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peel-quimpo-qP4A-5EloaM-unsplash.jpg

 

01. 前文提示

上篇:《大般涅槃經》中所說的「十住菩薩眼見佛性」,是指「十地菩薩眼見佛性」,不是《菩薩瓔珞本業經》中五十二階位中的「十住菩薩」。 《大般涅槃經》屬於印度佛教時期的佛性如來藏系統經典,與當時的般若中觀、如來藏經論一樣(譬如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只論述十地修行,沒有《菩薩瓔珞本業經》的次第性五十二階位論述。 )

中篇:《大般涅槃經》中「佛性」的正確含義,所謂「眼見佛性」、以及與「眼見」相對的「聞見佛性」,都是指智慧的層次,不是正覺同修會蕭平實導師所說的:用肉眼在山河大地上看到自己的「佛性」。

本篇討論重點:

  • 禪宗的「明心見性」指的是什麼?
  • 禪宗修習「看話頭」的目的是什麼?
  • 正覺的「眼見佛性」是什麼? 正覺大菩薩的「見性」有何功效?

 

02. 《大般涅槃經》的「眼見佛性」就是禪宗的「見性」?

正覺同修會蕭平實導師,用「明心見性」做為吸引徒眾的招牌,標榜全球只有正覺是「正法」,只有正覺可以讓學人快速「明心見性」。

「明心見性」四字出自漢傳佛教的禪宗文獻。

蕭導師將「明心見性」拆開,成為兩個不同層次的證量:禪宗的「明心」是菩薩五十二階位裡面「七住位」的證量,而且是大乘修行不退轉的「見道位」,禪宗的「見性」是菩薩五十二階位裡面「十住位」。

他舉證印度佛教《大般涅槃經》的經文,支持自己「肉眼可以看見佛性」的說法,並且描繪他的「眼見佛性」境界殊胜神奇,独一无二,令學人嚮往不已。

前兩篇文章辨析蕭導師對《大般涅槃經》裡面「十住菩薩眼見佛性」的解讀,不符合經文原意,屬於缺乏基礎佛法知識,穿鑿附會得出的錯誤結論。

印度佛教時期的《大般涅槃經》論述的「眼見佛性」,是指十地菩薩的智慧層次。 其「眼見佛性」,與漢傳佛教中禪宗的「明心見性」不完全相同。

蕭導師慣性隨意拼湊嫁接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體系、用不同語言撰寫的佛法經論的結果,而且罔顧文獻的整體論述和引文的語境。 這種于閱讀的理解錯誤,有點類似外國人學中文時,望文生義,誤以為楊桃與胡桃、芒果與腰果是一類東西。

但是,蕭導師的「眼見佛性」說法,遠遠不止錯在對《大般涅槃經》的解讀而已。

要完整理解正覺「明心見性」的謬誤, 必須正確理解禪宗的「明心見性」到底是什麼意思。

 

03. 禪宗的「明心見性」指什麼?

第一,禪宗文獻裡面的「明心」與「見性」指的是同一件事情,不是兩個不同層級的證量。

在禪宗文獻裡面「明心見性」、「開悟」、「明心」、「明其本心,見自本性」、「見性」、「明真心」、「明本心」、「見佛性」、「見自性」、「頓見真如自性」...... 等都是同義字,屬於證悟實相、開顯般若智的籠統表達方式

明心」的「」、「見性」的「」,禪宗文獻中以各種名詞表達:自性、本性、佛性、如來藏、般若智、菩提智、真如性、真如自性、真如本性、本心、真心、自性清淨心、本來面目、本地風光。

禪宗的「明心見性」等同般若中觀、唯識經論中所說「證悟、覺悟」這整個事件的三個概念(三者都與阿賴耶識無直接關聯):

1. 能緣之般若智、無分別智,或

2. 所緣之諸法實相、空性、真如,或

3. 智如合一、能所雙泯的狀態。

禪宗的「明心」、「見性」所指相同,不可一拆為二,從禪宗的主要文獻清晰可見: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1:「宗複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 』惠能曰:『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 』」(CBETA, T48, no. 2008, p. 349, c16-18)。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1:「善知識! 我于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 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 各自觀心,自見本性。 」(CBETA, T48, no. 2008, p. 351, a13-16)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惠能一聞經語,心即開悟,遂問:『客誦何經? 』客曰:『《金剛經》。 』複問:『從何所來,持此經典? 』客雲:『我從蘄州黃梅縣東禪寺來。 其寺是五祖忍大師在彼主化,門人一千有餘;我到彼中禮拜,聽受此經。 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  』」(CBETA 2019.Q4, T48, no. 2008, p. 348a5-11)、《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1:「善知識!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 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 」(CBETA, T48, no. 2008, p. 350, a11-16)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般若之智亦無大小,為一切眾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 若開悟頓教,不能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  」(CBETA 2019.Q4, T48, no. 2008, pp. 350c26-351a1)

《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卷1:「善知識! 我于忍和尚處,一聞言下大悟,頓見真如本性。 是故以頓悟教法流行後代,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令自本性頓悟。 若不能自悟者,須覓大善知識示道見性。 」(CBETA, T48, no. 2007, p. 340, c3-7)

《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卷1:「善知識! 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惠。 何以故? 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般若常在,不離自性。 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 莫起誑妄,即自是真如性。 用智慧觀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見性成佛道。 」(CBETA, T48, no. 2007, p. 340, a21-26)

《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卷1:「聞其頓教,不信外修,但于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見,一切邪見煩惱,塵勞眾生,當時盡悟,猶如大海,納于眾流,小水大水,合為一體,即是見性。 內外不住,來去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心修此行,即與《般若波羅蜜經》本無差別。 」(CBETA, T48, no. 2007, p. 340, b17-21)

《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卷1:「迷人若悟解心開,與大智人無別。 故知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若悟,即眾生是佛。 故知一切萬法,盡在自身心中,何不從于自心,頓見真如本性。 《梵網菩薩戒經》雲:『本源自性清淨。 』識心見性,自成佛道。 《維摩經》雲:『即時豁然,還得本心。 』」(CBETA, T48, no. 2007, p. 340, b27-c3)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18:「大凡善知識舉一語垂一機,要明生死根源,令一切人明心見性去,豈不快哉! 」(CBETA 2019.Q4, T47, no. 1997, p. 797c19-21)

《橫川行珙禪師語錄》卷1:「所以諸佛出來,只要悟明本心,以為究竟。 」(CBETA 2019.Q4, X71, no. 1411, p. 180a9-10 // R123, p. 356a9-10 // Z 2:28, p. 178c9-10)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23:「彼曰:人有福業世間第一,徒言佛性,誰能覩之。 ? 龍勝曰:汝欲見佛性,先須除我慢。 彼曰:佛性大小? 龍勝曰:非大非小,非廣非狹,無福無報,不死不生。 此乃直示心要也。 」(CBETA 2019.Q4, T47, no. 1998A, p. 909c26-29)

《萬善同歸集》卷3:【問:「前明先知正宗,遍行助道。 今萬行門中,以消疑滯,未審以何為宗旨? 」答:「佛法本無定旨,但隨入處,明見心性,權名為宗。 」】(CBETA 2019.Q4, T48, no. 2017, p. 991b26-28)

《佛果圜悟禪師碧岩錄》卷1:「達磨遙觀此土有大乘根器,遂泛海得得而來。 單傳心印,開示迷塗。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CBETA 2019.Q4, T48, no. 2003, p. 140a28-b2)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16:「大藏教五千四十八卷,說權說實,說有說無, 說頓說漸,豈是無言說? 因甚麼達磨西來卻言,單傳心印,不立文字語言,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因何不說傳玄傳妙傳言傳語,只要當人各各直下明自本心,見自本性。  」(CBETA 2019.Q4, T47, no. 1998A, p. 880b13-18)

《宗鏡錄》卷82:「古德雲:覺非始終,以迷故執我,以悟故見性。  」(CBETA 2019.Q4, T48, no. 2016, p. 871b29-c1)

《宗鏡錄》卷25:「古釋雲:何意不見,有我相故耳,無我即見性。 了人、法二空,真心自現,即是淨身。 」(CBETA 2019.Q4, T48, no. 2016, p. 557b25-26)

《宗鏡錄》卷44:「真如妙性,乃不遷之門。 若隨物觀,局大小之所在;若約性見,絕器量之方圓;見性即成如來。 」(CBETA 2019.Q4, T48, no. 2016, p. 672c6-8)

 

第二、禪宗的見性階位不定。

在禪宗文獻裡面,絕對不會看到「開悟」、「見性」、「明見心性」屬於菩薩道的某一特定階位(不管十地或是十住)的說法。

禪宗文獻不採用菩薩道的修行階位,其修行聚焦在了悟般若智慧的核心要義。

因此,禪宗的「開悟」、「明心見性」無法用印度佛教的「十地階位」或是《菩薩瓔珞本業經》的五十二階位界定,「開悟」後可能是菩薩道的任何階位,端看修行人此前所累積的福德智慧資糧。

比對於唯識宗所立的五位階位,「開悟」可以是資糧位於般若正見的勝解──「解悟」,也可能是加行位於定心修習止觀于四如實智有所體悟的地前三賢位菩薩,也可能是長劫具足悲願、廣學一切而「證悟」遍行真如、「真、 相見道」的初地菩薩。

換句話說,禪宗的開悟,涵蓋對般若智慧的不同層次的意解、體悟、實證。

至於禪宗的綱領口號「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與慧能大師的「一悟即至佛地」,都是一種方便說法,不可按字面意思解讀,以為一開悟就證得初地果位乃至圓滿的佛位。

 

第三,禪宗的「見性」與找到阿賴耶識或看到阿賴耶識的見分無關。

蕭導師把自己的「見性」體驗說為「親見第八識的見分」。

禪宗文獻裡面從來沒有一言半語將「開悟」、「明心見性」與「找到阿賴耶識」或「見到阿賴耶識見分」做連接。

綜觀所有禪宗文獻,「開悟」、「明心見性」的意涵在禪宗中,最貼切正統佛法的描述是六祖慧能說的「頓見真如本性」,[1]意思是證悟實相、真如,開顯般若智慧,並不是「明」了甚麼心、「找到、見到阿賴耶識」等意思。

蕭導師描述自己「明心見性」參究的歷程,以為「明心」是有個「心」可「明」,此「心」若是一般人都知的六識心,就不須參禪即可「明」,於是憑己意附會此「心」于唯識經論所說的「阿賴耶識」;「見性」就是有個「性」可眼見,所以附會于《 大般涅槃經》所說的「眼見佛性」,並恣意說此「性」即是「阿賴耶識見分」。

蕭導師對「明心見性」的界定,展現的不是以實證解讀佛法文獻的高強智慧,而是對禪宗文獻的無知,將文獻中籠統的表述,無視原意與語境,隨意拼湊組合,附會自己立場。

大部分的禪宗文獻有關「開悟」、「明心見性」的語錄,與「阿賴耶識」無關。

少數「開悟」、「明心見性」與「阿賴耶識」有關的文獻,也與「找到、見到阿賴耶識」無關。 譬如蕭導師自以為的前世──大慧宗杲禪師指出,想要明心見性、證悟般若智慧,是要「除去第八識」: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20:「示廓然居士 (謝機宜):學世間法,全仗口議心思;學出世間法,用口議心思則遠矣。 佛不雲乎: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 永嘉雲: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茲心意識。 蓋心意識,乃思量分別之窟宅也。 決欲荷擔此段大事因緣,請猛著精彩,把這個來為先鋒、去為殿后底生死魔根一刀斫斷,便是徹頭時節。 正當恁麼時,方用得口議心思著。 何以故? 第八識既除,則生死魔無處捿泊生死魔無捿泊處,則思量分別底,渾是般若妙智,更無毫髮許為我作障。 」(CBETA, T47, no. 1998A, p. 896, a14-b1)

顯然,大慧宗杲認為,「心意識,乃思量分別之窟宅」,「心意識」的總體──第八阿賴耶識,乃「來為先鋒、去為殿后底(的)生死魔根」,是證悟必須斷除的心意識 (虛妄的)思量分別   (從唯識學理解,大慧宗杲的意思是,必須斷除虛妄分別、遍計執 ──亦即此識所含藏的二障種子,般若妙智才因此開顯);證悟後,即使思量分別,也是如理作意的般若妙智(即後得智)。

所以大慧宗杲認為:「開悟」、「明心」的重點,在於「斷除第八識──心意識(虛妄的)思量分別」,並非如蕭導師所說的:證悟的標的是「自性清淨、不生不滅的阿賴耶識心體」,「開悟」、「明心」就是找到此心,然後再轉依它。

其他禪宗文獻也有類似說法:

《楚石梵琦禪師語錄》卷9:「珠維那請普說。 師雲:妙喜老人道,命根斷家活大,法性寬波瀾闊,乃是禪病科立效散。 你諸人! 要識命根麼,只是第八識。 如今禪和子病痛,昏沈掉舉,總在第八識中。 若要獨脫無依,須是把第八識一刀兩叚,方始快活。 教中所謂,𢬵命不死難。 ......  第八識既斷,蛇無頭尾不行,正賊斬了,論什麼賊党。  」(CBETA 2019.Q4, X71, no. 1420, p. 594a20-b3 // R124, p. 162b9-16 // Z 2:29, p. 81d9-16)

 

最後,永明延壽禪師是禪宗祖師裡面對經教最嫺熟的一位,通達中觀、唯識與如來藏體系,永明延壽在《宗鏡錄》指出,阿賴耶識無法被現量觀察(除佛與高地菩薩之外):

《宗鏡錄》卷47:「又古德依論解釋證有第八識者。 論云:此第八識,非是世間現量所見之境,唯憑聖言量,及以真正道理,而知有之。 」(CBETA 2019.Q4, T48, no. 2016, p. 692a27-29)

 

 

第四,禪宗的「見性」不是肉眼看見某種境界。

禪宗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是開悟、證悟般若智慧的一個綱要性表達方式。 既然說「直指人心」、「見性」當然是指個人自證的智慧境界,不是眼睛在山河大地上看到某種境界。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若開悟頓教,不能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 」(CBETA 2019.Q4, T48, no. 2008, pp. 350c28-351a1)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見性成佛道。 善知識! 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 」(CBETA 2019.Q4, T48, no. 2008, p. 350c7-11)

因為是個人自己體悟的智慧境界,而且由於禪宗修行是證悟實相、開顯般若智慧的核心要義、不拘修行階位,所以禪宗形容開悟的方式籠統多樣。

比如上面《六祖壇經》就對見性的定義就包括「不取不舍」、「常起正見、煩惱塵勞不能染」,其他禪宗文獻,如《宗鏡錄》界定「無我即是見性」。

蕭導師自詡是大慧宗杲禪師再來,是克勤圜悟祖師的親傳弟子,可是克勤大師有明文點出「見性非眼」,不但不需要眼睛,與「見聞覺知思量」通通不相干,就算眼睛看不見,還是可以「見性」: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13:「只教諸人見性。 若真見自性,豈幹他見聞覺知思量擬議? 如東寺會禪師道化荊湖,有崔郡相國,出鎮湖南。 師因目疾次,崔乃問曰:如何是宗乘中事? 師雲:見性成佛。 崔雲:爭奈患眼何。 師雲:見性非眼,赤眼何咎? 且道。 見性既非眼。 且將什麼見。 聞性亦非耳。 且道。 將什麼聞。 乃至鼻嗅香舌了味身覺觸意攀緣。 一一皆然。 若向這裡明得。 至於一切處悉皆明得。 所以雪峯和尚道。 盡大地是個解脫門。 」(CBETA 2019.Q4, T47, no. 1997, pp. 772c26-773a7)

同樣,永明延壽禪師在《萬善同歸集》也明文指出,「見性」不是看到什麼,是「見無物」

《萬善同歸集》卷3:「問:「萬行之源,以心為本。 助道門內,何法為先? 」答:「以其真實正直為先,慈悲攝化為道。 以正直故,果無迂曲,行順真如;以慈悲故,不墮小乘,功齊大覺。 以此二門,自他兼利。 」問:「前明先知正宗,遍行助道。 今萬行門中,以消疑滯,未審以何為宗旨? 」答:「佛法本無定旨,但隨入處,明見心性,權名為宗。 」問:「以何方便,而得悟入? 」答:「有方便門,應須自入。 」問:「豈無指示? 」答:「見性無方,雲何所指? 實非見、聞、覺知境界。 」問:「既無所指,明見之時,見何物? 」答:「見無物。 」問:「無物如何見? 」答:「無物即無見。 無見是真見;有見即隨塵。 」」(CBETA 2019.Q4, T48, no. 2017, p. 991b22-c6)

克勤圜悟禪師與永明延壽禪師之外,《六祖壇經》中慧能大師同樣說「見性」是「無一物可見」: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彼曰:『汝之本性,猶如虛空,了無一物可見是名正見無一物可知,是名真知。 無有青黃長短,但見本源清淨,覺體圓明,即名見性成佛,亦名如來知見。 』」(CBETA 2019.Q4, T48, no. 2008, p. 356c2-6)

 

第五,禪宗認為聲聞人可以「見性」

有些禪宗祖師,譬如馬祖道一禪師,認為聲聞也可以「見性」:

《馬祖道一禪師廣錄(四家語錄卷一)》卷1:「在纏名如來藏,出纏名淨法身。 法身無窮,體無增減,能大能小,能方能圓,應物現形,如水中月,滔滔運用,不立根栽。 不盡有為,不住無為。 有為是無為家用,無為是有為家依。 不住于依,故雲如空無所依,心生滅義,心真如義。 心真如者,譬如明鏡照像,鏡喻于心,像喻諸法。 若心取法即涉外,因緣即是生滅義。 不取諸法,即是真如義。 聲聞聞見佛性菩薩眼見佛性,了達無二,名平等性。 性無有異,用則不同。 在迷為識,在悟為智。 順理為悟,順事為迷。 迷即迷自家本心,悟即悟自家本性。  」(CBETA, X69, no. 1321, p. 3, b11-20 // Z 2:24, p. 406, d11-p. 407, a2 // R119, p. 812, b11-p. 813, a2)

以上「見性」的「」,與《大般涅槃經》所說類似,泛指真如、真諦、真理、實相、空性、無我、無二、平等性、本性、中道義;「見性」的意思即是證見真如本性

由此可見,不論是《大般涅槃經》的「眼見/聞見佛性」,還是禪宗的「見性」,都是指不同層級的智慧境界。

《大般涅槃經》的「見性」有三個層級:1. 凡夫乃至九地菩薩,2. 十地菩薩,3. 佛。聞見」相對於「眼見」,其智慧眼的層次較低。

馬祖道一禪師所說的「見性」,分兩個層級:1. 聲聞聞見佛性,2. 菩薩眼見佛性

本文中篇解釋過《大般涅槃經》論述的不同智慧層次。 禪宗的「聲聞聞見佛性,菩薩眼見佛性」應該如何理解?

聲聞人只證「人無我」、「我空真如」──親證五蘊身心中沒有恆常不變的「我」,未能證「法無我」、「法空真如」。由于他们的智慧層次,只是證見局部的真理、真諦、真如,所以被歸為「聞見佛性」。

菩薩不但證「人無我」、「我空真如」,也親證「法無我」、「法空真如」──親證一切现象上显现的真如本性,相對於聲聞,智慧層次是證見全面的真理、真諦、真如,因此被稱為「眼見佛性」。

所以禪師所說的「眼見佛性」,如《大般涅槃經》說的一致,皆是指智慧境界,與肉眼見到什麼境界無關;其意義其實與「明心」、「開悟」、「見道」、「見諦」相同。

 

04. 禪宗的「看話頭」法門

正覺的「眼見佛性」,所用的功夫是禪宗的「看話頭」,這個法門源自宋代大慧宗杲禪師提倡的「看話禪」。

(一)大慧宗杲的禪宗宗旨

「看話禪」,是宋代大慧宗杲禪師在繼承臨濟禪法的基礎上所提出的禪法。

大慧宗杲認為禪宗的根本宗旨是「以心傳心[2],祖師皆是「單傳心印,不立文字語言,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目的在令學人「各各直下明自本心,見自本性」──「明心見性」;[3]或說為「令其自識本地風光,明見本來面目[4]

大慧宗杲認為,人無法開悟的主因是來自「心意識(虛妄的)思量分別」,而「心意識(虛妄的)思量分別」的根本即是「來為先鋒、去為殿后底(的)生死魔根[5]──第八識」,[6]要解脫生死,不能「溺于知見,馳騁言詞」,[7]必須「 一刀斫斷、除去此生死魔根──第八識」──「一刀兩段,絕卻心意識路頭,方有少分相應」。[8]

那麼如何「一刀兩段,絕卻心意識路頭」,大慧宗杲認為最簡捷有效的方法就是修習「看話禪」

(二)大慧宗杲的「看話頭」

大慧宗杲的「看話禪」,其來源和詳細內容,楊曾文教授在其著作《宋元禪宗史》有詳細敘述:

看話禪也叫看話頭、參話頭,簡單地說,就是聚精會神地參究一段語句,乃至語錄中一個字,在參究中又必須超越語句或字的任何含義,將參究的語句或字僅僅當作克服「妄念」和「雜念」,通向「無念」或「無心」的解脫境界一種手段或橋樑。 唐宋以來的禪門語錄,既然是用語言文字表達的,自然皆蘊含一定的意義,雖可作出不同的解釋,但並不能改變其固有的字面意義。

然而進入唐末五代以後,禪師正面說法較少,並且也回避從正面解釋前人語的原有的意義。 在宗杲之師圓悟克勤編撰的《碧岩錄》中,然也在多處解釋前人的語錄,然而卻經常批評別人對語錄所作的解釋,稱之為「沒交涉」,「錯作解會」,「向情解上作活計」,「參死句」等,說:「殊不知宗師家說話,絕意識,絕情量,絕生死,絕法塵,入正位(按:指體認空、實相、理),更不存一法,爾才作道理計較,便纏腳纏手......, 」(《碧岩錄》卷九)按照他的說法,既然古人是超絕意識、情量、生死宣說憚法的,對他們的語句自然不能以常情道理加以解釋。 宗杲的看話撣,實際就是沿著這個思路發展來的。

《大慧語錄》卷十三記,宗杲曾舉馬祖「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的公案讓弟子參,而且叮嚀:「不得作道理會,不得作無事會,不得作擊石火閃電光會,不得向意根下卜度,不得向舉起處承當。 」如果照此參究這段話,那就只有超越語句含義,把它當作吸引自己心神的沒有任何意義的對境、符號,藉以中斷思惟分辨,達到「無念」、「無心」境界。 這種修持做法就是看話禪。   [9]

從上可知,「看話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中斷思惟分辨,克服「妄念」和「雜念」」,讓心處在一種「「無念」、「無心」境界」,讓參究功夫得以不間斷,破除疑情而開悟:

自家悟處,自家安樂處。 自家得力處,他人不知,拈出呈似人不得,除已悟、已安樂、已得力者,一見便默默相契矣。 疑情未破,但只看個古人入道底話頭,移逐日許多作妄想底心來話頭上,則一切不行矣。 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州雲:「無! 」只這一字,便是斷生死路頭底刀子也。 妄念起時,但舉個無字,舉來舉去,驀地絕消息,便是歸家穩坐處也。   [10]

修習「看話禪」想要成功開悟,除了不間斷的「看話頭」功夫,也必須時時秉持著正確的佛法知見──「妙淨明心之義」:

行住坐臥造次顛沛,不可忘了妙淨明心之義。 妄念起時,不必用力排遣,只舉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州雲無。 」舉來舉去,和這「舉話底」亦不見有,只這「知不見有底」亦不見有,然後「此語」亦無所受。 驀地于無所受處,不覺失聲大笑,一巡時便是歸家穩坐處也。   [11]

妙淨明心之義」指什麼?

禪宗宗旨在「開顯人人本具但被客塵煩惱所障蔽之妙淨明心──自性清淨心、如來藏、佛性、般若智、真如自性、本心、本性、本來面目、本地風光.........」,此「妙淨明心」被「心意識思量分別」、「生死魔根第八識」所遮蔽,須以「看話頭」功夫破除,才得以顯現。

以「看話頭」的功夫不間斷參究時,必須參究到主客雙泯、人(舉話底 ) 法(「無」字公案)俱忘的境界;亦即,必須參究到︰「舉話底亦不見有 」、「知不見有底,亦不見有」(這是主體之「人」的泯忘),乃至「此語(指『無』字公案)亦無所受」(這是客體之「法」的泯忘 )。 若于此時于「無所受處」「一念相應[12],即是「歸家穩坐處」──明心見性「妙淨明心」 開顯的時候。

總結:

大慧宗杲的看話禪,宗旨是禪宗一貫的「明心見性」

明心見性」即是妙淨明心、般若智、無分別智開顯的境界,此境界主客雙泯、「無所受」(即般若中觀系、唯識系的「無所得」),並不是正覺所說的「 明心──找到阿賴耶識的所在」、「見性──肉眼看見第八識的見分」。

看話頭的目的,是為了破除妄念、思量分別、煩惱障蔽,讓人人本具而被客塵煩惱障蔽的妙淨明心、本心、本性、真心、如來藏得以顯現;並不是為了「找到阿賴耶識」或「看見第八識的見分」。

 

05. 正覺蕭導師和「大菩薩」的「眼見佛性」到底是什麼?

正覺的「眼見佛性」,是通過「看話頭」功夫所獲得的一種境界。 具體修習的過程,就是長時間讓眼睛不斷專注在一個移動的物體上面做「看話頭」的功夫。

這種眼見佛性與佛法的般若智慧毫不相干。 為什麼?

「看話頭」本身是一種修定的方法,若功夫得力,可以在動中達到「剎那定」的效果。

佛法的修行,若要見道,必須在定中(二乘見道需至少未至定或初禪的定力,大乘見道需四禪定力)修習「止觀」——梵語稱爲奢摩他、毘缽舍那

修定的目的是為了成就定力(奢摩他)來輔助觀行(毘缽舍那),而觀行的目的是為了現觀我、法(現象)二空所顯現的真理──「我空真如」、「法空真如」,以此破除「我是實有、現象是實有」這個與生俱來的執著。

禪宗「看話頭」的目的是為了「明心見道」,開顯般若智慧。 這種法門的功用,如前文所說,是為了「中斷思惟分辨,克服妄念和雜念」,比對印度佛教的大乘止觀修行,可以達到類似奢摩他的狀態,以利觀行。

也就是說,看話頭的目的,同樣是在我、法的現象上,通過現觀真如自性開顯般若智慧。

正覺的無相拜佛憶佛和看話頭,目標不是經由觀察虛妄顯現的我、法現象,現觀我、法現象二空所顯現的真理;而是為了在自己的五蘊身體裡面,找到蕭導師建立的「明心密意」──第八識如來藏的所在與功能。

正覺最初教導學員明心前就要看話頭,但是因為看話頭與「明心密意」根本無關,近幾年更改這個說法。 真正與看話頭相關的,是正覺所謂的看見「佛性」。

問題是,蕭導師整套「明心見性」理論,與正統佛法通過止觀直接觀察一切現象而破執、開顯般若智慧截然不同,所以正覺學員不知道禪宗看話頭本來的目的與功用,即使修習蕭導師的見性功夫,獲得這種特定的「定力」看到某種境界,由於理論「 聞思」的錯誤偏斜,無法斷除我執與法執,般若智慧無法生起。

單純從修定的角度看,正覺的問題是,蕭導師對於修定的層次和操作,所知太過膚淺,理論也不正確。 很多退離正覺的人,就是因為自己本身在修定上有一定造詣,所以很快就發現蕭導師誇耀的各種境界,包括所謂的「眼見佛性」、「色陰盡」等,是任何人(包括外道),在修定過程中都可以體驗的奇特境界的其中一種而已。

這些奇異境界,與般若智慧毫不相干。

簡單來說,正覺的見性,只是在修定過程中,操縱所緣對象出現的體驗。 由於蕭導師教授的修定方法功效不彰,所以大部分正覺學員在修定方面進展緩慢,才會對蕭導師「見性」與「色陰盡」的描述崇拜不已。

總的來說,蕭導師的問題,不止是對經論的理解片面粗疏,穿鑿附會,他慣性將自己修定中體驗到的境界,隨意套在經論的句子上面。

「眼見佛性」是一個,「色陰盡」是另一個。 這些五花八門的境界,懂得修定的人都可以體會,而且從神奇度來說,遠勝正覺菩薩的境界。 只是正信的學佛人不會故意炫耀,因為此類境界,與智慧無關,頂多只是定力較好,有助止觀的修習而已。

 

06. 正覺「見性」的效果?

佛法的證量,不是自己感覺有就有,自己認為有效果就有效果,或者自己拿著經論隨意附會。

佛法的證量應該從兩個層面驗證:

1. 證悟的體驗與經論文字層面的描述是否相符? 假如文字層次已經有明顯的矛盾,不論多麼神奇境界都不是佛法證量。
 
2. 佛法證量是智慧,智慧必須有破執的真實效果,否則毫無意義。 大小乘都有「見所斷煩惱」——見道當下斷除大量煩惱,沒有見道之後轉依成不成功一說。

蕭導師說「眼見佛性」當下感覺世界如幻。 本文上篇已經辨析蕭導師如幻自創十住位「如幻觀」純粹自創,沒有經論佐證。

再來,蕭導師的「眼見佛性」有沒有斷除煩惱執著、生出智慧的功效? 對見性者的品性人格有沒有巨大的轉變和提升?

正覺的見性菩薩,不過是比其他學員多了拜佛和眼鏡看移動物體的功夫。 如上文所說,從智慧上說,正覺的拜佛有「止」無「觀」,無法破執;從修定來說,對定力提升非常有限。

至於雙眼長期觀察移動物體,這種功夫非常類似過去一度流行的用眼睛盯著看3D立體圖片。如果這樣就可以感覺世界如幻,破除執著,修定的各種體驗應該都可以有效破執!

更有趣的是,很多人浪費大量時間做這些功夫後,還要經由蕭導師引導,或是佛菩薩加持,才能見性。如果蕭導師用文字對你說明,你這一生見性無望!

這種「見性」,佛經中聞所未聞,是蕭導師另一大發明創舉。

長期專注一件事情,不論你是替正覺發傳單,還是專注看移動物體,某程度上都可以減輕煩惱,但是無法消除執著。正覺明心見性的大菩薩,明心見性後往往煩惱執著有增無減,比較好的「見性」菩薩,也只是性格沉穩而已,哪裏有開發出什麽過人的智慧?

正覺「見性」的實際效果,拿最近見性的余X偉老師為例檢驗一下。

蕭導師說余老師是「耳聞佛性」,而且見性的品质很好。 本文上篇已經辨析「眼見佛性」是十地菩薩所證,而且「聞見佛性」不是耳朵聽到什麼。

這位余老師是蕭導師身邊的「大護法」,出入護衛蕭導師安全,與蕭導師關係密切。 他的教課能力深受正覺很多基層學員愛戴,甚至有學員認為,余老師推薦的學員上禪三的機會最高。目前,余老師還是正覺戒律院的主事長老之一。

這些年對余老師的私下瞭解,以及過去一年多各地正覺菩薩對他的風評,與最初對他的正面印象,差異非常大。

各地學員關於余老師的「投訴」,大多指向一件事:過去這些年,不論在臺灣還是大陸的班級,余老師持之以恆,大力貶低侮辱正覺前編譯組組長呂XX。

余老師耗費學員聽課的寶貴時間,指呂師兄開悟時福報不夠,是蕭導師拉拔而明心(這當然是蕭導師自己說法),而且面相反骨,所以後來做出欺師滅祖,自立門戶,破和合僧的重大罪業。 余老師甚至公開揭露呂師兄個人的隱私,說他是私生子,父親去世後被養母和姐姐排斥。

呂師兄大概是2010年前後退出正覺,事隔多年,為何余老師鍥而不捨反復舊事重提?

余老師所說純屬正覺同修會的一面之詞,而且言語間並非以事論事,涉及刻薄的人身攻擊,挖人瘡疤、揭人私隱,是一個普通人都不屑做的卑劣行為!

這就是正覺「明心見性」斷煩惱、去執著的功效? 這就是正覺大菩薩護持正法破邪顯正的方便善巧?

單看余老師針對呂師兄的行徑,他的明心和「聞見佛性」就極度諷刺,任何人都可以質疑他所修是「邪定」,才會心念如此染汙,而且他不是偶一為之,而是長年累月持續不斷,卻絲毫不以為恥。與很多正覺大菩薩一樣,余老師的「明心見性」,主要效果不是去除執著煩惱,而是增加執著煩惱。

余老師的言論,正覺裡面知情者眾,為什麼蕭導師還有餘老師班級的助教義工,不覺得一而再再而三詆毀自己過去的弟子或師兄弟,是一種品德低劣、人格有虧的做法?

請不要天真地以為這些事情與蕭導師無關! 余老師的思想言論,如同正覺大部分親教師的思想言論,深得蕭導師真傳。 他的攻擊污蔑詆毀抹黑,在正覺不但「政治正確」,而且完全契合蕭導師一有機會就貶低他人的「破邪顯正」手法。

佛陀在世時,對污蔑他的外道尚且心存善念,有教無類,不能共語時往往沉默以對,《中阿含第133優婆離經》記載的優婆離居士歸依佛陀的故事,就是佛陀心量寬宏的典型例子。  [13]

正覺教團到底是佛陀正法的表率,還是褻瀆佛陀正法的表率?

 

07. 結語:

正覺同修會蕭平實導師,將修定過程中體驗的各種境界強行附會為佛法證量,是對佛法「聞思修」內涵極度無知的表現。

這種做法最大的流弊,就是導致學人沉迷境界,自欺欺人,以為修定產生的境界可以生起智慧,修除煩惱。

修定所得境界,不但無法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反而容易因定生起傲慢執著,最終著魔。

正覺大菩薩熱愛丟銅錢聖杯問卜、喜歡將夢境内容當成真相解讀、相信自己上輩子是大菩薩是天人、凡事都用自己臆想的因果、福報、冤親債主理解判讀、還有蕭平實導師經常說護法神什麽都知道、說天魔干擾正法。。。這些就是熱衷境界,將大乘佛法的修行變成低層次民俗信仰的典型病症。

更嚴重的是,把自己的境界隨意套在佛經經文上,以為獲得別人都沒有的證量,屬於未證言證的大妄語。

在正覺同修會,要獲得蕭導師的「明心密意」和「眼見佛性」,必須耗費大量時間金錢精力去「累積大福德」,可是你所得到的,是一套錯誤的佛法理論,是沒有斷煩惱功效的「智慧」, 是功效不彰的修定方法,加上着魔的可能性,以及大妄語的不良後果。

同樣的時間精力,放在學習正確的知見法門上,又是什麼樣的效果?

真正的善知識,又會不會要求你用金錢和時間,換取佛陀清淨無執的智慧?

 


 

  1. 《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卷1:「善知識! 我于忍和尚處,一聞言下大悟,頓見真如本性。 是故以頓悟教法流行後代,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令自本性頓悟。 若不能自悟者,須覓大善知識示道見性。 」(CBETA, T48, no. 2007, p. 340, c3-7)《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1:「善知識! 我于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 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 各自觀心,自見本性。 」(CBETA, T48, no. 2008, p. 351, a13-16)  
  2.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1:「大覺世尊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于世,以種種微密善巧方便成就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 末後臨般涅盤,于人天百萬眾前,拈華普示,唯金色頭陀破顏微笑。 遂雲: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分付于汝。 自是西天四七東土二三,天下老和尚各各以心傳心,相續不斷。 若不識其要妙,一向溺于知見,馳騁言詞,正法眼藏流布豈到今日。 」(CBETA, T47, no. 1998A, p. 813, a23-b4)  
  3.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16:「此事決定不在言語上,所以從上諸聖,次第出世,各各以善巧方便,忉忉怛怛,唯恐人泥在言語上。 若在言語上,一大藏教五千四十八卷,說權說實,說有說無,說頓說漸,豈是無言說? 因甚麼達磨西來卻言:單傳心印,不立文字語言,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因何不說傳玄傳妙,傳言傳語,只要當人各各直下明自本心,見自本性。 事不獲已,說個心說個性,已大段狼藉了也。 」(CBETA, T47, no. 1998A, p. 880, b10-19)  
  4.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23:「道由心悟,不在言傳。 近年以來學此道者,多棄本逐末,背正投邪,不肯向根腳下推窮,一味在宗師說處著到。 縱說得盛水不漏,于本分事上了沒交涉。 古人不得已,見學者迷頭認影,故設方便誘引之,令其自識本地風光,明見本來面目而已。 」(CBETA, T47, no. 1998A, p. 910, a24-29)  
  5. 意即玄奘《八識規矩頌》中的「第八識頌」──「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中的「去後來先作主公」。 
  6.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20:「示廓然居士 (謝機宜):學世間法,全仗口議心思;學出世間法,用口議心思則遠矣。 佛不雲乎: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 永嘉雲: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茲心意識。 蓋心意識,乃思量分別之窟宅也。 決欲荷擔此段大事因緣,請猛著精彩,把這個來為先鋒、去為殿后底生死魔根一刀斫斷,便是徹頭時節。 正當恁麼時,方用得口議心思著。 何以故? 第八識既除,則生死魔無處捿泊;生死魔無捿泊處,則思量分別底,渾是般若妙智, 更無毫髮許為我作障。 所以道:觀法先後,以智分別,是非審定,不違法印。 得到這個田地了,盡作聰明、盡說道理,皆是大寂滅、大究竟、大解脫境界, 更非他物。 故盤山雲:全心即佛,全佛即人是也。 未得如是,直須行住坐臥勿令心意識得其便,久久純熟,自然不著用力排遣矣。 思之! 」(CBETA, T47, no. 1998A, p. 896, a14-b1)  
  7. 見注2。 
  8.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29:「眾生無始時來,為心意識所使,流浪生死不得自在。 果欲出生死作快活漢,須是一刀兩段,絕卻心意識路頭,方有少分相應。 故永嘉雲: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茲心意識。 豈欺人哉? 」(CBETA, T47, no. 1998A, p. 934, b25-29)  
  9. 楊曾文著《宋元禪宗史》,頁438-439。 
  10.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22 (CBETA, T47, no. 1998A, p. 903, b26-c5)
  11.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21 (CBETA, T47, no. 1998A, p. 901, a17-23)
  12.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14:「要辦此事,須是輟去看經、禮佛、誦呪之類,且息心參究,莫使工夫間斷。 若一向執著看經、禮佛、希求功德,便是障道。 候一念相應了,依舊看經、禮佛,乃至一香、一華、一瞻、一禮,種種作用皆無虛棄,盡是佛之妙用。 」(CBETA, T47, no. 1998A, p. 869, c20-25)  
  13. HTTPs://zhuanlan.zhihu.com/p/92937308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