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嶺驚夢》系列——連載8,9
八、事件終於出現了反轉
秘密部門運作了好幾個月,很辛苦。
其實,證明簡訊是假的,是很容易的事情,只要拿過師父的手機看一下,拿來那些尼眾的手機看一下,拿過我們的手機看一下,然後大大方方地找政府有關部門按照法律程式取得師父的手機後台簡訊記錄,證明清白,就可以了。
可是,可是...... 唉,我們當時真的很奇葩,在那個強大的依師氛圍之下,竟然沒有一個人會想到這裡,或者想到了,但內心深處不敢提。
而師父告訴大家,說:「短信是不是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賢啟法師怎麼拿到的?」
【琅琊閣按:這跟正覺同修會處理正智出版社醜聞的方式很像。爲什麽正智出版社不直接放在正覺同修會名下?爲什麽不直接公開正智出版社的五大股東?爲什麽蕭平實不拿出國稅局稅單證明每年從正智的盈利裏面捐了多少錢,是以公司名義還是個人名義,是不是全數捐出?蕭平實的兒女是不是每年分攤正智出版社的盈利?這每一件事情,不就是一個拿出財務明細就可以澄清洗白的事情嗎?爲什麽「師父」一句「我都捐了」,所有人就覺得不需要提出證據呢?】
我們就會回應說:「啊,對啊,師父英明啊!師父高啊!我們怎麼沒有想到呢?我們真是愚癡啊!」
師父的這一句話,就打發了我們所有的疑慮。請不要嘲笑我們當時的思維方式,你沒有在那個環境里待過,不理解人的思維意識被清洗後的狀態。
我們當時把師父是當作佛來看待的,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是「開示」,我們要用錄音筆錄下來,然後反復聽,反覆學習,大家會組織起來,一起聽,然後討論心得,我們把師父的話全都當作「聖言量」。也就是聖人的話,是不能懷疑的。
如果不這樣做,或者對這樣的做法有所懷疑,那是很糟糕的事情,會被批判,會被孤立,會待不下去。等等。 總之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琅琊閣按:正覺同修會裏面也充斥這種心態——「師父説什麽都是英明果斷!」「師父是聖主康熙!」「師父的話就是不可挑戰質疑的聖言量!」所有反對和質疑,都被認爲是對「三寶」的不信受。與其把矛頭指向「師父」,換個角度反思一下,如果不是我們對「師父」的盲信,如果有足夠的人站出來質疑「師父」,這個「師父」可以爲所欲爲嗎?】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會非常積極地這樣做,然後引導別人也這樣做。而且,這也成了一種潛在的競爭,我們每個人都爭相把這個事情做得更好、更極致,比別人做得都深刻,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讚賞和安全感。
【琅琊閣:龍泉寺還不存在正覺的「福德換開悟理論」,但是爲了取得肯定、讚賞、安全感,大家還是很拼,造成潛在競爭,競爭當然是因爲「有所得」!正覺的「福德換開悟理論」建立了一個更加功力競爭的體制,爲了開悟、爲了謀求更高的職位,才出現幹部和老師之間的勾心鬥角,排擠打壓。】
也許心理學會有合理的解釋,一個人只要在一個封閉的環境里,不接受外來信息的狀態下,加上宗教的力量,就可以讓一個人失去基本的判斷,包括事實、道德、倫理,乃至戒律,不管他受過什麼樣的高等教育。
由於賢菜提供的衝擊性很強的資訊,人的理性開始恢復。
為了佐證賢菜的話,有人悄悄對照舉報材料裡的那些簡訊記錄號碼進行排查,發現一共有四部手機,其中的一部是師父平常用的。
剩下的三部都找到了下落,都是在電腦房,由師父的秘書、侍者領出來,交給了師父。
由於體系內部對手機管理很嚴格,所以都留有簽字。確認並找到了四部手機的下落,還要做一個工作,就是和受害人互動的簡訊記錄如果是真的,裡面應該還有我們和師父平時互動的內容,如果我們的手機裡有,簡訊記錄里也有,並且時間記錄一致,那就證真無疑了,除非,我們也參與造假。
我翻出我的手機和師父平時溝通的記錄,再根據舉報材料上的簡訊記錄一對,分秒不差。
可是最搞笑的一幕出現了,秘密部門的核心成員里,只有賢一知道師父確實發了淫穢短信這個真相,其他人依然認為是有人搞鬼陷害師父。
他們請來了一位非常有經驗的律師。律師用了一個週末仔細閱讀了舉報材料和短信記錄,說:「這些短信記錄是真實的,是可以作為法律依據的,一定是內部人幹的。」
律師說:「立刻報警。」
話轉給師父,師父說:「不能報警。」
問:「為什麼?」
師父說:「這個短信的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賢啟是怎麼拿到的?」
這話一說,弟子們就依然跟以前一樣反應:對啊,師父高明啊,總是能指出正確方向啊。
於是就不報警了。
律師也覺得奇怪,為什麼這麼重要的事情幹嘛不報警呢?只要報警了,員警一查,內鬼就被揪出來了啊。
但律師也是咱們的信眾,對師父有絕對的信心。
不報警就不報警吧,自己查內鬼。
律師給出了範圍:這個內鬼長期偷拿師父的手機和尼師交流,做壞事;他是中年人,性格扭曲,結過婚,熟悉海外業務。大家就在這個範圍里猜。律師懷疑是賢五,賢五懷疑是賢二,後來發現賢二不熟悉海外業務,就開始懷疑熟悉海外業務的賢七,後來賢七又長期不在師父身邊,不具備經常偷拿師父的手機的條件。
最後,賢五認定是師父的侍者賢十三。因為賢十三是師父的侍者,師父的很多私事都是他處理。
賢五向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個場景:賢十三大學剛畢業,比較年輕,慾望比較強烈,性格比較扭曲,於是利用離師父比較近的便利條件,趁師父不注意,偷了師父的手機冒充師父給尼師發淫穢簡訊。發完了,再悄悄地還回去。
雖然他不符合中年人的條件,但其他幾個條件都具備。大家就覺得,原來是這樣啊!就忘記了早期猜測的:有個神秘的壞蛋,用一台神秘的機器,日夜不停發簡訊的事情了。
其實,這個神秘的人,就是師父本人。用四台手機偷偷給尼師發海量的淫穢短信,就是師父本人。
你想想,多搞笑,一個人有四部手機,長期被身邊的人偷走發淫穢短信,來回互動,完事了,再還回去,然後再偷回來,再還回去。
時間可能長達至少一到兩年,而且半夜也被偷走,發完了再還回來,中間也沒啥間隔,師父拿到被偷走又剛還回來的手機,再安排工作。這個,也太離奇了吧?
其實,我雖然沒有做師父的侍者,但也長期在他身邊,住一個樓裡,經常陪他接見客人啥的,他是手機不離,揣在大褂兜里,見客人的時候也會時不時地掏出來,發一會兒短信,再揣回去。
他回房間,向來都是門吧嗒一鎖,侍者賢十三平時是和我們住在一起的,絕無可能進去偷手機的。
就算是賢十三偷的手機,那人家回復過來,正好是師父拿在手上的時候,咋辦? 這麼密集的簡訊互動,還有大量的事務需要師父用手機處理,手機怎麼可能被別人拿走幹不好的事情,而自己不知道?
九、兩次重要的會面
確定了師父簡訊的真實性之後,對我們來說,更大的麻煩就是怎麼面對?尤其是如何面對賢菜?
賢菜所受到的傷害,超出了我們的理解和認知。她要見賢佳法師。見就見一下唄,但當時,氣氛非常的緊張。一方面師父可能信任我,也可能不信任我,他可能不確定賢菜跟我們講了什麼,沒講什麼。
賢啟法師依然在外邊告,內部很多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知道發生了什麼的人,並不知道別人知道多少。
在體系內部,賢佳法師是個燙手的山芋,誰也不敢和他交流,一旦交流,就有可能被貼上「不可靠、不依師」的標籤,有被邊緣化的可能。
賢菜一定要見賢佳法師。這個讓我有點為難,這不是師父安排的。
要知道,在體系內部,不是師父安排的事情,基本上是不好做的,而且又是這個節骨眼上,又是這樣的身份。好在,經過努力,還是見上面了。
談話的內容是:賢菜把她的遭遇講了一遍,讓賢佳法師也很震驚!
賢菜的目的是:需要賢佳法師這樣長期研究戒律的律師從戒律的角度上來斷一下,她還算不算比丘尼?有沒有破根本戒?賢佳法師根據口述得出結論:被害過程完全是被動的,又有被灌醉的情節,不算破根本,依然是比丘尼。
這個結論被後來其他幾位研究戒律的法師一致認可。
賢菜要見師父,這是她早就準備好的。師父做了安排,並且指定由我陪同。賢菜、師父、我,三個人,就在師父的會客室里見面。
從賢菜暫住的地方「德塵居」到師父會客的「602」,我和賢菜的行步路線都是師父親自安排好的,因為當天師父還要見一個重要的客人,師父囑咐,這位重要的客人絕對不能和賢菜碰面。 當時不知道那個人是誰。 兩年後,我才知道,這位重要的客人是他的一位律師。
因為賢菜聽賢一說師父這天要跟律師見面,賢菜就表示也要見這位律師,要跟律師聊一聊,並要求賢一向師父請示。賢一請示了師父,師父不同意,說不能讓賢菜見到律師。
避開這位律師后,到了602會客室,賢菜先在沙發上坐下。師父也坐下,坐在賢菜的對面。
我畢恭畢敬地站在一邊,要知道,平時,我們都是把師父當「佛」來看待的,要訓練「弟子相」,在師父面前,絕對不敢大聲出氣,師父說話,我們要彎腰低頭,側耳傾聽,等等。
【琅琊閣:「把師父當佛看待,訓練弟子相」這段話,讓我想起大家對蕭平實的膜拜,最初不完全理解爲什麽要做到這麽卑躬屈膝,後來會因爲其他人都努力「把導師等於佛」,努力展現「弟子相」,慢慢隨順和從衆。】
匪夷所思的一幕出現了。賢菜拍拍身邊的沙發說:「師父,你怎麼不坐過來,跟我坐一邊好說話。」
師父坐在對面說:「這樣好說話。」
要知道,體系內的等級森嚴,從來也沒有見過任何人這樣跟師父說話,何況一個資歷在體系裡很低的賢菜。
我觀察師父,那個曾經在我們眼裡如同神佛一樣存在的善知識,一個高官,一位「引導眾生走出苦海的聖人」,一位「肩負振興中華傳統文化的偉人」,此時此刻,就是一個犯了錯的老男人。
師父很尷尬。
倆人的談話很直接,並不避諱我。賢菜先表示了自己的來意,首先明確表達沒有配合賢啟法師舉報師父。師父鼓掌說:「為你鼓掌,讚歎你,忠於師父,做得好。」
然後倆人開始討論如果賢啟法師舉報成功,最壞的後果是什麼。
師父問賢菜:「你是學法律的,你認為呢?」賢菜說:「如果按照法律,按照你傷害女性的情節,可能會是五年有期徒刑。」(請原諒,這裡我沒有用原話,因為原話太不堪了,給師父留點面子。)
師父重複並確認了幾遍:「五年?」
談話約四十分鐘,結束後,師父給了賢菜一袋零食,就是社會上常見的贈送給小孩子的禮包,裡面有糖果、果凍等等,很漂亮。師父和賢菜前後腳離開會客室,我拎著禮包跟著出去。
【琅琊閣:「師父」給了賢菜一袋零食——這個給零食事情「繞有深意」,感覺「師父」將賢菜當作小孩子來哄著,他真的相信自己會面對「五年有期徒刑」這個後果嗎?真的相信賢菜會告發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