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開卷有益 (2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無問西東》 —— 心之所向,無問西東:所有的教育,最終都是指向了人生

 

作者:歐陽娟頻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183544

無問西東.jpg

抱著看爛片的心態去看了《無問西東》,結果哭成狗。

因為一顆無法平靜下來的心,

和閨蜜又去了影院二刷。

老實說,這是一部硬傷非常明顯的電影,但是它卻充滿著力量。

這個力量從一句內心拷問開始。這句話就像是我們每一次面對人生困境時的內心迷茫:人生實苦,此生何來?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如何區分洗腦和教育?

 

簡單心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332401/answer/1245185137】

 

參加心靈培訓、追隨得道上師,是近些年有精神追求者非常流行的生活方式。

人們的物質條件提高了很多,對於精神層面的追求逐漸變得多了起來,這一次滋生了"心靈熱"的土壤。富起來的人們開始想要提升自我幸福感,改善人際關係的心理教育。這一次洗腦騙局也應運而生。這一波騙局善於應用科學的包裝,利用人們想要馬上改變的急迫心情,貼合高收入群體、高知群體對於精神生活的更高追求,猶如給予他們一劑靈丹妙藥。

如何區分是真的有助於心理成長,還是洗腦邪教?

有幾個簡單的原則:

1、 它是讓你相信你自己的力量,還是它的力量?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王路:如何鑑別惡知識?

 

琅琊閣按:轉載這篇文章是因爲接觸了一些年輕的、還在上中學上大學的朋友告訴我說,他們自從接觸佛法就無心學習,不想工作,或是希望在家工作,想辦法短期賺快錢,讓自己可以全心投入學法修行。我不知道這裏面有幾分是正覺的教導,有幾分是個人的心情。

對佛法希求渴望的懇切心,我感動也非常理解,但是這種選擇有不少弊端和潛藏的心理問題需要注意:

1.智慧是全面一體、互有關聯的,努力學習擴展知識面,會讓我們對佛法理解更有深度廣度,反之,知識面窄的人其理解容易流於狹劣;

2.一個缺乏社會歷練,人格沒有經過打磨的人,看待事情不免膚淺幼稚,自己不成熟,度眾方面如何能具備善巧方便;

3.如這篇文章的作者所説,勞動的意義不在於創造價值,一個好逸惡勞、能做事不做事的人,與時代脫節,不知民間疾苦,共情能力有限;

4. 有些人追求佛法是想藉「行菩薩道」逃避現實生活的挑戰,或是逃避心理問題、家庭問題,另一種情況是用佛法給自己賦予「虛擬價值」,以此漠視自己在現實生活層面上需要面對的不足和欠缺。

本文作者王路是我在知乎上關注的作者,他佛法知識淵博,但是文章平易近人,視角獨特,對我很有啓發,一直希望分享到台灣的平臺上給大家看。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