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第十二代祖師徹悟禪師:轉修淨土法門的臨濟宗禪師
【編按:
被尊爲淨土宗十二祖的徹悟禪師,又名際醒大師,被稱爲「徹悟」,因他是宗門證悟的高僧。前面介紹的淨土宗十祖行策大師說:「繼自唐宋以來。禪學寖盛。士大夫有智識者。多雅慕宗門。趣尚高異。」禪門興盛原是佛弟子之幸,但許多人生起分別心、高下想,崇禪宗輕淨土。如佛在經中所預言,末法時代能在宗門徹悟、憑修證解脫生死、做到「有禪有淨土」的修行人,少之又少,所以行策大師說:「那真能見性的,不過是楊億侍郎、李遵勖駙馬,以及許式郎中等數人而已,其餘都是在門庭外遊戲罷了」。心態不正,崇禪宗輕淨土之外,蕅益大師更加直接地指出:「近世禪者之病,在絕無正知見,非在多知見。」
正因爲學佛人「崇禪宗、輕淨土」,淨土宗祖師以通宗門教下加上證悟者的身份弘揚淨土,才能有效糾正「念佛求生淨土是是教理不通,證悟無望的愚夫愚婦才選擇的法門」的錯誤觀念(從正覺同修會的現象來看,「崇禪宗、輕淨土」到了今日還是非常普遍、深入人心的錯誤觀念)。
徹悟禪師與前面介紹的幾位淨土宗祖師一樣,自幼聰慧過人,通曉世間學問,出家修行之後教理嫺熟,被印證開悟,曾經是廣弘禪宗、名震四方的大禪師。其後就像其他轉修淨土的祖師,發現自己雖然修證過人,卻不足以面對身體疾病(病痛尚且引發煩惱,臨終面對四大分離的痛苦,又怎麽可能不生煩惱,保住人身?);又看到文殊、普賢、馬鳴、龍樹等大菩薩都求生淨土,於是轉修淨土法門,一心念佛。
淨土宗歷代祖師,以及弘揚淨土的其他宗派的祖師,譬如天台宗的智者大師和四明知禮大師、譬如法眼宗的永明延壽大師,他們對於淨土法門的認知和説法完全一致。唐、宋之後的祖師,更是一再指出禪宗的流弊,尤其是荒廢戒律、空腹高心、知見錯誤、狂禪者比比皆是的情況,所以更是勸説末法修行人專修淨土法門。至於佛教正覺同修會,蕭平實與其弟子從未完整介紹淨土祖師的著作(最多是斷章取義、去頭摘尾來證明自己的正確),他們的觀點與淨土宗歷代祖師的説法差別非常大,譬如淨土宗祖師全體推薦持名念佛為修行方法,蕭平實則認爲“無相念佛”比“持名念佛”更容易、更直接;又譬如祖師全體勸諫末法修行人遵循佛説求生淨土,蕭平實對弟子宣導要留在末法時代護持正法。
究竟歷代祖師的話可信可靠,還是蕭平實的認知才是正確的?
弘揚淨土的歷代祖師中,有多位如同徹悟禪師,因病痛發現自己的證量抵不過病苦引發的煩惱,於是從禪宗轉入淨土,一心念佛,最後預知時至,臨終出現各種瑞相。蕭平實與他所印證的“證悟聖人”,持戒的嚴謹、佛法的證量,難道勝過歷代這些祖師大德?加入過正覺同修會的人都見識過“正覺開悟菩薩”的品性,他們煩惱執著深重,平日就無事生非,互相猜忌,搞到一個小小團體鷄飛狗跳,是非不斷,到了身患惡疾和臨終之時,真的能夠不起煩惱,保住人身?還能夠“正知入胎”,來世獲得人身以及更好的福報?
正覺同修會的“開悟菩薩”最擅長自我吹噓,將小小境界體驗誇大其詞,可是他們所吹噓的什麽托夢、境界、感應等等,都是自己說自己有的“個人宗教體驗”,他人無法檢驗、無法觀察;但是非常確定的是,至今沒有“正覺開悟菩薩”做到預知時至,臨終出現瑞相,也沒有人像祖師一樣,燒出舍利子或是死後肉身不壞。不過這當然不妨礙他們自認證量高强,也不妨礙他們隨便否定祖師沒開悟,譬如否定憨山大師所悟是意識境界!】
印光大師對徹悟禪師以及其著作非常推崇,他説倘若徹悟禪師生在蕅益大師之前,其《徹悟禪師語錄》一定會被收錄在《淨土十要》之中。
印光大師在<夢東禪師遺集序>裏面說:
徹悟語錄,洵為淨宗最要開示。倘在蕅益老人前,決定選入《十要》。然具法眼者,肯令此書湮沒不傳乎。以故錢伊庵居士,於嘉慶二十四年,擇要節略,名《徹悟禪師遺稿》,刊布南方。同治七年,杭州諗西師依伊庵本,重刻於杭州。同治十年,楊仁山居士又稍節之,改名《語錄》,刻於金陵。光緒十六年,揚州貫通和尚刻《淨土十要》,依仁山本,附於《十要》後以行。今排《十要》原文,特附於《十要》第十之後,仍依仁山本,但加錢序於首,俾閱者鹹知此書之源委雲。所願見者聞者,同皆深入淨宗法界,直登上品蓮台,庶不負徹悟老人一番大慈悲心也。】
========
徹悟大師(公元1741~1810年),清代著名高僧,中國淨土宗第十二代祖師。
一、遍通經史 病後修道
大師俗姓馬,名際醒,號夢東,京東豐潤人(今河北省豐潤縣境內)。幼即聰慧,經史典籍靡不遍覽,又善作詩、詞、賦,為世人所尊崇。大師二十二歲時生了一場大病,體悟到色身不能長久,生老病死無一能避免,世事真是無常不可靠,於是決定出家修道。乾隆三十三年冬,參訪京都廣通寺粹如純大德,因師上根利智,被視為禪門法器,得以印心傳法,成為臨濟宗三十六代傳人。後來率眾參禪,警策勉勵後學,十四年如一日,聲名播揚四方,宗風大振。
二、病緣太多 攝禪歸淨
法師領眾參禪,十四年孜孜不倦。
雖然功夫出眾,但是病緣太多,因此了悟到憑著自己的力量,一生恐難得實益。又看到經典說念佛癒病,繼而發現文殊、普賢諸大菩薩都修淨土法門,智者、永明、蓮池這些祖師亦復如是,於是下定決心棲心淨土,從此徹底成為純粹的淨土行者。
大師能攝禪歸淨,崇尚念佛,做此明智之舉,因為他深知禪淨二門的精髓和難易。大師說:禪宗的泰首座和紙衣道人,他們都有坐脫立亡的功夫,但是大法未明,仍然不能夠徹底解脫,這說明參禪實在太難了!然而這等功夫造詣也非易得。如果能以這般精力和時間回轉過來專心念佛求生淨土,一定穩得上品上生。
大師在偈中表明:「自憐身作太平僧,了生脫死卻未曾,但願名標蓮芷裡,不須高列上傳燈。」他說我不要做祖師留名千古,只要往生淨土就行。
三、欣厭心切 重振蓮宗
大師深信有極樂世界和阿彌陀佛,而且非常想去,精進不懈的念佛。如果只念佛,並不想去極樂世界,甚至根本不相信有阿彌陀佛,這不叫有淨土。如果信願不堅定,雖然很精進修行,可心裡還留戀娑婆世界,這也不叫有淨土。想好好修行,下輩子生到天上,或成為大法師,或生到大富貴之家,轉女成男,這都不能叫有淨土。
大師說:「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我們修習淨業,要深信切願,一切邪說不能動搖,一切境緣不能改變。倘若達摩大師和釋迦如來勸我們放下念佛,我們也絕不更改,何況魔王外道的虛妄邪說?更不能動搖我們。這可謂是深信了。
就像赤熱的鐵輪旋轉在頭頂上,不因為這樣的苦而退失往生的願;就像輪王的勝妙五欲現前,也不因為這樣的樂而退失往生的願。何況世間小小的逆順境界?更不能改變我們。這可謂是切願了。
大師欣厭心切,精進勇猛,非常虔誠。有著名的偈子寫到:「說著蓮邦雨淚垂,閻浮苦趣實堪悲,世間出世思惟遍,不念彌陀更念誰?」只有阿彌陀佛是我們最終的依靠,極樂世界才是我們本有的故鄉。所以大師死心踏地念佛,萬牛莫挽,一天持念十萬聲佛號。而且嚴於律己,每天見客一炷香,這炷香點完就用功念佛去了。
後來,徹悟大師前往覺生寺任住持,歷時八年之久,與大眾一道精進念佛,以自身禪淨造詣,行方便法,教化眾生,廣設念佛殿堂,以便學者用功辦道。遠近學人聞風而至,受師影響,歸心淨宗者難以計數,蓮風隨之盛行,世人稱師為當時淨土法門第一人。
四、示寂紅螺 語錄傳世
嘉慶十五年,大師預知時至,鼓勵大家好好念佛,並交代後事。臨終時異香盈空,淨土相現,佛菩薩來接引。眾弟子不捨,祈師住世,大師說:「百年如寄,終有所歸,我現在要得大解脫了,你們不為我高興,還何苦挽留呢?」於是在大眾念佛聲中,大師合掌說:「稱一聲洪名,見一分相好」,於北京紅螺山資福寺安詳示寂。大師世壽七十,僧臘四十九,法臘四十三。有《徹悟禪師語錄》及《示禪教律》、《念佛伽陀》等著作流通於世。
五、古德風範 印祖景仰
印光大師對徹悟大師非常推崇,曾在資福寺住了將近四年,每天就像讀佛經一樣讀《徹悟禪師語錄》,深得其中精髓。又明晰徹悟大師一生自行化他的德業,於是推尊他為淨土宗第十二代祖師。
印光大師認為《徹悟法師語錄》繼往開來,驚天地、動鬼神,只有從大光明藏裡流現出來的智慧靈文才有這樣的能量。我們真能依《語錄》來行持,決定可以俯謝娑婆,高登極樂,為彌陀之弟子,作海會之良朋。
【原文鏈接:https://rsd.amtb.tw/archives/11325】
========
十二祖-徹悟大師
徹悟大師(公元1741~1810年),清代僧。諱際醒,一字訥堂,又號夢東。大師幼而穎異,長喜讀書,經史群籍,無不博覽。二十二歲時因大病,深感幻軀無常,發出世志。病患痊癒後,到房山縣投三聖庵榮池老和尚剃髮。第二年,受具足戒。
後參學諸方,聽隆一法師講《圓覺經》,晨夕研究詰問,精尋奧義,圓覺全經的大旨,瞭然於胸。又依慧岸法師聽講法相宗,深得妙要。後於遍空法師座下,聽講《法華經》、《首楞嚴經》、《金剛經》等大乘經典,圓解頓開,對於性相二宗,以及三觀十乘的奧旨,了無滯礙。
乾隆三十三年冬,參廣通寺粹如純翁,明向上事,師資道合,嗣法為臨濟三十六世,磬山七世。後來,接續廣通寺,率眾參禪,警策勉勵後學,津津不倦。十四年如一日,聲名播揚四方,宗風大振。
徹悟大師早年參禪得悟,因多諸病緣,思忖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馬鳴、龍樹等諸大祖師,智者、永明、楚石、蓮池等諸大善知識,皆悉歸心淨土,我何人斯,敢不皈命。
又憶永明延壽大師乃禪門宗匠,每天持念十萬聲阿彌陀佛,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況今末法,尤應修淨業求生淨土。由此便一意歸心西方淨土,專修專弘淨宗。於是輟止參禪,專一念佛,將前十餘年修禪語錄積稿,付之一炬,弟子從灰燼中撥出若干則才得以流通。大師以後弘法,開示淨土宗旨及啟信發願立行。
大師德業所感,參禪人亦多皆念佛。大師對禪淨二宗明曉精奧,開導說法,辯才無礙。律己甚嚴,每日限定一尺香的時間會客,過時惟是禮佛念佛而已。大師與大眾一道精進修持,蓮風大扇,遠近仰化,道俗歸心。當時佛門中,徹悟大師為第一人。
大師教眼圓明,將「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十六字,楷定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並以此進一步演繹為淨宗修持八大要領,認為此八種事,各宜痛講,修淨業者,不可不知:
一、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是學道通途。
二、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為淨土正宗。
三、以攝心專注而念,為下手方便。
四、以折伏現行煩惱,為修心要務。
五、以堅持四重戒法,為入道根本。
六、以種種苦行,為修道助緣。
七、以一心不亂,為淨行歸宿。
八、以種種靈瑞,為往生證驗。
大師這段開示,理事圓融,既外慕諸聖,又內重己靈,自力、佛力、自性功德力,三力和合併運,成就殊勝淨業。
師一生以求生淨土為職事,一天持念十萬聲佛號,不欣世語。且以開悟禪師之資格,詮釋禪淨之本質內涵,比較二者的下手難易與功德大小,以此建立對淨宗念佛法門的堅固信心。
大師還將真信列為十種,認為修淨業者,能具如是十種信心,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操左券: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從古至今,曾無一人逃得。
二、信人命無常:出息雖存,入息難保,一息不來,即為後世。
三、信輪迴路險:一念之差,便墮惡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四、信苦趣時長:三途一報五千劫,再出頭來是幾何。
五、信佛語不虛:此日月輪,可令墜落,妙高山王,可使傾動,諸佛所言,無有異也。
六、信實有淨土:如今娑婆無異,的的是有。
七、信願生即生:已今當願,已今當生,經有明文,豈欺我哉!
八、信生即不退:境勝緣強,退心不起。
九、信一生成佛:壽命無量,何事不辦。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嘉慶五年,大師退居紅螺山資福寺,打算於茲終老。四眾弟子依戀追隨者甚眾,大師為法為人,始終沒有厭倦之心,於是便收留大眾,與大眾同甘同苦,擔柴運水,泥壁補屋,遂成一念佛道場。
大師居紅螺山十年,至嘉慶十五年二月,到萬壽寺掃粹祖塔,辭別山外諸護法云:「幻緣不久,人世非常,虛生可惜,各宜努力念佛,他年淨土好相見也。」三月回到紅螺山,命弟子預辦荼毗事。交接住持位,告誡眾人:「念佛法門,三根普被,無機不收。吾數年來,與眾苦心建此道場,本為接待方來,同修淨業,凡吾所立規模,永宜遵守,不得改弦易轍,庶不負老僧與眾一片苦心也。」
圓寂前半月,大師覺身有微疾,即命大眾助稱佛號,見虛空中幢幡無數,自西方而來。大師告眾人說:「淨土相現,吾將西歸矣。」眾弟子懇勸大師住世,大師回答:「百年如寄,終有所歸,吾得臻聖境,汝等當為師幸,何苦留耶?」
十二月十六日,大師指令設涅槃齋。十七日申刻,大師告眾人說:「吾昨已見文殊、觀音、勢至三大士,今復蒙佛親垂接引,吾今去矣。」大眾稱念佛號更厲更響。大師面西端坐合掌說:「稱一聲洪名,見一分相好。」遂手結彌陀印,安詳而逝。大師世壽七十,僧臘四十九年,法臘四十有三。有《夢東禪師遺集》流通於世。
【原文鏈接:https://former.hwadzan.com/k12/1873.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