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覺法義辨正:「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指的是「第八識能了知眾生自己的七轉識心行」?

jopeel-quimpo-qP4A-5EloaM-unsplash.jpg

01. 簡介

撰寫「正覺法義辨正」系列,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而是祈望討論過程中,各方都能夠因之而進步,日趨真理, 早成佛道。

佛不在世,佛弟子「以法為師」追求真相,過程中必須辨析法義厘清謬誤,此乃學人的權力 與義務。

未成佛前,犯錯是必經的修行過程,只要秉持理性健康的態度,與其他學人砥礪交流,從錯誤中虛心學習, 知過即改、隨時拋棄錯誤修正觀念,所有錯誤都是學法中殊勝的「增上緣」。

正覺同修會蕭平實導師經常引用《維摩結經》中之「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與「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 二句經文來證明正覺的「明心」是真悟:悟得能了知七轉識心行、同時不分別六塵的第八識(如來藏)

蕭導師認為,錯悟的諸方大師只是悟得「離念靈知心」,此心屬於能分別六塵之意識心,所以無法以《維摩結經》 來印證所悟。

本文辨正的重點:

  1. 蕭導師對「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與「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解讀錯誤,不是經文原來的意思。 經文中「菩提」的原意是「正遍知」、「佛智」、「 正智」,不是「第八識(如來藏)」。
  2. 蕭導師將「了眾生心行」解讀為「第八識能了知眾生自己的七轉識心行」,而經文的原意其實是「佛智慧遍知一切眾生的心行 」。
  3. 「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其實是鳩摩羅什的錯譯,正確的譯文應參照玄奘之譯文「無門是菩提,內六處等所不離故  」。這一句的意涵,應該參考窺基的詮釋:「正智即是能了知(諸法實相、眾生心行)之門,除此更其它;正智與內六處,體,依六處起,能了諸法(實相、眾生心行), 即名為『』,更『(其它)』也」。 所以,這一句的意思不是蕭導師所說的「第八識(如來藏)不會六入、不分別六塵」。
  4. 從上可知:《維摩結所說經》中之「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與「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  二句經文,不能用來證明正覺的明心是真悟,更不能做為否定「離念靈知」的經證。

由於這句經文涉及的內容繁多,會寫成一個系列。 先預告一下第二篇辨正的內容:

  1. 眾生「因地」的第八識能了知七轉識的心行嗎?
  2. 正覺的「明心密意」─第八識能了知七轉識心行─能被「現觀」嗎? 還是只是一種錯誤理論的「勝解」?

02. 正覺「明心」理論大要

討論《維摩詰經》的兩句經文前,先複習一下正覺同修會蕭導師的「明心」綱要:

  1. 禪宗的開悟「明心」就是《成唯識論》中說的「真見道」;並說,明心者能 找到第八識(如來藏)的所在,「現觀」第八識的功能
  2. 根據蕭導師所說,第八識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能了知七轉識─尤其意根末那識與意識─的心行, 配合其心行流注種子而成就出生萬法之功能。
  3. 第八識被定義為「真心」,七轉識被定義為「妄心」,如此「真妄和合」運作,成就萬法  
  4. 此外,這個第八識「真心」不分別六塵,所以是「無分別心 」,而七轉識「妄心」則有分別六塵的功能  ;「明心」、「見道」就是以能分別之妄心找到無分別之真心,現觀真心之不分別六塵等之真實性、如如性 ──真如性,是為「證真如」、得「無分別智」。
  5. 然後,能分別之妄心再來「轉依(轉而依止)」真心無分別之體性(變原本能分別之體性, 止真心無分別之體性),如此能得解脫之受用。

以上是為蕭導師對「明心」和「真見道」的大致說法。

 

03.蕭導師如何解釋正覺「明心密意」與「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之間的關係?

為了證明上述這些「明心」說法,蕭導師經常引用鳩摩羅什翻譯的《 維摩結所說經》中「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  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兩句經文作為聖教量:

接下來說「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 所有眾生的意根、意識在想什麼,想要瞞騙如來藏,永遠騙不過去;因為意識與意根所思所念,如來藏完全了知,沒有不知的 ...... 等到去禪三破參了,當場我就要考你,為什麼說「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 你得要具體的說出來,為什麼祂知道眾生的意識、意根在想什麼? 你幫我證明了,我才幫你蓋金剛印。 ...... 如果親證了,就可以當場現觀祂不像木頭石頭一樣的全然無知,所以祂雖然離六塵中的見聞覺知,但仍然有知,這就是本覺  :只是祂的本覺不屬於六塵中的知覺,所以永遠不與貪瞋相應,所以叫作自性清淨心,又叫作 阿賴耶識

...... 真心既然叫作阿賴耶識,成佛時改名為無垢識。 請問:是什麼意思? 就是能認知、能識別,當然就是了別。 既然能了別,怎麼可能完全無知? 只是祂那個知覺,不在六塵中運作,所以他還是有知覺的;所以說,不在六塵中了知的這種知,才是菩提心,因為祂能了知眾生的心在想什麼。 但是這個密意不能明著告訴你,你若想要知道,得要自己去參。 等你找到了如來藏,不必我為你解釋,意在言外,你自然會知道。

維摩詰居士方才說「知是菩提」,可是回過頭來卻又說:「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 」...... 所以這部經讓那些凡夫大師們恨死了,因為看來它的經文自身似乎是相對立的:知是菩提,又說不會是菩提。 怎麼辦? 該怎麼以覺知心、離念靈知心來解釋它? 解釋不通啊! 因為靈知心意識是無法用來解釋這部經文的。 但是等你悟到如來藏時,兩邊都通,這個如來藏可以有知,卻又同時不會六入。 入,不超過六種──色聲香味處法;一般眾生意識心都是不斷的在接受六塵,六塵進入覺知心中就叫作六入:眼識有色入, 耳識有聲入,乃至身識有覺觸之入,意識與意根有法塵的入。 這六入,如來藏是完全不領會的,因為祂對六塵是離見聞覺知的,祂面對外六塵而生內六塵時只是如鏡現像。 鏡子不會去分別:「我照到了這個色塵的好壞美醜。  」鏡子是不對所映照的色塵加以分別的,只是自動的平等反映給你看;如來藏借著你的五色根去面對外五塵及外五塵上的變動法塵,變現完全相同的內六塵出來,但祂自己並不加以了別,所以不會六入。 可是如果有一天有誰宣稱開悟了,悟出來的結果是離念靈知心,...... 這時,你告訴他:「維摩詰菩薩說:『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  』你這個離念靈知會六入,會的就不是真菩提心。 」[1]

蕭導師不但舉出這兩句經文作為正覺「明心密意」的經證,並用此經證 批判諸方「錯悟」的大師,認為他們所悟皆落入意識境界 、離念靈知心境界。

蕭導師在其著作《維摩結經講記》的〈自序〉中說:

大乘法之證悟,不許外于教門;若外于經典聖教開示,而言「所悟雖異于教門,然亦是宗門之悟」,當知即是錯悟,其所悟必定已經異于宗門之悟,教門所說法義正是說明宗門所悟內涵故。 《維摩結經》是佛門照妖鏡,一切錯悟之師,都不敢援引此經來印證自己之所悟。 一切六識論之邪見者,譬如應成派中觀見者及自續派中觀見者,都回避此經的檢驗;或曲解此經,使經意偏離原意而符合其六識論邪見:故意以意識境界來解釋此經正理,取代為六識論之法義。

他們之所以會有如是行為,都因所悟錯誤而無法以此經意來為自己印證所致。 此經中言:「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 」又言:「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 」同一真心,竟言無知無覺而不會六入,複言其實有知,能了知眾生七識心之心行,則使墜于意識境界之自續派中觀見者及應成派中觀見者,都無所適從;亦使墜于離念靈知意識心境界之禪門錯悟者,不知所從, 是故心中每每排斥之,或故意以曲解之手段,扭曲經意來印證自己之所「悟」。 然而意識心不論修至如何微細,都不能超過非想非非想定中之意識;三界中一切最細意識心,無過於此,過此境界即無意識存在;而意識心不能通過此經如是法義之驗證,故錯悟之說法者只能以意識心的不同方向來解說此部經文。

然而如是經文中之真正意涵,其實都是說第八識如來藏之本來清淨性與功德性,證明其非無而有真實性,亦證明其常住本來涅槃之中;若以意識解知者,都無法免于曲解經意之大過 ;卻異口同聲主張其曲解後之經意是佛說,即成為謗佛者,佛陀所說從來不是他們曲解後之義理故。 由是故說,此經是禪宗證悟者自我印證之極重要經典,亦是錯悟者亟思加以曲解之重要經典;由此可以證明此經法義之熏習,對於禪門求悟般若禪者之重要性了!

《維摩詰經》意涵豐富,其中有般若「無所得」遮遣雙非的旨趣,也有「一切是真如」的肯定性表述。 詮釋經文時,應依經文前後語境整體解讀,不能隨便以自意強加附會。

下面是「無所得」遮遣雙非的一個典型例句:

《說無垢稱經》卷2〈3 聲聞品〉:「諸法畢竟,非已生、非今生、非當生,非已滅、非今滅、非當滅義,是無常義;洞達五蘊畢竟性空無所由起,是苦義;諸法究竟無所有, 是空義;知我無我無有二,是無我義;無有自性亦無他性,本無熾然、今無息滅,無有寂靜,畢竟寂靜、究竟寂靜,是寂滅義。 』說是法時,彼諸苾芻諸漏永盡,心得解脫。 」(CBETA 2019.Q3, T14, no. 476, p. 563a17-24)

「一切是真如」的肯定性表述:

《說無垢稱經》卷2〈4 菩薩品〉:「一切有情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一切聖賢亦如也、至於慈氏亦如也。 若尊者慈氏得授記者,一切有情亦應如是而得授記。 」(CBETA, T14, no. 476, p. 564, c20-23)

《維摩詰經》的任何版本都沒有如來藏與阿賴耶識這兩個名詞。 蕭導師不理解中觀的教理,也不厘清唯識學中阿賴耶識、如來藏、真如三者的區別, 硬要套用他自己獨創的法義系統來解釋此經的內容。

從上面蕭導師這篇《維摩詰經講記》〈自序〉來看,蕭導師講這部經的目的,完全是因為「 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這兩句經文,可以被他摘取出來,做為正覺  「明心密意」的極有力經證。

04.辨正

4.1 正覺如何界定第八識(如來藏)的體性和功能?

進入辨析前,先重溫蕭導師關於第八識(如來藏)的體性和功能的說法:

  • 第八識是「生滅與不生不滅和合」,「不生不滅」的是真實常住無漏清淨性 圓成實性心體,「生滅」的是識中所含藏的有漏染汙種子。
  • 「不生不滅」的第八識(如來藏)心體具有「不可知之了」;「」是指「了別」的功能。 此了別功能,稱為「本覺」。
  • 第八識(如來藏)心體的了別性,一方面是不了別六塵──無前六識之見聞覺知,一方面 能了知前七識之心行
  • 因為第八識心體不生不滅、常住,所以具真實性;不了別六塵,所以于六塵如如不動心,是為如如性;因為具備這種真實性與如如性  ,所以說它有「真如性」。 這個「真如性」是第八識心體所顯。
  • 第八識面對六塵如如不動,所以不與貪瞋煩惱相應,因此自性無漏清淨,因此稱為「自性清淨心」。
  • 第八識不了別六塵,所以是不分別六塵的「無分別心」,找到此無分別心,可生起「無分別智  」,現觀此心所顯之真如性,稱為「證真如」。
  • 此心既具真實性,又能了知前七識之心行,配合流注種子成就萬法,所以具圓滿地成就諸法之真實性──圓成實性。

4.2

以上的說法,不合經論之處太多,需要開多篇單獨專文討論。 本文先就第二、三點辨正。

為了證明上面的第二、三點——第八識心體具有「不可知之了」(本覺);它一方面不了別六塵  ,另一方面能了知前七識之心行——蕭導師引《維摩詰經》的「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 」與「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作為經證:

此經中言:「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  」又言:「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  」同一真心,竟言無知無覺而不會六入,複言其實有知,能了知眾生七識心之心行

蕭導師認為:「真心」就是指「不生不滅」的第八識心體。 同一真心之了別性,一方面「無知無覺而不會六入」,即「不了別六塵──無前六識之見聞覺知」;  另一方面「其實有知」,因為「能了知眾生七識心之心行」。

蕭導師並將上面這兩句經文的「菩提」解讀為「菩提心」,認為這個「 菩提心」等同他主張的明心目標──「真心」、阿賴耶識  第八識(如來藏)。

同時,他將「眾生心行」解讀為「每個眾生自己心中七識心之心行」。

4. 3  《維摩結經》中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的正確 意涵

《維摩結經》自古以來有二種流行本:

  • 鳩摩羅什所譯之《維摩詰所說經》,有羅什弟子僧肇注釋的《注維摩詰經》;
  • 玄奘翻譯的《說無垢稱經》,有窺基注釋的《說無垢稱經疏》。

現代有黃寶生譯注的白話新譯本:《梵漢對勘維摩詰所說經》。

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與「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在鳩摩羅什和玄奘奘譯本裡面,出現在 卷二的〈菩薩品第四〉(黃寶生譯本之第三〈聲聞及菩薩推辭問疾品〉),前後語境與彌勒菩薩的經歷有關。

彌勒菩薩是世尊授記的「未來佛」,他以前在兜率天向眾天子說法時,維摩詰菩薩向他詰問:

「時無垢稱來到彼所,稽首我足而作是言:『尊者慈氏! 唯佛、世尊授仁者記,一生所系當得無上正等菩提。 為用何生得授記乎? 過去耶? 未來耶? 現在耶? 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 如世尊說:「汝等苾芻剎那剎那具生、老、死,即沒即生。 」若以無生得授記者,無生即是所入正性,于此無生所入性中無有授記,亦無證得正等菩提 」(CBETA 2019.Q3, T14, no. 476, p. 564c7-16)

維摩詰菩薩的意思是:從「一切法無生」的道理來看,「過去生、未來生、現在生」都不可得。 這樣的話,既然本來無生,當然不能授記,也沒有「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證。 [2]

於是,維摩詰菩薩告訴彌勒菩薩,應該「舍于分別菩提之見」,也就說不要對於「菩提」產生「自性見」,執著「 菩提」為實有,也是一種法執。

維摩詰菩薩接著開始演繹「菩提」的正理,其中就有  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與「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二句。 [3]

簡而言之,這整段經文其實是以般若中觀體系「無所得、無分別」旨趣討論「  菩提」。

維摩詰菩薩與彌勒菩薩討論的是「菩提」是未來彌勒菩薩成佛時所證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 正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正遍知」, 也就是轉依所得的佛果──所生得的「大菩提」(四智 相應心品)與所顯得的「大涅槃」(四種涅槃)。

鳩摩羅什譯本的「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玄奘翻譯為「遍知是菩提, 一切有情所有心行皆遍知故」,黃寶生翻譯為「洞悉一切眾生心意、行為和意願是菩提」。 不是蕭導師所說:阿賴耶識了別自己七轉識的心行。

這三家的譯本,加上僧肇、窺基的注釋,皆一致顯示 這裡的「菩提」是指佛果中的轉依所生得的「大菩提」──四智心品  

所以窺基的注釋說:「菩提」為「正智」、「果智」;「遍知一切有情心行」則是此果智之德用。 [4]

這個詮釋完全符合《成唯識論》的說法:與佛地「無垢識」相應的大圓鏡智  才有遍知一切眾生心行的德用,眾生因地的阿賴耶識沒有這種 功能(也無法了知自己心中的七轉識心行)。  [5] 【下篇再詳細討論此議題】

4.4 《維摩結經》中「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的正確意涵

至於第二句,鳩摩羅什譯本的「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比對三種譯本, 翻譯和詮釋都不盡相同。

僧肇以「內外入皆空,所以諸入不(相)會,這是菩提的相」來解讀此句,意思是「菩提智體,了知六根、六塵皆無自性不可得,根塵不可得,自然二者之間的交會也不可得   

玄奘翻譯為「無門(或無間、無問)是菩提,內六處等所不離(或不雜)」。 [6]

此句之「」和「」,不同版之藏經中為「間或問」和「雜」字。

從窺基的注釋可看出,應分別為「」和「」才合理。

黃寶生的《梵漢對勘維摩詰所說經》指出:「諸入不會」中的「諸入」指「諸處」。 玄奘翻譯「內六處」,指眼、耳、鼻、舌、身和意。 「不會」按原文是advara(「無門」),指無門可入。 [7]

窺基批評鳩摩羅什譯本的「不會」為「文錯難知(其義)」,意思是鳩摩 羅什翻譯錯了,所以此句的意思不好理解。

窺基對此句的詮釋:正智即是能了之門,除此更無能了用故;與內六處,體不相離 依六處起,能了諸法,即名為「」,更「無門  」也。

整句的白話解讀:(菩提的)正智就是能了知(諸法實相、眾生心行)的門, 除此更(其它有)能了(知之)用故;(正智)與內六處,體 ,依六處起,能了諸法(實相、眾生心行 ),即名為『』,更『(其它) 』也。

黃寶生對此句的翻譯,似乎結合了鳩摩羅什譯本的下一句——「不合是菩提, 離煩惱習故」。 他將此二句分別譯為「諸處無入口是菩提」、「遠離一切熏習相續煩惱而不混雜是菩提」。 黃寶生的「諸處無入口是菩提」與玄奘翻譯的「無門 是菩提」接近。

 

綜合不同譯本及注釋之內容,請見下表:

 

 

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

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

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

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故

玄奘譯《說無垢稱經》

遍知是菩提,一切有情所有心行皆遍知故

無門(間)是菩提,內六處等所不離(雜)故

無雜是菩提,一切煩惱相續習氣永遠離故

黃寶生譯注《梵漢對勘維摩詰所說經》

洞悉一切眾生心意、行為和意願是菩提

諸處無入口是菩提

遠離一切熏習相續煩惱而不混雜是菩提

窺基《說無垢稱經疏》

經:遍知是菩提(至)所不雜故

贊曰:下三句,明智菩提用。

遍知心行,能照之用。

 

正智即是能了之門,除此更無能了用故;與內六處,體不相離,依六處起,  能了諸法,即名為「」,更「無門」也。 舊名「不會」,文錯難知;果智能會 ,非因六處可能會故。

經:無雜是菩提(至)永遠離故

贊曰:智體無漏,非煩惱雜。 煩惱現行相續乃種習氣,永遠離故。

僧肇《注維摩詰經》

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

什曰:智慧是菩提,知他心也。 實相是智(知)之因,亦名知他心也。

肇曰:菩提不有,故無生滅;菩提不無,故了知眾生心也。

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

肇曰:諸入,內外六入也。 內外俱空,故諸入不會。 諸入不會,即菩提相也。

 

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故。

肇曰:生死所以合煩惱之所纏,離煩惱故無合,無合即菩提也。

 

簡而言之,先不論各家譯本的差異之處,經文中的「菩提 毫無疑問指的是「佛智」、「正智  」,不是指眾生因地的阿賴耶識。

不會」應是「無門」的錯譯,即使不是錯譯,還是與蕭導師的「不了別六塵」 毫無關系。  【至於阿賴耶識了別什麼,真是不了別六塵嗎?下篇再詳細討論。  

05.    蕭導師對經文意涵的錯解

從上面的論述可知,對照《維摩結經》中此二句的本意,蕭導師做了以下誤讀:

一、「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遍知是菩提,一切有情所有心行皆遍知故)」:指的是菩提( 佛智),有遍知一切眾生心行的功能。

菩提」:是指證悟或成佛後的「正智」,不是蕭導師所說 ,是因地中的第八識(真心)

」:指「正智」遍知功能,不是 蕭導師所說的「第八識的不可知之了、本覺」。

眾生心行」:指「一切有情所有心行」,不是蕭導師所說的「  了知眾生自己的七轉識心行」。

 

二、「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無門是菩提,內六處等所不離故)」:

(菩提的)正智即是能了知(諸法實相、眾生心行)之門,除此更(其它 有)能了(知之)用故。

(正智)與內六處,體,依六處起,  能了諸法(實相、眾生心行),即名為『』,更『(其它)』也。

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無門是菩提,內六處等所不離故)」不是蕭導師所說的「第八識(如來藏)不會六入、 不分別六塵」。

 

06. 蕭導師曲解經文的「邏輯」?

佛經不是散文小說,不可以以字面意思直接意會。

佛經裡面的專有名詞都有特定的意涵,不適合直接意會。 讀經更加要注意各家譯本(梵文、藏文)之間的差異,還要參考譯本的注解。 此外,漢文譯本用字簡練,涉及對古漢語的理解,這也是現代人覺得佛經艱澀難讀的其中一個原因。

歷代義學僧和學者,不管有什麼證量和體悟,鮮有人敢不尊重經論,隨意抓出一句經文,按照自己的理解詮釋。

蕭導師讀經解經,從來不對勘查證文獻。 這一點,從他所有的解經著作中——以及增上班《瑜伽師地論》的解經方式——都清楚可見。

正覺學員看不出其中的問題,是因為自己不讀經,也不讀其他學者大師的注解,所以比對不出治學嚴謹方面差異之巨大。 加上自己所知太皮毛,導師拿起經文說得頭頭是道,自然不假思索,信以為真。

蕭導師抓出《維摩詰經》裡面的這兩句經文,就如同筆者在其他辨正文章所說,目的只有一個:用來證明自己體悟的「 境界」,就是大乘見道的「證真如」。

所以在《維摩詰經講記》序言裡面,他忽略整部經的旨趣以及經文的前後語境,只挑出這兩句重點說明,以證明連這部 赫赫有名的經典都支援他的說法。

蕭導師在解讀《維摩詰經》的這兩句經文時,同樣是「六經注我」的心態: 不顧經文前後語境,斷章乃至斷句取義,扭曲經文原意來附合自己先入為主的看法。

這其中最大的過失是,這部經的玄奘譯本,比鳩摩羅什翻譯的 忠實嚴謹。 蕭導師是無知還是故意視而不見,逃避玄奘窺基淺白易解的 譯注,只選擇表面上可作寬廣解讀的另一個版本?

本文的辨正,顯示蕭導師在自己寫的《維摩詰經講記》〈自序〉中的立場和論點毫無立足之地。

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與「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二句經文,不能用來證明正覺的明心是真悟,也無法 成為正覺「明心密意」的佐證。

以上內容,是屬於佛經「聖言量」層次的辨正。

至於「第八識是否能了知七轉識心行」、「第八識是否不了別六塵」的議題,則不止于佛經「聖言量」的層次,並牽涉到唯識深層理論的辨析, 這些將在下篇文章討論。

 

 

資料:

 

《維摩詰所說經》卷1〈4 菩薩品〉:

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故。

(CBETA, T14, no. 475, p. 542, c1-3)

 

《說無垢稱經》卷2〈4 菩薩品〉:

遍知是菩提,一切有情所有心行皆遍知故;無[2]間是菩提,內六處等所不[3]雜故;無雜是菩提,一切煩惱相續習氣永遠離故。

(CBETA, T14, no. 476, p. 565, a18-21) [2]間=門【宋】【宮】,〔間〕-【聖】。 [3]雜=離【聖】。

 

黃寶生譯注《梵漢對勘維摩詰所說經》,頁109:

洞悉一切眾生心意、行為和意願是菩提。

諸處無入口是菩提。

遠離一切熏習相續煩惱而不混雜是菩提。

 

窺基《說無垢稱經疏》卷4〈4 菩薩品〉:

經:遍知是菩提(至)所不雜故。

贊曰:下三句,明智菩提用。

遍知心行,能照之用。

正智即是能了之門,除此更無能了用故;與內六處,體不相離,依六處起,能了諸法 ,即名為「門」,更「無門」也。 舊名「不會」,文錯難知;果智慧會, 非因六處可能會故。

經:無雜是菩提(至)永遠離故。

贊曰:智體無漏,非煩惱雜。 煩惱現行相續乃種習氣,永遠離故。

(CBETA, T38, no. 1782, p. 1060, a10-18)

 

 

僧肇《注維摩詰經》卷4〈4 菩薩品〉:

無為是菩提,無生住滅故。 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

什曰:智慧是菩提,知他心也。 實相是[5]智之因,亦名知他心也。

肇曰:菩提不有,故[6]無生滅;菩提不無,故了知眾生心也。

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

肇曰:諸入,內外六入也。 內外俱空,故諸入不會。 諸入不會,即菩提相也。

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故。

肇曰:生死所以合煩惱之所纏,離煩惱故無合,無合即菩提也。

(CBETA, T38, no. 1775, p. 363, a19-28) [5] 智=知【甲】。  [6]無=不【甲】。

 

[1] 平實導師《維摩結經講記》第二輯,頁267~270。

[2] 《維摩詰所說經》卷1〈4 菩薩品〉:「彌勒! 世尊授仁者記,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為用何生,得受記乎? 過去耶? 未來耶? 現在耶? 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 如佛所說:「比丘! 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 」若以無生得受記者,無生即是正位,于正位中,亦無受記,亦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CBETA, T14, no. 475, p. 542, b1-8)

[3] 《維摩詰所說經》卷1〈4 菩薩品〉:「是故,彌勒! 無以此法誘諸天子,實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亦無退者。 彌勒! 當令此諸天子,舍于分別菩提之見。 所以者何? 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故;...... 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 」(CBETA, T14, no. 475, p. 542, b19-c8)

[4] 《說無垢稱經疏》卷4〈4 菩薩品〉:「經。 遍知是菩提(至)所不雜故。 贊曰。 下三句。 明智菩提用。 遍知心行。 能照之用。 正智即是能了之門。 除此更無能了用故。 」(CBETA, T38, no. 1782, p. 1060, a10-12)

[5] 《成唯識論》卷2:「故異熟識不緣心等。 至無漏位勝慧相應,雖無分別而澄淨故,設無實用亦現彼影,不爾諸佛應非遍知。 」(CBETA, T31, no. 1585, p. 11, a26-29)

[6] 黃寶生譯注《梵漢對勘維摩詰所說經》,頁110,注3:【此處「無問」的原詞是advara(「無門」),故而「問」字應為「門」。 】

[7] 黃寶生譯注《梵漢對勘維摩詰所說經》,頁109,注5。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瑯琊閣 的頭像
    瑯琊閣

    琅琊閣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