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peel-quimpo-qP4A-5EloaM-unsplash.jpg

 

內容提要:「肉眼見佛性」是什麼意思? 「眼見佛性」與「聞見佛性」有何區別?

01. 技術性錯誤 與 觀念性錯誤

上篇討論「十住菩薩眼見佛性」的意思其實是「十地菩薩眼見佛性」。 上篇指出的問題,是蕭導師在閱讀經論時的「技術性錯誤」,比如不注重梵文巴厘文原典的意涵,翻譯的細節,譯本與注疏的對勘。

但是技術性問題是可以克服的,業餘學人並不是每一個都精通古印度的佛典語言。 在技術性錯誤的背後,是一個更嚴重的問題:觀念問題。

什麼叫觀念問題? 這裡舉出一個與本文最密切相關的:

正覺同修會的佛法教授,是一種「佛經大統一」的思維,假設所有的佛教經論,都是同一套理論:證悟一個常住法——如來藏/阿賴耶識/真如/如。 當正覺老師說他們證悟後可以讀懂經典,其實他們的意思是,我看到任何經典都用正覺的「佛法理論」套入,比如看到清淨的法,就一定是恒常的如來藏(阿賴耶識/真如),染汙的法就歸類生滅的五蘊十八界。

古往今來,任何有研讀佛教歷史、經論源流、理論體系的學人,聽到這種說法, 都無法苟同,因為偏離文獻考證與歷史記載十萬八千里。

用偏離來形容,其實已經非常委婉。 為了照顧根器不同的學人,簡化佛法本來無妨,但是蕭導師不但將浩瀚繁雜的佛法,從微積分簡化為加減乘除,其簡化出來的結果是一套錯亂的佛法。 最令人無語的是,蕭導師標榜自己的錯解是唯一真理,否定史實與前人今人的一切研究論證。

這裡,舉幾個例子簡略說明一下:

1. 蕭導師曾經說,不說如來藏的就不是了義經典。 《大般若經》裡面根本沒有常住法這個概念,對「真如」的論述也不多,而其中的「真如」指的不是蕭導師定義的常住法。 但是般若經論述從發心到成佛的修證,怎麼可以說不了義?

2. 龍樹菩薩的《中論》也隻字沒提過如來藏或阿賴耶識,空性是一切現象上破除我執、法執顯現的「真實相狀」。 蕭導師非要將空性說成是如來藏的特質。

3. 《成唯識論》、《攝大乘論》、《瑜伽師地論》、《百法明門論》等唯識經論,都沒有「如來藏」三字,其中的「藏識」是阿賴耶識的意譯,不是如來藏的異名或簡稱。 至於正覺經常用來舉證的《密嚴經》、《楞伽經》、《起信論》都是後期糅雜如來藏與唯識兩個體系的經典。

4. 小乘佛法裡面的「阿賴耶」是眾生執著的對象,解脫輪回的障礙(與大乘的阿賴耶識含義有別),絕不是證果的對象:

《經集》:「五三五 斷除種種漏 阿賴耶執著 知無赴母胎  除去三種思       以及泥濘欲 而無妄分別 此言為聖者」(CBETA 2019.Q3, N27, no. 12, p. 14 6a3-6)
《經集》:「六三五 無阿賴耶之執著   己知真相無疑惑 耽于甘露到達者 我稱彼為婆羅門」(CBETA 2019.Q3, N27, no. 12, p. 176a11-12)

《相應部經典(第1卷-第11卷)》: 「依我所證得此法,甚深難見、難悟。 寂靜微妙,超越思念之領域。 深妙唯賢者始知。 又,此諸人等樂阿賴耶[2],喜阿賴耶,跳躍阿賴耶。 諸人依于樂阿賴耶,喜阿賴耶,跳躍阿賴耶,而難見此理。 此理者,即所謂依緣、緣起是。 此理亦難見。 此理者,即一切行之止靜,一切依之舍離、愛盡、離、滅、涅盤是。 我若說法,諸人難瞭解我所說者,我是應所疲勞而煩擾。 」(CBETA 2019.Q3, N13, no. 6, p. 233a9-13)[2]:原文 alaya,音譯作阿賴耶,有住家、欲望等義。 今指五欲。 眾生耽樂(alliyati)于五欲,故注釋稱阿賴耶。

換句話說,雖然經論全部指向涅槃解脫,但是經論本身有不同的理論體系,採用不同的名相、法義施設解脫原理與法門,而且不同時期的經典,基於當時特定的時空背景,重點旨趣不盡相同,論述上也有顯著的差異,絕對無法用蕭導師那一套錯誤的理論「大統一」上一篇裡面討論蕭導師誤讀「眼見佛性」與嫁接不同經論內容,就是這種錯亂統一的必然結果。

如果學法的觀念正確,但是技術不到位,對自己的判讀必然謹慎謙虛,參考比對才下結論。 如果觀念錯誤,技術又不到位,還拒絕認錯反省,堅持己見,最後教出來的「佛法」必然錯漏顛倒,修行無效。

這一篇討論的《大般涅槃經》,是印度佛教時期的典籍,所以是根據梵文原典翻譯出來的。 這部經主要論述如來常住、眾生皆有佛性,但是同時糅雜了其他體系的思想,比如般若系裡面的空性概念。 此經屬於印度佛教時期的「佛性如來藏」體系,其論述尚未與唯識學融貫。 同時期同體系經典還有《如來藏經》、《勝鬘經》等。

《大般涅槃經》是印度佛教時期的「佛性如來藏」經典,所以當然有「如來藏」的論述。 但是,印度佛教時期的「佛性如來藏」經典與當時的唯識經典屬於兩個理論不同的理論體系,所以其中不會出現「阿賴耶識」與「八識」這些字眼。

先瞭解這些背景資料,就可以往下討論「眼見佛性」在《大般涅槃經》的正確意涵。

 

02. 「眼見佛性」指什麼?

《大般涅槃經》的「眼見佛性」相對的是「聞見佛性」。 如果蕭導師真的理解整部經闡述的道理,就應該知道,「眼見」是指具足的親見(證知),「聞見」只是未具足親見(證知)的信解,不是他所說的肉眼看見什麼境界

善男子! 複有眼見,諸佛如來、十住菩薩眼見佛性。 複有聞見,一切眾生乃至九地聞見佛性。 菩薩若聞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心不生信,不名聞見。 (CBETA, T12, no. 375, p. 772, c6-9)

《大般涅槃經》經強調「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而對「佛性」的認識——「」,有三種層次:

一、「聞」而不生信的,稱為「不名聞見」;二、所有眾生包括九地菩薩,「聞」而生信,但還沒有親見(證知 ),稱為「聞見」;三、十住(十地)菩薩和如來,是親見證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故名「眼見佛性」。

換句話說,所有九地菩薩——當然包括五十二階位中的十住菩薩,全部都不能眼見佛性,絕對不是像蕭導師所說「同修會內的十住菩薩可以眼見佛性,有些九地菩薩不能」。

上面經文指出,十地菩薩和如來可以眼見佛性因為十地菩薩和如來一樣已經可以證知佛性,而不只是聞見、信解佛性。 但是,十地菩薩雖能眼見、證知佛性,但是還不能像 佛陀一樣,可以「具足知見所有佛性」,只能少見。

只有如來可以了了知見(清楚地知見)所有佛性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 佛性者,雲何甚深難見難入? 」佛言:「善男子! 如百盲人,為治目故,造詣良醫。 是時良醫,即以金錍,決其眼膜。 以一指示,問言:『見不? 』盲人答言:『我猶未見。 』複以二指、三指示之,乃言:『少見。 』

善男子! 是大涅槃微妙經典,如來未說,亦複如是。 無量菩薩,雖具足行諸波羅蜜,乃至十住,猶未能見所有佛性;如來既說,即便少見。 是菩薩摩訶薩既得見已,咸作是言:『甚奇,世尊! 我等流轉無量生死,常為無我之所惑亂。 』善男子! 如是菩薩,位階十地,尚不了了知見佛性,何況聲聞、緣覺之人,能得見耶? 」(CBETA, T12, no. 374, p. 411, c18-p. 412, a1)

這一段說:「無量菩薩,雖具足行諸波羅蜜,乃至十住,猶未能見所有佛性」、「如是菩薩,位階十地,尚不了了知見佛性」——從這兩句再次可以看出「十住」與「十地」意思完全相同。

試想想,你能說五十二階位中的十住菩薩,具足行諸波羅蜜嗎? 顯然不能。 所以正覺的「十住菩薩」如何眼見佛性?

與前段不同的是,這段經文,區分十地菩薩與如來,指出十地菩薩猶未能完全知見所有佛性,只是「少見」,只有如來「能了了知見所有佛性」。

但是《大般涅槃經》中也有一處說法與上述不同:只有如來能「眼見佛性」,十地(十住)菩薩也只能歸於「聞見佛性」:

男子! 見有二種:一者、眼見,二者、聞見。 諸佛世尊眼見佛性,如于掌中觀阿摩勒;十住菩薩聞見佛性,故不了了。 十住菩薩唯能自知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能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CBETA, T12, no. 375, p. 772, b22-27)

漢譯的《大般涅槃經》「住」與「地」互用,有時用「住」,有時用「地」,容易造成混淆及爭議。 藏傳佛教所傳的藏譯本《大般涅槃經》[1],則不用「」而全部用「」來形容菩薩階位;譬如藏傳的《山法》,其中所引用的天月所譯之藏譯本《大般涅槃經》中:

複次,天月所譯之《大般涅槃經》(Mahāparinirvāṇa Sūtra)以一位醫生為諸多盲人治眼已,出示其指兩、三次,盲人初無所見,後則能見為喻而廣說:善男子! 淨治地道而成就十地之菩薩摩訶薩,亦複如是。 彼等雖如是淨治已,我亦二度三度向彼等宣說—如彼〔良醫所治盲〕人—其自身中雖有如來藏,然彼等皆無所見。 彼等但見已,即雲:「若吾等至今猶為無我輪所惑,況複聲聞獨覺能見之! 」善男子! 如是難見趨修我界之論著者。

【與此段相對的兩個漢譯版經文為:

《佛說大般泥洹經》卷 5:「譬如有人膚翳覆眼不見五色,就彼良醫為治其目翳,便為除少分膚肉,而以一物示之令見,彼視惑亂謂二謂三,久久諦視髣髴見之。 如是,善男子! 菩薩摩訶薩淨治地道成就十住,于自身中觀察如來真實之性,猶為無我輪之所惑,況複聲聞及辟支佛而能知之。 當知,善男子! 如來之性難見如是。 」(CBETA, T12, no. 376, p. 887, a6-12)

《大般涅槃經》卷 8:「善男子! 如百盲人,為治目故,造詣良醫。 是時良醫,即以金錍,決其眼膜。 以一指示,問言:『見不? 』盲人答言:『我猶未見。 』複以二指、三指示之,乃言:『少見。 』善男子! 是大涅槃微妙經典,如來未說,亦複如是。 無量菩薩,雖具足行諸波羅蜜,乃至十住,猶未能見所有佛性;如來既說,即便少見。 是菩薩摩訶薩既得見已,咸作是言:『甚奇! 世尊! 我等流轉無量生死,常為無我之所惑亂。 』善男子! 如是菩薩,位階十地,尚不了了知見佛性,何況聲聞、緣覺之人,能得見耶?  」(CBETA, T12, no. 374, p. 411, c20-p. 412, a1)】

又:

若十地菩薩摩訶薩猶作是念:「吾等彷佛自見身中有如來藏」,況複聲聞獨覺而能見之! 譬人行路,為膽汁鬱積所擾,迷于諸方,然專心觀察已,便彷佛能見道路與形色。 如是,乃至十地菩薩摩訶薩專心觀察,但能彷佛觀見自身中有如來藏、非造作之界。  [2]

【此段相對的漢譯本經文為:

《佛說大般泥洹經》卷 5:「又複如人痰癊增故,迷于諸方欲有所至,心心相續專念記識猶失徑路;十住菩薩亦複如是,于自身中觀如來性,專心方便猶有惑亂,況複聲聞及辟支佛。 」(CBETA, T12, no. 376, p. 887, a16-19) 《大般涅槃經》卷 8:「善男子! 譬如醉人,欲涉遠路,蒙䏊見道。 十住菩薩于如來性,知見少分,亦複如是。 」(CBETA, T12, no. 374, p. 412, a4-6)】

比對上面的經文,漢譯本的「十住」,在藏譯本皆是「十地」,「十住菩薩」就是指「十地菩薩」,並不是五十二階位中的「十住菩薩」。

總結以上,可清楚的得到以下結論:

一、「眼見佛性」是相對於「聞見佛性」而說的。

「見」是「知」、「知見」的意思。

聞見佛性」是對於「一切眾生悉有佛性」這件事只是聞而生信、因而知見,並不能具足親證而知見。

眼見佛性」則是能親證而知見。 「眼見」的意思是,具足、完全、了了的知見

二、只有如來或至少是十地菩薩才能「眼見佛性」,一切眾生乃至九地或十地皆只能「聞見佛性」。

蕭導師所說的「(五十二階位中之)十住菩薩眼見佛性」這件事,與《大般涅槃經》所說的「(十地)十住菩薩眼見佛性」完全無關。 蕭導師及被印證能見性的正覺同修會學員既然皆不是十地菩薩或如來,當然無法「眼見佛性」。

 

03.「肉眼見佛性」指什麼?

蕭導師以《大般涅槃經》中的「佛性如是微細難(或),雲何肉眼而能得? 」,證明自己「看話頭功夫出現的某種境界」為「肉眼見佛性」。

蕭導師此處還是犯上一貫的錯誤,即是不顧整部經的旨趣以及經文的前後語境,斷章乃至斷句取義,將自己的體驗附會于經論所說。

《大般涅槃經》的「見」不是指眼睛看到什麼,而是指智慧的境界層次,或是如來藏中無漏功德的顯現程度

要正確瞭解「肉眼見佛性」的意涵,必須先正確理解《大般涅槃經》的中心思想,以及與「佛性」與「肉眼」這兩個名詞的相關意涵。

《大般涅槃經》的中心思想,主要包含三大要義:

第一、如來常住,第二、涅槃常樂我淨,第三、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3]

 

一、佛性的意涵

《大般涅槃經》中「佛性」一詞有多重意思,而且有種種說法。

經中提到的佛性意涵,包括如來藏(成佛潛能)[4]、我[5]、「十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6]、「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處」[7]、「有三十二相... 等無量三昧;無業因果報、煩惱、五陰、十二因緣」[8]、大慈大悲[9]、大喜大舍[10]、大信心[11]、一子地[12]、 第四力[13]、十二因緣 [14]、四無礙智[15]、頂三昧[16]、真我[17]、如來秘密之藏[18]、觀十二因緣智[19]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子[20] 、第一義空[21]、中道[22]、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道種子[23]、「非一切法 (三寶)常樂我淨」[24]等。

歸納以上,《大般涅槃經》中的「佛性」意涵,主要有二類:

第一類:

等同如來藏,亦即眾生本具的成佛潛能,或無漏種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子);如來藏中所含藏的無量功德(十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四無礙智 、頂三昧... )也被稱為「佛性」;知見「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藏)」這事實,也被簡稱為「眼見或聞見佛性」。

此佛性──如來藏,具足成佛後的無量功德,但是被客塵煩惱所障蔽,無法顯現,經修行除去客塵煩惱後才能顯現,這稱為「見佛性成無上道」──「所謂佛性非是作法,但為煩惱客塵所覆, 若剎利、婆羅門、毘舍、首陀,能斷除者,即見佛性成無上道」。

然而成佛並不容易,所以說「佛性者... 甚深難見難入」、「無量菩薩,雖具足行諸波羅蜜,乃至十住,猶未能見所有佛性...... 如是菩薩,位階十地,尚不了了知見佛性」。

第二類:

指中道實相、法性、空性(第一義空、中道、十二因緣、),以及與證得中道實相、法性、空性有關的智慧(觀十二因緣智)。

大乘的中道實相智慧──佛性,非聲聞緣覺所及,所以聲聞緣覺雖然也觀十二因緣、修空、無我,但其智慧無法知見佛性──如來的智慧與所證中道實相。 所以經中會說:

眾生起見,凡有二種:一者常見,二者斷見。 如是二見不名中道,無常無斷乃名中道。 無常無斷,即是觀照十二因緣智,如是觀智是名佛性。 二乘之人雖觀因緣,猶亦不得名為佛性。 佛性雖常,以諸眾生無明覆故,不能得見。 又未能渡十二因緣河,猶如兔馬。 何以故? 不見佛性故。 善男子! 是觀十二因緣智慧,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 (CBETA, T12, no. 374, p. 523, c24-p. 524, a3)

善男子! 觀十二因緣智,凡有四種:一者下,二者中,三者上,四者上上。 下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聲聞道。 中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緣覺道。 上智觀者見不了了,不了了故住十住地。 上上智觀者見了了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 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 佛性者即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中道,中道者即名為佛,佛者名為涅槃。 (CBETA, T12, no. 374, p. 524, b1-9)

善男子! 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 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 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常與無常、苦之與樂、我與無我。 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乃至無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謂大涅槃。 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為佛性。 以是義故,佛性常恒、無有變易,無明覆故,令諸眾生不能得見。 聲聞緣覺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於我。 以是義故,不得第一義空,不得第一義空故,不行中道,無中道故,不見佛性。 (CBETA, T12, no. 374, p. 523, b12-23)

以上兩類「佛性」的意涵,經中皆用「眼見」、「聞見」、「知見」、「得見」、「」來形容信解或證悟的情況。

所以,「見」不是指眼睛看到什麼境界,而是指智慧的境界層次,或是如來藏中無漏功德的顯現程度有關。

佛法裡面,常用「見」、「知見」來表示對真理、實相的認知、證悟,所以第一次證悟真理時用「見道」、「見諦」來形容。 《法華經》會用「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以「知見」表示佛所證悟的真理、實相。

 

二、「肉眼見」的意涵

那麼「眼見佛性」,為何會出現「以肉眼見佛性」這樣的描述? 這是因為經典中對於智慧的層次,常以「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來形容。

比如《金剛經》提到如來有五眼,[25]  《大般涅槃經》也是如此,以「」的層次,表示智慧(知、見)的層次:

願諸眾生具足五眼,悟諸法相,成無師覺。 願諸眾生無見無明。 願諸眾生悉得大乘大般涅槃微妙光明,示悟眾生真實佛性。 (CBETA, T12, no. 374, p. 456, a26-29)

善男子! 譬如因樹,則有樹影。 如來亦爾,有常法故,則有歸依,非是無常。 若言如來是無常者,如來則非諸天、世人所歸依處。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 譬如闇中,有樹無影。 」「迦葉! 汝不應言有樹無影,但非肉眼之所見耳。 善男子! 如來亦爾,其性常住,是不變異。 無智慧眼,不能得見,如彼闇中,不見樹影。 」(CBETA, T12, no. 374, p. 382, c7-14)

即是以譬喻說,凡夫的「」不是「智慧眼」,所以不能「」「如來常住」這個實相。 又如:

善男子! 我為聲聞、有肉眼者,說言降魔,不為修學大乘人說。 聲聞之人雖有天眼,故名肉眼。 學大乘者,雖有肉眼乃名佛眼。 何以故? 是大乘經名為佛乘,而此佛乘最上最勝。 」(CBETA, T12, no. 374, p. 397, b23-27)


上文的意思是:声闻智慧不足,虽有「天眼」,相对于大乘人,智慧层次等于五眼中的最低层次「肉眼」;而大乘人,若有智慧,虽只有「肉眼」,但其智慧眼可称为「佛眼」。

又如:

複次善男子! 譬如城市有賣藥人,有妙甘藥出於雪山,亦複多賣其餘雜藥,昧甘相似。 時有諸人咸皆欲買,然不識別,至賣藥所問言:「汝有雪山藥不? 」其賣藥人,即答言有。 是人欺詐,以余雜藥,語買者言:「此是雪山甘好妙藥。 」時買藥者,以肉眼故不能善別,即買持去,複作是念:「我今已得雪山甘藥。 」迦葉! 若聲聞僧中,有假名僧、有真實僧、有和合僧,若持戒、破戒,於是眾中等應供養,恭敬禮拜。 是優婆塞以肉眼故,不能分別。 喻如彼人,不能分別雪山甘藥。 誰是持戒? 誰是破戒? 誰是真僧? 誰是假僧? 有天眼者乃能分別。 」(CBETA, T12, no. 374, p. 401, b9-20)

佛告迦葉:「若有不識三寶常存,以是因緣,唇口幹焦。 如人口爽,不知甜、苦、辛、醋、醎、淡六味差別。 一切眾生,愚癡無智,不識三寶是常住法,是故名為唇口幹焦。 複次善男子! 若有眾生不知如來是常住者,當知是人則為生盲。 若知如來是常住者,如是之人雖有肉眼,我說是等名為天眼。 複次善男子! 若有能知如來是常,當知是人,久已修習如是經典,我說是等亦名天眼。 雖有天眼,而不能知如來是常,我說斯等名為肉眼,是人乃至不識自身手腳、支節,亦複不能令他識知,以是義故,名為肉眼。 (CBETA, T12, no. 374, p. 423, b27-c9)

我為肉眼諸眾生等,說是四依,終不為于有慧眼者。 是故我今說是四依,法者即是法性,義者即是如來常住不變,智者了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了義者了達一切大乘經典。 (CBETA, T12, no. 374, p. 402, c6-10)

如果智慧不足,雖有「肉眼」,等於沒有智慧眼──生盲。 有智慧的,雖然只有生理上的「肉眼」,但等同智慧眼中的「天眼」、「慧眼」。

從以上的譬喻,來看「眼見佛性」,「眼」表示「智慧眼」的意涵,就很清楚了:

善男子! 如汝所言,十住(地)菩薩以何眼故,雖見佛性而不了了? 諸佛世尊以何眼故,見於佛性而得了了? 善男子! 慧眼見故,不得明瞭;佛眼見故,故得明瞭。 為菩提行故,則不了了;若無行故,則得了了。 住十住(地)故雖見不了;住不住故則得了了。 菩薩摩訶薩智慧因故,見不了了;諸佛世尊斷因果故,見則了了。 一切覺者名為佛性,十住(地)菩薩不得名為一切覺故,是故雖見而不明瞭。


善男子! 見有二種:一者眼見,二者聞見。 諸佛世尊眼見佛性,如于掌中觀阿摩勒果。 十住(地)菩薩聞見佛性故不了了,十住(地)菩薩唯能自知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能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善男子! 複有眼見,諸佛如來、十住(地)菩薩眼見佛性。 複有聞見,一切眾生乃至九地聞見佛性。 菩薩若聞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心不生信,不名聞見。 善男子!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見如來,應當修習十二部經,受持讀誦、書寫解說。 (CBETA, T12, no. 374, p. 527, c20-p. 528, a10)

綜上所述:

「一切覺者名為佛性」、「菩薩摩訶薩智慧因故,見不了了;諸佛世尊斷因果故,見則了了」表示十地菩薩雖接近佛位,但還不是「一切覺」,他于「佛性」的智慧層次──智慧眼,只是「慧眼」,于佛性只是「聞見   」。

諸佛是一切覺,于佛性完全知見,稱為「眼見」,其智慧眼稱為「佛眼」。

若稱十地菩薩的知見佛性為「眼見」,他與佛的區別在於「不了了知見」,而佛是了了知見,也就是圓滿具足的「見」。

「佛、十地菩薩眼見佛性」,意思是:佛、十地菩薩的肉眼即是智慧眼,能知見佛性。

前面已經證明,「十住菩薩」其實是「十地菩薩」,如來或至少十地菩薩才能「眼見佛性」,所以蕭導師及正覺同修會皆不可能有「眼見佛性」的境界。 既不能「眼見」,那麼以什麼「眼」來見,其實也不必討論了。

 

04. 《大般涅槃經》裡面「眼見佛性」的整體意涵

為了讓讀者整體理解「十住菩薩眼見佛性」、「肉眼見佛性」的意涵,底下舉出有關此二句經文在此經中的前後語境,可分下列幾點來理解其意涵:

一、

經文首先以幾種譬喻指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佛性」是指眾生本具之成佛潛能,即如來藏,但為煩惱客塵所覆;若能斷除煩惱客塵,則能見佛性:

雪山有草名曰肥膩,牛若食者即成醍醐,佛性亦爾。 善男子! 眾生薄福不見是草。 佛性亦爾,煩惱覆故,眾生不見。 譬如大海,雖同一醎,其中亦有上妙之水,味同于乳。 喻如雪山,雖複成就種種功德,多生諸藥,亦有毒草。 諸眾生身亦複如是,雖有四大毒蛇之種,其中亦有妙藥大王,所謂佛性。 非是作法,但為煩惱客塵所覆,若剎利、婆羅門、毘舍、首陀,能斷除者,即見佛性成無上道。

譬如虛空震雷起雲,一切象牙上皆生花,若無雷震,花則不生,亦無名字。 眾生佛性亦複如是,常為一切煩惱所覆不可得見,是故我說眾生無我;若得聞是大般涅槃微妙經典,則見佛性。 如象牙花,雖聞契經一切三昧,不聞是經,不知如來微妙之相;如無雷時,象牙上花不可得見。 聞是經已,即知一切如來所說秘藏佛性;喻如天雷,見象牙花。 聞是經已,即知一切無量眾生皆有佛性,以是義故,說大涅槃,名為如來秘密之藏,增長法身,猶如雷時象牙上花。 以能長養如是大義,故得名為大般涅槃。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有能習學是大涅槃微妙經典,當知是人能報佛恩,真佛弟子。 (CBETA, T12, no. 374, p. 411, b20-c14)

眾生本具的「佛性」,即是如來藏系經典所說的「如來藏」、「自性清淨心」,也就是成佛的潛能,相當於唯識經論中第八識中含藏的無漏種子(功能)

這個佛性或如來藏,是本來就有的,不是修行造作而來,但是它被煩惱客塵所覆,所以不能顯現,所以不能為眾生所見(眾生不見)。

若能斷除煩惱客塵,佛性或如來藏的功德即能顯現,也可知見「一切無量眾生皆有佛性 (如來藏)」──這稱為見佛性,也就是成佛

二、

經中接著以幾種譬喻指出:佛性是甚深甚深、難見難入,非聲聞緣覺所能知見唯有十地菩薩知見少分,如來才能完全知見

迦葉菩薩白佛言:「甚奇,世尊! 所言佛性,甚深甚深,難見難入,聲聞緣覺所不能服。 」佛言:「善男子! 如是,如是。 如汝所歎,不違我說。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 佛性者,雲何甚深難見難入? 」佛言:「善男子! 如百盲人,為治目故,造詣良醫。 是時良醫,即以金錍,決其眼膜。 以一指示,問言:『見不? 』盲人答言:『我猶未見。 』複以二指、三指示之,乃言:『少見。 』善男子! 是大涅槃微妙經典,如來未說,亦複如是。
 

無量菩薩,雖具足行諸波羅蜜,乃至十住,猶未能見所有佛性;如來既說,即便少見。 是菩薩摩訶薩既得見已,咸作是言:『甚奇,世尊! 我等流轉無量生死,常為無我之所惑亂。 』善男子! 如是菩薩,位階十地,尚不了了知見佛性,何況聲聞、緣覺之人,能得見耶? ...... 複次善男子! 譬如有人,于夜闇中見畫菩薩像,即作是念:『是菩薩像、自在天像、大梵天像、成染衣耶? 』是人久觀,雖複意謂是菩薩像,亦不明瞭。 十住菩薩于己身分見如來性,亦複如是不大明瞭。 善男子! 所有佛性如是甚深,難得知見,唯佛能知,非諸聲聞緣覺所及。 善男子! 智者應作如是分別知如來性。 」(CBETA, T12, no. 374, p. 411, c14-p. 412, b7)

三、

最後經文指出,佛性雖微細難知,但十地菩薩以及如來能以肉眼知見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 佛性如是微細難[10]知,雲何肉眼而能得見? 」佛言:「迦葉! 善男子! 如彼非想非非想天,亦非二乘所能得知,隨順契經,以信故知。 善男子! 聲聞緣覺信順如是大涅槃經,自知己身有如來性,亦複如是。 善男子! 是故應當精勤修習大涅槃經。 善男子! 如是佛性,唯佛能知,非諸聲聞緣覺所及。 」(CBETA, T12, no. 374, p. 412, b7-14) [10]知=見【元】【明】【宮】

佛或十地菩薩的肉眼眼見佛性,如何能見、見到什麼,遠非凡夫、三賢位菩薩乃至九地菩薩所能知見,所以說他們只能「以信故知」──聞見佛性

佛與十地菩薩若在人間,則具有人的生理性眼根──肉眼,但其智慧能完全或部分知見「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也能完全或部分顯見如來藏中的無量功德,此時其肉眼即是佛眼、智慧眼,故說「佛性如是微細難知,(佛以及十地菩薩)肉眼而能得見」。

 

結語:

這一篇討論《大般涅槃經》中「佛性」、「眼見佛性」、「聞見佛性」的意涵,是希望學人能夠從過程中理解閱讀佛教經論,其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就像研讀一本文學巨著,首先要瞭解著作本身的背景資料——歷史時代、文化背景、作者生平、影響作品的重要思想、作者的其他著作等等,然後才可以分析其內容,得出比較完整客觀的結論。

未深入正覺同修會之前,很多人包括筆者,都曾經假設蕭導師與正覺親教師既然能夠講述艱澀的唯識法義,理應具備基礎佛學知識。 深入其中與之共事共謀,才發現正覺教團對佛法無知而偏頗,自以為是,根本不懂治學的理論方法,認為只要有蕭導師認可的「證量」,就能夠讀通一切經論,獨步天下。 只能說無知者無畏!

這種表像與真相的極大落差,存在於正覺的制度和法義,互有關聯一體兩面,因為涉及佛法的判讀,所以解說清楚極不容易。 何況學員一旦被「正覺思維」封印,根本無法接受真相與想像天差地別。 傾一生心血深信付出的對象一旦幻滅,一般人如何承受。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可以看出,我們長期學法之後,是否能夠對自己誠實,是否能夠拒絕盲信盲從、「依法不依人」,斷我見的修行是否有湊效。

追求真理是一個很崇高的目標,正覺培養了我們對佛法的信仰和熱誠,引導學人深入中觀唯識等佛法理論巔峰之經論。 若能捨棄情執,把這份熱誠導入正信與正確的聞思修,才是對蕭導師教導恩情最深刻的尊敬、最實在的酬答。

 


[1] 此《大般涅槃經》乃勝友(Jinamitra)、智藏(Jñānagarbha)及天月(Hlay-da-wa, lha’i zla ba)由梵文譯成,共四卷。 (見《山法》,正智出版社,頁62,注b)

[2] 引自《山法》,正智出版社,頁187-188。

[3] 釋恒清著《佛性思想》,東大圖書公司,1997,頁7。

[4] 《大般涅槃經》卷7〈4 如來性品〉:「善男子! 我者即是如來藏義。 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 如是我義,從本已來,常為無量煩惱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見。 」(CBETA, T12, no. 374, p. 407, b9-11)

[5] 同上

[6] 《大般涅槃經》卷9〈4 如來性品〉:「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以佛性故,眾生身中即有十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CBETA, T12, no. 374, p. 419, a9-10)

[7] 《大般涅槃經》卷27〈11 師子吼菩薩品〉:「善男子! 佛性者,所謂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處。 」(CBETA, T12, no. 374, p. 525, c3-4)

[8] 《大般涅槃經》卷36〈12 迦葉菩薩品〉:「如來佛性則有二種:一者有、二者無。 有者,所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力、四無所畏、三念處、大慈大悲、首楞嚴等無量三昧、金剛等無量三昧、方便等無量三昧、五智印等無量三昧,是名為有。 無者,所謂如來、過去諸善、不善、無記業因果報、煩惱、五陰、十二因緣,是名為無。 」(CBETA, T12, no. 374, p. 574, b14-20)

[9] 《大般涅槃經》卷32〈11 師子吼菩薩品〉:「善男子! 大慈大悲名為佛性。 何以故? 大慈大悲常隨菩薩,如影隨形,一切眾生必定當得大慈大悲,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大慈大悲者名為佛性,佛性者名為如來。 」(CBETA, T12, no. 374, p. 556, c14-18)

[10] 《大般涅槃經》卷32〈11 師子吼菩薩品〉:「大喜大舍名為佛性。 何以故? 菩薩摩訶薩若不能舍二十五有,則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諸眾生必當得故,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大喜大舍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 」(CBETA, T12, no. 374, p. 556, c18-22)

[11] 《大般涅槃經》卷32〈11 師子吼菩薩品〉:「佛性者名大信心。 何以故? 以信心故,菩薩摩訶薩則能具足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 一切眾生必定當得大信心故,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大信心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 」(CBETA, T12, no. 374, p. 556, c22-27)

[12] 《大般涅槃經》卷32〈11 師子吼菩薩品〉:「佛性者名一子地。 何以故? 以一子地因緣故,菩薩則于一切眾生得平等心。 一切眾生必定當得一子地故,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一子地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 」(CBETA, T12, no. 374, p. 556, c27-p. 557, a2)

[13] 《大般涅槃經》卷32〈11 師子吼菩薩品〉:「佛性者名第四力。 何以故? 以第四力因緣故,菩薩則能教化眾生。 一切眾生必定當得第四力故,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第四力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 」(CBETA, T12, no. 374, p. 557, a2-5)

[14] 《大般涅槃經》卷32〈11 師子吼菩薩品〉:「佛性者名十二因緣。 何以故? 以因緣故,如來常住。 一切眾生定有如是十二因緣,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十二因緣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 」(CBETA, T12, no. 374, p. 557, a5-9)

[15] 《大般涅槃經》卷32〈11 師子吼菩薩品〉:「佛性者名四無礙智。 以四無礙因緣故說字義無礙,字義無礙故能化眾生。 四無礙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 」(CBETA, T12, no. 374, p. 557, a9-11)

[16] 《大般涅槃經》卷32〈11 師子吼菩薩品〉:「佛性者名頂三昧,以修如是頂三昧故,則能總攝一切佛法,是故說言頂三昧者名為佛性。 十住菩薩修是三昧未得具足,雖見佛性而不明瞭。 一切眾生必定得故,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CBETA, T12, no. 374, p. 557, a11-16)

[17] 《大般涅槃經》卷8〈4 如來性品〉:「善男子! 今日如來所說真我,名曰佛性。 」(CBETA, T12, no. 374, p. 412, c25-26)

[18] 《大般涅槃經》卷7〈4 如來性品〉:「佛性雄猛難可沮壞,是故無有能殺害者,若有殺者則斷佛性,如是佛性終不可斷,性若可斷,無有是處。 如我性者,即是如來秘密之藏,如是秘藏,一切無能沮壞燒滅,雖不可壞,然不可見,若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乃證知,以是因緣,無能殺者。 」(CBETA, T12, no. 374, p. 408, b26-c3)

[19] 《大般涅槃經》卷27〈11 師子吼菩薩品〉:「眾生起見,凡有二種:一者常見,二者斷見。 如是二見不名中道,無常無斷乃名中道。 無常無斷,即是觀照十二因緣智,如是觀智是名佛性。 二乘之人雖觀因緣,猶亦不得名為佛性。 佛性雖常,以諸眾生無明覆故,不能得見。 又未能渡十二因緣河,猶如兔馬。 何以故? 不見佛性故。 善男子! 是觀十二因緣智慧,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 」(CBETA, T12, no. 374, p. 523, c24-p. 524, a3)

[20] 同上

[21] 《大般涅槃經》卷27〈11 師子吼菩薩品〉:「善男子! 觀十二緣智,凡有四種:一者下,二者中,三者上,四者上上。 下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聲聞道。 中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緣覺道。 上智觀者見不了了,不了了故住十住地。 上上智觀者見了了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 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 佛性者即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中道,中道者即名為佛,佛者名為涅槃。 」(CBETA, T12, no. 374, p. 524, b1-9)
《大般涅槃經》卷27〈11 師子吼菩薩品〉:「善男子! 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 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 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常與無常、苦之與樂、我與無我。 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乃至無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謂大涅槃。 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為佛性。 以是義故,佛性常恒、無有變易,無明覆故,令諸眾生不能得見。 聲聞緣覺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於我。 以是義故,不得第一義空,不得第一義空故,不行中道,無中道故,不見佛性。 」(CBETA, T12, no. 374, p. 523, b12-23)


[22] 同上

[23] 《大般涅槃經》卷 27:「善男子! 佛性者,即是一切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道種子。 」(CBETA, T12, no. 374, p. 523, c1-2)

[24] 《大般涅槃經》卷27〈11 師子吼菩薩品〉:「爾時師子吼菩薩摩訶薩[10]白佛言:「世尊! 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金剛力士者,以何義故,一切眾生不能得見? 」佛言:「善男子! 譬如色法,雖有青黃赤白之異、長短質像,盲者不見。 雖複不見,亦不得言無青黃赤白、長短質像。 何以故?盲雖不見,有目見故。 佛性亦爾,一切眾生雖不能見,十住菩薩見少分故,如來全見。 十住菩薩所見佛性如夜見色,如來所見如晝見色。 善男子! 譬如瞎者見色不了,有善良醫而為治目,以藥力故得了了見。十住菩薩亦複如是,雖見佛性不能明瞭,以首楞嚴三昧力故,能得明瞭。 善男子! 若有人見一切諸法無常、無我、無樂、無淨,見非一切[11]法無常、[12]無我、無樂、無淨,如是之人不見佛性。一切者名為生死,非一切者名為三寶。 聲聞緣覺見一切法無常、無我、無樂、無淨,非一切法亦見無常、無我、無樂、無淨,以是義故,不見佛性。十住菩薩見一切法無常、無我、無樂、無淨,非一切法分見常樂我淨以是義故,十分之中得見一分諸佛世尊見一切法無常、無我、無樂、無淨,非一切法見常樂我淨,以是義故,見於佛性,如觀掌中阿摩勒果。 以是義故,首楞嚴定名為畢竟。 善男子! 譬如初月,雖不可見,不得言無。 佛性亦爾,一切凡夫雖不得見,亦不得言無佛性也。 」(CBETA, T12, no. 374, p. 525, b7-c2)

[25] 印順法師《般若經講記》,頁115:「如來有五眼。 佛能見凡人所見,是肉眼;見諸天所見的境界,表裡遠近等,都能透徹明見,是天眼;通達空無我性,是慧眼;了知俗諦萬有,是法眼;見佛所見的不共境,即佛眼。 又,佛有肉眼、天眼,實非人天的眼根可比。 後三者,又約自證說,無所見而無所不見,是慧眼;約化他說,即法眼;權實無礙為佛眼。 如約三智說:一切智即慧眼,道種智即法眼,一切種智即佛眼。 」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