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醫師:禪宗證悟標的,不是「第八識」,是「佛性」and/or「如來藏自性清淨心」

 

看完了剛出爐的《正覺教團弘法視頻》;《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燈下黑之瑯琊閣;第123集:禪宗證悟標的就是第八識(上)——范正雯先生》

觀感如下:

[第一]. 這一位作者范先生【編按:女士】,怎麼老是在文章的「標題」就出現毛病呢?

該作者說:「禪宗證悟標的就是第八識」???

【編按:正覺同修會故意用這種標題標榜自己懂禪宗,可以讓你明心見性。教理知識扎實的人,看到「禪宗是證第八識」這種説法,就知道此人教理嚴重不通。】

⇒⇒這是錯的!!!

⇒⇒姑且不論,「明心見性」是否是禪宗證悟的「目標」還是“只是證悟歷程中必經的「階段」”,

⇒⇒這標題,應該改為:“禪宗證悟標的就是「佛性」and/or「如來藏自性清淨心」”才對!!

⇒⇒何以故?

⇒⇒以如來藏系經論而言,“「第八識」不等於「如來藏自性清淨心」”故!!!

⇒⇒證「第八識」, 極有可能『「錯」證』!!

⇒⇒即便「證」了,假定「證」到的是“『真妄「和合」』的阿賴耶識”,那還不是『「錯」證』!

⇒⇒錯把「石墨」當成「鑽石」、錯把「水蒸氣」當成「冰」!!

⇒⇒記得我曾經PO文給出結論,如下:

*~~~~~~~~~~~~~*

1.二乘:證入“涅槃”;

2.大乘中觀:證入「空」(“空性”、“法性”~“諸法實相”);

3.大乘唯識:證入「真如」(“空「所顯」性” “圓成實性”、“一真法界” 、“法性”~諸法實相”);

4.禪宗:證入「如來藏自性清淨心」 (“佛性”、 “「本覺」性”、“「本」心” 、“「密嚴」佛土”);

5.《平實教‧正覺宗》: 企圖“找到「剎那生滅、相似相續」的阿賴耶識” ,而想像“觸證『造物主阿賴耶和華』!-哈利路亞!!!”。

*~~~~~~~~~~~~~~~~~~~~*

 

[第二]. 作者引“例如永明延壽禪師說:【心性本無來去,亦無起滅。所經行處及自家父母眷屬等,今所見者,由昔時見故,皆是第八含藏識中,憶持在心,非今心去。亦名種子識,亦名含藏識。……若滅此心,名斷佛種性。此心本是真如之體;甚深如來藏而與七識俱。】”,然後作出如下推論:“一般來說,每個人就是八個識,可見“這個與七識同在的如來藏就是第八識”;“所以第八識,又名含藏識,並且又名如來藏。“

⇒⇒這個推論是錯誤的!!!

[1].基於:在如來藏系列經論中,“第八識是一個『被極大化了』的『「真妄和合」and/or「通真妄」』的概念”,

⇒⇒因此:正確的理解是: 【“「①「甚深如來藏」而與「②七識」俱”,『舉體而成為「③第八識」』】.

⇒⇒請特別特別留意:上述的加引號的“舉體而成為”這五個字!!

[2].我曾經PO文說過,可以拿數學形式【“複數( Complex number)”=“實數( Real number)”+“虛數(Imaginary number)”】來類比.

⇒⇒形式為: 【“C”=“A”+“Bi”】

⇒⇒【若且唯若[“Bi”=0]的情況下,則[“C”= “A”] .】

⇒⇒【“第八識”=“如來藏”+“七識”】

⇒⇒因此:

1.“第八識”≠“如來藏”;

2.若且唯若在“七識=0”的情況下,才可以說: “第八識”=“如來藏”.

3.作者說:“這個與七識同在的如來藏就是第八識”!???

⇒⇒這句話是錯誤的!!

⇒⇒宜更正為:“這個與七識同在的如來藏就是「自性清淨心」”,而“如來藏與七識同在,舉體而成為第八識”.

4. 作者說:“所以第八識,又名含藏識,並且又名如來藏。“!???

⇒⇒這句話也是錯誤的!!

⇒⇒宜更正為:“所以第八識,又名含藏識;雖然「有時可以」名為如來藏,但『畢竟「不完全等同」於』如來藏。“

 

[第三]. 有了以上理解之後,

⇒⇒我們就可知道: 禪宗證悟的標的正是“如來藏自性清淨心”,而不是“第八識阿賴耶識”!!

⇒⇒因此,作者說的“因此綜合以上這麼多禪師語錄來看,顯現文獻證據充分,並非找不到文獻佐證,並且證明禪宗證悟的標的正是第八識阿賴耶識,又名含藏識,並且又名如來藏;與 平實導師所說完全一致,也證明張志成所說並不如實。”

⇒⇒顯然,就是混淆如來藏與第八識之後,所推演出來的錯誤結論!

 

【編按:《宗鏡錄》卷34:「心正即聖。故云心正可以辟邪。如日月。正當天。草木無邪影。故知此心是凡聖之宅。根境之原。只為凡夫執作賴耶之識。成生死苦惱之因。聖者達為如來藏心。受涅槃常樂之果。若云阿賴耶識。則有名無體。以情執有。不究竟故。當證聖時。其名即捨。若云如來藏心。則有名有體。以本有非執故。至未來際不斷故。如以金作鐶。鐶相虛。金體露現。如來藏作賴耶。賴耶相虛。」(CBETA 2022.Q1, T48, no. 2016, p. 611c9-18)

《宗鏡錄》卷5:「亦可眾生迷故。成阿賴耶。如來悟故。成如來藏。如金隨工匠緣成時。展作指鐶。如指鐶隨爐火緣壞時。却復為金。成壞展轉。但是一金。更無差別。如來藏心。亦復如是。但隨染緣之時。迷作阿賴耶隨淨緣之時。悟成如來藏。本末展轉。唯是一心。畢竟無別。」(CBETA 2022.Q1, T48, no. 2016, p. 441b9-15)

《宗鏡錄》卷5:「清涼記引密嚴經偈云。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鐶。展轉無差別。即賴耶體。是如來藏。與妄染合。名阿賴耶。」(CBETA 2022.Q1, T48, no. 2016, p. 441a21-23)

《宗鏡錄》卷47:「此阿賴耶識。即是真心不守自性。隨染淨緣。不合而合。能含藏一切真俗境界。故名藏識。如明鏡不與影像合。而含影像。此約有和合義邊說。若不和合義者。即體常不變。故號真如。因合不合。分其二義。本一真心。湛然不動。若有不信阿賴耶識。即是如來藏。別求真如理者。如離像覓鏡。即是惡慧。以未了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之義。而生二執。」(CBETA 2022.Q1, T48, no. 2016, pp. 694c27-695a6)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25:「夫舍利者何。乃一真法界。常住真心。廣大光明之體也。諸佛證之。為清淨法身。菩薩修之。為金剛心地。眾生迷之。為阿賴耶識。(CBETA 2022.Q1, X73, no. 1456, p. 644c3-6 // R127, p. 574b9-12 // Z 2:32, p. 287d9-12)

《憨山老人夢遊全集》卷4:「學人往參老人於曹溪,特為發明金剛般若宗旨,以六祖初聞無住生心,一語即悟本來無物,遂得黃梅衣缽。是知三世諸佛之所證,歷代祖師之所傳,一切菩薩之所修者,皆以般若為根本,智所謂般若,乃諸佛母。是以吾人欲求出生死,證真常,非仗般若真因,必無可行之路也。所言般若者何?乃一切諸佛之法身,一切眾生之佛性,乃吾人生死業識之心體也。惟此心體本來光明廣大,但一念不覺,而為無明,迷此圓明之體,變成阿賴耶識,而為生死根株,拘此血肉之軀,封固而為我執;以執我故,則執有人人我對待是有眾生;又執眾生命根不斷,是為壽者。」(CBETA 2022.Q1, J22, no. B116, pp. 776c26-777a6)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7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