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經名探討佛法要教我們什麽?

0_eb34f9928a.gif

1.  何謂波羅蜜多」?

佛法的核心:徹底解決現實世間的苦難。

佛法達到此目的的方法,可以用《心經》的「度一切苦厄」、「能除一切苦」,也就是經名中的「波羅蜜多」來說明。

波羅蜜多是梵語Pāramitā的音譯,有兩個意思:

1. 到彼岸:凡事做到了圓滿成就的時候,印度人都稱做波羅蜜多,就是「 事業成辦 」的意思。將一件事做到圓滿。

2. 「度」(到彼岸):凡做一件事,從開始向目標前進到完成,中間所經的過程和方法,印度人也稱做「波羅蜜多」,就是中文「 度 」(到彼岸)的意思。

 

2.  苦與致苦的原因

是一種感受。

苦痛都是有原因的,知道苦的原因以後,才能用適當的方法來防制他消除他。

苦的來源可以大致分為「身苦」與「心苦」。「身苦」與「心苦」可大分三類:

一、身心變化所引生的苦:生、老、病、死

二、社會關係所導致的苦:「恩愛別離苦」、「怨憎會遇苦」;

三、衣食等欲求無法滿足所引生的苦:「求不得苦」。

 佛法涵蓋一切現象,但主要教的是怎樣通過覺悟自己、糾正自己、改造自己,以此解脫於苦,利益自己,利己之後再開顯我們本有的智慧、修集各種能力去幫助他人。

如果一個人不能從解除自己身心的煩惱矛盾下手,那麽任何控制自然和群體的辦法,都不可能達到預期效果。因此,要「度一切苦厄」,首先要改造自己,才能合理的、根本的解除人世間的苦痛。 

的根源是我們內心的錯誤認知,以及這些錯誤認知引生的行為錯誤

內心行為中,內心更重要,因爲人的行爲和語言大部分都是意識(內心)的決定。

錯誤認知可分兩種:一、,二、

是渴望和追求,渴求追求染汙的東西就是「欲望,也可名為「惡欲」,更深一層的耽著貪戀,就是「愛」。欲有多方面的,可以是求財富,求名聲,渴求各種物質上的享受,這些都是欲。再深一層的貪愛耽著不捨就是「愛」。在世間人看起來,愛是好的,佛法則說愛如膠漆一樣,一經染著,則糾纏不清,不免要受牽制,不得自在。

是思想層面的,是源於對事物的認知差異所產生的意見衝突。「見」也是知識層面的。世間知識經常與「欲求」結合在一起,而且世間知識有著根本的錯誤。雖然世間知識有根本錯誤,但這不是說世間知識沒有世間的真實性──世諦性,對人生沒有助益用途,而是說從佛法更究竟的角度來説,世間的知識中存在某種根本錯誤,參雜某種普遍的成見,所以與個人的私欲結合。

不但人類共同的苦痛是根源於內心的錯誤認知,眾生流轉於生、老、病、死的苦痛中,也是根源於內心的錯誤認知。世間的一切都不是突然存在,存在之後也不會沒有任何影響。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因緣和合與消散的過程中流轉。

我們這一生的生命現象,並不是由於父母的結合而突然新生的。我們的出生是由於過去某種行為的錯誤招感來的。過去的行爲招感這一生的存在,現在的行為繼續招感未來的存在。這樣的流轉生死——輪回,都是因爲認知錯誤導致行為錯誤造成的結果。如果我們不想被動地輪回,必須先從產生行為的認知錯誤上著手。

 

3.  佛法用什麽方法解除苦痛?

原則的說,解除苦痛的方法為分二種:

一、充實自己;

二、消滅苦痛的根源。

因為度苦、除苦的方法不同,所以產生了大乘小乘的教導。

小乘佛法側重厭離一切的存在,借由從苦痛中解脫而達到自在

大乘佛法同樣要去苦,但是大乘含攝世間的真理、美德、以及對衆生有益的一切事物,側重於離苦當下的解脫和自由心境;大乘佛法同時推己及人,認識到一切眾生的苦痛與我無異,於是企圖解除一切眾生苦痛以完成自己。

解除苦厄的方法──六波羅蜜多

六波羅蜜多是佛法裏面改造錯誤,解除苦厄的主要方法。

六波羅蜜多:

(一)、布施:犧牲自己的精神、物質、甚至生命去幫助他人。

(二)、持戒:不應做的決定不做,應做的努力去做,「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例如在消極方面,制止殘殺生命的惡行,在積極方面,去做救濟保護生命的善行。

(三)、忍辱:正名為「,徹底解除人生的苦痛,需要極大的堅忍才能成功。有此堅忍,不怕困難,忍受逼害,衝破險阻,才能勇往直前地去做自他俱利的事。上面所說的施、戒、忍,著重在行為方面的改善。

(四)、精進:對於善的事情,不怕任何困難,決心去作,才能有所成就;懶惰懈怠是不會成功的。嚴肅的、堅強的、向上的、百折不饒的勇氣與決心,即是精進。

(五)、禪定:又翻譯爲「靜慮」,即精神的安定與集中。世間欲愛與知見的擴張,多少與內心的散亂有關。古人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意思是說:由於禪定的力量,可以控制自己的內心。禪定是體驗真理,發生智慧必須的特殊訓練。但這不過是把我們的精神集中起來方便管理而已,一旦出了禪定的心境,心神依舊會紛散混亂。所以上面的五種波羅蜜多,無法徹底解決苦痛的根源,也就是「愛見」。

(六)、般若:譯為智慧。有了智慧,才能糾正錯誤的見解,智慧是前面「五種波羅蜜多」的「領導」。佛法裡特別尊重智慧、强調智慧,因為只有智慧才能徹底「度一切苦厄」。

 

4.  智慧、般若慧

般若慧世間的知識(世俗智)不同:般若慧是從深刻地體驗真理所得到的。

佛法要求學人「多聞熏習」,經常聽聞,就會生起對法的理解,這種理解在佛法裏面稱爲「聞所成慧

「聞解」以後,再於自己心中向西地深思觀察,然後對於以前所了解的問題,可以更得到有系統、有條理的深一層認識。同時,將此深刻的領會用以指導行為,體驗於日常生活中,這種智慧佛法稱為「思所成慧」

「思慧」成就後再修習禪定,在定境裏面詳細思維觀察宇宙人生的真理,以此所得的智慧稱爲「修所成慧

再不斷深入,常時修習,最後會發起「般若智慧(無漏慧)。

 

 

5.  世俗智與勝義智

智慧可以分為兩種:

(一)、世俗智(世俗諦的智慧、世間智):世間哲學家、科學家等對於宇宙人生的理論和知識是相對的真理。雖然不究竟,但從廣義的智慧來說,他們解釋宇宙人生的「世俗智」也可以包含在般若裡(方便智)。

(二)、勝義智(勝義諦的智慧、般若智、出世間智):特殊的智慧。佛法體驗真理的智慧,是徹底的、究竟的、與世間智慧不同,所以是特殊的。當我們獲得體驗真理的智慧,輪回中的一切苦痛都可以因之而解決。佛法就是以般若智從根本上解除人們苦痛的。

佛、菩薩、羅漢都有此智慧(般若智),不過佛菩薩的心量大,所以智慧更廣大。

因此菩薩遍學一切法,菩薩雖學一切法,因爲菩薩具備般若智慧,所以可以剔除世間智慧(世俗智)裏面的錯誤,融攝貫串使世俗智慧也成為圓滿合理的。

當我們從般若智(出世間智)而引出方便智(世間智),就能用正理觀察世間的一切現象,這就是上面所說的廣義的智慧(世出世間智)。

 

6.  真理

真理可以通過日常見聞的事物了解

佛法說一切事物的存在都不過是條件的假合。凡是假合的東西,本身一定是遷流變化的【稱為有為法】,依條件而存在【稱為依他起性】,同時又是其他事物生起的條件,其他事物同樣遷流變化。

這種互相影響互相推動的關係,佛法簡稱為因果法則因果法則遍通一切法。

人根據內心正確或錯誤的認知產生合理或不合理的行爲,從而招感或苦或樂的結果,必然的這就是因果現象,任何事物,都不許例外。

佛法以因果法則說明一切。一切的存在既是結果也是因。凡是可作爲「因」的,也必是從「因」所生。

但一般宗教就不然,如基督教說上帝創造一切,上帝不由他所造。如此一來,上帝唯是原因而不是結果!佛法斥責這種理論為「不平等因」。【同理,如果執著如來藏、阿賴耶識是一切法生起之因,而如來藏、阿賴耶識可以獨存不依他,也會落入此種「不平等因」的邪見之中。】

另一些宗教認爲什麼時、方、物質是一切存在的「因」,這在佛法總呵之為「非因計因。或說諸法是「無因生」——不需要因緣就可以出現。諸經中依因果法則,破斥這種種邪見。

唯有依於般若智慧,通達諸法的因果事理,才是正確的知見。但是理解因果現象,還不是佛法中最究竟的。最高的智慧,是要在因果現事的關係中,深入的去體驗普遍而必然的最高真理。佛就是體驗了這最高真理的圓滿覺悟者。

 

7. 宇宙人生的真理,佛說有三,稱爲「三法印」

(一) 諸行無常:這一真理說明一切事物都在因果法則下不斷遷流變化,其中沒有什麼永恆不變的東西。在古代或許不容易了解,近代科學進步,這個道理不難理解。不過,凡夫也只能從一切現象的流動變化上理解它們的表象,還不能達到「一切現象沒有不變本質」的究竟道理。「諸行無常」的真理,是從縱的時間方面來說明的。

(二) 諸法無我:「在佛法裡有它特殊的定義。一般人總以為事物上有一個獨立存在的東西──我、法。依佛法來説,所有存在的事物現象都是因緣和合的假相,其中沒有什麼可以獨立自存的本質。如一幢房子,看來好像是整然一體,仔細推敲起來,房子是由磚瓦木石所合成的。這說明現象都是因緣生的,只有假相,沒有實體,就是分析到了一微塵、一電子,也還是因緣和合的假相,沒有獨存的個體。「諸法無我」是從橫向的空間方面切入——占據空間的一切現象,都沒有獨立存在性,如國家是由土地、人民、主權所合成的,人是筋骨血肉髮毛爪齒所合成的,都是沒有實體或是形而上的存在

(三)、涅槃寂靜:說明動亂變化、假合幻現事物的最後歸宿,都是平等無差別的。一切事物好像有差別相,但是本質上是寂靜平等的,如深細地觀察諸法,就可以發現萬法崢嶸即是涅槃寂靜涅槃寂靜,是依諸行無常、諸法無我體驗所得到的。如對前兩種真理不能透徹理解,也無法正確理解「涅槃寂靜」的真理。就像在激蕩翻滾的波浪(無常無我)上,看到水性的平靜一樣。波浪是依水而有的,波浪因風而起,風若息下來,水自歸於平靜。但這平靜不必要在風平浪靜的時候,就在波濤洶湧動盪不停的時候,水的本性還是平靜的。人在生死輪回裡也是一樣,苦樂、人我、是非、好醜、動亂萬千,就在此動亂萬千的流轉當中,可以了知涅槃的平等寂靜。上面提到,糾正我們內心的認知錯誤,引導行為入於正軌,即達到此涅槃寂靜的境地,就可以得到生死苦痛的解脫了。

上面三者,總名之為三法印有不可變更和確實性的意思。

 

8.  空與三法印、一實相印

小乘佛法是一步步的向前悟入,先了解諸行無常的有」必然歸屬于「無」,再了解「諸法無我,由此進一步遠離煩惱,體驗諸法的「涅槃寂靜」。這是漸進的體驗。

大乘菩薩不必如此,只用一個「」字,就可以統攝「三法印」

,是真理中最高的真理,最究竟的真理。但一般人很容易對「空」產生誤解,以為「空」就是什麼也沒有了,於是懶惰疏忽,什麼也不努力,這是對空的誤會。

是充滿革命的積極性——太虛大師曾說,空義是「大乘之革命」。太虛大師在自傳裡曾經寫到他在西方寺看《大般若經》的時候,「身心漸漸凝定,忽然失卻身心世界,泯然空寂中靈光湛湛,無數塵剎煥然炳現如凌虛影像,明照無邊。坐經數小時,如彈指頃,歷好多日身心猶在輕清安悅中。……從此,我以前禪錄上的疑團一概冰釋,心智透脫無滯;曾學過的臺、賢、相宗以及世間文字,亦隨心活用,悟解非凡」。

因為大師勝解空義,所以太虛大師深知世間上的事物都是無常、無我的,一切事物離開了關係條件的存在別無他物,所以對於現在佛教中有不適合時代社會需要的地方,力主改革;而一般保守者,因爲忽視一切現象的無常無我,所以多方反對,固守成見。由此看來,若真能悟證──即使少分了解空義,對於行事,也必能契合時機,勇往直前

菩薩悟證了的真理,即於此空性中融攝貫串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要了解「空」的意涵,必須從這三方面去理解:

(一)、世間沒有「不變性」的東西,這就是諸行無常,諸法既沒有不變性,所以都是無常變化的。從否定不變性說,即是空

(二)、世間沒有「獨存性」的東西,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假合,小至微塵,大至宇宙,都是沒有獨存性的,所以「無我」從否定獨存性說,也即是空

(三)、世間沒有「實有性」的東西,常人總以為世間事物有實在性,這是一種錯覺,認真推求起來,實在性是不可得的。實在性不可得,也即是空

三法印經由否定「常」和「我」證得涅槃寂靜(泯相證性),所以三法印顯示的是「空」的正理。不變性不可得,獨存性不可得,實在性不可得,不可得即是空。

不離開因果事物而有空,空就是形容事物的無常變化無我不實自性寂滅。因爲一般學人不理解如何以「空」這一個「實相印」貫通「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三法印,所以特別指出來。

 

9.  真理與世間的一般知識

「般若」是通達真理的智慧,與世間的一般知識不同。般若又名「實相智慧」,就是能真切了知一切現象的真理,真理可以用「無常、無我、涅槃寂靜」表達,而「無常、無我、涅槃寂靜」可以用「空」來表達。【佛法中,真理又稱為「勝義諦、諸法實相」;唯識學總稱為真如。】

凡是真理,必須合乎三個定義:

(一)、凡是真理必定是本來如此;

(二)、又必定是必然如此的;

(三)、還必定是普遍如此的,時不分古今,地不分中外,大至宇宙,小如微塵,都是如此的。這接近於哲學者所說的「最一般的」或「最哲學的哲學」。哲學家所說的理論,是通過推論假定得出,其他人是通過定境得出結論,這兩種情況都與佛法不同,因爲佛法是佛陀及其弟子通過般若智慧親自證得的真理。

至於普通的知識,大概可以分做兩種:

(一)、有些認識,即常識(科學也是常識的精製)可以知道是錯誤的。

(二)、有些認識,常識即使是科學,也不能知道是錯誤的。

常識上認爲正確無誤的,被大衆甚至世間學者所共同承認的,都是由外在的五根緣境,以及由内在的意識分別所得到的影像,即為世間的真實,或者即作為真理看(佛法中稱為世俗諦)。

錯誤的常識中觀稱為「倒世俗」;具有相對的真實性的常識,中觀稱為「正世俗世俗諦

錯誤的認知:比如小孩子看到「雲駛月運」,以為月亮是在跑,這當然是錯誤的;但這種認知錯誤建基於眼根緣境的印象上,客觀感覺似乎是正確的。成人以意識推察,知道其實流動的是雲不是月亮,用意識的推理,修正根和識的「似現量」。「比量」是正確的推論,屬於正確的認知──。「現量」是五識的直接認知,於此現量引起意識錯誤的認知,稱為似現量,是一種非量──錯誤的認知

雖然眼識明明見到月亮飛行,而斷定這是錯覺——在人類知識發展的進程中,人類不斷修正自己過去的認知錯誤,所以世間的知識,不斷改變修正,沒有絕對性。

常識,即使是有科學根據的常識,我們也無法徹底知道它是否正確;即使是科學家和哲學家,也只能趨近真理。就像一般人和科學家都認定事物是不變、獨存、實在的,以為這是千真萬確的真理,但是從佛法來看,一切事物都是變動的、假合的、非實在的,所以稱爲「畢竟空」

科學家、哲學家雖然能夠推知某些常識是錯誤的,他們的推論都是通過感官認知(見聞覺知)判斷比如五根觸境產生心識,所取的境會被視爲靜止的、孤立的、取為實在性的。比如眼睛看到一個杯子,意識會認爲杯子有一個獨立、靜止、實在的個體,不會認爲它是以一個聚合體或是因緣所生的事物。將聚合體誤認為獨立個體,佛法裏面稱爲「身見」,中觀稱爲「自性見」。意識經由無始來的根深蒂固熏習,沒有辦法排除這種錯誤的認知

佛法能從前五識以及意識的認識中,徹底推翻身見或自性見,唯有如此才能看清真相,契入究竟的真理。所以,佛法教人修定習慧──般若,根除心理上的錯誤認知,通達法性空寂(無常、無我、涅槃寂靜),親切證驗,做到無論處於任何環境任何狀態任何情景都可以不產生錯誤認知,因此無執無苦。

 

10.  凡夫內心中的錯誤根本我執與法執

佛法以解除苦痛為目的,除苦必須解除苦痛的根源。致苦的原因很複雜,但主要是原於我們內心上的錯誤,及由於內心錯誤而引生行為的錯誤。

依般若慧體驗真理,根除內心的錯誤認知,引發正確的行為,去除煩惱,解脫生死。內心的錯誤認知的根源,就是執著變動的現象裏面有真實的「自性」,這個「自性」是恆常。執著可以大略分為二類:

(一)、我執,(二)、法執

法執,是對一切現象產生的錯誤認知,其中最根本的執著,就是人們經由感知——見聞覺知——不期然、不自覺地對一切現象產生而不變、獨存、實在的錯覺

因爲這種錯覺,我們產生執著,這種執著,不是完全來自意識的計度,而是在五根面對境界時,影像相生的時候,這種實在感已經存在。

然後意識開始分別,錯誤執著境界「實有自性」——不變、獨存、實在(唯識學認為能遍計來自第六識、第七識,前五識及第八識不起執)。一切的錯誤認知都植根於此,宗教上的天神,哲學上的實體、本體理論也都是從這種錯誤衍生而來。

我執:「有情「我執」就是不知道有情其實是因緣幻有的存在,錯誤的執著如一般所計執的個體、靈、神我。。。有不變性、獨存性、實在性。特別是人們直覺的認爲自身中有一個穩定不變的「本質」是「我」,然後將自己之外的一切事物視爲「我所」,希望用自己的意思主宰控制。有我必有我所的計執。我執是生死輪迴中一切執著、一切苦痛的根源。

我執法執的原理一樣。「我執」是在身體上錯誤地認爲變動的現象具有不變、獨存、實在的本質「法執」是在一切現象上錯誤地認爲變動的現象具有不變、獨存、實在的本質

這二執中,我執更為重要。世間自私自利的,不免要受大家的批評。自私自利的人,因爲執著有「我」,希望拓展這個「我」,將一切都變成「我所」,於是只問目的不擇手段。

佛法首先教導學人去除我執,我執沒有了,才能契合於緣起的正理,符合於群眾的正義,產生合理的行為。雖然我們去除對自己的執著,但是眾生的「我執」還在,於是菩薩起憐愍心,希望一切眾生與我一樣遠離我執,一起取證「無生」的道理。

佛法將能夠引生錯誤認知和不道德行為的「我執」徹底展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能去除「我執」,選擇合理的、符合道德的行爲,同時從生死輪回的痛苦裏面解脫。

我執和法執是出生一切錯亂苦痛的根源,其中我執」是最根本的要斷除煩惱,必須先去除我執,因爲我執是煩惱的源。佛陀在世,弟子們根利慧深,佛為他們說無我,弟子們即能理解通達無我和性空的道理。

後人不解佛意,聽聞「無我」的道理之後,轉為執著「法有」:也就是相信身體裏面沒有不變本質,但是組成事物的基本元素是存在的。

為了對治這種「法執」,大乘經論特別著重解釋「法空」的道理。鳩摩羅什法師答慧遠法師書,曾談到此義。所以學人應該明白「空」──也就是無常、無我、涅槃——是佛法中的最高真理,而且應該普遍觀察一切現象都是「空」,都是無常、無我、涅槃

博觀必須反約,要在妄執根本、生死根本的我執中,深觀而徹底通達無性。這根本的我執破除了,其他的一切錯誤也就可以破除以及漸漸破除了。修學佛法,應先從捨離我執──悟入即空的無我入手。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的波羅蜜多,意思是「度一切苦厄」。般若是解除苦痛的主要方法。所以此經就是顯示如何去除「苦」的主要方法的精髓要義。「心」這個字可以有多種的解釋,這裏的意思是心要、精要的意思(不是心識的心)。

 

11.  五乘佛法

佛法裏面有五乘,五乘都是佛法。根機粗淺的人,佛教導受持三歸奉守五戒,乃至修四禪、四無色等定,這是世間的人、天乘法

又,印度人一向著重山林的生活,偏向自身的解脫,所以佛為這一類根器的人,說聲聞、緣覺乘法,讓他們通過持戒、修定、發慧,解脫自己生死輪回的苦痛。但是這三乘都不是究竟的佛法,因爲他們不契合佛陀的本懷。唯有菩薩行的大乘法,才是佛法中最究竟的心要。

 

12. 大乘法的三要

大乘法可以從三個意義去了解:

(一)、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一種堅定不移的信願,願意長期修集福德智慧,最後實現利益衆生圓滿佛道。

(二)、大悲心:菩提心是從大悲心生起的,大悲心是同情人世間一切苦痛,希望提供救濟,使世間人能夠得到部分的或究竟圓滿的解脫自在。人必須互相依賴才能存在,假如他人不能脫離苦痛,他人的痛苦會造成我們自己的殘缺,所以大乘佛法要以利他的大悲行,完成自我的淨化。

(三)、般若慧:具備崇高的理想和對他人的同情之後,還需要通達真理的智慧,才能完成圓滿的人生──成佛。

大乘佛法的特質就是依據這三個要理去實踐六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是大乘六波羅蜜多的別名,所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指「大乘心」,也就是大乘佛法的心要。

 

13.  般若波羅蜜多法門

大乘佛法裏面有很多法門,而在衆多的大乘法門裏面,般若波羅蜜多是重中之重,是核心裏面的最核心。因為修學大乘的菩薩行,無論是利益他人或是淨化自己,都需要般若的智慧來領導統攝。

般若是六度的領導和統攝,但是意思不是說只要般若,不需要其他五度。從布施乃至禪定的五度,世間外道也有,算不得是佛法中的特法。《般若經》裡常說:般若為導。若沒有般若,一切修行都會變得盲目失焦,不是落於凡外(人天乘)就是墮於小乘(聲聞、緣覺乘)。

經典說:一切經中般若經最大。因為《般若經》是專門發揚闡述般若智慧的體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在整體大乘法中,般若波羅蜜多及其經典最為精要。所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用六離合釋來說是「持業釋」,因爲「般若波羅蜜多」的意思就是指「核心」。

更進一層說,這部經是一切般若經的心要。般若經的部帙繁多,文義廣博,《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以寥寥二百餘字將般若經的義理做出完整的總結,可說是《般若波羅蜜多經》的心要和精髓。

上面所說的義,一、大乘佛法是佛法的重點和核心;二、般若波羅蜜多法是大乘法的重點和核心;三、闡述般若波羅蜜的所有經典中,以《心經》為主要為中心,所以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這個字的意思是「」,梵語是「修多羅」(sutra)。線具有貫攝零星散碎東西的功能。佛弟子將佛所說的法,依文義次第,結集成章成部,就像用絲線將東西貫穿聯結,能歷久不散失,所以稱爲「修多羅」

中文的字,本也是「線」的意思,就像織布有經線、緯線。後人將古代有價值的典籍稱為經,漸漸附以可依止可效法的尊貴意思,所以佛典也被稱爲「經」。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