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peel-quimpo-qP4A-5EloaM-unsplash.jpg

本文分上中下三篇,辨析「十住菩薩能夠眼見佛性」的錯誤:

上篇:《大般涅槃經》的「十住」指的是「十地」

中篇:「肉眼見佛性」是什麼意思? 「眼見佛性」與「聞見佛性」有何區別?

下篇:正覺同修會的「眼見佛性」到底是什麼境界?

01. 簡介

明心見性」是正覺同修會吸引學人的招牌。 法主蕭平實導師宣稱全球近三百年來,除了廣欽老和尚外,只有蕭平實老師及其數百位弟子「明心見道」,而「眼見佛性」的更只有蕭老師及正覺會內十幾位弟子。

關於「明心」,前面的法義辯正文章中已經指出蕭導師對「明心」、「見道」、「第八識」、「真如」的定義與論述,內容錯亂、違背經論。

至於「眼見佛性」,因為是一個有境界的體驗,一直被會內人士視為蕭導師證量高強的最有力的證明。

先看蕭導師對「眼見佛性」的說法與經證:

然而,如《大般涅槃經》中 佛所說之眼見佛性者,確實可由肉眼而見,非諸已真明心之菩薩摩訶薩所能臆想而知也,由是緣故,此經中有如是一段 迦葉菩薩與 世尊間之問答:【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 佛性如是微細難知,雲何『肉眼』而能得見? 」佛言:「迦葉善男子! 如彼非想非非想天,亦非二乘所能得知,隨順契經,以信故知。 」】又如同經【 佛雲:「佛性亦二:一者可見,二、不可見。 可見者:十住菩薩、諸佛世尊。 不可見者:一切眾生。 眼見者,謂十住菩薩、諸佛如來,眼見眾生所有佛性。 」】

《正覺電子報》144期(最新一期):

複次,眼見佛性亦屬真見道,是于山河大地上眼見自己之佛性,遍一切虛空皆無不見;于他人、動物之身上亦得見自己之佛性,亦可于他人、動物身上親見對方之佛性。 而佛性與如來藏非一非異,不可言宣,縱為明心已悟之人說之,對方聞已都謂見性之人所說無誤,但對方所瞭解之佛性畢竟不是見性之人所見之佛性。 見性者知其聞言之後所知佛性並非自己所見境界,雖然極力形容而亦不免令其誤會,誠難言宣,故說唯證乃知。 眼見佛性之人,依于所見佛性之真實性,于山河大地上眼見佛性之際,所見之山河大地與眾生之五陰即是虛幻,非因明心及斷身見之智慧而知其虛幻;乃是眼見之際即已虛幻,如是成就如幻觀,位在第十住,是諸多十住菩薩同有之現觀。

 

一般人讀上面兩段文字,尤其是2019年七月《正覺電子報》144期對見性的最新「界定」,很可能覺得其中描述的「眼見佛性」是不可思議、非同凡響的證量——屬於「真見道」所攝,而且可以當下成就「如幻觀」。

蕭導師的文字,給人的感覺誠懇殷切,初學者和業餘學佛人單憑文字印象就會對蕭導師所說的「眼見佛性」嚮往不已,對蕭導師生起崇敬追隨之心。 畢竟,誰會拿佛法證量開玩笑?

可是,魔鬼都是藏在細節裡的。 蕭導師的「十住菩薩可以用肉眼看見佛性」只是對《大般涅槃經》的錯讀和誤解。

這一篇討論以下三個重點:

1. 蕭導師因為缺乏基礎佛學知識,將《大般涅槃經》「十住菩薩眼見佛性」誤讀為「十地菩薩眼見佛性」

2. 蕭導師的「眼見佛性」是有境界法,不是大乘「真見道」位證真如的無所得無境界法

3. 十住位證「如幻觀」是蕭導師的自創「佛法」。 「幻事、陽焰、夢境、鏡像、光影、谷響、水月、變化所成」這幾個經論常用的譬喻,不是指十住、十回向、初地至六地的現觀,而是經論中用來形容「依他起性」(一切現象)的虛幻性質。

 

02. 《大般若涅槃經》的背景資料

蕭導師提出的「十住眼見佛性」,依據的是《大般涅槃經》。 先看看這部經的背景資料。

《大般涅槃經》的梵名是Mahā-parinirvāna-sūtra,一共四十卷,由北涼曇無讖翻譯,宣說如來常住、眾生悉有佛性等教理,共分十三品。 大乘經藏中的《大般涅槃經》有兩本,一是曇無讖翻譯的版本,又稱為北本涅槃;二是劉宋慧觀、慧嚴與謝靈運等對照法顯所譯《泥洹經》六卷,增加品數,重修而成三十六卷,稱為南本涅槃。

搜尋整個大正藏,你會發現唯一出現「眼見佛性」這個說法的只有《大般涅槃經》的幾個譯本。 其他論討「眼見佛性」的都是這部經的注疏。

所以,第一個疑問是,如果是這麼重要的證量,為何只有一部經提及,不像見道、證真如、斷二障這些內容,出現在不同時期不同宗派不同源流的經論之中?

第二個重要背景資料:經論對菩薩道階位的界定,不同時期不同宗派不盡相同。

印度佛教時期的中觀(比如龍樹菩薩的《中論》、《大般若經》)以及唯識經論,只論述十個大乘菩薩階位,以這十個階位——「十地」(又翻譯為「十住」),涵蓋菩薩修行之全部階位。

一直到漢傳佛教時期的《菩薩瓔珞本業經》才開展出有次第性的「五十二階位」: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覺、妙覺。 其後,許多宗派都有採用五十二階位的說法。

《大般涅槃經》屬於印度佛教時期的經典,經文沒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住、等覺、妙覺」的五十二階位。 菩薩階位只以 「十地」描述,譯者曇無讖是「十地」與「十住」互用的。 「九地」與「九住」、「初地」與「初住」也都是同義。

為何將「住」與「地」互用?

「十地」的「地」梵語為bhūmi一字,有些譯者翻譯為「住」、有些翻譯為「地」。 譬如,龍樹菩薩的《十住毘婆沙論》就是《十地經》的解釋,「十住」就是「十地」的別稱。

在經典翻譯上經常出現,一個中文字不一定代表同一個梵語。 比如「菩薩藏」的「藏」與「如來藏」的「藏」,兩個字代表的梵語(前者是pitaka,後者是garbha) 不一樣,意涵也完全不同。 相反,同一個梵字,可以被譯為不同的漢字,比如「vitarka」跟「vicāra」 這兩個字,被翻譯成「尋」與「伺」或是「覺」與「觀」。

有能力閱讀梵語原典的人不會混肴,具備佛教歷史和佛學基礎知識的學人都知道其中細節與原委。

 

03. 《大般若涅槃經》的「十住」等於「十地」

《大般若涅槃經》中,「十住菩薩眼見佛性」這一句裡面,「住」和「地」是通用。 「十住菩薩眼見佛性」是指「十地菩薩眼見佛性」,不是五十二階位裡面的「十住」。

證據 1:《大般涅槃經》的經文

《大般涅槃經》卷38〈迦葉菩薩品 12〉:「善男子! 是經能為初地菩薩至十住菩薩,而作瓔珞、香花塗香、末香燒香,清淨種性具足之乘,過於一切六波羅蜜受妙樂處,如忉利天波利質多羅樹。 」 (CBETA, T12, no. 374, p. 586, c11-14)

如果按照《菩薩瓔珞本業經》的「五十二階位」說法,「十住」在第二十位,「十地」在第五十位。 《涅槃經》中「能為初地菩薩至十住菩薩...... 之乘」這一句,若按照五十二階位中所闡述的「住」和「地」來理解的話,就要解釋為:「能成為第四十一位的初地菩薩,乃至二十位的十住菩薩...... 之乘」。

這樣理解,明顯邏輯不通。 「能成為(第41位的)初地菩薩,乃至(50位的)十地菩薩...... 之乘」這樣理解才符合邏輯。

以下這一段,「十地」與「十住」互用:

《大般涅槃經》卷8:「善男子! 如是菩薩,位階十地,尚不了了知見佛性,何況聲聞、緣覺之人,能得見耶? 複次善男子! 譬如仰觀虛空鵝鴈,為是虛空? 為是鵝鴈? 諦觀不已,髣髴見之。 十住菩薩于如來性,知見少分,亦複如是,況複聲聞緣覺之人能得知見? 善男子! 譬如醉人,欲涉遠路,蒙矓見道。 十住菩薩于如來性,知見少分,亦複如是。 」(CBETA 2019.Q4, T12, no. 374, pp. 411c28-412a6)

下面這一段說一切菩薩住九地都不見佛性,因為十地才可以眼見佛性,如果用蕭導師的「十住菩薩眼見佛性」來理解,完全說不通:

《大般涅槃經》卷26:「善男子! 一切菩薩住九地者,見法有性,以是見故,不見佛性,若見佛性,則不復見一切法性。 以修如是空三昧故,不見法性,以不見故,則見佛性。 諸佛菩薩有二種說:一者有性,二者無性。 為眾生故說有法性,為諸賢聖說無法性。 為不空者見法空故,修空三昧,令得見空。 無法性者亦修空,故空。 以是義故,修空見空。 善男子! 汝言見空,空是無法,為何所見者? 善男子! 如是,如是,菩薩摩訶薩實無所見。 無所見者即無所有,無擁有者即一切法。 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于一切法悉無所見。 若有見者不見佛性,不能修習般若波羅蜜,不得入于大般涅槃,是故菩薩見一切法性無所有。 」(CBETA 2019.Q4, T12, no. 374, p. 521b1-15)

一切菩薩住九地都不見佛性──法性、空性、諸法實相,意思是未完全證見而成就佛地的一切種智,表示「眼見佛性」主要的意涵,是圓滿證見諸法實相的意思。

又:

《大般涅槃經》卷11〈6 現病品〉:「一切凡夫,身中諸節,節不相到。人中力士,節頭相到。鉢健提身,諸節相接。那羅延身,節頭相拘。十住菩薩諸節骨解,盤龍相結,是故菩薩其力最大。」(CBETA 2019.Q4, T12, no. 374, p. 429b16-19)

《大般涅槃經》卷35:「「善男子!如我所說十住菩薩少見佛性,是名隨他意說。何故名少見?十住菩薩得首楞嚴等三昧三千法門,是故了了,自知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見一切眾生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我說十住菩薩[8]少見佛性。」(CBETA 2019.Q4, T12, no. 374, p. 573c13-18)

以上描述,當然都是指十地菩薩,不是蕭導師的五十二階位中的十住菩薩。

 

證據 2. 曇無讖翻譯的《大方等大集經》中,「住」和「地」也是通用的。

《大方等大集經》前32卷是曇無讖翻譯的,卷33到60是那連提耶舍翻譯的。 下面特意找了一些文義比較接近的內容,方便建立對比。

曇無讖翻譯:

《大方等大集經》卷32〈四方菩薩集品 2〉:「是人臨死得見十方無量諸佛,聞佛所說,諸佛贊言:『善哉,善哉! 善男子! 汝來生我淨妙國土,我能令汝速住十地。  』是人尋時生歡喜心,歡喜心故則得深信,以是因緣則得生於淨妙國土,生已即階十住正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那連提耶舍翻譯:

《大方等大集經》卷35〈陀羅尼品 2〉:「此人臨終見十方佛,一切諸佛皆悉授手,贊言:『善哉,善哉! 大丈夫! 善來。 將汝往向我清淨佛剎,令汝得住十地位中。  』是人聞已得歡喜心,心歡喜故命終即得生佛淨土,生已速得住于十地,不久即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上所示,曇無讖翻譯的《大方等大集經》,在同一段內容中,前後分別用「十地」、「十住」來表示「十地」。

而後期的那連提耶舍翻譯,則在前後如一地用「十地」。 通過如上對比閱讀可以得出結論:在曇無讖的翻譯中,「住」和「地」是通用的。

 

證據 3. 曇無讖其他翻譯作品中,也常常用「住」表示「地」。

例一:

《悲華經》卷1〈陀羅尼品 2〉:「複有菩薩摩訶薩得是法門已,所有五逆重惡罪等,轉身便得永盡無餘。 第三生已,盡一切業得第十住。 若無五逆,其餘諸業即于此身永盡無餘,過一生已得第十住,不久便得三十七品及一切智。

「不久便得三十七品及一切智」的「十住」肯定不是五十二位的十住,而是「十地菩薩」才符合語境。

例二: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悲華經》卷4〈諸菩薩本授記品 4〉:「「爾時,阿閦菩薩白佛言:『世尊! 若我所願成就得己利者,一切世間陰、界、諸入所攝眾生皆得慈心,無怨賊想及諸穢濁,身心快樂,猶如十住諸菩薩等,處蓮華上結加趺坐,三昧正受;以三昧力,令心無垢,是諸眾生身心快樂,亦複如是。 我今頭面敬禮于佛,唯願此地有金色光。 』」

《悲華經》的同本異譯本《大乘悲分陀利經》中,對於上述部分是這樣翻譯的:

《大乘悲分陀利經》卷4〈第九王子授記品 11〉:阿閦白佛言:『世尊! 若我如是意滿者,于一切世界中,眾生成陰、界、入有形之類,在眾生數者,令彼一切皆得慈心,無怨心,無濁心。 令彼身意受樂,譬如住十地菩薩,入蓮華三昧捨身得淨,使一切眾生身意受樂亦複如是。 如我五體禮世尊足時,令一切地皆作金色。 』」

《悲華經》中的「身心快樂猶如十住諸菩薩等」,《大乘悲分陀利經》中翻譯為「令彼身意受樂,譬如住十地菩薩」,從這一句對比以及聯繫上下文來看,此處的「十住」就是「十地」的意思。

例三

曇無讖翻譯《大方等大集經》中,也出現了「十住」來表示「十地」的情況:

《大方等大集經》卷31〈護法品 1〉:「爾時,眾中諸住十住諸菩薩等作如是言:「世尊! 我等已得無生法忍,我已能行如來十八不共法行,我已解了諸聲聞乘及以大乘,如是眾中無量眾生不能得解小乘大乘。 」

 

證據 4: 世親菩薩以及其他論師的注疏

只要搜尋以下大正藏,就會發現其他注解《大般涅槃經》的論師——包括世親菩薩,都清楚知道「十住菩薩眼見佛性」等於「十地菩薩眼見佛性」。

世親菩薩的《金剛仙論》卷2:

寶髣論中,有人問龍樹菩薩:「菩薩從何地來得首楞嚴三昧? 」答:「初地中得乃至第十地中得。  」又雲:「菩薩不得此三昧者,則不名為菩薩。 」以是文驗,足知九地已前亦名得此三昧,但遂勝處彰名,故雲「不得首楞嚴三昧者,不名菩薩也」。 如涅槃經雲:「十地菩薩眼見佛性,九地已還名為聞見。  」然九地已下亦分有眼見,但以下形上,雲九地為聞見,非是全不眼見。 何以得知? 又即雲「唯佛一人眼見佛性,十地已下皆名聞見」,以此驗知,亦得言「初地以上眼見佛性,地前凡夫名為聞見」。 此皆就人有上下、迭相形奪、優劣中語,非稱實之談。 故今道則非菩薩者,則非初地解真如平等菩薩也。 」(CBETA, T25, no. 1512, p. 806, b14-27)

中國天臺宗智者大師說,門人灌頂記《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卷4:

若依余經即合有三品,下品十地,中品等覺,上品妙覺。 今般若附通不同別教,故但論法雲即及佛地。 故大品雲:「十地菩薩當知如佛。 」如者,未是義。 大經亦雲:「十地菩薩見性未了。  」此皆通教意也云云。 共觀第一義諦下,第二辨除障。 文三,初明所觀之境,同觀真諦而明昧不同。 如大經雲:「如十地菩薩聞見佛性,諸佛如來眼見佛性。 」又十地菩薩名有上士,佛名無上士;又菩薩如十四夜月,佛如十五夜月等云云。 」(CBETA 2019.Q3, T33, no. 1705, p. 271a23-b3-4)

唯識宗圓測撰《仁王經疏》卷2〈3 教化品〉:

經:共觀第一義諦。 釋曰:第二辨其除障。 文別有三:初明觀境,次辨除障,後顯二道差別之相;此即初也。 謂佛菩薩,同觀真如第一義諦。 問:此位同觀,有勝劣不? 若有勝劣,《本業經》中,何名等覺? 若無勝劣,如何《瑜伽八》複次釋勝劣差別? 答雲:諸說不同。 一雲:緣真即無勝劣,若緣俗境,勝劣不同;故經與論,互不相違。 一雲:據實勝劣不同,故《涅槃》雲:「十地菩薩聞見佛性,于如來地眼見佛性」具說如彼。 又《瑜伽論十四五》曰:所見月光喻二位,故知二位定有勝劣。 而言等者,等斷一障,故說為等。 慈恩三藏,意從後釋。 」(CBETA 2019.Q3, T33, no. 1708, p. 390a25-b7)

三論宗吉藏撰《法華義疏》卷3〈2 方便品〉:

眾生何由悟佛智耶? 是故釋雲,除諸菩薩信力堅固能信解耳。 至佛之時乃名證解,此如《涅槃經》雲「十地菩薩名聞見佛性,唯佛得名眼見佛性」,佛性則是諸佛智慧。 故《涅槃》雲「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也」。 (CBETA, T34, no. 1721, p. 489, c10-15)

 

小結:

在世親菩薩、智者大師、圓測大師、吉藏論師對《大般涅槃經》的注疏裡面,全部都說「十地菩薩眼見佛性」,不用「十住」,因為本來此經的「十住」就不是五十二階位裡面的十住位。

而且,上面世親菩薩的《金剛仙論》的經文,已經對《大般涅槃經》對「眼見佛性」、「聞見佛性」的不同說法,做出總結性解說。 此議題,第二篇會詳細解說。

以上的舉證,已經足夠證明蕭導師的「十住菩薩眼見佛性」是基於一個誤讀。 以此為預設的「眼見佛性」屬於真見道證「如幻觀」,其實已經不值得討論了。

撰寫本篇後續幾個章節,目的有三:

1. 解析蕭導師理解經論犯的系統性錯誤,此類錯誤在正覺書籍中俯拾皆是;

2. 希望讀者瞭解佛法浩瀚專業的本質,去除正覺植入的「佛經大統一」、「悟了就可以通達所有經論」的錯誤觀念;

3. 借此點出學習佛法知識的要領與誤區。

 

04. 為什麼十住菩薩可以見性,九地反而不行?

蕭導師先舉出《大般涅槃經》有「眼見佛性」這個說法,然後,舉出另一句經文,附會「眼見佛性」的證量至少是五十二菩薩階位中的「十住菩薩」:

佛性亦二:一者可見,二不可見。 可見者,十住菩薩、諸佛世尊。 不可見者,一切眾生。 眼見者,謂十住菩薩、諸佛如來,眼見眾生所有佛性。 聞見者,一切眾生、九住菩薩,聞有佛性如來之身。 」(CBETA, T12, no. 374, p. 530, b4-8)

上面這一段說「一切眾生、九住菩薩,聞有佛性如來之身」,但是另有一段意思相同的經文說,「一切眾生乃至九地聞見佛性」

善男子! 複有眼見,諸佛如來、十住菩薩眼見佛性。 複有聞見,一切眾生乃至九地聞見佛性。 菩薩若聞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心不生信,不名聞見。 (CBETA, T12, no. 375, p. 772, c6-9)

有邏輯的人讀到這裡,必然疑惑:十住菩薩都能眼見佛性了,離成佛不遠的九地菩薩竟然不能? 說得通嗎?

答案很簡單:如前文所說,「地」與「住」同義,所以第一段的「九住」就是第二段的「九地」。

但是,為了迎合自己的預設立場,蕭導師竟然硬生生將「一切眾生乃至九地菩薩」解讀為「只是有些」九地菩薩無法眼見佛性。

這種由於預設立場、缺乏佛學知識導致錯解經文,然後為了遮掩錯誤,強行扭曲經論的手法,在蕭導師和正覺親教師的文章中,不勝枚舉,只是初學者根本無法辨識,解釋起來又極度費時。

當然,蕭導師從來都不會考慮自己解讀一開始就不正確,硬要說這是「法無定法」。 十住位菩薩可以「眼見佛性」,但是有些「九地菩薩」都不行。 這個致命的錯誤,後續不斷有正覺學員發現,外界的大師也有評論過,於是正覺的親教師要為蕭導師出書辨正。

譬如,在《正覺電子報》144期,游正光老師長篇大論,將上面「十住」位菩薩眼見佛性,九地不可以的經文,解釋為「與菩薩本身的種性、因緣、福德資糧、用功方法等等無量差別有關」。 [1]

蕭導師的佛法學習過程裡面,先天缺乏基礎佛法知識的訓練,所以親教師不懂巴厘語、梵語、不搜尋大正藏,也不對比經論;後天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對著作中的錯誤和矛盾拒絕公開承認修改,利用經論文字精簡造成的模糊性,曲解附會文義、 沒有理據的時候用「法無定法」為藉口狡辯。

對學員來說,閱讀正覺書籍感覺顯淺易懂,不像專業佛學書籍內容艱澀,所以感覺學習起來似乎非常容易上手。 可惜長期下來,吸收了一套錯誤的知識與觀念,也養成了不親自閱讀經論、假手他人聞思的惰性。

蕭導師認為證量高於學術研究,一再貶低學者,豈不知佛教歷史上所有大師,像是龍樹、世親、無著、玄奘、窺基。。。 ,無一不是熟讀原典,治學嚴謹,學術能力(義學)與實修能力(修證)兼容並蓄的大师。

 

05. 「眼見佛性」屬於真見道?

在《正覺電子報》144期中,蕭導師將「眼見佛性」歸屬於真見道,再次強調眼見佛性當下成就如幻觀:

複次,眼見佛性亦屬真見道,是于山河大地上眼見自己之佛性,遍一切虛空皆無不見;于他人、動物之身上亦得見自己之佛性,亦可于他人、動物身上親見對方之佛性。 而佛性與如來藏非一非異,不可言宣,縱為明心已悟之人說之,對方聞已都謂見性之人所說無誤,但對方所瞭解之佛性畢竟不是見性之人所見之佛性。

讀這段文字,讀者很容易被其中描述的境界和「唯證乃知」這幾個字嚇倒。 因為一般人沒有修定的體驗,不敢質疑否定自己沒有的體驗。 殊不知,佛法的證量,必需經論佐證,不是有體驗到什麼就可以隨意拿著經論的內容強行附會,不然擁有各種神異體驗的外道也可以依樣畫葫蘆,拿著體驗套佛經,然後自封佛教聖人。

既然十地菩薩才可以眼見佛性, 蕭導師「眼見佛性屬於真見道」的說法當然不成立。

如前文所說,大正藏裡面只有《大般涅槃經》提到「眼見佛性」,「真見道」是唯識經論裡面的名詞,與「眼見佛性」風馬牛不相干。

我在《正覺同修會的明心與見道:與<成唯識論>的矛盾》的三篇文章,[2]已經說明「真見道」證真如,沒有任何境界,沒有没有六識的見聞覺知境界,無所見也無所得,怎麼可能是「眼見佛性」這種用眼識與意識去看「佛性」的有境界法

《成唯識論》卷9:「論曰:若時菩薩于所緣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不取種種戲論相故。 爾時乃名實住唯識真勝義性,即證真如智與真如平等平等,俱離能取所取相故。 能所取相俱是分別,有所得心戲論現故。  」(CBETA 2019.Q4, T31, no. 1585, p. 49c18-22)

再者,大乘菩薩道的「真見道」證真如在初地,不是七住位,這是佛法常識,請讀者參考《正覺同修會的明心與見道:與<成唯識論>的矛盾》的詳細內容。

這裡為了簡短,再舉《攝大乘論釋》的內容,證明「證真如」是初地通達位的事情:

卷13〈9 釋學果寂滅勝相品〉:「論曰:二通達轉,謂已登地諸菩薩,由真實虛妄顯現為能故。 釋曰:得無分別智證真如,故名通達。 由此通達,有別轉異于地前。 若已登地,有時入觀,此通達為真實顯現因。 何以故? 如初通達明證真如,後入觀亦爾。 有時出觀,此通達為虛妄顯現因。 何以故? 如先未入觀,以散心修自利利他俗行,今出觀亦爾。 」(CBETA 2019.Q4, T31, no. 1595, p. 248a1-8)《攝大乘論釋》卷11:「如世第一人未得無流心,說為不清淨。 無流心所緣法相無有忘失故,得無流心,說為正定位。 有流心有忘失故,不得受正定名。 菩薩亦爾,未入初地不得正定名。 此不清淨意行人若見真如,即入清淨意行地,從初地至十地同得此名。  」(CBETA 2019.Q4, T31, no. 1595, p. 229c1-6)

在《正法眼藏——護法集》,蕭導師曾經講述過自己先引導弟子見性,然後明說「明心密意」之事:

p. 446: 茲向諸方髮露懺悔,此過我曾犯之:我共修道場早期見性之同修中,有部份人乃是因我引導而得見性,見性後再于差別智課程中明說真如。 其中數人因無參究真如之過程體驗,又因追求有所得有境界法,妄想一悟成佛,遂于接觸弘傳故○○法師錯誤知見者以後,信受故○○法師開示語錄等邪知邪見,竟不信諸了義經中佛菩薩開示,反而矯辯說:「宗門與教門不相干。 不肯死卻能知能覺之妄心,不能承當不會六入之真心,便退失原本所悟正法、否定正法,進而誹謗正法。 嗣後我說《護法集》摧邪顯正,冀能相救。 然彼等信力慧力福德不具足故,恐失顏面故,寧可錯到底,九牛亦拉不回。 」

蕭導師的「十住見性佛性」,竟然可以在「七住位見道證真如」之前通過引導證得,而且他的「開悟密意」是可以明說的。 當初蕭導師這種說法,很多學員恐怕根本不知道。

如此兒戲的「見性」和「開悟」有何實質和說服力? 弟子「退轉」、拒絕接受這種「證量」,再正常不過了。 即使蕭導師公開懺悔,找無數理由解釋,親身經歷過這些引導的人也不會回頭。

 

小結:

這麼多年,蕭導師面對學員的質疑和退離,一再用弟子信力慧力福德不夠,所以不能承擔密意、誤信邪師、愛面子。。。 等理由解釋,後來又加上缺乏定力無法轉依如來藏,再扣上誹謗正法的帽子,與下地獄的恐嚇——業已成為一套標準的「官方退轉辭令」。

最初接觸正覺時,我們都曾經無條件相信蕭導師這一番言辭懇切的懺悔,以及他所有關于證量、退轉的說法,但是今日我非常肯定正覺學員退離,問題出在蕭導師自己身上。

蕭導師當日以為,因為密意和見性都是他引匯出來,是禪淨班沒結束就「明說」的,所以學員不珍惜而不信,於是三次法難後接受教訓,一而再再而三拉高開悟的門檻(尤其對沒有大貢獻和特殊條件的學員)增加開悟的條件,要讀完禪淨班、 累積福德(以金錢時間計算)、拜佛修定、親教師推薦,再多次禪三刁難「磨練」才給開悟。

因為付出越大代價的「證量」,學員越覺得珍貴,越不捨得隨意放棄。

佛陀寬廣開明的教導,從來沒有禁止任何人質疑,也不會將質疑等同與謗法。 假如誹謗佛法要下地獄,蕭導師多次「洩露密意」,為何佛前懺悔就可以了事? 正覺不是經常宣導「洩露密意」的惡業比十重戒還要嚴重嗎? 到了蕭導師那裡,只要懺悔就不用承受後果了? 如果這麼嚴重,護法神和佛菩薩沒有一早提醒蕭導師?

學員不信蕭導師引匯出來的明心見性,不是因為他條件不夠、心性不好、無法轉依。。。 ,是因為蕭導師的「明心見性」,根本無法讓人生起解脫的智慧、產生斷煩惱的效果。 正覺的制度人性,說明一切。 上述的錯誤,更是最佳例證,希望被密意和證量綁架的人,早日清醒,不要浪費寶貴生命,追逐幻象。

 

06. 「眼見佛性」時當下成就如幻觀?

經論中完全沒有十住位證得「如幻觀」這種說法,讀者可以自己查詢大正藏。我們來看看蕭導師是如何一步一步將他的「見性」與「如幻觀」連接。

蕭導師首先有一個修定體驗,然後看到《大般涅槃經》的「十住見性」句子,於是不顧語境與其他意涵矛盾的內容,抓出句子,將經文與自己的體驗連接。

那他用什麼邏輯再將「眼見佛性」界定為「成就如幻觀」?

首先,如上一節所說,蕭導師把明心拉低到七住位,七住位就可以證真如,所以七住之後當然就有「後得智」。 然後他看到《成唯識論》以下的一段:

《成唯識論》卷8:「無分別智證真如已,後得智中方能了達依他起性如幻事等。 雖無始來心心所法已能緣自相見分等,而我法執恒俱行故,不如實知眾緣所引自心心所虛妄變現,猶如幻事、陽焰、夢境、鏡像、光影、谷響、水月、變化所成,非有似有。 依如是義故,有頌言:非不見真如  而能了諸行皆如幻事等  雖有而非真 」(CBETA 2019.Q4, T31, no. 1585, p. 46b28-c4)

上面這一段的意思是,菩薩初地見道證真如之後,以「後得智」通達「依他起性」(一切現象)都如同「幻事、陽焰、夢境、鏡像、光影、谷響、水月、變化所成」,都是「非有似有」——不是真實的存在,但好像存在。

請注意,是「了達依他起性如幻事」,有「等」這個字,因為這些譬喻都是例子而已。

「幻事、陽焰、夢境、鏡像、光影、谷響、水月、變化所成」這幾個譬喻,出現在不同經論裡面,有時是八個、有時少一個或多一個,不同經論所用字眼也不完全相同。 重點是,這幾個譬喻,必然是一起出現,因為「幻事、陽焰、夢境、鏡像、光影、谷響、水月、變化所成」都是在初地證真如之後,用「後得智」觀察現象,看清「依他起」的一切現象,存在性質都是幻有。

換句話說,它們是對「依他起性」的譬喻性表述,下面三個經證裡面,玄奘翻譯的《攝大乘論本》尤其清楚: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78〈67 無雜法義品〉:「佛言:「善現! 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安住如夢、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幻事、如尋香城如變化事五取蘊中,修行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如實了知如夢、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幻事、如尋香城、 如變化事五取蘊皆無相。 所以者何? 諸夢、響、像、光影、陽焰、幻事、尋香城、變化事皆無自性,若法無自性是法則無相,若法無相是法一相,所謂無相。 」

《方廣大莊嚴經》卷11〈26 轉法輪品〉:「真如法界虛空相無相智境界故名如語不虛妄語不異語,觀如幻陽炎所夢水月谷響鏡像故名舍阿闌若。。。 」(CBETA 2019.Q4, T03, no. 187, p. 609b29-c2)

《攝大乘論本》卷2:「雲何應知依他起自性? 應知譬如幻、炎、夢、像、光影、谷響、水月、變化。 」(CBETA 2019.Q4, T31, no. 1594, p. 140b3-4)

 

上面的這些譬喻,與鳩摩羅什翻譯的《金剛經》裡面的「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是一個意思。 而玄奘翻譯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最後所用的譬喻更貼近原梵文,有九個譬喻:

世尊而說頌曰:「諸和合所為,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應作如是觀。 」

拉回到蕭導如何「自創佛法」。 看到《成論》說「無分別智證真如已,後得智中方能了達依他起性如幻事等」,於是他將自己的見性體驗,錯誤理解為後得智的「如幻」。 請注意,《成論》原文只說「如幻事等」,不是「如幻觀」,更沒有什麼「十住」。

也就是說,蕭導師將自己的體驗天馬行空地與不同經論嫁接,發明了佛陀沒有說過的「佛法」。

不止如此,在正覺所有著作最後的「佛菩提二主要道次概要表」中,他竟然將這八個譬喻逐一分配給十住位,十回向位,初地到五地:

幻事──十住、陽焰──十行、夢境──十迴向、鏡像──初地、光影──二地、谷響──三地、水月──四地、變化所成──五地

《成論》裡面的「非有似有」,根本不是一個譬喻,而是對八個譬喻的總結性描述。 蕭導師將「非有似有」配給「六地」。 然後,第「七地」配上《般若經》的「如尋香城」,八、九地無法配對,於是蕭導師用《楞伽經》的兩種意生身補上。

蕭導師不但將這些描述「依他起性」的譬喻,變成各個階位的「現觀」,還加上他的獨家「詮釋」,比如:

六地:由五地再證道種智一分故入六地。 此地主修般若波羅蜜多--依道種智現觀十二因緣一一有支及意生身化身,皆自心真如變化所現,「似有非有」,成就細相觀,不由加行而自然證得滅盡定,成俱解脫大乘無學。

正覺學員絕大多數都不知道蕭導師所說,根本是誤讀、誤解、亂套經文、嫁接、穿鑿附會、自創「佛法」的結果。

不過,即使正覺的大菩薩知道,也絕不會認為這種做法有違佛說,因為他們相信蕭導師證量高強到,可以說出佛陀與大菩薩們都沒有論述過的內容。

 

總結

這一篇舉證說明蕭導師「十住位菩薩可以用肉眼看見佛性」的說法,是對《大般涅槃經》的誤讀。

蕭導師不知道「十住」等於「十地」,一則是因為佛法知識貧乏,不通梵文,不知佛經翻譯的細節,不搜尋資料比各家注疏,不知經典的年代歷史源流。 二則,即使不具備專業知識,如果讀經時有詳細理解核心主旨和上文下理,而不是不顧語境,只抓出「合用」的句子附會自己在修定時的體驗,也不會出這麼大的紕漏。

我在很多文章中一再強調,佛法是一門高度專業的知識,上述的基礎知識,科班出身的學者必須具備,否則沒有資格考證對勘研讀佛法。 初學者很容易低估佛法的難度,單看漢譯本,難免望文生義,錯會經義。 也是因為這樣,當蕭導師拿出複雜艱澀的經論內容,學人很容易被他似是而非的見解混肴。

蕭導師誤讀大乘見道位和眼見佛性這兩個正覺證量的問題,其實不是沒有人拿出來辨析過,因為這種顯著的錯誤,閱讀量大思辨能力強的業餘佛學者都會質疑,受過專業訓練的學者法師更是一目了然。

為何蕭導師抵死否認? 因為明心見性是正覺的賣點,承認錯誤等於真個正覺佛法體系「垮臺」。

蕭導師把大乘的「見道」,從初地拉低到七住,又給三賢位的十住配上「見性」這個境界,因為證量是吸引徒眾,籠絡學員,推動學員拼命捐錢捐命捐時間的誘餌。

唯有拉低證量,才可以讓學員「快速證果」獲得「聖人光環」。 同時借由獨家銷售「快速明心見性」,吸取財力和人力資源。

如果不抬高證量,如果沒有大力標榜見道的不退轉、不下三惡道大功德,學員純粹一起讀經修定,最後證悟了,也享受不到特殊身份與職位,試問有幾個人會瘋狂地捐錢賣命?

拉低證量的同時墊高的是蕭導師和被印證的人:只有蕭導師有這麽厲害、聞所未聞的証量?你有蕭導師教導,可以累積大福德,大到獲得九地菩薩可能都不具備的證量! 被印證見性的人,頭上頂著全球罕見的「佛法尊榮」,怎麼會願意否定自己和蕭導師,承認這是無知造成的大妄語?!

大家寧願相信蕭導師的創作佛法,是大菩薩獨家傳授的證量,蕭導師的證量越高身份越尊貴,水漲船高,被印證者當然一起身價百倍!

每個學佛人都嚮往明心見性、證悟諸法實相,可是當看清真相傷害我們的自尊與利益時,你是否真的願意刨根究底,否定自己?

下一篇說明《大般涅槃經》「佛性」、「眼見佛性」、「聞見佛性」的正確意涵。

 


[1] 接下來探討第二種諍論:到底是十住菩薩眼見佛性,還是十地菩薩眼見佛性呢?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爭執出現? 這是因為有人執《大般涅槃經》卷 27 中 佛的開示內容,說《大般涅槃經》卷 8 之十住菩薩眼見佛性不如法。  
 
 《大般涅槃經》卷 27 佛的開示如下:善男子! 複有眼見:諸佛如來、十住菩薩眼見佛性;複有聞見:一切眾生乃至九地聞見佛性。 菩薩若聞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心不生信,不名聞見。 佛開示:善男子! 佛性有眼見者:諸佛如來、十住菩薩的眼見佛性;另有聞見者:一切眾生乃至九地菩薩,聽聞有佛性可以看見。 菩薩若聽聞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卻無法生起信心而相信真的有佛性可見,那就不能稱為聞見佛性。 這已經很清楚的告訴大眾,見性有眼見及聞見的差別:第一類是諸佛及十住菩薩的眼見佛性;第二類是說信受「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而不能眼見的有情皆為聞見佛性,例如有一些明心菩薩乃至九地都無緣眼見佛性,直到九地滿心時才能眼見佛性轉入十地,並不是如第一類的菩薩,于十住就眼見佛性。 為什麼會有這些差異出現? 一者、因為每一位有情種性、定力、慧力、福德、因緣、修行法門、修行快慢等等皆有差別,所以佛道上就有種種不同的差異出現。 譬如有些大乘通教菩薩已有禪定力,或是二乘聖者欣見大乘法殊勝,因此回小向大成通教菩薩,進而求取佛菩提真見道的般若智慧,于真見道後再來進求眼見佛性;又譬如有些已明心的菩薩,不先求眼見佛性,專在別相智用心;又譬如有些菩薩已明心,因為定力、慧力、福德或一、或二、或三還不具足,雖勤求眼見佛性然尚不可得,因而在修集見性資糧的同時也在別相智用心;又譬如有些菩薩不僅明心、見性一起證得,乃至能快速轉入初地繼續修行......。 如是種種,都與菩薩本身的種性、因緣、福德資糧、用功方法等等無量差別有關,導致在佛菩提道上,有千差萬別的差異存在,乃至有《大般涅槃經》卷 8及卷27所說兩種不同階位的菩薩卻都是初次眼見佛性的差異出現;但是不論菩薩是在十住位眼見佛性,或者到九地滿心時才眼見佛性,都是相信佛語開示可以眼見佛性,並依之修行, 才能眼見佛性。 因此,菩薩應該依據 佛在《大般涅槃經》中的開示下功夫,去圓滿眼見佛性應有的次法等菩提資糧,未來才有可能實證眼見佛性。 如果不相信可以眼見佛性,尚且不名為聞見佛性,今生今世當然也無法眼見佛性。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