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問答:《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說的六住位「正觀現在前」到底是什麼樣的「正觀」?

toy-marble-on-brown-wooden-surface-949215.jpg

【以下討論出自某一QQ群組,編者根據原對話整理編輯】

 

第一,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理解《菩薩瓔珞本業經》怎麼定義「住位」?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2:「常值佛法,廣多聞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空性位,故名為住。  」 (CBETA 2021.Q2 T24 no. 1485 p. 1017a29-b3

《菩薩瓔珞本業經》的「住」是指一個修行人,經常遇到佛法,經常聽聞佛法,得到聞思的智慧,用各種修行的方法,「始入空界住空性位」。

這裏的「始入空界【住】空性位」是什麼意思呢?

《菩薩瓔珞本業經疏》:

「佛子以下明【初住相】。 於中有二。 先牒方便。 始入以下正明住相 依人空盡門。 得顯種性】。 故言始入空界住空性位。 始入空界。 是發心義。 依人空門初發心故。 人空智發有中行。

依佛教法作意脩習】一切功德。 是為住義。 離諸分別不自造心。 任運生起一切功德。 是為地義。 而今未得。 是故不名為地。 但得名住。 此是簡別住與地別也。」 (CBETA 2021.Q3, X39, no. 705, p. 245b3-9 // R61, p. 504a6-12 // Z 1:61, p. 252c6-12)

對於「住位」的特徵,《菩薩瓔珞本業經疏》解釋了幾點:

  1. 「住位」所入的「空界、空性位」,是依「人空」而說,「人空盡門」意思是「證人我空、斷盡人我執之修行路徑」;
  2. 這裡所說的「始入空界」,很多師兄可能會依文解義理解為「證得空性」,但實際上「始入」,是【發心義】,也就是趣向義,由此趣向而顯示此修行人之【種性】,也就是上文所說的【得顯種性】,所以並不是「證了空智」; 而且這裡還只是「依人空門初發心故」,還屬於人我空的範疇;
  3. 「住」與「地」的差別是什麽? 【依人空智發有中行。依佛教法作意脩習一切功德。 是為住義。】這就是說,依住於佛法所說的人空智,而依佛教法作意脩習這還處於修習、修鍊、修行一切功德階段,但這些功德並不能夠「任運生起」,所以還不能叫做「地」,而只能叫做「住」;

上述解釋有兩個重點:

重點一,區分《菩薩瓔珞本業經》中「住」與「地」的差異。依瓔珞經來說,菩薩在十個「住位」裡面只是依循佛法修習一切功德,要到了後面的「地」,也就是從入初地開始,才是真正能夠「離諸分別不自造心。任運生起一切功德」。

重點二,依照《菩薩瓔珞本業經》,十個住位【都屬於人空門之修行】,所謂「始入空界住空性位」是指依「人空盡門」而開始初發心,然後依人空智發有中行,依佛教法【作意修習】一切功德,還處於修習修鍊階段,其人空方面的功德還並不能「任運生起」 。

也就是說,雖然這裡叫做「空界、空性位」,其實還是說的「人我空」,並不能望文生義就直接理解為第一義的法空。在大乘菩薩道的修行裏面,一般是先修習「人我空」再修習法我空,在《成唯識論》「人我空」的修習屬於十回向位「順解脫分」:

窺基的《成唯識論述記》卷9:

「論。何謂悟入唯識五位。

述曰。此為問廣前第二位。

論。一資糧位至順解脫分。

述曰。此在四十心.及已前位。從初發心乃至十迴向終。皆名順解脫分。對法等說。煖等已前名解脫分。簡二乘故言大乘也。」(CBETA 2021.Q3, T43, no. 1830, p. 556b19-24)

既然《菩薩瓔珞本業經》中說十個「住位」里所修習之內容為【人空門】的修習,那麼可以推想而知,《菩薩瓔珞本業經》中所說的修行人於第六住位中「正觀現在前」,或者所謂的「般若正觀」現在前,顯然也只能是人空觀,或者叫做「生空真如」的「般若正觀」, 而不是法空真如的「般若正觀」。 【生空 = 人空 = 我空】。  (下文中就會具體詳細討論這個問題)

可能有的師兄會不理解:如果是人空觀,怎麼能夠叫做般若?怎麼能夠叫做般若正觀呢?

實際上,這裡是總說般若。因為般若也就是智慧,而聲聞乘的人空觀,實際上也是屬於大乘般若的智慧範疇,因為大乘般若是涵蓋了人空觀、法空觀的。 因此人空觀也可以屬於般若的範疇,這也就是為什麼唯識中有說二種無我,以及生空真如與法空真如的原因。

 

第二,接下來,如果《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說的十個「住位」只是修習「人空觀」,那麼何時修習法空(法無我)呢?

如上面所分析的,《菩薩瓔珞本業經》很明確地開示了,三賢位之十個住位,都只是在人空門,修的是人無我。那什麼時候開始修法空,也就是法無我?

《菩薩瓔珞本業經》說,要到了十行位的初位,也就是第一個行位,即初行位,才算是「始入法空」。經文及解釋如下: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2:「從灌頂心進入五陰法性空位,亦行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故名中十行佛子。 就中始入【法空】,不為外道邪論所倒,入正位故,名歡喜行。」  (CBETA 2021.Q2 T24 no. 1485 p. 1017b14-17

這裡的經文要注意幾點:

  1. 上面經文說的「灌頂心」,就是住位中的第十個住位——灌頂心住。前面經文已經說了,菩薩從初住位到第十住位,都是在人空門的修習,到了這裡的第十住位滿心之後,就【進入五陰法性空位】了;這個時候就是進入【行位】,即十個行位的初行位;
  2. 要注意這裡說的【就中始入【法空】】,表明三賢位中間的十個行位才是「法空觀」的修習,從十個行位的第一個行位開始才算是【始入法空】,與前面的十個住位相對比,前面十個住位依人空門而修習,現在則是開始依法空門而修習了;
  3. 注意對比: 住位——始入空界住空性位 VS 行位——進入五陰法性空始入法空。所以前面的空界其實是籠統說空,而空要從人空開始修習,先修習人空然後才修習法空的,絕不可能顛倒過來先修法空然後再修人空,因爲法空比人空的智慧更廣大深細。所以,住位的「始入空界」當然就是先入「人空」了。但人我空並不是法空,要「五陰法性空」才算是法空。所以要特別注意這個法義:要從進入十個行位的初行位開始,才說「始入法空」,才能不被外道的邪說影響。

 

第三,根據以上闡釋,就能夠發現,依《菩薩瓔珞本業經》,六住位、七住位,乃至十住位都沒有唯識所說的「真見道」!

為什麼呢?

因為《成唯識論》說:真見道,實證【二空】【所顯真理】,實斷二障分別隨眠。

瓔珞經所說的六住位、七住位乃至十住位,都還在「住」位,還沒有進入「五陰法性空位」,還沒有法空,只有人空,所以距離成唯識論所說的真見道還相差很遠的。

 

第四,更進一步,如何準確理解《菩薩瓔珞本業經》之正觀現前的具體位次如何? 如何是七住不退之真實意呢?

來看經文: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1:「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複值】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 自此七住以前名為退分。  」 (CBETA 2020.Q1 T24 no. 1485 p. 1014b29-c5

讀此經文時要注意此處經文所說的位次順:

1)十劫修行「信」位,從十信入十住;

2)從初一住到【第六住】【中】修六般若波羅蜜,不是【只有】在第六住中;

3)於【第六住】【中】,【正觀現在前】;

4)【複值】諸佛菩薩知識所護———然後,才出到第七住,並在第七住常住不退。

所以,【正觀現在前】的位次是在【六住位【中】】,而不是七住位。為什麼呢?

一般來說,從初住開始修習般若,但以佈施波羅蜜為主,二住位修習持戒波羅蜜為主,等等,到了第六住以修習般若波羅蜜為主,所以通常在這個六住位中「正觀現在前」,但是這並不是絕對,因為六度般若的修習,不是彼此獨立的,是互相含攝的,從初住位開始的修習,其實就已經包含第六度的般若波羅蜜的修習了,而六度的修行,永遠是以第六度的般若波羅蜜做為統攝和指導。

也就是說,修習般若波羅蜜的「正觀現在前」,最遲是在【六住位中】。

這個「正觀現在前」,其實就是前面所分析的「人空觀」,也就是「人空智」現起了。在這個基礎上,如果此修行人值遇了諸佛菩薩知識而得護佑,就能夠【由此進入到第七住而不退】。

那麼,如果沒有值遇諸佛菩薩知識會如何呢?那就無法進入到第七住!

也就是說,人空觀的般若正觀現在前,是六住位的事情;而從六住位進入到第七住位有【兩個前提條件】: (1)此人空觀之正觀已經確實現前了;2)此時能值遇諸佛菩薩知識的護佑。

這裡要特別注意:有護則能進,無護則必定退;有退則肯定非七住,因為七住乃不退住之故。 所以,如果我們判定某個人退了,那就要知道,此人根本就沒有進入七住。

反過來,如果某個人真的有正觀現在前並且得遇善知識所護,則此人必定進入第七住,必定不退的。

 

第五,那麼,第七住常住不退之真實意,又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依然還是來解讀經文原文:

《菩薩瓔珞本業經》佛子。 若不退者。 入第六般若修行。 於空無我人主者。 畢竟無生必入定位。 佛子。 【若不值善知識者】。 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會眾中有八萬人退。如淨目天子法絁王子捨利弗等。【欲入第七住】。 其中值惡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不名習種性人。 【退入外道】。 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 作大邪見及五逆無惡不造。 是為退相。

這段經文的要點是:

1)七住位必定不退,而不退者的修習功德是能夠進入第六般若修習,【將來】是必定能夠成就空無我畢竟無生的。注意,這裡的「必入定位」說的是將來,不是現在,不是說七住位已經證得畢竟無生了,而是說未來是必定可得可證,所以叫做必入定位;

2)退的原因是:【不值善知識】;

3)退的位次在哪裡? 在六住位或者之前。 為什麼呢? 經文開示說,淨目天子等,【欲入第七住】,但是退了,退凡夫不善惡乃至外道。這就是說,這個「退」,不是進入到七住了又退回來,而是根本沒有進入七住位,是從六住位往回退,甚至退到凡夫乃至外道中了;

4)到底退了什麼? 經文中說:【退菩提心】。 怎麼理解呢? 我們根據前面對經文的解讀就知道,在十個住位里都只有修習人空觀,沒有法空觀的,所以這裡所說的「菩提心」顯然不是實證大乘人法二空的「菩提」的意思,所以這裡的「退菩提心」只能理解為「願菩提心」,或者叫做「菩提發心」、「大乘發心」,也就是退於大乘發心,而回二乘了。

這樣的解釋也是有佐證的:

《金剛般若論會釋》卷2:「此說初發心。當有退者。六住已前。當斷善根造無間業故。舍利弗等。昔發大心。經六十劫。退大已後。流轉五道。故法花言。捨父逃逝五十餘年。正法花云。五道生死。瓔珞經云。如我初會。有八萬人退。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六住。值惡因緣故。退入凡夫惡不善中。退入外道。作大耶見及五逆罪。無惡不造。第七住後方不退位。不作二乘。不造五逆業。不墮地獄當入餘惡趣。(CBETA 2021.Q3, T40, no. 1816, p. 756c11-20)

————上述窺基大師解釋說「七住不退」是「不退二乘」,以及不造五逆等業。其中法華經、瓔珞經,都舉舍利弗當初之退大乘為例,則足以證明此義。

《本業瓔珞經疏》 失譯

若退若進者。 總舉進退二人也。十住已前一切凡夫法中【發三菩提心】者。 此是不定聚人。 赤肉凡夫。 值佛上信發心也。 有恆沙眾生者。 是十信之人。發心微劣。值惡因緣故退。 故華嚴經云。結華者多。成實者少也。故云信想行者。是退分善根也。從諸善男子至六住中者。 釋上凡夫行道劫數久近也。 若修第六波若者。 釋所以不第五心退。或第七第八心中退者。  【欲明第六波若觀空之解中。 爾時眾生在中多起退心。 或著空或著有。 種種因緣。 難度故退也】。 故在六心中退也。正觀現前者。即釋第六波若得空解成就。復值知識所護故不退也。自此第六波若已前名為退分也。

————此注疏,解釋了為什麼七住前會退,這是因為第六住位中,雖然能夠得般若觀空之解,但如前所分析,六住所觀空僅僅是人空,而非法空,故眾生往往因為著空或者著有之故,而因種種因緣而易退大乘,所以即便是到了第六般若正觀現在前的這個時候,也仍然是必須要有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才能夠進入七住的不退位。

實際上瓔珞經中總說七住以前都叫做退分,也就是說從凡夫到十信位,到初住,乃至到了第六住都是退分,乃至到了第六住的般若正觀(人空觀)現在前位,若無諸佛菩薩知識所護,也仍然是會退的。

再看窺基大師對七住位「不退」的解釋: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卷2:「勝解行住信等第六心,信生不退、不斷善根十住第七心,居位不退,不作二乘至極喜住,所證不退,永無忘失;至無功用無相住,修行不退,任運進修皆求種智,廣行利樂,故留諸惑助願受生,由此不說斷煩惱相。」 (CBETA 2021.Q3, T33, no. 1710, p. 534b27-c2)

按照窺基大師的解釋:

1)「勝解行住」的信等第六心,直到十住位之第六住位及其以前,屬於不退【善根】,即只是「信」的不退;

2)要到了十住位的第七心(第七住),才能【居位不退,不作二乘】;所以此第七住位的不退是「位不退」,是【不退回二乘;

3「至極喜住,所證不退,永無忘失」——只有初地(極喜地)才是真正的「證不退」位。

 

最後,針對以上回答作一個總結:

結論1:依《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說,從初住位到七住位、乃至十住位,都是【只修人空,未入法空,未證法空】;所以這些都不屬於唯識中所說的「真見道」;

結論2: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前之位是【第六住位中】,而不是第七住位;

結論3:是先有般若正觀現在前,然後再加上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才能進入第七住位;真七住必定不退,有退者必定不是真七住;

結論4、六住位及其以前的「退」,是「退回二乘」,是「退失大乘發心」,是「退菩提心」;

 

 

補充說明澄清一些淆訛:

淆訛1

正覺同修會的蕭平實居士常常說第七住是般若正觀現前之位,這個說法顯然是錯誤的;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六住位般若正觀之(人空觀)現在前位;

淆訛2

蕭居士所說的第七住位是真見道,這是錯誤的;但蕭居士在其部分著作中又說七住位只得人我空沒有法我空,這個反而又是符合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說的意思了;

淆訛3

正覺會同修會蕭居士及其弟子們常常有人說他們會裡有人(真)見道後又退轉了,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如果是真的有般若正觀之(人空觀)現在前位並且有善知識所護,那就進入到七住位而不退的;如果有退,只能說明三種原因:一是沒有般若正觀;一是沒有善知識所護;一是所護者非善知識;

淆訛4

正覺同修會蕭居士及其弟子把七住不退住解釋為不退失、不懷疑其所做的修證,這個是錯誤的,違背了《菩薩瓔珞本業經》之意旨,正確的理解是七住【不退大乘發心】;

淆訛5

正覺同修會蕭居士常常說他的某些弟子雖然明心開悟進入第七住了,但後來被惡知識所轉。 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如果真要說所證法義不退,按照《菩薩瓔珞本業經》,至少要進入十個行位的法空位修行,從十行位的第一個行位——歡喜行開始——才能夠「就中始入【法空】,不為外道邪論所倒,入正位故」。

所以蕭平實居士從未搞清楚佛法基礎常識的「四種不退」的含義:信不退、位不退、證不退、行不退。

也就是説,十行位以前的修行人,因爲還沒有進入法空的修行,所以可以被外道邪說影響,不是正覺同修會法主蕭平實説的,菩薩在七住位就可以「於所證不退」。

淆訛6

正覺同修會蕭平實居士誤解瓔珞經之六住位正觀現在前,說是明心開悟或者大乘的真見道,這是錯謬之說!

大乘見道是實證二空(人空、法空),即使是禪宗的開悟,也必然要證得至少一分法無我(法空);若不證,則仍然落在二乘境界中,不算真正的大乘,未入大乘第一義法空之故;

依照《菩薩瓔珞本業經》:

十住位:(一至十)是修「人空般若」。

十行位(一至十):修「法空般若」。

十回向位(一至十)修二空平等平等(人空、法空),到了初地才進入中道第一義諦正觀。

所以,《菩薩瓔珞本業經》的七住位和十住位菩薩,只是開始修我空,連法空的修行都還沒開始,哪兒來的禪宗開悟?

正覺同修會法主蕭平實,一直用《菩薩瓔珞本業經》佐證他獨創的「七住位明心、十住位見性」,其實他沒有看懂經文,甚至沒有完整閲讀整部《菩薩瓔珞本業經》,穿鑿附會,斷章取義,欺負一般人不懂查證經典,抓出個別句子作爲自己的經證。

蕭平實只看到經文裏面「不退」兩個字,就望文生義說這是「大乘見道不退」,而且將「六住位的「般若正觀現前」想當然地等同於「明心開悟」,等同於「大乘初地見道真見道」,然後自稱或暗示自己 是善知識,傲慢的說:你們要得到「我蕭平實」這個大善知識的攝受,才能「不退」。

他的錯說,顯示他不曾仔細讀經,或者沒看懂經文,實證就更不要說了。

關於大乘見道的位次,窺基大師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讚》卷2,將佛道修行區分為不同的「住」,前三個階段是1. 種姓住,2. 勝解行住,3. 極歡喜住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卷2:「一、種姓住。 猶未發趣無上菩提,於餘住中唯有因轉,相如前說。 二、勝解行住從初發心乃至初地,由前修相,於自住中雖已得淨,為得淨故而修正行,起分別慧,勵意修作,成苦遲通行;勉勵說法,隨力亦能現正覺等利益安樂;於前諸行或未普學,諸相未成,意樂未淨三、極歡喜住即是初地。 如前白品並十大願皆現圓滿,由此轉名淨勝意樂;超過異生地,證正性離生,生如來家,成佛真子,紹隆佛種」(CBETA 2021.Q3 T33 no. 1710 p. 533b23-c2

  1. 種姓住:猶未發趣無上菩提
  2. 勝解行住:初發心到初地,還沒有真正的見道,於前諸行或未普學,諸相未成,意樂未淨,所以只是「勝解」。
  3. 極歡喜住:初地,凡夫與聖人的分水嶺,到了初地才是「正性離生」,超過異生地,成爲真正的佛子。

 所以,大乘佛法里凡聖的分界,真正見道的位次,是在初地。 初地前都是大乘佛法所說的凡夫(針對二乘和世俗說為【賢】),入初地才算是【佛真子】。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