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菩提路》(五之三十九):張志成——禪宗的明心見性(二):四祖道信的「一行三昧念佛」與五祖弘忍的「守心」禪法

oriento-dPUWgZLsOk8-unsplash.jpg

01. 道信禪師的禪法──《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與「守一不移」、「看心」

【琅琊閣】:上一篇討論中國禪宗初祖菩提達摩的「如來禪」與「壁觀」。從初祖達摩至三祖僧燦,所遺留的文獻不多。禪宗正式興起,應是源自四祖道信和五祖弘忍的「東山法門」。

張老師,四祖道信和五祖弘忍的修行方法是如何?

【張志成】:道信禪師將《楞伽經》的「諸佛心第一」與《文殊說般若經》的「一行三昧」融合,提出《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

《楞伽師資記》卷1:唐朝蘄州雙峯山道信禪師後。其信禪師,再敞禪門,宇內流布,有菩薩戒法一本,及制《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為有緣根熟者,說我此法。要依《楞伽經》「諸佛心第一」,又依《文殊說般若經》「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

《文殊說般若經》云:「文殊師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便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辨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1]

依《楞伽經》「諸佛心第一」:在各種法門中,以「觀悟如來藏自性清淨心(佛心)」是第一法門。

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表示凡夫的本質是佛心(真心、如來藏),而妄念會障礙佛心、真心無法顯現。

使佛心、真心顯現的方法就是依《文殊說般若經》「一行三昧」,先聞思般若第一義正見,然後以念佛為方便來令妄念不生,契入「一行三昧」,則佛心、真心自然顯現。

【琅琊閣】:道信禪師以「一行三昧」的念佛觀為方便法,具體的方法是:

《楞伽師資記》卷1

夫身心方寸,舉足下足,常在道場。施為舉動,皆是菩提。《普賢觀經》云:「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是名第一懺

拚除三毒心,攀緣心,覺觀心。念佛心心相續,忽然澄寂,更無所緣念。《大品經》云:「無所念者,是名念佛。」何等名無所念?即念佛心名無所念。離心無別有佛,離佛無別有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所以者何?識無形,佛無形,佛無相貌。若也知此道理,即是安心。

常憶念佛,攀緣不起,則泯然無相,平等不二。入此位中,憶佛心謝,即不須徵──即看。此等心即是如來真實法性之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諸法實性,實際;亦名淨土;亦名菩提,金剛三昧,本覺等;亦名涅槃界,般若等。名雖無量,皆同一體

亦無能觀、所觀之意,如是等心,要令清淨,常現在前,一切諸緣不能干亂。何以故?一切諸事皆是如來一法身故。住是心中,諸結煩惱自然除滅。

於一塵中,具無量世界;無量世界集一毛端。於其本事如故,不相妨礙。《花嚴經》云:「有一經卷,在微塵中,見三千大千世界事」。

略舉安心,不可具盡。其中善巧,出自方寸。[2]

道信禪師「入道安心」的修行法門是端坐念佛,首先念佛即是懺悔之法,然後去除三毒心,再以念佛為參究的方便,悟如實相,讓真心顯現。

【張志成】:達摩祖師以深信《楞伽經》「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覆,不能顯了」的教理,以「壁觀」的修行方法,堅住不移,令妄念(妄想)不生,真性、真心自然顯現

道信則在深信《楞伽經》教理的基礎下,依《文殊說般若經》以「念佛」為方便,悟入「一行三昧」──亦即悟如來藏,真心顯現

蕭平實在《無相念佛》一書中,也曾提到道信禪師上面的這段文字。[3]但他錯解祖師的開示,將「念佛」作爲「找第八識」的一個方便,以為「找到第八識的持身功能」就是明心開悟。

除三毒心,攀緣心,覺觀心。念佛心心相續,忽然澄寂,更無所緣念。《大品經》云:「無所念者,是名念佛。」何等名無所念?即念佛心名無所念。離心無別有佛,離佛無別有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所以者何?識無形,佛無形,佛無相貌。

蕭平實不知道《文殊般若經》的「念佛」與《佛藏經》、《般若經》的「念佛」都是「無所念者,是名念佛」,也就是以念佛悟入第一義諦,而不是將念佛之後還要轉入看話頭,或是念佛念到最後「意識尋覓持身的第八識」。

蕭平實將念佛變成「找持身第八識」的一個方便,以為找到了有持身功能的第八識,能觀察第八識讓我們念佛的功能就是「實相念佛」,這大概是自古至今絕無僅有的謬說。

念佛的目的不是為了「找第八識」,而是行者如果具備「第一義般若」正見,念佛功夫深入,得「念佛三昧」(即一行三昧),此時「攀緣不起,則泯然無相,平等不二。入此位中,憶佛心謝,即不須徵──即看。此等心即是如來真實法性之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諸法實性,實際;亦名淨土;亦名菩提,金剛三昧,本覺等;亦名涅槃界,般若等」——這是指真心、如來藏自然顯現,也就是「明心見性」。

【琅琊閣】:蕭平實的「無相念佛、實相念佛」與道信禪師的實相念佛法門有什麽不一樣?

  1. 四祖道信的「實相念佛」是端坐念佛,不是動中拜佛,也就是説,不需要一定動中念佛。這裏並不是說動中拜佛是錯誤的方法,只是沒有足夠定力為基礎做不到動中念佛。
  2. 四祖道信的「實相念佛」最後要到達攀緣不起,則泯然無相,平等不二。入此位中,憶佛心謝」的狀態;蕭平實的「無相念佛」是一直帶著一個有微細相的「憶佛念」,最終目的是「意識找到無形無相的真心」。
  3. 四祖道信的念佛法門,最後沒有能觀、所觀之意」,蕭平實的實相念佛,有能觀的意識,所觀(幻想)的真心。
  4. 蕭平實的念佛目標是「意識找到無形無相的真心」——這個過程中,憶佛的心,也就是意識,從來沒有「謝」,而是不斷尋覓「真心」,意識在這個過程中所「攀緣」的就是一個自己變現的「法塵」;最後的開悟境界裏面,意識本身有相(尋思、思維的相),持身的第八識也是有相(持身本身就是相),不是道信禪師説的「泯然無相」。
  5. 道信禪師說實相念佛是一切諸事皆是如來一法身故」,用另一種表達方式就是「一切法都是真如、真心」,唯有如此一切法才能説是平等同等,沒有差別,不論是意識還是所有七轉識都是真如,都是如來法身。蕭平實的「無相念佛」最後是區別出(幻想出)有真實法VS虛妄法,所證是「一切法有分別、一切法不平等、真如只是第八識的所顯性,與其他法無關」。

總結地說,蕭平實雖然引用道信禪師的一行三昧念佛法門,其「無相念佛」最終所證與實相乖離,歸根究底是對佛法的第一義諦」缺乏正確理解的緣故

 

02. 道信禪師的「守一不移」、「看心」的坐禪方法

【張志成】:除了以「念佛」為「明心見性」的方便,道信禪師另外提出通過「守一不移」「看心」的坐禪方法「明見佛性」

《楞伽師資記》卷1:《無量壽經》云:諸佛法身,入一切眾生心想,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當知佛即是心,心外更無別佛也。略而言之,凡有五種:一者、知心體,體性清淨,體與佛同。二者、知心用,用生法寶,起作恆寂,萬法皆如。三者、常覺不停,覺心在前,覺法無相。四者、常觀身空寂,內外通同,入身於法界之中,未曾有礙。五者、守一不移,動靜常住,能令學者明見佛性,早入定門。諸經觀法,備有多種,傅大師所說,獨舉守一不移。[5]

「守一不移」、「看心」的修法是這樣的:

  • 「先當修身,審觀以身為本。……常觀自身空淨,如影,可見不可得。……如眼見物時,眼中無有物。如鏡照面像,……鏡中無一物。……如此觀察知,是為觀空寂」。
  • 「守一不移者,以此空淨眼,住意看一物,無問晝夜時,專精常不動。其心欲馳散,急手還攝來。如繩繫鳥足,欲飛還掣取。終日看不已,泯然心自定」。

這是先修身(五蘊身的總名),觀身空淨,如影,如鏡像一樣可見不可得。六根對境而不著物,「是名觀空寂」。然後「以此空淨眼,住意看一物」;「終日看不已」,只是攝心成定,到達身空心寂的境地。這是先「看淨」(觀空)的,了無一物可得。然後攝空淨心成止,終於得定(得定而發慧)。

  • 「真觀身心、四大、五陰……從本以來無所有,究竟寂滅;從本以來清淨解脫。不問晝夜,行住坐臥,常作此觀。……依此行者,無不得入無生正理」。
  • 「復次,若心緣異境覺起時,即觀起處畢竟不起。此心緣生時,不從十方來,去亦無所止。常觀攀緣、覺觀、妄識、思想、雜念、亂心不起,即得麤住。若得住心,更無緣慮,即隨分寂定,即得隨分息諸煩惱」。

「守一不移」、「看心」是觀一切法本來空寂,悟入無生,很類似般若法門。在本空的觀心中,如「心緣異境」,那就返觀這一念心畢竟不生(觀心)。上一方便,從觀身空淨,到攝心在定。這一方便是,從觀法本空,到依觀成定。

道信禪師說經由「坐禪看心(觀心)」可以「還得本心,明見佛性」:

《楞伽師資記》卷1初學坐禪看心,獨坐一處,先端身正坐,寬衣解帶,放身縱體,自按摩七八翻,令腹中嗌氣出盡,即滔然得性,清虛恬淨。身心調適,能安心神,則窈窈冥冥,氣息清冷,徐徐斂心,神道清利,心地明淨。觀察分明,內外空淨,即心性寂滅。如其寂滅,則聖心顯矣。性雖無形,志節恒在。然幽靈不竭,常存朗然,是名佛性。見佛性者,永離生死,名出世人。是故《維摩經》云:「豁然還得本心。」信其言也。悟佛性者,名菩薩人,亦名悟道人,亦名識理人,亦名達士、亦名得性人。」[6]

從以上幾段引文可知,道信禪師所傳禪法的目的,明顯不是「找第八識」,而是經由「守一不移、看心、觀心」,使原來被煩惱掩蔽的「心性、聖心、佛性、本心」進入「寂滅」狀態——最終還得本心、聖心顯現,也就是「悟佛性、見佛性 = 佛性、心性、聖心顯現」。這裏「見佛性」的「見」是「顯現」的意思,不是眼睛看見什麽的意思。

 

03.弘忍禪師的禪法──「守心」

【張志成】:五祖弘忍禪師在繼承道信禪師「守一不移」、「看心」的基礎上,提出「守心」的禪法。

「守心」禪法的大意是:人人都有自性清淨心(如來藏、真心、真性),只要透過「守心」的禪定修行,斷除妄念,即可令此真心顯現,解脫成佛。

他在《最上乘論》(《修心要論》)中詳細說明修行「守心」的原理與方法:

一、弘忍首先指出,一切眾生本具「自性清淨心」(如來藏、真心),這是解脫成佛的內在根據。修行人要先深信此理

夫修道之體,自識當身本來清淨、不生不滅、無有分別、自性圓滿清淨之心。此是本師,乃勝念十方諸佛。

二、諸佛因為「悟達法性,妄想不生,正念不失」所以不受生死。凡夫眾生則因「迷於真性,不識心本」,真心、真如佛性沒在知見六識海中,沈淪生死

十方諸佛悟達法性,皆自然照燎於心源,妄想不生,正念不失,我所心滅,故得不受生死,不生死故,即畢竟寂滅,故知萬樂自歸。一切眾生迷於真性,不識心本,種種妄緣,不修正念故,即憎愛心起。以憎愛故,則心器破漏。心器破漏故,即有生死。 有生死故,則諸苦自現。《心王經》云:「真如佛性沒在知見六識海中,沈淪生死,不得解脫。」 

三、經由「守心──守本真心」修行,使妄念不生,即可斷我執,入無分別智,解脫成佛:

努力會是守本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滅,自然與佛平等無二

但信真諦,守自本心。故《維摩經》云:「無自性,無他性。法本無生,今即無滅。」此悟即離二邊,入無分別智。若解此義,但於行知法要,守心第一。此守心者,乃是涅槃之根本入道之要門,十二部經之宗,三世諸佛之祖。

問曰:何知守本真心是三世諸佛之祖?答曰:三世諸佛皆從心性中生,先守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滅,後得成佛。故知守本真心是三世諸佛之祖也。

四、指示「真心」的樣貌,以及如何修行讓此「真心」顯現,然後歷緣對境「守此真心」至究竟解脫:

(問:)願示真心。答曰:會是信心具足,志願成就,緩緩靜心。更重教汝,好自閒靜身心,一切無所攀緣,端坐正念、善調氣息,懲其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好好如如穩看看熟,則了見此心識流動,猶如水流、陽焰,曄曄不住。

既見此識時,唯是不內、不外,緩緩如如穩看看熟,則返覆銷融,虛凝湛住;其此流動之識,颯然自滅。

滅此識者,乃是滅十地菩薩眾中障惑;此識滅已,其心即虛,凝寂淡泊,皎潔泰然,吾更不能說其形狀。汝若欲得者,取《涅槃經》第三卷中〈金剛身品〉及《維摩經》第三卷〈見阿閦佛品 〉,緩緩尋思,細心搜撿熟看。若此經熟,實得能於行住坐臥及對五欲八風,不失此心者,是人梵行已立,所作已辦,究竟不受生死之身。[7]

弘忍以《涅槃經》及《維摩經》的內容,作為檢驗「真心是否顯現」的依據,表示「守心」的修法,與「知不知道第八識」、「找第八識」完全無關,因為《涅槃經》及《維摩經》根本不提阿賴耶識。

【琅琊閣】:弘忍禪師教授的是經由坐禪觀心,讓妄念(妄想、流動之識)滅除——妄念不生,「真心」自然顯現,此時可稱為「明心見性」。悟後於歷緣對境仍是「守本真心」,令妄念不生,斷除我執而究竟解脫。

弘忍禪師的開悟方法與正覺同修會蕭平實的説法有什麽不一樣?

  1. 真心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所以不是觀察身體裏面有個「持身的第八識如來藏真心」;
  2. 如同達摩祖師的壁觀」,弘忍禪師強調在打坐的靜中做到不攀緣、不起妄念;
  3. 不是意識看到一個持身的第八識,而是觀到一個流動的識」,然後「滅掉此識」;
  4. 妄識滅、真心現之後,如果行住坐臥都能不失真心,不退囘「妄識」的狀態,就是「梵行已立,所作已辦,究竟不受生死之身」。

弘忍禪師説的「行住坐臥不失此心」不是蕭平實說的「意識轉依真心」,學習真心對六塵沒反應的「無分別性」,而是「妄識」整個轉變為「真心」,所以六祖說「一真一切真」——意識與七轉識全部都是真心,沒有一法不是「凝寂淡泊,皎潔泰然」的真心。

 

[1] (CBETA, T85, no. 2837, p. 1286, c19-p. 1287, a6)

[2] (CBETA, T85, no. 2837, p. 1287, a6-28)

[3] 平實導師著,《無相念佛》,頁46-47。

[4] (CBETA 2021.Q2, T26, no. 1521, p. 86a9-23)

[5] (CBETA, T85, no. 2837, p. 1288, a13-22)

[6] (CBETA, T85, no. 2837, p. 1289, a9-20)

[7] 《最上乘論》卷1 (CBETA, T48, no. 2011, p. 377, a21-P. 379, a18)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