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覺法義辨正:蕭導師錯解如來藏、第八識、真如 (下篇)
05 體系二:如來藏系
心性如來藏系的經論,結合如來藏系與純粹唯識系的思想,以《楞伽經》為代表。然而要了解心性如來藏系的法義,必須先於(不雜唯識思想的純粹)如來藏系有概要了解。
如來藏系的法義架構:如來藏的原始意涵,要經由如來藏系的經典來了解。相對於純粹唯識系以第八識為一切法之所依,如來藏系的代表經典《如來藏經》、《勝鬘經》、《大般涅槃經》等,以如來藏為一切法之所依。
如來藏為一切法(包括生死流轉與涅槃還滅)之所依。[2]一切眾生皆有自性清淨、不生不滅、具足無量佛法功德的如來藏,但是被客塵煩惱所覆,所以不能顯現;[3]若能去除客塵煩惱,如來藏則能顯現,即是如來法身、如來智。[4]
這是以如來法身為一切眾生的真正本質、主體而架構的立論,主體的如來法身被客體的煩惱藏所覆蓋時,稱為如來藏。[5]
如來藏雖然是眾生的主體,但並不是外道、凡夫我見所執的「我」,仍為「無我」之境界。[6] 然而《大般涅槃經》強調佛果的「常、樂、我、淨」,甚至將此如來藏、佛性稱為「真(實)我、我」,[7]後來僅在中國才有的《楞嚴經》以及中國禪宗,即因此將如來藏稱為「真心」(見下段心性如來藏系的討論)。[8]
如來法身、如來藏,其本質即是空智,稱為如來藏空智。「空智」有兩個涵義:脫離一切客塵煩惱藏,稱為空如來藏;具足無量不可思議佛法功德,稱為不空如來藏。[9]
純粹唯識系以生滅變動的第八識為一切法之所依,一切有漏、無漏色、心有為法分別由第八識中的有漏、無漏種子現行而有,種子與現行皆是生滅之有為法;而不生滅之無為法、真如是不離有為法而存在之法性。
如來藏系以不生不滅的如來藏為一切法(包括有漏雜染之生死)之所依,相對於純粹唯識系,如來藏有類似第八識能出生一切法的概念。但是如來藏系不討論種子與八識,也不交待生死雜染法如何由如來藏出生,而且界定如來藏為不生不滅(相對於純粹唯識系為無為法、真如)、自性清淨(相對於純粹唯識系為無漏)。
因此如果純粹唯識系引入如來藏的概念,以之為第八識,則將面臨以下兩個法義內在的邏輯矛盾:
一、無為法、真如可出生色、心有為法;
二、清淨無漏法可出生雜染有漏法。所以純粹唯識系的經論如《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成唯識論》幾乎完全避免如來藏的名相,以便維持法義的嚴謹度,是可以理解的。[10]
比對純粹唯識系與如來藏系二體系,可以發現純粹唯識系對法相(尤其是有為與無為、生滅與不生不滅)的界定非常嚴謹。
如來藏系對於無為、不生不滅的界定較寬鬆,如來藏被定義為無為、不生不滅,但卻具有「無漏有為」的性質,類似《攝大乘論》廣義的圓成實性──真如無為法與無漏有為法。
底下以表列出《成唯識論》的第八識與《勝鬘經》的如來藏二者之間的比較:
|
《成唯識論》的第八識 |
《勝鬘經》的如來藏 |
生滅或不生不滅 |
生滅 |
不生不滅 |
常或斷 |
非常非斷,以「恆轉」故 (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轉:念念生滅、前後變異) |
常住不變 |
有為或無為 |
有為 |
無為 |
有漏(雜染)或無漏(清淨) |
因地(阿賴耶識、異熟識):有漏、雜染 果地(無垢識):無漏、清淨 |
自性清淨 |
依他起性或圓成實性(狹義圓成實性指無為法、真如;廣義圓成實性包含真如以及淨分依他起性) |
因地(阿賴耶識、異熟識):染分依他起性 果地(無垢識):淨分依他起性 |
廣義的圓成實性(真如無為以及具足無量不可思議佛法功德──淨分依他起性) |
善性、不善性、無記性(有覆無記、無覆無記) |
因地(阿賴耶識、異熟識):無覆無記性 果地(無垢識):(有為)善性 |
(有為與無為)善性 |
06 體系三:心性如來藏系
心性如來藏系的經典(以《楞伽經》為代表),結合如來藏系與純粹唯識系二者的思想,融合第八識、真如、如來藏的概念,這種結合導致後世學人經常誤解其義。
《楞伽經》採用純粹唯識系的「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的法義,但同時將如來藏與第八識(阿賴耶識、藏識、識藏)二者的概念組織在一起,產生如來藏藏識(如來藏識藏)一詞,也提出了「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這種說法。
然而此經內同時有「名為如來藏的阿賴耶識」[11]、「名為阿賴耶識的如來藏」[12]、「如來藏阿賴耶識(如來藏藏識)」[13]、「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14]的說法,這些表述方式,令一般讀者很難厘清第八識(阿賴耶識、藏識、識藏)、如來藏、如來藏藏識三個名相的意涵,閲讀理解時將三者含糊籠統地視爲完全等同的概念。
純粹唯識系的經論完全沒有如來藏概念,單以第八識為一切法之所依。《楞伽經》雖然談八識心、唯識思想,但是它與《勝鬘經》的立論一樣,以如來藏為一切法的所依(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以「如來藏為主體,而為客塵煩惱所覆,是為如來藏藏識」──亦即「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的架構來論述第八識:
第八識 (如來藏藏識)是不生不滅的如來藏(自性清淨心、真心、真識、真相、智)與生滅的、覆障此如來藏的客塵染污的和合體。
如來藏藏識,本性(因為主體是如來藏、真心、真相)是清淨的,但是被作為客體的、生滅的客塵染污覆障,顯現為不淨的、生滅的藏識(識藏,阿賴耶識、妄心、業相)[15]。
菩薩想要勝進成佛道,應該淨除客塵染污,清淨如來藏藏識之名──讓如來藏藏識回復為本來清淨的真心、真識、真相──即是如來藏顯現為佛的智慧心、無垢識。
在此架構下,《楞伽經》引用唯識系的種子(習氣)的說法,綜合而說的義理是:
一切法皆由第八識(如來藏藏識)中的種子(經中稱為有漏、無漏習氣)所出生,顯現為八種識或二類識(現識──第八識,分別事識──七轉識;劉宋譯本多了一個真識──潛在或現行的無漏識)[16];或三種識相:轉相、業相、真相。[17]
凡夫顯現的心識相是生滅的業相、轉相(即唯識系中的有漏第八識──阿賴耶識、異熟識以及有漏七轉識,整體的八識心皆是虛妄分別心,禪宗稱為妄心),八識心的真相(智相識,即唯識系的無漏識,禪宗稱為真心)從未顯現。
見道時,無分別智、真心(八識的真相、無漏識)第一次顯現。
成佛時,覆障真識的種種虛妄分別習氣(有漏種子)滅盡(即客塵染污覆障滅盡),由有漏種子現行而生的染分依他(有漏五蘊)也滅盡(稱為相滅、業相滅),[18]此時由無漏習氣顯現的識相就是不生不滅的真相、真識、無漏識圓滿顯現(即佛的無漏八識及四智)。[19]
所以《楞伽經》的「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是指第八識(如來藏藏識)的主體、自體是如來藏(不生不滅的無漏習氣、自性清净心、真相、成佛潛能)而為客塵煩惱(生滅的有漏習氣)所障覆。
因地時,如來藏藏識以及所出生的七轉識顯現為業相(妄心);成佛時,作為客體的生滅有漏習氣(客塵煩惱)滅盡,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的如來藏藏識復原為只是攝藏不生不滅無漏習氣的主體如來藏,此時稱為如來法身、如來智,唯識系稱為無垢識,經中稱此過程為清淨如來藏藏識之名。此時八識的業相滅,八識的真相(真心)顯現(即唯識系的無漏八識或四智)。[20]
07《楞伽經》與《成唯識論》的對比
以《成唯識論》嚴密的法相定義為本,對比《楞伽經》中的如來藏概念,可發現《楞伽經》中如來藏的意涵包括以下概念:
一、唯識系中第八識的無漏種子、潛能部分(唯識系中屬無漏有為法);[21]
二、真如、空性、無我、圓成實性的意義,具不生不滅的體性(唯識系中屬無漏無為法);[22]
三、唯識系中第八識(阿賴耶識、藏識)的代名詞,常合稱為如來藏藏識,攝藏一切種,能出生一切法。[23]
四、前面一、二的結合,被其他經典稱為「真如心」[24]、「心真如」[25]、「自性清淨心」[26]、「如來空性之智」[27],結合第八識中的無漏種子、潛能部分(不空如來藏,具無量佛功德)與真如(空如來藏),[28]雙具唯識系中生滅的無漏有為法、不生不滅的無漏無為法二種體性。
這種説法在唯識系中是一種矛盾的說法,一個法(譬如阿賴耶識)若歸屬生滅的有為法,就不可能同時具不生不滅無為法的體性。
《楞伽經》等經論,是以第八識中的無漏部分(如來藏、自性清淨心)作為主體、有漏部分(客塵煩惱)為附屬的架構──自性清淨心而為客塵所染來形容第八識,與《成唯識論》有二點主要的不同:
一、《成唯識論》則界定第八識,整體是不常不斷、生滅變動的有為法,不是「生滅與不生不滅和合」,從不用恆常、不生不滅、本性清淨來形容因地第八識。
《楞伽經》將因地第八識整體稱為如來藏藏識(但有時又只稱如來藏、藏識、阿賴耶識為第八識整體),此識的結構是「生滅與不生不滅和合」,主體是恆常、不生不滅、本性清淨的如來藏、自性清淨心,附屬是無常、生滅、不淨的客塵煩惱。經中常以主體的「自性清淨」、「本性清淨」、「不生不滅」體性來形容整體第八識,但又會說它「客塵所染而為不淨」。譬如《大乘入楞伽經》中說:
是故,大慧!菩薩摩訶薩欲得勝法,應淨如來藏藏識之名。大慧!若無如來藏名藏識者,則無生滅。然諸凡夫及以聖人悉有生滅,是故一切諸修行者,雖見內境界住現法樂,而不捨於勇猛精進。大慧!此如來藏藏識,本性清淨,客塵所染而為不淨,一切二乘及諸外道,臆度起見不能現證,如來於此分明現見,如觀掌中菴摩勒果。[29]
大慧!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離我我所,以不覺故,三緣和合而有果生。外道不知執為作者,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藏識,生於七識無明住地,譬如大海而有波浪,其體相續恒注不斷,本性清淨,離無常過、離於我論。[30]
二、《成唯識論》清楚界定第八識是生滅的有為法,第八識中的無漏習氣(種子)仍屬剎那生滅的無漏有為法;只有真如是非剎那、不生不滅的無為法。
《楞伽經》將「生滅與不生不滅和合」第八識中的生滅、客塵染污部分稱為「剎那法」,不生不滅、無漏部分稱為「非剎那法」:
大慧!如來藏名藏識,所與意等諸習氣俱是剎那法,無漏習氣非剎那法,此非凡愚剎那論者之所能知。彼不能知一切諸法有是剎那、非剎那故,彼計無為同諸法壞,墮於斷見。[31]
「無漏習氣」即是「自性清淨心、如來藏、真如心」,成佛後成為「佛法身、無垢識、四智」,恆常不斷滅。「無漏習氣」──「自性清淨心、如來藏、真如心」在此經中雙具無漏有為、無漏無為的體性,但此處界定為「非剎那」,亦即不生不滅的無為法。
《楞伽經》與《成唯識論》相同的地方:
一、第八識中的無漏種子(如來藏藏識中的無漏習氣、自性清淨心,《起信論》中的本覺)在見道前從未現行過。
二、有漏種子(習氣)出生有漏識,無漏種子出生無漏識。佛地之無垢識,即是如來藏藏識去除有漏習氣後之真識、真相、智相識,皆是永不斷滅之真與常(一說為相續常,另一說為不變之恆常)。
08《起信論》的「一心二門」與「不生滅與生滅和合」
中國佛教流行的《起信論》,法義接近《楞伽經》,屬於心性如來藏系,但論中有關阿賴耶識、如來藏、真如、「不生滅與生滅和合」等名相概念,與《楞伽經》又不盡相同;與《成唯識論》的差異更大,必須視為不同體系,不能隨意混同而論。
《起信論》的「一心二門」是將一切法(法界)攝歸為「一心」(譬喻為海),然後可由兩個角度(門)看此「一心」:「心真如門」與「心生滅門」。
「心真如門」是說此「一心、法界」的本質是不生不滅的心性──稱為心真如、真如心、真如、真心、如來藏、本覺、自性清淨心(譬喻為海中的水,其濕性不生不滅、不變動)。
「心生滅門」是說依著不生不滅的如來藏、真如心(譬喻為水、寂靜的海整體),因為無明、妄念(譬喻為風)而有生滅心,稱為阿賴耶識(譬喻為有各種波浪起滅的海整體;八識心、色法等境界差別之相譬喻為起滅的波浪)。[32]
「一心二門」是由兩個角度(門)看此「一心」,並不是說:第八識可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不生不滅的心體,另一部分是生滅的種子。
《起信論》的「心生滅門」之「阿賴耶識為不生滅與生滅和合,與如來藏非一非異」的義理,大體依《楞伽經》的「生滅與不生不滅和合」而立,描述方式有細節不同。《起信論》之阿賴耶識是指因地生滅心整體(八識整體),不是單指第八識或如來藏藏識,所以稱為(不生滅與生滅和合的)和合識、(生滅的)相續心;待修行滅除無明後,破和合識相、滅生滅的相續心相,不生不滅的法身顯現(如來藏出纏、本覺顯現稱為究竟覺)。[33]
09 正覺同修會法義不同於大乘經論正義之處
一、蕭導師:廣義的阿賴耶識,即第八識,又稱為如來藏,其體性是不生不滅的圓成實性,因為它具有「圓滿地成就諸法的真實性」。
正義:第八識是生滅變動的有為法,屬依他起性。
二、蕭導師:第八識不分別六塵,所以是「無分別心」,前六識會分別六塵,所以是「分別心」;能夠以能分別的意識心去找到無分別的第八識,就是唯識經論所說的「無分別智」。
正義:第八識並非不分別六塵,它的「無分別」類似前五識及率爾初心的五俱意識的「無分別」(自性分別)。無分別智是經由聞思修正見、四尋思唯識觀證見一切法的法性(真如)而生起的智慧;並不是找到第八識的智慧稱為無分別智。
三、蕭導師:真如即是、只是「第八識所顯示的真實性、於六塵如如不動心的如如性」,找到第八識,可現觀其真如性,即是唯識經論所說的「(無分別智)證真如」。
正義:真如是一切有為法之實性(法性),不是「只是第八識所顯示的性」;「真」是真實有、勝義有,「如」是如常、不變異,不是「於六塵如如不動心」的意思。第八識的「有」是屬於依他起性的幻有,非圓成實性的真實有;「真如」的「有」才是圓成實性的真實有、勝義有。
四、蕭導師:第八識可分為「不生不滅的心體──見分」以及「生滅的種子」二部分,這就是《楞伽經》、《起信論》所說的「生滅與不生不滅和合」、「一心二門」。「不生不滅的心體──見分」即《成唯識論》所說的「不可知之了(別)」、《起信論》所說之「本覺」。所以第八識可以因為此「心體」而稱其體性為「不生不滅」、「本來清淨」、「自性清淨」、「無漏」、「圓成實」性。
正義:《成唯識論》的「第八識心體(識體)」指謂的是整體的第八識(若要分析為部分,則可分析為二分——見分、相分,或三分——自證分、見分、相分,或四分──自證分、證自證分、見分、相分。種子是其相分;不可知之了(別)是其見分)。第八識的體性,因地(阿賴耶識、異熟識)是無覆無記性、屬於有漏有為法,果地(無垢識)是善性、屬於無漏有為法(淨分依他起性或廣義圓成實性);從因地至果地,皆是生滅變動的有為、依他起性法。
《楞伽經》的「生滅與不生不滅和合」是指第八識(如來藏藏識)「主體、自體是如來藏(不生不滅的無漏習氣、自性清淨心、真相、成佛潛能)而為客塵煩惱(生滅的有漏習氣)所障覆;因地時顯現為業相(妄心),成佛時業相滅,真相(真心)顯現」的形容,並不是如蕭導師所說的「第八識由不生不滅的心體(見分、真心)與生滅的種子組合而成」。
《起信論》的「一心二門」是將一切法(法界)攝歸為「一心」(譬喻為海),然後可由兩個角度(門)看此「一心」:「心真如門」與「心生滅門」。「心真如門」是說此「一心、法界」的本質是不生不滅的心性──稱為心真如、真如心、真如、真心、如來藏、本覺、自性清淨心(譬喻為海中的水,其濕性不生不滅、不變動)。「心生滅門」是說依著不生不滅的如來藏、真如心(譬喻為水、寂靜的海整體),因為無明、妄念(譬喻為風)才會有生滅心,稱為阿賴耶識(譬喻為有各種波浪起滅的海整體;八識心、色法等境界差別之相譬喻為起滅的波浪)。[34]
「一心二門」是由兩個角度(門)看此「一心」,並不是如蕭導師所說的【阿賴耶識的體是恒、是常,本性永遠不變,不生不滅;阿賴耶識所含藏的種子,是生滅門,常常在變異……這就是《起信論》所說的一心有二門:生滅門與不生滅門和合為一心[35]──第八識由不生不滅的心體與生滅的種子組合而成】。
五、蕭導師:「眾生心」──「一心」是「真心與妄心和合運作」;真心即第八識心體──亦即《起信論》中之「本覺」,一直在顯現作用,只是凡夫不能現觀;開悟明心就是以第六意識的妄心參禪去找到真心的所在,現觀其作用。
正義:《起信論》的「真心」是指眾生因地的「眾生心、一心、生滅的阿賴耶識、妄心」(譬喻如波濤洶湧的大海整體)經過修行「離於念(妄念、妄想、無明)」時,才顯現的狀態(譬喻如無風的寂靜大海整體),即諸佛之法身、真如心、究竟覺。[36]換句話說,真心是眾生因修行滅除無明、客塵煩惱才顯現的,並不是蕭導師所說的「一直在顯現作用的第八識」。修行是要經由止觀觀察現象來「離念」──離妄想、無明、虛妄分別,而讓凡夫的「眾生心」由妄心(有漏八識、虛妄分別心、生滅的阿賴耶識)轉變成全體是不生不滅的真心、真如心(無漏八識)的狀態,[37]並不是要找那無法現觀的第八識。
[1] 《成唯識論》卷3:【云何應知此第八識離眼等識有別自體?聖教正理為定量故。謂有大乘阿毘達磨契經中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頌中初半顯第八識為因緣用,後半顯與流轉還滅作依持用。「界」是因義,即種子識,無始時來展轉相續親生諸法,故名為因。「依」是緣義,即執持識,無始時來與一切法等為依止,故名為緣。謂能執持諸種子故,與現行法為所依故,即變為彼及為彼依。……「由此有」者,由有此識;「有諸趣」者,有善惡趣;謂由有此第八識故,執持一切順流轉法,令諸有情流轉生死。……「及涅槃證得」者,由有此識故,有涅槃證得;謂由有此第八識故,執持一切順還滅法,令修行者證得涅槃。」(CBETA, T31, no. 1585, p. 14, a10-b6)
[2]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卷1:「世尊!生死者依如來藏,以如來藏故,說本際不可知。世尊!有如來藏故說生死,是名善說。世尊!生死,生死者,諸受根沒,次第不受根起,是名生死。世尊!死生者,此二法是如來藏。世間言說故,有死有生,死者謂根壞,生者新諸根起,非如來藏有生有死。如來藏者離有為相,如來藏常住不變。是故如來藏,是依、是持、是建立。世尊!不離、不斷、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世尊!斷脫異外有為法依持、建立者,是如來藏。」(CBETA, T12, no. 353, p. 222, b5-14)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卷1:「世尊!若無如來藏者,不得厭苦樂求涅槃。何以故?於此六識及心法智,此七法剎那不住、不種眾苦,不得厭苦、樂求涅槃。世尊!如來藏者,無前際,不起不滅法,種諸苦,得厭苦、樂求涅槃。」(CBETA, T12, no. 353, p. 222, b14-19)
[3]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卷1:「世尊!如來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藏。此自性清淨如來藏,而客塵煩惱、上煩惱所染,不思議如來境界。何以故?剎那善心非煩惱所染;剎那不善心亦非煩惱所染。煩惱不觸心,心不觸煩惱,云何不觸法,而能得染心?世尊!然有煩惱,有煩惱染心,自性清淨心而有染者,難可了知。唯佛世尊!實眼實智,為法根本、為通達法、為正法依,如實知見。」」(CBETA, T12, no. 353, p. 222, b22-c1)
[4] 《大方等如來藏經》卷1:「善男子!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貪欲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加趺坐儼然不動。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又善男子!譬如天眼之人觀未敷花,見諸花內有如來身結加趺坐,除去萎花便得顯現。如是善男子!佛見眾生如來藏已,欲令開敷為說經法,除滅煩惱,顯現佛性。善男子!諸佛法爾,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眾生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但彼眾生煩惱覆故。如來出世廣為說法,除滅塵勞淨一切智。善男子!若有菩薩信樂此法,專心修學便得解脫成等正覺,普為世間施作佛事。」(CBETA, T16, no. 666, p. 457, b28-c12)
[5]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卷1:「世尊!過於恒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成就,說如來法身。世尊!如是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CBETA, T12, no. 353, p. 221, c9-11)
[6]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卷1:「世尊!如來藏者,非我、非眾生、非命、非人。如來藏者,墮身見眾生、顛倒眾生、空亂意眾生,非其境界。」(CBETA, T12, no. 353, p. 222, b19-21)
[7] 《佛說大般泥洹經》卷5〈13 如來性品〉:「真實我者是如來性,當知一切眾生悉有,但彼眾生無量煩惱覆蔽不現。」(CBETA, T12, no. 376, p. 883, b15-17) 《大般涅槃經》卷7〈4 如來性品〉:「善男子!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如是我義,從本已來,常為無量煩惱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見。」(CBETA, T12, no. 374, p. 407, b9-11)
[8]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1:「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CBETA, T19, no. 945, p. 106, c27-29)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2:「諸善男子!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如來說為可憐愍者。」(CBETA, T19, no. 945, p. 110, c21-p. 111, a2)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2:「此見妙明與諸空塵亦復如是,本是妙明無上菩提淨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與聞見,如第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CBETA, T19, no. 945, p. 112, b25-27)
[9]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卷1:「世尊!有二種如來藏空智。世尊!空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世尊!不空如來藏,過於恒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世尊!此二空智,諸大聲聞能信如來。一切阿羅漢、辟支佛空智,於四不顛倒境界轉。是故一切阿羅漢、辟支佛,本所不見、本所不得。一切苦滅,唯佛得證,壞一切煩惱藏,修一切滅苦道。」(CBETA, T12, no. 353, p. 221, c16-23)
[10] 世親《攝大乘論釋》卷6〈2 釋應知勝相品〉:「論曰:四種清淨法者。一、此法本來自性清淨。謂如如、空、實際、無相、真實、法界。釋曰:由是法自性本來清淨,此清淨名如如;於一切眾生平等有,以是通相故;由此法是有故,說一切法名如來藏。論曰:二、無垢清淨,謂此法出離一切客塵障垢。釋曰:是如來藏離惑、智兩障,由此永清淨故,諸佛如來得顯現。」(CBETA, T31, no. 1595, p. 191, c20-27) 由上可知,世親將如來藏界定為廣義的圓成實性──「真如」以及無漏有為法。
[11] 見黃寶生《梵漢對勘入楞伽經》,頁453:「只要名為如來藏的阿賴耶識不轉離,其他七識就會轉出而不滅。」《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卷4:「〔宋譯〕善真諦解脫,脩行者作解脫想,不離不轉名如來藏識藏,七識流轉不滅。……〔魏譯〕實諦解脫,若脩行者生解脫相,以不轉滅虗妄相故。大慧!如來藏識不在阿黎耶識中,是故七種識有生有滅。……〔唐譯〕或復善入諸諦解脫,便妄生於得解脫想,而實未捨未轉如來藏中藏識之名。若無藏識七識則滅。」(CBETA, X01, no. 8, p. 335, a10-24 // Z 1:1, p. 324, a1-15 // R1, p. 647, a1-15)
[12] 見黃寶生《梵漢對勘入楞伽經》,頁455:「大慧啊,如果說名為阿賴耶識的如來藏不存在,那麼,大慧啊,沒有名為阿賴耶識的如來藏,也就沒有轉出和轉離。……這種如來藏阿賴耶識境界即使本性清淨……」《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卷4:「〔宋譯〕大慧!若無識藏名如來藏者則無生滅。大慧。然諸凡聖悉有生滅。脩行者自覺聖智現法樂住不捨方便。大慧。此如來藏識藏。一切聲聞緣覺心想所見。雖自性清淨。客塵所覆故猶見不淨。非諸如來。大慧。如來者現前境界。猶如掌中視阿摩勒果。〔魏譯〕大慧!若如來藏阿黎耶識名為無者。離阿黎耶識無生無滅。一切凡夫及諸聖人。依彼阿黎耶識故有生有滅。以依阿黎耶識故。諸脩行者入自內身聖行所證。現法樂行而不休息。大慧。此如來心阿黎耶識如來藏識境界。一切聲聞辟支佛諸外道等不能分別。何以故。以如來藏是清淨相。客塵煩惱垢染不淨。
〔唐譯〕大慧。若無如來藏名藏識者則無生滅。然諸凡夫及以聖人悉有生滅。是故一切諸脩行者雖見內境住現法樂。而不捨於勇猛精進。大慧。此如來藏藏識本性清淨。客塵所染而為不淨。一切二乘及諸外道。憶度起見不能現證。如來於此分明現見。如觀掌中菴摩勒果。」(CBETA, X01, no. 8, p. 335, c1-18 // Z 1:1, p. 324, c4-d3 // R1, p. 648, a4-b3)
[13] 同上註。
[14]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卷4:「〔宋譯〕佛告大慧,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徧興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離我我所,不覺彼故,三緣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覺計着作者,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識藏。生無明住地與七識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斷。離無常過離於我論。自性無垢、畢竟清淨。」(CBETA, X01, no. 8, p. 334, b21-c1 // Z 1:1, p. 323, b18-c4 // R1, p. 645, b18-p. 646, a4)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卷4:「〔唐譯〕大慧!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離我我所,以不覺故,三緣和合而有果生,外道不知執為作者,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藏識。生於七識無明住地,譬如大海而有波浪,其體相續恒住不斷,本性清淨,離無常過、離於我論。」(CBETA, X01, no. 8, p. 334, c11-16 // Z 1:1, p. 323, c14-d1 // R1, p. 646, a14-b1)
[15]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卷4:「「〔宋譯〕是故大慧!菩薩摩訶薩欲求勝進者,當淨如來藏及識藏名。」(CBETA, X01, no. 8, p. 335, b8-9 // Z 1:1, p. 324, b5-6 // R1, p. 647, b5-6)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卷4:「是故大慧!菩薩摩訶薩欲得勝法,應淨如來藏藏識之名。」(CBETA, X01, no. 8, p. 335, b23-24 // Z 1:1, p. 324, c2-3 // R1, p. 648, a2-3)
[16]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卷1:「〔宋譯〕大慧!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八相。何等為三?謂真識、現識及分別事識。大慧!譬如明鏡持諸色像,現識處現亦復如是。〔魏譯〕大慧!有八種識,略說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了別識,二者、分別事識。大慧!如明鏡中見諸色像;大慧!了別識亦如是,見種種鏡像。〔唐譯〕大慧!識廣說有八,略則惟二,謂現識及分別事識。大慧!如明鏡中現諸色像,現識亦爾。」(CBETA, X01, no. 8, p. 243, a17-24 // Z 1:1, p. 231, b1-8 // R1, p. 461, b1-8)
[17]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卷1:「「〔宋譯〕大慧!諸識有三種相:謂轉相、業相、真相。〔魏譯〕大慧!識有三種,何等三種?一者、轉相識,二者、業相識,三者、智相識。〔唐譯〕諸識有三種,謂轉相、業相、真相。」(CBETA, X01, no. 8, p. 243, a13-16 // Z 1:1, p. 231, a15-18 // R1, p. 461, a15-18)
[18]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卷1:「〔宋譯〕大慧!若覆彼真識種種不實諸虛妄滅,則一切根識滅。大慧!是名相滅。〔魏譯〕大慧!阿黎耶識虛妄分別種種熏滅,諸根亦滅。大慧!是名相滅。〔唐譯〕大慧!阿賴耶識虛妄分別種種習氣滅,即一切根識滅,是名相滅。」(CBETA, X01, no. 8, p. 243, b14-19 // Z 1:1, p. 231, c4-9 // R1, p. 462, a4-9)
[1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卷1:「〔宋譯〕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若自真相識滅者,藏識則滅。大慧!藏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論議。
〔魏譯〕是故大慧!諸識自相滅,自相滅者業相滅。若自相滅者,阿黎耶識應滅。大慧!若阿黎耶識滅者,此不異外道斷見戲論。〔唐譯〕大慧!識真相不滅,但業相滅。若真相滅者,藏識應滅。若藏識滅者,即不異外道斷滅論。」(CBETA, X01, no. 8, p. 243, c24-p. 244, a6 // Z 1:1, p. 232, a2-8 // R1, p. 463, a2-8)
[20]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卷1:「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若自真相識滅者,藏識則滅。大慧!藏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論議。〔唐譯〕大慧!識真相不滅,但業相滅。若真相滅者,藏識應滅。若藏識滅者,即不異外道斷滅論。」(CBETA, X01, no. 8, p. 243, c24-p. 244, a6 // Z 1:1, p. 232, a2-8 // R1, p. 463, a2-8)
[2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卷2:【〔唐譯〕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脩多羅中說,如來藏本性清淨,常恒不斷無有變易,具三十二相,在於一切眾生身中,為蘊界處垢衣所纏,貪恚癡等妄分別垢之所汙染,如無價寶在垢衣中。」】(CBETA, X01, no. 8, p. 265, a1-5 // Z 1:1, p. 253, a4-8 // R1, p. 505, a4-8)
[22]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卷2:【佛告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大慧!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說如來藏已,如來應供等正覺,為斷愚夫畏無我句故,說離妄想、無所有境界如來藏門。大慧!未來現在菩薩摩訶薩,不應作我見計着。」】(CBETA, X01, no. 8, p. 265, a7-12 // Z 1:1, p. 253, a10-15 // R1, p. 505, a10-15)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卷1:「〔唐譯〕何者圓成自性?謂離名相事相一切分別,自證聖智所行真如。大慧!此是圓成自性如來藏心。」(CBETA, X01, no. 8, p. 259, b16-23 // Z 1:1, p. 247, c5-12 // R1, p. 494, a5-12)
[23] 《大乘入楞伽經》卷5〈6 剎那品〉:「大慧!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離我我所,以不覺故,三緣和合而有果生。外道不知執為作者,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藏識,生於七識無明住地,譬如大海而有波浪,其體相續恒注不斷,本性清淨,離無常過、離於我論。」(CBETA, T16, no. 672, p. 619, b29-c6)
《大乘入楞伽經》卷5〈6 剎那品〉:「大慧!如來藏名藏識,所與意等諸習氣俱是剎那法,無漏習氣非剎那法,此非凡愚剎那論者之所能知。彼不能知一切諸法有是剎那非剎那故,彼計無為同諸法壞,墮於斷見。」(CBETA, T16, no. 672, p. 621, c7-11)
《大乘入楞伽經》卷5〈6 剎那品〉:「是故,大慧!菩薩摩訶薩欲得勝法,應淨如來藏藏識之名。大慧!若無如來藏名藏識者,則無生滅。然諸凡夫及以聖人悉有生滅,是故一切諸修行者,雖見內境界住現法樂,而不捨於勇猛精進。大慧!此如來藏藏識,本性清淨,客塵所染而為不淨,一切二乘及諸外道,臆度起見不能現證,如來於此分明現見,如觀掌中菴摩勒果。」(CBETA, T16, no. 672, p. 619, c23-p. 620, a1)
[24] 《大乘起信論》卷2:「一切境相唯是妄心之所分別,若離妄心即境界相滅,唯真如心無所不遍,此是如來自性如虛空義。」(CBETA, T32, no. 1667, p. 588, b17-19)
[25] 《大乘莊嚴經論》卷6〈14 隨修品〉:【偈曰:「已說心性淨,而為客塵染,不離心真如,別有心性淨。」釋曰:譬如水性自清而為客垢所濁,如是心性自淨而為客塵所染,此義已成。由是義故,不離心之真如別有異心,謂依他相說為自性清淨。此中應知,說心真如名之為心,即說此心為自性清淨,此心即是阿摩羅識。】(CBETA, T31, no. 1604, p. 623, a2-9)
[26]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卷1:「世尊!如來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藏。此自性清淨如來藏,而客塵煩惱、上煩惱所染,不思議如來境界。何以故?剎那善心非煩惱所染;剎那不善心亦非煩惱所染。煩惱不觸心,心不觸煩惱,云何不觸法,而能得染心?世尊!然有煩惱,有煩惱染心,自性清淨心而有染者,難可了知。」(CBETA, T12, no. 353, p. 222, b22-29)
《大乘起信論》卷1:「復次,本覺隨染,分別生二種相,與彼本覺不相捨離。云何為二?一者、智淨相,二者、不思議業相。智淨相者,謂依法力熏習,如實修行,滿足方便故,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智淳淨故。此義云何?以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無明之相不離覺性,非可壞非不可壞。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離,而水非動性,若風止滅動相則滅,濕性不壞故。如是眾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而心非動性。若無明滅相續則滅,智性不壞故。不思議業相者,以依智淨能作一切勝妙境界,所謂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隨眾生根自然相應,種種而見,得利益故。」(CBETA, T32, no. 1666, p. 576, c5-19)。
[27] 《大寶積經》卷119:「世尊!如來藏者,即是如來空性之智。如來藏者,一切聲聞獨覺所未曾見亦未曾得,唯佛了知及能作證。世尊!此如來藏空性之智復有二種。何等為二?謂空如來藏,所謂離於不解脫智一切煩惱。世尊!不空如來藏具過恒沙佛解脫智不思議法。」(CBETA, T11, no. 310, p. 677, a19-25)
[28] 同上註。
[29] 《大乘入楞伽經》卷5〈6 剎那品〉 (CBETA, T16, no. 672, p. 619, c23-p. 620, a1)
[30] 《大乘入楞伽經》卷5〈6 剎那品〉 (CBETA, T16, no. 672, p. 619, b29-c6)
[31] 《大乘入楞伽經》卷5〈6 剎那品〉:「大慧!如來藏名藏識,所與意等諸習氣俱是剎那法,無漏習氣非剎那法,此非凡愚剎那論者之所能知。彼不能知一切諸法有是剎那非剎那故,彼計無為同諸法壞,墮於斷見。」(CBETA, T16, no. 672, p. 621, c7-11)
[32] 《大乘起信論》卷1:「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CBETA, T32, no. 1666, p. 576, a8-14)
《大乘起信論》卷1:「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何以故?本覺義者,對始覺義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CBETA, T32, no. 1666, p. 576, b7-18)
《大乘起信論》卷1:「復次,本覺隨染,分別生二種相,與彼本覺不相捨離。云何為二?一者、智淨相,二者、不思議業相。智淨相者,謂依法力熏習,如實修行,滿足方便故,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智淳淨故。此義云何?以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無明之相不離覺性,非可壞非不可壞。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離,而水非動性;若風止滅,動相則滅,濕性不壞故。如是眾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而心非動性。若無明滅,相續則滅,智性不壞故。不思議業相者,以依智淨能作一切勝妙境界,所謂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隨眾生根自然相應,種種而見,得利益故。」(CBETA, T32, no. 1666, p. 576, c5-19)。
[33] 見註46。
[34] 《大乘起信論》卷1:「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CBETA, T32, no. 1666, p. 576, a8-14)
《大乘起信論》卷1:「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何以故?本覺義者,對始覺義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CBETA, T32, no. 1666, p. 576, b7-18)
《大乘起信論》卷1:「復次,本覺隨染,分別生二種相,與彼本覺不相捨離。云何為二?一者、智淨相,二者、不思議業相。智淨相者,謂依法力熏習,如實修行,滿足方便故,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智淳淨故。此義云何?以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無明之相不離覺性,非可壞非不可壞。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離,而水非動性;若風止滅,動相則滅,濕性不壞故。如是眾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而心非動性。若無明滅,相續則滅,智性不壞故。不思議業相者,以依智淨能作一切勝妙境界,所謂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隨眾生根自然相應,種種而見,得利益故。」(CBETA, T32, no. 1666, p. 576, c5-19)。
[35] 平實導師《起信論講記─第一輯》,頁225。
[36] 《大乘起信論》卷1:【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無有相。謂言說之極因言遣言,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
問曰:「若如是義者,諸眾生等云何隨順而能得入?」
答曰:「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於念,名為得入。」】(CBETA, T32, no. 1666, p. 576, a8-23)
[37] 《大乘起信論》卷2:「一切境相唯是妄心之所分別,若離妄心,即境界相滅,唯真如心無所不遍,此是如來自性如虛空義。」(CBETA, T32, no. 1667, p. 588, b17-1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