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菩提路》(五之三十八):張志成——禪宗的明心見性(一):菩提達摩的「如來禪壁觀」

jopeel-quimpo-qP4A-5EloaM-unsplash.jpg

1.前言

【琅琊閣】這幾篇文章旨在讓讀者對中國禪宗有一個比較完整的理解,上篇簡單介紹禪宗歷史,這一篇聚焦幾位重要祖師所傳禪法。

禪宗的傳承追溯到靈山會上 佛陀拈花、迦葉微笑。迦葉被尊爲印度禪宗的始祖,其後相繼傳承了二十八人,從阿難、商那和修到菩提達摩,這二十八位印度禪宗祖師被尊爲「西天二十八祖」。菩提達摩大約在梁武帝年間將禪法的要義傳入中國,成為中國禪宗的初祖。

禪宗的「禪」字,是梵文Dhyāna的音譯「禪那」的簡稱,在印度佛教經論中指打坐修定,專注一境的狀態,又翻譯為定、思惟修、靜慮、三昧、三摩地。禪宗的「禪」,雖然也有思惟靜慮之意,但是不特指禪定,而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禪法。

【張志成】:「禪宗」自南宋興盛後自稱是與其他宗派相對立的「」、「宗乘」,稱其他宗派乃至大小乘經論為「」。由於「禪宗」不憑藉語言文字,被稱爲直悟涅槃妙心的「教外別傳」。

法眼宗的永明延壽禪師是禪教雙通的大師,特別指出從達摩祖師傳承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禪宗宗旨是「十方諸佛同證同說的法門」:

《宗鏡錄》卷1:西天釋迦文佛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此土初祖達磨大師云:「以心傳心,不立文字。」則佛佛手授,授斯旨;祖祖相傳,傳此心。已上約祖佛所立宗旨。又諸賢聖所立宗體者,杜順和尚依《華嚴經》,立自性清淨圓明體,此即是如來藏中法性之體。

《宗鏡錄》卷41:問:從上宗乘,唯令絕學,單刀直入,教外別傳。何假智慧多聞,廣論性相,言繁理隱,水動珠昏?答:……若能直了自心,即是單刀直入,最為省要,以一解千從,攝法無餘故。亦是教外別傳,離此別無奇特。又此宗鏡大意,以妙悟見諦為期,不取依通齊文作解。法既真實,行須契同,唯在心知,不俟言說;為未了者,亦不絕言,究竟相應,終須親省。此是十方諸佛同證同說,古今不易一際法門。[1]

經由菩提達摩將禪法帶入中國之後,經過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傳到六祖慧能,禪宗在漢地盛極一時,成為中國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禪宗祖師基本上是以心性如來藏系的經論為主要所依,較少採用印度佛教的經論,尤其是理論名詞都非常複雜的唯識經論。這就是爲什麽我們在前面的文章,必須先分析唯識經論與心性如來藏經論在立論與名詞定義的差異,倘若不區分兩者,將唯識與心性如來藏經論的名詞等同,用唯識經論或者混雜兩個體系來理解禪宗祖師的説法,必然誤解禪宗文獻的意涵。

【琅琊閣】:前面的文章提到《楞伽經》中論述的四種禪法,中國的禪宗初祖菩提達摩所傳就是其中的「如來禪」。達摩之後有二祖慧可、三祖僧璨,都被稱為「楞伽師」;四祖道信將「楞伽經」與《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所説的「一行三昧」融合;五祖弘忍講《楞伽經》亦講《金剛經》。到了六祖慧能,則以《金剛經》為正宗。

五祖弘忍大師有兩大弟子:慧能與神秀。慧能一脈興盛於南方,稱為「南宗」;神秀一脈興盛於北方,稱為北宗。六祖慧能之下有南嶽懷讓與青原行思兩系,南嶽得法於馬祖道一,青原得法於石頭希遷。馬祖門下獨盛,轉傳而分為溈仰宗、曹洞宗、臨濟宗、雲門宗、法眼宗五家。宋朝時,臨濟宗之下又出現楊岐與黃龍兩個支流,總說為五家七宗,各有其特色,法門各異。

禪宗法脈圖(參考用):

 

禪宗法脈2.jpg

 

02.  禪宗的「明心見性」源自達摩的「楞伽禪」、「如來藏禪」

【琅琊閣】:正覺同修會法主蕭平實標榜自己是「禪師」,而且自稱大慧宗杲禪師再世,可是蕭平實對禪宗的論述秉承其一貫風格,散亂不成體系,不談禪宗歷史,標榜自己是某禪師轉世,同時貶低與其説法相左的祖師為「未悟」。所謂拈提公案,只是拿出合用的禪宗公案暗示祖師所說的「明心開悟」就是「找第八識」。

正覺所説是否屬實?禪宗幾大祖師所傳是否「找持身的第八識」?只要檢驗達摩祖師、道信、弘忍的禪法就不難看出宗門所悟的「真心」到底是「一心」,還是「一切法之中的一個真心」!

菩提達摩是中國禪宗的始祖,達摩用劉宋譯本的《楞伽經》給二祖慧可印心,說:「我觀漢地,惟有此經,仁者依行,自得度世」[2] 他的禪法也因此被稱為「楞伽禪」、「如來(藏)禪」: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2:云何如來禪?謂:入如來地,行自覺聖智相三種樂住,成辦眾生不思議事,是名如來禪。[3]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卷2〈第二〉:云何如來禪?謂入如來地,得自覺聖智相三種樂住,成辦眾生不思議事,是名如來禪。如來禪者,即首楞嚴定。修此禪定登妙覺地,究竟自覺聖智。[4]

華嚴宗第五祖、主張「 禪教統一」的圭峯宗密禪師,在他所著的《禪源諸詮集都序》說達摩門下輾轉相傳的是「如來清淨禪,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

況此【真性】,非唯是禪門之源,亦是萬法之源,故名法性。亦是眾生迷悟之源,故名【如來藏藏識】 (出《楞伽經》);亦是諸佛萬德之源,故名佛性(《涅槃》等經);亦是菩薩萬行之源,故名心地。(《梵網經.心地法門品》云:是諸佛之本源,是菩薩道之根本,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 若頓悟自心本來清淨、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禪,亦名【如來清淨禪】,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習,自然漸得百千三昧。達摩門下輾轉相傳者,是此禪也[5]

【張志成】:讀這段話要注意的是,圭峯宗密與永明延壽在教理上都是以華嚴宗、《起信論》的「如來藏緣起」——「如來藏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綱領架構法義體系,而不是唯識系的「賴耶緣起」。所以,上文中說真性,非唯是禪門之源,亦是萬法之源,故名法性,這是以「真性 = 法性 = 真如 = 如來藏」為萬法之源,而不是唯識系以「阿賴耶識(藏識)」為出生萬法之根源。

宗密在上文將真性 = 法性 = 如來藏藏識」,意思是「真性 = 法性 = 如來藏藏識之體 = 如來藏」,我們以前的文章《我的菩提路》(五之三十六):張志成——爲什麽《宗鏡錄》說「然第八識無別自體,但是真心」?詳細解釋過。

【琅琊閣】:圭峯宗密說的「如來藏藏識」就是「如來藏阿賴耶識」,在《楞伽經》的譯本與《起信論》裏面,也稱爲阿賴耶識、阿梨耶識。如果望文生義、預設立場,會以爲這句話就是「如來禪 = 找第八識」的證明。

前面的文章已經説過,不同經論都説阿賴耶識不是初地以前的菩薩可以「了知」、「證解」。《楞伽經》的如來禪是一種禪觀,所證同樣是「不見有一法可得」,當然不是正覺同修會所説的「意識尋覓一個持身的阿賴耶識」。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卷2〈第二〉:譬如日月等,出諸禪相以示得失。謂於定中或見如日月形,或見鉢頭摩,此云紅蓮華。或見海有深險之狀,或如虛空,或如火盡,盡或作燼。凡修觀者,見此種種相現,不應取著。著則墮於外道邪禪,及落二乘境界。當善觀察,悉須捨離。不見有一法可得,則無所有可入,如來禪也。[6]

圭峯宗密說的「如來藏藏識」就是《起信論》中的「心生滅門」,「心生滅門」所顯現的身心境界是「迷悟之源」,「迷悟之源」不是所證,是通迷通悟的一個樞紐,所證的是「不屬迷悟,體絕聖凡」、無生滅相的「一心」:

憨山大師的《百法論義》:依一心法立二種門,謂心真如門、心生滅門。良以寂滅一心,不屬迷悟,體絕聖凡。今有聖凡二路者,是由一心真妄迷悟之分,故以二門為聖凡之本。故立真如門,顯不迷之體。立生滅門,顯一心有隨緣染淨之用……不生滅滅與生滅和合成阿賴耶識,變起根身器界,以示迷悟之源。了此歸源無二,則妙悟一心,如指諸掌矣。[7]

圭峯宗密在《禪源諸詮集都序》也指出學人閲讀文獻,不知如何理解會通不同文獻裏面的名詞和説法,經常看到「心」就以爲是指八識,其實所指是「一心」、是真如,不是「識」。生滅的八識是真心隨緣所變的「相用」,真如才是八識的「性」、八識的本體:

《禪源諸詮集都序》卷1:設有人問:說何法不變,何法隨緣?只合答云:「心」也,不變是「性」,隨緣是「相」,當知性、相皆是「一心」上義。今性相二宗互相非者,良由不識「真心」。每聞「心」字,將謂只是八識,不知八識但是真心上隨緣之義。故馬鳴菩薩以「一心」為「法」,以真如生滅二門為「義」。論云: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心真如是體,心生滅是相用。只說此心不虛妄故云「真」,不變易故云「如」。是以論中一一云心真如、心生滅。今時禪者多不識義,故但呼心為禪。講者多不識法,故但約名說義。隨名生執,難可會通。聞心為淺,聞性謂深。或却以性為法、以心為義。故須約三宗經論相對照之法義既顯,但歸一心自然無諍[8]

正覺同修會所證的第八識是唯識百法裏面的其中一個識,當然不是「一心」。

【張志成】:所有經論的所證都是真如、第一義諦、勝義諦,「一心」是另外一個説法而已,佛法中的所證必然是「言語道斷、言思路絕」的二空所顯真理,不是可以形容、有了別持身功能的第八識。

圭峯宗密說修習「如來(清淨)禪、一行三昧,真如三昧」,所證就是唯識經論所説的「二空所顯真理」——真如。

《禪源諸詮集都序》卷1:又真性則不垢不淨,凡聖無差。禪則有淺有深,階級殊等。謂帶異計、欣上壓下而修者,是外道禪。正信因果,亦以欣厭而修者,是凡夫禪。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禪。悟我法二空所顯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禪(上四類,皆有四色、四空之異也)。若頓悟自心本來清淨,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禪,亦名如來清淨禪,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習,自然漸得百千三昧。達摩門下展轉相傳者,是此禪也。達摩未到,古來諸家所解,皆是前四禪八定。[9]

達摩祖師在《菩提達磨大師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中這樣闡述「如來禪」的「理入」: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覆,不能顯了。若也捨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言教。此即與真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10]

「藉教悟宗」:藉由經論的教理來悟入思維和文字所不能及的宗——明心見性的自心體驗。「教」指的就是《楞伽經》等心性如來藏經典的教理:

每一有情皆有本具的「真性」(即真心、自性清淨心、如來藏、佛性),但是凡夫眾生的真性被客塵煩惱所障覆,因此不能顯了(顯現)。 若能除去此客塵覆障,則能契入真理,令此真性、真心顯了

比對達摩所宗奉的《楞伽經》,《菩提達磨大師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所説的真性即是《楞伽經》的「如來藏」——自性清淨,不生不滅,具足無量無漏的佛功德,本身即是「(識的)真相[11]智相識[12]真識[13]」、「[14]自然智[15]、般若智[16]、無分別智[17]、佛菩提四智[18]、自證聖智[19]、自覺聖智[20]),但因為客塵煩惱的障覆,從未顯現

明心見性就是經由修行去除客塵障覆,讓此「真性、真心、如來藏、般若智慧顯現而作用,凡夫本具而從未開顯的真性、真心第一次顯現時,稱為「開悟、明心、見性、見道......」 等,完全開顯時稱為成佛

【琅琊閣】:達摩祖師的這段話裏面,請注意他說「此即與真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

如我們在前面的一再文章强調,佛法的所證、所悟是「理」、不是「相用」。

什麽是「理」?「理」是一切法所顯示的「共性」,比如看到一切法的共性都是空——沒有生滅、增減、來去,差別,自性等等,達摩祖師形容「理」為「無有分別,寂然無為」。第八識是相對於七轉識的有爲法,正覺同修會的開悟境界是「找到一個可以跟七轉識分別的第八識」的境界,不是達摩祖師説的「無有分別」境界,當然不是證「理」。

正覺同修會蕭平實的第八識是無可切割的「一心」被分類之後的其中一個法,不是一切法的「理」,所謂「找第八識」只是找到百法之中的一個法,不是證得百法的「共性」、「理」,准確説是在一切法裏面幻想其中有一個「真實法」。

【張志成】:細心的讀者讀到這裏會問:《楞伽經》中四種禪之一的「如來禪」,本來是「高地菩薩證入如來地的禪」,[21] 為何被宗密說成是凡夫也能夠修習的「頓悟自心本來清淨、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的「明心見性」頓悟法門?

從圓教「初發心即成正覺」的教理來看,崇尚圓教義理的禪師們不分別「見道」與「成佛」的區別,特別強調「自證聖智」的體驗,所以《楞伽經》的四種禪(大乘修後三種禪),可以方便的理解為從凡夫至見道、成佛的修持次第:

  • 觀察義禪:觀察一切法的「法無我義」,先觀外境──所取非實有性。
  • 攀緣真如禪:所取不可得(無所得、空),能取亦不可得,此時攀緣能取、所取空所顯示之真理──真如。觀心中,仍存有微細的真如概念──「空相」,還無法緣真正無所得的真如
  • 如來禪:進一步觀察這個能觀心中的空相亦不可得,契入安住於真正的無所得觸證一相而無相、無二真如、法界真見道自證聖智無分別智、正智(即真心、如來藏開顯作用──大乘見道的明心見性),證入初地乃至如來地。

這裡的如來禪,就不只是「高地菩薩入如來地」的說法了,宗密就是以圓教的教理,認為達摩以來的禪宗,是不論對初學與久學都可以直示如來禪——禪宗直指人心、明心見性(或頓悟頓修,或頓悟漸修等)的法門。

《禪源諸詮集都序》卷1:三、顯示真心即性教(直指自心即是真性,不約事相而示,亦不約心相而示,故云「即性」。不是方便隱密之意,故云「顯示」也):此教說,一切眾生皆有空寂真心,無始本來性自清淨(不因斷惑成淨,故云性淨。《寶性論》云:清淨有二:一、自性清淨,二、離垢清淨。《勝鬘》云: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此心為煩惱所染,亦難可了知。釋云:此心超出前空有二宗之理,故難可了知也),明明不昧了了常知(下引佛說),盡未來際常住不滅,名為佛性,亦名如來藏,亦名心地(達摩所傳是此心也),從無始際妄想翳之,不自證得耽著生死。大覺慜之出現於世,為說生死等法一切皆空,開示此心全同諸佛。如《華嚴經出現品》云:「佛子!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俱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即得現前。」 [22]

宗密這段文字也明確指出,達摩所傳的「心」──「明心見性」所要悟的「心」、「性」,就是如來藏、佛性、真性、自性清淨心、空寂真心,並不是凡夫時的第八識、如來藏藏識。

 

03. 達摩祖師的法門——壁觀

【張志成】:上面解釋了達摩祖師「如來禪」的定義和「理入」,那麽他是主張用什麽法門除去客塵煩惱的覆障、體會「真心」?

達摩祖師用的法門叫做「凝住壁觀」,簡稱「壁觀」:「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也就是將心凝固安住於「真性」之理,觀察「無自無他,凡聖等一」,用印度佛教經論的語言說就是「觀察人、法二無我性、空性、真如」。

《禪源諸詮集都序》卷1:達摩善巧揀文傳心,標舉其名(心是名也),默示其體(知是心也),喻以壁觀(如上所敘),令絕諸緣。問:諸緣絕時,有斷滅否?答:雖絕諸念,亦不斷滅。問:以何證驗,云不斷滅?答:了了自知,言不可及。師即印云:只此是自性清淨心,更勿疑也。若所答不契,即但遮諸非,更令觀察,畢竟不與他先言知字。直待自悟方驗實,是親證其體。然後印之,令絕餘疑。故云:默傳心印。所言默者,唯默「知」字,非總不言。六代相傳,皆如此也。[23]

《續高僧傳》中說,達摩禪法依《楞伽經》「藉教悟宗」:但是「專唯念慧,不在話言。……忘言忘念無得正觀為宗」:

《續高僧傳》卷25:沖以楞伽奧典沈淪日久,所在追訪無憚夷險。會可師後裔盛習此經,即依師學,屢擊大節,便捨徒眾任沖轉教,即相續講三十餘遍。又遇可師親傳授者,依南天竺一乘宗講之,又得百遍。其經本是宋代求那跋陀羅三藏翻,慧觀法師筆受。故其文理克諧,行質相貫,專唯念惠,不在話言。於後達磨禪師傳之南北,忘言忘念,無得正觀為宗。[24]

達摩子孫黃檗斷際禪師有類似教法:

如今但一切時中,行住坐臥,但學無心,亦無分別亦無依倚,亦無住著。 終日任運騰騰,如癡人相似。 世人盡不識爾,爾亦不用教人識不識。心如頑石頭,都無縫罅,一切法透汝心不入,兀然無著,如此始有少分相應。透得三界境過名為佛出世,不漏心相名為無漏智[25]

此本源清淨心,常自圓明遍照。世人不悟,秖認見聞覺知為心,為見聞覺知所覆,所以不覩精明本體。但直下無心,本體自現。[26]

百丈懷海禪師也說:

僧問:如何是大乘頓悟法門? 師曰:汝等先歇諸緣,休息萬事,善與不善、世出世間一切諸法,莫記憶、莫緣念。 放捨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無有辨別...... 兀兀如愚,如聾相似,稍有親分[27]

【琅琊閣】:大慧宗杲禪師說壁觀是「息心良藥」,如果「更鑽故紙」,也就是鑽研經論,必然引起藏識(阿賴耶識)中無始時來生死根苗: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27:承。杜門壁觀,此息心良藥也。若更鑽故紙,定引起藏識中無始時來生死根苗。作善根難,作障道難無疑。得息心且息心已,過去底事,或善或惡,或逆或順,都莫思量。現在事得省便省,一刀兩段不要遲疑,未來事自然不相續矣。釋迦老子云:心不妄取過去法,亦不貪著未來事,不於現在有所住,了達三世悉空寂。[28]

大慧宗杲禪師說「在順逆境中只要妄情不起,真心顯現」,這同樣是以止息妄念的方法讓真心顯現: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30:「平昔學道。只要於逆順界中受用。逆順現前而生苦惱。大似平昔不曾向箇中用心。祖師曰。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彊名。妄情從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請於逆順境中。常作是觀。則久久自不生苦惱。苦惱既不生。則可以驅魔王作護法善神矣。」(CBETA, T47, no. 1998A, p. 939, c23-29)

達摩祖師所傳的「壁觀」以及上面各家祖師所説的「大乘頓悟法門」,很明顯不是說用意識心去尋覓一個真心,禪觀的目的是要絕妄念、絕諸緣、學無心、不念過去未來、不思量善惡、不分別順逆。

「學無心」或許聽起來有點像正覺同修會所説的「轉依」——「意識轉依第八識的無分別」,也就是「意識學第八識的無分別」。上面祖師也是要意識學無心、學無分別,但是祖師說「心如木石」,也就是學石頭、學木頭,不需要找(幻想)一個不分別的第八識依,木頭石頭就是現成的轉依對象。

「凝住壁觀」、「心如木石」是爲了達到什麽結果?

但直下無心,本體自現——真心顯現的狀態是一切法平等,無分別,寂滅、無爲:

若也捨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言教。此即與真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

但直下無心,本體自現:意識學無心的最終結果是本體(真心、真如、一心)自現,不是意識刻意去尋覓一個真心第八識。

無有分別:達摩祖師說真心顯現時的狀態是無有分別,因爲法與法之間的差別正是禪觀要去除的妄想,正覺同修會的開悟境界是「真妄並存、真妄相對」,是一個有差別的境界。一個不學佛的凡夫一般都不會有「真妄相對」的差別觀,都會有世俗的平等觀,正覺學法證得的是「絕對有分別」的不平等觀。

我們在前面説過,無論哪一部經論所闡述的「所證」都完全一樣,不管經論用真如、空、第一義等不同名詞形容,都是「心行處滅、言語道斷」的境界。

既然所證完全一樣,爲什麽經論鋪陳各種修行原理、闡述各種禪法引導證悟?

因爲衆生的根器、執著不一樣,所以是看你有什麽病給你吃適合的藥,所以禪法不需要一定坐禪,如宗密所說,法門是「任逐機宜」、「但是除病」:

《禪源諸詮集都序》卷1:《淨名》云:不必坐不必不坐,坐與不坐任逐機宜,凝心運心各量習性。當高宗大帝乃至玄宗朝時,圓頓本宗未行北地,唯神秀禪師大揚漸教為二京法主三帝門師,全稱達摩之宗,又不顯即佛之旨。曹溪荷澤,恐圓宗滅絕,遂呵毀住心伏心等事,但是除病,非除法也。況此之方便,本是五祖大師教授,各皆印可為一方師。達摩以壁觀教人安心,外止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豈不正是坐禪之法。又廬山遠公與佛陀耶舍二梵僧所譯《達摩禪經》兩卷,具明坐禪門戶漸次方便。[29]

正覺同修會經常引用禪宗的「吃飯喝水都是禪」的説法佐證自家的「動中容易開悟」説法,可是達摩祖師弘揚的「如來禪」和「壁觀」法門就是坐禪,不是在動中參究,也不是找一個持身的第八識,而是通過凝心、絕妄念、絕諸緣、學無心。。。讓真心得以顯現。

 

[1] (CBETA, T48, no. 2016, p. 660, a5-b7)

[2] 《續高僧傳》卷16:「初達摩禪師以四卷楞伽授可曰,我觀漢地惟有此經,仁者依行自得度世。」(CBETA, T50, no. 2060, p. 552, b20-22)

[3] (CBETA 2021.Q2, T16, no. 670, p. 492a22-24)

[4] (CBETA 2021.Q2, T39, no. 1789, p. 372c3-6)

[5] 《禪源諸詮集都序》卷1 (CBETA, T48, no. 2015, p. 399, a29-b22)

[6] (CBETA 2021.Q2, T39, no. 1789, p. 372c20-26)

[7] (CBETA, X48, no. 802, p. 308, a15-b7 // Z 1:76, p. 426, a9-b7 // R76, p. 851, a9-b7)

[8] (CBETA 2021.Q2, T48, no. 2015, p. 401b26-c10)

[9] (CBETA 2021.Q2, T48, no. 2015, p. 399b11-23)

[10] 《菩提達磨大師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卷1 (CBETA, X63, no. 1217, p. 1, a20-24 // Z 2:15, p. 404, a14-18 // R110, p. 807, a14-18)

[1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卷1:「大慧!諸識有三種相:謂轉相、業相、真相。 〔魏譯〕大慧!識有三種,何等三種?一者、轉相識,二者、業相識,三者、智相識。 〔唐譯〕諸識有三種,謂轉相、業相、真相。 」(CBETA, X01, no. 8, p. 243, a13-16 // Z 1:1, p. 231, a15-18 // R1, p. 461, a15-18)

[12] 同上。

[13]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卷1:「大慧!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八相。 何等為三?謂真識、現識及分別事識。 大慧!譬如明鏡持諸色像,現識處現亦複如是。〔魏譯〕大慧!有八種識,略說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了別識,二者、分別事識。 大慧!如明鏡中見諸色像;大慧!了別識亦如是,見種種鏡像。 〔唐譯〕大慧!識廣說有八,略則惟二,謂現識及分別事識。 大慧!如明鏡中現諸色像,現識亦爾。 」(CBETA, X01, no. 8, p. 243, a17-24 // Z 1:1, p. 231, b1-8 // R1, p. 461, b1-8)

[14]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3〈一切佛語心品〉:「雲何出世間上上智? 謂:諸佛、菩薩,觀無所有法,見不生不滅,離有無品,入如來地,人法無我,緣自得生。 大慧!彼生滅者是識,不生不滅者是智。 」(CBETA, T16, no. 670, p. 500, c23-26)

[15]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51〈37 如來出現品〉:「複次,佛子! 如來智能無處不至。 何以故?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 」(CBETA, T10, no. 279, p. 272, c4-7)

[16] 般若中觀系稱之為「一切智,道相智(道種智),一切相智(一切種智)」;成佛時總稱「一切智智」。

[17] 唯識系稱為「根本無分別智與後得無分別智」。

[18] 唯識系將成佛時的無分別智稱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四智。

[19] 唐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所用的名詞。

[20]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所用的名詞。《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卷1:「何者圓成自性?謂離名相事相一切分別,自證聖智所行真如。 大慧,此是圓成自性如來藏心。 」(CBETA, X01, no. 8, p. 259, b21-23 // Z 1:1, p. 247, c10-12 // R1, p. 494, a10-12)

[2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2〈一切佛語心品〉:「復次,大慧!有四種禪。云何為四?謂: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如禪、如來禪。云何愚夫所行禪?謂:聲聞、緣覺、外道修行者,觀人無我性,自相共相骨鎖,無常、苦、不淨相,計著為首。如是相不異觀,前後轉進,想不除滅,是名愚夫所行禪。云何觀察義禪?謂:人無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無性已。觀法無我彼地相義,漸次增進,是名觀察義禪。云何攀緣如禪? 謂:妄想二無我妄想,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攀緣如禪。云何如來禪?謂:入如來地,行自覺聖智相三種樂住,成辦眾生不思議事,是名如來禪。 」(CBETA, T16, no. 670, p. 492, a13-24)

《大乘入楞伽經》卷3〈2 集一切法品〉:「復次,大慧! 有四種禪。 何等為四? 謂: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真如禪,諸如來禪。 大慧! 云何愚夫所行禪?謂聲聞緣覺諸修行者,知人無我,見自他身骨鎖相連,皆是無常苦不淨相。 如是觀察堅著不舍,漸次增勝至無想滅定,是名愚夫所行禪。 云何觀察義禪? 謂知自共相人無我已,亦離外道自他俱作,於法無我諸地相義,隨順觀察,是名觀察義禪。 云何攀緣真如禪? 謂若分別無我有二是虛妄念,若如實知彼念不起,是名攀緣真如禪。 云何諸如來禪? 謂入佛地住自證聖智三種樂,為諸眾生作不思議事,是名諸如來禪。 」(CBETA, T16, no. 672, p. 602, a10-22)

[22] (CBETA 2021.Q2, T48, no. 2015, p. 404b26-c8)

[23] (CBETA 2021.Q2, T48, no. 2015, p. 405b3-12)

[24] (CBETA, T50, no. 2060, p. 666, b1-9)

[25] 《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卷1 (CBETA, T48, no. 2012B, p. 386, c4-10)

[26] 《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卷1 (CBETA, T48, no. 2012A, p. 380, b25-28)

[27] 《佛祖歷代通載》卷15 (CBETA, T49, no. 2036, p. 618, c6-23)

[28] (CBETA 2021.Q2, T47, no. 1998A, p. 928b27-c5)

[29] (CBETA 2021.Q2, T48, no. 2015, pp. 403c20-404a2)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