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好文共賞 (4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4k-wallpaper-close-up-dry-leaves-1624690.jpg

本文引自周貴華著《世界佛教通史. 第一卷 印度佛教》,頁449-453,簡單介紹大乘佛法幾個體系之間的差異以及其歷史源流。 佛法並非科學,可以簡單直接通過數學邏輯或科學實驗分析驗證。 今日學界對佛法的認知和理解,乃前人耗費無數心血、長期考證研究佛教歷史、典籍、文獻、哲思理論的結果,希望讀者瞭解佛法的繁瑣艱澀。

 

  大乘宗派與大乘系

(一)大乘佛教兩大宗派

大乘佛教的興起與龍樹菩薩的名字連在一起。正是龍樹菩薩出現,闡揚大乘佛教普度眾生的殊勝性,批判部派佛教自利趨寂的保守性,不僅使大乘佛教在佛教以及社會文化中獲得了自己的位置,而且其精神廣播群生。大乘佛教自此始以教派形式建立起來,而開創了度化眾生的新的廣闊空間。

龍樹菩薩作為大乘佛教最早的著名倡揚者,名垂佛教史冊,被譽為第二佛陀。龍樹菩薩及其弟子提婆菩薩依止佛陀般若教,創立了印度大乘教第一個教派中觀派,成為大乘宗派佛教的兩大著名祖師。【编者按:龙树提婆师徒从未弘扬「如来藏」体系】

在龍樹、提婆菩薩開創中觀學派後,彌勒、無著師弟傳出佛陀瑜伽行教,開創了印度大乘佛教的另一個宗派瑜伽行派,構成印度大乘佛教的兩宗派。誠如義淨法師在《南海寄歸內法傳》中所說:“所雲大乘,無過二種:一則中觀,二乃瑜伽。

中觀則俗有真空,體虛如幻;瑜伽則外無內有,事皆唯識。”如果說龍樹菩薩、提婆菩薩顯揚了大乘的甚深性,那彌勒菩薩、無著菩薩在此基礎上則開顯了大乘的廣大性與完整性。總之,按照大乘佛教的判教,這兩派發揮了佛陀大乘聖教的不同思想意趣,顯示出大乘佛教的甚深、微妙與廣大性。

印度大乘宗派佛教思想的興起與印度大乘佛教經教思想的歷史展開分不開,這本是一個極為複雜的問題,但從理境角度觀察最容易把握宗派形成的思想特質。實際上,正是根據經教思想的兩種趣向,形成了大乘宗派的中觀派瑜伽行派兩支。最初針對部派佛教以及外道學對法的執著方面,以來顯示佛教的趣向與世間性的根本差別,凸顯一切法空方面,所以主要弘傳般若思想;對此的隨順、開闡,成立了中觀派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20x1080-wood_photography_wooden_surface_macro_marbles-22567.jpg

很多佛教徒不禁會問,佛教談的業力、因緣、果報理論,都是涉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 如果由前世的前世一直推論,那麼,第一世又是如何出現?

況且佛教一向以「無始時來」(from beginningless time)即無開始無終結的方式,以形容有情生命及世界的存在,到後來瑜伽行派建立「阿賴耶識」說明生生世世的相續不斷,如《阿毘達磨大乘經》:「無始時來界, 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界」是「因」(cause)的意思,即「阿賴耶識」,它並非第一因(cause)而是「無始時來」的性質,亦是有情自作自受所致而得的果報,所以佛教不尋求如其他宗教「 自由永有」永恆創造主的第一因(causa prima/first cause)。

佛教以不尋求第一因,並以「無始時來」作回應,這就必定出現無窮後推(ad finitum)的情況,而且聽來亦取巧,這可說是佛教理論系統的阿基里斯腳踝(Achilles' heel)。 本文雖然未能解決這個問題,但希望從其他角度進行探討及思考。

對於第一因的探求在人類文明中從來未有中斷過,不論從宗教、哲學及科學的層面研究。 我們尋求第一因是建立于我們的存在之上,而存在又建立于時間空間上,其中又存在著我們個別個體。

 

時空在我們的認知感知上可說是非常實在無誤,並可客觀地以儀器量度,故人類文明未有對它們作出質疑。 直到1905年愛因斯坦《論動體的電動力學》[1] 狹義相對論(Special Relativity)提出時間膨脹(time dilation)、長度收縮(length contraction)等概念,證明時間空間是隨速度而變化,並非絕對的,更沒有客觀的性質。

 

如果能超越光速,就連因果都可以顛倒過來! 愛因斯坦後來更發展廣義相對論(General relativity)探討時空(Space-time)如何被引力所扭曲。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right-close-up-colors-335908.jpg

作者:陳瓊璀

 

 (一)原始佛教對有情的分析──從五蘊觀察無常想能建立無我想 

在《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三中有說:當知為顯無我性義建立諸蘊(大正三十 頁五九三下)。 從原始佛教的根本經典阿含經中,我們可以發覺,佛陀教導弟子對自我的觀察和反省,最初和最基本的就是蘊觀,雜阿含經的陰相應,所有的經文都是圍繞著這個主題。

蘊觀,就是當我們對自我的思考或者尋求的時候,如果以理性地觀察和分析下來,可以有二大類,一是物質的現象,二是精神的現象。

物質現象叫做色蘊,精神現象則包括受蘊、想蘊、行蘊和識蘊,而每一蘊都是由各種不同的因素和合而成,皆為無常、苦、空、非我,故遍尋我們的身體,無論自內而外,都不具常、一、主、宰的性質。

從許多經文顯示出,佛陀教導弟子,當這樣觀察我們的身、心關係的時候,以色、受、想、行、識蘊為一組整體地觀察,而此五蘊的性質亦以無常、苦、空、非我為一組整體地觀察。 例如雜阿含經卷一,一開始的經文就是這樣(大正二,頁一,經一):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見;正見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見;正見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比丘! 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複如是。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20x1080-wood_photography_wooden_surface_macro_marbles-22567.jpg

 

作者:釋昭慧

http://www.hongshi.org.tw/articleCview.aspx?nono=152

迎請中國陜西法門寺佛指舍利,這是台灣佛教界的一大盛事。就佛教徒而言,它是可資緬念聖德的一點具象依憑;就非佛教徒而言,它是重要的歷史文物;就台灣社會而言,在盛況空前的儀典與龐大的迎瞻隊伍之中,我們已看到了它的「新聞性」。就賭徒而言,星雲大師說得好:要依佛指舍利來求取明牌,一定不會「樂透」,而會「苦透」。

佛指舍利所可啟發者,也許可以比上述事項更多。《佛說力士移山經》中有一段記載:

一時佛與千二百五十比丘遊行於拘夷那竭國,見其國臣民皆出雲集,原來去此不遠,有大石山,方六十丈,高百二十丈,妨塞門途,行者迴礙。有五百個「膂力世稱希有」的大力士同心齊喝,并勢推移,結果力盡自疲,不得動搖。

由於音震遐邇,乃引來黎民之輻湊共觀。佛陀於是前去,以右足大指蹶舉山石,再以右掌捏成一摶,三轉置於虛空,去地四丈九尺,還著掌中,以三指捏成沙屑。時諸力士見佛神變,目瞪口呆,於是問道:這是佛陀乳哺之力(天生的力道),還是神通、智慧、意行之力?佛答:這只是乳哺之勢。

緊接著,佛陀一一回答:如來的乳哺之力、神足之力、智慧之力、意行之力,是何等的鉅大,而且後後超乎前前。

力士再問:還有沒有超過它們的力量?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20x1080-wood_photography_wooden_surface_macro_marbles-22567.jpg

作者:釋昭慧https://www.hongshi.org.tw/userfiles/epaper/hongshi%20pic5/408.html

 

佛門中的「結構性問題」

 

每當佛門發生性醜聞時,我總不免被媒體訪談,或是受佛門同道要求,希望我能發聲。這兩天,媒體瘋傳中國佛教界的重大性醜聞,我當然也不例外地面對了同樣的課題。

 

由於受指控當事人A僧位高權重,後續影響非比尋常,再加上網路世界的訊息散播極為迅速,雖然內地網管部門,已一律將出現A僧、B寺或英文「迷吐」等關鍵字的相關貼文予以刪除,但絕無可能滴水不漏,因為,那些文字業已改成圖檔,持續在大陸網域紛傳,道友們也一再透過各種管道傳送給我,更別說是港、台媒體圖文並茂且標題露骨的大幅報導。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nis-oliveira-_12PwFpWZZ0-unsplash (2).jpg

 

學佛的基本認識

第一章 佛法的特質

第三節 佛法是理性的宗教

 

莊春江 編著 2001/5/1 初稿, 2016/8/8 更新 [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bb/bb03.htm]

 

佛法中宗教的含意

什麼是宗教?一般的解釋,總是說宗教是利用人們對大自然與生命的無知,以及因無知所產生的恐懼,來勸善懲惡[1]、發展人神關係與情感寄託的信仰[2]。然而,這樣的宗教意涵,顯然與當初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建立僧團,成立佛教的情形不相符合。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irl-lake-landscape-2409627.jpg

 

我怎樣判攝一切佛法

──二十九年八月在漢藏教理院暑期訓練班講──

一 前二期我對一切佛法的看法

甲 初期的略述

乙 第二期的略述

二 第三期我對於一切佛法的看法

甲 教之佛本及三期三系

乙 理之實際及三級三宗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一年十二月作──

 

昔基師既著《唯識料簡》,于《法苑義林》複有〈總料簡章〉之作。 頃獲讀竟無居士之〈唯識抉擇談〉,十之八九,與吾意吻合無間。 然以之專談唯識一宗,雖無不可,而置之佛法總聚中,則猶須為抉擇之抉擇焉! 故今之〈佛法總抉擇談〉,即對於竟無居士之〈唯識抉擇談〉而作。

今作〈佛法總抉擇談〉,將以何為准據而抉擇之耶? 曰:依三性。 蓋三性雖唯識宗之大矩,實五乘法之通依也,故今依以為抉擇一切佛法之准據焉。 而抉擇之先,當略明三性之梗概。

一者、遍計所執自性:其能周遍計度而倒執者,則六七二識煩惱相應諸心心所 【稱為「能遍計」】 也 。 其所周遍計度以倒執者,則于一切依他起法 (稱為「所遍計」) 周遍計度,不能適如其量,或增益之,或損減之,而倒執為圓成實也 【此處「圓成實」可理解為「真實、真理、實相、事實」義】。

雲何遍計所執? 謂計度彼依他起法(譬如一五蘊和合身心相續體),或增益之(增益有一獨立、自在主宰、恒常之自性或自體──「我」) ,或損減之(譬如計度此依他起五蘊法,死亡後即永遠斷滅),顛倒執為圓成實性。 若達唯依他起而不起增損之二執,固無妨遍計焉! 但遍計執自性即是倒執,倒執解即無所謂遍計執自性。 故所計之依他起及所執之圓成實,概唯虛妄。

二者、依他起自性:依他所起之法,則一切有漏無漏之有為法是;以相用不空而無實自體為其自性 【種子現行而生的心、心所、色法】

其所依之他,若分別言之,則眾緣是;若概括言之,則一切雜染依他起法皆依倒執起,一切清淨依他起法皆依正智起。 然倒執由迷真如、違真如故起,而正智由悟真如、順真如故起。 間接言之,則謂彼違真如之雜染法,由能迷真如之恒行無明起;彼順真如之清淨法,由所悟真如之二空真如起,亦無不可。

三者、圓成實自性:乃一切法圓滿成就真實之體,以無欠余、不變壞、離虛妄為自性者。 不變壞遮非依他起,離虛妄遮非遍計執,無欠余表是圓成實。 若依遣遍計執、斷依他起之所遣清淨、所斷清淨以言圓成實,則唯無為真如是圓成實 【《成唯識論》取此狹義定義】

若兼能遣清淨、能斷清淨以言圓成實,則亦兼攝無漏有為是圓成實【《攝大乘論》取此廣義定義】。 若唯無為是圓成實,則佛果具圓成實及淨依他之二性,或兼離執之遍計性 【「離執之遍計」表示依名言施設「假說自性」等來說法──唯識宗是;若攝無漏有為是圓成實,則佛果唯圓成實性──真如宗是 。 有處以真如、無為、與圓成實等量齊觀,故亦言佛果唯真如或唯無為──真如宗經論是。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問學佛應該讀什麽書。 以下這一篇是太虛大師整理的有關阿陀那識/阿賴耶識的資料,詳盡且有條理,非常值得一讀再讀。

太虛大師整理了各類佛法體系、義理、心得的文章,適合學佛人閲讀,只是文言較多,請讀者務必耐心。

下面內文的粗體是筆者所加的注解。 附上這一篇文章,也是希望讓正覺瞭解,如果蕭導師對阿賴耶識的定義是對的,那太虛大師錯得也太離譜了。

 

《阿陀那識論》

──十四年十一月在東亞佛教大會教義研究部提出──

一 出名

二 界義

三 釋名

四 出體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