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義辨正:蕭平實不懂《成唯識論》所説的「根本無分別智有見無相、無分別、不變而緣」
作者:張志成
一、重點説明
琅琊閣網站最近有一段很長的留言,是數年前親教師會議上正覺同修會法主蕭平實與親教師蔡正元的對話記錄,這次親教師會議我有參與,會議記錄我沒有保留,但是留言的内容與我的記憶一致。
蔡正元當時提出的疑問,主要指向的是「初地見道之前只是勝解,並不是親證真如」,這與正覺同修會主張的「七住位真見道證真如」不同。從他的措辭來看,蔡正元與我一樣,細讀唯識經論之後發現「蕭導師」的法義與唯識經論有明顯出入,從他的提問來看,他想釐清的問題,大概是「自己是否真的有見道?真的有所證?」希望蕭平實給他一個解釋,讓他安心。最後蕭平實叫蔡正元懺悔,表示「只要懺悔就可以繼續當親教師」。
我個人早在替《正覺學報》寫一篇以「無分別智」為主題的論文時(由於蕭平實不接受《成唯識論》對「親所緣緣」、「轉依」等等名相定義,並認爲沒有「唯識今學、唯識古學」之分,沒有發表),就發現蕭平實不懂唯識。但我當時未離開正覺,替自己找的理由是「蕭平實雖然不懂唯識教理,但也許有所體驗,就像古代的許多禪師一樣」,所以不想在教理上反駁爭論,只是自己繼續廣閱經論與諸方大師學者著作,深入聞思唯識教理。
到了蔡正元提出他的疑問時,我已經非常確定與「蕭導師」根本無法討論《成唯識論》或者任何唯識經論的内容,因為他對唯識經論中的名相法義,不是完全無知,就是知道之後,不尊重文獻固有的資料,按照自己的「理論」望文生義,恣意解讀,而且文字理解與邏輯能力嚴重不足而不自知。跟他討論的結果,要不然你就屈服於他的「説辭」——他是三地菩薩,是按照實證的道種智解讀經論,你到底接受不接受——要不然你就退出同修會,而他的「説辭」,來來去去就是他跟蔡正元説的這一套。
蔡正元和蕭平實的對話,琅琊閣師兄在《琅琊隨筆》(101)將一些重點已經簡單説明,其中有個相關的重點,就是「無分別智」的「體」,是意識的「慧心所」:
窺基撰《大乘法苑義林章》卷1:「能觀唯識以別境慧而為自體。攝大乘第六說。為何義故入唯識性。由緣總法出世止觀智故。無性解云。由三摩呬多無顛倒智故。或有解言。能觀唯識通以止觀而為自性。此亦不然。若取相應四蘊為體。若兼眷屬即通五蘊。今且依名觀體唯慧。無性又云。唯識現觀智故。又云由三摩呬多無顛倒智。但舉定中所起之智以為觀體。作尋思等勝唯識觀必居定故。不言即以止為觀體。」(CBETA, T45, no. 1861, p. 259, a27-b7)
太虛大師的解釋——《太虛大師全書 第六編 法相唯識學》《大乘法苑義林唯識章講錄》:
「能觀唯識,以別境慧,而為自體。攝大乘第六說:『為何義故入唯識性?由緣總法出世止觀智故』。無性解云:『由三摩呬多無顛倒智故』。
此正出體。謂能觀唯識之觀,以五別境心所中之慧心所為體,因中此慧屬意識相應者。攝大乘下,引證也。問:由何義故證入唯識實性耶?答:由緣一切法真如之出世止觀智慧,證唯識性總法,故云一切法之真如平等性也。三摩呬多,此云等引,等即是定,引謂引生,由定引生,故云等引。無顛倒智者,出世正智。謂此出世正智,由定中引發也。」(太虛大師全書 9p989)】
本文説明的是有關大乘見道時,「根本無分別智有見無相、無分別、不變而緣;變而緣者,便非親證,如後得智應有分別」的問題。
這個關涉「根本無分別智」的議題,對正覺同修會的人來説,非常關鍵。蕭平實對「根本無分別智」的理解,完全無知,與經論所説顛倒相反,證明他與他印證的「開悟聖人」從來沒有實證「根本無分別智」。
正覺同修會標榜的就是「大乘明心見道」。大乘和二乘的「見道位」,是凡夫和聖人的分水嶺,只有「見道」,才有「證不退」與「不墮落三惡道」的功德。蕭平實說他印證的「開悟聖人」有證「無分別智」——他的所謂「無分別智」是「意識找到第八識如來藏,知道第八識如來藏是無分別的體性」,此説法純屬自創,毫無經論根據。
蔡正元提出的問題,導向的是「爲什麽正覺的「證無分別智」與《成唯識論》所説不一樣,對不上!《成唯識論》與唯識經論明確說「根本無分別智有見無相、無分別、不變而緣;變而緣者,便非親證,如後得智應有分別」,而蕭平實對蔡正元的回答是——「意識一定是有相分,意識到佛地也不可能是不變而緣」——與唯識經論所説的「根本無分別智」完全顛倒相反。
從蕭平實的「明心見道」境界來説,蕭平實所謂的「明心見道」,是「意識找到了(幻想)第八識如來藏持身」,正智出版社出版的《我的菩提路》系列對此有詳細描述,這個「開悟境界」,五蘊十八界全部都存在,這些法都是意識的「相分」,尤其是與密意最相關的「色蘊、行蘊」。而意識在「找的過程、找到的當下、找到之後」,一直有相分、有分別,才能去找、去幻想找到「第八識如來藏的持身功能」,觀察「第八識如來藏持身」與七轉識「真妄和合運作」!
正因如此,蕭平實絕對不接受蔡正元説的「是意識無分別」,如果「是意識無分別」,如果「意識在無分別智的狀態只有見分沒有相分」,他所謂的「開悟境界」就會被徹底否定,蕭平實以及正覺同修會增上班全體學員都會是「未證言證」的大妄語者。
無論是從教理本身,還是從「見道」的境界來說,蕭平實所謂的「明心見道」都違背大乘佛法般若、唯識、如來藏三個經論體系裏面任何一部經對「證真如、證空性、證法無我、證第一義諦」的形容。宗門,也就是禪宗,禪宗的「明心見性」,主要以如來藏經論為所依經,體證的同樣是「無分別智與真如,如智冥合,離二取、離戯論」的境界,只是禪宗常用真心、本心顯現來表達,一個顛倒錯解唯識經論「無分別智」的人,當然不可能是禪宗的證悟者。
如果所證無誤,證悟者所説證悟教理必然符合大乘各宗的教理,證悟者所説的「證悟境界」也必然不違背宗門教下,證悟者的身口意行不會毀犯重戒,隨意誹謗經論,未證言證。
第二、對「根本無分別智」的教理,以及相關唯識知識的無知,證明蕭平實對《成唯識論》的内容非常無知,證明他絕對不是「玄奘再世」,欺世盜名,造神説謊,冒充佛教古德。
蕭平實除了自稱「三地菩薩」,還自認「玄奘再世」,說「《成唯識論》是我寫給自己看的」,「根本無分別智不變而緣」這個問題,討論的是大乘初地見道無分別智證真如時的細節,關涉唯識「三種能變識」與「二重轉變」的法義内容,也直接關涉玄奘大師在印度辯法時,爲什麽要用「變帶」、「挾帶」解救小乘對大乘「證真如」提出的多年無人可解的質疑:
識的生起,必有四緣,大乘見道時所證的無分別智,同樣需要四緣才能生起,如果是「有見分、無相分」(因爲真如無相),那豈不是缺了一個「所緣緣」,無分別智如何生起?
換句話說,二乘人提出的質疑問難,就是針對大乘「無分別智有見分、無相分」這個實證内容的邏輯。蕭平實堅持的「意識一定有相分」——等於說「無分別智一定是有相分」——證明他完全不知道當時二乘與大乘關於「所緣緣」的爭論是什麽。這是對法義與歷史的雙重無知。
由於下文討論的内容,教理艱澀複雜,以下先總結主要錯誤:
- 蕭平實不知道「無分別智」以意識的慧心所為體
- 蕭平實不知道大乘見道「無分別智緣真如」是「有見分、無相分」——「不變而緣」
- 所謂「無分別」,是「能證的智,所證的真如(實相、法性)」都是「無分別」,不是「有分別的意識,找一個無分別的第八識」(第八識也不是無分別,自己的了別對象——根身、器界、種子——第八識的分別與前五識的分別一樣,都是自性分別)
於此議題相關的錯誤:
1. 蕭平實不知道真如是一個有體的無爲法,以爲大乘見道實證的是一個生滅有爲的第八識
2. 無分別智的所緣不是第八識,初地見道的所證與第八識沒有關係(大乘經論也沒有任何「無分別 = 第八識的無分別」的説法)
3. 般若中觀與唯識經論所證是一樣的,都是「無分別」,《中論》稱爲「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又名「法性」,又名「真如」:
《中論》卷3:「1]諸法實相者, 心行言語斷, 無生亦無滅, 寂滅如涅槃。 …… 自知不隨他, 寂滅無戲論, 無異無分別, 是則名[3]實相。」(CBETA 2022.Q1, T30, no. 1564, p. 24a3-8) [1]:諸法實相 Dharmatā.[2]:第八偈(四句分別偈), Sarvaṃ tathyaṃ na vā tathyaṃ tathyaṃ cā 'tat yam eva ca, Nai'vā'tathyaṃ naiva tathyam etad buddhānuśāsanaṃ.(實, Tathya).[3]:實相 Tattva.
正覺同修會將般若中觀經論(包括龍樹菩薩的《中論》)貶低為「二轉法輪的不了義經論」,只教導「總相智」,乃無知凡夫對般若中觀經論的嚴重誹謗。
底下先引出相關的對話內容:
蔡正元老師︰因為我好像有一個印象是說,在《成論》上面所講的證解是親證,這個親證是要進入真實住在唯識真勝義性的親證,就是在我們智慧上見分的智慧。 導師開示:這個(無分別智)不是(關於)見分的智慧,而是(關於)如來藏的智慧。大乘見道是指(關於)如來藏的智慧。 蔡正元老師︰祂去親證,也就是見分去親證,親證了真如、空理,所以他才能夠生起證解。 導師開示:《成唯識論》沒有談到(這樣的)證解。 蔡正元老師︰這應該是在《述記》。 導師開示:那《述記》講的你就要參考了,因為我對窺基講的東西,不完全採信。因為那是玄奘大師走了以後,他才寫的;不是玄奘大師在時寫的。但我相信窺基不會笨到這樣寫!我認為他不會! 蔡正元老師︰這也就是說證解的時候祂是不變而緣,那時候他的識是在一個無分別的狀態下。 導師開示:哪一個識無分別的狀況下? 蔡正元老師︰就是我們意識的這個。我是看…,因為他都只講識。 導師開示:那你誤會窺基的意思了,因為窺基如果這樣講,早就被我殺掉了。 蔡正元老師︰我是有一點誤解,有一點不清楚,才要請教。 導師開示:他那個識不是在講意識,意識到佛地也不可能是不變而緣。 蔡正元老師︰他那個不變而緣就是說,不再分別而產生那個見分跟相分。 導師開示:那是無餘涅槃才可能(不變)!意識是永遠都會有見分的。 蔡正元老師︰那個住在唯識真勝義性的當下,好像只有見分,沒有相分。 導師開示:不可能沒有相分!我在《成唯識論》的課程也講過︰八個識每一個識都有四分,但是對於想要求見道的人來講,要跟他說相分是六塵,是色陰,但是見分是七轉識。 這是對沒有見道的人來講,但對已經見道的人來講不是這樣講的,見分跟相分就有三個層次不同的說法,到了入地以後一一識都有四分,怎麼可能像你這樣講,你一定誤會窺基的註解了,而且《大正藏》的斷句錯得一蹋糊塗。 |
蔡正元是讀到了《成唯識論》中關於「真見道、根本無分別智」的內容,其中關於「根本無分別智」的結構有三種「有義」。
《成唯識論》以第三種「有義」(護法菩薩)的見解為正義:
「有義:此智見(分)有相(分)無……雖有見分,而無分別……不變而緣,此亦應爾。變而緣者,便非親證,如後得智應有分別」。
所以蔡正元對蕭平實說:「見分去親證,親證了真如、空理」、「祂是不變而緣,那時候他的識是在一個無分別的狀態下」、「不變而緣就是說,不再分別而產生那個見分跟相分」、「住在唯識真勝義性的當下,好像只有見分,沒有相分」。
從蕭平實的應對可見蕭平實根本不知道蔡正元想討論請教的是什麼,因爲他連《成唯識論》裏面有「雖有見分,而無分別」、「不變而緣」這些內容都不知道,而且他會强勢地用「師父」的身份以及他的「證量」强行辯解。
蕭平實強詞奪理說:「《成唯識論》沒有談到(這樣的)證解」、「他那個識不是在講意識,意識到佛地也不可能是不變而緣」、「不可能沒有相分」。
蕭平實的以上回應,顯示他對「根本無分別智雖有見分,而無分別」、「不變而緣」這些非常重要的唯識法義,完全不知,完全陌生,但是竟然自稱「玄奘再世」,何其荒唐!
這些法義的內容牽涉到玄奘在印度時著作了一部《制惡見論》反駁小乘論師關於「所緣緣」的問難,是唯識學上一段非常重要而且有名的歷史。而自稱「玄奘再世」的蕭平實,錯解「親所緣緣」為心所法,不懂《成唯識論》的「三能變」以及「兩重轉變」說,也完全無知於《制惡見論》中的「根本無分別智只有見分,直接挾帶真如理體而緣」的法義,還敢大言不慚的說「成唯識論是寫給自己看的,所以別人讀不懂」,妄想自己是玄奘後世,而無知的正覺同修會親教師團以及許多同修,至今還在造作竄改玄奘史實、扭曲唯識正義、毀謗窺基的惡業,真是可悲令人感慨!
「根本無分別智有見無相、不變而緣、無分別」——不變出相分而直接親證無相的真如。理解這個法義之前,必須理解唯識的「三能變」以及「兩種轉變」。正確理解了「三能變」和「二重轉變」,才能夠正確理解「所緣緣」──「親所緣緣」與「疏所緣緣」的道理。
以上的道理清楚了,才可能了解《成唯識論》以及《述記》中有關真見道、無分別智的論述。【請參考:《我的菩提路》(五之十二):張志成——《成唯識論》的「三能變識」VS 蕭平實的「一能變識」】
由於蕭平實不懂《成唯識論》中「三能變」以及「因變、果變」的法義,所以也無法理解「由種子因變而出生的根本無分別智只有見分,而此見分直接挾帶真如理體而緣——稱為「親證」,不(再經由果)變(轉變出現影像相分)而緣,所以是「無分別」。而見道前的加行無分別智和見道後的後得無分別智若要緣真如,必須有「果變」,由種子因變而出生的意識(智)自證分必須再變現出能緣的見分及所緣的(真如)影像相分──這稱為變而緣,仍有分別,不是親證真如」。
這些內容義理深邃,底下先引《成唯識論》中此段的內容:
《成唯識論》卷9:
次通達位,其相云何?頌曰:「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論曰:若時菩薩於所緣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不取種種戲論相故,爾時乃名實住唯識真勝義性,即證真如智與真如平等平等,俱離能取、所取相故。能所取相俱是分別,有所得心戲論現故。
有義:此智二分俱無,說無所取、能取相故。
有義:此智相、見俱有,帶彼相起名緣彼故。若無彼相名緣彼者,應色智等名聲等智。若無見分應不能緣,寧可說為緣真如智。?勿真如性亦名能緣,故應許此定有見分。
有義:此智見有相無,說無相取,不取相故。雖有見分,而無分別,說非能取,非取全無。雖無相分,而可說此帶如相起,不離如故。如自證分緣見分時,不變而緣,此亦應爾。變而緣者,便非親證,如後得智應有分別。故應許此有見無相。
加行無間,此智生時,體會真如,名通達位。初照理故,亦名見道。
然此見道,略說有二:一、真見道,謂即所說無分別智,實證二空所顯真理,實斷二障分別隨眠,雖多剎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CBETA, T31, no. 1585, p. 49, c14-p. 50, a8)
有關的內容是第三個「有義」,這是護法論師的主張,《成唯識論》取為正解。底下先整理出《成唯識論》與《成唯識論述記》關於這三個「有義」的文字對照:
《成唯識論》卷9[1] |
窺基著《成唯識論述記》卷9[2] |
有義:此(根本無分別)智,見(分)有、相(分)無,(意思是)說(此智之能取見分是)無相(之)取,不取(任何)相(狀的緣)故。雖有見分而無分別,(因此而)說非能取,(並)非(能)取(之見分)全無。 |
述曰:此第三(師,即護法論師)說:此智見分有、相分無;說「無相取,不取相故」,(此是《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三說也。[3] (問:)既言無相取,寧無見分? (答:)(有見分!只是此見分)不取(任何)相(狀的緣)故,可(以說)無相分。彼(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三)有數十番(問)難,[4]應廣敘之。…… |
(答:)論:雖無相分,而可說此(見分挾)帶(真)如(之體)相(而)起,(因為此見分)不離(真)如故。
|
(假設)第二師(問難)云:《(觀)所緣(緣)論》說:識依彼(相分)生,(見分)帶彼相(分)故,名緣於彼(相分)。若無真如相(分),(真如)應非是所緣(緣)!? 述曰:此緣真(如之根本無分別)智,挾帶真如之體相(而)起,(是)故(真如可以)名(為)所緣(緣);(並)非(只是變)帶彼(真如之)相分影像而起,(就可以)名(之為親)緣於(真)如、不離(真)如故。 |
如自證分緣見分時,(自證分)不變(帶見分之影像相分)而(直接挾帶見分之體而親)緣,此(根本無分別智見分緣真如)亦應爾。變(帶真如之影像相分)而緣者,便非(現量無分別)親證,如後得(無分別)智(緣真如或其他境時,其見分會變帶所緣境之影像相分而緣,是故)應有分別。故應許此(根本無分別智)有見(分)、無相(分)。(真見道前經由)加行無間,此(根本無分別)智生時,體會真如,(後再通達後得無分別智,)名通達位。 |
述曰:舉喻顯成。自證分等緣見分等,非(是變)帶彼(見分之影像)相分(而)起,(而是直接挾帶見分之自體而緣,見分才)得名(自證分之)所緣(緣)故。此(根本)無分別(智)與後得(無分別智)殊,故必無相。如(本論)前〈第七卷〉四緣中解。 (問難:)若爾,心王應名緣(心)所!?(因為心王生起時,也是)不(變)現彼(心所之)影(像),(只是挾)帶彼(心所之)體相(而一起生)起故。 (答:)此亦不然!(心所)非(心王之)所(緣)慮(之境,而最多只可能是心王之所)託(因)故。(然而作為所緣緣必須具足所緣慮、所託因或緣二義,故心所不是心王之所緣緣。[5]) |
以上是說,真見道時生起的「根本無分別智」,其心體結構是有能取(案:此處「取」是「緣慮」,而不是「執取、執著」的意思)的見分,而無所取或所緣之相分,稱為「無相取」。
何謂「無相取」?此說來自《瑜伽師地論》卷73:
問:如是五事,當知幾種取所行義?
答:略有三種:一、有言有相取所行義,二、無言有相取所行義,三、無言無相取所行義。此中最初,是言說隨覺者取所行境;第二,是言說隨眠者取所行境;第三,是於言說離隨眠者取所行境。又初二是世俗諦取;最後(無言無相取,即根本無分別智)是勝義諦取。復有(第四種)遠離言說隨眠後所得取,通取一切(世俗、勝義)二諦所攝取、所行境,謂世出世智(即後得無分別智),以安立諦為所行故,建立彼智,通用(世俗、勝義)二諦為所行境。此(後)二種取(即無言無相取,遠離言說隨眠後所得取),由二因緣,應知得成世、出世性:謂曾得、未曾得(親緣真如自體)故;依言說(即安立諦)、不依言說(即非安立諦)故。[6]
問:有相之取,世間共成;無相之取,非所共成。何因何緣名無相取?無因無緣,不應道理!
答:世俗名言熏習取果,是(有計度分別之)有相取,世所共成,能令雜染;勝義智見熏習取果,是(無計度分別之)無相取,非所共成,能令清淨;是故此二有因有緣。如眼若有瞖等過患,便有髮毛輪等瞖相現前可得,若無彼患便不可得,但有自性(分別),無(計度分別之)顛倒取。
問:於無相界(即真如、圓成實性),若取其相,非無相取;若無所取,亦不得成無相之取!若爾,云何名無相取?
答:言說隨眠已遠離故,此取雖復取無相界,不取相故,成無相取。
問:若無搆獲,云何成取?
答:雖不搆獲諸相差別(而)有所增益,然取無相(之真如體),故得成取。
問:若無搆獲(而)無所增益,此取(之)相狀,云何可知?
答:取勝義故。取無相故,五種事相皆不顯現,以為其相。
問:若(所取相)不分明,可立為取,何故不許諸(能)取滅無?
答:「滅無」,(則)無有修作義故;非修觀者依於「滅無」(而能)有所修作。
問:若爾,云何證知其相?
答:自內證智(即根本無分別智)之所證知。
問:若爾,何不如其所證,如是記別?
答:此內所證,非諸名言安足處故(,故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之非安立諦)。
問:若(見道前)先無有「知無相智」(即根本無分別智),由無有故,亦無數習無相智義。無數習故,「知無相智」既無其因,應不得生?
答:(見道前之加行無分別智,雖然是)有相,亦得為無相因,隨順彼(根本無分別智)故。如(同以)世間智為(增上)緣,生出世智;有漏智為(增上)緣,生無漏智;有心定為(增上)緣,生無心定;此(加行無分別智雖非根本無分別智之因緣,然而是其增上緣,理)亦如是。[7]
由上文知,「正智」有二:1. 根本無分別智, 2. 後得無分別智。
根本無分別智是「無分別之無言無相取、勝義諦取」,因為所取境是「非一切言談安足處事、非安立諦、無相之真如圓成實性」。
而「後得無分別智」雖然與根本智一樣,是無漏無染,但是可以分別世間有相、安立諦的依他起識相、事境,乃至可以施設語言概念。[8]
然而,以上說法曾被小乘論師問難說:根本無分別智如果沒有相分,應該沒有「所緣緣」,如此大乘「四緣生心」──任何心識之現行必須具足因緣、增上緣、等無間緣和所緣緣之說法,不攻自破。
據說,小乘的這個問難,大乘佛教十二年無法回應,[9] 直到玄奘大師提出「見分挾帶所緣境之自體(體相)」的理論才得以解決。[10]
大乘陳那、護法、戒賢、玄奘傳承的唯識學認為,心王和心所法之「所緣緣」(以所緣之法為緣因)(ālambana-pratyaya)必須具備二義:
一、「緣」(pratyaya)——為能緣之心、心所法見分生起之所託因,此必須是「有體法」,才能成為所託之緣(因);
二、「所緣」(ālambana)——為能緣之心、心所法見分生起之所緣慮(逼附親緣)的相分對境。
當心、心所法之見分緣所緣境時,如若所緣境是有本質(性境、帶質境)的,則心識以本質相分為疏所緣緣,以之為本,先變出內容全同似本質(性境)或已扭曲、不全似本質(帶質境)之影像相分,再挾帶為「親所緣緣」成為所緣慮的對象(此稱變帶變、變似);如若所緣境是無本質之無體法(獨影境),則心識之見分挾帶自己所變出的影像相分之有體法為「親所緣緣」(故獨影境不須疏所緣緣,此稱挾帶變);這就是心識緣境時,見分必須「帶(似所緣境之)己相」的意涵——所有心識直接之所緣,是見分挾帶之「親所緣緣」。[11]
也就是説,一般六識緣境的情況下,「相」是影像相分,也就是所緣境之相狀,心識必須先變出影像相分,然後見分緣慮這個影像相分。
還有另一種情況,例如「無分別智緣真如」,是直接「挾帶體相」。
什麽叫「挾帶體相」?
這個情況下,「相」是體相(此時「相」與「性」通,體相即是體性、自體、自性義),也就是是所緣境的自體本身,此時心識不須變出「影像相分」而為見分所挾帶,這個有體的所緣境,自體就是親所緣緣,這種情況也符合「帶己相」之義。
「挾帶體相」發生於下列幾種情況:
一、自證分緣證自證分時,
二、證自證分緣自證分時,
三、自證分緣見分時,
四、根本無分別智緣真如時。【初地真見道】
上述的說法,解釋了根本無分別智緣真如時,有見分而無相分,或者方便說真如即是此智之相分──無相之相分。
因此,能取見分是前面《瑜伽論》所説的「取勝義真如、取無相」的「無相之取」,而且能緣之智與所緣之如是一體不相離的,所以說是「如智冥合」——能緣之智是直接挾帶真如體而緣,「帶真如之己相」而緣、「不變影像相分而緣」,故說親證、內證,也才是無分別。[12]
佛地前所證的「後得無分別智」緣真如時,必須「變似真如之影像相分而緣」,無法親證真如體,是有分別而不是真正的無分別;[13] 將之稱爲「無分別」,是因爲必須先證「根本無分別智」,「後得智」才可能生起。
真如雖然是「無相」、無可分別的,然而「分別」是一切識、智的特質,那為何說緣真如的根本無分別智是「無分別」呢?
即使是如智冥合,這個智的見分仍然是有取、有緣的,既然有取、有緣,就應該有「分別」,為何能稱為「無分別」?
永明延壽大師在《宗鏡錄》解釋說:
又古德問:夫法身者,法是軌持義,軌謂軌則,令物生解,即法身能令三根本智(案:指加行、根本、後得無分別智)而生解故;持謂任持,不捨自性,謂持法身凝然之體,不捨無為之自體故。且如根本(無分別)智,正證(真)如時,不作(真)如解,能所冥合一體,如日光與虛空合,不分彼此,是無分別,如何得明軌解?若有軌解義,即有分別;若有分別,即與後得智何別?
答:凡論分別,有其三種:一、隨念分別,剎那後念續於前念;二、計度分別,即周遍計度;三、自性分別,任運緣境不帶名言。今(根)本(無分別)智證(真)如,但無隨念、計度二分別,名無分別,然不妨有自性分別。如人飲水,雖無言說,然冷煖自知,故知亦有軌義。[14]
永明延壽大師以上的解釋,是以唯識學對「三分別」的定義來解說此問題:根本無分別智契證真如時,是現量的自性分別,無隨念、計度二分別,可方便稱為「無分別」。
蕭平實完全不懂《成唯識論》「真見道、根本無分別智」的正義,才會主張證得無分別智是「找到第八識,現觀第八識的無分別性」:
「由這個能分別的妄心的你,來證得不分別的自己的第八識以後,你就會發覺到:這個第八識心真如真的是從來都不分別六塵萬法,不是因為現在證悟了才開始不分別!……能夠分別的前七識心的你,證知祂的存在,現觀祂的無分別性,所以懂得般若經中所說的智慧境界了──生起了懂得第八識無分別的智慧──這才叫作證得無分別智啦!」[15]
蕭平實也錯解「親所緣緣、疏所緣緣」(他以為親所緣緣是心所),更不知道「因變、果變」的道理,所以完全聽不懂蔡正元在說什麼!
總結:蕭平實的「見道」是一個「有分別、有相分」的境界,簡單說就是證到了意識的推論幻想功能,屬於非量。
[1] 《大正藏》冊31,《成唯識論》卷9,頁49,下27-頁50,上5。
[2] 《大正藏》冊43,《成唯識論述記》卷9,頁569,中15-下4。
[3] 關於「根本無分別智」的結構,《成唯識論》舉出三種說法,第一師認為「見、相分皆無」,第二師認為「見、相分皆有」,第三師(護法論師)認為「見分有、相分無」;並以第三師之說為正義。見如理撰,《成唯識論疏義演》卷12:【「說無相取、不取相故」者,此第三師護法正義。】《卍續藏》冊49,頁829,中6。
[4] 見《大正藏》冊30,《瑜伽師地論》卷73,頁700,下29-頁701,中8。
[5] 所緣緣(ālambana-pratyaya)必須具足「所緣」(ālambana)、「緣」(pratyaya)二義。ālambana是識見分所緣慮的對境之義;而pratyaya則是「所藉之因」的意思,必須是有體法,因此只有依他起法與真如圓成實性之有體法方可作為「緣」(pratyaya)。遍計執性之無體法,譬如「龜毛」、「兔角」之無法,雖可作為所緣慮之境──「所緣」(ālambana),但缺「緣」(pratyaya)義,故不能作為生起能遍計識之所緣緣,必須藉變帶之影像相分(乃依他起之有體法)作為「緣」(pratyaya),方可生起能遍計識。
[6] 其中所說之「五事」,「世出世智」等意義,見《瑜伽師地論》卷72:【復次,若欲了知真實義者,當先了知略有五事。……云何五事?一、相,二、名,三、分別,四、真如,五、正智。何等為相?謂若略說所有言談安足處事。何等為名?謂即於相所有增語。何等為分別?謂三界行中所有心、心所。何等為真如?謂法無我所顯聖智所行、非一切言談安足處事。何等為正智?謂略有二種:一、唯出世間正智,二、世間出世間正智。何等名為唯出世間正智?謂由此故,聲聞、獨覺、諸菩薩等通達真如;又由此故,彼諸菩薩於五明處善修方便,多住如是一切遍行真如智故,速證圓滿所知障淨。何等名為世間出世間正智?謂聲聞、獨覺以初正智通達真如已,由此後所得世間出世間正智,於諸安立諦中,令心厭怖三界過患、愛味三界寂靜;又由多分安住此故,速證圓滿煩惱障淨;又即此智未曾得義,名出世間,緣言說相為境界義,亦名世間;是故說為世間出世間。世尊依此密意,說如是言:「我說有世間智,有出世間智,有世間出世間智。」若分別所攝智,唯名為世間;初正智所攝智,唯名出世間;第二正智所攝智,通名世間出世間。】《大正藏》冊30,頁695,下26-頁696,上21。由上知:「出世間智」指根本無分別智;「世間出世間智」指後得無分別智。
[7] 《大正藏》冊30,《瑜伽師地論》卷73,頁700,下29-頁701,中8。
[8] 如《攝大乘論本》卷3所說:【如虛空無染,是(根本)無分別智,解脫一切障,得成辦相應。如虛空無染,是(後得)無分別智,常行於世間,非世法所染。如瘂求受義,如瘂正受義,如非瘂受義,(加行、根本、後得)三智譬如是。……如人正閉目,是(根本)無分別智;即彼復開目,後得智亦爾。應知如虛空,是(根本)無分別智;於中現色像,後得(無分別)智亦爾。】見《大正藏》冊31,頁148,上1-17。
[9] 《宗鏡錄》卷70:【古大乘師立「所緣緣」義者:彼云:謂若有法者,即有體本質法,名「緣」;言是帶己相者,即相分,名「所緣」相;相、質合說,名所緣緣。所言「帶己相」者,「帶」字屬心,「己」字屬本質,「相」即相分;謂能緣心緣所緣境時,帶起本質家己有之相分,故名是帶己相。被小乘正量部般若毱多不立相分師,造《謗大乘論》七百偈,破古大乘師所緣緣義云:「汝若言己相是相分,將為所緣者,且如汝大乘宗,『無分別智緣真如時,不帶起真如相分』,其真如望能緣智見分,應無所緣緣義。必若言本智緣如,亦有相分者,即違汝自宗一切經論!如何通會?」古大乘師被此一難,當時絕救,經一十二年,無人救得大乘所緣緣義。唐三藏救云:「我宗大乘解帶有二義:一者、變帶變。二者、挾帶變。若變帶者,即變帶似質之己相起,是相狀之相。今根本智緣如時,(若變帶者,)即無;若挾帶者,即有。根本智親挾帶真如體相而緣,更不變相分故,亦成所緣緣。」】《大正藏》冊48,頁810,中29-下18。
[10] 《成唯識論述記》卷7於解釋論文「帶己相」說:【「是帶己相」者:「帶」有二義。若古西方師釋,「己」者,境體;「帶」者,是心似彼境相義;即能緣之心,有似所緣之相,名「帶」。「相」者,相狀;小乘是行相,能緣體攝;大乘是相分所攝,以前〈第二卷〉中解:謂能緣心等,帶此色等己之相也。以此理故,正量部師般若鞠多不立相分,造《謗大乘論》遂破此云︰「無分別智不似真如相起,應非所緣緣!」我之大師戒日大王為設十八日無遮會,時造《制惡見論》遂破彼云︰汝不解我義!「帶」者,是挾帶義;「相」者,體相,非相狀義。謂正智等生時,挾帶真如之體相起,與真如不一不異,非相、非非相。若挾帶彼所緣之己(相狀或體相),以為境相者,(皆)是所緣(緣)故。(問難:)若「相」言「體」,(當心王與相應的心所法一起現行時,)則有同時心(王)、心所之體相,亦(可以說)心(王)挾帶(心所之體相)而(一起生起,因此心所)有(心王之所緣緣義)!?(答:心所)雖(可能)有(心王之)所託(因義),然非(心王之)所(緣)慮,故非(心王之)所緣緣(──因為作為所緣緣必須具足所託因、所緣慮二義。)故「相」者,相分義,或體相義。真如亦名為相,無相之相。所以《(大般若)經》〈卷七十三〉言:(一切諸相,)皆同一相,所謂無相。】《大正藏》冊43,頁500,中29-下17。
[11] 陳那撰,《觀所緣緣論》卷1:【所緣緣者,(須具以下二條件,)謂能緣識帶彼(所緣慮之)相起,及(必須)有實體(方能有作用作為所託因),令能緣識託彼而生。色等極微,(即使假)設有實體(能起實作用),能生五識容有緣(因、所託)義,然(色、極微外境與能緣識相離,故)非所緣(境,故無所緣慮義);如眼根等,(雖有體、用,能於眼識為所託因,但)於眼等識,無(能作為)彼(所緣慮之)相故。如是極微,於眼等識,無(能作為)所緣(境、所緣慮)義。】《大正藏》冊31,頁888,中12-15。
《成唯識論》卷7:【三、所緣緣:謂若有(體)法,是(心、心所法所)帶(似所緣境自)己(之)相,(而為)心或相應(心所法之)所(緣)慮、所託(因)。此體有二:一、親,二、疏。若與能緣體不相離,是見分等內所慮、託,應知彼是親所緣緣。若與能緣體雖相離,(作)為(本)質能起內所慮、託(的親所緣緣),應知彼是疏所緣緣。親所緣緣,能緣(的心、心所法)皆有,(因為)離(開了)內所慮、託(的親所緣緣),(心、心所法)必不生故。疏所緣緣,能緣(的心、心所法)或有(或無),(因為)離(開了)外所慮、託(的疏所緣緣),(心、心所法有時譬如緣獨影境時,)亦得(依挾帶自變的影像相分為親所緣緣而)生故。】《大正藏》冊31,頁40,下14-21。
《成唯識論述記》卷2:【若緣本質有法、無法(案:此句意為:不論所緣境是有本質或無本質),心內影像(相分)定必須有;此(影像相分)既有體,見(分)託彼生,即是「緣」(即原因、所託因)義。然心起時,帶彼(影像)相(分而)起,名為「所緣」(即所緣慮的對象義);「帶」是挾帶逼附之義。由具(緣、所緣)二義,(大乘的所緣緣義)與小乘別(,因為小乘的所緣境與心相離,不具備「所緣」義)。雖無分別(智)緣真如時,無有似(真如)境(之影像)相(分),而亦挾帶真如體起,名所緣緣;如自證分(之緣見分);至下第七自當體解。(真如之)相者是何?所謂體相。真如無遍計所執相,名無相,仍有體相;故經言一切諸相,共同一相,所謂無相。】《大正藏》冊43,頁271,下23-頁272,上2。
智周撰,《成唯識論演祕》卷6:【帶有二義:一、帶者,挾帶親附之義。能緣親附所緣之境而不相離,名為挾帶,而猶世言「身佩釰」矣。二、帶者,似也。能緣有似本質之相,相即相分,心質相離名為帶似,亦若世言「面帶火」也。雖境望心,近遠不同,然心對彼總得名帶。】《大正藏》冊43,頁937,上7-13。
[12] 遁倫撰,《瑜伽論記》卷9:【說帶相言有其二義:一、帶影像相,故名為帶相。二云、挾帶體相,故名帶相。無分別智,雖無所帶影像相分,然即挾帶真如相起。所以者何?能緣見分不離真如,是內證故。】《大正藏》冊42,頁502,上21-25。
[13] 即前註引文所說:【如自證分緣見分時,(自證分)不變(帶見分之影像相分)而(直接挾帶見分之體而親)緣,此(根本無分別智見分緣真如)亦應爾。變(帶真如之影像相分)而緣者,便非(現量無分別)親證,如後得(無分別)智(緣真如或其他境時,其見分會變帶所緣境之影像相分而緣,是故)應有分別。】
[14] 《大正藏》冊48,《宗鏡錄》卷89,頁900,中28-下11。
[15] 平實導師著,《起信論講記─第三輯》,正智出版社(台北),2004.12,初版,頁106-107。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