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菩提路》(五之十七):張志成——正覺的「現觀第八識」是「國王的新衣」?(上篇)

jopeel-quimpo-qP4A-5EloaM-unsplash.jpg

01. 國王的新衣?

【琅琊閣】:最近跟一位早年離開正覺同修會的朋友聊,我問他當年爲什麽這麽快看到正覺的錯誤,爲什麽我們花了這麽多年才發現問題。他説了幾個重點,其中最關鍵的是:如果你能分清楚現前觀察與推理想象,你就知道正覺的絕大部分觀行都是推論妄想,用妄想做觀行絕對沒有功德受用可言。

我們在這個系列的「五之四」裏面指出,正覺同修會「不可討論的觀行」,其實是對號標記,推論想象;事實上,正覺的「開悟」也是同樣的推論想象操作,所以我在文章裏面曾經形容正覺的開悟是「國王的新衣」。

這件「國王的新衣」本來不難看破。蕭平實弘法之初直接將「密意」告知學員,可想而知,這個密意被否定,才有所謂的「三次法難」,願意相信「密意」的只有寥寥數人。這就像童話故事「國王的新衣」裏面,國王以爲自己身穿絕世美服出宮巡游,被一個小孩子一語道破「國王沒穿衣服」這個事實!

國王很快被戳破有兩個原因,一,國王有沒有穿衣服眼睛一看就知,二,老百姓沒有聽過裁縫欺騙國王的那套話術——這件絕世美服只有聰明人才看得見

「三次法難」之後,蕭導師改變作風,將「贋品開悟」重新打造成「千辛萬苦才能得到的獨家密意」——他不斷加碼錄取禪三的成本,要求上完兩年半禪净班,增加明心需要的禪三次數,提高了明心的封賞——讓好奇的、想知道答案的人付出大量時間金錢之後,上山多次,才能獲得「密意」。

人的心態是,付出越多,就會認爲付出的對象越有價值,於是越不願止損,因此,「密意」沒有再被直接退貨,銷量節節上升。

蕭導師的另一個「改革」是,密意不止難得——只有證明自己具足菩薩種姓的人才能得,得到密意不接受、否定的人被標簽為「沒有福德的退轉者」。

換句話説,聰明的人才看得見「國王的新衣」,有菩薩種姓才能得到「開悟密意」,有福德的人得到「開悟密意」之後才不會誹謗否定它。

如果蕭導師沒有從「直接穿國王新衣游街示衆」獲得慘痛教訓,繼續將「密意」直接告訴大家,到了今日也沒有幾個人會接受和相信他的「密意」。「越難得到的越不會退轉」是蕭導師公開總結的「法難教訓」,只是學員沒有聽出其中關竅。

其實,即使你不理解這個網站上所有文章的内容,只要像留言區很多知道密意的同修那樣,誠實地承認我們被印證開悟,不是因爲突然「現觀」到其他人「無法現觀」的第七、第八識,我們只是猜中了或被告知「密意答案」。也就是説,只要你承認「想象」不是「現觀」,就可以直接丟掉一毛不值的贋品。

話雖如此,能將一毛不值的贋品高價販賣,這其中的話術不是那麽容易拆解。 當正覺同修會將經論内容變成話術詭辯的素材,反復洗腦,要擺脫正覺關於「第八識可以現觀」謊言,真的是説易行難,所以我們才寫這麽多篇文章,希望一點點破解邪見,同時建立正見。

這一篇文章的核心是「現觀」。我相信很多同修跟我一樣,都曾經質疑過:既然阿賴耶識無形無色,你怎麽「現觀」它?「現觀」了之後,你又怎麽會退轉不信呢?

與正覺開悟密意的核心是「現觀」二字。正覺同修會所謂的「現觀」到底是什麽意思?「現觀」的正確定義又是什麽?佛法裏面每一個話題都牽涉很廣,我們盡量用淺白的方式討論這個話題:

  1. 「現觀」的正確定義?
  2. 正覺的「真見道」、「找到阿賴耶識」是不是「現觀」?

 

02. 「現觀」的正確定義——「現觀」是智慧的代名詞,是名詞不是動詞

【琅琊閣】:蕭平實和明心菩薩時不時會煞有介事跟你表示:導師在上面講法,我們「隨聞入觀」,現觀第八識的運作。尚未開悟的人聽了這些話無比艷羡,以爲開悟的人有什麽異能,能夠看見自己看不到的東西。張老師,正覺的人聽到「現觀」這個名詞,或者外面讀正覺書籍、看正覺視頻的人,聽到「現觀第八識」這個名詞,大部分都會直接理解為「現前觀察到第八識」。

在唯識經論,「現觀」是不是「現前觀察」的意思?「現觀」的正確定義是什麽?

【張志成】使用佛法名相之前,應該先參考佛學字典,因爲很多名相都有特定的意思。現觀,梵文是abhisamaya,《阿含經》等舊譯經論翻譯爲「無間等」,其他經論裏面被翻譯爲「正觀」或「現等覺」,字面意思是「對於所觀境直接清楚的知見」,是直接性的智慧直觀,但是這種智慧直觀不是我們一般人(或是正覺同修會)理解的「現前觀察某個東西」。

求那跋陀羅翻譯的《雜阿含經》裏面,出現很多「無間等」:

《雜阿含經》卷9:尊者摩訶拘絺羅!於此六觸入處如實知、見、明、覺、悟、慧、【無間等】,是名為明。[1]

如實知、見、明、覺、悟、慧、無間等——這些名詞都是智慧的同義詞。

 【琅琊閣】:爲什麽求那跋陀羅將abhisamaya翻譯為「無間等」?因爲「abhisamaya」是指智慧與其「」前的對境沒有間隔(無間)、如實(平、相)而「」見的境界。玄奘大師將abhisamaya翻譯為「現觀」,所以玄奘的譯本,包括600卷《大般若經》和唯識經論裏面都只有「現觀」,沒有「無間等」

【張志成】:「現觀」是「智慧」的代名詞,強調的是經由簡擇所得的智慧

無著菩薩造《顯揚聖教論》卷132 攝淨義品〉:經言「」者是智、見、明、現觀等名之差別,簡擇法相(之)心所有法為體。釋名者,簡擇為體,非智對治故名為「慧」。又各各差別能了知此,故名為「慧」。又能顯了識所了別,故名為「慧」。義門差別,隨其所應,如前分別。[2]

《瑜伽師地論》卷82:此中者,是智、見、明、現觀等名之差別,簡擇法相心所有法為其自性。訓詞者,簡擇性故,治無智故,名之為慧。又各品別能了知故,名之為慧。又能顯了諸聰慧者是聰慧性故,名為慧。門差別者,隨其所應如前安立。[3]

《顯揚聖教論》卷6:問:此中何者是真實?答:謂苦集滅道名之所顯四種聖諦,由簡擇如是四聖諦故得入現觀位,於現觀位中真實智生[4]

無著菩薩指出:「現觀」與智、見、明等名詞是同義,是簡擇的「慧心所」,對治的是「非智」。

慧心所本身的定義比較廣,簡擇的結果可以是正確或錯誤的。只有與真理、真相所相應的「慧」,才屬於簡擇法相的慧。因此,上面《雜阿含經》的語境是「如實知、見、明、覺、悟、慧、【無間等】」,此處《顯揚聖教論》是「現觀、智、見、明」。也就是說,不論是大乘還是二乘的智慧都是「現觀」

【琅琊閣】:研究唯識的陳雁姿教授,在她的一篇文章裏面對「abhisamaya 現觀」一詞有以下説明:

現觀的梵語為 abhisamaya (direct realization, to clearly observe reality, agreement),意 謂現前親切清晰的洞見,直覺的體證等。梵字 abhi (in front of) 是現前,samaya (coming to a mutual understanding or agreement) 即平等無分別地證知。正如無著 《顯揚聖教論‧成現觀品》九末曰:「又此決定智與境和合相,究竟到所知故。… 是故此觀名為現觀。無著所說的「究竟到所知」,即明了決定的智慧完全徹入所觀照之境中,無分別對立地達致「識境的和合」《瑜伽師地論》卷 34 亦有相類似的觀點:「由能知智與所知境,和合無乖,現前觀察;故名現觀。」窺基 《唯識述記》卷九末的定義是:「現謂現前,明了現前觀此現境,故名現觀。」這些界定都切合現觀的梵文意義。 「現觀」的舊譯為「正觀」或「現等覺」(abhisamaya),指以無漏的智慧親切地、清晰地覺知諦理。如世親《俱舍論》卷 22 曰:「此現觀名為目何義?應知此目現等覺義。何緣說此唯是無漏?對向涅槃正覺境故,此覺真淨,故得正名。」又眾賢《順正理論》卷 57 說:「『現等覺』故,立『現觀』名。正覺所緣,故唯無漏。此覺真淨,故得『正』名。」[5]

也就是説,abhisamaya這個字本身含有對無漏智慧直接、清晰、無間隔、透徹明了地體證。「又此決定智與境和合相」强調沒有二元對立的狀態,所以,如果瞭解abhisamaya的正確意思就知道它不是「有分別、生滅的意識去找一個無分別、不生不滅的阿賴耶識」。

【張志成】: 與經論裏面很多名詞一樣,「現觀」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從「與真理、真相相應簡擇法相的『慧』」的角度說,廣義的「現觀」包括有漏智(世俗智、加行無分別智)與無漏智(出世間智、聲聞菩提、獨覺菩提、根本無分別智、後得無分別智)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34:問:豈世俗智亦名「現觀」?答:明了觀察是「現觀」義。世俗智中,有能明了觀察法者亦名「現觀」,非唯無漏得「現觀」名。故《城喻經》作如是說:「我未證得三菩提時,如實現觀生緣老死。」非未證得三菩提時,已有觀緣起真實無漏智可名「現觀」。由此故知有世俗智亦名「現觀」[6]

《顯揚聖教論》卷178 成現觀品〉說:又此現觀差別有十八種:謂聞所生智現觀、思所生智現觀、修所生智現觀、順決擇分智現觀、見道現觀、修道現觀、究竟道現觀;不善清淨世俗智現觀、善清淨世俗智現觀、勝義智現觀;不善清淨行有分別智現觀、善清淨行有分別智現觀、善清淨行無分別智現觀;成所作前行智現觀、成所作智現觀、成所作後智現觀;聲聞等智現觀、菩薩等智現觀。復次,如是現觀相貌勝利,隨諸經論多種應知。[7]

從凡夫開始至成佛的修行,與生起無漏智相關的「聞、思、修」等過程的有漏智,都可以被歸入廣義的現觀。「聲聞等智現觀、菩薩等智現觀」表示聲聞的見道等現觀智,與菩薩的見道等現觀智是不同的。由於「現觀」這個名相是用在與「」——「與真理、真相有關的智慧」的語境裏面,廣義的現觀還包括「淨信」、「淨戒」等幫助智慧生起的因素。

【琅琊閣】:狹義的現觀,是與「見道」等「無漏智」直接相關的智慧

大乘菩薩見道有關的現觀,唯識經論分爲六種,《成唯識論》卷9

此二見道與六現觀,相攝云何?六現觀者:

一、思現觀,謂最上品喜受相應,思所成慧,此能觀察諸法共相,引生煖等,加行道中觀察諸法此用最猛,偏立現觀,煖等不能廣分別法,又未證理故非現觀

二、信現觀,謂緣三寶世、出世間決定淨信,此助現觀令不退轉,立現觀名。[8]

三、戒現觀,謂無漏戒除破戒垢,令觀增明,亦名現觀。[9]

四、現觀智諦現觀,謂一切種緣非安立根本、後得無分別智[10]

五、現觀邊智諦現觀,謂現觀智諦現觀後,諸緣安立世、出世智。[11]

六、究竟現觀,謂盡智等究竟位智。[12]

此真見道攝彼第四現觀少分此相見道攝彼第四、第五少分,彼第二、三雖此俱起而非自性,故不相攝。

  • 真正的現證無漏智——「見諦」,是後三種:現觀智諦現觀、現觀邊智諦現觀、究竟現觀。
  • 真見道得現觀智諦現觀
  • 其餘的思現觀、信現觀、戒現觀,是分別因為「還未真正證見真理」、「助現觀令不退轉」、「令觀增明」才方便稱為現觀,並不是真正的無漏觀智。

 

03. 蕭平實界定「現觀第八識」是真見道,正覺的「明心菩薩」有真見道的「現觀智諦現觀」?

【張志成】與大乘見道有關的現觀是現觀智諦現觀現觀邊智諦現觀

大乘真見道智是根本無分別智,所緣是非安立諦──即真如、圓成實性;大乘相見道智是後得無分別智,所緣是非安立諦──真如、圓成實性與安立諦的四諦十六心、依他起性的唯識相。

正覺說自己的「明心——大乘真見道」是「現觀第八識」,正覺的「現觀」屬於真見道的範圍,對應的是六種現觀中的「現觀智諦現觀」的範圍,下表標藍的部分。

 

大乘真見道智

大乘相見道智

證得的智慧

根本無分別智

後得無分別智

所緣

非安立諦──即真如、圓成實性

非安立諦——真如、圓成實性

安立諦——四諦十六心、依他起性的唯識相

現觀

現觀智諦現觀

現觀智諦現觀、現觀邊智諦現觀

【琅琊閣】:如果正覺同修會「明心見性」的七住位、十住位「菩薩」已經得到大乘真見道的「現觀智諦現觀」,他們一定首先具備「思、信、戒現觀」。我們用彌勒菩薩對這四種現觀的詮釋,檢驗一下正覺同修會有的「明心見性菩薩」是否真的具備這「思、信、戒現觀」與「現觀智諦現觀」。

彌勒菩薩造《瑜伽師地論》卷71

復次如說六種現觀,謂思現觀乃至究竟現觀。

問:思現觀有何相?答:若有成就思現觀者,能決定了諸行無常、一切行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住異生位,已能證得如是決定,非諸沙門、若婆羅門、若天魔、梵及餘所能如法引奪。

問:信現觀有何相?答:若有成就信現觀者,或是異生或非異生,或於現法或於現法及後法中,終不妄稱餘是大師,餘法善說,餘僧正行。

問:戒現觀有何相?答:若有成就戒現觀者,終不復能乃至故心斷傍生命、不與而取、習欲邪行、知而妄語、飲米等酒諸放逸處。

問:現觀智諦現觀有何相?答:若有成就現觀智諦現觀者,終不復能依諸妄見而有所作,於自所證而有疑惑,於諸生處而有貪,現行世相計為清淨,誹謗聲聞、獨覺、大乘作惡趣業。何況能造害父母等諸無間業?乃至不能生第八有。[13]

戒現觀成就,不會不守五戒,包括偷盜——「不與而取」,和妄語——「知而妄語」。「知而妄語」不是指「未證言證」,是故意、明知的説謊。

  • 「真見道」位成就「現觀智諦現觀」的菩薩,不會對自己所證起疑惑,當然也不會退轉。單看這一條,正覺同修會釀成「三次法難、多人退轉」的「明心開悟」就一定不是真見道!【真見道在初地,不是七住位,初地本就是證不退位】

【張志成】真見道的菩薩有「現觀智諦現觀」,除了不會對自己所證有疑惑之外,並且永斷見所斷煩惱(分別煩惱障和分別所知障)現行以及種子(隨眠)

《成唯識論》卷9真見道,謂即所說無分別智,實證二空所顯真理,實斷二障分別隨眠,雖多剎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14]

上一篇説過大乘見道是悟入「唯識性」,之前要做「四加行」,屬於「入現觀時的四種抉擇分」。大乘見道之前的「現觀」——抉擇、簡擇,是趨向「法無我」忍,也就是接受、忍可「一切現象(法)沒有獨立不變本質」這個真相。

由於「法無我」涵蓋「人無我」,所以見道時斷的煩惱是「分別法執(分別所知障)」和「分別我執(分別煩腦障)」。

《攝大乘論釋》卷6:釋曰:於一切處入現觀時,皆有四種順決擇分,是前相故。現觀已顯故不重釋。由四尋思者,謂如前說推求名義自性差別假立為體。於下品無義忍中者,謂於下品覺慧愛樂諸義無所有中。明謂能照無有義智,所求果遂故名為得。此定創得無義智明,故得明得三摩地名,譬如最初求得火等。煖者即是煖品善根,譬如鑽火煖為前相,此亦如是真智前相。言依止者,謂是因義。言決擇者,即是現觀。此分即是法無我忍,引此善根說名為順,最居其上故名為頂。復由四種如實遍智者,謂如先說於名事等不可得中已得決定,如是轉時悟入唯識,似名等現決定了知都無有義。」(CBETA 2020.Q4, T31, no. 1598, p. 417a8-21)

正覺同修會定義「現觀第八識的明心見道」只斷我見(分別我執),不斷分別法執,分別法執要到「相見道」才斷。所以正覺的「真見道」違背經論!

事實上,正覺的「現觀第八識」根本不是真見道證無分別智,所以沒有斷我執、法執的功效。認爲第八識不生不滅、實有、獨立存在,本身既是法執也是我執(我見),所以只是增加了分別我執和分別法執。

 

04  爲什麽《成唯識論》只有「證解阿賴耶識」,沒有「現觀阿賴耶識」?

【琅琊閣】:聲聞、獨覺、菩薩都有「現觀」,這種智慧是經由長時間精進的聞思修,通過定中修止觀所得的能夠斷煩惱的智慧。當我們理解「現觀」一詞是智慧的代名詞,就知道爲什麽《成唯識論》或是任何唯識經論都沒有「現觀阿賴耶識」的説法,《成唯識論》卷三說的是「證解阿賴耶識」,不是「現觀阿賴耶識」:

《成唯識論》3: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故我世尊正為開示。或諸菩薩皆名勝者,雖見道前未能證解阿賴耶識,而能信解求彼轉依,故亦為說。[15]

「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意思是已經「見道」的菩薩,得到真現觀(見道的智慧),所以能夠「證解」阿賴耶識。

  • 見道、得真現觀的菩薩——才能—— 證解阿賴耶識;未見道、未得真現觀的菩薩——只能—— 信解阿賴耶識

正覺同修會對這句話的理解,又用上了蕭平實的「A 等於 B 等於 C 話術」,偷換概念,將「條件性的因果關係」變成「等於關係」:

  • 得真現觀 = 真實理解、證得阿賴耶識心體 

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第073集 識蘊真義總結(張正圜老師:

各位菩薩!從這一段《成唯識論》聖 玄奘菩薩的開示,也可以證明:證得阿賴耶識心體,而能真實理解 佛所宣示阿賴耶識之開示者,就是得真現觀者,即是勝者。既然說證得阿賴耶識心體的人,就是得真現觀,那就已經說明「證得阿賴耶識心體之菩薩,就是真見道之人」。而論中所說「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故我世尊正為開示」,就已經明說:證得阿賴耶識者即是真見道之賢聖。

如果按照正覺同修會的理解「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這個句子裏面,「得真現觀」等於「證阿賴耶識」,這句話可以改寫爲

  • 已入見道諸菩薩眾「證得阿賴耶識心體」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

任何一個有邏輯都不會這樣去解讀這句話,何況是玄奘大師?!正覺同修會爲什麽這樣解讀此句,因爲正覺從來都不懂「現觀」和「真現觀」的定義!

【張志成】:《成唯識論》等唯識經論建立上一節所説的「六種現觀」,「真現觀」是初地見道的智慧。初地菩薩因爲有見道的智慧,所以他們(彼)能夠「證解阿賴耶識」。《成唯識論》出現「現觀」一詞最多的是卷九,因爲這一卷討論的是初地見道,卷九以外,「現觀」只在其他三卷裏面出現了一次。

  • 爲什麽唯識經論裏面絕對不會看見正覺同修會的「現觀阿賴耶識」表述方式,只有「證解、信解阿賴耶識」?因爲不管如何詮釋「證解」二字,對阿賴耶識的理解、實證與獲得無漏智慧無關,所以不屬於任何一種「現觀」。《大般若經》600卷都沒有提到阿賴耶識和末那識,一樣可以修證成佛。

「已入見道諸菩薩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這句話裏面

  1. 「見道」是指初地(極喜地),不是正覺所説的七住位。所有唯識經論皆界定大乘見道在初地位,其中只有《成唯識論》將見道分為「真見道」與「相見道」。
  2. 「真現觀」不是指「證得阿賴耶識」

【琅琊閣】:玄奘菩薩翻譯的《大乘阿毘達磨集論》有解釋「真現觀」的定義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7:「云何建立現觀?略有十種,謂法現觀、義現觀、真現觀、後現觀、寶現觀、不行現觀、究竟現觀、聲聞現觀、獨覺現觀、菩薩現觀。何等法現觀?謂於諸諦增上法中已得上品淨信勝解隨信而行。何等義現觀?謂於諸諦增上法中已得上品諦察法忍,此忍居順決擇分位,此由三種如理作意所顯發故。復成三品,謂上軟、上中、上上。【何等真現觀?謂已得見道十六心剎那位所有聖道。見道中得現觀邊安立諦】,世俗智不現在前,於修道位此世俗智方可現前。[16]

「見道十六心」是指《成唯識論》「相見道」的十六品心;「見道中得現觀邊安立諦」,指屬於「現觀邊智諦現觀」的後得無分別智[17]

  • 「真現觀」是指「已得見道十六心剎那位所有聖道」,所以必然屬於完成「相見道」的初地通達位。也就是説,「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這句話是指完成「相見道」的初地菩薩,不是正覺同修會自封的「七住位找到阿賴耶識」的「明心菩薩」。

所以,「真現觀」絕對不是正覺同修會的「七住位——真見道——現觀阿賴耶識」。

【張志成】: 我們可以再看看在同樣是玄奘翻譯的世親菩薩造的《攝大乘論釋》裏面,「真現觀」是在哪個階位發生

《攝大乘論釋》卷7:釋曰:何故初地名為極喜?由於此時初得能辦自他俱利勝堪能故。諸聲聞等真現觀時,唯得能辦自利堪能,不得他利,故彼不生如是歡喜同諸菩薩。[18]

這一段的整體語境是討論菩薩和聲聞智慧的差異,這句話證明,菩薩入「真現觀」的時候,是入初地,所以「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裏面的「見道」當然是指初地,不是七住位。初地又名極喜地,因爲生大歡喜,而聲聞修行人沒有這種歡喜,雖然聲聞人證得四聖諦時一樣稱爲「入真現觀」:

《瑜伽師地論》卷21:由此便能於四聖諦【入真現觀】。圓滿解脫。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19]

【琅琊閣】:無性菩薩造、玄奘菩薩翻譯的《攝大乘論釋》指出,初地見道時獲得「後得無分別智」,對「真現觀」通達思擇

《攝大乘論釋》卷8:論曰:後得無分別智有五種,謂通達、隨念、安立、和合、如意思擇差別故。釋曰:此後得智所作別故,有其五種,謂通達等。思擇之聲一一皆有。通達思擇者,於真決定、於真現觀故名通達[20]

很明顯,「真現觀」是發生在初地「見道」位,而且是完成相見道、證後得無分別智所得。《成唯識論》卷三的「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的「勝者」,指的是完成真、相見道的初地入地心以上的菩薩摩訶薩,不是正覺自封的「七住位菩薩」。

當一個人説自己可以證解阿賴耶識,得大乘的「真現觀」,等於説自己是初地菩薩!

 

05 第八識與「現觀」的關係

【琅琊閣】:上一節解釋過,「證解」不是「現觀」,阿賴耶識與獲得無漏智慧無關,而且只有進入初地見道位、完成真、相見道的菩薩才能「證解阿賴耶識」。那麽被正覺特殊化為真實我、常住法的阿賴耶識,與「現觀」有什麽關係?

無著菩薩在《顯揚聖教論》指出,

第一、阿賴耶識是「雜染根本」,修習善法就能將它「轉滅」。正覺説的「意識要去轉依無分別的阿賴耶識」違背經論。

第二、未見諦(見道)的人沒有「法眼」,無法通達阿賴耶識,而通達阿賴耶識的時候,不是去看它如何真實、如何不分別六塵,而是要「總觀各別自內一切雜染」——因爲阿賴耶識是「雜染根本」,又名苦諦總相。

《顯揚聖教論》卷1711 攝勝決擇品〉:又依此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故,薄伽梵說: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識界。由於阿賴耶識中有種種界故。又如經說惡叉聚喻,由於阿賴耶識中有非一界故。是故當知,即此雜染根本阿賴耶識以修習善法故即得轉滅。又此善法修習,若諸異生以緣轉識為境作意故,方便住心為欲入初諦現觀故。非未見諦者於諸諦中未得法眼,而能通達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此未見諦者修如是行已,或入聲聞正性離生、或入菩薩正性離生【見道】。通達一切法界已,亦能通達阿賴耶識,當於爾時總觀各別自內一切雜染。又復了知自身,外為相縛所縛,內為麁重縛所縛。[21]

【張志成】: 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的説法也是一樣,要「轉滅」阿賴耶識,而入「聖諦現觀」的觀察對象是「轉識」──緣轉識為境作意,不是阿賴耶識。要到了得現觀、得法眼之後,才能通達阿賴耶識。

《瑜伽師地論》卷51復次此雜染根本阿賴耶識,修善法故方得轉滅。此修善法若諸異生,以緣轉識為境作意方便住心,能入最初聖諦現觀。非未見諦者於諸諦中,未得法眼,便能通達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此未見諦者修如是行已,或入聲聞正性離生,或入菩薩正性離生【見道】,達一切法真法界已,亦能通達阿賴耶識。當於爾時能總觀察自內所有一切雜染,亦能了知自身外為相縛所縛,內為麁重縛所縛。[22]

爲什麽「緣轉識為境作意」才能入「最初聖諦現觀」?

就像我們一直强調的,佛法修行的觀察對象是一切你可以感知的現象(一切法),在這段話裏面用「轉識」代表,這些現象是阿賴耶識的種子所生,但是我們觀察的對象不是阿賴耶識,因爲它不是能夠被觀察的對象。

06. 正覺不知「無間等」是「現觀」的別譯,發明「阿含經的無間等法就是指常住法」的説法

【琅琊閣】:Abhisamaya現觀/無間等,是一個網絡上很容易搜尋到的佛法名相,在經論裏面,「現觀」都是用在與智慧境界相關的語境。蕭平實和親教師們使用佛法名相時,絕少查證梵文原意,慣性地看著中譯本的字面意思揣測字義。

看完上面的現觀的正確定義,可知正覺同修會根本不知道「現觀」的正確定義(廣義、狹義),當正覺說「現觀」,只是簡略地表達「現前觀察」的意思,不是用經論裏面的定義。

爲什麽可以確定正覺同修會不斷說「現觀」,但是從來都不知「現觀」這個詞的定義?

從梵語的詞性來説,abhisamaya是一個名詞,它的動詞形態是abhisameti。我們上面討論的語境,都是名詞形態,比如二乘經論裏面「法現觀」的巴利文是dhamma-abhisamaya,這個複合詞由兩個名詞組成。

【張志成】正覺教團最可笑的錯誤是不知道《阿含經》的「無間等」其實就是玄奘菩薩新譯的「現觀」。[23]

莊春江居士:[24]

無間等:

南傳作「現觀」(abhisamaya),「現觀」一詞為「向;勝過」(abhi) 與「宗義」(samaya) 的複合詞,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突破」(breakthrough) 或「穿透;洞察」(penetration),經文中都用於證初果或阿羅漢果時的場合(相關詞「得無間等果」「為漸次無間等」「為一頓無間等」「非頓無間等」「正無間等」「無間等法」反義詞「無無間等」「不無間等」「未無間等」「學無間等」「無間等知」)

正覺同修會以一貫「執著有一個常住法」的預設立場讀經,看到「無間等」這個名詞,誤以為「無間」是「時間上沒有間斷」、「等」是前後相等,所以把《阿含經》裏面的「無間等」解讀為一個「不生不滅的法」——「常住法」。

換句話說,「無間等」從名詞 變成形容詞,正覺發明了一個「無間等法」,認爲這是 佛陀在阿含經裏面暗示一個「不生不滅的第八識如來藏、入胎識、無餘涅槃的實際、真我」。[25] 這種説法,其實是否定《阿含經》三法印——「諸法無我、諸行無常」——的教導,而且是將一種「似梵我論」建立為實證涅槃的基礎。

1.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 ()39集《五陰的緣起》(盧正嫻老師):

「萬法的因必定是永住法、常住法、不間斷法、不生滅法、無間等法; 若不是永住法而是生滅法,當這個因有時斷滅——有時間斷而非無間等法......」 

 

2. 正覺教育基金會《如何修證解脫道》:

然而,還有一個不可或缺的大前提,即是奠基於八識論,而對於蘊處界滅盡后仍有涅槃中的本識無間等常住不壞的了知。

 

3. 蕭平實《阿含正義》第四輯:

在解脫道聲聞法中,對於蘊處界全部內容的了知,對於蘊處界無常故無我的了知,對於蘊處界滅盡後仍有涅槃中的本識無間等而常住不壞的了知,是證果的二個要件、一個前提。

 

4.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 ()065集 正瀚老師

涅槃實際是無間等法()在經中舍利弗尊者與他的舅舅摩訶拘絺羅有一段對話,開示了無餘涅槃是【無間等法】,有下列的經文為證,這是在《雜阿含經》卷10259經:【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舍利弗共摩訶拘絺羅在耆闍崛山,……時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言:「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欲求無間等法;云何方便求?思惟何等法?」舍利弗言:「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欲求無間等法,精勤思惟:五受陰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摩訶拘絺羅又問舍利弗:「得阿羅漢果證已,復思惟何等法?」[26]

【琅琊閣】上面正瀚老師的引用的那一段《雜阿含經》,如果用「無間等」的正確定義,很容易理解。

第一,「無間等」是一個名詞,不是形容詞。

莊春江:

無間等法:此處的「法」解讀為指「(無間等)這件事」,參看「法」、「無間等」,南傳《四部》經文中無此句之用法,均只作「無間等」。

第二、二乘人的智慧是聲聞四果,所以聲聞比丘當然也可以「求無間等法」:

《雜阿含經》卷10說:時,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言:「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欲求無間等法,云何方便求?思惟何等法?」舍利弗言:「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欲求無間等法,精勤思惟:『五受陰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若比丘於此五受陰精勤思惟,得須陀洹果證[27]

上面經文的大意是說「如果比丘欲得四聖諦的現觀無間等法)證初果,應該精勤思惟五蘊苦、空、無常、無我」,[28]這裏的「無間等法」是指聲聞見道——諦現觀,聲聞得此「諦現觀」後能證須陀洹果。

正覺同修會一直說聲聞人沒有菩薩種性,無法證第八識(無間等法),如果聲聞人無法證第八識,上面的經文爲何說「比丘未得無間等法,欲求無間等法」?既然他們無法證得,如何得、如何求?

舍利弗明明說:「若比丘欲求無間等法。。。於此五受陰精勤思惟,得須陀洹果證。」

正瀚老師在視頻裏面將「若比丘於此五受陰精勤思惟,得須陀洹果證」這部分用「……」直接跳過省略,然後他爲了迎合正覺同修會的立場,直接用「蕭氏佛法」偷梁換柱,將「比丘未得無間等法,欲求無間等法」扭曲為「很重視涅槃無間等……聽 佛說過:無餘涅槃中有一個本際常住不滅,涅槃寂靜」:

「這是由於阿羅漢很重視涅槃無間等,也知道涅槃不是斷滅空的緣故。因為他們都聽 佛說過:無餘涅槃中有一個本際常住不滅,涅槃寂靜。所以阿羅漢們都不許有人說『無餘涅槃只是蘊處界滅盡後的斷滅空』,用此來顯示佛教聖人所證的無餘涅槃不同於斷見外道的所說。」

這種視頻不是《三乘菩提》,是竄改歪曲三乘菩提,將三乘菩提的内容變成邪見。

【張志成】:蕭平實《阿含正義》第六輯,頁1803將「無間等法」等同「第八識」:

【一定要以無間等法入胎識常住不壞為前提,才能說有蘊處界的緣起性空;否則蘊處界的緣起性空就會變成無因唯緣而生、而滅的法了!那就與無因論外道、自然論外道、緣起論外道的說法相同了!所以一定是有一個無間等的常住不滅識的存在,才有可能使無餘涅槃成為無間等法,而不是斷滅空。】[29]

「無間等」就是「現觀」,這個名詞不是指第八識,與「常住法」沒有任何關係。「現觀」是「智慧」的代名詞,強調的是經由觀察到智慧現起的整個內容。

蕭平實的錯誤,只要看看《阿含經》裏面「無間等」這個名詞出現的語境,就知道不可能是正覺同修會説的常住法「第八識」。

《雜阿含經》卷4:憍慢婆羅門即於座上解四聖諦——苦、習、滅、道,得無間等[30]

《雜阿含經》卷15:諸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31]

《雜阿含經》卷44:「彼時,大師即為說偈,開其法眼,苦、習、滅、道,正向涅槃。彼即見法,成無間等。既知法已,請求出家。[32]

正覺教團一向强調二乘人因爲沒有菩薩種姓「不知不證常住法」,佛陀不爲他們說,他們只是知道涅槃裏面有一個「常住法」。上面《雜阿含經》中明明説聲聞比丘通過四聖諦的修行可以「得無間等」,既然聲聞人無法證阿賴耶識,如何「即見法,成無間等」?

無著菩薩在《顯揚聖教論》指出「現觀」(無間等)是簡擇所生的智慧,不論二乘的智慧、大乘的智慧、甚至世俗智慧,都可以用「現觀」表達。這個名相根本不是特指某個「常住法」。

正覺同修會因爲執著自己的「第八識如來藏」為「常住法」,想方設法在經論裏面找出任何「擦邊名相」證明經論裏面有提到「常住法」。由於帶著預設立場去讀書,所以經常錯解!

當你看到「全球唯一正法」連這麽簡單的一個佛法名相都可以胡亂解讀,你對正覺所説的「現觀」到底是什麽,是否應該打一個很大的問號?這個教團真的理解「現觀」的正確定義,還是亂用佛法名詞誤導學員?

 

 【琅琊閣】這篇文章證明「得真現觀」和「證解阿賴耶識」都是初地菩薩的事情,除非正覺六百多位的「明心見性菩薩」敢承認自己是初地見道的菩薩,否則就是穿著「國王的新衣」招搖過市。如果正覺的明心菩薩已經是初地,「眼見佛性的菩薩」當然更是初地菩薩,正覺的兩大招牌「證量」到底是「真實不虛」還是「國王的新衣」,誠實的人應該心裏有數!

 

 

 

經論

正覺同修會

現觀 abhisamaya

由簡擇而生的智慧

現前觀察第八識

現觀的狹義

大乘、二乘的無漏智

現觀的廣義

無漏智、有漏智、世俗智、與智慧生起相關的條件

詞性

與智慧相關的語境是名詞,其他語境可做動詞

動詞

無間等

阿含經中abhisamaya的另一個翻譯

「無間等」從名詞被變成形容詞,形容一個常住法——「無間等法」

「真見道」屬於哪一種現觀?

屬於「現觀智諦現觀」

「現觀智諦現觀」斷什麽煩惱?

斷分別我執、分別法執

現觀第八識只能斷我見(分別我執)

「現觀智諦現觀」有什麽特質?

對自己的所證沒有疑惑

大量退轉、否定案例

真現觀

初地菩薩完成真見道與相見道所得

證得阿賴耶識就是七住位的「真現觀」

「真現觀」在哪一階位發生?

初地

七住位

 

 


[1] ( CBETA 2020.Q4, T02, no. 99, p. 60c10-12)

[2] (CBETA, T31, no. 1602, p. 543, a16-21)

[3] (CBETA 2020.Q4, T30, no. 1579, p. 758a13-18)

[4] (CBETA 2020.Q4, T31, no. 1602, p. 507c2-5)

[5] https://hub.hku.hk/bitstream/10722/164937/1/Content.pdf

[6] (CBETA, T27, no. 1545, p. 175, a25-b2)

[7] (CBETA, T31, no. 1602, p. 562, c27-p. 563, a7)

[8] 《成唯識論述記》卷9:「述曰:信亦上品,通漏、無漏。現觀者,是惠現觀諸法,以信助現觀令不退故,亦名現觀。有處但說無漏者,以勝故立為不壞信故。」

[9] 《成唯識論述記》卷9:「述曰:即道共戒,前第一卷已出體訖,餘文可知。」

[10] 《成唯識論述記》卷9:「述曰:謂在何位但緣非安立,即通二智皆是此攝,故言一切種。七十一等說,此緣非安立諦境,惠為性。五十五說:三心見道等是此現觀故,即一切見、修道二智也。不取無學等二智,與究竟現觀不殊故。」

[11] 《成唯識論述記》卷9:「述曰:此通有漏、無漏一切見、修道緣安立智。七十一等說緣安立諦境惠,是此自性等故。」

[12] 《成唯識論述記》卷9:「述曰:即盡智等究竟位中所有諸智,即通十智,然皆無漏。七十一說:盡無生智等為自性故,或此俱行菩提分法為自性。六十九說:無覺十智皆是無漏,可勘彼文。此等門義,可取如上所說諸論廣明,和會增減不同等。」(CBETA, T43, no. 1830, p. 572, c20-25)

[13] CBETA 2020.Q4, T30, no. 1579, pp. 690c23-691a10

[14] (CBETA, T31, no. 1585, p. 50, a6-8)

[15] (CBETA 2020.Q4, T31, no. 1585, p. 14b28-c3)

[16] (CBETA 2020.Q4, T31, no. 1605, p. 690b7-18)

[17] 《成唯識論》卷9:「二相見道。此復有二。一觀非安立諦有三品心。一內遣有情假緣智能除軟品分別隨眠。二內遣諸法假緣智能除中品分別隨眠。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能除一切分別隨眠。前二名法智各別緣故。第三名類智總合緣故。法真見道二空見分自所斷障無間解脫。別總建立名相見道。有義此三是真見道。以相見道緣四諦故。有義此三是相見道。以真見道不別緣故。二緣安立諦有十六心。此復有二。一者依觀所取能取別立法類十六種心。謂於苦諦有四種心。一苦法智忍。謂觀三界苦諦真如。正斷三界見苦所斷二十八種分別隨眠。二苦法智。謂忍無間觀前真如證前所斷煩惱解脫。三苦類智忍。謂智無間無漏慧生於法忍智各別內證。言後聖法皆是此類。四苦類智。謂此無間無漏智生審定印可苦類智忍。如於苦諦有四種心集滅道諦應知亦爾。此十六心八觀真如八觀正智。法真見道無間解脫見自證分差別建立名相見道。」(CBETA, T31, no. 1585, p. 50, a11-b2)

[18] CBETA 2020.Q4, T31, no. 1597, p. 358c18-21

[19] CBETA 2020.Q4, T30, no. 1579, p. 397c17-19

[20] (CBETA 2020.Q4, T31, no. 1598, p. 432b28-c6)

[21] (CBETA 2020.Q4, T31, no. 1602, p. 567b9-22)

[22] (CBETA 2020.Q4, T30, no. 1579, p. 581b22-c2)

[23]  參考莊春江網站:【《雜阿含經》卷1:【……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者,比丘是名斷愛欲,轉去諸結,正無間等,究竟苦邊。】「正無間等」:正:1.正確的(sammā),如「正見」、「正觀察」。2.徹底的;完全地(sammā),如「正覺」、「正心解脫」。3.不偏不倚的,如「日正中食」、「正無間等」。4.即使,如「正使放逸」。無間等:南傳作「現觀」(abhisamaya),「現觀」一詞為「向;勝過」(abhi)與「宗義」(samaya)的複合詞,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突破」(breakthrough)或「穿透;洞察」(penetration),經文中都用於證初果或阿羅漢果時的場合。(相關詞「得無間等果」「為漸次無間等」「為一頓無間等」「非頓無間等」「正無間等」「無間等法」反義詞「無無間等」「不無間等」「未無間等」「學無間等」「無間等知」) 正慢無間等:南傳作「以慢的完全止滅」(sammā mānābhisamayā,逐自直譯為「正-+現觀(無間等)),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以完全地突破自大」(by completely breaking through conceit)。按:北傳「止慢無間等;正無間等」皆應為「正慢無間等」之訛,此處的「無間等(現觀)」,水野弘元《巴利語辭典》標作abhisama-ya,解為「止滅;止息」,「現觀」則標作abhi-samaya,兩者不同。】http://agama.buddhason.org/ad/adSearch.php?keyword=%E6%AD%A3%E7%84%A1%E9%96%93%E7%AD%89&button1=%E6%9F%A5++%E8%A9%A2

[24] http://agama.buddhason.org/ad/adSearch.php?keyword=%E6%AD%A3%E7%84%A1%E9%96%93%E7%AD%89&button1=%E6%9F%A5++%E8%A9%A2

[25] 蕭平實《阿含正義》第四輯:【在解脫道聲聞法中,對於蘊處界全部內容的了知,對於蘊處界無常故無我的了知,對於蘊處界滅盡後仍有涅槃中的本識無間等而常住不壞的了知,是證果的二個要件、一個前提。】

[26]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8/4396-a18_065

[27] (CBETA, T02, no. 99, p. 65, b11-17) 相當的經文見南傳相應部22相應122/持戒者經》:「舍利弗學友!持戒的比丘應該如理作意什麼法?」「拘絺羅學友!持戒的比丘應該如理作意五取蘊為無常的、苦的、病的、腫瘤的、箭的、禍的、疾病的、另一邊的、敗壞的、空的、無我的,哪五個呢?即: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拘絺羅學友!持戒的比丘應該如理作意這些五取蘊為無常的、苦的、病的、腫瘤的、箭的、禍的、疾病的、另一邊的、敗壞的、空的、無我的。又,學友!這是可能的:持戒的比丘如理作意這些五取蘊為無常的、……(中略)無我的,則可能證入流果。」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59.htm

[28]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卷3:「復次大慧。有外無間。今當演說。汝及餘菩薩摩訶薩聞是義已。於未來世不墮愚癡。云何五無間。謂先所說無間。若行此者。於三解脫一一不得無間等法。〔魏譯〕復次大慧。我為汝等說外五種無間之相。諸菩薩聞是義已。於未來世不生疑心。大慧。何者是外五種無間。謂殺父母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行此無間者。於彼三種解脫門中。不能得證一一解脫。」〔唐譯〕復次大慧。今為汝說外五無間。令汝及餘菩薩聞是義已。於未來世不生疑惑。云何外五無間。謂餘教中所說無間。若有作者。於三解脫不能現證。」(CBETA, X01, no. 8, p. 295, b18-21 // Z 1:1, p. 283, c6-9 // R1, p. 566, a6-9)

黃寶生《梵漢對勘入楞伽經》頁287,註2:「此處 "不得無間等法" 的原文是 nābhisametā,菩譯和實譯均為 "不得現證" 。而求譯通常將 "現證" abhisamaya)譯為 "無間"。」284,註1:「"無間業"(ānantarya)指五種重罪。」頁284,註2:「"阿鼻地獄"avicika)又稱 "無間地獄" "無擇地獄""阿鼻" avici的音譯, "無間" 是意譯。Vici在巴利文中得詞義為 "間隔" ,佛教梵語沿用,故而將avici譯為 "無間"。」

[29]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O8dd7DAhwcYC&pg=PT116&lpg=PT116&dq=%E7%84%A1%E9%96%93%E7%AD%89%2B%E5%B9%B3%E5%AF%A6&source=bl&ots=z1em1Kt9ir&sig=ACfU3U3LscZVrZWBSATcAGyX4bMj0gMyFg&hl=zh-TW&sa=X&ved=2ahUKEwiM85ni0JzuAhXwyosBHfNHBvM4FBDoATAJegQIBRAC#v=onepage&q=%E7%84%A1%E9%96%93%E7%AD%89%2B%E5%B9%B3%E5%AF%A6&f=false

[30] (CBETA 2020.Q4, T02, no. 99, p. 24b3-4)

[31] (CBETA 2020.Q4, T02, no. 99, p. 108b10-11)

[32] (CBETA 2020.Q4, T02, no. 99, p. 318a7-10)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