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庵大師:念佛一樣會着魔!念佛着魔的原因是什麽?

佛像.jpg

師兄曾經問:正覺同修會的人說自己能夠「無相念佛」,可以時時刻刻都憶佛念佛不間斷,但是爲什麽在他們身上完全看不到長期念佛的正面效果,不要總是高談「如何用念佛契入實相」,念佛人最起碼應該心境平和、執著減少、謙遜安忍,爲什麽正覺同修會的人説自己時刻憶佛念佛,身口意行表現出來的反而是各種負面的情緒、粗重的煩惱,控制不了的傲慢、猜忌、鬥爭、嫉妒、説謊、造謠,而且對自己的這些「煩惱」絲毫不察覺?

念佛的正確心態,念佛的方法、應該注意的細節,念佛人經常犯的錯誤——這些關於念佛的問題,淨土宗歷代祖師的在他們的著作裏面都有給修行人分析説明,無論念佛是爲了求生净土還是想通過念佛參禪開悟或者自得心開,都應該參考净土宗祖師的開示。

淨土宗十祖省庵大師的語錄裏面,就有一段針對念佛常見錯誤的詳細説明——<念佛著魔辯>。

很多人以爲念佛有佛的加持護念,一定不會出錯,殊不知念佛一樣可以着魔,一樣有許多岔路歪路。一句佛號確實是能治萬病的「阿伽陀藥」,因爲相對其他法門來説,念佛確實是最容易、最直接、岔路最少的修行法門,可是末法的人我見深重,心性傲慢,得少為足,所以省庵大師提醒念佛人要時時檢點自己的煩惱和我見是否有減少,否則「見地提高我見就提高,工夫增進我見也增進」,而且是「稍有一點得利,就生憍慢心,譏嫌同學,誹謗行人,雖然有修行,終究成為魔事。」

省庵大師所説的「着魔」,不一定專指從外表上看到的心智錯亂或行爲瘋狂,「着魔」是指念佛不但沒有把染濁的心净化,反而因爲念佛而進一步增強了我見和煩惱。

省庵大師分析念佛「着魔」有三大原因:教理不通、不遇善友、缺乏覺察力。其他念佛出現的問題和錯誤,可以説都是從這三大原因所衍生的。每個念佛人都曾經面對這三個問題,雖然未必導致我見增盛、煩惱加重,但是會令我們念佛不得力、沒進步。

「教理不通、不遇善友、缺乏覺察力」這三個原因也是互相促成的,譬如教理不通、正見不足的人特別容易被惡知識、惡友矇騙誤導,缺乏覺察力的人看不見自己念佛念出傲慢心,也觀察不到自己的「師父」、「同修」同樣如此。

正覺同修會的現象恰恰印證了省庵大師説的「念佛着魔」現象:「見地提高我見就提高,工夫增進我見也增進」,「稍有一點得利,就生憍慢心,譏嫌同學,誹謗行人」。造神封神、自我神化、自認「我是再來菩薩、我是X地或X住菩薩」更加是《楞嚴經》中佛早就預言的「着魔」行爲。

從下面省庵大師的分析説明來看,正覺同修會念佛無效、念佛之後言行舉止還不如凡夫、念佛念到自封X地或X住菩薩是必然的。一般人開始念佛,總有「教理不通、不遇善友、缺乏覺察力」的問題,正覺同修會體現的是這三大問題的「極緻版」:

1. 不是教理不通,而是邪見滿溢

2.不是不遇善友,而是只皈依崇拜一名惡知識蕭平實,不提、否定、甚至批判古代現代的善知識、善友

3. 不止是缺乏覺察力、觀察不到自己的不善心念和行爲,而是時刻活在幻覺裏面(不是時刻憶佛念佛),將自己所有的不善心念行爲、所有的我見和執著,美化提升為「菩薩行爲」,譬如將「貪戀女色」高抬為「我是慈悲攝受衆生」,或是將「强烈的眷屬欲」美化為「我們要跟平實導師生生世世綁在一起是爲了護持正法」。

===========

《省菴法師語錄》

念佛著魔辯 (白話版)

有人問省庵:參禪一門,全仗著自己的力量,所以常常有魔事。念佛卻是依靠他力,所以有佛的護念,魔事不會出現,是這樣嗎?

省庵說:也對也不對。關於參禪念佛,說到難易,固然有自力和他力的分別。說到魔事,二者都不能避免。」

又問:「怎麼講?」

答:魔事的出現,原因有三。一者教理未明。二者不遇善友。三者自不覺察。

現今人走千裡遙遠的路,如果不按地圖,又沒有向導,再不熟悉道路的狀況,冒然前進,我知道他難免有走錯的可能了。

參禪念佛,就如行路,經教就如地圖,善友就如向導,覺察的心就如熟悉道路的狀況,雖然是兩條路途,平易和艱險卻不同,都不免有錯誤的可能。參禪暫且不說,只說念佛。

有討厭平坦而喜好奇特的,有捨棄直徑追求迂回的,有兩條路兼顧,兩條路都走失的,有的把途中當家,把平地當高山的。這樣的錯誤,不能都列出來,這是教理不明白的過失啊。

念佛法門,極圓滿極快捷,最容易又最難,只在《阿彌陀經》中一心不亂四個字。簡單說,愚夫愚婦都可以做到,復雜說,大聖大賢也不能勝過現今初發心的行人。

或暫時得到輕安,自認為已達到事一心的,明白一點,又自認為達到理一心的或大聲念不往生,小聲念還能往生的;或勇猛過分,精進超常,不知道心外沒有佛,快速求證,不通達善巧方便,急切想捨棄身命,因而魔鬼進入身體,瘋癫狂亂,都不覺知。這是善友沒遇到的過失啊。

那眾生的生死,是以我見為本的,我見不除去,修行沒有益處。

但我見的生起,根深蒂固,那萌芽枝干,無處不在。

所以,見地提高我見就提高,工夫增進我見也增進。若不時時撿點,刻刻提醒,那我見就念念發生,心心增長,追隨著修行人,到死也不離。

所以,學人不虛心,自己就不覺察。不覺察,所以我見增長,稍有一點得利,就生憍慢心,譏嫌同學,誹謗行人,雖然有修行,終究成為魔事。這是自己不覺察的過失啊。」

有人說:「參禪必須親近明師,如果沒有明師,必須看經教。念佛只是貴在深信力行,既然能深信力行,那決定往生,何需憑借善友經教呢?」

省庵說:這是什麼話?世間小技巧,尚且不能沒有師長,何況念佛是出離生死的要門呢?如果沒有善友經教,從哪裡開發? 誰是引導?《觀經》說的下三品,都是臨終善友開發,所以能夠往生,那上中品就不必說了。須知從凡到聖,從易到難,莫不是以善友經教為根本。你不憑借經教,從哪裡知道淨土法門,而生起信願呢?」

有人說:若是因為經教才知道念佛,那《阿彌陀經》一部經足夠了,何必用那麼多呢?

回答:上根人就可以,中下根機的人,必須閱覽所有淨土的書,完全清楚信願行的三資糧的差別,加上善友的警䇿,以及內在虛心覺照,這樣也許能避免魔事,而後念佛的功夫可以天天進步了。否則不是魔事,也終成增上慢人,一念不覺,就成墮落,那禍患可以說得完嗎?」

有人說:「行人的心既然念佛,佛難道不垂下護念? 如果佛有護念,魔事從哪裡來?」

省庵說:念佛人果然達到一心不亂,那麼佛的護念不虛。如果沒有達到一心,或者有人把輕安當禪定,把淺解當深悟,隨他的一點成績就生起增上慢,這是他自取罪過,不是如來的錯。

所以我說善友、經教、覺察的心,三者缺一不可,而覺察的心尤為重要,不可以片刻的脫離。如果有一念不覺察,那麼一念顛倒,念念不覺察,那麼念念顛倒,顛倒既然生起,魔事就興風作浪了。一生的工夫,頓時白費,不可怕嗎?

【編按:淨土法門裏面有許多感應和瑞相,也常有念佛人見佛見淨土,包括蓮池大師的發願文裏面也祈求見佛。省庵大師說,念佛功夫不到「一心不亂」未必能得諸佛護念,印光大師也說未得一心不亂,不求見佛。也就是説,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之前,不論見到什麽、感應到什麽都不要認定是「我已經功夫成就、我一定能生淨土」的證據,也不要刻意渴求感應,這些境界感應,大多只是妄心顯現的幻境。】

淨土文說:「身無病苦,心不顛倒。」應當知道身無病苦,就要求生佛土,心不顛倒,在於自己的修行。在於佛的,不是我敢決定的,在於自己的,怎麼可以不自勉呢?

假使臨終一念顛倒,不但九品不能往生,恐怕三途惡道也難免。佛雖然大慈悲,也救我不得,奈何奈何? 所以修行淨業的人,不可以一念遠離善方,也不可以一念生顛倒心啊。

【編按:有些弘揚淨土的人說,只要你信佛念佛,不管功夫怎樣,不管臨終什麽狀態,依靠阿彌陀佛的大願就一定能往生淨土。淨土宗祖師都强調功夫,念佛的功夫是保證臨終不會「心生顛倒」的關鍵,念佛的精進不懈也是「真信佛、真想去淨土行爲證據」。】

***************

原文:

《省菴法師語錄》卷1:

念佛著魔辯

或問省庵曰。參禪一門。全仗[A57]己力。故每多魔事。念佛則仗他力。故承佛護念。魔事不生。有諸否乎。省庵曰。唯唯。否否。夫參禪念佛。論其難易。固有自力他力之分。若論魔事。二俱不免。或者曰。敢問何謂也。

曰。魔事之來。其由有三。一者教理未明。二者不遇善友。三者自不覺察。今夫人適千里之路。苟不按輿圖。又不逢引導。復不識前路通塞。莽莽然而進。吾知其難免於錯誤之患矣。參禪念佛。譬如行路。經教如輿圖。善友如引導覺察之心如識路通塞。雖兩條塗路。夷險不同。俱不免錯誤之患。參禪且置。只如念佛。

或有厭平坦而好奇特者。或有捨直截而求紆曲者。或兩路兼行。兩路俱失者。或以塗中。為家舍。平地為高山者。如是錯誤。不可勝舉。皆教理未明之過也。

念佛一門。極圓極頓。至易至難。只如彌陀經中一心不亂四字。淺言之愚夫愚婦皆可為。深言之。大聖大賢終不能過今初心行人。或暫得輕安。自謂[A58]已得事一心者。初開淺解。復自謂得理一心者。或粗念不生。細念猶生者。或勇猛過分。精進倍常。不知外心無佛。速求取證。不達善巧方便。急欲捨身。魔鬼因之遂入其體。為風為狂。都不覺知。此善友不遇之過也。

夫眾生生死。以我見為本。我見不除。修行無益。然我見之生。根深蒂固。其萌芽發幹。無處不有。

是故。見地高則我見俱高。工夫進則我見亦進。若不時時撿點。刻刻提撕。則念念發生。心心增長。隨逐行人。雖死不離。

是故。學人心不虗。則自不覺察。不覺察。故我見增長。少有所得。則生憍慢。譏嫌同學。誹謗行人。雖有修行。終成魔事。此自不覺察之過也。或曰。參禪須近明師。若無明師。須看經教。念佛祗貴深信力行。既能深信力行。則決定往生。何藉善友經教。省庵曰。是何言歟。

世間小技。尚不可無師。況念佛為出生死要門。若無善友經教。從何開發。誰為引導。觀經下三品。皆是臨終善友開發。故得往生。其上中品則不必言矣。須知從凡至聖。由易至難。莫不以善友經教為根本。汝不因經教。何由而知淨土法門。而生信向邪。

或曰。若因經教而知念佛。則彌陀一經足矣。奚以多為。曰。上根則可。中下根人。須徧閱淨土諸書。備識信行願三差別之相。加之善友警䇿。內以虗心覺照。庶幾免於魔事。而後念佛之功可日進焉。否則不為魔事。終成增上慢人。一念不覺。遂成淪墜。其禍可勝言哉。

或曰。行人心既念佛。佛豈不垂護念。如其護念。魔事何從。

省庵曰。念佛人果得一心不亂。則佛護念不虗。如其未得一心。或有以輕安為禪定。淺解為深悟者。隨有所得生增上慢。此則自取過愆。非如來咎。是故吾言善友經教覺察之心。三者缺一不可。而覺察之心尤為最要。不可須臾暫離。若一念不覺。則一念顛倒。念念不覺。則念念顛倒。顛倒既起。魔事興焉。畢世工夫。一朝唐喪。可不畏歟。

淨土文云。身無病苦。心不顛倒。當知身無病苦。則求土於佛。心不顛倒。則求在於我。在於佛者。非我敢必。在於我者。宗可不自勉焉。設使臨終一念顛倒。非唯九品不生。抑亦三塗難免。佛雖大慈。救我不得。奈何奈何。是故修淨業人。不可一念遠離善方亦不可一念生顛倒心也。」

(CBETA 2022.Q4, X62, no. 1179, pp. 247b03-248a7 // R109, pp. 617b15-619a13 // Z 2:14, pp. 309b15-310a13)[A57] 己【CB】,巳【卍續】。 [A58] 已【CB】,巳【卍續】。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