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持名念佛功夫如何成片?
作者:黃經圓師兄
以下內容系根據在下以前的文章修改而成,原先寫了幾種念佛法門,現在只說「持名念佛」一種。
一、定的本質
云何為定? 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智依為業。 [1]
這是玄奘菩薩對於定的總結。定,有的地方直接就說「心一境性」,初學者雖然不能直接獲得心一境性,於某個物件一心專緣還是可以的。由此,對定的定義可以做如是描述:
定,就是對於預設的單一目標,做持續的專注而不被引轉。而定力則是觀行引發智慧的重要條件之一。
下面就圍繞定的定義,從如下5個方面
- 所緣、
- 專注、
- 持續、
- 轉折的時機、
- 注意事項目
談一下如何用持名念佛修習定力,並達成念佛功夫成片。
二、所緣的建立
2.1、所緣
2.1.1所緣的定義
所緣,也就是上文中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所說的「所觀境」。通俗地說,就是修定者在練習定力的時候要去專注的目標。對於修定的目標,無著菩薩總結了《瑜伽師地論》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聲聞地中的內容,列出實修止觀時應該專注的三大類所緣: 外緣、上緣、內緣[2]。
對於這三種所緣,《六門教授習定論》里解釋到:
外緣,謂白骨等觀所現影像,是初學境界; 上緣,謂未至定緣靜等相; 內緣,謂從其意言所現之相為所緣境。 [3]
外緣,依照世親菩薩的解釋,就是白骨觀、不淨觀、佛隨念、四大觀等所取之物件。這些用來安止心的物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從「外」取一個物件,來作為意識所投向而專注的物件。包括持名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這些念佛法門的所緣,都屬外緣所攝。通過外緣的安立,使得修學止觀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煩惱的偏重而有所選擇,依此所緣修學,能夠「得作意住」[4]。
上緣,簡單地說,就是未到地定及以上的四禪八定所緣之物件。這些物件細微清淨,故名為「上」。依此練習專注,可以獲得世間禪定,得「世間清淨」[5]。
內緣,直接理解就是「意言境」,意識所對之境。淺的說就是自內心所現一切法,深的說主要是無煩惱引奪所引生的各種智慧。如緣四聖諦、無我所成三昧、真如三昧、唯心識三昧,皆為內緣所攝。
以上三種所緣,對於初學來說,所有能夠專注的物件,多為外緣,所以接下來就常見的念佛方法,從「所緣」的角度做進一步的探討。
2.1.2 持名念佛的所緣
2.1.2.1 佛之名號
佛有十種名號,即
- 如來
- 應供
- 正遍知
- 明行足
- 善逝
- 世間解
- 無上士調禦丈夫
- 天人師
- 佛
- 薄伽梵
所以釋迦牟尼佛,也可以尊稱為釋迦牟尼如來、釋迦牟尼世尊等。 藥師琉璃光如來、無量光及無量壽如來等等,俱是諸佛名號。
所謂的念佛,有兩種念佛法:
1、直接稱念佛陀的名號。如念阿彌陀佛、藥師琉璃光如來、釋迦牟尼佛。
2、隨念佛陀十種功德名號。 如《雜阿含經》、《瑜伽師地論》等經論中所說的六念法門(念佛、法、僧、戒、天、施)、佛隨念法門。
2.1.2.2 持名念佛所緣的解構
直接念誦某佛陀的名號這種方法在中國很盛行。所以下面主要就這種方法進行探討。
如前面對定的定義可以知道,定所專注的物件,其特性就是單一。但是對於這個單一,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理解。對於初學來說,持名念佛所念的物件,就是口中所念出來的佛號,這個佛號,就是一個單一的目標,故以此練習攝心。
但是在定力比較好的人看來,持名念佛的所緣不是一個單一的物件,它是由
- 音效
- 音效所指向的語義
- 音效之間的間隔與節奏
- 佛號所伴隨的音律
這些共同組成。
同樣的道理,持名念佛的時候,伴隨特定的步伐或者呼吸一起念佛,此時專注的對象組成成分有:
- 組成佛號的聲音
- 音效之間的間隔與節奏
- 音效所指向的語義
- 佛號所伴隨的音律
- 特定的步伐或呼吸節奏
這一堆東西。 所以有的時候把持名念佛叫做「口念心聽」,之所以用「聽」字,就是想要表達此法門所要專注的是聲音及與聲音相關的節奏、音律、語義等這一堆東西。
2.1.2.3 相稱所緣
在《瑜伽師地論》中提到一個說法,叫做「相稱所緣」,即所緣要和自己相稱。
所謂的相稱,又分為兩個層面的意思:
1、要和自己的煩惱種類相稱。比如說貪慾旺盛的,應該選擇不凈為所緣。嗔恨旺盛的應該選擇慈心為止觀的所緣,愚癡重的應該選擇緣起觀。
2、要和自己的定力相匹配。過於微細的所緣,心無法在上面專注,捕捉不到所緣,修定無法進行或者勉強進行,且能令身心緊張。而過粗的所緣,則令心識散亂,無法形成聚焦和專注,對定力的增長無益。選擇恰當的、匹配自己現有水準和煩惱種類的所緣是很關鍵的。
持名念佛所專注的那一堆物件,初學雖然無法清晰地加以區分,籠統地混雜在一起,當成了「一組單一的」物件,但是這樣並沒有過失,如果此人對於這樣的一堆所緣,不覺得微細也不覺得粗,那麼就是相稱於此人的所緣,照此修學下去就好,在需要轉折的時候,才來考慮轉細所緣的問題。
某個物件是否適合作為修定的物件,方法之一就是看這個物件是否能夠被自己比較容易地專注,而不會出現聚焦困難(所緣過細),或者導致心識散亂(所緣過粗)。 若自覺所緣於自己不相稱,就需增粗所緣或者減細所緣,最終和自己的專注力匹配。
2.1.2.4 調整所緣——增粗和挫令微細
若選取的物件,需要非常耗費心神才能完成專注,並且越修越覺得進步不大的時候,表示此所緣過於微細,應該考慮找一個更粗的所緣來作為專注的物件,否則只是事倍功半徒耗心力。要轉粗持名念佛的所緣,可以通過加快念佛的節奏來增粗所緣;也可以加入步伐、呼吸、獨特的節奏等,來增粗所緣。
若選取的物件,根本不需要花費精力即能專注,並且在專注的時候還會在專注的目標上來回尋伺,而無法令心全神貫注,則表示此時的所緣較粗,應該在所念的所緣中剔除一些目標,令所緣轉細。如前文分析持名念佛所緣的五類小所緣中,某甲覺得緣步伐沒有意義或者是障礙,則可以去掉第5類,所緣的組成變成如下: 。
如果覺得還可以轉細,可以去掉第1類小所緣,只緣語義和音律,即轉變成「心念心聽」,更進一步還可以去掉第2類所緣,只隨念於「語義」,此時所緣更加微細。
所以找一個適合自己現階段專注的物件,是一件很關鍵的事情。對象選取的不合適,短時間內修習不能獲得正向的回饋以及修學成果的激勵,便會讓人有一種挫折感,修學的動力減弱,久之則對此法門失去興趣。所以應重視相稱所緣在修行過程中的重要性。
2.2 唱念佛號和念誦佛號的異同
2.2.1 所緣的差異
就「持名念佛」來說,常見的念法還分為「唱念」和「念誦」。以這兩種持名念佛方法練習的時候,也會有微細差別,下面重點就此二者之間的差別,略述一二。
先解構一下唱念和念誦佛號的所緣。
如上文所示,無論是唱念還是直接念誦的佛號,其包含的要素有:
- 表示佛號的語言本身
- 節奏
- 語意(佛)
即由(1)「語言」、(2)「節奏」、(3)「語義」這幾個基本要素組合而成的一團,總為「念佛的所緣」,建立系念。
對比唱念佛號比念誦佛號不難發現,此兩種念佛方法,主要的區別是在「節奏」這裡。下面用結合函數圖形來形象地說明這個問題。
2.2.1.1 唱念佛號的所緣圖示(以寺院早課的四字五音念唱念阿彌陀佛為例): 。
唱念佛號如上圖所示,其所緣有如下特點:
(1)、有一定的節奏,且節奏變化有固定頻率。所謂的節奏,就是唱誦的佛號前後共計五小段,每一段的調子不一樣;唱完後迴圈。
(2)、變化的週期(T)較長。 如四字五音&五會念佛,唱完五音&五會,才為一個週期。
2.2.1.2 念誦佛號的所緣圖示:
念誦佛號(以四字念佛為例)如上圖所示,起所緣的佛號有如下幾個特點。
1、有節奏,但是節奏單一。所謂的節奏,主要體現在念誦完畢后的停頓以及念誦的快慢。
2、變化的週期(T)較短。
2.2.1.3 以上兩種念法的對比圖示:
T較短的函數圖形表示念誦佛號的所緣,餘弦圖形代表的是唱誦佛號的節奏。 從這個圖可以直觀地感受這兩種念佛方法在節奏上體現的不同。
2.2.2 二種方法適應性略有寬狹
這兩種方面都可以叫做持名念佛,佛隨念法門所攝,具有止息尋伺的作用(就禪定三昧而言)。
然而,根據每個人根器的不同,在選擇止觀所緣的時候,應有揀擇。若行者本身尋伺較重的,應該選擇較粗的所緣建立系念。若本身尋伺較輕,應該選擇較微細的所緣建立系念,這個就是經論裡所說的「相稱所緣」。
唱念佛號相比較於念誦佛號,在「佛」這個語義、語言本身之上,更包裹了一重「節奏」來增粗系念的所緣。 念誦佛號則減輕了節奏。
就所緣而言,二者相較:
唱念佛號所緣略粗一分
念誦佛號所緣略細一分
所以,若初入門,於念誦佛號無法安住其心者,可以選擇增粗了節奏的唱念佛號為習練方法。
2.2.3、唱念佛號的優勢
唱念佛號因為增粗了所緣,其普適性更為廣泛。
唱念佛號時,包裹在「佛」之上的節奏,其實夾帶的不僅僅是音韻,更有音韻上所引發的感情,這是念誦佛號所不及的。
禪定的習得,分能緣和所緣。若所緣殊勝,則能引心於所緣而不散動。如臨終時見佛,雖然能緣之心無三昧之力,由彼所緣——現在眼前的諸佛菩薩眾——特別殊勝,所以能引心於所緣專注不散,得成三昧。又,若能緣其欲強盛,也能於所緣得成專注。如獨子丟失,便能引心生起極強盛的專注,滿大街中纖細無漏地尋覓,無片刻散動。唱念佛號的音韻節奏,便是藉助韻律,引心生起欲樂,於彼所緣——佛及彼佛淨土,生起強盛的皈依、靠倒、欣樂等作意,令心專注不散。而念誦佛號少了這一分功能,無法由音韻等引心趣於所緣,增益系念之力。
唱誦(阿彌陀佛)佛號音頻推薦:
歸鄉佛號:http://www. ximalaya.com/swf/sound/red.swf?id=11364710
幸福念佛:http://www. ximalaya.com/swf/sound/red.swf?id=5948447
憶鄉佛號:http://www. ximalaya.com/swf/sound/red.swf?id=17072980
四字五音:http://www. ximalaya.com/swf/sound/red.swf?id=17497092
2.2.4 念誦佛號的優勢
念誦佛號,其實也是可以加入節奏來增粗所緣以適應初學。如以3-3-4/3-4-3等,10小節為一個念佛單元,攝心念佛,就是一種比較適合初入門的方法。通過這樣分節念佛培育起足夠的定力後,可以捨掉「數」,而改為「隨」——即以「阿彌陀佛」為一個音節,一個接一個地念,猶如串珠 。心識專注於此佛號,令心相續而不間斷,可以繼續培育禪定力。
唱念佛號因為音節、韻律的限制,無法做到像念誦佛號在前後轉折上這麼方便。
2.2.5 在轉進時的略微不同
唱念和誦念這兩種方法在習練一段時候後,能夠於所緣久住其心,心識散亂和擾動性得到初步的降服,安止的力量就會逐步地凝定其人身心。最明顯的感受就是語速變慢,動作變慢,心性少於躁動。 在此時,主觀上會把所唱的佛號節奏拉長,或者把念誦的佛號變慢。
唱誦念佛的人,因為最開始選定的調子已經固定,所以僅僅是略微把唱誦的節奏拉長,然後反覆習練,直至覺得節奏、音節、語言本身俱是障礙后,才能徹底捨諸類。
念誦佛號的人,則可以隨心把念佛的音節拉得很長很長,甚至直接省去節奏、語言本身,而直接緣於「語義」。相比較而言,對於想要深入修學禪定的人來說,在轉細所緣上,念誦佛號會略微隨意一些。 若是無緣修到接近未到地定的地步,二者無甚區別。
2.2.6 習練過程中的不同
唱誦佛號因為所緣較粗,又能藉助音韻等增益能緣之系念力,而音韻等本身又系其心所樂,所以能夠説明初學儘快地勝解所緣,建立相續。
念誦佛號因為所緣單調,初學往往不能很好地度過煩悶期,念了幾天后因為尋伺等煩惱爆發,又無其他所樂等滋養其心,而對此法門失去信心。
以上,略微對比此二種念佛方法的微細差別。
三、專注力的培養
所緣確立以後,接下來就是對準所緣,練習專注了。
所謂的專注,就是對準預設的所緣,摒除外緣,令心專注,並保持相續而不間斷。這種專注和持續的力量,就是所謂的定力。凡是能夠滿足於持續和專注這兩個特性的,便可以叫做在修定,違反或者缺失兩者中的任意一條都不是修定,這也是檢驗是否在修定的標準之一。
對於專注,需要注意的是預先設定的所緣不能經常變換,如果經常變換,不利於專注力的培育。譬如某人持名念佛一會,馬上又改為觀想念佛,後又配合呼吸念佛或者經行念佛;或者一會念地藏菩薩,一會念阿彌陀佛;也或者一會唱念佛號,一會改成其他的音律念佛...... 。在進行這樣的念佛的時候,雖然有專注,但是所緣一直在變換,是不利於專注力的培養的。
想要藉助持名念佛的方法來練習專注力時,應注意:一旦選取了自己想要念的佛菩薩名號,就不要輕易改變。不要輕易改變的內容包括佛菩薩的名號,念佛的節奏、語速、旋律等等。這些都應該在所緣的選取的時候就加以確認,除非到轉折的時候,否則不輕易改變念佛的佛號、節奏、旋律等。同樣的道理,在進行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憶佛念佛的時候,保持所緣的穩定,不輕易轉變所緣,是獲得專注的前提。
當所緣明確,也能夠全神貫注地專注的時候,還應該注意如下的一些問題:
第一、盡量要保持身心放鬆
身心緊張出現在所緣選取過於微細,而無法完成專注的時候。緊張往往發生在強行作意觀察並專注。解決的辦法就是轉粗所緣或者密集禪修,直到身心能比較放鬆的完成專注。初學在剛剛入手練習修定的時候,往往心識散亂,或因此而生愧疚、著急的心理,為了急於對治所出現的負面情緒,而出現緊張。解決的辦法就是認識到:在達到較好的專注且持續之前,必然會經歷散亂的過程,此時的專注,只要是不失念,就算正修行。有這樣的認識以後,就不會因為暫時的專注品質不好而生懊惱、著急的心態,身心便放鬆下來。
還有一種導致緊張的可能是對於目標太過於關注,比如說非常迫切地想要念佛功夫成片,想要早些練成這個功夫,於是強盛作意,導致緊張。這種情況導致的緊張,有可能會使得呼吸困難、喉嚨不舒服、頭部發緊,如果長時間緊張,還會導致內火上升、胸口發悶、口舌生瘡等。解決的辦法就是放鬆,不要對目標太過於期待。
第二、心中出現種種妄念,如何對治的問題
練習對準所緣時,會出現妄念的原因很多,這裡就不去一一地分析產生的原因,有一法則可採用,就是一旦出現妄念,不對治,也不呵責等,以完全不予理睬的方法解決。因為一旦動念採取措施,那麼此時心中所對準的所緣便由最開始安立的所緣,轉移到別的地方去了,此時便不能叫做依安立的所緣在修定,所緣已經轉移,專注也無法完成,持續也沒有了,此時便不能叫做在修定了。所以一旦出現妄念轉引所緣的情況,採取的方便便是牢牢對準所緣,不被引轉就好。另外,當妄念過多,甚至干擾了正常的修學,此時要注意檢查自己的戒行、十善的落實、懺悔、佈施等資糧是否具足。
第三,要正確地對準所緣
這裡強調的是在一邊做事一邊兼修的時候,對準所緣的問題。 修定的第一要素是對準所緣,或者所緣清晰,其次才談得上專注和持續。動中練習的時候,由於專注力不夠,一般人會失去所緣。正確的做法是對準所緣,並且不準起覺觀心去反觀是否在對準所緣,然後一邊做事,一邊關注於正在對準的所緣。動中修學定力的要件是所緣明確,專注是第一位,做事第二位,這樣才是在修學動中定力。如果一邊運動,但是所緣不清晰,只是在反觀的時候才感覺有一個物件在對準,這樣已經不是在對準自己所安立對象練習定力了。動中定力的練習很困難,其要領也不容易掌握,所以應該多花些時間來實踐和領會。 (文中最後部分還會談及。)
修定是練心,沒有快捷方式,唯一的竅門就是多抽出點時間出來反覆地練習。需要智慧的地方就是所緣的確立和轉折時機的發現,對於專注的提升,只能是多多練習了。
四、持續力的培養
對於止觀的修學,經典中向來都是要求諸弟子無間斷而行:
比丘者,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卧則知卧,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寤則知眠寤。 [10]
行、住、坐、臥、眠、寤,包含了我們日常生活的所有身行。按照世尊的要求,修學佛法的弟子,必須是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要用功不斷的。 同樣的,諸佛菩薩在其他的經典中也做如是教導:
復次,若未來世諸眾生等,雖不為求禪定、智慧,出要之道,但遭種種眾厄,貧窮困苦,憂惱逼迫者,亦應恭敬禮拜供養,悔所作惡,恆常發願,於一切時一切處,勤心稱誦我之名號,令其至誠。 亦當速脫種種衰惱,舍此命已,生於善處。 [11]
這是地藏菩薩的對如何持名念佛的教導,其要求就是"於一切時、一切處",無間斷地稱誦地藏菩薩的名號。 同樣,在此經的後半部,地藏菩薩對於修學唯心識觀的建議,也是要求不間斷而行: 。
學唯心識觀者,所謂於一切時一切處,隨身口意所有作業,悉當觀察,知唯是心。 [12]
在基於前面所說的:安立了修定的所緣,也能夠正確地對準所緣加以專注,剩下的便是於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保持專注,去練習定力的第三個要素:持續。對於能夠於所緣持續且專注攀緣,這就叫做初步的一心。
云何一心? 如是比丘若行步出入,左右顧視,屈申俯仰,執持衣缽,受取飲食,左右便利,睡眠覺悟,坐立語默,於一切時,常念一心,不失威儀,是為一心。 [13]
如《長阿含經》的定義,如果能夠於所緣,於任何時候,都專注不散,這就是一心。由以上的道理,在建立實修的時候,應該做到從早晨醒來的一瞬間,保持正念,對準所緣,練習專注,同時開始一天的生活,這樣一直持續到晚上睡著了為止,中間不應該有任何間斷。
結合實際的念佛法門來說。持名念佛之初,由於所緣較粗,所以一般人都能夠專注三五分鐘,可是持續可能是一個很頭痛的問題。此時有如下建議,可供參考:
第一,不能專注的原因是念力不足,容易忘失念佛之念。此時可以在自己的居住的周圍貼上所念的佛菩薩的形象,以説明在失去念佛之念后,迅速找回念頭。如果方便,還可以播放與自己所念之佛號節奏、旋律一致的佛號,通過不間斷播放的方式,來提醒自己不停地念佛。還可以在手上抓一個念珠,此時念珠不是用來計數的,而是用來起到提醒念佛的作用。通過身體的觸覺、耳朵的聽覺、視覺三方面提醒自己不要忘失念佛之念,對於初期念佛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輔助手段。
第二、專修和兼修應該同時兼顧。所謂的專修,就是不被打擾的情況下,專心練習禪定。兼修就是一邊做事一邊分心練習。專修的目的是為了兼修的時候也能比較好地兼顧念頭不丟失。兼修的目的是鞏固專修的成果,保持功夫不退轉。如此兼修和專修應該同時進行,不令有一日一刻荒廢。
第三、如果有時間,密集修學,是提高專注力和持續力最好方式。所謂的密集修學,就是拿出整天的時間,從早到晚地專修。這種修學方法對於定力的提升,有非常大的説明。比如一日一夜經行念佛,甚至多日多夜精進念佛,對於實修念佛功夫成片,有較大的説明。此法也適合於其他的止觀法門。
對於初學來說,保持從早到晚地系念而不間斷,這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所以前期適合的所緣的安立,便變得非常重要。念佛初期,所緣一定是很粗的,感覺上像是很多念頭的集合,這個時候不必為所緣不是單一的一個而擔心。專注於一個、專注於數個、專注於一堆,於修定所獲得的目標來看,本質上並沒有區別,關鍵是要獲得專注。有了專注,之後才可能建立持續;有了持續的專注,定力便漸漸提升,才知道念頭的粗細。這個時候如果知見具足,便可以進行轉折。初期,只要那個念與佛有關就是念佛,只要是在練習專注就是在念佛。念頭有多粗多細、有多少夾雜,都不是問題,保持專注並持續才是核心,應該牢牢地抓住這個關鍵點,作為實修的行動綱領。
五、修定的轉折問題
修定的轉折,是一個比較關鍵的問題。轉折的時機的選取,直接決定了修行的速度。而有人也可能因為沒有足夠的修定的知見,長期停留在某個層次而無法進步,原因之一便是不知道如何去轉折。
持名念佛(也包含心念心聽、唱念、念誦等習練方式)的修學,有如下幾個大的轉折時期:
第一,如上面所說的,當某人藉助聲音、撥念珠、佛形象、呼吸節奏、有節奏的步伐的助緣,平時念佛失念的機會越來越少了,也能夠比較不太用力便能持續地專注於所緣一段時間,此時便到了第一個轉折時機。此時轉折的內容便是慢慢地去掉助緣,過度到完全不需要任何助緣,也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基本保持念佛而不間斷。 比如說剛開始必須掐珠才能念佛,此時可以考慮扔掉念珠攝心念佛。配合呼吸或者步伐念佛的,不再結合呼吸、步伐或者其他節奏來念佛。
第二,當日常念佛失念的時候越來越少,專注且持續的時間越來越長,或者身心變得比較調柔,語速也變得緩慢起來,當出現這些徵兆的時候,轉細所緣的時機便成熟了。這個時候細化所緣的一種,便是減慢念佛的節奏。以前念得很快的,此時可以逐漸放慢節奏(當然有人會主動地放慢念佛節奏,應該視同為主動轉折的一種),另外一個轉折方向就是去掉伴隨在念佛當中的節奏。
比如某人以十念為計數單位,十句佛號中又分成442或者343的節奏念佛,當專注力明顯進步以後,這個節奏應該去掉,轉變成不需要節奏也能完成專注。 這種轉折主要針對非唱念佛號的念佛方式,如果是唱念佛號,節奏無法去掉,只能是變緩節奏。
第三,當緩慢地念佛堅持一段時間以後,突然有幾天懶於念佛,心中甚至都不想起念去念佛。開口與人交談閒聊的意向變得很淡薄,有時候會出現不想開口說話,只想心中一直想著念的那個佛就好的情況。此時說明念佛功夫比較好了,如果自我檢查會發現行住坐臥間失念的時候非常少,念佛功夫基本成片已經建立。這個時候可以選擇不轉折,進一步修學就是證得持名念佛功夫成片。如果想要轉折,就是轉換所緣,轉入憶佛念佛的實修當中來。
憶佛念佛這種心行比較微細,也可以作為持名念佛的一種升進練習方法。 當滿足如下的幾個條件,也可以試著進行轉折:
第一,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保持念佛的念頭基本不間斷。
第二,能夠比較清晰地觀察到持名念佛所專注的物件,是可以析分拆解的,如前文所示。
第三,試著想佛憶佛,發現不用很費力就能很好地堅持練習。
滿足以上的條件的話,就說明由持名念佛轉進想佛憶佛的時機成熟了。
持名念佛,說到底還是心緣心:以心緣心所取相。這個「相」為內緣。口中所出聲音為「外緣」。
初入門者,通過口中所出聲音、耳朵攝錄其內,加以緣念。隨著時間的推移,便捨掉聲音這種色法,而純由意識取似相而成所緣,這就是「內緣」。
剛開始,由於其心躁動,無法於念誦的佛號形成長時間的、穩定的專注,過一段時間后就會有散亂或者失念。此時可以手拿念珠(身)、牆上或者拐角處貼上佛像(眼)、帶上耳麥(耳朵)等輔助手段,於失念的時候,藉助如上身、眼、耳等「拐杖」,提起正念。 隨著系念的能力提升后,這些拐杖可以不用了,就慢慢的扔掉念珠、去掉佛像和音樂伴奏,攝心專念,由外緣轉內緣。這就是轉折的全過程。
以上的種種轉折,只涉及未到地定之前的修學,未到地定以後的所緣的轉變,因為無體驗,所以暫時不談及。
六、對於初入門修定的一些建議
6.1 抉擇思維於苦
修行念佛(或者止觀)的人,應該花一點時間思維:
為何要念佛,不念佛行不行? 我現在領受了什麼苦? 這些苦用何種辦法可以規避? 這些苦是不是遍一切處? 尋伺是不是苦? 應如何離?
於苦得勝解後,會由此苦增上作意,增益能緣之心的系念力,通俗地說,這是在培育「推動」之力。
6.2 抉擇思維極樂殊勝莊嚴
念佛會覺得枯燥,大都是因為於諸佛菩薩的感情不夠深厚,或者於彼功德了知甚少。此時應該花一點時間思維整理極樂之殊勝,諸佛之功德莊嚴。以及過去及現在一切證得禪定三昧、念佛三昧的人所領受的三昧之樂。 這樣做的目的是增益「所緣」的殊勝性,以便引心趣於彼境。 通俗地說,這是在培育「拉動」之力。
推薦閱讀經典《瑜伽師地論》卷37、《觀佛三昧海經》、《悲華經》等。
6.3 念死無常
若是年少入道,往往因為人生經歷不夠,對苦的體驗不夠或者不深入,此時應該加修念死無常隨念,以培育厭離之心。
6.4 皈依與靠倒
當我們很小的時候,晚上跟隨父母一起出門,往往是把父母的手拉得緊緊的,不敢鬆片刻,因為我們確認: 父母是這夜晚中唯一的依靠。此時即使有什麼好玩的吸引著我們,我們也不敢撒手片刻。同樣的道理,如果一個佛弟子,真實地認識到諸佛世尊是我們在生死黑夜中唯一的依靠,此時便生強烈的靠倒之心:諸佛是我唯一的依靠,諸佛世尊是度我出生死苦海之唯一依靠,諸佛世尊是真實皈依處。生如是心時,想佛憶佛之心猶如泉湧,不可抑止。
多聞的佛子可以從經論中學習到如何是真實的皈依三寶,諸佛威德如何偉大,五濁惡世如何苦惱等等,前方諸佛無量相好吸引之,後方眾苦逼迫,皈依心切,這樣念佛,就不是那麼乾巴巴的,而是包含感情,如此則成就念佛功夫成片的速度極其迅速。
6.5、修學資糧
《瑜伽師地論》卷20:「又依次捨那支最初必用善友為依;奢摩他支屍羅圓滿之所攝受。」
[14] 拼命缽舍那,就是觀的意思。修學觀行的人,最開始修學最重要的是找一位對於觀行有正確體驗的善知識或者善友,作為教導自己的老師。奢摩他,就是止的意思。修學奢摩他的重要條件就是持戒清凈。其實修定的資糧有很多,但是在眾多的資糧中,以嚴格持戒最為重要。在如上修學定力的同時,一定要注意持戒清凈——最起碼五戒必須絲毫不犯。
6.6 密集禪修
世尊在諸多經典中都要求佛弟子實修,必須是恆無間斷的。所以在實際的實修當中,一定要想辦法把修學和生活結合起來,做到從早到晚,做任何事情都不間斷。除此以外,盡自己的可能,多抽出大段的時間來進行密集的修學,這是獲得定力的最快速的方法。
6.7 度過「陪護期」
初學於所緣沒有勝解的時候,是需要善知識或者道場等外因來陪護的,直到達到九住心的第一住心后,自己才能獨自用功。這個道理不僅僅適用於修念佛法門,修其他的禪定止觀,都有這個陪護期——除非過去久習者。
一般來說陪護期為三個月左右,過了這個陪護期,止觀本身滋養身心的受用出現后,外力就可以逐漸減弱,而由習練者本人在功德受用的引領下,自發地前行。比如說念佛之人,此時感受到念佛心喜,踴躍不已,於所念之佛雖然有散動,但是總體上能系念不亂。
6.8 放鬆
不管是修哪一種禪定,第一前提必須是放鬆、放鬆、再放鬆。身體不能有緊張,哪怕是靠著牆壁坐,這也算是外力壓迫導致的輕微的後背緊張,時間長了也會吐血。開口念佛,因為口念耳聽,容易上手,但是它的弊端也很明顯,比如說容易導致喉嚨干,時間長了還會導致聲帶發炎。直接心念心聽的話,初入門者由於系念力不夠,無法相續念佛,便會有嚴重的挫敗感,很快就放棄了這個法門;或者念力不夠,強行修鍊,導致身心緊張,出現頭痛、背痛、喉嚨痛等問題。
放鬆的問題,對於某些人來說,可能不是問題。或者說心太粗,無能力觀察到自己在對準所緣的時候,什麼地方緊張了。在實際修學的時候,知道要去保持身心的放鬆,以這樣的正見作為指導,隨時注意檢查是否有強盛作意或者身心緊張的情況。如果一旦發現有這樣的苗頭,就盡量想方便來去掉緊張感,免得到了後期才發現,解決起來就比較費力了。
6.9 善知次第和轉折
修定,也是有次第的。比如憶佛念佛的所緣比較細微,如果實在是無能力安住在這個所緣上,就應該轉粗所緣,換一個所緣比較粗的修學方法來練習專注。當專注力和持續力提升以後,則應知道漸漸地轉細所緣,然後逐漸提升。若不知次第,可能長期對準一個非常粗糙的念頭練習專注,定力無法得到提升,也或者強行對準一個非常細微的所緣去練習專注,強行修學,挫折感、失落感、煩悶等負面心理就會滋生,這些也會加重修學者的修學難度。
念佛功夫成片,隨著所緣的不同,成片所獲得的定力也有區別,修學者應該善如上所緣安立的原則,並次第轉折。比如持名念佛功夫成片后,轉入心念心聽或者憶佛念佛當中來,會發現由於所緣變細,所需要的專注力比以前要多很多,功夫一下子不夠用了,變成了有間斷的相續。同理,當憶佛念佛功夫成片的時候,轉換一個更細微的所緣,譬如轉入看話頭的修學,會發現無法一下子做到看話頭成片,還需要鞏固一段時間以後才能看話頭成片。由此可知,所謂的功夫成片,隨著所緣的粗細不同,需要的定力也有深淺。善知次第的修學者在依照一個比較粗的所緣練習功夫成片以後,若能久久安住,則應考慮換一個更細微的所緣來練習新的功夫成片,這樣才能保證定力在不斷的增長。 若不知道轉折,定力增上則不容易。
6.10 要安忍
在修定的過程當中,突然的某一段時間會莫名其妙的覺得煩悶、不耐煩,不再想安住在所緣上。此時,如果意志力比較堅強的人,可以咬牙挺過去。如果不想這麼費力地解決這個問題,可以試一試如下的方法:
第一,對修定有正確的認識,修定就是磨劍,慢慢磨,越慢就越快。
第二,找些方法,説明自己提起念佛之念,而且讓自己願意安住在念佛裡。比如,閱讀世尊的本生故事,往往會驚歎世尊的偉大和不可思議,便會法喜充滿,趁此機會想佛,往往會覺得很受用,當過了這一段煩悶的時間以後,再換回最開始自己一直在修的方法。
第三,適當的放鬆,很有必要。
6.11 動中定力
初學由於不能很好地在動中專注於所緣,所以很容易把散亂當成動中功夫。散亂與專注是相對的,這在靜中念佛中很容易區別。但在動中功夫中則容易被迷惑,以為能夠一邊念佛一邊做別的事就是動中工夫,其實不然。定力的特性,就是專注和持續——無論動中還是靜中,違反了專注和持續,就不是定力。修行動中功夫的時候,一邊做事一邊念佛,一定要保持專注念佛,心中所專注的物件,一定是時刻明瞭的(所以反觀是否在念佛則無必要)在此基礎上,能夠做簡單的動作,進而能夠做複雜些的動作,如此遞進,這才是正確的方向。只有這樣,才能夠叫做「騎聲蓋色」或者「穿聲透色」。
練習的時候,心中用力的方向是,自己在念佛,而不是一邊動一邊念佛;在此基礎上做簡單動作(比如緩慢地拜佛、經行等),在簡單的運動中去練習對念頭的專注。只有這樣,動中定力才能很快地提高。有些人一上來就覺得自己要一邊動甚至做複雜的事情的同時就能念佛,實際上是在散心念佛,這不是在練定力,這是散亂,對於專注力和持續力的培養並無多大説明,因為專注已經沒有了,這樣就只能叫「混聲同色」了。
動中功夫,練習的是動靜如一: 動中要盡量保持與靜中一樣,能夠清晰地、持續地專注於所緣。這時,由於定力能夠凝定身心的作用,其動作、言語會變得緩慢,所以動中定力比較好的人,其語速、身體的動作,都是相當輕柔的。當然,如果不能保持(初期一般很難保持),作意的力量要適中,不能太用力(如前文所述),知道這個方向就可以了。
世尊在很多地方都講到了一個譬喻:「油缽喻」,說的是一個死刑犯端著一盆平滿的油缽,背後跟著一個舉著刀的劊子手,只要此人手中的油灑一地,就等著人頭落地。此死刑犯端著平滿的油缽經過四城門,雖然有種種歌舞歡笑、人來車往擾動其心,因為顧惜性命的原因,不敢於油缽上撤走一絲的專注。我們平日在動中,也應入死刑犯照顧油缽那樣,去照顧所念之「佛」那個念頭。
6.12 加修慈心定
若是年少,應加修念死無常。若是煩惱較多,無法淨心,可以在專修念佛(以及其他禪定法門之前),先修五分鐘的慈心定。這個對於清淨其心,有大益處。若心清淨後再念佛,效果不可同日而語。
七、總結
修定,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特別是初禪及以上的禪定,非常的不容易證得,並且很容易失去。所以針對這樣的情況,較好的修學次第是:先修學基本的欲界定或者未到地定,以此定力,去修學智慧的觀行,伏、斷煩惱。當煩惱被斷除以後——特別是跟五蓋[15]相關的煩惱,則能顯發禪定,並且也不容易退失禪定。
知道觀行對禪定的重要性以後,就可以合理安排修定的時間和方法。在知道正確的修定的方法下,應該安立適當的所緣,練習專注力和持續力,然後順入觀行當中。佛法講究的是現觀的智慧,單純的修定,是無法獲得智慧的,觀行,才能獲得智慧。由止的修學,漸變到觀行的修學,這是本文最後的一點建議。
[1] 《成唯識論》卷5 (CBETA, T31, no. 1585, p. 28, b25-26) 。
[2] 《六門教授習定論》卷1:"言所緣者,有其三種:外上及以內,此三所緣生,應知住有三,自體心無亂。 "(CBETA, T31, no. 1607, p. 774, c24-26) 。
[3] 《六門教授習定論》卷1(CBETA, T31, no. 1607, p. 774, c27-p. 775, a1) 。
[4] 《六門教授習定論》卷1(CBETA, T31, no. 1607, p. 776, a7) 。
[5] 《六門教授習定論》卷1:"緣上境時得世清淨。 "(CBETA, T31, no. 1607, p. 776, a7-8) 。
[6]十號:佛有十種名號,即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薄伽梵。 所以釋迦牟尼佛,也可以尊稱為釋迦牟尼如來、釋迦牟尼世尊等。
[7] 《阿看到了法新社達磨法蘊足論》卷2〈2 預流支品〉(CBETA, T26, no. 1537, p. 458, b27-29) 。
[8] 《阿看到了法新社達磨法蘊足論》卷2〈2 預流支品〉(CBETA, T26, no. 1537, p. 459, c8-14) 。
[9] 《大乘起信論》卷1 (CBETA, T32, no. 1667, p. 584, c7-8) 。
[10] 《中阿含經》卷24〈4 因品〉(CBETA, T01, no. 26, p. 582, b20-22) 。
[11]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1 (CBETA, T17, no. 839, p. 904, b25-c1) 。
[12]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2(CBETA, T17, no. 839, p. 908, a15-16) 。
[13] 《長阿含經》卷13(CBETA, T01, no. 1, p. 85, a10-13) 。
[14] 《瑜伽師地論》卷20 (CBETA, T30, no. 1579, p. 389, c4-5)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