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覺法義辨正:張志成——第七識不是作決定的識,不能「遍緣一切境」
01.正覺關於意根説法
在正覺同修會修學的學人,長期從蕭導師及親教師的教導中,以為第七識(意根──末那識):
一、是「作主、作決定」的識。[1]
二、能默容一切法,遍緣一切境。[2]
三、當意識存在的時候,第七識能配合意識的清晰了別力而變得相當「伶俐」,了別法塵作種種「決定」。[3]
四、眠熟無夢時,意識已斷滅,無法接受外面的訊息,若無第七識,則無法從夢中醒來。因為第七識有微弱的別境慧心所,能辨別巨大的環境變化,「決定」讓意識出生,第八識能了別第七識的「決定」,配合此決定流注意識的種子,讓意識現行,從睡眠中醒來。[4]
五、命終時,第七識「決定」捨身,第八識才會離身。
六、在「明心密意」中,第七識作出「決定」,第八識在了知第七識的「決定」後,配合其決定,流注種子,或執行所謂「密意」的功能。
正覺上述的說法皆是錯誤的。本文先就「作決定」與「能默容一切法」兩點作辨正。
02. 第七識(意根)不能作決定,作決定的是意識的思心所
一、第七識是「有覆無記性」,如果它是作決定的識,就會造作善、惡業,變成「有覆有記性」。
什麽叫「有覆無記性」?無記的意思是與善、惡業無關。
心識及其心所法依其造業的性質,分為三種性質:善、不善(惡)、無記
在唯識學,心識及其心所法依其造業的性質,分為三種性質:善、不善(惡)、無記。
無記性又可分二類:有覆無記、無覆無記。
譬如,因地阿賴耶識屬無覆無記性,因為是異熟性,不會造作善、惡業,所以是無記性;也不與我、法執相應,因此不會障礙聖道隱蔽自心,所以是無覆性;總合說為無覆無記性。[5]無垢識則屬於出世或勝義善性。
第七識屬無記性,不造善、惡業。
第七識的體性,《成唯識論》卷5中說:
末那心所何性所攝?有覆無記所攝,非餘。此意相應四煩惱等,是染法故,障礙聖道隱蔽自心,說名有覆。非善、不善,故名無記。如上二界諸煩惱等,定力攝藏是無記攝。此俱染法,所依細故,任運轉故,亦無記攝。若已轉依,唯是善性。[6]
因地的第七識稱為「染污末那」,因為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四煩惱相應,障礙聖道隱蔽自心,所以是有覆性,但與第七識相應的煩惱力量薄弱,不足以造出善、惡業,所以是無記性,合為有覆無記性。
意識造業的範圍可通善、不善(惡)、無記三性,[7]所以會造作善、惡業的是意識。
如果作決定造業的不是第七識,那是誰決定?決定的機制是什麽?
身口意三業的主體是意業,由意業決定身口二業,意業的本質是思心所,「作決定」就是思心所的功能。
窺基大師在《說無垢稱經疏》卷2說:
《顯揚論》云:身、語二色,性非善惡,表善惡故,假名善惡,故體即思。思有三種:一、審慮思,審慮所作故。二、決定思,決定將作故。三動發思,正起動作故。取此第三。為業道體。[8]
世親菩薩的《大乘成業論》卷1:
思有三種:一、審慮思,二、決定思,三、動發思。若思能動身,即說為身業,此思能引令身相續異方生因風界起故,具足應言動身之業。……此亦如是十業道中,初三業道許身業攝,謂殺生不與取欲邪行。如何思業而得彼名?由此思業能動其身,令行殺盜及邪行故,思力動身令有所作即名思作,如世間說狂賊燒村薪草熟飯。思復云何得名業道?思有造作,故名為業。復與善趣、惡趣為道,通生彼故,得業道名。[9]
上面兩段說明了造業的過程。譬如有人缺錢,意識起了偷竊的意圖(審慮思,審慮所作故),在商店裡心理掙扎了一番,最後還是決定要偷竊(決定思,決定將作故),然後起了念頭動手去偷(動發思,正起動作故),這樣造作了不善的意業以及身業。
總結:若我們平時造作身口意業的「決定」,是來自第七識的思心所,則第七識會造善、惡業,它就不是有覆無記性,就會違背《成唯識論》的説法。
從上面的論證可知,如果如正覺所說,平日我們的行動是因為第七識了知意識的覺知與想法後,作出發起動作的決定(動發思、意業)來動發身口業,那麼造業的心識就是不是意識,而是第七識了,這樣第七識就變成跟意識一樣是「通三性」,會造善、惡業,不是有覆無記性了。
所以正覺的說法是錯誤的,整個「決定」的過程,從頭到尾全都是來自意識的「思心所」。
03. 《成唯識論》說第七識不與「我瞋」相應,假如第七識會作決定,就會出現與「我瞋」相應的心所
凡夫平日歷緣對境,會產生樂受、苦受,因此對境界會有「貪、瞋」的心行出現,然後有善、惡的三業出現。
《阿含經》中以「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來分析其中的內容。在六根觸六塵後,會有「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出現,「貪、瞋」的心所屬於「六想身」,然後有相應於「貪」或「瞋」各別的「六思身」會出現,凡夫會在此時有相應的我、我所見產生,引發執取或排斥的行為。如《雜阿含經》卷5說:
云何見行是我?謂六思身——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於此六思身一一見是我,是名行即是我。云何見行異我?謂色是我,行是我所。受、想、識是我,行是我所,是名行異我。[10]
所以如果第七識是遇緣對境在作決定的心,在遇到不喜歡的境界時,會認同意識的「想與思」,而有與「瞋」相應的「思心所」出現,「決定」作出瞋怒、排斥的身口業,第七識將會與「我瞋」相應,這樣則違背《成唯識論》的說法。
《成唯識論》卷4說:
此意相應有幾心所?且與四種煩惱常俱,此中俱言顯相應義。謂從無始至未轉依,此意任運恒緣藏識,與四根本煩惱相應。其四者何?謂我癡、我見并我慢、我愛,是名四種。[11]
第七識只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四煩惱相應,沒有「瞋」的煩惱心所。為何如此?因為:
我愛者謂我貪,於所執我深生耽著,故名我愛。……愛著我故,瞋不得生。故此識俱煩惱唯四。[12]
「貪(包括我貪、我愛)」與「瞋」不會一起出現,如《瑜伽師地論》卷55中說:
問:煩惱自性有幾種?答:有六種。一、貪,二、瞋,三、無明,四、慢,五、見,六、疑。問:何煩惱與何煩惱相應?答:無明與一切(相應)。疑都無所有(相應)。貪、瞋互相無(有相應)。[13]
總結,因地第七識恆常與我愛(一種貪)相應,所以沒有任何一剎那與「瞋」相應,也不會有由「瞋」引發的思心所作瞋怒、排斥的「決定」。但現實情況是我們常有對境界因瞋而發怒、排斥的「決定」,所以說第七識於現實生活中「作決定」是錯誤的說法。現實生活中所有對各種境界反應的「決定」,都是來自於意識的思心所。
04. 第七識恆內執第八識見分為我,不緣其它境,所以不可能去了知意識的覺知,然後作決定
《成唯識論》卷4說:
如是已說此識所依,所緣云何?謂即緣彼,彼謂即前此所依(的第八)識。聖(教)說,此(第七末那)識緣藏識故。(緣藏識四分中的那些呢?)……應知此(第七)意(根末那識),但緣藏識(的)見分,非餘。彼(藏識見分)無始來,一類相續,似常一故,恒與諸法為所依故,此(第七末那識)唯執彼(藏識見分)為自內我。……未轉依位,唯緣藏識。既轉依已,亦緣真如及餘諸法,平等性智證得十種平等性故,知諸有情勝解差別,示現種種佛影像故。[14]
因地第七識(染污末那)的所緣境,只有第八阿賴耶識的見分,不緣阿賴耶識其餘三分乃至餘法。因為第八阿賴耶識的見分,無始以來雖然念念生滅,但一類相續,顯示出似常、似一的「我」相,凡夫的染污末那因此將第八阿賴耶識的見分執為「自內我」,這就是俱生我、法執的內容。轉依位(佛果)時,染汙的第七識轉為清淨末那或平等性智,此時可緣一切法。
由上可知,因地第七末那識只向內緣第八阿賴耶識的見分,不可能去「了知意識的覺知」,然後作決定。正覺的說法,完全是不懂唯識學的想像。
05.正覺所說的「意根能默容一切法、遍緣一切境」是錯解《楞嚴經》經文後的想像產物
正覺同修會常有下列的說法:
第七識意根末那具有「遍計所執」的自性,這樣的自性是不同於意識這個法界;意識在同一剎那只能緣於同一境界相,但是意根這個法卻能夠默容諸法,因為祂能夠同時緣於一切境界相。……意根末那不能了別五塵境相,只能了別六塵中的法塵,可是意根因為遍緣一切境界相的關係,這個心只能了別法塵有了變動相,可是對於法塵真正內涵,其實祂還是完全不能知道,祂需要依賴意識心的我伴隨現前,藉由意識心才能夠去作詳細分別。[15]
正覺的說法是誤解了《楞嚴經》中的經文,經中說:
阿難!云何名為眾生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位方有十,流數有三。一切眾生織妄相成,身中貿遷,世界相涉;而此界性,設雖十方定位可明,世間秖目東西南北,上下無位中無定方,四數必明與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轉十二,流變三疊一十百千,總括始終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阿難!汝復於中克定優劣,如眼觀見後暗前明,前方全明後方全暗,左右傍觀三分之二,統論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無德,當知眼唯八百功德;如耳周聽十方無遺,動若邇遙諍無邊際,當知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如鼻嗅聞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闕中交,驗於鼻根三分闕一,當知鼻唯八百功德;如舌宣揚盡諸世間出世間智,言有方分理無窮盡,當知舌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如身覺觸識於違順,合時能覺離中不知,離一合雙,驗於身根三分闕一,當知身唯八百功德;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惟聖與凡無不苞容盡其涯際,當知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16]
此段經文是在比較六根的功德(功能),假設全面的功德是1200,由眼根所觸的色塵範圍是前方以及左右約三分之二的視野,所以其功德是1200乘以2/3,等於800,所以說「眼唯八百功德」。由耳根所觸的聲塵來源遍四方,所以是「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同理,由於意根所觸的法塵境,內容包含五塵的見聞覺知以及抽象的概念乃至出世間的智慧對境──一切法;所以說「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
「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的意思是,意根能以一切法的内容當作「法塵」,並不是說意根能了別一切法;因為此段經文皆在討論「根」的功德,不是在討論「識」的了別性。意根能以一切法的內容當作「法塵」,所以依此根產生的「意識」能了別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並不是正覺所説的,意根/第七識自己可以了別一切法。
在唯識學,「意──末那」有二層意義:
一是作為意識生起的所依根(增上緣),所以稱為意根;
二是作為能了別境界的識,稱為「第七識、末那識」。
從前面的討論可知,第七識只能緣(了別)「第八識見分」,不可能緣(了別)「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楞嚴經》說「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的正解是「意根能觸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的法塵」,如同「耳根能觸來自十方的聲塵」。
「默容」的意思是根的觸境功能,並不是了別、緣慮的意思。
總結:
- 意根默容一切法的意思是指它作爲意識的根,能夠觸一切法塵,以「能夠默容(觸)一切法(塵)的意根」生出的意識,才能夠了別(緣)一切境界。
- 當意根是指因地的「第七末那識」時,它無法了別(緣)一切境界,只能了別第八識的見分。
- 從《成唯識論》的唯識正理,第七識不可能「遍緣一切境界相」,正覺的說法是一種錯解經文、不明唯識義理的想像產物。
[1] 平實導師著《真實如來藏》,頁5:【能作主之心則是意根──末那識。眾生恆審思量,處處作主,時時作主。餓了決定吃飯,飯吃膩了決定吃麵。身體養時決定用手去抓,睡飽了決定起床,進入定中住煩了決定出定……。凡此種種皆因能知之六轉識覺觀以後,了知餓,膩、癢、煩……等等,而由意根末那識決定要吃飯或出定。】
[2] 〈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第20集〉:【意識在同一剎那只能緣於同一境界相,但是意根這個法卻能夠默容諸法,因為祂能夠同時緣於一切境界相。】引自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1/4733-a21_020
[3] 〈學佛釋疑 (二) 第55集正圜老師開示:何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在說明萬法唯識之前,我們先來看唯識學上很有名的一首偈:「八個兄弟共一胎,一個伶俐一個呆,五個門前作買賣,一個家裡把帳開。」這首偈的意思就是在顯示八識心王和合運作的道理……接下來,我們繼續說明「一個伶俐一個呆」,這個伶俐的心就是指意根,因為意根祂時時思量一切法、處處思量一切法,祂時時決斷、處處作主;既然能夠時時決斷、處處作主,那祂當然是很伶俐啊!要不然祂怎麼能夠決斷呢?怎麼能夠作主呢?因此這個伶俐的心就是指末那識意根。】引自https://penitent321.pixnet.net/blog/post/437202820-%E2%97%8F%E5%A6%99%E4%BE%9B%EF%BD%9E%E5%85%AB%E5%80%8B%E5%85%84%E5%BC%9F%E5%85%B1%E4%B8%80%E8%83%8E
[4] 〈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第20集〉:【譬如說在天將亮、快要睡醒的時刻,我們八識心的運作情形是這樣子的:首先有意根末那我警覺到有了外法塵的變動(比如天變得明亮,有了種種聲音的擾動等等),末那警覺到了這樣的法塵變動相,但是末那無法知道這個法塵的詳細內涵,因此會作意令這個意識心我現前幫祂作分別,乃至繼續令前五識心的我,比如耳識或是眼識一一來現前,最後藉由前六識心的分別,才會知道說天已經亮了、是起床的時候了,意根末那我因此就會作最後的決定,要起床了。但是如果當時色身還是疲累的,雖然經由六識心的我,已經知道天亮了、該起床了,但是這個時候意根末那我就會作出另外一個決定──繼續睡覺的決定,就不會作意讓第八識來配合流注,繼續現前這前六識心,於是你又昏昏沉沉地睡去了。這樣八識心王的運行非常的完美,彼此合作無間,因此才能夠成就一個有情眾生能夠在世間生活以及生存。】引自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1/4733-a21_020
[5] 《成唯識論》卷3:「法有四種:謂善、不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阿賴耶識何法攝耶?此識唯是無覆無記,異熟性故。」(CBETA, T31, no. 1585, p. 12, a19-21)
[6] (CBETA, T31, no. 1585, p. 23, c6-11)
[7] 《八識規矩頌》說意識是: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輪時易可知。
[8] (CBETA, T38, no. 1782, p. 1026, a13-16)
[9] (CBETA, T31, no. 1609, p. 785, c23-p. 786, a9)
[10] (CBETA, T02, no. 99, p. 34, c14-18)
[11] (CBETA, T31, no. 1585, p. 22, a24-28)
[12] 《成唯識論》卷4 (CBETA, T31, no. 1585, p. 22, b2-13)
[13] (CBETA, T30, no. 1579, p. 603, a21-24)
[14] (CBETA, T31, no. 1585, p. 21, c17- p. 22, a16)
[15] 〈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第20集〉(引自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1/4733-a21_020)
[16]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4 (CBETA, T19, no. 945, p. 122, c12-p. 123, a5)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