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菩提路》(五之三十七):張志成——禪宗的歷史背景以及學習禪宗應該注意的事情

形象6.jpg

01.爲什麽要從禪宗去理解正覺開悟理論的錯謬?

【琅琊閣】:這個系列前面的文章陸續討論了般若中觀系、唯識系、純粹如來藏系、心性如來藏系的法義,並且指出正覺同修會如何錯解各系法義的內容。最後幾篇文章的主題是禪宗,討論禪宗的發源和歷史以及禪宗祖師幾大祖師所傳的禪法。

為什麼有必要要從禪宗本身去理解正覺開悟理論的錯謬?

從我個人的經歷來說,最初被正覺同修會吸引,是讀到蕭平實的書籍,其中的佛法知識,對初學者來説主旨清晰,雖然名相繁多但不難理解。蕭平實講解的都是著名的大乘經典,其中論述的唯識法義,表面上邏輯清晰論理精緻,令初學者大開眼界;而禪宗的公案拈提系列,無相念佛法門等,滿足大部分學人對實修實證的渴望。

所以,當蕭平實自稱通達經、律、論,兼備經師、論師、律師外加禪師的實證,對於沒有受過「科班訓練」、沒有大量閲讀專業佛書但是又希望「開悟」的初學者,自然是寧信不疑。

【張志成】:正覺佛法依據的經論有兩類。第一類是唯識經論。蕭平實自詡玄奘再世,公開宣稱《成唯識論》天下除他以外無人能懂,說此論文字精簡,是當年他寫給自己讀的,所以要重新注釋。

唯識經論是所有佛法體系裡面最複雜、最艱澀的理論體系,需要大量背景知識才能讀懂,融匯貫通更加不易,在佛學界屬於博士級別的研讀對象。正因為唯識理論複雜艱澀,一般學佛人無從分辨正覺說法的對錯,即使正覺的親教師,讀唯識的人都寥寥可數。

我們在前面的文章從唯識教理討論過蕭平實的「第八識如來藏」是一個非常畸形的、四不像的、自創的「有爲+無爲」結合體。

第二類是禪宗文獻與中國佛教重視的幾部重要經論——《金剛經》、《維摩詰經》、《楞伽經》、《起信論》、《楞嚴經》、《密嚴經》等。《楞伽經》、《起信論》、《楞嚴經》、《密嚴經》等經論屬於混合如來藏與唯識思想的「心性如來藏體系」,由於其中有如來藏與阿賴耶識兩個名詞,而且似乎將兩者等同,看起來符合蕭平實的「第八識(藏識) = 如來藏」理論。

至於中國禪宗的文獻,禪宗强調「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以心傳心」,所以本就不像印度佛教注重邏輯的嚴密性,禪宗文獻引導開悟的表述方式籠統、多樣、隨意,造成解讀的含糊性,成為正覺捍衛「明心見性」理論的最佳證據。

【琅琊閣】:既然「明心見性」四字原本就出自中國禪宗,乃禪宗綱領,要正確理解「明心見性」,當然應該對禪宗的時代背景、所依經論、論述特色、與其他佛教理論體系的差異等,有基礎的認識。

佛法的每一個體系宗派,不論唯識還是禪宗,都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議題,其歷史、源流、特色,考證探究起來都可以寫成好幾部鴻篇。本文提供讀者一個簡潔扼要的禪宗概覽,點出學佛人不應忽略的禪宗特質,以及正確理解禪宗文獻首先應該具備的觀念。有興趣深入瞭解禪宗的讀者,請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佛教研究中心主任楊曾文教授的《唐五代禪宗史》與《宋元禪宗史》。

 

02 禪宗的發源背景

【張志成】:中國禪宗成立於隋唐時期,那時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已經三四百年,深入民間。隋唐時期是佛教的鼎盛時期,宗派林立,有天臺宗、華嚴宗、淨土宗、三論宗、法相宗等等,每一宗派都有自己的教義體系、判教系統、修證方法,各宗的大師一般都著作繁多。

由於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多年,此時的中國佛教早已漢化,融入許多漢地特色,譬如吸收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概念和表達方式,重視「人人皆有佛性」的教理和經論,推崇符合儒家文化的大乘思想,相對排斥小乘的遁世思想或是唯識學「五種性」的說法等。

換句話說,印度佛教與中國佛教雖然核心義理一致,而且印度佛教是中國佛教的本源,但是兩者的文字風格、理論體系、甚至教授法門差異都非常顯著。

以語言和思辨為例,印度佛教注重邏輯的嚴密性清晰度,名相界定具體明確細緻,而中國佛教,尤其禪宗,則傾向化繁為簡,表達方式更貼近道家玄學的混沌抽象風格。這個差異,只要比較一下《成唯識論》和禪宗文獻,就可以看出。玄奘大師的《成唯識論》,其思想和文體明顯繼承印度佛教的特色,反之,禪宗公案富有濃厚中國文學特色,與印度佛教的唯識、中觀經典完全是風格迴異。

 

03 禪宗的興起和廣傳

【琅琊閣】:禪宗的興起和廣傳可以分為幾個重要階段,這裡引用楊曾文教授的總結:

最初的階段:唐朝的道信、弘忍上承北魏菩提達摩以來的禪法,在黃梅傳「東山法門」,標誌中國禪宗正式形成;

第二階段:慧能從弘忍受法南歸在韶州(治令韶關)曹溪傳法,神秀與弟子普寂等人在東西兩京為中心的北部廣大地區傳法,慧能弟子神會北上與北宗爭禪門正統,其他弟子到各地傳法,形成南宗、北宗並立的局面;

第三階段:「安史之亂」之後經朝廷裁定,南宗成為禪門正統,北宗走向衰微,南宗獨盛;

第四階段:武宗滅佛之後的唐末和五代時期,形成禪門五宗──臨濟宗、溈仰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

經歷這四個階段,禪宗廣泛傳播到各地,並且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宗派。[1]

禪宗的興起與獨盛,從歷史角度看,有賴幾個有力條件:

  1. 初唐時期,佛法的學理發展已達登峰造極的狀態,偏向學術思想與邏輯論辯,禪宗化繁歸簡的理論,直指人心的修行法門,應運而興,受到學人推重。
  2. 禪宗受到朝廷的支持,比如北宗的神秀身居「國師」,慧能的弟子神會,廣泛結交朝廷官員,獲得正統地位。
  3. 除了獲得朝廷保護,禪宗的入世思想,事理並重,論辯的機鋒轉語、在行住坐臥中參究的樸實方法,無為自然的意趣,贏得士大夫和地方官員的青睞。對平民百姓來說,禪宗隨性通俗,比其他的宗派更質樸、更平民化。
  4. 安史之亂,神秀一脈的北宗失去政治依靠,逐漸末落。唐武宗李炎在會昌五年,推行一系列滅佛政策,使佛教遭受嚴重打擊,大量寺院被毀、經論散失、僧尼還俗,史稱「唐武宗滅佛」或「會昌法難」。
  5. 相對於比其他理論複雜的宗派,禪宗不重經教典籍,因此受「唐武宗滅佛」影響相對輕微,同時更加容易對不同階層的大眾廣傳普及,使得禪宗自明代以後佔據漢傳佛教的主流地位。

總結地說,禪宗的發展可以説是一個佛法從寺院走向民間的過程,過去只有義學僧與知識分子才有機會接觸、研讀珍貴的經論文本,由於禪宗的興盛,佛法的教理與實修向平民大衆普及傳播,從此滲透傳統文化的每一個層面。

 

04  禪宗的教理與法門

【張志成】:禪宗的教理著眼大乘佛法的核心,直接指向「勝義諦」、「自覺聖智」的領悟與體證。相對於其他宗,禪宗比較不注重讀經、坐禪、行六度、甚至大小乘佛法所共有的四聖諦、八正道等教理。相對於同時期的天台、華嚴、法相等宗派,禪宗沒有系統的判教理論、嚴密論述法義的論著,修行法門上也沒有提出非常嚴格的次第。

禪宗上承佛祖,經由代代傳承祖師,「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以心傳心」,強調頓悟實修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提倡研究教理和著書立說,自南宋興盛以後,禪宗自稱是與其他宗派相對立的「宗」、「宗乘」,稱其他宗派乃至大小乘經論為「教」。

【琅琊閣】:自古以來,人們常以「明心見性」來概括禪宗的宗旨。

如同我以及其他師兄在過去的文章中一再辨析:「明心」與「見性」是同一個意思,指開顯人人本具、但是被客塵煩惱障覆蓋而無法顯現的般若智、自覺聖智。這個智慧在禪宗文獻裏面有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真性、真心、本心、自性、真如自性、佛性、本性、菩提自性、自性清淨心、真如心、如來藏、真我、本來面目、本地風光...... 等。

至於修行的法門,不同時期的禪宗祖師,應機施教,採用各種法門,包括觀心、機鋒、棒喝、酬答、看話頭等「門庭施設」,引指學人「明心見性」。

 

05 禪宗「明心見性」所依據的大乘佛教經論

【張志成】:早期禪宗尊崇《楞伽經》、《金剛經》,為了「藉教悟宗」,歷來許多禪師也常引用《維摩詰經》、《法華經》、《思益經》、《華嚴經》、《中論》、《起信論》、《楞嚴經》等經論。

到了法眼宗的永明延壽禪師,他提倡「禪教統一」、「禪尊達摩,教尊賢首」。永明延壽著有《宗鏡錄》,廣引佛教經論、禪師語錄,其中的論述涵蓋多個法義體系:印度大乘佛教的般若中觀系、(法性、佛性)如來藏系、純粹唯識系、(雜糅唯識與如來藏之)心性如來藏系,以及中國天臺、華嚴諸宗。

到了發展後期,禪宗基本上以(雜糅唯識與如來藏之)心性如來藏系的《楞伽經》、《起信論》、《楞嚴經》為主要所依經論

禪宗雖然不重視經教,但並非徹底廢棄經論,禪宗初期的很多祖師都嫺熟經教,只是強調不執著文字。但是越到後期的禪宗,摒棄語言文字,不重視經教,導致「野狐禪」的出現。「野狐禪」這個用詞出自一則禪門公案,後世被用來汎指曲解經論,未悟言悟、故弄玄虛的假禪師。

百度百科:野狐禪:禪宗對一些妄稱開悟而流入邪僻者的譏刺語。用以比喻似是而非之禪。 謂所為不契合禪之真義,然卻自許為契合。慣用小聰明和主觀見解曲解佛法,喜歡在黑山鬼窟裡做活計。 後以「野狐禪」泛指歪門邪道。

聖嚴法師對「野狐禪」的展開定義:

問:百丈懷海禪師說法時,常有一位老人去聽法,有一天百丈問老人是誰,老人說他以前也是修行人,曾有人問他:「大修行者也會落於因果嗎?」他答說:「不落因果。」結果竟因這句話而以野狐之身輪迴生死五百次。現在這位野狐化身的老人就請百丈為他說法,老人問百丈:「大修行者也會落於因果嗎?」百丈回答:「不昧因果。」老人聽了這句話就從畜生道解脫了。一字之差或一個觀念的錯誤,會讓人誤入歧途,難以翻身,實在可怕。請師父開示。

答:我們常聽到有人談禪、有人教禪、有人引證禪境,但也聽到他們相互批評是野狐禪。只要我們真正瞭解野狐禪的公案,也許就清楚誰是野狐禪誰不是了。如果不用功,也沒有親自的、確實的體驗,卻走捷徑、抄近路、取便宜而沾沾自喜,認為自己已經得到禪的悟境或禪的心要,都可能跟野狐禪分不了家。也就是說,如果不講究先付出才有收穫的因果,就是野狐禪。

因果可以用兩種方式來說,一種是邪因得邪果,正因得正果。如果是邪因,因為因地不正,果地一定也會遭殃。比如說,要斷除我執才能真正悟入禪境,如果心有企圖,跟貪欲、名利或憤怒、怨恨、驕傲、嫉妒等心念相應而努力修行,雖然修的是禪法,但因因地不正,即使也講因果,亦是野狐禪。【編者按:禪宗的「開悟」是證一分或多分法無我,不談論開悟前是否有斷我見,這裏聖嚴法師强調的應該是修行者如果急於求成、為滿足一己私欲之心「求証量」,這種與「我執」相應的發心和動機,同樣可以歸類爲「野狐禪」。】

如果為求神通、為求感應、為求神祕經驗、為求現生的福利而修禪法,也是野狐禪。這些是邪因邪果的野狐禪。另一種因果的說法是無因而求果或是不相信有因果,這也是野狐禪。所謂無因而求果,是有人認為禪是頓悟的法門,最好不要修行戒定慧,也不要修六度法門,乃至人間的倫理道德也可以擱在一旁,希望用禪的觀念和方法頓悟成佛。這些人也許會有一些心理上的反應和精神上的體驗,卻也是野狐禪的一種。

不相信有因果,就跟百丈所見到的那位老人一樣:自己還是凡夫,就否定有因果的現象和法則,即使再怎麼修行,還是落入畜生道而不得解脫。這在禪宗是如此,在一般人亦是如此。人應該走正道,不要投機取巧而走旁門偏道,否則即使獲得一時的僥倖,但落入魔境而不自知,苦頭在後,長久不能翻身。[2]

 

06 禪宗與印度佛教的差異

【張志成】:與印度佛教中理論嚴密的中觀、唯識兩大體系相比,禪宗有以下特色:

  1. 禪宗提煉的是佛法的精髓——第一義諦,勝義諦——因此不强調嚴密清晰的理論架構,要求學人直接領悟、體證「真心」。禪宗的「真心」就是中觀、唯識所說的「無執」、「無所得」、「無分別」、「無分別智」、「般若智」、「實相般若」境界。
  2. 名詞界定自由隨意:禪宗不講究對佛法名詞做嚴謹的界定,比如「明心見性」的「心」與「性」,在禪宗裡面就有很多意涵相同的表達方式:自性、本性、佛性、如來藏、般若智、菩提智、真如、真性、真如自性、真如本性、本心、真心、自性清淨心、離念靈知、本來面目、本地風光、佛、涅槃等。
  3. 不講究修行階位:其「明心見性」涵蓋對般若智慧的不同層次的意解、體悟、實證,對開悟後的修證階位,沒有明確指定等同菩薩五十二階位中的任何一位。因此禪宗的「明心見性」開悟者,他的修證階位可以是凡夫、三賢位、初地見道位或修道位。
  4. 禪宗的「直指人心而頓悟」是一個印度佛教經論罕見的概念;印度佛教不論大小乘都強調,見道需要具備聞思正見以及禪定,通過止觀破除見所斷煩惱而證見真理。看話頭、機鋒、棒喝、酬答這些「直指人心」的方便,屬於禪宗獨有。
  5. 唯識、中觀都涵蓋阿含佛法的教理,禪宗文獻裏面則較少論述四聖諦、八正道、七覺支、四念住等阿含佛法的教理;另一方面,禪宗聚焦「明心見性」,文獻中也較少討論大乘菩薩道累積福德,廣修六度,持戒修定等內容。

 

07 初學者閲讀禪宗文獻容易陷入的誤區

【琅琊閣】:禪宗文獻、禪師語錄,不止是學佛人才感興趣的讀物,禪宗已經成爲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國人喜愛禪宗自然無為的意境,禪宗祖師的傳說軼事廣泛流傳深入民心。當年蕭平實所寫的《禪净圓融》以及公案拈提書籍,令許多仰慕禪宗祖師、對「開悟」滿懷幻想與熱情的學人投奔正覺,希望有朝一日明心見性。

仰慕禪門的開悟是我們當初走進正覺的一大原因,走出正覺同修會之後囘看這個過程,我們對初學者學習禪宗有以下反思:

1. 學習佛法應該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學習佛法,建立正見,雖然不需要熟讀佛教歷史,貫通各個體系的經論,但是應該對佛法的核心正見有穩固的掌握。如果因爲禪宗的語言通俗易懂,所以單獨學習禪宗而揚棄其他體系的經教,對佛法的認識領會不免流於片面偏頗,以此緣故不免缺乏對邪師邪說的分辨力。禪宗提煉的本就是印度佛教的核心與精華,倘若對印度佛教大乘二乘經論缺乏正確理解,拿著禪宗祖師的字句望文生義,附會己意,錯解的幾率可以説是100%

2. 禪宗的傳承源自 世尊,代代「傳佛心印」,如果一個人自稱有禪宗開悟的體驗,他的體驗必然經得起正統印度佛教經論教理的檢驗,如果與其他佛教經論的論述違背衝突,很有可能是一知半解者,將自己的理解以及禪修的體驗套在經論文獻的文字上,六經注我,自以爲開悟證果

3. 印度佛教中觀、唯識兩大體系的經論,承襲印度文化熱愛思辨的特色,高度重視立論的邏輯嚴密性;禪宗文獻不是爲了與他人論法辨正而寫,是爲了引導開悟,所以文字表述自由隨意、名詞的使用缺乏一致性,部分表述是參考所依經論以及其他佛教經論,另一部分是禪師個人觀機逗教的表達方式,這是閲讀禪宗文獻不可不知的一個要點;

4. 禪宗的開悟不論菩薩道修行階位,不强調開悟」必須有伏煩惱、斷煩惱的效果,如果不具備大乘佛法的教理基礎,很難單純根據一個自稱禪宗開悟者的所說分辨他或她是否真有所證

5. 禪宗的開悟是大乘法,所證一定是「真如、法無我」,不只是二乘的「人無我」;至於開悟時對「真如、法無我」體會的深淺——由勝解行位的「勝解真如」至見道位的「證真如」,除非已達能斷煩惱的初地,否則不易判斷。儘管禪宗不像印度佛教對修行階位與伏斷煩惱的層次有明確敘述,但是一個真確勝解、實證「真如、法無我」的人,不可能言談舉止、持戒修善不如凡夫。證量要以行爲作爲判斷準則,若一個人學法沒有修正自身行爲的效果,大力標榜吹噓自己證悟只是凡夫虛榮心作祟;

6. 禪宗公案上面的開悟好似只是刹那間的「一念相應」——一個機鋒,一個棒喝,一番酬答……事實上,「開悟」一事難度極高,所以歷史上開悟者從來不多。中國禪宗的開悟者出家人佔大多數,這些出家修行的禪門弟子,數十年追隨師父在叢林勤修苦練,遠離凡俗,其求法的堅定毅力絕不是現代業餘學佛人可比,最後的「一念相應」是數十年全心求法、沉浸參究真心的結果,不是供養禪師,幫禪寺做苦工的結果。

提倡禪净雙修的永明延壽禪師,對於能夠依循佛教經論教示門下弟子的禪師格外讚許:

且如西天上代二十八祖,此土六祖,乃至洪州馬祖大師,及南陽忠國師,鵝湖大義禪師,思空山本淨禪師等,並博通經論,圓悟自心。所有示徒,皆引誠證,終不出自胸臆,妄有指陳。是以綿歷歲華,真風不墜。以聖言為定量,邪偽難移;用至教為指南,依憑有據。[3]

永明延壽禪師說,這些禪師向弟子傳授禪法時,都有可信的經典做依憑,不是只根據自己的體驗指導弟子——「終不出自胸臆,妄有指陳」。

以佛教經論聖言量為指南,才能長遠傳播真正的禪法。

 

 

[1] 引自楊曾文《唐五代禪宗史》

[2]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87&cid=160&page=40

[3] 《宗鏡錄》卷1:【問:若欲明宗,只合純提祖意,何用兼引諸佛菩薩言教以為指南?故宗門中云:借蝦為眼,無自己分,只成文字聖人,不入祖位。

答:從上非是一向不許看教,恐慮不詳佛語,隨文生解,失於佛意,以[1]負初心。或若因詮得旨,不作心境對治,直了佛心,又有何過?只如藥山和尚,一生看《大涅槃經》,手不釋卷。時有學人問:「和尚尋常不許學人看經,和尚為什麼自看?」師云:「只為遮眼。」問:「學人還看得不?」師云:「汝若看,牛皮也須穿。」且如西天第一祖師,是本師釋迦牟尼佛,首傳摩訶迦葉為初祖,次第相傳,迄至此土六祖,皆是佛弟子。今引本師之語,訓示弟子,令因言薦道,見法知宗,不外馳求,親明佛意。得旨即入祖位,誰論頓漸之門。見性現證圓通,豈標前後之位。若如是者,何有相違?且如西天上代二十八祖,此土六祖,乃至洪州馬祖大師,及南陽忠國師,鵝湖大義禪師,思空山本淨禪師等,並博通經論,圓悟自心。所有示徒,皆引誠證,終不出自胸臆,妄有指陳。是以綿歷歲華,真風不墜。以聖言為定量,邪偽難移;用至教為指南,依憑有據。」(CBETA, T48, no. 2016, p. 418, a13-b5) [1]負=護【元】【明】。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