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utiful-clouds-conifers-1064162.jpg

 

我見與無我觀 (2)

1. 大乘解脫道與小乘的不同之處

大乘的解脫果證──斷煩惱障(現行與種子)得無學解脫,雖與小乘相當(但比小乘更進一步斷煩惱障習氣),但大乘的修行斷煩惱障的方式與小乘不同。

小乘的修行以觀五蘊無常、苦、無我為主,緊扣著四聖諦的原理,一心一意厭離世間,希望在最短時間內斷除所有煩惱證「有餘涅槃」,死後入「無餘涅槃」。

若以「無我」原理總攝佛法之修證,大乘認為小乘由「無常、苦、無我、厭離」的「無我觀」,會形成一種厭世的慣性,使得解脫後(尤其是無餘涅槃)的狀態,利他的能力、智慧與作為的積極度,比起大乘的佛菩薩來說,是相當遜色的。 [1]

大乘的修行是以「空性」或「真如」做為總持,斷煩惱障的「無我觀」眾生空(或名生空、我空、人空、人無我)觀,或稱觀「我空真如」是涵攝在法空(或法無我)觀或觀一切法「法空真如」中的。 [2]

法空或法空真如的範圍牽涉到所知障,而所知障包含煩惱障,亦即能斷所知障的智慧也能斷除煩惱障。

而大乘一來因重利他,二來為避免墮入厭世、離世的慣性,因此從一開始的修行,就注重悲心、佈施等福德資糧的積集,智慧的修習,也以觀「生死涅槃空寂平等」的法空觀為主,並不急著證入解脫果。

因此瑜伽行派安立同時斷分別所知障與分別煩惱障的「見道」在初地,而見道前資糧位法空觀的修習可同時伏斷煩惱障的煩惱,因此又稱為「大乘順解脫分」。 [3]

小乘的修行,因生死心切,「一向求脫,更無他念」,證初果後,若不回心大乘,七返人天生死,必定證入「無餘涅槃」。 「大乘順解脫分」的修習則不會導致「取證」無餘涅槃的不歸路;從凡夫位即直入大乘菩薩道的,其修行不是以證小乘的四向四果為目標,而是以見道入初地為首要。

瑜伽行派如此安立修行階位,中觀宗也是如此主張,如龍樹說:

若人欲以無上大乘度生死大海者。 是人必當具足修行十地。 [4]
問曰:「已聞十地名,今雲何入初地,得地相貌及修習地? 」答曰:「若厚種善根,善行于諸行,善集諸資用,善供養諸佛,善知識所護,具足于深心,悲心念眾生,信解無上法。 具此八法已,當自發願言:我得自度已,當複度眾生,為得十力故,入于必定聚。 則生如來家,無有諸過咎,即轉世間道,入出世上道,是以得初地,此地名歡喜」。  [5]

 

為何說:「我得自度已,當複度眾生」,而不是一開始即以度生為主? 如同論說:

問曰:「何故不言我當度眾生,而言自得度已當度眾生? 」答曰:「自未得度,不能度彼。 如人自沒淤泥,何能拯拔余人? 又如為水所㵱,不能濟溺,是故說我度已當度彼。 」如說:「若人自度畏,能度歸依者,自未度疑悔,何能度所歸?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人善,若不自寂滅,安能令人寂? 是故先自善,寂而後化人。 」又如法句偈說:「若能自安身,在於善處者,然後安余人,自同于所利。 」凡物皆先自利,後能利人。 何以故? 如說:「若自成己利,乃能利於彼,自舍欲利他,失利後憂悔。 」是故說自度已當度眾生。 [6]

 

又說:

問曰:「得何利故,能成此事入必定地? 又以何心能發是願? 」答曰:「得佛十力能成此事,入必定地能發是願。 」[7]

 

大乘行者初始修行,即發菩提心,是為「世俗菩提心」。

初地證「法性」發心,是真正菩提心,稱「勝義菩提心」,且于佛道修行永不退轉,是為真實之不退轉菩轉,而且也具相當的能力能度眾生。

對於解脫的果證,瑜伽行派說初地斷「分別我執」,相當於小乘初果以上的果證,龍樹的主張也是如此:

問曰:「初地何故名為歡喜? 」答曰:「如得于初果,究竟至涅槃,菩薩得是地,心常多歡喜。 自然得增長,諸佛如來種,是故如此人,得名賢善者。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 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懶惰,不至二十九有。 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海水,余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 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一切天、龍、夜叉、幹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天王、梵王、沙門、婆羅門、一切聲聞、辟支佛等所共供養恭敬。 何以故? 是家無有過咎故,轉世間道入出世間道。 但樂敬佛得四功德處、得六波羅蜜果報滋味,不斷諸佛種,故心大歡喜。 是菩薩所有餘苦如二三水,雖百千億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于無始生死苦,如二三水渧,所可滅苦如大海水,是故此地名為歡喜。  [8]

 

小乘的「初果」,大乘的「初地」,皆可斷除「見諦所斷法」,于趣證「涅槃」是不退轉的。 印順法師在《成佛之道》中說:

在聖位中,初果是最可寶貴的,最難得的! 得了初果,可說生死已了(一定會了)。 如破竹一樣,能破第一節,第二節以下,是不費力的一破到底。 這是學佛法者當前的唯一目標。  [9]

 

印順法師上面的說法與他在《學佛三要》中說的似乎有矛盾:

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 釋尊在經中說:「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與聲聞行的多修生死無常故苦,厭離心深,是非常不同的。 大乘經的多明一切法空,即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修菩薩行的成佛大方便。 這種空性勝解,或稱「真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 時常記著:「今是學時,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 這才能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  [10]

 

既說「學佛法者當前的唯一目標是證初果」,但又說修菩薩道「今是學時,非是證時」──因為證入初果,從此不入三惡道,七返生死必入涅槃,就無法在生死中度眾生了。

那到底學大乘法的人應不應該證初果?

請注意龍樹所說的「如得于初果」之「如」。 意思是說大乘的修行,于斷煩惱障得解脫受用的程度,是「如」同初果的。

而般若經中說的「今是學時,非是證時」,並不是說不要修空觀證空性,而是不要以「聲聞作意」視生死如牢獄,急著入涅槃修行,並且修行的方式是以「空性」、「真如」為總持,觀「生死涅槃平等空寂」的法無我觀為主,因此不會「 證」入無餘涅槃。

問:菩薩道既以「空性」、「真如」為總持的修行,那麼是否不須修學聲聞道以「無常、苦、無我」為主軸的四念處、不淨觀、四諦十六行相等聲聞法?

答:菩薩為得一切種智,應學習及通達一切善法,如龍樹所說:

問曰:三十七品是聲聞、辟支佛道,六波羅蜜是菩薩摩訶薩道,何以故于菩薩道中說聲聞法? 答曰:菩薩摩訶薩應學一切善法、一切道。 如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悉學一切善法、一切道,所謂幹慧地乃至佛地。 」是九地應學而不取證,佛地亦學亦證。 [11]

 

修學時,以悲願、菩提心攝持,不墮入聲聞作意,即可「不取證」:

問曰:若菩薩具足三十七品諸法者,雲何不入聲聞法位? 答曰:「具足」者,具足觀知而不取證,了了觀知,故名「具足」。 [12]
 

問曰:聲聞人如是觀(不淨觀),心厭離,欲疾入涅槃;菩薩憐湣一切眾生、集一切佛法、度一切眾生、不求疾入涅槃故,觀是(不淨觀)九相,雲何不墮二乘證? 答曰:菩薩于眾生心生憐湣,知眾生以三毒因緣故,受今世、後世身、心苦痛。 是三毒終不自滅,亦不可以余理得滅;但觀所著內外身相,然後可除。 以是故,菩薩欲滅是淫欲毒故,觀是(不淨觀)九相。 如人憐湣病者,合和諸藥以療之;菩薩亦如是,為著色眾生,說是青瘀相等,隨其所著,分別諸相,如先說。 是為菩薩行九相(不淨)觀。 複次,菩薩以大慈悲心,行是九相,作如是念:「我未具足一切佛法,不入涅槃,是為一法門,我不應住此一門,我當學一切法門。 」以是故,菩薩行九相無所妨。 菩薩行是九相,或時厭患心起,如是不淨身可惡可患,欲疾取涅槃。

爾時,菩薩作是念:「十方諸佛說:一切法相空,空中無無常,何況有不淨! 但為破淨顛倒故習此不淨,是不淨皆從因緣和合生,無有自性,皆歸空相;我今不應取是因緣和合生無自性不淨法,欲疾入涅槃。 」

經中亦有是說:「若色中無味相,眾生不應著色;以色中有味故,眾生起著。 若色無過罪,眾生亦無厭色者;以色實有過惡,故觀色則厭。 若色中無出相,眾生亦不能于色得脫;以色有出相故,眾生于色得解脫。 」味是淨相因緣故,以是故,菩薩不于不淨中沒、早取涅槃。  [13]

 

即使是最易引起「厭離感」的九相不淨觀,只要以菩提心、大悲心為作意,不落入「疾入涅槃」之聲聞作意,並修一切法空無自性之法無我觀,就不會于成佛前「取證」涅槃。

 


[1]《十住毘婆沙論》卷1〈序品 1〉:【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于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 于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 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于諸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CBETA, T26, no. 1521, p. 20, b9-15)《大智度論》卷18〈序品 1〉:【聲聞法中雖有四諦,以無常、苦、空、無我觀諸法實相,以智慧不具足不利,不能為一切眾生、不為得佛法故,雖有實智慧,不名般若波羅蜜。 】(CBETA, T25, no. 1509, p. 195, c22-26)

[2] 《大智度論》卷31〈序品 1〉:【複次,眾生有二種:一者、著世間,二者、求出世間。 求出世間,有上、中、下:上者利根,大心求佛道;中者中根,求辟支佛道;下者鈍根,求聲聞道。 為求佛道者,說六波羅蜜及法空;為求辟支佛者,說十二因緣及獨行法;為求聲聞者,說眾生空及四真諦法。聲聞畏惡生死,聞眾生空,及四真諦,無常、苦、空、無我,不戲論諸法。 如圍中有鹿,既被毒箭,一向求脫,更無他念。 辟支佛雖厭老、病、死,猶能少觀甚深因緣,亦能少度眾生。 譬如犀在圍中,雖被毒箭,猶能顧戀其子。菩薩雖厭老、病、死,能觀諸法實相,究盡深入十二因緣,通達法空,入無量法性。 譬如白香象王在獵圍中,雖被箭射,顧視獵者心無所畏,及將營從安步而去。(CBETA, T25, no. 1509, p. 295, b7-21)《大智度論》卷4〈序品 1〉:【聲聞乘陿小,佛乘廣大;聲聞乘自利自為,佛乘益一切。 複次,聲聞乘多說眾生空,佛乘說眾生空、法空。(CBETA, T25, no. 1509, p. 85, b17-19)

[3] 《成唯識論》卷9:【何謂悟入唯識五位:一資糧位,謂修大乘順解脫分;二加行位,謂修大乘順決擇分;三通達位,謂諸菩薩所住見道;四修習位,謂諸菩薩所住修道;五究竟位,謂住無上正等菩提。 】(CBETA, T31, no. 1585, p. 48, b11-15)

[4] 《十住毘婆沙論》卷1〈序品 1(CBETA, T26, no. 1521, p. 20, a29-b1)

[5] 《十住毘婆沙論》卷1〈入初地品 2(CBETA, T26, no. 1521, p. 23, a21-b3)

[6] 《十住毘婆沙論》卷1〈入初地品 2(CBETA, T26, no. 1521, p. 24, b5-20)

[7] 《十住毘婆沙論》卷1〈入初地品 2(CBETA, T26, no. 1521, p. 24, b20-23)

[8] 《十住毘婆沙論》卷1〈入初地品 2(CBETA, T26, no. 1521, p. 25, c18-p. 26, a10)

[9] 印順,《成佛之道》( Y 12p234 )

[10] 印順,《學佛三要》( Y 15p151 )

[11] 《大智度論》卷19〈序品 1〉,(CBETA, T25, no. 1509, p. 197, b21-27)

[12] 《大智度論》卷24〈序品 1〉,(CBETA, T25, no. 1509, p. 235, b21-23)

[13] 《大智度論》卷21〈序品 1〉,(CBETA, T25, no. 1509, p. 218, b18-c17)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