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懷念世親菩薩

pexels-engin-akyurt-2952871.jpg

作者:王路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5765389

學醫的人,要學過「內外婦兒」——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幾本厚書,才能說自己是學臨床醫的。 學經濟學的,起碼要學過宏觀、微觀和計量,會用Eviews和Stata。 其他學科,也都差不多。 理工科一般都要學微積分,有些還要學線性代數、概率論。 這些,能奠定基本的背景。 讓交流的雙方,起碼是一隻腳跨在門檻內的。

但佛教不一樣。 學佛的人,可以什麼都不學,就敢到處發表看法,把"無分別""正念""般若智慧""空性"掛在嘴邊,談論玄之又玄的大道理。 有時候我就想,要是這個領域也有門檻,像「內外婦兒」那樣就好了。

當然,門檻不會有的。 佛菩薩慈悲,就算大字不識一個的人,也要攝受。 學習佛法,並不需要多少文化,甚至不一定需要識字。 不過,也不是一丁點兒條件都不需要。 在佛法靠口耳相傳的年代,一個聾子,想學就難。 因為他聽不到。 在邊地,也難。 邊地就是沒有佛法的地方。 因此,有"報障"的說法——三惡道、北俱盧洲、無想天,後來流傳中又增加了盲、聾、喑、啞等。 不過,報障只障礙一輩子,而另外兩種障——煩惱障、業障,是能連同下輩子一起障住的。

由於沒有門檻,就有很多魚目混珠的說法流行。泥沙俱下,甚至在不少人身上,還有反智傾向。 哪一門學科,哪一些知識,不需要通過學習來理解得更深入呢。但在佛法的知識上,有人會理直氣壯地覺得不需要,甚至鄙棄擁有知識的人,認為擁有的知識會成為解脫的障礙,並把這叫做"所知障"。

這不是佛法中的所知障。佛法中的"所知障",也叫"智障"。 一個人沒有斷盡所知障,就是說他還多少有點無知。 我們都有智障,只是有人不知道自己有智障。 這不是開玩笑的,像《菩薩地持經》《攝大乘論》等,都是說"煩惱障""智障"。 "智障"大家都理解,說"所知障",反而很多人不理解了。

學佛,還是需要一些起碼的知識的。 如果具備正確的知識,這「起碼的知識」並不需要太多。 拿學醫來打比方,一個做手術、開刀的醫師,首先是要掌握一些醫學知識的,在過了門檻之後,他可以給人開刀了。 也許往後的很多年裡,他不怎麼看書,也不做研究,但臨床手術做得蠻多。 這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但是,要讓一個完全沒有經受過系統的生理衛生知識訓練的人,去給人開刀,恐怕很危險。 他連基本的麻醉、消毒都不可能做好。

不過,在艱苦的年代,實習的赤腳醫生也可以由經驗豐富的老醫生帶,教他怎樣消毒、縫合,他也能學會一點。 雖然不是通過書本,倒也能積累一些關於手術的知識和經驗。但顯然不能據此認為學習內外婦兒毫無必要。

佛法的學習也是一樣。 一些起碼的知識是必要的。否則,就沒有"聲聞""獨覺""佛"的區別了。 聲聞之所以是聲聞,就是因為他聽到了、聽懂了起碼的知識。 因為正聞而建立起正見,成為修行的根基。

這是從最簡單的層面說的。如果從複雜層面去說,修行關涉的知識與經驗是無窮的。就像醫院裡有種種科室,每個科室都會碰到複雜病症,只是就眼角膜這一塊,就有無窮無盡的知識。有很多是研究一輩子的專家都不能徹底搞明白的。

還是要對知識心存敬畏。失去敬畏,就會傾向接受城鄉結合部電線杆上小廣告的說法:祖傳秘方,專治疑難雜症。

之所以會相信這種小廣告,還是因為,知識太少了。正確的知識太少了。正確的知識太少,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淹沒在很多亂七八糟的說法當中。 換個角度說,缺乏好的教材。

高中的理科生,都要學牛頓第二定律。但物理課本不是牛頓編的。每一個成熟的學科,都有經典教材。所謂經典教材,未必是老教材,"經典"是說它好,不是說它老。 拿經濟學來舉例子,曼昆的宏觀和微觀,就是比較流行的經典教材。我讀研的時候,中級微觀用的是范裡安的《微觀分析》(不是《現代觀點》,那是初級的,考研用的),中級宏觀用的是羅默的。和美國、歐洲很多學生用的教材一樣。

微積分方面,比較有名的是吉米多維奇習題集。我上學那會兒沒有刷過。本科用的高數教材,感覺並不好,非常薄,很多複雜的地方一筆帶過了。我甚至有個偏見,覺得中國的教材大都有這傾向:很多重要的邏輯,教材當中是不寫的,你要刷了練習題才能明白。後來,翻過美國的微積分教材,覺得太好了。雖然巨厚,但是條理分明,一看啥都清楚了。 甚至都不需要配套的習題集了。

大學里的很多專業,都有經典教材,其中介紹了跨越好些世紀的科學家、學者的工作,明白曉暢、條理分明。一般來說,學科越成熟,這樣的好教材越多。 用最簡單、輕鬆、有趣的辦法,讓小白入門,讓新一代的讀者迅速有效地接受前賢的成果。

但是,在佛法教理方面,沒有這樣的現代教材。 全面深入地覆蓋真正關涉到佛法方方面面知識的好教材,離我們最近的一本,還是世親菩薩的《俱舍論》——這是1600多年前的教材了。現代人介紹教理的專著,無論廣度還是深度上,都比《俱舍論》差得遠太多。 學者尋章摘句地找幾句話,羅列些註釋,做做筆記,也能算成論文去發表,哪怕對原文的理解有時錯得可笑。

這真讓人懷念世親菩薩呀。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