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覺同修會恣意誹謗的「離念靈知」,是「唯」有佛菩薩契「證」的智慧?

 

本文是摘錄印順法師《起信論講記》討論真如的章節,全文CBETA電子佛典有收錄。

《起信論》說:真如。。。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

印順法師在本文最後說:「這種『離』妄『念境界』的真如性德,『唯』有佛菩薩在契『證』的時候,才能與它『相應』」。所以,本論【指《起信論》】說真如有空、不空二義,都不是可憑凡夫妄念去想像的。

如果前文舉示,「離念靈知」中的「離念」,是「離妄念」,「靈知」是與凡夫的「邪知」做一個區分,所以太虛大師說「靈知」就是「真如的性德」。宗門的明心見性以及別教的初地見道,本質都是般若智,也稱爲「離念靈知」。

正覺同修會一直恣意篡改歪曲「離念靈知」的定義,誹謗「離念靈知」是常見外道落入的意識境界。誹謗「離念靈知」就是誹謗佛菩薩與歷代禪宗祖師(包括蕭平實自認的前世大慧宗杲與其師克勤圓悟)所證的智慧,與誹謗真如、空性、如來藏、第一義諦一樣,屬於是謗法的嚴重罪過。

離念靈知

正覺同修會誹謗為「一念不生的意識境界」,蕭平實說「離念靈知」不能以言語舉說,他證的「第八識如來藏」是一句話可以説得明白。

真如

唯識經論中聖者所證是無爲法真如,蕭平實將唯識經論的「真如」與有為生滅的第八阿賴耶識劃等號。

心性如來藏經論中的「真如」,意涵與如來藏相同,是一切法的清净本「體」,以無明為染緣轉出的阿賴耶識同樣也是以真如為「體」。

正覺同修會說「真如」是「第八識如來藏」顯示的「性質」——也就是説,正覺同修會的「真如」不等於「如來藏」,真如變成如來藏的「性質」。「第八識如來藏」變成「體」,真如附屬於「第八識如來藏」的「性」。

這是錯解與混淆唯識經論和如來藏經論對「體」、「性」二字定義的結果。

正覺的説法,違背唯識經論的界定,也違背心性如來藏經論的界定。

如來藏

如來藏經論中界定為「被煩惱覆蓋的如來法身」,正覺同修混淆如來藏與唯識經論的阿賴耶識,將唯識第八識的功能全部套在如來藏上,如來藏變成「有見分、相分」、「有持種、持身功能」、「可以了別根身、器界、種子」、「可以分成心體和種子兩部分」的「四不像法」。

空性

般若中觀經論的聖者所證智,被正覺同修會扭曲為蕭平實發明的「神我+第一因第八識如來藏」的代名詞。

第一義諦、勝義諦

以上名詞都是佛法三藏十二部經論裏面對聖者親證的「第一義諦」的表述。

第一義諦不可言説,無法形容,不與語言文字相應,唯證乃知,此乃經論的通説、常識: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卷3〈5 法性品〉:「大王!凡有言說,名為世諦,此非真實;若無世諦,第一義諦則不可說。」

蕭平實與佛相諍,公然說「第一義諦」可以一句話説明,而且「有一個所在之處」:

是故,若有禪師說言:「證悟之內容,無法言說;永遠都說不出來的。」當知其人乃是錯悟之師,觀乎大慧宗杲禪師與其師 克勤大師之對話,可知一句話舉說了,學人便知如來藏之所在也!豈有不可以言語徑直說出之理?唯有離念靈知之境界,方才不能以言語舉說,而必須坐入一念不生境界中,方可謂為「悟」也!

蕭平實以上所有與佛相諍的、誹謗第一義諦的言論,就是以無知凡夫的妄念去想像聖智的結果。

-------------------------------

 立二義復次,此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云何為二?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此為方便安立「真如」相,故說「依言說分別」。

因此,或科上文為離言真如,此處為依言真如。依言說而辨真如相中,此先總標二相。

真如「有二種義」:「一者如實空」,「二者如實不空」。

此說真如有空與不空二義。在空、不空上,加如實二字,顯示所說的空與不空,不是虛妄不實的,是就法體的本相而作如此說的。

說真如的空與不空,都是就真如本來的樣子說,所以名為如實。本論的如實空與如實不空,依《勝鬘經》的如來藏有空如來藏與不空如來藏而說。

魏譯《楞伽經》,稱生滅無常法為空,無漏無生滅法為不空,與今說不同。中觀宗明空、有,如說緣起有、畢竟空,世俗有、勝義空,不許說法體不空;如約有緣起假名的相、用說,也不妨說不空。唯識宗所明的空義,和本論極相近;不空,即不同了。唯識宗說不空,在依他起與圓成實二性上說,特別重視依他起的不空;本論但約真如實性說不空。【按:起信論所界定闡述的真如,與般若中觀以及唯識經論並不完全相同。】

真如如何是如實空?

「以」空是「能究竟顯實」的。顯實,即顯示真實。真如實性,雖本來如此,但必從空義去顯示它。如本論說不可說、不可念,或說非、說無,都是從遮遣虛妄的空義以顯明真如的。說空、說不、說無、說非,是約遣除虛妄執著說;而明空的目的,恰在顯示真如的實在性。真如的實性名空,是約空除隱覆真實的虛妄執著說;唯有空,才能徹底而究竟的顯示真實性。因此,唯識宗的圓成實性,也名空性,『以是二空所顯性故』從人、法二空所顯的說,即是不空的真如實性。中觀宗不同情這種論法,直就人與法的當體即空明真如,不說空卻虛妄另有不空的真實可顯。這是二宗的爭論處。

真如何以又說是不空呢?

「以有」真實「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眾生心體(真如心)是確有自體的,不離自體而具足一切無漏性功德的。無漏的稱性功德,在真如心自體中,圓滿具足,真實不虛,所以說不空。真如心本無差別可說,不過從空所顯的意義說,名如實空;從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說,名如實不空。不空義中的稱性功德,唯識家是不大注意的。古代學者有將如實空解說為即緣起的性空,如實不空解說為即性空的緣起,這是附會而不足取的!

 如實空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乃至總說,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

空,是什麼意義?這裡再為解說。

「空」,是「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的意思。不相應,如《勝鬘經》中說:如來藏與雜染法,是相異、相離、相脫的。如彼此協調一致,名為相應;若相合而不能一致,名為不相應。舉例來說,如油與水,雖同在一器而性相離,此即名不相應;若乳與水,在一器中即融合為一,性不相離,即名相應。今真如性與虛妄雜染法雖無始來同在,而真如性是清淨的,虛妄雜染是不清淨的;清淨的與不清淨的,從來就相離而不相應。真如心從來不與一切染法相應,所以名為空。上文說空是能究竟顯實義,這是說由於虛妄雜染的除遣,真如心顯現,依此真如名為空。

其實,就是虛妄雜染法未除的時候,真如自體也還是清淨不染的,還是不染一塵的。究竟顯實,約離垢清淨說;染法不相應,約本性清淨說。為了說明染法的不相應,所以說真如是「離一切法差別」「相」的。差別相,即不平等義,生滅、增減義;真如是一味平等,從來即離此一切差別(染)相的。所以離一切法差別相,因為真如心體是「無(有)虛妄心念」的。

眾生的心體本淨,本無虛妄心念;若無虛妄心念,當然沒有一切法的差別相,即是真如平等性,所以說「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一異俱相」等。這是說:真如自性,是離四句絕百非的。本論現舉有無、一異兩種四句來說。有,即存在;無,即不存在。一,即整體的;異,即是差別。有無、一異,這都是相對安立的名言心念法,真如是離卻相對的。有無四句,依本論說:有相是第一句;無相是第二句;非有相非無相,即常說的非有非無,是第三句;非有無俱相,即通常說的亦有亦無,是第四句。一、異、非一非異、亦一亦異,也是四句。真如自性是超有無、一異等四句的,所以每句都有一非字,如非有相到非一異俱相。本論的四句次第,與其他經論所說的四句次第不同。他處的四句次第是: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有是正;無是反;亦有亦無是綜合,也即是正;非有非無又是反。天臺、三論等宗,都如此說。今雙非句說為第三句,而將常說的雙亦句作為第四句,這是值得注意的。

中國學者,每重視亦有亦無的綜合句,即使說雙非,也還是如此。如天臺家說:『言在雙非,意在雙即。』而印度大乘,依循佛法的空義正軌,即重視非有非無的雙非句。對執有而明空;對有有、有無,而說非有、非無,雙非即是空的複句。照說,空、非,是順於勝義的;有、亦,是順於世俗的。本論為有宗,是妙有的唯心論,那麼將雙亦與雙非句顛倒,也自有它的意義了。本論僅舉有無、一異來說,實則生滅、斷常,都可以作四句說的。所以總結說:「乃至總」括的「說」,說真如為空,是「依一切眾生」說。「以」眾生「有妄心,念念分別」,都與真如「不相應,故說為空」。空,是從眾生的虛妄心念而安立的;「若離」虛「妄心」念,直從真如自性說,那「實」是「無可空」的。

 如實不空所言不空者,已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變,淨法滿足,則名不空。亦無有相可取,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

再說「不空」。上面依空以顯真實性,說明「法體」「無」虛「妄」雜染,說名為空。本無妄染的、因空而顯的,即離虛妄雜染的法體,「即是真心」。真如心是「常恒不變」的、「淨法滿足」的;也即是上文所說的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這就是真如的「不空」。常恒不變,約自體說;淨法滿足,約不離真常的無漏性功德說(這也可以《寶性論》的常恒不變清涼四德來配說)。無漏性功德,即清淨法,在眾生雜染位中,還沒有顯現;佛菩薩,是能分顯或圓滿顯現的。淨法在眾生未顯時,可名無漏種子,即無漏的淨能;在佛菩薩位,即名無漏功德。在凡、在聖,都是與真性平等不二的。所以約真如心體說,顯現與不顯現,是沒有什麼差別的,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稱性功德,從本以來就是如此如此的。這不能約唯識宗的無漏種子與無漏現行來解說;天台宗的性具義(但本論不立性惡),與本論的性功德,意義相近。但所說的真心不空義——真如性,不同分別心的虛妄境界,雖依名分別,還是「無有相可取」的。

這種「離」妄「念境界」的真如性德,「唯」有佛菩薩在契「證」的時候,才能與它「相應」。所以,本論說真如有空、不空二義,都不是可憑凡夫妄念去想像的。即是真心,常恒不變,淨法滿足——這是本論的根本義,也即是真常唯心論的特質所在。」

(CBETA 2022.Q3, Y07, no. 7, pp. 78a04-84a11)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