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文章:第八識屬於識蘊

clouds-daylight-environment-462146.jpg

舍無由師兄整理

【編按:這段時間,非常感謝大陸和台灣兩岸整理經論資料、在QQ群組和痞客邦踴躍討論和留言的會内會外同修,希望大家繼續互相促進提携,讀經思辨,擺脫過去在正覺同修會内不敢讀經,只依賴親教師、只聽一家之言的學法習慣。

目前QQ上有幾個群組:「無生法忍」實修群、南伽他師兄的辯論群、果西師兄的深法辯論群,這些群組由不同立場的學人建立,有來自正覺的,有反對正覺的,也有第三方的,主要是討論法義,鼓勵實修,交流分享學佛資料或學習心得,大家鬆散自由的聚集在一起,來去自由,不受約束。我們希望跟不同立場的人——支持正覺的,反正覺的,第三方的——可以一起深入經藏、討論法義。學佛修行的過程,不應該只依賴於一個老師,一個團體,多方參訪參究是學佛應有心態,集思廣益,與不同人交流溝通,才能打破固有的觀念和思維模式,從不同人的經驗中提煉適合自己的學習内容、修行方式。

無生法忍實修群QQ號:1146250205

深法辨正交流群:815758684

挺萧破萧法义辩论专群:1046278613】

https://qinxiufuhui.github.io/posts/59074.html

發表於2021-04-08更新於 2021-04-13

分類於識蘊 , 第八識 , 阿賴耶識 , 阿陀那識 , 異熟識 , 轉識

 

佛教論文摘錄。

1. 識蘊建立有三種:一種類差別、二依差別、三雜染清凈差別。 種類差別者,有二種:一阿賴耶識、二轉識

(無著菩薩造、三藏法師玄奘奉 诏譯)《顯揚聖教論》卷5:

「識蘊建立有三種:一種類差別、二依差別、三雜染清凈差別。

種類差別者,有二種:一阿賴耶識、二轉識。

依差別者,謂六識身。

問:阿賴耶識於六識中何識所攝?

答:通六識所攝,藏彼種故。

由此識密記攝故,薄伽梵不為一切說,若善巧者即由此隨解。 雜染清淨差別者,如經中說:有貪心如實知有貪心,離貪心如實知離貪心。如是有瞋離瞋、有痴離痴,乃至廣說。」(CBETA 2021.Q1, T31, no. 1602, p. 505b18-26)

 

2. 《大乘阿蘊認蘊達磨集論》:第八識屬於識蘊

(無著菩薩造、三藏法師玄奘奉 诏譯)《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1:

「云何建立識蘊? 謂心、意、識差別。

何等為心?謂蘊界處習氣所熏一切種子阿賴耶識,亦名異熟識,亦名阿陀那識,以能積集諸習氣故。

何等為意? 謂一切時緣阿賴耶識思度為性,與四煩惱恆相應,謂我見、我愛、我慢、無明。 此意遍行一切善不善無記位,唯除聖道現前、若處滅盡定及在無學地。 又六識以無間滅識為意。

何等為識? 謂六識身: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何等眼識? 謂依眼緣色了別為性。

何等耳識? 謂依耳緣聲了別為性。

何等鼻識? 謂依鼻緣香了別為性。

何等舌識? 謂依舌緣味了別為性。

何等身識? 謂依身緣觸了別為性。

何等意識? 謂依意緣法了別為性。」(CBETA 2021.Q1, T31, no. 1605, p. 666a3-15)

 

3. 《大乘五蘊論》:第八識屬於識蘊 

(世親菩薩造、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大乘五蘊論》:

「云何識蘊?謂於所緣境了別為性,亦名心、意,由採集故、意所攝故。

最勝「心」者,謂阿賴耶識。 何以故?由此識中諸行種子皆採集故。又此行緣不可分別,前後一類相續隨轉。

又由此故,從滅盡等至、無想等至、無想所有起者,了別境名轉識還生,待所緣緣差別轉故、數數間斷還複轉故、又令生死流轉旋還故。

阿賴耶識者,謂能攝藏一切種子故,又能攝藏我慢相故,又復緣身為境界故。 即此亦名阿陀那識,能執持身故。

最勝「意」者,謂緣阿賴耶識為境,恆與我癡、我見、我慢及我愛等相應之識,前後一類相續隨轉,除阿羅漢果及與聖道滅盡等至現在前位。

問:「以何義故說名為蘊?」

答:「以積聚義說名為蘊。 謂世相續品類趣處差別色等總略攝故。」

復有十二處,謂眼處色處、耳處聲處、鼻處香處、舌處味處、身處觸處、意處法處。 眼等五處及色聲香味處,如前已釋。 言觸處者,謂四大種及前所說所觸一分。 言意處者,即是識蘊。 言法處者,謂受想行蘊無表色等及與無為。

云何無為? 謂虛空無為、非擇滅無為、擇滅無為及真如等。

云何虛空? 謂若容受諸色。

云何非擇滅? 謂若滅非離系。 此復云何? 謂離煩惱對治而諸蘊畢竟不生。

云何擇滅? 謂若滅是離系。 此復云何? 謂由煩惱對治故諸蘊畢竟不生。

云何真如? 謂諸法法性、法無我性。」(CBETA 2021.Q1, T31, no. 1612, pp. 849c27-850a23)

 

4. 《攝大乘論釋》:由轉阿賴耶識等八事識蘊,得大圓鏡智等四種妙智

(無性菩薩造、三藏法師玄奘奉 诏譯)《攝大乘論釋》卷9:

由轉阿賴耶識等八事識蘊,得大圓鏡智等四種妙智,如數次第或隨所應:

當知此中轉阿賴耶識故得大圓鏡智,雖所識境不現在前,而能不忘不限時處,於一切境常不愚迷,無分別行能起受用佛智影像。

轉染污末那故得平等性智,初現觀時先已證得,於修道位轉復清凈,由此安住無住涅槃,大慈大悲恆與相應,能隨所樂現佛影像。

轉意識故得妙觀察智,具足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猶如寶藏,於大會中能現一切自在作用,能斷諸疑能雨法雨。

轉五識故得成所作智,普於十方一切世界能現變化,從睹史多天宮而沒乃至涅槃,能現住持一切有情利樂事故。」(CBETA 2021.Q1, T31, no. 1598, p. 438a13-26)

 

5. 《瑜伽師地論釋》:實義門雖有八識,然隨機門但有六識

(最勝子等諸菩薩造、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瑜伽師地論釋》:

言「意地」者,六、七、八識同依意根。 略去識身相應三語,故但言「意」。

又實義門雖有八識,然隨機門但有六識。六、七、八識同第六攝,就所依名,故但言「意」。 所依非色,或離於身猶如心受,故不言「身」。 相應準前,故略不說。

又「六、七、八」雖皆同有「心、意、識」義,

「心法、意處」識蘊攝故,然「意」義等,故但言「意」,皆是思量意根攝故。

第八持種,「心」義偏強;

第六普遍了別境界,「識」義偏強;

是故不說「心地」、「識地」身及相應,略故不說。「地」義如前。」(CBETA 2021.Q1, T30, no. 1580, pp. 885c21-886a1)

 

6. 《成唯識論述記》:識蘊包括本識、意根

(窺基大師撰)《成唯識論述記》卷8:「此論下云:「或名色種,總攝五因,於中隨勝,立餘四種。通取三性以為體也。 若準此論及諸論等,通取異熟及餘性故。 若約名色不相雜亂說此支者,即除六根、觸、受法種皆名色攝。 謂:色蘊中除根余色,除受蘊全,除行蘊觸,除識蘊中本識、意根,餘想蘊全。 三蘊少分,為名色支體。」(CBETA 2021.Q1, T43, no. 1830, p. 519b5-11)

 

7. 《大乘法苑義林章》:八識是識蘊

(窺基大師撰)《大乘法苑義林章》卷4:

「由此,《集論》第三卷說:三蘊、五處、十一界一分攝。段食是色蘊,思、觸是行蘊,八識是識蘊。五處者,謂香、味、觸三,法、意二處。

十一界者,香、味、觸、法、及七心界。除無漏四,非資益故。 言一分也。 即非一切香、味、觸三皆是食體。 非資養故。

五十七言:能長養者名食,與此相違非是食。 故如段食,余食亦爾。」(CBETA 2021.Q1, T45, no. 1861, p. 318c1-8)

 

8. 《大乘法苑義林章》:心法八識,是識蘊性

(窺基大師撰)《大乘法苑義林章》卷5:

「第五。十種蘊等分別。 雖無一處具說。 總究諸論亦可具立:

一無漏善蘊。 二加行善蘊。 三生得善蘊。 四不善蘊。 五有覆無記蘊。 六異熟無記蘊。 七威儀無記蘊。 八工巧無記蘊。 九變化無記蘊。 十自性無記蘊。

一無漏色蘊。 有說唯有定所生色色蘊少分。 無五根等。 正義皆具涅槃經言。 舍無常色獲得常色等。 《勝鬘經》云:「如來妙色身。 《佛地經》言:有五種法攝大覺地。《唯識》第十、《佛地論》云:「如來功德蘊、處、界攝。 如是等文誠證非一。 不能煩引。 下皆准知。 故五蘊法皆通無漏也。」

於百法總有七十法通無漏:

第一心法八識,是識蘊性。

第二心所法,有二十三通無漏。 謂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不定二謂尋伺。

第三色法,有十一。 謂五根五境、及法處攝聖所愛戒、並定自在所生色。 不相應行取二十二。 除無想定、無想事。 除異生性取非得。 若取異生性唯有漏。

第五無為,有六。 並唯無漏。 以依真如假立故。 《對法》云:空、非擇滅、勝義無記者。 亦隨轉門。 二加行善五蘊。 有五十二法。 心有六除七八識。 因中唯無記故。 至轉依位便無漏故。

第二心所有法,有二十五。 遍行、別境各五、善有十一。 不定有四。

第三色法,有三。 以色、聲二表加行善心發故。 及定共戒並一分散無表。 是加行善故。

第四不相應行法,有十八法。 除命根、同分、無想天、並名句文身。」(CBETA 2021.Q1, T45, no. 1861, pp. 334c8-335a5)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