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菩提路》(五之三十六):張志成——爲什麽《宗鏡錄》說「然第八識無別自體,但是真心」?

jopeel-quimpo-qP4A-5EloaM-unsplash.jpg

01真心、真如是「理」或「性」,第八識是「事」或「相」

【琅琊閣】上一篇我們討論過永明延壽禪師對《楞嚴經》「陀那微細識,習氣成瀑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的解説,這一篇文章繼續討論第八識是不是真心這個問題。

真心、妄心」這對名詞出現在心性如來藏經論以及禪宗文獻,不見於印度佛教的般若中觀經論和唯識經論。正覺同修會經常引用一句話為【第八識 = 真心】佐證:「然第八識無別自體,但是真心」。

「然第八識無別自體,但是真心」這句話出自唐代圭峯宗密禪師的《禪源諸詮集都序敘》,後世注疏經常引用,比如永明延壽禪師的《宗鏡錄》也有引用這句話。

這句話對於理解如來藏經論的人來説意思很簡單:有生滅「相」第八識以無生滅的真心如來藏為「」。

用譬喻來説,真心如來藏是平靜大海,第八識是被無明風吹起的海浪波濤,海浪只是「相」,海水才是「體」。海浪就是我們凡夫目前的狀態,生滅相是凡夫的錯覺,修行是要看清無生滅相的如來藏(海水)才是真相。

【張志成】:禪宗文獻裏面所證的「真心」被正覺同修會蕭平實解讀為一個與其他法對立的真實法——【真心 = 第八識、妄心 = 七轉識】,開悟見道變成要用意識找一個真實的、能持身的第八識如來藏真心。初學者聽到這個説法會覺得很有道理,因爲禪宗文獻說「明其本心」,這種表達方式確實可以被誤解為「在一切法裏面找到一個心」。

「真心」是證悟的目標,雖然不同體系鋪陳的理論架構和用詞有差別,但是對證悟目標,也就是「勝義諦、第一義諦」的敘述必然是一致的。因此,要正確理解然第八識無別自體,但是真心」,還是應該回到前面討論過的印度佛教經論對「勝義諦、第一義諦」的敘述。

佛法的所證是不變的「」或「」,不是阿賴耶識所代表的生滅的「」或「」。

大乘見道所證的不是一個現象——「事」或「相」,是「理」或「性」,這一點不論是在唯識經論、心性如來藏經論、還是不談第八識的般若中觀經論都是一致的:

  •  修行要觀察的是現前可覺知的事物,稱為「事」或「(唯識)相」。第八識是一個比較特別的「相」,《成唯識論》與《楞伽經》都說唯有地上菩薩才能夠「證解」;
  • 經由觀察現象(一切法)證見的是法性(梵語dharmatā),鳩摩羅什翻譯為諸法實相」,指去除凡夫本有的錯覺之後所看到的一切現象的真實狀態;
  • 法性(諸法實相)是「理」,同義詞有空性、真如、唯識實性、人無我、法無我、無生、勝義諦、四諦理、第一義等等。 

禪宗文獻説的「證悟真心、明心見性」同樣是證一切法上所顯的共性,稱爲「證理、證性」,只是禪宗的表述對於執著實有的凡夫來説,很容易被誤解,比如正覺同修會蕭平實以爲「明心」就是在一切虛妄的現象裏面證到一個獨一無二的真實法。

【琅琊閣】打個比方,佛法的開悟是開悟當下,你突然發現【一切事物】跟你以前看到的都不一樣了,一切事物——不管是身内還是身外——原來都是真如、真心。

《成唯識論》卷10:十真如者:一、遍行真如,謂此真如,二空所顯,無有一法而不在故[1]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2: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2]

蕭平實的開悟是你突然覺得自己體内有【一個】東西「持身」(其實第八識的持身功能是意識無法感知的)。根據蕭平實的教導,你相信這一個法就是第八識,第八識是「真實、常住法」,其他的一現象都是虛妄的——這就是正覺的「找到真心、明心開悟」!

佛法VS蕭法:看到一切現象的共性 VS 在一切法裏面找到一個真實法、對比其他法皆是虛妄。

【張志成】:在唯識經論裏面,第八識是百法前96個有爲法之一,屬於「事相」的範疇;真如是無爲法,是一切法的「法性」——「諸法實相」,是「理、性」,所以玄奘大師在《成唯識論》稱真如為「真如理」。

《成唯識論》卷10:涅槃義別略有四種: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染而本性淨,具無數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3]

窺基大師指出,菩薩真見道時,必須是「遣相證性」,其中的「性」就是指「真如理」

窺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卷1:遣相證性:「識」言所表具有理、事【事】為相、用,遣而不取;【理】為性、體,應求作證[4]

所有的「識」,包括八識和其心所,是百法裏面的有爲法,屬於「事」、「唯識相」的範疇,所以是要被遣除的;所證的是「理」「性」,也就是《成唯識論》所説的一切法上的「真如理」、「唯識實性」。

佛法要取證的「理」不是在一切現象法裏面,找一個比其他法真實的第八識如來藏。蕭平實一直强調 佛法就是要找一個有功能、有六塵外分別、能生萬法的「真實如來藏、第八識真心」、這種説法跟佛法完全相反。

【琅琊閣】:莫説第八識不是地前菩薩可以觀察感知的,即使現前能觀察到第八識,你也只是觀見更微細的現象,不是玄奘、窺基大師所説的應該求證的「理」。

就像以前科技不發達,人類只能觀察到粗糙的物質,現在有各種儀器輔助,可以觀察到細菌、病毒、細胞、原子、質子……即使你觀察到更微細的現象,甚至觀察到它們之間的關係,都沒有超越「事」、「相」的層面,沒有觸及所有現象上的「共相、共性」——這個「共相」在二乘就是「一切法(五蘊)的苦、空、無常、無我」,在大乘就是「一切法(五蘊)的空性、法性、無自性性、真如」。

佛法的修行不是爲了看到更微細的現象,找到一個恆常不變的現象、或者是一個持身的現象。佛所説的真相是看清一切現象虛妄不實,無生滅、無自性、無能所、無分別、無所得、一相無相……,只有看清現象的本質如此,才能夠引發認知上的巨變,減輕對虛妄現象的執著,停止造業輪轉,發起智慧。

【張志成】:琅琊閣師兄在上面點出「證理」是證到一切現象的「共性」,這裏再强調一下爲什麽「明其本心、見自本性」必須是「證理、證性」。

有情的執著、煩惱、造業、輪回有以下兩個主要原因:

1錯以爲我們所感知的現象是實有——《成唯識論》稱為「實我、實法」——所引發的,

2)認爲現象之間是【有差別】的,因爲看到的都是差別相,所以我們内心對現象生出取捨、貪愛、厭惡等「分別心」。

所以,只有看清一切現象「無分別」才能夠斷除煩惱障、所知障,與禪宗關係很深的《楞伽經》中就明白說明此點:

《大乘入楞伽經》卷12 集一切法品〉:大慧!復有沙門婆羅門,觀一切法皆無自性,如空中雲、如旋火輪、如乾闥婆城、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夢所見,不離自心;由無始來虛妄見故,取以為外。作是觀已,斷分別緣,亦離妄心所取名義,知身及物并所住處,一切皆是藏識境界,無能所取及生住滅,如是思惟恒住不捨。大慧!此菩薩摩訶薩不久當得生死涅槃二種平等,大悲方便無功用行,觀眾生如幻、如影,從緣而起,知一切境界離心無得,行無相道漸昇諸地住三昧境,了達三界皆唯自心,得如幻定絕眾影像,成就智慧證無生法。[5]

觀一切法皆無自性」:《楞伽經》的觀行與般若經一樣,仍然是「觀一切法皆無自性」,差別只在於這部經以「一切境界離心無得、一切法不離自心」的道理來觀行;觀察對象是【一切法】,不是蕭平實所説的尋找【一個】第八識

斷分別緣」:分別是煩惱生起的條件;「作是觀已,斷分別緣」,表示證境是「無分別」的境界,正覺同修會的意識觀察到第八識與七轉識,對比第八識真實、七轉識虛妄」,是一個有强烈分別的、不平等的境界,所生的不是「根本無分別智」,是「有分別的妄想」;

知身及物并所住處,一切皆是藏識境界,無能所取及生住滅:既然一切身心世界現象都是藏識所顯,沒有能取的我、所取的對象,都是我們的自心所現,有什麽需要執著、强求、貪愛?

凡夫能觀察的境界是藏識顯現的根身、器界以及前六識見聞覺知,藏識本身行相微細「不可知」,是觀察不到的,不是見道前地前菩薩修行的觀察對象。正覺同修會常說明心就是「證如來藏、證如來藏藏識、證第八識」,其實本質皆是誤會經典說法的妄想。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卷1

〔宋譯〕大慧!如是微細藏識究竟邊際,除諸如來及住地菩薩,諸聲聞緣覺外道脩行所得三昧智慧之力,一切不能測量決了。

〔魏譯〕大慧!如是微細阿黎耶識行,惟除佛如來入地諸菩薩摩訶薩,諸餘聲聞辟支佛外道脩行者不能知故,入三昧智力亦不能覺。

〔唐譯〕大慧!如是藏識行相微細,唯除諸佛及住地菩薩,其餘一切二乘外道定慧之力皆不能知。[6]

 

02. 「然第八識無別自體,但是真心」的正確意涵

【琅琊閣】:正覺同修會經常舉禪宗祖師永明延壽說的「然第八識無別自體,但是真心」證明「第八識 = 如來藏 = 真心 = 真性 = 真如」,所以找到第八識等於證真如。

張老師,永明延壽為何說「然第八識無別自體,但是真心」?

【張志成】:永明延壽是禪門法眼宗祖師,他基本上是以華嚴教理——也就是我們上篇所說的「如來藏緣起」——「如來藏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來建構他的法義體系。

從《楞伽經》、《起信論》的法義架構,也就是「如來藏緣起」來理解這句話,第八阿賴耶識(藏識、如來藏藏識)的本體是如來藏,如來藏被無始虛偽習氣所熏,轉變為阿賴耶識(藏識),藏識是依如來藏此「本體」而有的「相用」,所以「然第八識無別自體,但是真心這句話的意思不是「如來藏 = 真心 = 第八識」

蕭平實一直將出生萬法的第八識當作「本體」,真如只是它的所顯性,事實上,在唯識經論,真如與第八識同樣是「有體法」;在如來藏經論裏面,如來藏是衆生本有的佛性,如來藏才是常住不變的「體」,阿賴耶識是「相用」。這是唯識與如來藏體系的定義差異,讀者務必注意。

【琅琊閣】:「然第八識無別自體,但是真心」出自圭峰宗密的《禪門諸源集都序》,完整語境可見《宗鏡錄》卷4:

問:若隨分別,立真、妄心。約此二心,總有幾種?

答:……且約一心,古釋[7]有四:

一、紇利陀耶:此云肉團心,身中五藏心也。如《黃廷經》所明。

二、緣慮心:此是八識,俱能緣慮自分境故。色是眼識境;根身、種子、器世界是阿賴耶識之境;各緣一分,故云自分。

三、質多耶(梵語是citta:此云集起心,唯第八識積集種子,生起現行。

四、乾栗陀耶(梵語是hdaya:此云堅實心,亦云貞實心,此是真心也。

然第八識無別自體,但是真心;以不覺故,與諸妄想,有和合、不和合義。和合義者,能含染淨,目為藏識;不和合者,體常不變,目為真如;都是如來藏。故《楞伽經》云:「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即如來藏。」如來藏,亦是在纏法身。經云:「隱為如來藏,顯為法身。」故知四種心,本同一體,但從迷悟分多。經偈云:「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佛說如來藏」者,即法身在纏之名;「以為阿賴耶」,即是藏識;「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有執真如與賴耶體別者,是惡慧也。

然雖四心同體,真妄義別,本末亦殊。前三是【相】,後一是【性】,性相無礙,都是一心。即第四真心以為宗旨。

又古德廣釋一心者,[8]望一如來藏心,含於二義:

一、約體絕相義,即真如門。謂非染非淨、非生非滅、不動不轉、平等一味、性無差別。眾生即涅槃,不待滅也。凡夫彌勒,同一際也。

二、隨緣起滅義,即生滅門。謂隨熏轉動,成於染淨;染淨雖成,性恒不動。只由不動,能成染淨;是故不動,亦在動門。《楞伽經》云:「如來藏名阿賴耶識,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又云:「如來藏者,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識藏。

若此一心,推末歸本者,謂證第一義,則得解脫。第一義,是緣之性,若見緣性,則脫緣縛。[9]

【張志成】:上面這一段《宗鏡錄》的論述,是以《楞伽經》、《密嚴經》、《起信論》的心性如來藏法義為主——理論架構是「如來藏緣起」,不是《成唯識論》的「賴耶緣起」。

永明延壽將「心」分爲四種,在四種心之中,第一種是肉團心,第八識被歸入第二、三種——非物質的「緣慮心」和「集起心」。

「緣慮心」指八識都有分別,阿賴耶識分別的是根身、種子、器世界。「集起心」指第八識是積集種子的心。

前三種心都是【相】,第四種心才是【性】——所以,八識都屬於「相」,不是所證的「性」。

哪個心是真心、是所證的「性」?

第四種心是真心:乾栗陀耶(梵語是hdaya)。前三種心都是同一個「體」,以「第四真心」為體。

第四「真心」是第八識的「」(=),其餘三心是「」,所以說「前三是相,後一是性」。

【琅琊閣】:「真心」在《楞伽經》中稱為「如來藏心」(tathāgatagarba-hdaya真如、圓成實性同義。這裏所説的「心」不是心識 citta,而是hdaya,指心的真實性、體性、精要,因爲第一義諦絕對不是指有持身、了別功能的第八【識】:

《大乘入楞伽經》:何者圓成自性?謂離名相事相一切分別,自證聖智所行真如。大慧!此是圓成自性,如來藏心

〔魏譯〕大慧!何者第一義諦法體相?謂諸佛如來離名字相、境界相、事相相,聖智脩行境界行處。大慧!是名第一義諦相、諸佛如來藏心[10]

這裏必須再強調的是,心性如來藏經論中的「真如、真心」等同「如來藏」、「未出纏的如來法身」,具有能生菩提四智無漏有為法的功能,與《成唯識論》不具出生有為法功能的「真如」定義不同

【張志成】:「然第八識無別自體,但是真心」的意思是,第八識的「體」或「性」,是「寂滅」(不生不滅)的「乾栗陀耶、真心、如來藏、真如」,並不是說「凡夫的第八識就是真心」。

凡夫的第八識——緣慮心質多耶(citta)、集起心只是相,必須經由修行,「清淨如來藏藏識之名」、「轉如來藏中藏識之名」,真心如來藏才能出纏而顯現。

如來藏者,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識藏——如來藏是因爲無明才轉成「識藏」(阿賴耶識),也就是説,沒有無明的狀態就沒有阿賴耶識。

第一義,是緣之性,若見緣性,則脫緣縛」:阿賴耶識(藏識)所現起的見聞覺知現象,是如來藏(真如、性、第一義心、真心)因為染緣(無明、無始虛偽習氣)而有的緣慮心、相用、妄心;修行是要在生滅的妄相上證見「緣之性」——真如、如來藏心。

如果不理解《楞伽經》等如來藏經論使用的佛法名詞、敘述方式、不理解「如來藏緣起」的法義理趣,很容易迷失在這些繁複混用的名相中,誤以為「證見真如、如來藏、真心、真性」是「找到能持身的第八識」,也誤以為禪宗的「明心、見性」是「找到第八識」。

【琅琊閣】:「然第八識無別自體,但是真心;以不覺故,與諸妄想,有和合、不和合義。和合義者,能含染淨,目為藏識;不和合者,體常不變,目為真如;都是如來藏」 這句話的整體語境,表達幾個重點:

  1. 有持身、了別功能的第八識是相,其「體」或「性」是真心如來藏,一個是「相」一個是「性」,兩者當然不能等同,窺基大師說「遣相證性」,所證的當然不是有持身、了別功能的第八識而是真心——真如、如來藏(心);
  2. 因爲「不覺」(無明),第八識與妄想有「和合」與「不和合」兩種狀態;
  3. 阿賴耶識(藏識):是與妄想和合,含染淨的狀態;
  4. 真如、如來藏:是不與妄想和合、是佛地完全清淨的狀態,是不生不滅的本來狀態,佛地沒有阿賴耶識,只有「體常不變」的真如。

我們凡夫現在就是阿賴耶識狀態,看見的感知的都是有生滅、有差別的現象,所以阿賴耶識(藏識)不需要通過修行去證。

【張志成】:禪宗說開悟證「真心」,是對於真如、如來藏(心)一分或多分體悟,用唯識語言來説是勝解、分證或圓證法無我、真如,不是證阿賴耶識(藏識),阿賴耶識代表的是有染汙的狀態,所以佛地沒有阿賴耶識,只有真如、如來藏。

那麽,爲什麽要强調真如與阿賴耶識是一體?

因爲本來就只有一心,一切法的本體都是這一心,沒有另外一個心可以被找到,差別只是凡夫看到的是有各種差異相狀的波浪(阿賴耶識),聖者看到的是波浪的本質其實沒有差別,都是水性。

然第八識無別自體,但是真心」這種句子要在整體語境下才能正確解讀,永明延壽禪師在《宗境錄》另外一段,指出達摩祖師所傳的「心」是「如來藏中法性之體」,不是阿賴耶識:

《宗鏡錄》卷1:西天釋迦文佛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此土初祖達磨大師云:「以心傳心,不立文字。」則佛佛手授,授斯旨;祖祖相傳,傳此心。已上約祖佛所立宗旨。又諸賢聖所立宗體者,杜順和尚依《華嚴經》,立自性清淨圓明體,此即是如來藏中法性之體。從本已來,性自滿足,處染不垢,修治不淨,故云自性清淨;性體遍照,無幽不矚,故曰圓明。又隨流加染而不垢,返流除染而不淨,亦可在聖體而不增,處凡身而不減,雖有隱顯之殊,而無差別之異。煩惱覆之則隱,智慧了之則顯;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斯即一切眾生自心之體,靈知不昧,寂照無遺。非但華嚴之宗,亦是一切教體。[11]

如果不分清「體、性」和「相、用」,不分清看到的是「性」(「理」)還是「相」(「事」、現象),很難擺脫正覺的「禪宗的真心 = 有持身、了別功能的第八識」、「禪宗的明心見性 = 看到第八識持身」説法。

 

03. 開悟證果是「無所見」,不是看見第八識或是任何境界!

【琅琊閣】:最近正覺同修會面對排山倒海的「大乘見道在初地不在七住位」的經證,個別親教師開始在班級和私下說:「正覺所證只是禪宗開悟,不是大乘見道」。

這個説法一則是暗中修改錯誤法義,二則是一定要堅持正覺還是有一個獨家商品——「禪宗開悟」——是外面都沒有的,繼續用「禪宗開悟」吸引學人、挽留學員。當然,不管文字上面怎麽含糊虛掩飾,法義上怎麽偷偷修改,正覺的「開悟密意」依然是「幻想阿賴耶識持身」。

那麽到底「明心見道」是不是看見、幻想、推論有一個「常住、實有法在你的身體裏面持身」?

【張志成】開悟證真心是不是看見、感知、現觀第八識的功能?

《宗鏡錄》卷17:問:三寶如虛空相,非見聞之所及者,教中云何說見道,又稱見佛?答:約本智發明,假稱名「見」。非眼所覩,唯證乃知,離見非見,方名真見。《涅槃經》云:菩薩實無所見。無所見者,即無所有。無所有者,則一切「法」是以「法性」無所有,菩薩則無所見,與「法理」會,假稱為「見」,實非見也。「真性」湛然,非是見「法」。[12]

永明延壽禪師在《宗鏡錄》說:所謂見道、見佛,是「本智」——根本無分別智——證「見」真如、法性、法理、真性,不是眼睛看到什麽或前六識見聞覺知到的現象——「(有為)法」。真如、法性、法理是無所有的境界,「唯證乃知」,沒有能見、沒有所見,這才是「真見」。

所以正覺的開悟明心——以意識找到一個有持身、了別功能的第八識(屬於現象有為法),其本質只是意識見聞覺知(其實是幻想)到一個法塵而已,是有所見、覺知的境界,不是無分別智證見真如、法性、法理、真性的無所有、無所見境界。

【琅琊閣】《大乘入楞伽經》卷1〈1 羅婆那王勸請品(一)〉:羅婆那王唯自見身住本宮中,作是思惟:「向者是誰?誰聽其說?所見何物?是誰能見?佛及國城眾寶山林,如是等物今何所在?為夢所作?為幻所成?為復猶如乾闥婆城?為翳所見?為炎所惑?為如夢中石女生子?為如煙焰旋火輪耶?」復更思惟:「一切諸法性皆如是,唯是自心分別境界,凡夫迷惑不能解了,【無有能見亦無所見】,無有能說亦無所說,見佛聞法皆是分別,如向所見不能見佛,不起分別是則能見[13]

《楞伽經》説觀行的對象是「一切諸法」,也就是前面說的「事」、「相用」,見道時所證是「理」、「法性」——這個「理」是「無有能見亦無所見」、「如向所見不能見佛,不起分別是則能見」。

用白話說,證理、證性的時候意識離開虛妄分別,不再有能見的意識和所見的對象

不論是般若、唯識經論的見道,還是禪宗的開悟,都是無相、無所見的境界:

《佛藏經》卷12 念佛品()〉:舍利弗!云何名為念佛?見無所有名為念佛。舍利弗!諸佛無量不可思議、不可稱量,以是義故,見無所有名為念佛。實名無分別,諸佛無分別,以是故言念無分別即是念佛。復次,見諸法實相名為見佛。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以是畢竟空無所有法念佛[14]

《佛藏經》這一段講述的不是净土宗的念佛往生法門,是論述第一義諦念佛、實相念佛,所以不取一相,所以是「見諸法實相名爲念佛」

所謂「諸法實相」指一切現象的真實相狀,不是指可以被我們看見、觀察的某一法,也不是指「第八識出生萬法,所以第八識是一切法的實相」。

佛藏經》説「見諸法實相名為見佛」,而諸法實相、佛的本質「畢竟空無所有」,所以「實相念佛」的方法是「以畢竟空無所有法念佛」。

正覺同修會的「實相念佛」、「開悟密意」是要找一個有實體的阿賴耶識,發現「是持身的阿賴耶識讓你開口念佛」,與 佛教導的「一切法的真相是畢竟空無所有」完全相反。

【張志成】諸法實相」的梵語是Dharmatā,玄奘譯為「法性」,鳩摩羅什譯為「諸法實相」:

《中論》卷3〈18 觀法品〉:問曰:若諸法盡畢竟空,無生無滅,是名諸法實相者,云何入?答曰:滅我、我所著故,得一切法空,無我慧名為入。問曰:云何知諸法無我?答曰:……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1]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自知不隨他,寂滅無戲論,無異無分別,是則名[3]實相。([1]諸法實相 Dharmatā. [3]實相 Tattva.)[15]

而「實相」這個詞梵語是Tattva,意思是「如是(thatness)」,有「勝義諦」或「真如(tathatā)」的意涵。

 在般若中觀系,諸法實相(法性)、實相、真如、空性是勝義諦境界,常以「無所有」、「無所得」、「不可得」表達;唯識系也常以「能取所取空」、「無所得」來代表「真如」

《成唯識論》卷9:故說菩薩此四位中,猶於現前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故,非實安住真唯識理,彼相滅已方實安住。依如是義故有頌言:「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義相既滅除,審觀唯自想;如是住內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無,後觸無所得。」[16]

世親菩薩《攝大乘論釋》卷6:論曰:復有教授二頌,如《分別瑜伽論》說:「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義想既滅除,審觀唯自想;如是住內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無,後觸無所得。」

釋曰:為入真觀授以正教,於此義中說其二頌。「菩薩依定位,觀影唯是心」者,謂觀似法、似義影像,唯是其心。誰能觀?謂菩薩。在何位?於定位。「義想既滅除,審觀唯自想」者,謂此位中義想既遣,審觀似法、似義之想唯是自心。「如是住內心」者,如攝自心住於無義,即是令心住於內心。「知所取非有」者,謂了所取義無所有。「次能取亦無」者,由所取義既是非有,故能取心、能取之性亦不得成。「後觸無所得」者,謂從此後觸證真如,由此真如無所得,故名無所得。[17]

根本無分別智的所「見」,不是眼識、意識見到或找到一個「現象法」,或是六識感知的境界,而是無相、無所有、無可分別的法性、真如、真性。

佛法的智慧與六識的感知覺知沒有直接關係,是經由觀察一切現象產生的認知上的巨變,認知的巨變導致行爲上的巨變。觸證真如生起智慧的意識稱爲「智」或「正智」,因爲唯識經論中「識是有漏、智是識的無漏狀態」。

正覺同修會蕭平實不明 佛法的根本教理,解釋經論依文解義,看到「實相」一詞,不知是「法性」、「無所有」、「無所得」的同義詞,以為「實相」是有一個真實自體的東西——第八識,然後批評印順法師對於般若中觀「空性」的詮釋是「虛相法」,蕭平實所發明的「虛相法」才是佛教界最大的笑話。

正覺同修會常說他們的明心見道是「觸證第八識」——用意識找到第八識、觀察到它可以持身的功能。其實這種「觸證」根本不是經論所說的「觸證真如——觸無所得」,即使不是純屬自我催眠和集體幻想,其實質也只是虛誑的意識覺知到一個「法塵」——第八識的影像——而已,不離凡夫的見聞念知覺知境界,不是無分別智觸證真如或般若波羅蜜觀見諸法實相:

《大智度論》卷181 序品〉:諸法實相者,不可以見聞念知能得。何以故?六情、六塵,皆是虛誑因緣果報;是中所知所見,皆亦虛誑。是虛誑知,都不可信;所可信者,唯有諸佛於阿僧祇劫所得實相智慧。以是智慧,依禪定一心,觀諸法實相——是名禪定中生般若波羅蜜[18]

 

04. 總結

【琅琊閣】: 《諸法無行經》裏面有一段話:

《諸法無行經》卷1:爾時世尊讚師子遊步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所問者甚為希有,一切世間之所難信。善男子!止止勿問。所以者何?新發意菩薩,於此空見、無相見、無作見、無生見、無所有見、無取相見、佛見、菩提見,所不能及。善男子!如此法者不應在新學菩薩前說。何以故?若聞是法,或斷善業於佛道中則行邪道;若墮斷滅、若墮計常,不知如來以何方便隨宜所說?」[19]

《諸法無行經》與《佛藏經》一樣,强調一切法「無所有、無相、無生、無作、無取相……」,而且說這個真相世間人無法相信,而新學菩薩聽聞之後,不是在佛法中走偏走邪,就是落入斷見或是常見。

佛法的第一義諦與凡夫的認知完全相反,是非常難以接受理解的真相,如果某人或某團體教導的「佛法」令我們覺得很容易,很合理,一學就「正中下懷」,請懷疑所學的是「佛見、菩提見」還是凡夫見。另一方面,如果某人或某團體,不謹慎觀察求法者的根器心性,認爲只要讀一些書、做一些功夫、捐一些錢,就可以證明自己的「菩薩種姓」、有資格開悟見道,給你一個「參禪開悟誰都可以」的錯覺,請深切質疑。

佛法的智慧是内在的認知改變,無法從外表觀察到,經論中稱爲「自證聖智」或「内證聖智」、「自證聖智」能夠改變身口意行,有「斷煩惱」的效果。一個人的「佛法證量」不是單純根據個人對經論的理論性見解,而是必須根據對經教的論述以及實際的言談行爲判斷檢驗。

最後,列舉真心、妄心」在不同體系經論裏面可以與哪些法相對:

 

唯識經論

如來藏經論

真心

真如

佛地無漏的八識

如來藏、真如、如來法身、佛地的無垢識、真識

妄心

因地有漏的八識

如來藏藏識、阿賴耶識、因地的現識、轉識、業識

 

 

 

[1] (CBETA 2021.Q2, T31, no. 1585, p. 54b9-10)

[2] (CBETA 2021.Q2, T19, no. 945, p. 110c27-29)

[3]  (CBETA 2021.Q2, T31, no. 1585, p. 55b7-12)

[4] (CBETA, T33, no. 1710, p. 527, a29-b2)

[5] (CBETA, T16, no. 672, p. 594, a7-19)

[6] (CBETA, X01, no. 8, p. 247, c2-9 // Z 1:1, p. 235, c16-d5 // R1, p. 470, a16-b5)

[7] 此處「古釋」主要依宗密的《禪門諸源集都序》中的說法。見《大正藏》卷48,《禪源諸詮集都序》卷1,頁401下-402上。

[8] 此處「古德廣釋」主要是指賢首法藏的《大乘起信論義記》的詮釋,此《義記》一般被學界認為是《大乘起信論》的權威註釋。

[9] (CBETA, T48, no. 2016, p. 434,c3-p. 4355, a8)

[10]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卷1:「云何成自性。謂離名相事相妄想。聖智所得及自覺聖智趣所行境界。是名成自性如來藏心。〔魏譯〕大慧。何者第一義諦法體相。謂諸佛如來。離名字相境界相事相相。聖智脩行境界行處。大慧。是名第一義諦相諸佛如來藏心。〔唐譯〕何者圓成自性。謂離名相事相一切分別。自證聖智所行真如。大慧。此是圓成自性如來藏心。」(CBETA, X01, no. 8, p. 259, b16-23 // Z 1:1, p. 247, c5-12 // R1, p. 494, a5-12)

[11] (CBETA, T48, no. 2016, p. 417, b28-c13)

[12] (CBETA 2021.Q2, T48, no. 2016, p. 508a8-14)

[13] (CBETA 2021.Q2, T16, no. 672, p. 588b28-c9)

[14] (CBETA 2021.Q2, T15, no. 653, p. 785a25-b2)

[15] (CBETA, T30, no. 1564, p. 23, c16-p. 24, a9)

[16] (CBETA, T31, no. 1585, p. 49, b24-c3)

[17] (CBETA, T31, no. 1597, p. 353, b23-c9)

[18] (CBETA, T25, no. 1509, p. 196, c23-29)

[19] (CBETA 2021.Q2, T15, no. 650, p. 750c8-16)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