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如何鑑別惡知識?

 

琅琊閣按:轉載這篇文章是因爲接觸了一些年輕的、還在上中學上大學的朋友告訴我說,他們自從接觸佛法就無心學習,不想工作,或是希望在家工作,想辦法短期賺快錢,讓自己可以全心投入學法修行。我不知道這裏面有幾分是正覺的教導,有幾分是個人的心情。

對佛法希求渴望的懇切心,我感動也非常理解,但是這種選擇有不少弊端和潛藏的心理問題需要注意:

1.智慧是全面一體、互有關聯的,努力學習擴展知識面,會讓我們對佛法理解更有深度廣度,反之,知識面窄的人其理解容易流於狹劣;

2.一個缺乏社會歷練,人格沒有經過打磨的人,看待事情不免膚淺幼稚,自己不成熟,度眾方面如何能具備善巧方便;

3.如這篇文章的作者所説,勞動的意義不在於創造價值,一個好逸惡勞、能做事不做事的人,與時代脫節,不知民間疾苦,共情能力有限;

4. 有些人追求佛法是想藉「行菩薩道」逃避現實生活的挑戰,或是逃避心理問題、家庭問題,另一種情況是用佛法給自己賦予「虛擬價值」,以此漠視自己在現實生活層面上需要面對的不足和欠缺。

本文作者王路是我在知乎上關注的作者,他佛法知識淵博,但是文章平易近人,視角獨特,對我很有啓發,一直希望分享到台灣的平臺上給大家看。

 

王路在隱身

2019-08-17 10:52:37 【https://www.luoow.com/dc_tw/201150609

 

《普賢行願品》說: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

但很難的地方在於,我們常常分辨不出來誰是惡知識。看了穀雨實驗室徐婷寫的《千島湖帶走女童的陌生人》,很難受,同時又覺得實在難以苛責孩子的爺爺奶奶——讓他們預知那對男女的危險,是不太現實的,他們不可能具備那種洞察力——連警方後來公佈的訊息都說,那對男女沒有違法犯罪前科,從他們接觸的一段時間裡看,也不像什麼壞人。

如果一些人看上去不像壞人,接觸了一段時間,熟悉了,有了些信任,也是人之常情。

是不是因為這種事情的發生,我們就要對一切陌生人都深深設防?在接觸之初,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對方,以有足夠的警醒呢?

如果那樣,的確會避免類似的問題,但也會帶來另外的後果:人與人之間太難建立信任,我們會陷入冰冷黑暗之中。

如果說陌生人不能輕易信任,熟人就能信任嗎?親戚朋友就能信任嗎?

很多犯罪,都是熟人作案。而且,很多熟人,也是從陌生人開始的。熟人和陌生人之間,也沒有涇渭分明的界限。

不過,總存在一些外在指標,是不那麼隱蔽的,可以幫助我們來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惡知識。

最常陷入的誤區是,如果一個人對自己好,就覺得他不是惡知識,至少不像惡知識。這是完全不靠譜的。很多傷害,在發生之前,你會覺得那個人對你挺好——假如一個人只對你好,對別人都不太好的話,不用細問,基本可以斷定他是惡知識。善知識中,根本不存在這種型別。

判斷一個人怎麼樣,不要看他對自己怎樣,這是有誤差的,要看他本身怎樣。

比如,好逸惡勞,就是惡知識的顯著特點之一。

碰到好逸惡勞的人,趕緊遠離,親近他絕對不會有什麼好事。

好逸惡勞的人,是不去做久遠打算的。——做久遠打算的人,必定不可能遊手好閒,虛晃度日。人如果好逸惡勞,無論起點怎麼樣,生活總會迅速陷入窘境。陷入窘境後,就會去欺騙。

一個人好逸惡勞,就離撒謊欺騙不遠;撒謊欺騙,就離傷害別人不遠。我們可能難以預見傷害,因為傷害往往在未來;但瞭解撒謊和欺騙相對容易,因為撒謊和欺騙就在現在;更容易的是,識別好逸惡勞,因為好逸惡勞不像撒謊那樣是若干孤立的行為,而是長久形成的習慣和狀態。就像一個人你可能撞不到他抽菸,但他身上的煙味兒和被菸頭薰黃的指甲是不容易隱藏的。

好逸惡勞的人,將來會做出怎樣傷害別人的事情,不容易知道,但容易從他現在的好逸惡勞上,預見他如果不改,將來有極大機率去傷害他人。因為沒有別的可能——放逸、懈怠,只會通向這種結果。

傷害別人,根源於缺乏正確的見地。傷害別人的人,必然對傷害的行為以及後果,缺乏足夠認知。這種缺乏,不是因為智商的原因,也不全是天生。

我們每個人,天生都有某種程度的愚昧無知,只是有些人,後天的境遇和選擇,越來越多地滋長了無知,矇蔽了智識。矇蔽智識的人,典型特點是,做事情只考慮自己,不關心別人,不會盡量設身處地體會別人的感受,因此極容易傷害他人。

如果看見一個人還有勞動能力,有選擇勞動的條件和可能,卻拒絕勞動,要提防他。他選擇的這條路極容易助長他的自私。當自私的陰雲湧起,良知會漸漸矇蔽,可怕的事情就會發生。很多時候,勞動的重要意義不是創造價值,而是讓生活行進在可控的軌道上,讓心保持有序的狀態。

從報道里,瞭解到一點:那對男女在各自父母去世時,都沒有回家。

這是個可怕的訊號。這個訊號也從另外的角度告訴我們,什麼人是潛在的惡知識。

如果有人連父母去世都不聞不問,幾乎可以斷定是惡知識。雖說父母既已去世,子女所做的一切,都不能再令父母受用,但是,安葬和祭祀的禮節,其實是為活人準備的。是讓活著的人,經由這種過程,讓生命在經受無常的打擊之後,仍然能回到正常可控的軌道上。

孔子尤其看重祭祀,無論是祭祀亡故的祖先,還是祭祀神明,都要齋戒沐浴,慎重對待。之所以慎重,是為了讓內心還保持秩序。內心的秩序不亂,外在的生活就不會紊亂。這不是虛有其表的繁文縟節。

孔子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又說,“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三年無改,不是因為“父之道”毫無問題,而是要平穩過渡,令內心不失序,讓生活有支點。沒有支點的人,很容易無所不用其極。

如果有人連基本的孝悌都不講,他沒有任何可以拿得出來證明自己不會傷害別人的東西。一個人保持有序的生活,不僅對自己有意義,也對別人有意義。因為他保持有序節制的生活,他周圍的人就放心了。在佛教裡,如果一個人受了殺戒,就等於給了所有眾生無畏施;如果沒有受,哪怕並不去傷害別人,也是沒有無畏施的。

還有一種危險,就是隻看重現在、看重當下的生活態度。如果一個人聚焦於當下如何舒服,他對未來是不考慮的。對未來不考慮的人,未來不可能不糟糕。報道上說,那對男女明明已經很窮了,還不加節制地花錢,這樣的人必然是惡知識。

佛教講三世因果,就是要讓人明白,生命不是只有現在,而是盡未來際。那麼,所做的一切舉動,都不能只考慮它對今天所起的作用,也不能只考慮它對一輩子所起的作用,而要考慮它盡未來際所起的作用。同時,一切舉動,都不能只考慮它對自己所起的作用,還要考慮它對周圍人所起的作用,乃至對一切人所起的作用。

哪怕是一件極微小的事,也要讓它在盡未來際的期限裡,對一切有情眾生,都沒有傷害。這種行為,才是沒有瑕疵的。每一個行為,都以這樣的標準來衡量,就能知道誰不是惡知識,可以親近和信任。

 

(完)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