘修證的涵蓋面廣于小乘,二者共同的部分就是經由斷除「煩惱障」證得解脫。
瑜伽行派(尤其是集大成的《成唯識論》)雖然使用許多與《俱舍論》相同的名相,譬如暖頂忍世第一四加行、見道、修道、無間道、解脫道、勝進道、金剛喻定等,但其中的內涵卻不盡相同。 讀者應注意這一點,以免混肴。 《瑜伽師地論》有些部分,如〈聲聞地〉、〈攝事分〉,內容則與《俱舍論》接近。
[1] 《俱舍論》中,世親雖然有些地方是以經部的觀點批判有部的說法,但整體法義架構是以有部為本。
[2] 性空法師,《清淨道次第襌修地圖:讀懂阿毘達摩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大千出版社,2012年2月,初版,頁6。
[3] 《中阿含經》卷48〈雙品 4〉:「(一八四)中阿含雙品牛角娑羅林經第三」(CBETA, T01, no. 26, p. 726, c25-26)
[4] 漢傳《中阿含經》中是「尊者舍梨子、尊者大目揵連、尊者大迦葉、尊者大迦旃延、尊者阿那律陀、尊者離越哆、尊者阿難,如是比丘多知識上尊比丘大弟子等」 (CBETA, T01, no. 26, p. 726, c28-p. 727, a3)
[5] 原書注89(頁283):【據《中阿含. 牛角娑羅林經》此段話是大迦旃延所說。 《大正藏》冊1,頁726。 】據查漢傳《中阿含經》記載是:【尊者大迦旃延答曰:「尊者舍梨子! 猶二比丘法師共論甚深阿毘曇,彼所問事,善解悉知,答亦無礙,說法辯捷。 尊者舍梨子! 如是比丘起發牛角娑羅林。 」...... 尊者舍梨子告曰:「賢者目揵連! 我及諸賢已各自說隨其所知。 賢者目揵連! 我等寧可共彼諸賢往詣佛所,向論此事,于中知誰最為善說。 」...... 於是,尊者舍梨子即從坐起,偏袒著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 我及諸賢如是說已,告曰:『賢者目揵連! 我及諸賢已各自說隨其所知。 賢者目揵連! 我等寧可共彼諸賢往詣佛所,向論此事,于中知誰最為善說。 』世尊! 我等誰為善說耶? 」世尊答曰:「舍梨子! 一切悉善。 所以者何? 此諸法者,盡我所說。 舍梨子! 聽我所說,如是比丘起發牛角娑羅林。 舍梨子! 若有比丘隨所依住城郭村邑,彼過夜平旦,著衣持缽,入村乞食,善守護身,善斂諸根,善立其念。 彼乞食已,過日中後,收舉衣缽,澡洗手足,以尼師壇著于肩上,或至無事處,或至樹下,或至空安靖處,敷尼師壇,結跏趺坐,不解結跏趺坐乃至漏盡,彼便不解結跏趺坐乃至漏盡。 舍梨子! 如是比丘起發牛角娑羅林。 」】(CBETA, T01, no. 26, p. 727, b22-729, b24) 顯然這是佛所說,並結論提示論法的目的在修行以達至漏盡。
[6] 性空法師,《清淨道次第襌修地圖:讀懂阿毘達摩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大千出版社,2012年2月,初版,頁286-287。
[7] 《瑜伽師地論》卷85:【事契經者,謂四阿笈摩:一者、雜阿笈摩,二者、中阿笈摩,三者、長阿笈摩,四者、增一阿笈摩。 ...... 如是四種,師弟輾轉傳來於今,由此道理,是故說名阿笈摩,是名事契經。 當說契經摩呾理迦,為欲決擇如來所說,如來所稱、所贊、所美先聖契經。 譬如無本母,字義不明瞭,如是本母所不攝經,其義隱昧,義不明瞭。 與此相違,義即明瞭,是故說名摩呾理迦。 】(CBETA, T30, no. 1579, p. 772, c9-p. 773, a11)
[8] 印順編,《雜阿含經論會編》,臺北市:正聞出版社, 1983年7月,序及頁2。
[9] 《瑜伽師地論》卷85 (CBETA, T30, no. 1579, p. 773, b10-20)
[10] 此處及本文所說的「煩惱」,是狹義的定義,限於煩惱障。 廣義的「煩惱」,則包含煩惱障與所知障二者。
[11]《瑜伽師地論》卷85:【複次有二種煩惱斷果及苦滅果:一者、見所斷果,由證彼故,能自了知我已永盡捺落迦、傍生、餓鬼, 我今證得預流無退墮法;乃至廣說。 二者、修所斷果,由證彼故,能自了知,我最後身暫時支援,第二有等永不復轉。 】(CBETA, T30, no. 1579, p. 774, a19-23)
[12] 《成唯識論》卷9 (CBETA, T31, no. 1585, p. 48, b11-15)
[13] 引自《太虛大師全書 第六編 法相唯識學》 (太虛大師全書 9p1041)
[14] 引自《太虛大師全書 第六編 法相唯識學》 (太虛大師全書 9p1070)
[15] 《俱舍論》則稱煩惱為「隨眠」。
[16] 《大智度論》卷2〈序品 1〉:【問曰:如阿羅漢、辟支佛亦破淫怒癡,與佛何異? 答曰:阿羅漢、辟支佛,雖破三毒,氣分不盡。 譬如香在器中,香雖去,余氣故在。 又如草木薪火燒,煙出炭灰不盡,火力薄故。 佛三毒永盡無餘,譬如劫盡火燒,須彌山、一切地都盡,無煙無炭。 如舍利弗瞋恚余習,難陀淫欲余習,畢陵伽婆蹉慢余習。 譬如人被鎖,初脫時行猶不便。 】(CBETA, T25, no. 1509, p. 70, c3-11)《成唯識論》有時稱受熏而存于藏識的潛能(種子)為「習氣」,意義與此處所指不同。
[17] 演培法師著 《成唯識論講記》(五) 262-263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