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共賞:太虛大師——《瑜伽菩薩戒本講錄》

 

 ──十九年十月在成都文殊院講──

 

釋名題

一 釋本題

甲 菩薩

乙 戒

丙 菩薩戒

丁 菩薩戒本

二 釋說者

三 釋譯者

釋文義

甲一 總勸勤學

甲二 正說戒相

乙一 說戒相

丙一 四重戒

丁一 標徵名數

丁二 正明四重

丁三 釋他勝名

戊一 明犯過失

戊二 明捨不捨

戊三 示堪重受

丙二 諸輕戒

丁一 總令了知

丁二 別顯戒相

戊一 障六度攝善

己一 障布施度

庚一 障財施戒

辛一 慳心不供三寶戒

辛二 貪名利戒

辛三 不敬有德同法戒

辛四 不應供受襯戒

辛五 不受重寶施戒

庚二 障法施戒

庚三 障無畏施戒

己二 障持戒度

庚一 明遮罪

辛一 與聲聞共學戒

辛二 與聲聞不共學戒

庚二 別明性戒

辛一 殺生

辛二 不與取

辛三 邪婬

辛四 妄語

辛五 兩舌

辛六 惡口

辛七 綺語

庚三 味邪命法戒

庚四 掉動嬉戲戒

庚五 倒說菩薩法戒

庚六 不護雪譏謗戒

庚七 不行楚罰戒

己三 障忍辱度

庚一 報復戒

庚二 不悔謝戒

庚三 不受懺戒

庚四 懷忿不捨戒

己四 障精進度

庚一 染心御眾戒

庚二 非時睡眠戒

庚三 虛談棄時戒

己五 障禪定度

庚一 惰慢不求禪法戒

庚二 不除五蓋定障戒

庚三 貪味靜慮戒

己六 障般若度

庚一 對於法者

辛一 不學小乘法戒

辛二 棄大向小戒

辛三 捨內學外戒

辛四 專習異論戒

辛五 不信深法戒

庚二 對於人者

辛一 愛恚讚毀戒

辛二 憍慢不聽正法戒

辛三 輕毀法師戒

戊二 障四攝利生

己一 不為助伴戒

己二 不往事病戒

己三 不為宣說障愛語戒

己四 有恩不報戒

己五 患難不慰戒

己六 希求不給戒

己七 攝眾不施戒

己八 不隨心轉戒

己九 不隨喜讚揚戒

己十 不隨行威折戒

己十一 不隨現神力折攝戒

丁三 總明無犯

乙二 明持悔

乙三 明悔法

丙一 對他懺除

丁一 上品纏犯應更受

丁二 懺中品纏犯

丁三 懺下品纏犯及餘違犯

丙二 自誓懺除

甲三 結應敬修

顯要旨

一 應了知者三事

二 顯殊勝者三事

 

 

【釋名題】

 

一釋本題

 

甲、菩薩

 

茲用因明法,從破似立真以為釋。在吾國俗習上,往往提到菩薩,即聯想及種種偶像,以為菩薩者,偶像之代名詞也。嘗在小學教科書中,見有指兒童玩偶謂洋菩薩者。諸如此類,不一而足。因此,任何神鬼人物偶像,皆得名以菩薩,遂令社會人士誤以信菩薩為迷信,此不得不先破除者。復次、古來有望文生義以為之說者,則曰;菩者、普也,薩者、濟也。此雖推想到菩薩為救度眾生之義,然未知菩薩乃梵語之譯音也。又其次、則知菩薩為梵音菩提薩埵之略,然譯菩提為道,譯薩埵為眾生,謂菩薩者、大道心眾生也。此譯義亦未精確,梵語末伽,此譯為道,梵語摩呼婆耆,此譯眾生,故亦為未得菩薩正義之相似解也。上來既破其似,今出真正之菩薩義,則菩提者、覺也,薩埵者、有情也。菩薩、謂覺有情,有三種義:其一、菩薩亦為有情之一,是從大悲心上發起求無上正覺心之有情,故名覺有情;即從初發心之菩薩以至三賢、十聖行位之菩薩,是唯因前菩薩。其二、以觀正覺及觀有情等所觀之境,故名覺有情,此通因前果後。其三、謂依無上正覺而化濟有情,故名覺有情,此唯果後菩薩。如上三義,為菩薩之正義。

 

乙、戒

 

梵語毗奈耶,或毗尼,本為調伏之義,謂調練三業,制伏諸非也。因調伏二字,不適宜此方,故譯為戒、為律、或為戒律。但戒字之廣義,為禁制之意,如國家之法律,社校之規約等,皆得謂之為戒。則其中可有善惡之不同,若邪教等各有為其邪教徒所共遵守之戒條,此為屬於戒禁取之惡戒。善戒,又為世戒、佛戒之分:世間善戒,若孔子所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血氣方剛,戒之在鬥,血氣既衰,戒之在得等,為人天之善法;佛之戒法,又名尸羅,梵語尸羅,此為清涼,即菩薩六度中之尸羅波羅蜜,乃為清淨純善之戒,能解脫熱惱而清涼者也。

 

丙、菩薩戒

 

菩薩戒者,為佛戒中之一種。就佛戒言,約分為二:

 

一、七眾戒:依佛徒之性別與程度,別有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之六眾。以尼戒繁細難學,在沙彌尼進受比丘尼戒之前,更設有式差摩那尼之一階級,故成七眾。此之七眾,各有其部勒之戒條,多少難易,秩然不同,曰七眾戒。若釋其名義:梵語比丘,此云乞士,是乞法資心,乞食資身義。梵語沙彌,古云息慈,取息惡行慈義;唐譯求寂,乃志求寂滅之謂也。梵語優婆塞、優婆夷,此云近事男、近事女,謂能親近承事三寶之男女也;亦名正信、清信男女,能正信三寶故,即受三皈或五戒之在家佛徒也。

 

二、菩薩戒:散見於大乘各經論,考之有梵網經、纓珞經、菩薩優婆塞戒經、密宗三昧耶戒儀軌、與此瑜伽菩薩戒本五種,而以梵網為最完具。然梵網兼具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而能發揮菩薩戒中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之殊勝相者,則唯在此瑜伽戒本也。菩薩通於七眾而別無部類,故優婆來受菩薩戒,則稱為菩薩優婆;乃至比丘來受菩薩戒,則稱為菩薩比丘也。

 

丁、菩薩戒本

 

此一本為從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菩薩地初持瑜伽處第十戒品中錄出者,乃便於受學菩薩戒者平日誦持之讀本,故云瑜伽菩薩戒本。

 

二釋說者

 

瑜伽師地論為彌勒菩薩所說,而此戒本出自彼論,故云彌勒菩薩說也。彌勒、梵語,正音梅呾麗耶,此云慈氏,為菩薩之姓也;名阿逸多,譯無能勝。云無能勝者,以其為一生補處菩薩,惟盡此一生即補處佛位,故名。亦有經中稱彌勒比丘者,因於釋迦佛七眾弟子中,應攝在比丘眾中也。彌勒菩薩與文殊菩薩,同為生在印度之菩薩,非若觀音等從他方應化於此方者。至彌勒菩薩之歷史與成佛之因緣,有彌勒上生經、彌勒下生經等詳說,茲不贅述。但彌勒菩薩說此論時,在釋迦如來滅度後九百年間,其時彌勒菩薩早已生在兜率天,以應無著菩薩之請,降中印度阿踰闍國大講堂中,而說此論。無著菩薩乃初地以上之菩薩,因當時聞說大乘佛法者,或信或疑,故上昇兜率,請彌勒菩薩降說此論。時之聽眾,或能見其相好,或但聞其法音,而錄其說以流通於世者,則無著菩薩也。

 

三釋譯者

 

佛滅度後所結集之經文,皆為梵文,而此論初亦梵文也。由梵文而翻為中國文者,初有僅譯菩薩地者,菩薩戒者,全部翻出者,為玄奘法師。梵語沙門、此云勤息,乃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意。然沙門一名,為精進修行出家者之通稱,而佛法中亦有非沙彌、比丘之五眾得稱為沙門者。如近來錫蘭摩訶菩提會會長達摩波羅,雖未入沙彌等五眾中,然己為捨棄家財家眷等之出家人,故亦稱沙門也。玄奘法師之稱沙門,乃苾芻眾中住持佛法之大沙門也。因有深遠之智慧,廣大之慈悲,故名玄奘。奘師譯經垂二十年。奉詔、係奉唐太宗或唐高宗之詔也;示翻譯佛教之經論,為最莊嚴隆重之事,故須奉詔而譯,使世人屏除疑偽之念也。譯者、易也,翻彼梵文易為華文,故名譯也。

 

【釋文義】

 

甲一總勸勤學

 

若諸菩薩已受菩薩所受淨戒,應自數數專諦思惟,此是菩薩正所應作,此非菩薩正所應作。既思惟已,然後為成正所作業,當勤修學!又應專勵聽聞菩薩素呾纜藏及以菩薩摩呾理迦,隨其所聞,當勤修學!謂菩薩於此戒當勤修學,藉以熏成大乘種性,而發菩提心、行菩薩法也。但若比丘等戒,須受戒後方能修學,而菩薩戒則雖未受,亦可聽講以助發心;然亦正為已受菩薩清淨戒者如理修行而說,故應端心正慮,念念不忘,專精審諦,思惟修學。經揀擇決定是否菩薩正所應作已,然後或行或止,去作一切事業,為菩薩之正所作業。業之自體,為動作心心所之思心所,乃五遍行心所之一。然此唯取與前六識相應之思心所,此思心所若與煩惱心所相應,則為有漏染業;與善心所相應,則為善業或無漏清淨業。菩薩之正所作業,是降伏一切有漏染業,行種種方便以轉成為無漏清淨之業也。然又當專精聽聞菩薩之經藏、論藏:梵語素呾纜,此云契經,摩呾理迦、此云本母,亦即論藏;隨其所聞,更加思惟以取得正確之了解,如解觀察以勤修學。蓋菩薩之所作,當依菩薩之至教,啟發理解,如理而行,依行證果,為平正之坦途。

 

甲二正說戒相

 

乙一說戒相

 

丙一四重戒

 

丁一標徵名數

 

若諸菩薩隨戒律儀,有其四種他勝處法。何等為四?

 

此正標出菩薩之四種他勝處。律儀一名,狹義則為菩薩戒三聚中之律儀戒,廣義則與戒之一字相同,將戒律儀合為一名而用,此云隨戒律儀,即其例也。梵網戒有十重,此四重屬攝善法與饒益有情,乃在十重中第七至第十之四重也。餘之六重,屬律儀戒,已攝於菩薩依律儀戒之七眾戒中,故略不說。他勝者,為他法所勝;菩薩能勝一切,若為他法所勝,則非復菩薩類也。正譯則為他勝處義。

 

丁二正明四重

 

若諸菩薩為欲貪求利養恭敬,自讚毀他,是名第一他勝處法。若諸菩薩現有資財,性慳財故,有苦、有貧、無依、無怙正求財者來現在前,不起哀憐而修惠捨;正求法者來現在前,性慳法故,雖現有法而不捨施,是名第二他勝處法。若諸菩薩長養如是種類忿纏,由是因緣不唯發起麤言便息,由忿蔽故,加以手足、塊石、刀杖、捶打、傷害,損惱有情,內懷猛利忿恨意樂,有所違犯;他來諫謝,不受、不忍、不捨怨結,是名第三他勝處法。若諸菩薩謗菩薩藏,愛樂宣說開示建立像似正法,於像似法,或自信解,或隨他轉,是名第四他勝處法。

 

此四重戒,其一為貪,乃六根本煩惱之首;其二之慳,亦為隨煩惱中貪分所攝;第三為猛利瞋;第四為邪見癡;故云重也。

 

第一、所貪:利養如財物、衣食等,恭敬如名聞、讚頌等。但專貪求利養恭敬,犯尚不重,若因之而發生自讚毀他之言表業,則從動機以至成事,其所犯為重也。以菩薩行純屬利他,今既不能利他,反為自讚毀他而損害他,殊與菩薩之法相違,故犯他勝處也。

 

第二、有財不財施,有法不法施者,非菩薩法也。蓋菩薩本為利他而受身命資財,若遇貧苦及無依怙之人,正求資財而來菩薩之前,不起哀愍以行惠施;又菩薩具有聞思慧修證之法,正求法者來前,應即方便提獎,藉增勝行;若不爾者,則非菩薩。此中須具三事:謂能施者之菩薩,及所施之財法,與受施之正求財法者,皆現在前,吝而不施,遂犯他勝處法。

 

第三、忿為小隨煩惱中最猛利之瞋。纏者、煩惱別名,因煩惱而不得解脫生死,厥名曰纏。既不能降伏對治此忿纏,反恣縱令長養串習。於中不特引起語業之惡,並將引起身業之爭鬥等,殊可畏也。忿為對於當時現境而呈露身心之表者;於過去瞋忿境,深藏於心以不忘者,名恨;若懷損害於將來者,名怨。為忿所蔽,成為意樂,恨之不已,以圖損惱有情。不忍受他人之諫謝,不捨怨結,則非菩薩,故犯他勝處法。

 

第四、菩薩學菩薩法,應習菩薩經藏、論藏,若隨像似正法之非正法而轉,以信解彼像似正法而反謗真正菩薩法者,則犯他勝處。像似正法,如偽君子之似君子,最易令人迷誤。若大乘中各分宗派,互為障礙,皆是,如此便失菩薩。近見凡在大乘佛法修學者,對於自行化他之法,須先認識清楚,否則、即墮像似,有犯重戒。此一條為菩薩最緊要之關頭,學者其勿忽諸!

 

丁三釋他勝名

 

戊一明犯過失

 

菩薩於四他勝處法,隨犯一種,況犯一切!不復堪能於現法中增長攝受菩薩廣大菩提資糧,不復堪能於現法中意樂清淨,是即名為相似菩薩,非真菩薩。

 

他勝處法者,為他惡法所勝,不能進修菩薩行也。持菩薩戒者,於此四重隨犯一條,則不復能於現法中增長廣大菩提資糧。六度之前五度,為福德資糧,末一度為智慧資糧,福智具足,菩提圓滿。犯他勝法即不能圓滿此六度,亦即不復能得意樂清淨,謂現生中不能得入初歡喜地,由此故為相似菩薩,非真菩薩。

 

戊二明捨不捨

 

菩薩若用軟、中品纏,毀犯四種他勝處法,不捨菩薩淨戒律儀;上品纏犯,即名為捨。若諸菩薩毀犯四種他勝處法,數數現行,都無慚愧,深生愛樂,見是功德,當知說明上品纏犯。非諸菩薩暫一現行他勝處法,便捨菩薩淨戒律儀,如諸苾芻犯他勝法,即便棄捨別解脫戒。

 

四重之前二、從貪起,第三、由瞋生,第四、由癡發。然此四重戒中亦分上中下品:犯上品者,即捨菩薩淨戒律儀;犯中、下者,應當懺悔。若不懺悔,不生慚愧,反生愛樂謂之功德者,乃名上品纏犯而捨淨戒。故不同比丘之違犯性罪,一犯即捨戒也。梵語波羅提木叉,此云別解脫,謂持此戒,即得身口七支過惡之別別解脫也。

 

戊三示堪重受

 

若諸菩薩由此毀犯棄捨菩薩淨戒律儀,於現法中堪任更受,非不堪任,如苾芻住別解脫戒,犯他勝法,於現法中不任更受。

 

比丘若犯重戒,於現法──此生──中不能重受;菩薩若犯重戒,猶可重受。因比丘戒限盡形壽,而菩薩戒乃盡未來。限形壽、則犯者此生不能重受;盡未來、則雖棄捨猶可發心重受之也。

 

丙二諸輕戒

 

丁一總令了知

 

如是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有違犯及無違犯,是染非染,軟中上品,應當了知!

 

若諸菩薩受持此戒,信解奉行,於每日中作諸事宜,或犯非犯,是染非染,總應了知。染、謂染污,即是根本煩惱。非染者、或軟下品纏,或是無記,皆應熟習了知,勿令懈廢。善思分別是善非善,可作不可作,以熟習了知能作修行之標準,乃得不易毀犯也。

 

丁二別顯戒相

 

戊一障六度攝善

 

己一障布施度

 

庚一障財施

 

辛一慳心不供三寶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日日中,若於如來、或為如來造制多所;若於正法、或為正法造經卷所,謂諸菩薩素呾纜藏、摩呾理迦;若於僧伽、謂十方界已入大地諸菩薩眾:若不以其或少或多諸供養具而為供養,下至以身一拜禮敬,下至以語一四句頌讚佛法僧真實功德,下至以心一清淨信隨念三寶真實功德,空度日夜,是名有犯有所違越。若不恭敬懶惰懈怠而違犯者,是染違犯。若誤失念而違犯者,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謂心狂亂。若已證入淨意樂地,常無違犯;由得清淨意樂菩薩,譬如已得證淨苾芻,恆時法爾於佛法僧以勝供具承事供養。

 

凡佛弟子,皆以皈敬三寶為首,菩薩亦應六時禮拜讚歎三寶功德。如不創修塔寺,印造經論,恭敬供養菩薩聖僧,身不禮拜,口不讚嘆,意不觀想,三業懈怠,空過時日,成染違犯。或因忘念無記而然,非染違犯。其或公務紛煩,暫時無暇,可以無犯。至於淨意菩薩,則如證性比丘,法爾契戒,所以無犯。梵語制多,此云佛殿。梵語僧伽,此云眾,此中謂大乘菩薩眾。佛為初地以上菩薩說法,示現他受用身淨土,故初地以上之菩薩得正性身,生生世世生如來家,荷擔正法,故名大乘菩薩聖僧。此正明敬供大乘三寶也。

 

辛二貪名利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有其大欲而無喜足,於諸利養及以恭敬生著不捨,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謂為斷彼生起樂欲,發勤精進,攝彼對治,雖勤遮遏而為猛利性惑所蔽,數起現行。

 

利養恭敬,珍奇異寶,深生貪著,過分貪求,毫無饜足之心者,犯菩薩戒。或為方便調伏他人,去彼所愛,令發道心;或為煩惱之所迷惑,雖精進勇猛修對治之行,而諸煩惱猶現起者,不名犯戒。

 

辛三不敬有德同法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耆長,有德可敬同法者來,憍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起承迎,不推勝座;若有他來語言談論、慶慰、請問,憍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稱正理發言酬對,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非憍慢制,無嫌恨心,無恚惱心,但由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謂遭病重;或心狂亂;或自睡眠他生覺想而來親附、語言談論、慶慰、請問;或自為他宣說諸法論義決擇;或復與餘談論慶慰;或他說法論義決擇屬耳而聽;或有違犯說正法者,為欲將護說法者心;或欲方便調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或護僧制;或為將護多有情心而不酬對,皆無違犯。

 

不尊年高有德及酬對求法者,以瞋惱心,恣憍、慢意──憍是小隨煩惱、謂耽著自法,稱揚己能。慢是根本煩惱,謂自恃自傲,蔑視於人──、名染違犯。若無瞋恚嫌恨,但因放逸懈怠與無記心,非染違犯。或因病重、心狂、睡眠、昏瞶,或彼問時正為他人說法,或因調彼伏彼而不酬答等,皆無違犯。

 

辛四不應供受襯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來延請,或往居家,或往餘寺,奉施飲食及衣服等諸資生具,憍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請,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請,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或有疾病;或無氣力;或心狂亂;或處懸遠;或道有怖;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或餘先請,或為無間修諸善法,欲護善品令無暫廢;或為引攝未曾有義;或為所聞法義無退,如為所聞法義無退,論義決擇當知亦爾;或復知彼懷損惱心,詐來延請;或為護他多嫌恨心;或護僧制不至其所,不受所請,皆無違犯。

 

若人迎請大乘菩薩,奉施衣服資生之具,菩薩懷瞋恚心,不受其請,以無慈愍心攝授四眾,故犯菩薩戒。或因懶惰、懈怠、失念、無記所致,犯而非染。而我國向以懶散為高者,又惡知其為犯戒乎!若因道路懸遠,或餘先請,或修善法不能暫捨,或詐來請,或因僧制所限,或為護多有情不令瞋恚,不受其請,則無違犯。

 

辛五不受重寶施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持種種生色、可染、末尼、真珠、琉璃等寶,及持種種眾多上妙財利供具,慇懃奉施,由嫌恨心,或恚惱心,違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捨有情故。若由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違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無違犯者,或心狂亂;或觀受已心生染著;或觀後時彼定追悔;或復知彼於施迷亂;或知施主隨捨隨受,由是因緣定當貧匱;或知此物是僧伽物、窣堵波物;或知此物劫盜他得;或知此物由是因緣多生過患,或殺、或縛、或罰、或黜、或嫌、或責,違拒不受,皆無違犯。

 

信士布施供具珍寶,殷勤啟請勸哀納受,而菩薩以瞋恚怨恨之心而不領受者,是染違犯。若由怠惰無記而不受者,非染違犯。或知受已心生染著,妨礙精進;或知彼人心生迷惑,施後疑悔;或因受施彼即貧困;或知彼是不與取物;是三寶物;由是因緣,或招打罵、訶斥,拒不受者,不名犯戒。

 

庚二障法施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來求法,懷嫌恨心,懷恚惱心,嫉妒變異,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謂諸外道伺求過短;或有重病;或心狂亂;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或於是法未善通利;或復見彼不生恭敬,無有羞愧,以惡威儀而來聽受;或復知彼是鈍根性,於廣法教得法究竟,深生怖畏,當生邪見,增長邪執,衰損惱壞;或復知彼法至其手,轉布非人而不施與,皆無違犯。如有學者為法遠來,而菩薩以瞋恨恚惱心故,不說一字一句,吝法施故,即是染犯。或因懶惰懈怠忘念無記失正念者,名非染犯。或有外道伺求過失;或於是法未深了解;或復因彼威儀缺廢;或知彼是根性頑鈍,聞勝深法則生狂怖邪見;或因伏彼剛強惡心令住善處;有是因緣不說法者,不名吝法。

 

庚三障無畏施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諸暴惡犯戒有情,懷嫌恨心,懷恚惱心,由彼暴惡犯戒為緣,方便棄捨,不作饒益,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棄捨,由忘念故不作饒益,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何以故?非諸菩薩於淨持戒身語意業寂靜現行諸有情所,起憐愍心,欲作饒益;如於暴惡犯戒有情,於諸苦因而現轉者。無違犯者,謂心狂亂;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或為將護多有情心;或護僧制,方便棄捨,不作饒益,皆無違犯。

 

對於暴惡犯戒之諸有情,菩薩以瞋恚心不為說法施以無畏,犯菩薩戒。或因怠惰無記,非染違犯。菩薩於諸淨身語意有情起憐憫心,而不為暴惡犯戒有情說法者,則失大乘菩薩悲心攝授有情方便。或厭惡世而生遠離之想,是不知釋迦如來設教為化剛強暴惡之理也。然若為利彼一人故,致令眾多有情失益,則可不為彼說法。所以,此菩薩戒不同餘戒之呆板,而是活潑圓融無礙之菩薩行。

 

己二障持戒度

 

庚一明遮罪

 

辛一與聲聞共學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如薄伽梵於別解脫毗奈耶中,將護他故建立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諸有情類,未淨信者令生淨信,已淨信者令倍增長;於中菩薩與諸聲聞應等修學,無有差別。何以故?以諸聲聞自利為勝,尚不棄捨將護他行,為令有情未信者信,信者增長,學所學處,何況菩薩利他為勝?

 

聲聞戒具於七眾中之苾芻戒,與菩薩戒有共不共。如聲聞別解脫戒中遮戒,大乘有應該共守者,其事雖非罪惡而佛制遮止者,為避譏嫌,攝化世間;此在聲聞且學,菩薩尤須學習,令未信者信,已信者增長。否則,於菩薩戒即成違犯。薄伽梵、乃譯音,以含多義不翻,有尊貴義,或翻世尊。此釋共學戒。

 

辛二與聲聞不共學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如薄伽梵於別解脫毗奈耶中,為令聲聞少事少業少希望住,建立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於中菩薩與諸聲聞不應等學。何以故?以諸聲聞自利為勝,不顧利他,於利他中少事少業少希望住,可名為妙;非諸菩薩利他為勝,不顧自利,於利他中少事少業少希望住,得名為妙。如是菩薩為利他故,從非親里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恣施家,應求百千種種衣服,觀彼有情有力無力,隨其所施,如應而受。如說求衣,求缽亦爾。如求衣、缽,如是自求種種絲縷,令非親里為織作衣,為利他故,應蓄種種憍世耶衣、諸坐臥具,事各至百,生色可染百千俱胝,復過是數,亦應取積。如是等中,少事少業少希望住制止遮罪,菩薩不與聲聞共學。安住淨戒律儀菩薩,於利他中,懷嫌恨心,懷恚惱心,少事少業少希望住,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少事少業少希望住,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聞佛音聲而悟道,故名聲聞。有遮戒菩薩不應共學者,佛制聲聞三衣一缽,不許積蓄,不得儲金銀珠寶等物,然在菩薩則可多蓄多求。如長者等能恣施家,應可多施衣、具、缽等,以至珠寶珍奇財物,菩薩儲蓄,為利其餘僧眾及貧困有情等。蓋聲聞以自利為本,而菩薩以利他為要,無愛染心,故不名犯。我國於學佛人名居士者,本於維摩詰經之維摩詰居士,以其為在家人學佛之最高者,故沿習為定稱。而印度則不然,居士指素封之家、自好之士之一種階級,故不限于學佛之士。印度之婆羅門,即操民族及社會教化之權者,略如我國古來儒家。憍奢耶、即蠶之繭絲,抽繭絲所製之衣,曰憍奢耶衣。但印度之蠶絲,是蠶成蛾後之破繭,故非傷生所製。現今法國科學會,發明蠶蛾破繭飛去,然後製絲,並不減其精緻華美,此今後事蠶桑而持戒者所應了知也。其餘如文可知。

 

庚二別明性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善權方便,為利他故,於諸性罪少分現行,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此下有七條別明性戒,亦與聲聞不共。

 

辛一殺生

 

謂如菩薩見惡劫賊,為貪財故欲殺多生,或復欲害大德聲聞、獨覺、菩薩,或復欲造多無間業。見是事已,發心思惟:我若斷彼惡眾生命,墮那落迦,如其不斷,無間業成,當受大苦,我寧殺彼墮那落迦,終不令其受無間苦。如是菩薩意樂思惟,於彼眾生,或以善心或無記心,知此事已,為當來故深生慚愧,以憐愍心而斷彼命。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性戒者,謂此法自性是罪惡,必應戒除,故為外內小大之所共戒。然大菩薩為利生故,毫不為自私自利,亦可權巧方便而開少分;然須地上菩薩智慧力強,善思決擇,乃能正行。如有盜賊傷害有情,乃至聲聞、菩薩、弒父、弒母、出佛身血,將造五無間業,菩薩見已起憐憫心,願自墮那落迦──地獄──而不令彼無間業成。以大悲心,無瞋恚意而殺於彼,生多功德。

 

辛二不與取

 

又如菩薩見有增上增上宰官,上品暴惡,於諸有情無有慈愍,專行逼惱。菩薩見已,起憐愍心,發生利益安樂意樂,隨力所能,若廢、若黜增上等位。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薩見劫盜賊奪他財物,若僧伽物、窣堵波物,取多物已,執為己有,縱情受用。菩薩見已,起憐愍心,於彼有情發生利益安樂意樂,隨力所能,逼而奪取,勿令受用如是財故,當受長夜無義無利。由此因緣,所奪財寶,若僧伽物還復僧伽,窣堵波物還窣堵波,若有情物還復有情。又見眾主或園林主,取僧伽物、窣堵波物,言是己有,縱情受用。菩薩見已,思擇彼惡,起憐愍心,勿令因此邪受用業,當受長夜無義無利,隨力所能廢其所主。菩薩如是雖不與取,而無違犯,生多功德。

 

如有君主、官吏以及惡霸、土豪、暴虐無道,剝奪民財,妨害道路,擄掠行人,菩薩見已,痛念有情,弔民伐罪,孰曰不宜!或知彼是塔寺僧物,在家眾物,奪為己有,姿意受用,菩薩方便,施以強力,取還原處,不名犯戒,反生功德。

 

辛三邪婬

 

又如菩薩處在居家,見有女色現無繫屬,習婬欲法,繼心菩薩求非梵行。菩薩見已,作意思惟:勿令心恚多生非福,若隨其欲便得自在,方便安處令種善根,亦當令其捨不善業。住慈愍心,行非梵行,雖習如是穢染之法,而無所犯,生多功德。出家菩薩,為護聲聞聖所教誡,令不壞滅,一切不應行非梵行。

 

此明在家菩薩遇男無妻、女無夫者,對於菩薩婬欲熾盛,求作不淨之行,菩薩見已,生憐憫心,調彼伏彼,安立善處,攝為夫婦,生多功德。但此唯在家菩薩可作之,而出家菩薩欲作此饒益,應先白眾退出家戒,還俗、方可攝受。否則、破壞佛制出家團體律儀,故特不許。

 

辛四妄語

 

又如菩薩為多有情解脫命難、囹圄縛難、刖手足難、劓鼻、刵耳、剜眼等難,雖諸菩薩為自命難,亦不正知說於妄語,然為救脫彼有情故,知而思擇,故說妄語。以要言之,菩薩唯觀有情義利,非無義利,自無染心,唯為饒益諸有情故,覆想正知而說異語;說是語時,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菩薩為諸有情脫離苦難,謂斷手足、削耳鼻舌、剜眼等難。菩薩為自命難亦不妄語,今為利益有情,以大悲心,非愛染意,雖說妄語,不名犯戒。

 

辛五兩舌

 

又如菩薩見諸有情,為惡朋友之所攝受,親愛不捨。菩薩見已,起憐愍心,發生利益安樂意樂,隨能隨力說離間語,令離惡友,捨相親愛,勿令有情由近惡友,當受長夜無義無利。菩薩如是以饒益心說離間語,乖離他愛,無所違犯,生多功德。菩薩見諸有情,為諸惡友之所引誘,不能遠離,菩薩方便說離間語,令離惡友而近善知識者,不名犯戒。

 

辛六惡口

 

又如菩薩見諸有情,為行越路非理而行,出麤惡語,猛利訶擯,方便令其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菩薩如是以饒益心於諸有情出麤惡語,無所違犯,生多功德。如遇緊急關頭,有諸有情須以呵罵令改過遷善者,菩薩當以猛利粗言,說其過咎而痛斥之,亦是方便饒益有情之一法。故言雖凶暴粗惡,不名犯戒。如應訶斥而不訶斥之者,犯戒。

 

辛七綺語

 

又如菩薩見諸有情,信樂倡伎、吟詠、歌諷,或有信樂王、賊、飲食、淫蕩、街衢、無義之論。菩薩於中皆悉善巧,於彼有情起憐愍心,發生利益安樂意樂,現前為作綺語相應種種倡伎、吟詠、歌諷、王、賊、飲食、淫、衢等論,令彼有情歡喜引攝,自在隨屬,方便獎導,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菩薩如是現行綺語,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或有喜談伎女、優伶、淫坊街衢、歌笑諷詠之語,及聞帝王、官吏、盜賊、飲食之事。菩薩知彼,若正教之必不樂受,方便隨順而說綺語,為利生故,不名犯戒。

 

庚三味邪命法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生起詭詐、虛談現相,方便研求,假利求利,味邪命法,無有羞恥,堅持不捨,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若為除遣生起樂欲,發勤精進,煩惱熾盛蔽抑其心,時時現起。

 

邪命法,違反八正道中之正命法。正命者,正當之生活。凡在家出家以及菩薩等,皆應有正當之生活,其正當之生活法,乃為正命法。若用虛誕、欺詐以取生活之所需,為邪命。故依不實之現相為方便,而作假利求利之邪命法,以認為資養生命之正當營業,取著不捨而毫無羞恥者,是染違犯。若為遣除邪命令生正命,生起樂欲,發勤精進,修對治之方便而尚未遣除者,則無違犯。因無始來邪命之惡習深,時時現起,以障蔽抑遏其心,故一時不得自在斷除;但菩薩修對治方便,力行其法,終可漸令伏滅,無有違犯。

 

庚四掉動嬉戲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為掉所動,心不寂靜,不樂寂靜,高聲嬉戲,諠譁紛聒,輕躁騰躍,望他歡笑,如此諸緣,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妄念起,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為除遣生起樂欲,廣說如前。若欲方便解他所生嫌恨令息;若欲遣他所生愁惱;若他性好如上諸事,方便攝受,敬慎將護,隨彼而轉;若他有情猜阻菩薩,內懷嫌恨,惡謀憎背,外現歡顏表內清淨,如是一切皆無違犯。菩薩所取之態度,應端肅嚴正,安住寂靜。若輕舉掉動而心不寂靜,或不樂於靜寂,致心浮躁輕動,引起諠譁紛笑諸緣,是染違犯。若因妄念而偶失於覺察者,雖犯非染。至欲遣除而尚未能遣除;或作方便而欲解他愁惱;或欲攝受他人以為權宜;或他人對之有所忌恨而隱謀憎背,菩薩欲令息嫌歸好,外現歡顏以表內心清淨無他。如上種種,皆無違犯。

 

庚五倒說菩薩法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菩薩不應欣樂涅槃,應於涅槃而生厭背,於諸煩惱及隨煩惱不應怖畏而求斷滅,不應一向心生厭離,以諸菩薩三無數劫流轉生死,求大菩提。若作此說,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何以故?如諸聲聞於其涅槃欣樂親近,於諸煩惱及隨煩惱深心厭離,如是菩薩於大涅槃欣樂親近,於諸煩惱及隨煩惱深心厭離,其倍過彼百千俱胝,以諸聲聞唯為一身證得義利勤修正行,菩薩普為一切有情證得義利勤修正行,是故菩薩當勤修集無雜染心,於有漏事隨順而行,成就勝出諸阿羅漢無雜染法。

 

梵語涅槃,此云圓寂。梵語俱胝,此云萬億。菩薩若生誤解,謂應背涅槃而不斷煩惱,以菩薩須三無數劫流轉生死中求大菩提故。作此說者,是染違犯。何以故?以菩薩欣涅槃而厭煩惱之樂欲心,應較諸聲聞猶加百千俱胝倍數,以聲聞但求一身涅槃,而菩薩普度一切有情涅槃故。菩薩若於煩惱雜染不勤斷除,則雖修十善業,非清淨業,而為招感生死之煩惱業。故菩薩應修習無雜染心,隨順眾生以成就勝出阿羅漢以上之功德。故菩薩雖入俗度生,仍須不背涅槃、修習斷除煩惱之法。

 

庚六不護雪譏謗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自能發不信重言,所謂惡聲、惡稱、惡譽,不護不雪。其事若實而不避護,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事不實而不清雪,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他外道;若他憎嫉;若自出家,因行乞行、因修善行謗聲流布;若忿蔽者;若心倒者,謗聲流布,皆無違犯。

 

菩薩於持戒時,遇有人對於本身有毀謗之惡稱譽。若為事實而不避護,是染違犯。若非事實而不清雪,亦是違犯,但非染耳。若外道故意興謗為世人所明了者;或為人憎嫉故施非毀,若去昭雪而惡感愈深者;若已出家,因修乞食等行而有入市廛俗家之種種行動,世人不識,致謗聲流布者;若人為忿惱所障蔽而欲令蒙毀者;若傷心病狂,顛倒黑白、淆亂是非者,如是種種而不護雪,皆無違犯。

 

庚七不行楚罰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應以種種辛楚加行、猛利加行、而得義利,護其憂惱而不現行,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觀由此緣,於現法中少得義利,多生憂惱。

 

若菩薩對于世人或徒眾,欲令速得成就義利,應施種種辛楚及猛利之加行。設或以愛染心,恐彼憂惱而不施行,是染違犯。若觀察以加行因緣,得利者少,憂惱者多而不施者,得無違犯。但菩薩須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若已認清目標,應勇往直前,乃自他俱利。若姑息任令放縱者,非菩薩之行也。

 

己三障忍辱度

 

庚一報復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罵報罵,他瞋報瞋,他打報打,他弄報弄,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菩薩於修忍辱度時,處處不離慈悲方便以資攝化。若尋常人,固可以直報怨;但菩薩之饒益有情,恩者固應恩度,怨者亦應慈度,若隨怨報怨,則非菩薩之行也。

 

庚二不悔謝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他有情有所侵犯,或自不為彼疑侵犯,由嫌嫉心,由慢所執,不如理謝而生輕捨,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謝輕捨,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若是外道;若彼希望要因現行非法有罪方受悔謝;若彼有情性好鬥諍,因悔謝時倍增憤怒;若復知彼為性堪忍,體無嫌恨;若必了他因謝侵犯,深生羞恥而不悔謝,皆無違犯。

 

若菩薩對於有情,或實有侵犯,或雖不侵犯而彼疑為侵犯者,應向稱謝懺悔。若由嫌嫉,或憍慢心,不如理稱謝而致彼懷恨謀報復者,是染違犯。若由放逸而不自知,雖犯非染。若因稱謝反令生慢;若藉此作方便以資調伏,令彼增長善根;若遇外道之惡見,無法稱謝;或於此侵犯中,彼不欲如理悔謝,而希望更有侵犯時方受悔謝者;若遇剛強有情,因稱謝反生憤怒而增惡業者;若他能忍辱不生怨恨者;若因悔謝反令他羞恥致心不安者。如上種種而不悔謝,皆無違犯。

 

庚三不受懺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所侵犯,彼還如法平等悔謝。懷嫌恨心,欲損惱彼,不受其謝,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雖復於彼無嫌恨心,不欲損惱,然由稟性不能堪忍故不受謝,亦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一切如前應知。若不如法不平等謝,不受彼謝,亦無違犯。

 

菩薩受他人侵犯後,若他以平等相對而來悔謝時,當歡顏承受其悔謝,使彼心安而增善業。若懷嫌恨等心不受悔謝,致令損壞令名以增長煩惱者,是染違犯。或雖不欲損惱,而稟性高抗,不能忍受,不受悔謝者,亦染違犯。以菩薩行忍辱行,當優容有情,若生性不能容忍,亦須設法對治之;若縱令長養此不容忍性,遺誤何窮!故不可有此也。若因悔者取法不平,居高位而傲慢,不合於理;及有如前種種原因而不受悔,皆無違犯。

 

庚四懷忿不捨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他懷忿,相續堅持,生已不捨,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為斷彼故生起樂欲,廣說如前。

 

菩薩於其他有情處,懷有忿恨,不捨怨結,是染違犯。若知犯已生起樂修斷除方便,而尚未能斷除,可無違犯。

 

己四障精進度

 

庚一染心御眾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貪著供事增上力故,以愛染心管御徒眾,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不貪供侍、無愛染心管御徒眾。

 

若菩薩因懶惰懈怠,貪著供奉承事,以愛染心管御徒眾,使之勤修侍奉,而於彼應所作業致令退惰者,是染違犯。反之、無犯可知。

 

庚二非時睡眠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懶惰懈怠,耽睡眠樂、臥樂、倚樂,非時非量,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若遭疾病,若無氣力,行路疲極,若為斷彼生起樂欲,廣說一切如前應知。

 

菩薩因懶惰懈怠、貪非時過量之睡眠等,是染違犯。若有病、無力,或欲斷除睡眠等,以方便力而生起樂欲者,無犯。

 

庚三虛談棄時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懷愛染心談說世事,虛棄時日,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忘念虛棄時日,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見他談說,護彼意故,安住正念,須臾而聽,若事希奇或暫問他,或答他問,無所違犯。菩薩空棄光陰而不修習善法及饒益有情者,是染違犯。若忘念無記而致虛擲時日者,犯而非染。若隨順他暫與談說令安住正意者,或希有事於自行有關而暫問他者,或答他所問令人正解等,皆無違犯。

 

己五障禪定度

 

庚一惰慢不求禪法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為令心住,欲定其心,心懷嫌恨,憍慢所持,不詣師所求請教授,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懶惰懈怠而不請者,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遇疾病,若無氣力,若知其師顛倒教授,若自多聞自有智力能令心定,若先已得所應教授而不請者,無所違犯。

 

菩薩欲令其心安住一境以定其心,為嫌恨憍慢所持故,不詣師求教者,是染違犯。若知師顛倒教授亂自正修者,或自有多聞熏習力能令心定而不請者,無犯。其餘如文可知。

 

庚二不除五蓋定障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起貪欲蓋,忍受不捨,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若為斷彼生起樂欲,發勤精進,煩惱猛利蔽抑心故,時時現行。如貪欲蓋,如是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及與疑蓋,當知亦爾。

 

蓋者、覆義,覆蓋禪定令不現前。故菩薩若貪染五欲,覆蔽自心,堪忍承受而不捨離,致令禪定不得現前,是染違犯。但以貪欲習氣深故,曾以方便生起樂欲,發勤精進,猶難遣除,無犯。餘瞋恚蓋、惛睡蓋、掉悔蓋、疑蓋、應知亦復如是。

 

庚三貪味靜慮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貪味靜慮,於味靜慮見為功德,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若為斷彼生起樂欲,廣說如前。

 

若於禪那心生味著,便不能與出世智慧相應,謂之味禪,即凡夫定。四禪、四空──八定──為凡聖所共修,有大乘慧相應則大乘定,有小乘慧相應則小乘定。若知定心緣生性空,固不應生貪著。若凡夫定,既不與出世三乘慧相應,由愚癡故,便成貪心相應,曰味靜慮。若於此見為功德而不見其過,則起顛倒邪見,鄰於外道,是染違犯。修禪定而得成就者,其樂超過世樂,故其味著頗不易除。在勤斷除而未能者,無犯。

 

己六障般若度

 

庚一對於法者

 

辛一不學小乘法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菩薩不應聽聲聞乘相應法教,不應受持,不應修學,菩薩何用於聲聞乘相應法教,聽聞受持,精勤修學?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何以故?菩薩尚於外道書論精勤研究,況於佛語?無違犯者,為令一向習小法者捨彼欲故,作如是說。

 

菩薩學大乘法,應廣學世出世間一切教法之文字般若,以期成就世出世間圓遍智慧,方為究竟。教是能詮,理是所詮,具理行果,與聲聞乘相應教理,即聲聞法。謂菩薩不應聽受與憶持誦習聲聞乘法,若生此見立此論者,是染違犯。蓋聲聞乘教為對治煩惱之法,菩薩亦當依此斷除煩惱令得清淨。以菩薩法甚為廣大,聲聞乘法亦菩薩法中之一分,捨之即不圓滿。所以、聲聞極果名阿羅漢──梵語阿羅漢,此云應供──,佛十號中亦有名應供者,可想而知。夫應供者,即斷煩惱之果;菩薩不以聲聞為滿足則可,若竟輕視其法,殊非圓解!況從利他以言,菩薩若遇聲聞,仍須講說聲聞藏法,資助開解。不特此也,菩薩尚須研究凡外經論以為度他工具,況於佛說之聲聞藏可拋棄乎?若為對治一部份執小乘教以為究竟者,令其回小向大故作此說,如法華等所明,可無違犯。

 

辛二棄大向小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菩薩藏未精研究,於菩薩藏一切棄捨,於聲聞藏一向修學,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若菩薩於大乘法藏不樂研究,專取聲聞藏法一向修學,雖犯非染;因聲聞法雖非究竟,非增長煩惱之法故。然於菩薩功德不能成滿,故亦有犯。

 

辛三捨內學外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現有佛教,於佛教中未精研究,於異道論及諸外論精勤修學,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若上聰敏,若能速受,若經久時能不忘失,若於其義能思能達,若於佛教如理觀察成就俱行無動覺者,於日日中,常以二分修學佛語,一分學外,則無違犯。

 

若世間無佛之教法,菩薩可學外論以為方便;若現前有佛之教法,應勤修學以生正解。若仍酷嗜外論及異道論,並認為最尊最勝之教法,則將損正知見而失菩薩善法,故成染違犯也。若有上等聰敏,於佛教有深刻研究而不為外論所動者;或短時間可受且受後不忘者;或於外道論義,能思維通達知其長短,不為所惑者;或已能契合佛理之觀察,雖受外道論說,理觀能同時俱起現行而不為外見動其正覺者;學亦無妨。如近來各佛學院之課程,有哲學、科學、宗教學及世間普通知識等,苟於佛學無深研究,必為所轉,故應多注意於佛學,令有心得。每日中、以二分光陰修學佛法,一分光陰學諸外論,助生菩薩般若資糧,方可無犯。

 

辛四專習異論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越菩薩法,於異道論及諸外論研求善巧,深心寶翫,愛樂味著,非如辛藥而習近之,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若菩薩越菩薩藏法,專向外道論及外論研究善巧,愛著習近,殊為失其本分之學。但菩薩於佛之教法有心得後,為便於利他故,研究外論。須知學外論時,如味辛辣,為隨順教化一類有情故,非此藥不足以愈其病故,所以不得不學,固非樂其法也。

 

辛五不信深法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聞菩薩藏,於甚深處、最勝甚深真實法義,諸佛菩薩難思神力,不生信解,憎背毀謗:不能引義,不能引法,非如來說,不能利益安樂有情;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如是毀謗,或由自內非理作意,或隨順他而作是說。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若聞甚深最甚深處,心不信解。菩薩爾時應強信受,應無諂曲,應如是學:我為非善,盲無慧目,於如來眼隨所宣說,於諸如來密意語言而生誹謗。菩薩如是自處無知,仰推如來於諸佛法無不現知等隨觀見。如是正行,無所違犯。雖無信解,然不誹謗。

 

若菩薩學大乘法藏,遇諸佛以無分別之第一義及不可思議之神通等事種種最深境界,謂不必深信領受,且生毀謗者,是染違犯。如謂見到者可信,而聖智位所證之境,深不可測,甚難見到,由此以神通威力為不足深信。謂不能引生正法義,空談理想,不能利益安樂有情。如此等皆是以凡夫心測如來境者,犯謗法罪。近來有專以哲學、科學眼光研究佛法者,往往有此大誤!若於佛法之境之行,雖生解信,而於超過凡夫心境之聖果事,因不可測,致生毀謗;或由自思維,或隨逐他說,皆有犯菩薩戒。故菩薩對於此最甚深義,不能諦解,當勉強領受而責己無知,以真實無諂曲之心,自慚善根力弱,無明所盲,致於如來所證真實,不能了解其深密意。故應如是自處於無知之地位,更應推仰如來於諸佛法無不觀察照見,而我不能了解,反生疑謗,生深慚愧。如是正行,雖不了解,然不毀謗,故無違犯。

 

上來五條中,前二條明對於聲聞法宜正修學;中二條明對外法宜正修學;末一條明對甚深法宜正修學。犯此五條,障學菩薩般若。

 

庚二對於人者

 

辛一愛恚讚毀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他人所有染愛心,有瞋恚心,自讚毀他,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若為摧伏諸惡外道;若為住持如來聖教;若為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或欲令其未淨信者發生淨信,已淨信者倍復增長。

 

菩薩於他人所有瞋恚,發毀他之語表;對自己之團體及法或徒眾等,染心愛護,常加自讚,是染違犯。若修佛法,應讚佛法而摧邪外,以佛法能顯世間真實義諦,利益眾生,若住持如來正法,於所處之環境中,有摧滅外道必需者;或假讚毀以調和其感情、降伏其邪執者;或自讚三寶毀他邪教,令未生淨信生淨信,或已生淨信令增長者,皆無違犯。

 

辛二憍慢不聽正法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聞說正法論義決擇,憍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而不往聽,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為懶惰懈怠所蔽而不往聽,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不覺知;若有疾病;若無氣力;若知倒說;若為護彼說法者心;若正了知彼所說義,是數所聞所持所了;若已多聞,具足聞持,其聞積集;若欲無間於境住心;若勤引發菩薩勝定;若自了知上品愚鈍,其慧鈍濁,於所聞法難受難持,難於所緣攝心令定,不往聽者,皆無違犯。

 

菩薩若聞有講正法論正義決擇是否者,應即往聽,多聞熏習,護正法幢。若恃自滿,懷瞋恚心不往聽者,是染違犯。若因自己不聞不知;或知彼說法者顛倒而說;或知說法者能力有限而自處尊勝,若往聽者反令不安;若已正修觀行,於所觀境安住其心,不欲移心他境;若正引發菩薩勝定;若自愚鈍,雖聽亦難領受,故取少句義而為所觀之境──如念阿彌陀佛──攝心令定者,皆無違犯。

 

辛三輕毀法師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說法師,故思輕毀,不深恭敬,嗤笑調弄,但依於文,不依於義,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凡佛法、應有法師開導講授,令依三藏教義隨聞思惟。若於法師處故意輕毀、調弄、不生恭敬者,是染違犯。

 

上來三十二條,犯之障修六度,無犯、則能修諸善法,持攝善法戒清淨矣。

 

戊二障四攝利生

 

菩薩六度齊修,集諸善法,更應本大悲心,行方便事,數數諦思應作或不應作,以四攝法饒益有情。云何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是也。四攝中之布施,雖與六度中之布施同名,然此專在利他之義。布施者,謂犧牲自己利益他人,最足以引動人心令皈向正法。蓋世人之所營求者,厥為利養,故菩薩饒益有情,在在以布施為先,使易親近。既親近已,則施以愛語而使彼樂聞,增進智德。凡作事於他有益處,輒為助作,故名利行。至於起居食息以及經營事業,皆取同等,容易令他生清淨信,入佛智慧,故名同事;如觀音菩薩三十二應,亦同事行也。此四攝行,融貫於此十一條中,雖不別出,而思之皆一一可明。

 

己一不為助伴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諸有情所應作事,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為助伴──謂於能辦所應作事,或於道路若往若來,或於正說事業加行,或於掌護所有財寶,或於和好乖離諍訟,或於吉會,或於福業,不為助伴,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為懶惰懈怠所蔽,不為助伴,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有疹疾;若無氣力;若了知彼自能成辦;若知求者自有依怙;若知所作能引非義、能引非法;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若先許餘為作助伴;若轉請他有力者助;若於善品正勤修習不欲暫廢;若性愚鈍,於所聞法難受難持,如前廣說;若為將護多有情意;若護僧制;不為助伴,皆無違犯。

 

修菩薩法,應以四攝法而攝化有情;當同事者,應與同事。若以嫌恨心故,於道路上感困難處,不為助伴;或於佛法中修加行──如打七等──時,不為之幫助;或他有財而自有力不為保護;或他評訟而不為之調解;或不為助伴於吉會──如喜慶事──及修世福出世間福等事,是染違犯。若知其所作事非正,或不為助以令彼勤奮,或於善法正自修學,或所聞法難受難持不容暫離,不助伴者,皆無違犯。

 

己二不往事病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遭重疾病,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往供事,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為懶惰懈怠所蔽不往供事,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自有病;若無氣力;若轉請他有力隨順令往供事;若知病者有依有怙;若知病者自有勢力,能自供事;若了知彼長病所觸堪自支持;若為勤修廣大無上殊勝善品;若欲護持所修善品令無間缺;若自了知上品愚鈍,其慧鈍濁,於所聞法難受難持,難於所緣攝心令定;若先許餘為作供事。如於病者,於有苦者為作助伴欲除其苦,當知亦爾。

 

菩薩遇有疾病之人現前,無論親疏貴賤,其無醫藥與無人照應者,菩薩應作饒益之事而充分供給其所需。若以嫌恨心欲惱害之而不看顧者,是染違犯。若非共住,轉請他人前往供事;若知病人有其依仗;若知彼有資財及其徒眾,自能醫治及有看護之人;若知彼病長年如是,病相雖重,堪自支持;若正精進修習善法及善品類之法,恐其間斷而不圓滿;若至愚鈍,於先所聞法尚難領受其義,於所緣境上攝心令定更屬難能,未容暫時拋棄;若已許為他人供侍,同時不克分身;如此等不往供事者,無犯。對於病者如此,對於苦者亦然,謂苦亦如病之當遣除也。

 

己三不為宣說障愛語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為求現法、後法事故,廣行非理。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為宣說如實正理,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所蔽不為宣說,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自無知;若無氣力;若轉請他有力者說;若即彼人自有智力;若彼有餘善友攝受;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若知為說如實正理,起嫌恨心,若發惡言,若顛倒受,若無愛敬;若復知彼性弊[怡-台+龍]悷,不為宣說,皆無違犯。

 

若諸有情為求現在世法之事,或求將來世法之事,以求取之時廣行惡行。如求現在之福壽祿位等,當求取時,信邪倒見,或殺生媚神、扶乩信鬼等。如印度之馬祭,凡求福壽者,須殺三百匹馬,便可得現世之解厄與後來之福報等。此皆從顛倒心所起惡業苦果,了無已時;菩薩若遇如此有情,當為開導如實真理,令生善行,方可得到現後之好結果。如教不殺生而救生,可得長壽;布施身命財力以濟群眾,可得富貴利祿。若對前人懷恨惱心,不為如實開導而縱令造惡受苦者,是染違犯。

 

若自心尚不知如實真理,不能宣說;或自無力,轉請他人往說;或知此人有大智力,不久即可覺悟;若他雖行非理,現時有餘善友──初信位以上菩薩及佛皆為善友,亦即善知識;善知識者,以善法勉人──為之提獎;或因調伏;或因惡行已深,與說真理,反令生謗,反發惡言,益深惡業。或知其無智慧,於真理上反生誤解,如說眾生皆無我,不可存我見,從大公無私上去會則合真理。彼即謂既云無我,則人類等與木石同,打罵殺害皆無罪過,則倒受也。或無愛敬而不至心領受;或知身心[怡-台+龍]悷不調,乖僻不經。如此等、不為宣說者,皆無違犯。

 

己四有恩不報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先有恩諸有情所,不知恩惠、不了恩惠,懷嫌恨心,不欲現前如應酬報,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為懶惰懈怠所蔽不現酬報,非染違犯。無違犯者,勤加功用無力無能不獲酬報;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若欲報恩而彼不受,皆無違犯。

 

菩薩所對之有情境,種種不同,此明先於菩提有恩惠之有情所,應了知其恩惠而為相當報酬,使施恩惠者樂於施與其他。若對其人懷嫌恨故,不為現前如應酬報者,是染違犯。若雖精勤加功用行,而現前無力酬報;或方便使他暫時不得報,待之將來,於彼較為有益;若雖酬報他不受等,皆無違犯。

 

己五患難不慰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墮在喪失財寶、眷屬祿位難處,多生愁惱,懷嫌恨心,不往開解,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為懶惰懈怠所蔽不往開解,非染違犯。無違犯者,應知如前於他事業不為助伴。

 

菩薩如遇遭感愁惱諸有情時,應當前往開解令生正見,了知緣生性空,無得無失,及種種因果之理等,信入佛法。若懷嫌恨心,聽令愁惱者,是染違犯。若為其他勤加功用,或為借作調伏方便,或為事業所羈,不前往開解,皆無違犯。

 

己六希求不給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有飲食等資生眾具,見有求者來正希求飲食等事,懷嫌恨心,懷恚惱心,而不給施,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能施與,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現無有可施財物;若彼悕求不如法物,所不宜物;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若來求者王所匪宜,將護王意;若護僧制而不惠施,皆無違犯。

 

菩薩所承受之資生等物,皆為利益攝受眾生之用,若遇正來悕求,應當施與使種善根。若懷嫌恨而不給施者,是染違犯。若現在自給尚無,無可施與者;或求者是不如理法之物;或所求之物與彼不相宜;或知求者向非善類,滿意之後反滋惡業;或為國法所不許,未便違政府之意以破壞法律、擾亂社會;或為僧眾戒律所不許:如此原因不惠施者,皆無違犯。此菩薩戒,皆切於實際可應用之法。如布施不至於過分,或不合理之要求,可以不施,無有違犯。

 

己七攝眾不施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攝受徒眾,懷嫌恨心,而不隨時無倒教授、無倒教誡;知眾匱乏,而不為彼從諸淨信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如法追求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資身什物、隨時供給,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往教授,不往教誡,不為追求如法眾具,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若護僧制;若有疹疾;若無氣力不任加行;若轉請餘有勢力者;若知徒眾世所共知,有大福德,各自有力求衣服等資身眾具;若隨所應教授教誡皆已無倒教授教誡;若知眾內有本外道,為竊法故來入眾中,無所堪能,不可調伏,皆無違犯。

 

正授經論使明如實真理,名無倒教授。正授以律,使正身心行業,名無倒教誡。菩薩於所攝受徒眾,若有顛倒之思及不正當行為,當律其行而曉以理。至於四事有所匱乏,當從清信居士等處為之追求資身什具,令彼心安意穩,道業易成。若懷嫌恨不為求供給者,是染違犯。若故意不教不養而為調伏之方便;或與僧制不合;或知彼有力堪可自給;或曾住教道已無顛倒之行為;或知徒眾中有外道潛伏,為竊法來,不可調伏;如是而不教養,皆無違犯。

 

己八不隨心轉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懷嫌恨心,於他有情不隨心轉,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隨其轉,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彼所愛非彼所宜;若有疾病;若無氣力不任加行;若護僧制;若彼所愛雖彼所宜,而於多眾非宜非愛;若為降伏諸惡外道;若欲方更調彼伏彼,廣說如前;不隨心轉,皆無違犯。

 

菩薩於他有情,當攝心令正住,不隨物轉,能轉於物,方合佛理;如普賢十大願行中恆順眾生。應順有情心而轉者,何耶?以須隨順而資度脫也。若菩薩以嫌恨心不隨眾生心轉者,是染違犯。若隨他轉非彼所宜;或雖為他所愛所宜而在當前眾中共所非議;或彼外道,隨他轉者反增惡燄,自惡惡人;若欲調伏他等而不隨轉,皆無違犯。

 

己九不隨喜讚揚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懷嫌恨心,他實有德不欲顯揚,他實有譽不欲稱美,他實妙說不讚善哉,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顯揚等,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知其人性好少欲,將護彼意;若有疾病;若無氣力;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若護僧制;若知由此顯揚等緣,起彼雜染憍舉無義,為遮此過;若知彼德雖似功德而非實德,若知彼譽雖似善譽而非實譽,若知彼說雖似妙說而實非妙;若為降伏諸惡外道;若為待他言論究竟不顯揚等,皆無違犯。

 

菩薩若遇有德、有譽、善於妙說之人,應當稱揚讚歎,使人知而生信,植種德本。若懷嫌恨而不稱揚,是染違犯。若知其人少欲知足,為之稱揚,反而引生他事致感不安,或反使失其令名者;若知雖有德行妙說,但一旦為之顯揚,反生憍矜輕舉等過,或雖有相似之德譽妙說,祗足引一般初進之趨附,實為識者所不屑道,因相似而非有實德之故;或為降伏外道;或待他言論等終結,以如是等而不稱揚,皆無違犯。

 

己十不隨行威折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應可訶責,應可治罰,應可驅擯,懷染汙心而不訶責,或雖訶責而不治罰如法教誡,或雖治罰如法教誡而不驅擯,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放逸而不呵責乃至驅擯,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了知彼不可療治,不可與語,喜出麤言,多生嫌恨,故應棄捨;若觀待時;若觀因此鬥訟諍競;若觀因此令僧喧雜,令僧破壞;知彼有情不懷諂曲,成就增上猛利慚愧,疾疾還淨,而不呵責乃至驅擯,皆無違犯。

 

菩薩行四攝法饒益有情,須扶助其防非止惡、改過遷善,不得懷染愛心,縱令放逸。倘應訶責、應治罰、應驅擯者,須如律規懲辦,勿得寬容或從輕治,否則、即犯染罪。故佛法之慈悲方便,在如何御人以道,而非姑予優容者可比。若法應如此而不如此者,縱其任情墮落,非慈悲也。近來怙惡不悛之徒,往往因要求不遂輒詆為不慈悲者;至於握有統理大眾之僧權者,不特自己放蕩形骸、坐視大眾之墮落於不顧,反自謂為方便,實不知慈悲方便為何物!遂致佛法不振,不其痛乎!若知其人不可救藥,若與之語反生麤言惡念;或觀後效;或恐引起門爭,結果不良;或足使眾僧喧雜,破僧和合;或知為一時之錯誤,但無諂曲之意,如一明白即可從此增起猛利慚愧自得還淨;因此不訶責乃至不驅擯者,皆無違犯。

 

己十一不隨現神力折攝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具足成就種種神通變現威力,於諸有情應恐怖者能恐怖之,應引攝者能引攝之,避信施故,不現神通恐怖、引攝,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知此中諸有情類,多著僻執,是惡外道,誹謗賢聖,成就邪見,不現神通恐怖、引攝,無有違犯。菩薩以修禪定,或證聖果,得到種種神通變現之威力後,對惡有情當恐怖之,以挫折其惡燄而棄捨其惡行;或遇有情樂於神變,亦當方便引攝。若避信施,恐因之而得布施利養,不為恐怖引攝者,雖犯而非染違犯。若知有情有偏僻之執著,自以為是,不受感化,若現神通反致生謗而不現者,皆無違犯。

 

丁三總明無犯

 

又一切處無違犯者,謂若彼心增上狂亂,若重苦受之所逼切,若未曾受淨戒律儀,當知一切皆無違犯。

 

一切處者,指四十三條輕戒中一切違犯之處。此又總出無違犯者,謂其心有增上狂亂,或現有重病等逼迫無力實行戒法,或未受淨戒律儀等,於一切處皆無違犯。若無此三因者,有犯無犯,在當人依戒條而自去觀察之。

 

乙二明持悔

 

若諸菩薩從他正受戒律儀已,由善清淨求學意樂,菩提意樂,饒益一切有情意樂,生起最極尊重恭敬,從初專精不應違犯;設有違犯,即應如法疾疾悔除令得還淨。如是菩薩一切違犯,當知皆是惡作所攝,應向有力,於語表義能覺能受小乘、大乘補特伽羅,發露悔滅。

 

菩薩於受戒後,當持勿犯;如稍有犯,應速如法改悔使令還淨,故有此段文義。從他者,謂受戒有其三品,以所從之他緣不同而所得之戒有優劣。凡受戒人一面從自發心,一面仍須依他為增上緣。若遇佛住世,或大乘地上菩薩住世,得從之受戒者,皆多生善根所招,方有此最上勝緣,是為上品戒。若無上述勝緣,依佛法中曾經受過菩薩戒之十信等位外凡內凡之菩薩,依可作為師範之菩薩比丘處,從而受之,是為依中等增上緣得中品戒。在中國所通行之菩薩戒,皆從施受。但如此方無授戒師,向千里外亦尋不得,乃許於佛菩薩像前香花供養,懺悔往業,經若干時得感應後,方為得戒;若未感到佛菩薩現前摩頂之瑞像,為不得戒。但如此得戒,猶為下品戒,故須以從他正受為勝也。意樂、謂意志之所樂,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之意樂。意樂起時,所有各種所為,皆隨之而轉移,故意樂為一切行為之主動力。若凡夫得到此種之清淨意樂,宛如另換一心,將無始染劣勢力完全革除,從新建起菩提之心。蓋凡夫心多貪五欲,其意樂亦為五欲之意樂,能改此意樂以成立此中三種意樂,則得三聚淨戒。由求學一切菩薩善清淨戒之意樂,則得菩薩律儀戒之戒體,便能離一切惡法而得清淨;有此戒體,則能持一切律儀戒。菩提者,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換言之、即佛果之菩提也。此菩提之意樂生起,則於人天福報、二乘解脫悉無所求,惟念念求無上菩提,即神通等亦為無上菩提而修。自此意樂發起以後,自能去修集無邊福智以為菩提之資糧,是以菩提意樂為攝善法戒之戒體。饒益有情意樂者,謂意之所樂,心心念念皆欲饒益有情,乃能時時刻刻去作饒益有情之事,是為饒益有情戒體。若感發得此三種意樂為三聚戒體,依戒體而持菩薩戒,則易如順水行舟也;因內心已有持戒之力故。若由此意樂受菩薩戒者,應對此菩薩戒生深恭敬,從初受戒勿令違犯。因此戒為心戒,犯不犯皆繫於自心,須在其動機上之隱微中以明察其德失。又菩薩戒在佛果位方能清淨,故菩薩地亦難全淨,若有違犯,應即如法懺悔令速清淨,否則、便毀戒體。梵語突吉羅,此云可懺悔。菩薩正得戒體之後,所有違犯,是惡作罪,故可懺悔。其懺悔法,應向有智慧力之菩薩前,將惡作事如實發露,請其證明。務須在能覺到能領受所說語意之小乘、或大乘人──梵語補特伽羅,此云數取趣;在人趣,即人──前,發露懺悔。

 

乙三明悔法

 

丙一對他懺除

 

丁一上品纏犯應更受

 

若諸菩薩以上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失戒律儀,應當更受。

 

丁二懺中品纏犯

 

若中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應對於三補特伽羅,或過是數,應如發露除惡作法,先當稱述所犯事名,應作是說:長老專志!或言:大德!我如是名,違越菩薩毗奈耶法,如所稱事,犯惡作罪。餘如苾芻發露悔滅惡作罪法,應如是說。

 

丁三懺下品纏犯及餘違犯

 

若下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及餘違犯,應對於一補特伽羅發露,悔法、當知如前。

 

丙二自誓懺除

 

若無隨順補特伽羅可對發露,悔除所犯,爾時、菩薩以淨意樂,起自誓心:我當決定防護當來,終不重犯!如是於犯,還出還淨。

 

若犯四重戒之上品纏者,非可懺悔,因戒體已失,故應當重受。若中品纏犯者,當對三人以上小乘人或大乘人能覺能受懺悔人所發出之語言者前,以表示所犯罪而發露懺悔之,其懺悔法方能成立。如稱:長老──或稱大德──!我如是名,今犯菩薩戒中可懺悔之何事,請為證明懺悔。犯下品纏犯四重戒,或上中下纏犯餘輕戒等,當向一人已上之菩薩比丘前,發露懺悔。然懺悔既應從他而懺悔,如此方無菩薩比丘及知菩薩戒之人時,可於佛菩薩像前設香花供養,如法披露,以清淨意樂自誓悔改後,當即防護,終不再犯,乃至得到感應,其懺悔法亦可成立。但不如正對他人之懺悔力為勝耳!

 

甲三結應敬修

 

復次、如是所起諸事,菩薩學處,佛於彼彼素怛纜中隨機散說,謂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今於此菩薩藏摩怛理迦,綜集而說。菩薩於中應起尊重,住極恭敬,專精修學。

 

菩薩應學之菩薩戒法,佛曾於瓔珞、梵網經等中,隨有情根機而散說。若七眾戒及比丘之五篇戒等,皆攝在菩薩戒之依律儀戒中,而攝善法與饒益有情戒,散說於各經。今彌勒菩薩綜集而說於瑜伽師地論中。菩薩於此戒法,應恭敬尊重而精勤修學,因為原是佛所說故。

 

【顯要旨】

 

一應了知者三事

 

此菩薩戒法有先應了知之三義:

 

第一應了知者,受菩薩戒、學菩薩法,以先發大悲菩提心為體,若未發起大悲菩提心者,則非菩薩,不應學受菩薩戒法。故受戒時,師應問曰:已發菩提心否?是菩薩否?其時之求戒者,當毅然答曰:已發,是菩薩,方能得戒。然小乘亦有智果,故了生死之智可通大小,若無大悲心為根本,則不能起取大菩提之意,故不得菩薩戒也。且若不發大悲心者,亦用不著來求學菩薩戒。經云:菩薩以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故大乘菩薩心,為大悲菩提心,求菩薩戒,必須先發此心。

 

第二應了知者,受學此菩薩戒法,須以智慧為先導,故應先依菩薩藏之經論有深切研究,得到圓滿透徹之正解時,方有正見正知。其正知見既已成就,即以之為先導,方可行持菩薩戒法。因此、菩薩戒為入俗利生之事,不易行持。持此戒者,常於心地上觀照所作之業,犯與不犯,須有確切之審度與標準;若無最高智慧以為審度標準,則雖已犯而不自知,便亦不能懺悔以求清淨,則即無由學持此菩薩戒。若梵網經所說之戒,其作與不作,皆為刻板之規定,故猶易持。而此戒法,則在同一事上,有犯不犯、或染不染,在纖微間,甚難決也。故須有智慧為先導,方能受學。

 

第三應了知者,在此菩薩戒法中,皆為攝善法戒及饒益有情戒,故應以七眾戒為律儀戒,而善法戒與饒益有情戒又以律儀戒為所依。故欲學此菩薩戒者,應先受七眾戒以為菩薩戒中之律儀戒,則於三聚淨戒方得圓滿。如優婆塞受菩薩戒為菩薩優婆塞,乃至比丘受菩薩戒為菩薩比丘等。依瑜伽論所明,若失於律儀戒,則失餘一切戒,故若不從僧受三皈及七眾戒,即不能受此菩薩戒。

 

二顯殊勝者三事

 

第一、此戒法與其餘之菩薩戒法不同者,餘兼三乘共同之律儀戒,此戒專明應如何修六度以修集諸善法,應如何行四攝饒益有情,故此戒最明白而扼要者,正大乘菩薩之特殊精神所存,不學此菩薩戒,無以見菩薩之殊勝。

 

第二、菩薩戒法在於契真入俗之中道行,因俗人在俗而不能契合出世真理,二乘出世自利而不能作涉俗行事,惟菩薩能上契真理、下順凡情,修圓融二諦之中道行門。此戒法中,處處皆能表現理事雙彰、真俗并到之大乘了義行。如對聲聞家之斷煩惱法,既不捨離,復能隨順有情成就勝出聲聞乘功德等,皆明此義。

 

第三、此菩薩戒乃深切現今七眾佛徒實際上辦事之應用者,如出家僧辦佛學院及公益慈善等,皆時勢上應辦之事。換言之、凡與眾人相關而有益社會之事,今後皆應去辦,非復閉門修行可盡其責。然出家僧辦事,須受學此菩薩戒法,方有辦事行軌,否則、破壞佛法,違背教規而不自知。若以前出家僧所採之修行法,非自了之禪宗,即往生之淨土,皆不圓滿;此戒方為正修之菩薩行。至於禮拜、念誦,亦萬行中之一,若依此戒發菩提心去行六度、四攝,則尚何行不備?惜中國向來修行者,大都不知注意乎此,惟以空心靜坐為修行,對於現身社會去作一切利他事業,極端反對,謂非本分!其有能作事者,又多未得菩薩戒之真諦,故其一舉一動皆貪、瞋、癡之煩惱為之主動,將中國佛教弄成死氣沉沉,怪象重重,良可慨也!夫菩薩之修行六度,以不離有情界之實際,作一切利生事業為正修行,故非學此戒去修菩薩行不可。此戒為現今在家出家之佛徒需要,以在現今國家社會之環境中,尤非昌明此大乘菩薩法不可,其各顧身家以各自了之思想,已用不著!故佛教徒眾,對於社會人群互關互益之事,精勤去作,方能顯出佛法精神,方能為建立國民道德之基本。故今在家佛弟子之設社立林,結群集會以宏化者,欲求得一寡過成德之標準法,於此菩薩戒法,大不可不深注意焉!

 

(普超、克全記)(見海刊十三卷六七八期)

 

本電子文檔取自財團法人印順導師基金會發行之《太虛大師全書》光碟,並徵得發行者授權刊載。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