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菩提路》(五之五):張志成——蕭平實的「第八識如來藏」是阿含經破斥的「第六見處」

 

一、上篇總結:蕭平實和正覺教團錯解「我見」的界定,不知斷我見的觀行方法

【琅琊閣】:總結上一篇所説,蕭導師 的「斷我見」教導:

1.「我見」定義錯誤,混淆我見與常見;

2.  最多只是「對常見的勝解」,但是對「五蘊無常」的觀行極度膚淺,完全不達標,不具備南傳佛法的「生滅隨觀智」;

3.  觀行方法和目標錯誤,其「觀行」只是將現象標記,加上非現量的妄想。二乘觀行的目標是「聲聞獨覺能觀唯有諸蘊可得。除諸蘊外我不可得」,不是蕭平實所説的「對比如來藏的真實,所以知道五蘊虛妄,意識生滅,就是斷我見。」

《瑜伽師地論》卷36:「此復云何?謂四聖諦:一、苦聖諦,二、集聖諦,三、滅聖諦,四道聖諦。即於如是四聖諦義,極善思擇證入現觀。入現觀已如實智生。此諦現觀,聲聞獨覺能觀唯有諸蘊可得,除諸蘊外我不可得。數習緣生諸行生滅相應慧故,數習異蘊補特伽羅無性見故,發生如是聖諦現觀。」(CBETA 2020.Q3, T30, no. 1579, p. 486c4-15)

這幾篇文章開始,我們會分短篇探討以下議題:

  1. 蕭平實教導的「第八識如來藏」從阿含、中觀、唯識等經論檢驗,本質就是一種「我見」;
  2. 蕭平實對阿含、中觀、唯識、如來藏經論的重要錯解,簡述這幾個體系的綱要;
  3. 大乘菩薩道如何看待「斷我見、證初果」這件事?大乘菩薩是不是首先要力求「斷我見、證初果」?修學大乘菩薩道應秉持怎樣的態度?

【張志成】正覺同修會最大的問題,不是混淆「我見」和「常見」,如果你只是混淆這兩個概念,最多也只是無法斷我見。正覺的最大問題是,蕭導師弘揚的「第八識如來藏」理論本身就是一種「分別我見」,而且其中包含不止一種我見,而是三種我見:

  1. 以第八識如來藏為不生不滅之「真我」,五蘊為生滅有為之虛妄我,無餘涅槃時五蘊滅盡,第八識如來藏獨存,落入「離蘊計我」的我見
  2. 錯解阿含經「五蘊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經文的意思,以為第八識如來藏是經中說的「我」,與五蘊不一不異,落入計執「非即蘊非離蘊我」的我見
  3. 錯解中阿含《蛇喻經》的「六見處」 ,以為第八識如來藏是經中說的「神」、恆常不變易的常住法——其實經中說的「神」是佛要破斥的「梵我」,因此落入屬於外道的梵我見

【琅琊閣】:從一開始進入正覺,學員就被灌輸「第八識如來藏」是真我、是萬法之因、出生一切法,找到「祂」你就「解脫了、見道了、開悟了」——這是正覺的「最高真理」。

這一節,我們順著佛教歷史的脈絡,從阿含經開始探討蕭平實的「第八識如來藏」是佛法的證悟證悟還是被佛陀破斥的「我見」?

 

二、「第八識如來藏」是佛陀在中阿含《蛇喻經》裏破斥的「我見」

【琅琊閣】我們在上一篇文章指出,蕭平實的「第八識如來藏」具有「恆常、不生不滅、主宰、獨立存在」等特質,就是經論裏面界定的「我見」。阿含經是最原始的佛經之一,這一節我們看看佛陀在《中阿含》「蛇喻經」裏面如何破斥「不生不滅、恆常不變易的常住法」。

「六見處」這個名詞,是被正覺同修會錯解的其中一個重要佛法名詞之一。《阿梨吒經》/《蛇喻經》裡面的「六見處」,指的是:

  • 前四見處:色、受、想、行
  • 第五見處:所見、所聽、所思量、所識、所得、所欲、以意所反省者
  • 第六見處:彼是世界,彼是我,彼予死後成為常住、常恒、久遠、非變異法,予是永遠如是存在。

第五見處相當於「識」,尤其指意識的各種想法、意欲、思維、觀念等等。第六見處的「彼是世界,彼是我」的「彼」,相當於婆羅門教之「梵」、「梵我」、和一般人想像的「大我」、上帝等等。

第六見處在阿含經(和南傳尼柯耶)有幾種不同的翻譯,都是指「我見」:

  • 《雜阿含》:「有我,有此世,有他世」
  • 《中阿含》:「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
  • 莊春江的南《中部》翻譯:「彼是我者彼即是世間」(so attā so loko, so loko so attā)
  • 菩提比丘長老在《相應部》的英譯:「那自我者即是世界」(That which is the self is the world)
  • 智髻比丘長老《中部》的英譯:「這是自我,這是世界」(This is self, this the world)

「第六見處」其實可以歸入意識的「想」裡面,但是因為 佛陀的年代,婆羅門教的梵我論流行,所以要把五蘊內和外的各類梵我,做重點說明。

正覺同修會只參考《中阿含》,不看巴利文和其他譯本,並且堅執阿含經有常住法,因此把《中阿含》的「此是神」解釋為「常住法」如來藏。

「六見處」中的第六見處:「彼是我者彼即是世間,死後我會成為常的、堅固的、永恆的、不變異法,我將正如等同長恒那樣存續」。 其中,「彼是我者彼即是世間」指的是婆羅門教的梵我思想,或是任何「離五蘊」或「即五蘊」的大我、真我,不是指常住法。

這種虛構的「梵我」,可以是將自己的五蘊看作「我」,將離蘊的「梵」當成「我所、我的」。 也可以認為離五蘊有一個「梵我」,「五蘊身」死後,「梵我」繼續存在。

【張志成】他將「第六見處」解讀為「不生不滅的真我」,然後說「因内或因外」有恐怖是因爲無法親證或信受有一「常住法」,以此證明佛陀在阿含經「暗示」有「常住法」的存在。事實恰恰相反,「第六見處」是 佛在《蛇喻經》中極力破斥的「梵我」,佛說他從未見過「不生不滅、恆常不變易」的法:

《中部》22經:

比丘們!你們能緊捉住那常的、堅固的、永恆的、不變易法,正如能等同常恆那樣存續的所有物,但,比丘們!你們看見過那常的、堅固的、永恆的、不變易法,正如能等同常恆那樣存續的所有物嗎?」

「不,世尊!」

「比丘們!好!比丘們!我也沒看見那常的、堅固的、永恆的、不變易法,正如能等同常恆那樣。

佛陀要强調的是:你不論在哪裏都不可能找到一個「恆常不變易的、不生不滅的常住法」,不管你是在五蘊内、五蘊外,還是其他地方。如果你執著這種「常住法」,就一定會有煩惱。

「比丘們!你們能執取那執取時不會生起愁、悲、苦、憂、絕望的[真]我論取,但,比丘們!你們看見過那執取時不會生起愁、悲、苦、憂、絕望的[真]我論之取著嗎?

「不,世尊!」

「比丘們!好!比丘們!我也沒看見那執取時不會生起愁、悲、苦、憂、絕望的[真]我論取。

比丘們!你們能依止那依止時不會生起愁、悲、苦、憂、絕望的見之依止,但,比丘們!你們看見過那依止時不會生起愁、悲、苦、憂、絕望的見之依止嗎?」

「不,世尊!」

【張志成】: 這裏的重點是:爲什麽蕭導師顛倒 佛說,將《蛇喻經》所破斥的「第六見處」扭曲為開悟要找的「常住法」?因爲他的「第八識如來藏」本身就是阿含經所破斥的我見,所以他只要看到阿含經裏面任何好像可以與「常住」扯上關係的名詞——比如「第六見處」、「法住」、「如」、「知如真」、「神識」、「本際」等等——就會一廂情願當作是他的「第八識如來藏」。這些名詞,有些是 佛陀反復破斥的「我見」,有些與「常住法」完全無關。

最離譜的是,他不但錯解《蛇喻經》裏面佛陀破斥的「第六見處」,還將這部經裏面的「因内有恐怖、因外有恐怖」,解釋為:如果不信無餘涅槃有一常住法存在,一個人會因爲害怕入涅槃之後變成斷滅空無法斷我執。這等於在污衊斷盡我執的阿羅漢還執著某種形式的存在。

事實上,「因外有恐怖」和「因內有恐怖」的「內、外」,指的是在五蘊之內或五蘊之外,所虛構幻想的梵我、神我、或是任何形式的常住不變本體。蕭導師的説法其實是墮入因我見而有的「常見」或是 「實有見」。

證無我智的阿羅漢怎麽會「恐懼涅槃裡沒有我」?如果一個「阿羅漢」執著無餘涅槃必須有個「東西」他才會放心滅盡五蘊,表示他還執著某種存在形式,這種執著其實就是我執,那麼這個人有可能是阿羅漢嗎?一個可以自殺入無餘涅槃的阿羅漢,會在乎有沒有一個常住法在涅槃裏面?無餘涅槃又沒有意識去感知,有沒有常住法的意義何在?

【琅琊閣】:阿含經裏面的「無餘涅槃」是無爲法,無爲法也是一個法,不是什麽都沒有的「斷滅空」,即使五蘊十八界這些有爲法都滅掉,涅槃也不是空無[1]蕭導師邏輯錯謬,將「無餘涅槃」——佛所安立的「無爲法」——等同空無,所以「沒有一個第八識,無餘涅槃會變成斷滅」這個説法不成立。蕭導師堅持無餘涅槃必須要有個第八識如來藏存在,因爲他從未正確理解阿含佛法,連無爲法不是空無這個道理都茫然不知。

阿含經裏面如何界定無餘涅槃?無餘涅槃是一個什麽樣的狀態?

【張志成】阿含經雖然將一切現象分爲有爲法和無爲法,但是佛陀說無餘涅槃其實是一個「不可記說」的法,「不可記説」的意思是不可形容——無論你怎麽去形容、想象、論述,都是「戯論」。當我們認爲「無餘涅槃」是或不是某種形式的存在,這都是我們自己基於對五蘊的妄想來推論涅槃是什麽。「無餘涅槃不可記說」——因爲它不可思議,你無法安立它是如何如何的,無法形容描繪它。比如下面《雜阿含》裏面對無餘涅槃的形容,與中觀經論的「八不、離四句」——「八不中道」——的「遮遣」形容是一樣的。

《雜阿含經》卷32:尊者摩訶迦葉語舍利弗言:「若說如來後有生死者,是則為色;若說如來無後生死,是則為色;若說如來有後生死、無後生死,是則為色;若說如來非有後、非無後生死,是則為色。如來者,色已盡,心善解脫。言有後生死者,此則不然;無後生死、有後無後、非有後非無後生死,此亦不然。如來者,色已盡,心善解脫,甚深廣大,無量無數,寂滅涅槃

「舍利弗!若說如來有後生死者,是則為受、為想、為行、為識、為動、為慮、為虛誑、為有為、為愛,乃至非有非無後有亦如是說。如來者,愛已盡,心善解脫,是故說後有者不然,後無、後有無、後非有非無者不然,如來者,愛已盡,心善解脫,甚深廣大,無量無數,寂滅涅槃。舍利弗!如是因、如是緣,故有問世尊:『如來若有、若無、若有無、若非有非無後生死?』【不可記說】。」(CBETA, T02, no. 99, p. 226, b7-24)

【琅琊閣】:很多人會質疑:佛陀在《蛇喻經》裏面說沒有一個「永恆的、不變易法」,可還是無餘涅槃難道不是一個常住法嗎?

【張志成】「無餘涅槃不可記說」,但是如果一定要用語言概念形容界定無餘涅槃,那麽五蘊就被界定為「生滅變易的有為法」,涅槃被界定為「不生不滅的、恆常不變易的無為法」。眾生所有的見聞覺知不離五蘊,皆是生滅變易的有為法,所以 佛說你不可能在五蘊內或五蘊外找到一個「不生不滅、不變易的常住法」。至於蕭導師的「與五蘊非一非異的第八識如來藏」是佛破斥的另一種我見:「非即蘊非離蘊我」。

無餘涅槃不可用語言形容界定,這一點在玄奘翻譯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有論述: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77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諸以色觀我,  以音聲尋我,

 彼生履邪斷,  不能當見我。

 應觀佛法性,  即導師法身;

 法性非所識,  故彼不能了。」(CBETA, T07, no. 220, p. 985, a21-26)

這裏就是在說「法性」,也就是涅槃,不是凡夫有漏的意識可以見聞覺知、尋思想像的對象,所以不可思議,不可記別。

【琅琊閣】:總結上文,蕭平實堅持對《蛇喻經》中「第六見處是常住法」的解讀,其實是誹謗佛經和誹謗阿羅漢。他的思維是一個我見深重的凡夫,所以畏懼斷滅,所以他堅持無餘涅槃裏面必須有第八識心體獨存。阿含經從來沒有暗示無餘涅槃裏面有一個「恆常不變易的不生不滅的常住法」。

阿含經和原始佛教時期的經典裏面還沒有出現如來藏、阿賴耶識這些名詞,正覺經常拿來舉證「阿含經裏面有如來藏」的《央掘魔羅經》在歷代經藏裏面都被歸類為「大乘經」。

阿含經是最原始的佛法,我們順著佛教經論在歷史上流行的次序討論,因爲這樣才可以看出佛法理論的脈絡和源流。舉個例子,從語義來看「阿賴耶」這個字在原始佛教經典裏面就有執著、愛著的含義:

《經集》:斷除種種漏  阿賴耶執著  知無赴母胎  除去三種思  以及泥濘欲  而無妄分別  此言為聖者」(CBETA 2019.Q3,  N27,  no. 12,  p. 146a3-6)

《經集》:無阿賴耶之執著  己知真相無疑惑  耽於甘露到達者  我稱彼為婆羅門」(CBETA 2019.Q3,  N27,  no. 12,  p. 176a11-12)

《犍度(1-10)》:「時,世尊于靜居宴默,心生思念:「我證得此法,甚深、難見、難解、寂靜、美妙,超尋思境而至微,唯智者所能知焉。然此眾生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而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眾生,難見此緣依性、緣起處也。亦甚難見一切諸行寂止,一切緣依斷捨,渴愛滅盡,離、滅、涅槃處。我若說法,彼不了解我時,我唯疲勞、困憊而已。」」(CBETA 2020.Q3, N03, no. 2, p. 6a10-14)

《彌蘭王問經(1-13)》:「大王!如來為度大人聚,於四阿僧祇劫百千劫之間,其間成熟一切知智。然而,又達一切知性耶!心傾於休止,不傾於說法。見此法是甚深、微妙、難見、難覺、殊妙、難達與有情執於阿賴耶,見確執個體見,思惟何說耶?如何而說耶?」(CBETA 2020.Q3, N63, no. 31, p. 285a8-10)

《清淨道論(8-13)》:「其次,安般念之後,所舉示是欲修習寂止隨念者,於靜居而禪思:「諸比丘!法雖唯有為〔法〕、無為法,彼等〔於有為無為之〕諸法中,稱離貪是最勝。即〔離貪者是〕憍之破碎、渴之調伏、阿賴耶(執著)之破壞、輪迴之斷滅、愛之滅盡、離貪、滅、涅槃。」如斯稱為一切苦之寂止,應隨念涅槃之德。」(CBETA 2020.Q3, N68, no. 35, p. 110a3-6)

 

總結上文:

1. 阿含佛法裏面沒有一個「常住法」。佛陀在《蛇喻經》裏面說:沒有一個「常住不變」的法,假如你執著這種常住法,一定會有煩惱;

2. 《蛇喻經》中的「第六見處」不是蕭平實所説的「不生不滅不變易的第八識如來藏」,是一種我見——梵我見;

3. 無餘涅槃雖然被界定為無爲法,但是其實不可用語言概念形容,不可以用意識推論想象;(《成唯識論》的第八識是有爲法,它的「常」,《成唯識論》形容為「一類相續、生滅變易」的「常」)。

4. 原始佛教經典裏面沒有大乘佛法中「阿賴耶識」、「如來藏」的概念。原始佛教經典裏面「阿賴耶」一字是應該被斷除的「執著」,與後來唯識的「阿賴耶識」雖然意涵類似,但是還沒有唯識經論中「阿賴耶識」的種種界定和功能,只是一個輪迴中應斷除的執著。

 

阿含經綱要列表:

總綱

緣起、三法印、四聖諦

緣起、三法印、四聖諦乃三乘佛法總綱

兩大教導

生死流轉 VS 還滅解脫

 

所證

無餘涅槃

階位:聲聞四果

對現象(法)的分類

有爲、無爲

有爲法的四種分類: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

無爲法:涅槃(不可思議計量)

斷除:我見(我執)

經中又名:薩迦耶見、神識、第六見處、梵我

所斷的煩惱:見所斷煩惱(初果見道斷除的煩惱,數量極多);修所斷煩惱(初果之後修斷)

觀行法門

四諦觀、十二因緣觀、四念處觀、五蘊觀、六入觀等

 

 

 

[1] 《雜阿含經》卷12:「此甚深處,所謂緣起,倍復甚深難見,所謂一切取離、愛盡、無欲、寂滅、涅槃;如此二法,謂有為、無為,有為者若生、若住、若異、若滅,無為者不生、不住、不異、不滅,是名比丘諸行苦寂滅涅槃。因集故苦集,因滅故苦滅,斷諸逕路,滅於相續,相續滅滅,是名苦邊。比丘!彼何所滅?謂有餘苦,彼若滅、止、清涼、息、沒,所謂一切取滅、愛盡、無欲、寂滅、涅槃。」(CBETA, T02, no. 99, p. 83, c13-21)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