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佛學是真的》(又名:洞見)

作者:SthBiggerThanUrself

發佈於2020-09-12

原文鏈接:https://www.yinxiang.com/everhub/note/2f19e40c-9b57-4285-8c28-62d88ce9c7cb

【編按:粗體與紅字是編者所加。】

 

第一講:現代視角下的"煩惱"和"苦"

《為什麼佛學是真的》( Why Buddhism is True:The Science and Philosophy of Meditation and Enlightenment  )。 作者羅伯特·賴特(Robert Wright)是進化心理學學者和科學作家,他之前的兩本書《非零年代 : 人類命運的邏輯》和《道德動物:我們為什麼如此》都出過中文版。

《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jpg

 

【編按:台灣中譯《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

這本講佛學的書,可不是賴特隨便寫的。他本人親自參與了冥想訓練,而且練的還是大乘佛法中的"內觀"派 —— 他自稱自己的修行並沒有取得很高成就,但是,他體驗過。賴特這本書,就是想用現代科學的一些研究結果,去驗證佛學中的一些論點。

"Buddhism"這個詞直譯其實就是"佛教",我故意把它翻譯成"佛學",是因為這本書中說的並不是我們平常所理解的佛教,而是佛教的一個西方化、也可以說是現代化了的版本。這個版本把亞洲佛教中超自然的東西都去除了,沒有六道輪迴、因果報應、神通這些東西,可以說就是一套哲學思想加上冥想的訓練方法。

我們知道現在"冥想"在全世界範圍內非常流行,而歐美有很多人,就是通過冥想,在修行這個西方版本的佛學。

我認為這個版本的佛學有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它相對比較簡明易懂,沒有任何故弄玄虛的地方,實實在在地用現代人的語言說話。 這樣一來,你就可以像學習一般哲學那樣辨析和論證,你還可以用現代科學的知識去檢驗它。

好,現在進入這本書。

不論是西方佛學還是東方佛教,賴特說,有一個基本論點是完全一樣的 ——

我們其實是生活在電影《駭客帝國》里說的那個 Matrix 之中。

駭客帝國.jpg
當然,對這句話的理解並不一定是我們都正在玩一個虛擬現實遊戲。 這個論點的關鍵在於, 我們平時所思所想的東西,很可能都是錯覺。

 

1. 什麼是"苦"

咱們先說佛學中一個重要概念,"苦"。人生是在受苦,這個意思被人各種發揮。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是說這個世界故意讓我們受苦,我們活著就是被世界懲罰嗎? 還是說苦不苦跟人的修為有關,如果你是個覺悟者就可以不感到苦?比如我聽說過一個說法,說你之所以覺得苦,是因為你過於*執著*!如果你不那麼執著,就不會那麼苦。

我們知道佛經最早都是用梵語寫成的,但是純正的梵語現在已經失傳了。今天傳承佛經的語言只有巴厘語、漢語和藏語。其中這個巴利語是中古印度的雅利安語,跟梵語非常相近,可能最符合佛陀原本的說法。巴利語可以直接用英文字母書寫,西方佛學也比較認可巴利語的佛經。賴特這本書中,把所有重要佛學概念都用巴厘語標記了,這樣我上網一搜索就能找到對應的漢語版佛學名詞。

"苦"的巴利語,是 dukkha。 英文中對 dukkha 的正統翻譯,是"suffering",正好對應中文的"苦"。

但是,賴特說,有人考證,dukkha 在巴利語中的意思,也可以被翻譯成"不滿足"(unsatisfactoriness)。

這就很有意思了。 也許佛陀的意思是說我們的「苦」其實就是「不滿足」?

 

2. 快樂是個錯覺

苦就是不滿足,賴特對此找到了一個基於進化心理學的解釋。進化心理學基本上是一種思維方式,它認為人既然是進化的產物,進化必然給我們的心理打上了一些烙印。前面我們在講《生命3.0》的時候說過,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人活著的目的,就是傳播自己的基因。

為了傳播基因,我們就要做各種事情 —— 要吃飯,要找到性伴侶生孩子,而為了加強自己的生存權和生育權, 我們還要打敗競爭對手,還要獲得聲望。

但人畢竟是有思想的生物,也許有的人就想看看大自然的風景,享受歲月靜好,對傳播基因沒興趣,那怎麼辦呢? 自然選擇怎麼才能讓我們*樂意*去做上面說的這些事情呢?

這就得靠思想建設了。賴特說,自然選擇給我們的心理做了三個設定。

第一,完成上面那些事,你能獲得快樂。這很容易理解,我們做這些事很多情況下並沒有什麼針對基因傳播的計算,純粹是為了快樂才去做。

第二,快樂是短暫的,它不能持續很長時間。這一點聽起來有點奇怪,但是它很重要。 如果我們做一次,就能獲得持續的、長久的快樂,那就沒有動力去做第二次了。自然選擇「希望」你把基因傳播得越多越好,你得不斷努力才行!

第三,對於前面這兩個事實,大腦應該專注於第一點,而忽略第二點。這也很重要,因為如果大腦明確意識到"快樂是短暫的",它可能就會放棄追求快樂,開始懷疑人生,這還是不行。大腦必須永不放棄,永遠追求快樂才行。

也就是說,自然選擇根本不在乎我們是否快樂,它只是把快樂當做誘餌,來使得我們完成基因傳播的目標。必須這麼設定,我們才能持續不斷地去為了傳播基因而奮鬥。但是對我們來說,這個局面非常可悲。 永遠在追求,偶爾得到了,也只是短暫的快樂,正所謂"在失望中追求偶爾的滿足" —— 這是一個無間道!

現在已經有科學實驗證明這個機制。有人用猴子做實驗,在籠子里掛一盞燈,只要燈一亮,實驗者就會給猴子提供幾滴果汁。猴子很喜歡果汁。科學家密切觀察猴子大腦中的多巴胺分泌的情況。 分泌多巴胺,就說明大腦正在經歷快樂。

一開始,是果汁進入猴子嘴中之後,猴子大腦才大量分泌多巴胺。這個情況很明顯,是果汁使猴子快樂。

但是實驗重複多次之後,猴子就掌握規律了,他知道燈一亮就會有果汁。這時候科學家發現,在燈亮以後、果汁還沒給的這個瞬間中,猴子大腦就已經開始大量分泌多巴胺!對果汁的*預期*,就已經讓猴子快樂了。

再到後來,亮燈導致猴子分泌的多巴胺越來越多,而果汁帶來的多巴胺越來越少。 似乎猴子全部的快樂都在對果汁的預期之中,真正喝到了果汁,反而不怎麼快樂了。

咱們想想,人難道不也是這樣嗎? 在做某個事情之前,我們覺得做這件事會有多麼快樂,可是真正做了之後,又感覺到很空虛。 猴子和我們體會到真的快樂了嗎?

這就是苦。 你永遠都不會真正滿足。 所謂快樂,其實是個錯覺。

 

3. 煩惱也是錯覺

從進化心理學角度來說,人的各種情緒其實是自然選擇對我們思想的編碼,讓我們能對外部的壞境做出一個*好壞*判斷。 如果做這件事對傳播基因有利,你感到快樂,你下次就還會這麼做。如果做這件事對傳播基因有害,比如危險、有毒、被打敗,你就感到痛苦難受,你下次就不這麼做了。

而這些編碼,是可能出錯的。

第一種錯誤是環境變了編碼沒變。

比如我們看到甜的、高脂肪的食物會特別想吃,這個情緒在過去食物匱乏的時代可以讓我們攝入更多的營養,對身體有利。 可是現代社會食物非常豐富,再吃那麼高脂高糖的食物只會損害身體。 那麼賴特就說,我們對高脂高糖食物的"感情",可以說是一種*假的*感情。

類似的例子是憤怒。你在路上開車,遇到有人搶道,你會很憤怒,你想給他一個教訓!這個情緒在過去"熟人社會"很有用,別人欺負你你要是不抗議,其他人就會一起欺負你。可是在公路上面對陌生人,你的憤怒只有增加交通事故的作用。 那麼這裏的憤怒,也是一種假的感情。

第二種錯誤叫做「假陽性」。

這是一個統計學概念。比如說一個原始人在野外行走,他聽見草叢裡有聲音,你說他應該怎麼反應。這個聲音有99%的可能性是風吹的(統計學稱為"negative"),但是也有1%的可能性是草叢中有一頭獅子(統計學稱為"positive",陽性)。原始人會不會忽略小概率事件,繼續往前走呢? 當然不會!他的正確反應是管它是什麼東西,先跑為上。

原始人一有風吹草動就當成獅子,這是他頭腦中的錯覺,他甚至可能還以為自己看見了草叢裡的獅子! 這是個錯覺,但是這樣的錯覺在關鍵時刻能救他一命。 自然選擇關心的是你能不能生存下來去傳播基因,根本不關心你做出過多少次"正確判斷"。

這個對風吹草動害怕的情緒在原始社會很管用,但是在今天就會導致我們的各種焦慮。

比如說,原始社會大家都是熟人,你給人的印象非常重要,被人看不起的滋味很難受。但今天我們更多的是面對陌生人,其實大多數人根本不在乎你是什麼人!可是我們仍然特別關注自己給別人的印象。

有個實驗是這樣的。實驗者在受試者的臉上畫了個傷疤,畫完讓受試者照了鏡子,看到傷疤,然後又找個藉口說我再幫你修改一下,實際上是把傷疤又給抹掉了。接下來,受試者要跟一個陌生人聊一會兒天。整個聊天過程中,對面這個陌生人的表情反應都被錄像了。

聊完天,實驗人員就問受試者,剛才你倆聊天的時候,他注意到你的傷疤了嗎?受試者都說他注意到了!然後播放錄像,受試者還能分析出來,錄像中哪個時間,陌生人的表情很不自然,那就是因為注意到了傷疤而感到不快!

當然,事實是實驗者跟人聊天的時候他臉上根本就沒有傷疤。

***

如此說來,我們的種種情緒中錯覺實在太多了。 我們以為能得到快樂,其實快樂非常短暫。 我們對糖很有感情,糖吃多了對我們有害。 我們整天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其實都是瞎擔心。

所以佛說,人生充滿了苦,而煩惱都是虛幻的東西。

這就是賴特從進化心理學角度對"苦"和"煩惱"的解釋。

對此你肯定有問題。 我們明明感到有些快樂是真實的,煩惱也不總是沒道理! 那麼那些看起來比較真實的情緒,難道也是錯覺嗎? 答案是如果你再想深一步,那連"你自己"都是錯覺。這個咱們明天繼續說。

  1. 進化設定我們的快樂必須是短暫的,所以我們永遠都不會滿足,而這就是人生的"苦"。
  2. 進化設定我們的各種情緒並不能反映真實世界,所以煩惱可能是"空"的。

回想一下這兩個道理,其實你可能早就聽說過了。 我們第一季說亞當·斯密的時候就說過這個思想,名望和財富不值得追求,因為你永遠都不會滿足。 情緒不能反映真實世界,這是進化心理學的基本常識。基思·斯坦諾維奇有本書叫《機器人叛亂》,說的是類似的意思。

難道佛學就這麼簡單嗎?

也許這僅僅是開始。 也許你一旦深入進去,還有高深得多的道理在等著你。 但是以我之見,這是一個特別好的開始 —— 佛陀說的道理,也許並不(都)是不好理解的。


第二講:「無我」的科學

賴特參與練習的這個內觀派(Vipassana),認為當一個人修行到一定程度以後,就能獲得三個認識。

第一個認識"無常",也就是沒有什麼東西是永恆不變的,一切都在變化之中,這個概念似乎很容易理解。

第二個認識是"苦"(dukkha),我們上一期說過,"苦"是來自於"不滿足"

第三個認識是"無我",巴利語原文叫 anatta,英文叫 not-self。"無我"是我查到的巴利語對應的中文,但你仔細體會一下,"無我"和英文這個"not-self"似乎有微妙的差別。"not-self"似乎應該是"不是我","無我"應該是"no-self"才對啊? 這個差別可是個大問題,咱們等會兒再說。

先說一本佛經。 這很可能是佛陀覺悟之後所說的第二部經典。

 

1.《五蘊皆空經》說什麼

"無我",就是你並不存在。 也許我們是生活在一個 Matrix 之中,也許周圍的一切事物都是幻覺。 但是笛卡爾有句話叫"我思故我在",他說即使我無法確定世界上其他東西是不是幻覺、到底存不存在,我總知道我肯定是存在的 —— 因為我正在思考!如果我不存在,現在思考的這個是誰呢?

但是佛陀說,連你自己都可能是個幻覺。 第一個記載這個思想的佛經,叫《五蘊皆空經》。

如是我聞,《五蘊皆空經》記載了佛陀和五個僧人的對話。佛偶然遇到五個僧人,他就用邏輯推理,引導這五個僧人思考哲學問題,讓他們認識到構成"自我"的五種東西 —— 也就是"五蘊" —— 都是虛幻的。這五位僧人聽懂了佛陀的教誨之後,立馬從普通僧人變成了阿羅漢, 得了正果!

那「五蘊」到底是哪五個東西呢? 我對比了一下,中文百科上對五蘊的解釋和賴特在這本書里的說法似乎很不一樣,中文說的比較玄,賴特說的非常簡單。 我這裡就標記中文的名詞,但是採用賴特的說法。五蘊,是構成自我的五個東西,中文叫做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賴特這本書用現代的語言,是這麼解釋的 ——

  1. 色蘊(physical body),就是人的身體,英文中經常把「色」這個字翻譯成「form(形態)」,這裡指代人的身體;
  2. 受蘊(basic feelings), 就是人的基本感情,比如痛苦、高興、擔憂;
  3. 想蘊(perceptions),就是人的基本感知,比如視覺、聽覺、嗅覺;
  4. 行蘊(mental formations),它說的是我們的精神形態,也就是想法和行為,包括一些複雜的思想、我們做事的習慣和傾向性;
  5. 識蘊(consciousness),就是人的意識。

佛陀搞小班授課,教學方法是啟發式。

佛問第一個僧人,你認為你的身體是你的嗎? 僧人回答說是啊,身體是我的一部分。

佛說,如果一個東西是你的,那你就應該能夠根據自己的意願來改變它。 比如你的身體病了,你能說讓病好就好了嗎? 如果你長得不好看,你能馬上讓自己變好看嗎? 僧人回答說,不能。

佛說,身體既然不受你的控制,那就不是你的一部分。

類似的道理,佛陀跟第二個僧人對話,說我們的基本感情,也不受我們的控制。當我們痛苦的時候,想要不痛苦也不行。所以感情只是*影響你*的東西,而不是你的一部分。 以此類推,佛得出的結論就是五蘊都不是自我。

佛陀的這個道理,我感覺我們兩周前好像剛剛講過。在《鐵絲網和"什麼叫擁有"》這篇文章中我們就提到過,"只有你能控制的東西,才真正是你自己的。" 還有,我們在講《生命3.0》的時候專門講過現代科學對意識的相關研究,我們知道視覺並不是意識的一部分。而這裡佛陀更進一步,說既然你根本不能控制自己的意識,那"意識"就也不是你。這麼理解的話,這些道理哪裡深不可測了?

在另外一處佛經記載中,佛陀曾經和一個叫"火吠舍"的人辯論。 這場辯論就很不友好了,當時佛陀正在講法,火吠舍是過來踢館的。

火吠舍說,我覺得你說的五蘊皆空不對,我認為五蘊都是我的一部分。

佛陀說,假如有一個國王,有人在這位國王的領土裡幹了壞事,那麼國王有沒有權力懲罰他呢? 國王是否有權力放逐他? 火吠舍說,國王有權力這麼做。

於是佛陀問道,那你有權力隨意改變自己的身體嗎? 火吠舍啞口無言。

這場辯論還有一個類似裁判員一樣的存在,是個神靈,手持閃電。佛陀說,根據辯論規則,如果我提出一個合法的問題,而你沉默不回答的話,你就會受到閃電神的懲罰,你的頭顱將會被分成七塊!

火吠捨不得不回答這個問題,只好說,我不能控制我的身體。佛陀就說,那你就不是你自己的國王。

佛陀的這兩場論述,可惜我都不在場啊。如果當時我在場,一定會問他一個問題:五蘊都不是我的一部分,那"我"到底只是不以五蘊的形式存在呢,還是根本就不存在呢?

 

2. 非我非非我

我們讀《五蘊皆空經》,感覺佛陀似乎只是說了"我"不是五蘊,但並沒有說"我"到底存在不存在。 也許"我"是這五蘊之外的一個什麼東西。也許"我"是五蘊中的第五蘊、也就是意識,而佛真正想說的是意識和其他東西之間都是有聯繫的,但其他東西並不構成自我,真正的自我是把其他四蘊從意識中剝離出去,還剩下的那一點兒。

但賴特說,這麼理解似乎也不對,因為在其他佛經中,佛明確說了,"自我"根本不存在。那「我不存在」這句話到底應該怎麼理解? 是不是後人對佛經的翻譯有問題? 還是「我」真的不存在? 這我們就不知道了。

所以有人說,僅僅用智力研究佛經是不能真正理解的。你必須通過修行,達到一定的境界,才能真正體會到佛陀說的話是什麼意思。賴特的修為很一般,他問了一些修行者,修行者們也是各有各的感悟,沒有明確的答案。

但我們能知道的是,"我",的確不是自己的國王。

當然,今天沒有什麼國王能隨意控制自己領土上的東西了,所以"國王"這個比喻已經不適用了。 我們得說 "你不是總統,不是CEO,也不是總理。"

這句話誰說的呢?是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 羅伯特·庫爾茨班(Robert Kurzban)說的。

庫爾茨班沒學過佛學,但是他從科學角度,也看到了這一點。

 

3. 無我的心理學

這個道理其實我們以前就說過。赫拉利在《未來簡史》里就舉過例子,說明所謂的"自我",是一個幻覺 —— 我們至少可以說,你並沒有一個*單一的*自我。

我們來說個實驗。為了治療某些大腦疾病,醫生會把病人的左腦和右腦之間的連接管道給切開,這樣病人的左右腦就不能直接聯絡了,而這給研究大腦的科學家提供了機會。

我們知道人的左腦控制右眼,右腦控制左眼。

如果你只讓病人的左眼看一個字條,上面寫著一句話"請你現在出去散個步",他看到字條會站起來照做。但是! 請注意,這時候只有他的右腦知道這個指令,左腦並不知道。

而負責語言的區域,又恰恰在左腦。好,現在在他往外走的時候,你過去問他,為什麼要走出去? 你猜他會怎麼回答呢?

負責回答問題的是左腦,可是左腦沒看見字條,它跟右腦又沒有交流,所以左腦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往外走,對吧?

而實驗結果是,病人給你的回答可不是"我不知道"。左腦的做法是現場給你編造一個答案,比如說"我要去拿一罐可樂喝。 ”

而且左腦對自己編的這個答案,深信不疑。他以為是他自己做出的到外面走走的決定。

一系列這樣的實驗都證明,並不是我們的意識在做決定,而是決定已經做出了,意識來給決定找一個理由。 做決定的是一個自我,找理由的是另一個自我。那到底哪個「自我」說了算呢?

如此說來,我們大腦表現出來的那個*敘事自我*,根本不是一個總統,而更像是一個總統發言人。軍方已經打完仗了,記者來問為什麼要打仗,總統發言人只好找一個好點的理由來解釋 —— 真正做出決策的可不是他。

如果這個負責對外發言的自我根本沒有決策權,他為什麼還要去找合理的解釋呢?賴特說,這是進化給我們設置的功能。

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別人看你才是個靠譜的人。

否則你要是說"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那麼做,反正我就做了",那你就完了。 更進一步,你還得自己相信自己是個靠譜的人,你覺得自己辦事有條理、你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你不是隨便的人 —— 這樣你才能跟自己和睦相處!

不但如此,大腦有時候會故意忘記自己做得不好的事情,只記得自己的種種高光表現。大腦甚至還會高估我們自己的水準。

也就是說,與世界精確交流並不是大腦所擅長的,大腦愛做的事情是先欺騙自己、再欺騙世界。 那麼由此來說,"自我是一個幻覺",這句話就是有道理的。

  1. 《五蘊皆空經》說,人的身體、感情、感知、想法行為,甚至意識,都不屬於"真正的自我"。
  2. "真正的自我"到底存不存在,都是一個問題。
  3. 現代科學研究至少證實了,我們大腦中並非只有一個自我,而且我們經常自己騙自己。

這一講說的都是理論,但如果我們從中認識到自己的局限,學會從旁觀者的角度去看自己,你也許會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而對修行者來說,"無我"是個非常高的境界。賴特沒達到那個境界,我更只是"聽說",就無法再深入解說了。但是我們大概可以跟笛卡爾說一句話:也許現在是你身上的其他部分在替你思考、或者在左右你的思考,讓你*以為*是你自己在思考。 不知道笛卡爾對此會作何反應。

我們再次看到,使用現代科學可以印證佛學中的一些道理。 這些道理並不神秘,甚至可以說相當淺顯。


 

第三講:大腦是個多元政體

咱們先說一個行為經濟學的經典實驗。假設現在我願意給你100美元,沒有任何附帶條件...... 我想你是不會拒絕的。但我同時還給你一個選擇 —— 你可以拿上這100美元走人,或者,你也可以選擇等一年之後再拿錢,而如果你願意等,一年後你將得到150美元。 那你願不願意等呢?

100美元在銀行里存一年可變不成150美元。所以從理性角度,一年以後的150美元的價值,高於現在的100美元。 但總有些人面對錢是非理性的,有的人是只要有錢就趕緊拿過來花掉,有的人別說是150美元,就是125美元他都願意等。

好,實驗結果是有些人不願意等,有些人願意等,而且有些人對125美元也願意等。各人有各人的金錢觀,可能都有道理,沒問題。

但是接下來,研究者在實驗中加入一個變化。同樣在考慮這個選擇的時候,如果給男性受試者看一張性感美女的照片,那麼他們之中就會有更多人選擇不等了,當場就要拿到錢。

佛陀對此表示呵呵。 如果當初願意等的那個人是"你",那現在這個看到美女 —— 注意這還不是真的美女,僅僅是一張照片 —— 就不等了的人,是誰呢?

1. 恐怖片和浪漫片

心理學有個動詞叫 "prime",也就是用一些外部的暗示去影響一個人的決策。給男性受試者看美女照片,就是 prime。 行為經濟學家做實驗做到這個程度也就這樣了,結論無非是男人的金錢觀會受到美女的影響。 但是進化心理學,可以給一個更深入的解釋。

為什麼當一個人在面對美女照片的時候會更想現在就拿錢? 難道他不知道照片在這裡毫無意義嗎? 心理學家說,美女照片的存在,開啟了他大腦中的"求偶模組"。

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中,男性想要獲得配偶,就得拿出資源來。求偶模塊在我們大腦中根深蒂固,一旦這個模塊出來做主,它就要求趕緊拿到錢。

求偶模組的作用在別的實驗中也得到了驗證。比如在一個房間里讓受試者們填寫一份求職意向書。 如果房間里全都是男性,他們填寫求職意向書的時候就會更傾向於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但如果這個房間里有男有女,男性受試者就更傾向於選擇高薪的工作。女性在場,開啟了男性大腦中的求偶模組。

還有一個更有意思的實驗...... 也是針對男性的。實驗把受試者分為兩組分別看電影。第一組看恐怖片,第二組看的是浪漫愛情喜劇。 看電影,也是一個 prime 手段。

看完電影之後,又給受試者們看兩個藝術博物館的廣告。第一個廣告的宣傳點是這個藝術博物館深受歡迎,每年有幾百萬人來參觀,強調的是它符合眾人的喜好。第二個廣告的宣傳點則是這個博物館一般人欣賞不了,你來就能彰顯你與眾不同的品位。

那麼,剛才看的電影,對現在你對博物館的選擇有什麼影響嗎?結果是,一開始看恐怖片的人更容易受到第一條廣告的影響,他們更願意去一個去的人多的博物館。而看浪漫片的人更容易受到第二條廣告的影響,他們想去一個人少的博物館。

這是因為恐怖片和浪漫片開啟了你大腦中不同的模組。恐怖片開啟的模組叫"自我保護",它想讓你和其他人在一起抱團取暖,所以你就要去到人多的地方。 浪漫片則開啟的是前面說的"求偶模組",它會讓你更願意找一個私密的地方,所以你想要去人少的博物館。

那問題就來了:到底哪個模組代表「你」呢?

 

2. 你還是你嗎?

咱們上次說到《五蘊皆空經》,佛陀引導五個和尚通過邏輯推理證明,我們的身體、情感和認知都不是自我,也許自我根本不存在。 而同樣在這本經書中,佛陀還通過類似的引導,說五蘊中的每一個蘊都隨著時間在不斷變化,是*無常 *的東西。

佛陀說,如果你的"自我"真的存在,那它至少應該是一個*恆定*的東西,它怎麼能一會兒是這個、一會兒又是那個呢,怎麼能這麼快地變來變去呢?

這個道理我們可以理解。如果現在有個人在你面前,一會兒樣子是個小姑娘,一會兒樣子是個老頭子,你大概不會認為他們是同一個人。

佛陀說,如此說來,自我,既然是無常,就是不存在的。當然,這個"不存在"怎麼理解,咱們昨天已經討論過了。

現代心理學的"模塊論",給佛陀說的"無常",提出了一個可能的解釋。人並沒有恆定的自我,你在不同時刻其實是被不同的思維模組所左右。求偶模組說了算的時候,你是一個形象,自保模組說了算的時候,你是另一個形象。

我們看如果一個人在某一時刻表現得很瘋狂,事後會後悔,他會說當時的我好像不是我一樣。 而別人看到他瘋狂了,就會說別衝動! 你現在不是你自己!

那人到底有多少個"自己"呢? 至少有七個。

 

3.七個模組

2013年,兩個進化心理學家,肯里克和格裡斯克維西斯,寫了一本書,叫《理性動物》(有中文版,英文版書名是The Rational Animal: How Evolution Made Us Smarter Than We Think  ),說自然選擇給人的大腦提供了七個思想模組 ——

  1. 自我保護,前面剛說過;
  2. 吸引配偶,也就是前面說的"求偶模組";
  3. 保住配偶,也就是防止配偶跟別人跑了,這個模組一旦開啟,人的注意力就不是在異性上,而是在潛在的同性競爭對手上了;
  4. 群體認同感,希望加入組織,獲得社交和團隊合作;
  5. 關愛親屬,保護自己的孩子和父母、兄弟姐妹等有基因關聯的人;
  6. 社會地位;
  7. 避免疾病,我們看到不乾淨的東西會感到噁心,喜歡舒適的環境。

我猜還有別的模組不在這個清單裡。但是這個"模組說",現在基本上是學界的一個共識、或者說至少是主流的學說之一。這些模組是在長期進化過程中,我們大腦中一直存在的。人一出生,大腦就已經"預裝"了這些模組。一個沒有受過任何教育的人,見到美麗異性也想追求、看到髒亂差環境也會反感。

但是請注意,模組只是邏輯分類,並不是說大腦中有哪個區域負責哪個模組。這些模組之間也並不存在明顯的分界線,不像你手機里的 APP 一樣,想用哪個程式就把它調出來,不用就關閉這個再打開另一個。 模組之間有互相影響,而且無縫切換,常常一個模組還沒結束,另一個模組就已經啟動了。

我們大腦的決策權,基本上就被這些模組輪流掌握。

 

4. 自由意志在哪裡?

人腦不是君主制,而是一個"多元政體"。每個模組都可以暫時接管你的大腦,輪流坐莊,各個模組之間是互相競爭的關係。

這種模型是近年以來心理學家對大腦最新的一個理解。 其實這個道理咱們以前也多次講過,人腦並不是只有一種聲音,人腦是一場爭論。 我們多次引用過一個動畫片叫《頭腦特工隊》,其實說的就是這個模型 ——

《頭腦特工隊》.jpg
 

咱們講《未來簡史》的時候,也說過這個道理。如果是各個模組輪流坐莊,那麼第一,你沒有單一的"自我";第二,你沒有"自由意志"。 你的行動只是被這些模組推來推去而已。 常常是某個模組已經控制你了、已經讓你做好決定了,事後,你才"意識到"你做出了這個決定,然後你的敘事自我還要給這個決定編個理由。

而賴特這本書,說的就更深入了一點。

模組佔據你大腦的方法,是感情。每個模組都向你輸出一個感情,哪個感情強,哪個就容易抓住你的注意力。這就好比你身處一大幫朋友、謀士和下屬之間,他們每個人都在跟你說話、都想讓你按他說的辦 —— 誰說話的聲音大,誰就更能吸引到你的注意力,你就容易聽誰的。

不但感情是這樣,思想也是這樣。比如你現在想要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你的呼吸上,只體會自己的一呼一吸。你就會發現,你根本沒辦法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很多想法就會不斷地冒出來 —— 這些想法,也是從各個模組中冒出來的。

而且這些模組還根本不靠譜,他們給你出的主意常常根本就是壞主意。你被"他們"迷惑,他們不是"你",這正是佛陀說的"五蘊皆空"和"無我"。

好,現在你知道了這些原理,那你下次能做出更好的選擇嗎? 賴特說,很難!下一次看到好吃的蛋糕,你還想吃。下一次感到憤怒的時候,你還是想懲罰別人。一般人想到這些,只能做一番感慨。包括赫拉利寫《未來簡史》,也只是感慨人沒有自由意志。

但是佛陀,可不是這麼絕望的。 佛陀說你可以通過修行,戰勝那些模組,掌握控制權,擁有自由意志。

我理解,這就好像一屋子的人都在讓你干這干那,而你非常酷,直接忽視大部分人的聲音,自己選擇了對你最有利的意見 —— 哪怕他的聲音很微弱。

賴特這本書,就講解了他自己學習的"內觀"派的冥想方法。這是一個功夫,得勤學苦練才能掌握。 但遺憾的是賴特本人的冥想功夫還沒練到家,而我更是還沒練過。明天,我打算給你介紹一下這個冥想方法,以及修行者流傳出來的心得。

金庸小說里有個王語嫣,她的武術理論水平特別強,各門各派的功夫都清楚,別人比武她能在旁邊解說,但是她自己不練武,一打仗就露餡了。

可是沒辦法,事到如今我只能提供這個知識服務。 有心的人聽王語嫣說說武功也有用。明天,你就把我當王語嫣吧。


 

第四講:冥想的方法

佛學其實是特別講究實踐的,它並不僅僅是個理論體系,更是修行。就像我們沒有辦法向一個色盲解釋"紅色"一樣,僅僅從智力上理解佛學是不可能的,有些概念大約只有練到那個水準才能明白是什麼意思。

不過賴特的修行水準並不怎麼樣,我更是沒練過,這一講咱們主要是紙上談兵。

練習的方法,就是靜坐冥想。

1. 師承

現在的冥想界大概可以分為三個派別。

一個是禪宗 。 禪宗的方法是思考一些公案,像寓言故事一樣,有時候搞些言語上的"機鋒",然後來個頓悟。 人說禪宗,比較適合詩人。

一個是藏傳佛教 。 它的冥想方法主要是想像一些視覺意象,比較適合藝術家。

賴特練的這個,叫「內觀」  ,巴厘語是Vipassana,它追求的是"正念",英文叫 mindfulness。 內觀,適合心理學家。

內觀要求你做自己的觀察者,體察自己的情緒是怎麼回事兒,就好像一個心理學家在分析自己一樣。 現代心理學的相關理論,你可以直接拿過來印證在冥想中對自己的觀察,所以內觀派很有科學精神。

大約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有三個美國人分別去亞洲學習了內觀。 其中一個人叫約瑟夫·葛斯汀(Joseph Goldstein),回到美國以後在1976年出了本書,叫《洞見的體驗》( The Experience of Insight  ),向美國人傳播內觀。 這三個人後來聯合創辦了洞見冥想協會(  Insight Meditation Society  ),相當於是個教冥想的學校。

這本書的作者賴特,就在2003年前往洞見冥想協會,學習了這套功夫。

現在在西方,尤其是知識份子中間,非常流行冥想。我們以前講《盜火》的時候說過,冥想是達到心流體驗的一個辦法。我們講《巔峰表現》那本書的時候也提到冥想是個有效的休息和減壓方法,包括 Google 公司都專門給員工設立了冥想室。

但我們這裡所說的內觀的冥想可不僅僅是為了休息,也不是什麼陶冶情操之類的小資活動,我們這裡說的可是佛學。 內觀冥想的目標,是獲得對事物的洞見,和個人真正的自由。

2."正定"和"正念"

冥想的形式非常簡單。 如果你追求儀式感,可以找個安靜的地方,弄個墊子坐在地上。 具體什麼姿勢似乎沒有太多要求,大概只要不睡著就行。

第一步就是坐下。 第二步,就是專注於自己的呼吸,別的什麼都不想,一心一意地專注呼吸。

這可一點都不簡單。 我們在第一季中講過一個概念,叫"默認模式網路(Default Mode Network)",當一個人什麼都不幹的時候,大腦的正常狀態是隨機漫步,各種想法和情緒會不斷地冒出來,你會做各種白日夢。 這個狀態就是默認模式網路。 我們其實很享受這個狀態,有時候還能獲得一些創造性的發現。

但是冥想,恰恰要求你不能進入預設模式網路。你的思想不能信馬由韁,必須專注在呼吸上。能堅持專注的時間越長,功夫就越深。

練好這個專注的功夫,你才能不被各種情感和思想困擾,不受大腦模組的控制,獲得自由。我理解專注呼吸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練習把握對自己大腦的控制權。

如果你能專注很長的時間,據說,你將進入一個非常平靜的狀態。賴特曾經達到過這個狀態。 他說在長時間的專注之後,獲得了一種非常深入的平靜,有一種巨大的喜悅感,大概類似於服用 LSD 的感覺。

達到能專注很長時間的水準,你接下來就有兩個門派的選擇。佛學有個說法叫"八正道",我們大約可以粗略地理解成修行的八種方法。 八正道的第七叫"正念",第八叫"正定"。

如果你選擇一直保持專注呼吸的狀態,你的功夫就是"正定",這是小乘佛教的修鍊方法。

而在內觀中,通過專注呼吸達到正定只是基本功。正定以後是正念,也就是美國流行的"mindfulness"。 正念要求你把專注的功夫隨時用在生活中的任何東西上。

你可以專注地欣賞一朵花,可以在吃飯的時候專注地去體會飯菜的味道,專注於什麼都可以。

這就像是我們平時說的"活在當下" 就是你的心思不要總思前想後,應該專注於身邊事物的深刻之美,對世界有一個誠實的認識。但是內觀中的活在當下不是目的,專注於一個事物的目的是為了從中獲得洞見。

論述這一套心法的佛經,叫《大念處經》。

你可能會問,這不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集中注意力」嗎? 這可不一樣。 我能集中注意力讀一本書,但是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的想法是跟著作者在走,我還會隨時聯想到書以外的內容,這種集中注意力很容易。但是冥想中的專注,可以說是"停留注意力",是把注意力只集中在這一點上,排除任何額外的思想。

這兩天我也嘗試了冥想,我發現我很難專注於呼吸。 我剛專注起來,馬上就會有一個想法出現,我的思想總控制不住地想這想那。 那入門以後是個什麼狀態呢?

3.專注的兩個層次

冥想功夫從低到高,大概至少有兩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你能夠不受強烈感情的困擾,把"自我"和各種感情剝離開。只要達到這個層次,你馬上就能體會到冥想的好處。

這個層次賴特達到了。比如牙疼,普通人可能會抱怨和對抗牙疼的感覺,你越反感,你覺得越疼,最後你的整個大腦被疼痛感劫持。而冥想的做法,是你先承認這個疼痛感的存在,然後不理會這個感覺,跟它保持距離!

這就好比你從旁觀者的視角來觀察自己的疼痛感。賴特有一次牙疼,他打了個比方,說過去不會冥想的時候,牙疼起來的感覺是"ouch~!",相當於中文裡"哎呦哎呦"地疼;會了冥想,現在是"whoa",好像你看到別人牙疼而發出的一聲感歎,大約相當於中文的"哎呀? ”

疼痛感仍然存在,但是現在的你不會被這個感情所制約。你知道,疼痛的,並不是"你"。

能練到這種功夫,你在生活中就再也不會感情用事,你永遠都能調整好心情。

更高的層次,則是能把自我跟各種想法全都剝離開,真正做到專注呼吸,不想其他。 其實絕大多數情況下打擾我們專注力的都是各種小想法,比如明天上班要幹什麼事兒、期待和你愛慕的一名女士見面、回味自己昨天在球場上的一個精彩瞬間。

萊特說,這些想法,有一些共同點 ——

  1. 都不是你當時正在做的事。 要不就是在回顧過去,要不就是在思考未來。
  2. 都和"你"有關。 你冥想的時候不太可能自動想到天體物理學。
  3. 常常都與另外一個人有關。 人都是社會動物,我們總愛想"人"的事兒。
  4. 幾乎都是由大腦中的某一個模組提供的。 我們上一期講到,這些模組都是進化的產物。

你基本上可以這麼理解:想法是由模組產生的,通過某種感情吸引你的注意力,"試圖"劫持你的大腦。這裡說"試圖"其實不太準確,更準確的說法是你被各種想法所吸引,自己想要跟著想法走。

怎麼跟想法剝離呢?方法仍然是當一個想法來了的時候,你要承認它的存在,然後跟它保持距離,不去想它,繼續專注於自己的呼吸。

賴特打了個比方,這就好比說你站在一個火車站,各種想法就是火車,眼前的火車紛紛來了又走,而你始終不上車。賴特還沒達到這個層次,他有時候會上車 —— 但是車開動以後,他能從車上跳下來!

咱們回想一下,這兩個層次,強烈感情也好、一般想法也好,我們的做法都不是壓制或者扼殺它們 —— 我們是承認它存在、允許它出現,但是不受它影響。 你就這麼默默地看著它們從你眼前經過。

賴特說這就好比你在電影院看電影。 如果你入戲了,一看到悲劇就哭,看到恐怖劇情就害怕,那你就不行了。 如果你能想到眼前這一切只不過是螢幕上的圖元、都是假像,你就不會入戲。 你允許電影繼續上演,但是你不受影響。

達到第一個層次,你就可以自由選擇你想要的情緒。達到第二個層次,你就可以自由選擇當下的思考。 沒有任何東西能打擾和控制你。這種能力實在太厲害了! 用佛學的話,就是你會逐漸脫離"苦",接近"涅槃"。

但是這個功夫非常難練。 你並不是往一個方向拚命用力就能做好 —— 這其中,充滿了矛盾。

4.四個矛盾

我們經常說高水準做事就是在各種矛盾中把握一個恰當的"度"。賴特在這本書中就列舉了學習冥想過程中你會面對的四個矛盾。

第一個矛盾是"無為"和"成功"。 我們第一季講過森舸瀾的《無為》那本書,說你越想做到無為,就反而越不是無為;你放鬆不去想它,反而能做到無為。 冥想也是一樣,你越想要專注,反而越難做到專注。 你不刻意追求成功,反而能達到成功。

第二個矛盾是,最需要冥想訓練的那些人,恰恰是最不容易進入冥想狀態的人。 這就是那些想法繁多,總是想這想那的人,他們對思想和情感的控制能力差。 正因為控制能力差所以才更需要冥想。 也正是因為控制能力差,他們更難以做好冥想。

第三個矛盾是你越是拒絕某個想法或者情緒,你越要和它對抗,你就越受它控制。 就好像牙疼,你越想它越疼,但如果你承認牙疼,選擇接受事實,你反而能跟它保持距離不受影響。 你越要把它推開,它反而離你越近,而當你接受它,它反而控制不了你。

第四個矛盾是你越是瞭解"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都是情緒在控制人"這個道理,你就越能不受情緒的控制。 也就是說,如果你一上來就說我能控制我自己,那你就控制不了你自己;你要是意識到自己控制不了自己,你反而邁出了控制自己的第一步。


 

第五講:正念自控法

前幾講我們重點說了"五蘊皆空"、"無常"和"無我"的思想:人並沒有單一的自我,大腦中至少有七個模組輪流控制我們的決定。從這個框架出發,我們能從中推匯出一些看待事物的新方法。

比如說,我們可以給"自控"這個概念一個全新的解釋。所謂"自控"就是能管住自己去做"該做的事兒",而不被短期的誘惑所吸引。"自控力"一直是勵志和成功學的一個熱門話題。

而我們這一講要說的這個解釋,非常前沿,和你以前聽說過的那些說法很不一樣。我們有最新的研究結果支持,我們會講一個哈佛大學研究者提出的理論,和一個耶魯大學研究者提出的方法和實驗。

如果說你在2017年只看一篇關於自控的文章,那就應該是這篇文章。

傳統上說"自控"、"意志力",都是用"理性"戰勝"感情" —— 感情上我很想吃甜食,但是理性告訴我吃甜食對身體有害,所以我拒絕甜食。 一個著名的比方就是「象與騎象人」。 人的感情就好比是一頭大象,而人的理性就像是駕馭大象的騎手。 我們要做的,就是讓騎象人控制大象,對吧?

還有一個常見的說法,說人的自控力就像肌肉一樣,你越鍛煉它,它就會變得越強,對吧?

這些說法,我自己以前寫文章也講過。但是今天看來,它們可能都過時了。

1.買,還是不買

咱們先來說一個實驗。 我們知道心理學家和行為經濟學家的科研經費都相當有限,有時候做實驗說給受試者獎勵,結果也就獎勵幾塊錢。但是在這個實驗里,麻省理工學院和卡耐基梅隆大學的研究者,可是拿出真金白銀來,想看看消費者到底怎麼花錢。

實驗中,研究者給每個受試者差不多100美元,讓他們隨便花。受試者要流覽一個購物網站,用這筆錢想買啥買啥 —— 條件是,在他們做決定的時候,研究者要通過功能性核磁共振密切觀察他們的大腦活動。

研究者發現,在一個人決定買與不買的過程中,人腦中的兩個區域起到了關鍵作用。

第一個區域是"伏隔核",它的作用是提供愉悅感 —— 當人預期能得到回報、或者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的時候,伏隔核就會變得活躍。實驗結果表明,受試者面對一個商品時他的伏隔核越活躍,他就越可能買這個商品。

第二個區域是「島葉」,它的作用和伏隔核正好相反,當你預期到痛苦或者感到不愉快的時候,島葉就會變得活躍。可想而知,島葉越活躍,人就不會買這個商品。

我覺得這個發現很有實用價值。如果一個銷售人員能時刻監控他周圍顧客的大腦活動,來個精準推銷,豈不是可以少費很多口舌嗎?

好,現在問題來了。 如果一個人面對某個商品,他既想買、又不想買,那哪個區域活躍呢? 答案是兩個區域都活躍。 一方面,這個商品能給你帶來愉悅感,讓你產生想買的衝動;另一方面,你會猶豫買這個商品會不會有弊端,這筆消費是不是浪費錢。

而最終決定到底要不要買,就得看伏隔核和島葉這兩個區域,哪一個*更*活躍。

這就非常有意思了。兩個區域都是感情區域。請問在這個決策過程中,理性的作用體現在哪呢?

2.理性對感情,還是感情對感情?

我們看到的購買決策過程其實是兩種感情的較量。正面感情超過了負面感情你就買,負面感情超過正面感情你就不買。 這其實符合人腦的"模組說",大腦隨時被各個模組接管,誰的聲音更大誰就做主 —— 而每個模組,都是感情模組。 決策,其實是感情和感情的競爭。

那理性起到了什麼作用呢? 賴特說,理性的作用是給感情提供資訊和輔助。

賴特舉了一個例子。 他特別喜歡吃巧克力,但他也知道巧克力含糖高,吃多了對身體不好。 那麼當賴特糾結於要不要吃一塊巧克力的時候,難道說"不吃"就是理性的,"吃"就是感情的嗎?其實兩個聲音都是感情的。

一個感情是想吃巧克力。 它為了說服其他感情,會列舉各種*理性*的理由 —— 你一會兒不是還要工作嗎? 吃巧克力可以讓你的精力更充沛。

但是不吃巧克力,也是一種感情,這個感情是想獲得健康和長壽。這個感情也會列舉*理性*理由,說巧克力吃多了身體會變胖。

也就是說,每一個感情模組都在使用理性來幫自己說話。理性,只不過是感情的武器。

目前已經有一些心理學家認同了這個說法。哈佛大學的喬舒亞·格林(Joshua Greene)教授認為,人所謂的抽象理性思維系統,是位於大腦背外側前額葉皮層 —— 但背外側前額葉皮層並不是一個獨立的系統,它正好和多巴胺系統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我們知道,多巴胺系統能夠評價每件事情的價值有多大,提供快樂的回報。說白了,這就是說理性也是演化的產物,並不能完全擺脫動物性。

每個模組的工作方式,都是感情。並沒有哪個模組比哪個模組更理性 —— 各個模組都可以調用理性。 我們的意識以為自己在做理性分析,其實意識只不過是在傾聽各個模組用理性來為自己找理由而已。

我們的所有決策,都是從感情開始,以感情結束。理性只不過是感情的工具,感情才是真正的決策者。

那麼如此說來,自控的關鍵就不是調動理性,而是調配感情。

3.自控的機制

以前的說法,自控力是一種肌肉,你越練越強。但我們仔細想想這個比喻,其中似乎有問題。 比如有個人一開始意志力就很薄弱,喜歡喝酒,越喝越迷戀喝酒的感覺,最後無法自拔,那麼顯然他的"自控力肌肉"根本就沒用上。那麼我們就要問,如果自控力肌肉這麼容易就用不上的話,自然選擇為什麼還要給大腦留下這個設定呢?

還有,生活中有些非常自控的人,可能明明愛喝酒但是知道喝酒誤事,平時滴酒不沾 —— 結果偶然遇到挫折、精神崩潰,喝點酒,這麼一喝就"破功"了,很容易又變成一個嗜酒的人。這似乎也不對,照理來說,他練了那麼久的自控力肌肉應該很強才對,怎麼一下子就沒用了呢?

可見"肌肉說"不太可靠。 而"模組說",則提出了另一種自控的理論。

我們大腦的每一個決定,都是各個模組的感情力量強弱對比的結果。想要管住自己不吃巧克力,你就應該希望"不吃巧克力"這個模組的力量變強。

而模組變強的機制則是「滿足感」。比如說這次「吃巧克力模組」戰勝了別的模組,成功地讓你吃到了巧克力,你馬上就能獲得一個快樂的滿足感,那麼下一次爭論的時候,"吃巧克力模組"的力量就會更強,別的模組就更爭不過它。

在爭論中取勝 —> 獲得快樂獎勵 —> 自身力量更強 —> 下次爭論更容易取勝

快樂的感覺,正是自然選擇最喜歡的激勵手段。而這是一個正反饋迴圈。 這就是為什麼短期衝動總是難以克服,一次次的滿足只會讓它一次比一次強,你最後必須加大劑量才能讓它滿足,就好像吸毒一樣。 也解釋了為什麼一個戒酒很長時間的人,偶爾喝一次酒就馬上就又想喝酒,因為他的喝酒模塊並沒有失去力量,只不過一直被壓制而已! 偶爾喝一次酒帶來的巨大的滿足感,就足以把它再次啟動。

這也是為什麼要吸引一個人去賭博,最好的辦法就是一開始就讓他贏,一次次的贏牌給他帶來的刺激越來越大,他就很容易陷進去,難以自拔。

如此說來,最好的自控方法應該是打斷正反饋,不讓相關模組獲得即時獎勵和滿足感。

這正是佛學的自控法。

4.正念自控法

我們現在說的這個方法是耶魯大學醫學院的賈德森·布魯爾(Judson Brewer)在研究中親測有效的辦法。 布魯爾找了一些煙民來做戒煙實驗,他教給煙民們的方法,其實就是咱們說的"正念冥想"。

布魯爾的方法分四步,縮寫為RAIN ——

  1. 識別感情(Recognize the feeling)。 當你想抽煙的時候,你要意識到,想吸煙是一個感情。
  2. 接受這個感情(Accept the feeling)。 不要把這個感情推開,不要對抗,要承認自己想吸煙,而且承認這是一個合理的感情。
  3. 觀摩研究這個感情(Investigate the feeling)。 從旁觀者的角度,分析這個感情,它的力量有多強? 是我身體的哪個部分有吸煙的需求?這個感情有「顏色」嗎?是什麼「材質」的? 當你從各個角度去分析它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個感情不再是你的一部分了。 你越分析它,它就離你越遠。
  4. 分離(Non-attachment)。 你和這個感情就分開了,這時候你已經不想吸煙了。

冥想的時候,我們練習任憑各種情感在眼前過但是不參與,練的就是這個功夫。

這個辦法,和"用意志力壓制對抗",非常不一樣。 布魯爾打了個比方。比如現在有個機關,只要老鼠一碰這個機關,就能得到食物。老鼠就代表你的感情,機關就代表你是否接受這個感情。 以前的意志力訓練是推開這隻老鼠,不讓它去觸碰機關。而現在這個正念方法是允許老鼠去觸碰機關,但是碰到機關後並沒有食物給老鼠。感情出來了但是得不到回報,那麼時間長了以後,這隻老鼠也就不會再去碰機關了。

意志力方法是"對抗",正念方法是"化解"。

實驗結果是布魯爾這個方法比美國肺科協會推薦的傳統戒煙方法更有效。

其實我們面臨的很多問題都是自控問題。比如你工作的時候愛走神,總想去看看手機,那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你先承認自己想看手機,然後閉上眼睛想想自己為什麼想看手機,分析分析"看手機"這個感情到底是個什麼性質...... 你可能就不想看手機了,然後你就可以回過頭來繼續工作。

  1. 傳統的自控力理論,用理性戰勝感性、「象與騎象人」、「意志力就如同肌肉」,這些說法現在看是有問題的;
  2. 任何決定都是感情對感情的競爭,理性只是感情的武器;
  3. 正念冥想,是一種有效的自控方法 —— 要點在於接受和分析感情,而不是對抗感情。

如果一個人想用兩個小時的時間完成一項重要工作,可是工作過程中管不住自己,不知不覺玩手機浪費了一個小時,那他看似隨心所欲,其實是自己感情的奴隸。

想幹什麼就能讓自己真的幹什麼的人,才是真正的自由。


第六講:什麼叫「色即是空」?

這本書的一個優點是它把一些玄妙的概念給簡單化明確化,讓人能理解。今天我們再說一個聽起來特別玄的概念,叫"色即是空"。

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這個世界是空的嗎? 你現在坐的這把椅子,明明是真實存在的,它怎麼是空的呢?

有些人說萬物都是空的,也許可以理解成我們生活在一個 Matrix 之中,是在玩虛擬實境遊戲,什麼都是虛幻的。 可是,就算你告訴我這個又有什麼用呢? 我的人生是遊戲,難道我能退出嗎?

賴特的解釋是,確實,你看到的這個世界中有很多是虛幻的東西 —— 而且你確實能退出。

認識到世界是"空"的,對你有好處。

1.存在與內涵

有一次,賴特在一個冥想培訓班學習。正好教室外邊是個工地,有工人在用電鋸鋸木頭,教室里就充滿了電鋸的噪音。 電鋸聲讓人聽著很難受,但是賴特使用了冥想的功夫,他就先接受自己"反感電鋸聲"的這個感情,然後審視這個感情。

這時候電鋸聲仍然存在,但是似乎就不帶負面感情了。再到後來,賴特甚至覺得電鋸聲還挺好聽,他聽出來了音樂的味道。

這段經歷,就是賴特第一次體驗"色即是空"。

賴特說,電鋸聲,只是一個客觀的存在。我們之所以反感電鋸聲,是因為它會給我們恐懼的聯想 —— 從電鋸聲,你會想到電鋸,然後你會想到電鋸可以鋸木頭,也可以鋸人,它代表破壞的力量。 這些恐懼的聯想,是人賦予電鋸聲的一個"內涵(essence)"。

所謂"色",就是你從電鋸聲聯想到的*內涵* —— 你不妨把它稱為"電鋸色"。

你面對的其實只是一個聲音! 你並沒有面對一個咄咄逼人要傷害你的電鋸。 電鋸聲,是存在的。 "電鋸色",是"空"的。

有人認為"空"就是沒有,世間萬物根本就不存在 —— 那個境界可能太高了,不是我們所能理解的。 賴特說,大部分佛學學者比較認可的觀點是,所謂"空",並不是說這個世界的萬事萬物是空的,而是說我們賦予萬事萬物的"內涵",是空的。

這個理解的好處是有心理學支援。比如有個心理學家叫保羅·布魯姆(Paul Bloom),他認為人的一個特性就是特別重視事物的內涵。

比如說捲尺,到商店買個新卷尺用不了幾塊錢,但如果這個卷尺是甘迺迪總統當年用過的,那麼一拍賣就能賣出四五萬美元。 再比如說結婚戒指,本來它只是一個戒指而已,但如果這個結婚戒指已經在你手上戴了三四十年,那它對你就意義重大了,絕對是一個一模一樣的新戒指比不了的。 如果一幅名畫是真跡,人們就覺得特別好。 但如果這幅畫是高仿的,哪怕仿製得再好,價值也會大打折扣。 我們認為一個東西的歷史,給它帶來了意義。

而心理學家羅伯特·扎榮茨(Robert Zajonc)則進一步認為,其實我們看任何東西都會自動賦予意義。比如你看一個房子,你心中想的絕對不僅僅是個房子,你會想這是一個"漂亮的"房子,或者"矮小的"房子 —— 你總會給它一個形容詞。

扎榮茨說,甚至你看一個抽象的東西,比如字母"Q",你都是有感情的。如果你聯想到 QQ,你會有一種親切感;如果聯想到"阿Q",你會有別的感情。 總而言之,你對一切事物都是有感情的。

感情代表評判。從進化心理學角度,賴特說,自然選擇要求我們對周圍事物迅速做出好壞評判,這樣才能有利於生存 —— 如果你聽見電鋸聲不反感,你就太不善於躲避危險了。 這個快速評判,就是事物讓我們產生的感情,就是我們賦予事物的內涵 —— 就是"色"。

2.色的性質

如果你認為"色"就是我們對事物的"內涵"判斷,那麼現代心理學已經通過實驗發現了"色"的一些性質。

第一,內涵是自動產生的。有一個實驗是這樣的,讓你連續看兩個單詞,要求看到第二個詞的時候,要馬上把那個詞念出來。比如第一個詞是"陽光",第二個詞是"榮耀"。你的螢幕上先出現"陽光"這個詞,又出現"榮耀"這個詞,而你要念出來"榮耀" —— 非常簡單的任務。

實驗發現,如果是"陽光"和"榮耀"配對,那你第一時間就能念出來"榮耀"。可是如果第一個詞是"疾病",第二個詞是"榮耀",你就會花更長的時間才能念出"榮耀"這個詞。

這是因為你的頭腦中默認陽光和榮耀是搭配的,而疾病和榮耀不搭,它們接連出現就會很突兀,所以你的反應就會慢半拍。

如果第一個詞是"疾病",第二個詞是"可怕",那你就能很快地念出"可怕"這個詞。

在我們還沒有反應過來發聲的時候,潛意識已經給每個詞設定了好壞的感情評判,完全自動。

第二,內涵會受到故事的影響。 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為什麼是名畫? 因為它有故事。

同樣道理,完全一樣的兩杯紅酒,其中一杯的"故事"是這個酒價值90美元一瓶,而另一杯則標價10美元一瓶 —— 你猜兩杯酒的味道一樣嗎? 當然是90美元的酒讓人感覺更好喝。

賴特列舉了一個比較新的實驗。 實驗人員用核磁共振觀察人們大腦在品酒過程中的反應。同樣的酒,大腦中一個叫"眶額部皮質中線部(mOFC)"的區域,對標價90美元的酒反應更強烈,讓我們在感情上感覺這個酒更好喝。 但是大腦中純粹負責味覺的區域,則對兩種標價沒有不同反應。

第三,內涵都是主觀的。1973年有一場普林斯頓大學對達特茅斯大學的橄欖球比賽,打得非常激烈。心理學家讓兩個學校的學生看這場比賽同一段錄像剪輯,然後問他們一個同樣的問題:在這段錄像中,達特茅斯隊犯了幾次規?

普林斯頓的學生平均認為達特茅斯隊犯規9.8次,達特茅斯的學生平均認為達特茅斯隊犯規4.3次。 你的立場,決定了你的觀點。 也許你自己都不知道,你看比賽的眼光是有色的。

而研究者在寫論文的時候進一步提出,也許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客觀"的看法,也許一切看法都是主觀的。對此賴特進一步解釋,說哪怕你不是任何球隊的球迷,你對比賽的看法也是主觀的。 只要你喜歡橄欖球,你看比賽的眼光就會跟不喜歡橄欖球的人眼光不同。 哪怕你不喜歡橄欖球,你也會對比賽有所"感覺" —— 當然這個感覺可能是微弱的。

第四,無感則無視。 如果你真的對一個東西很無感,那你就很容易忽略這個東西。 賴特的哥哥在年紀大了以後曾經發出過一個感慨。 他說作為一個老男人,跟年輕姑娘相處的時候,自己感到非常沮喪。姑娘們並沒有說他長得醜什麼的鄙視他,而是直接無視他 —— 因為他不是她們的擇偶目標。

所以,我們是戴著有色眼鏡觀察世界。我們一直都在賦予周圍事物內涵。我們眼中的世界,就是一個充滿了"色"的世界。

3.覺悟者眼中的世界

賴特講過一個有關雜草的故事,我深有同感。以前我家剛買房子的時候,那個房子的草坪長得很好。 後來因為我們不怎麼維護,草坪上就長了一些雜草,什麼蒲公英之類。 有時候我看著難受就會把雜草拔掉。 我父母到美國來看我們,有一次他們看我在拔雜草,就問為什麼要拔蒲公英。

他們說,蒲公英開一些黃色的小花,點綴在草坪上不是挺好看嗎?

對此你無法反駁。我父母是從欣賞大自然的角度出發,認為蒲公英挺好看。而我則是從維護草坪的角度出發,認為蒲公英破壞了草坪。所以蒲公英到底是不是雜草,到底應不應該被允許長在那裡?

如果你經常問這樣的問題,你很有佛學氣質。

我們賦予世界的內涵都是主觀和充滿矛盾的,而且在紅酒的例子中你看到了,"色"會影響我們對真實世界的體驗。 那如果不戴有色的眼鏡看,世界是什麼樣的呢?

賴特說,也許那將是一個"無色"的世界,而"無色"會讓你感到世界是"空"的。

賴特的修行沒達到很高的水準,但是他採訪了一些高手。

一個修行者說,隨著冥想練習的深入,你真的會體會到"空" —— 你對世界的"色感"將會下降。 當然你仍然會看到所有這些東西,椅子還是椅子 —— 不過它在你腦子裡的存在感沒那麼強烈了。

賴特把自己關於"無色"的解釋和修行者探討。修行者說,他自己的修行,更像是他先感覺到萬事萬物都是空的,然後才導致他對這些東西無感 —— 而賴特說的是先降低了感情,才感到到萬事萬物都是空的。這個因果關係可能是相反的,但總體來說,認識到無色就是認識到空。

這位修行者還提到了非常明確的兩點體驗。

第一點,當你認識到空和無色的時候,再去看萬事萬物,你看到的東西就會比以前看到的更真實。

第二點,人們對這些東西先入為主的各種感觸,其實是不真實的。

也許有個人偶然做了一件對不起你的事兒,你就給他打了一個"壞人"的標籤,每次看見他就反感 —— 這個感觸,就是不真實的。 以前咱們講《平均的終結》的時候說過,人並沒有固定的性格,只是在不同的情景之下表現出不同的性格。 也許這個人換一個環境會有不同的表現。 不貼標籤,你才能瞭解到他更真實的一面。

真正的品酒高手品的應該是酒而不是故事。這瓶酒是哪裡生產的、產酒的那年是個好年還是壞年、這瓶酒賣多少錢,如果這些條件他都不在乎,他才能體驗到酒純粹的味道。

賴特有個親身體會。 他辦公室有個冰箱,總是發出嗡嗡的聲音。以前他沒注意到,後來他在冥想中排除了自己對這個聲音的反感情緒,居然發現這個嗡嗡聲其實不是一個聲音,而是三個聲音的混合! 他體察到了更真實、也更豐富的內容。 這難道不是一個樂趣嗎?

正念是選擇注意力的能力。如果你能把各種故事和標籤帶來的感情都剝離掉,紅酒也還是紅酒,它的味道都在,但是你能獲得更真實的味道體驗。

經常有人說佛學會不會讓人失去生活的樂趣、看什麼東西都沒意思? 其實並非如此,佛學是讓人更自由,是讓你能夠自由選擇你想要體察什麼東西。 排除主觀想像的干擾,你能獲取更豐富的體驗。 據說,那將是更大的樂趣和幸福感。

好,至此佛學中兩個最重要的概念,"無我"和"空",我們都說了。


 

第七講:因緣動力學

這本書前面一直是在用現代科學的成果去驗證佛學,但是今天到最後一部分,我們要講的是修行到了很高的境界是一個什麼狀態,這就沒有很好的科學證據了,你很難找到很多修行的人來做實驗。

但我們今天也不是講玄學。 我們可以做些理論探討,聽聽修行者的描述,還有賴特的個人體驗。

1.物我兩忘的體驗

賴特本人的冥想水準不算高,但是他的功夫也沒有白練,也達到了一定的水準。有一次,在冥想的過程中,賴特感到腳上有個疼痛感。 他當然沒有被這個疼痛感控制,他觀察疼痛感。 就在這個時候,窗外又傳來鳥叫的聲音。 在那一時之間,賴特突然覺得腳上的疼痛感和窗外的鳥叫聲,*都不是*身體的一部分 —— 又或者說,它們*都是*身體的一部分!

賴特感到,"自己"和"外面",的分界線,消失了。

這個情況咱們之前在講《盜火》的時候也提到過,這是很多宗教人士都有過的體驗,突然之間覺得自己和萬事萬物融為一體。

這個想法有道理嗎?"我"和外部世界的分界線難道不是明擺著的嗎?皮膚就是分界線,身體以外的是外界,身體以內的是自己。 但是賴特說,如果你仔細想想,這個分界線其實並不明顯。

比如說,人體之中有很多和人類共生的細菌,有些細菌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腸道中的某些細菌就對身體健康很重要,而且還能左右我們的情緒。有實驗發現如果把一個人的腸道細菌給換掉,這個人的性情都可能會變。 那麼請問,你的細菌,是"你"的一部分嗎?

還有,每個人都關心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身體不舒服,那簡直比自己病了還難受。 那麼請問,孩子是不是"你"的一部分呢?

再比如說,有種病叫「鏡像觸覺聯覺(Mirror-touch synesthesia)」。患有這個病的人,如果你觸摸他身邊的人,他就會感覺你在摸他一樣,那個感覺非常真實。 那麼請問,皮膚還是他身體的界限嗎?

對大腦來說,腳完全可以不算是"自我"的一部分。 腳上的疼痛只是從大腦外面傳遞給大腦的資訊而已。 而窗外的鳥叫聲也是從大腦以外傳遞給大腦的資訊。 以此來說,腳疼和鳥叫,似乎沒有明顯的區別。

那麼佛學裡的"無我",就還有一個外部的體驗。

"無我"的內部體驗是,五蘊都不是"我"的一部分。"無我"的外部體驗,則是外部的東西,也是我的一部分。 我和外部之間並沒有絕對的分界線。世間萬事萬物都是連在一起的,沒有任何東西*單獨*存在。你可以說"我不是一個單獨的存在",也可以說"我就是世間萬物"。

到這一步,你可以說"世間萬物是空的",也可以說"世間萬物是一體的"。 這兩句話聽起來似乎是一個意思,但這裡面水可就深了。 印度教堅持認為世間萬物是一體的,大乘佛教堅持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空的。 其中區別到底是怎樣一種境界,我們沒有體驗過。

但這一切並不是文字遊戲。 意識到自己和外部沒有絕對的分界線,可以讓你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2.貪嗔痴

先說一點理論。 前面咱們講過"苦(Dukkha)",我們知道苦是因為不滿足。換一個說法,佛學認為,苦來自"tanha"。"Tanha"這個词有時候被翻譯為"爱"、有時候被翻譯成"欲"、還有的翻譯是"貪愛"。

Tanha 的字面意思,是饑渴。但佛學中,tanha 既可以表示你喜歡一個東西得不到,也可以表示你不喜歡一個東西、你想和它分開卻分不開。 這就涉及到另一個佛學概念,叫"三毒"。

所謂三毒就是貪、嗔、痴。中文網路中對三毒有很詳細也很玄的解釋,但賴特這本書裡的解釋非常簡單 ——

貪,就是被一個事物所吸引。 錢財、異性或者名聲,不管是什麼東西,只要是你想得到,這種感情就叫貪。

嗔,中文字面意思是憤怒,但它泛指一切負面情緒。 凡是你對什麼東西有負面情緒,想排斥,都叫嗔。

所以貪和嗔其實就是 tanha 的兩面。

而因為你有了 tanha,你就會對各種事物做自動的感情判斷,覺得這個就是好的、那個就是壞的 —— 如同昨天我們講的那樣,戴上了有"色"的眼鏡,你觀察世界就不再準確了,這就是癡。

癡,就是蒙蔽了雙眼。

貪 + 嗔 = 痴。

所以,修行者要想體驗到空,去除癡,就必須克服 tanha。 那 tanha 是從哪來的呢? Tanha 是你想把什麼東西拿到自己這裡來、或者想把什麼東西從自己這裡拿開 —— 之所以有 tanha,恰恰就是因為你認為你和外界之間有一個分界線。

舉個例子。賴特有一次參加冥想培訓班,班上一個同學竟然在冥想的時候睡著了,而且還打呼嚕。 賴特平時脾氣暴躁,他就覺得這個人太可恨了,自己不好好練還打擾別人...... 他產生了"嗔"。

當然,賴特馬上用冥想去觀察自己的負面情緒,然後他就平靜下來了。這時候,賴特就感到自己和那個打鼾的人之間是有聯繫的。那個人發出鼾聲,鼾聲進入賴特的大腦,大腦中對鼾聲產生感情評價,感情評價導致 tanha,tanha 又影響了賴特本人。

換做以前的賴特,會把自己和那個打鼾的人給分隔開,想要排斥那這個人。而現在的賴特,是把自己和自己的 tanha 分隔開。

所以,認識到無我,和克服 tanha,是相輔相成的。

把這個功夫修行到最高境界,就是"涅槃"。

3.涅槃是一種什麼境界?

涅槃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標,達到涅槃就是阿羅漢,就算是得了正果。不過佛學中其實沒有一套硬性的規定,說你做到了哪幾件事情就算涅槃。現在有學佛的人推測,涅槃有四個特徵 ——

  • 完美的幸福感
  • 徹底的平靜感
  • 內心完全的自由
  • 對周圍事物有非常清楚的認識和理解

那怎麼才能達到涅槃呢? 佛學中有個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叫"緣起"。 用一句話來概括緣起,就是"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緣起就是一個接著一個的因果鏈條。 每件事發生都是有原因的,每件事發生又都會有一個結果,而這個結果又是另外一件事的原因。 而屬於人的一條特殊緣起鏈條,叫做「十二因緣」 ——

  1. 無明
  2. 名色
  3. 六入
  4. 老死

這十二因緣的說法有點玄,但是對其中從「六入」到「愛」,賴特給了很直觀的解釋 ——

  • 所謂「六入」,就是人的感官;
  • 因為有感官,我們就和外部的世界發生了接觸,這就是「觸」;
  • 因為「觸」,我們就對事物有了好壞評價,這就是「受」;
  • 因為有"受",就有了你想要和不想要的,這就是"愛",也就是 tanha。

我們就生活在這個因緣之中。或者你也可以說,我們是被因緣所控制。我們做什麼事情,都是"有條件的"。

涅槃,就是擺脫了因緣的控制,變成了"無條件的"。

歷史上有很多修行者被認為達到了涅槃。 但就看現在活著的人裡面,似乎沒有誰說我已經到達涅槃,你們敢不敢拿我做個科學實驗。 所以涅槃還是一個神秘的狀態。 現在有的西方佛學人士認為人不可能達到完全的涅槃,你最多可以追求*在某一方面*不受限制。

也許我們應該把涅槃當成一個過程,而不是最終的結果。 每進一步,你都會更自由。

現在我們還是回到科學上來。

4.超越自然選擇

從進化心理學角度,我們之所以要帶著感情色彩去看萬事萬物,之所以有貪和嗔,是自然選擇給我們大腦的設定。 凡是看上去對傳播自身基因有利的,我們就認為它是好的,就貪,反過來就是壞的,就嗔。 你可以把佛法當成一個超越自然選擇的方法。

為什麼要超越自然選擇呢? 因為自然選擇的設定具有天生的不合理性。

賴特說,自然選擇給每個人的基本假設就是,你是特殊的,你比別人重要。我們總是從自我的視角出發,去判斷好壞。但是這個基本假設不可能是正確的,因為全世界有這麼多生物,不可能每個生物都比別的生物重要,不可能每個人都特殊。

那我們能不能換個視角。如果你能跳出自己,用上帝視角或者說宇宙視角去看世界,那麼"無我"和"空"這兩個概念就很自然了 —— 它們等於就是說,你並不比其他事物特殊。

一塊腐敗發臭的肉,從人的視角來看,它裡面有細菌、對健康有害,顯然是個壞東西。但是從細菌的視角來看,腐肉恰恰是它們繁殖的溫床。 這就是「色即是空」。 認識到這一點,這塊肉就是一塊肉,並不存在好與不好。

也許這就是佛學的意義所在:把我們從自然選擇給的局限視角中解放出來,從一個更高的水平觀察和體驗這個世界。

兩千六百年前,佛陀體察到了自然選擇給人的思想的限制。他沒有任何現代科學工具,但是他發現了問題所在,找到了解決方法,還發展出一套知行合一的佛學體系。佛陀走得非常非常遠,以至於後世的人已經難以理解他。

兩千六百年後,現代科學讓我們再一次發現同樣的問題,使得我們可以學習佛陀的方法,印證佛陀的思想。


 

第八講:如是我聞:佛法的另一種認知

關於佛學的基本原理,冥想的基本方法我們已經知道了。今天在全書讀完的基礎之上,我想說點我個人的想法和看法。

我想把佛學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觀念,和老百姓眼中的佛教作一點比較。你可能認為我今天說的大逆不道、太偏激了,但你也可能認為我說的還不夠徹底。

我認為佛法,大約說是"一個中心"和"兩個基本點"。 兩個基本點是"無我"和"空"。 "無我",是給我們一個客觀的視角。 "空",則是客觀視角之下的平等觀念。而一個中心,則是"自由"。佛法的核心價值觀,是讓我們做更自由的人。

我想從這個基本認識出發,不預設其他任何的假定,做一點邏輯推導。

那麼你也許就會發現,老百姓、各種"仁波切"、乃至於一些"大人物",對佛法有這麼三個認識,是存在悖論的。

咱們先說最簡單的。

1.學佛是為了求保佑嗎?

有些人會佈施給修行佛法的人,比如送些大米之類,希望他們吃了我的米就能帶給我"功德"。 老百姓這麼想,我們完全可以理解。 但我想探討一下:「功德」,是佛法嗎?

我們知道西方化的佛學裡面沒有超自然力量,不存在因果報應的說法。但我想說的是,即便存在"功德"這個機制,這種販賣功德的做法,也不符合佛法。

咱們乾脆假設布施真的能換來功德。你給廟裡捐款,廟裡就能通過某種神秘機制讓你心想事成,拿人錢財與人消災,我認為這是合法的生意。僧人如果真有這個能力,完全可以開辦這樣的生意,這也是一種服務。或者,僧人思想境界高,不屑於收錢,你只要給我吃點米,我就能保佑你家孩子考上大學,這也是合法的服務。 合法的意思,是符合"國法"。

但是如果你說這個服務符合*佛法*,那我就要提出一個邏輯質疑。人們之所以"求"佛,是因為心裡面有一個欲念,憑自己的力量滿足不了,有什麼東西想得得不到,於是就去賄賂佛祖,指望佛祖幫他得到。

求佛的人付出一點小小的代價,佛祖就滿足他一個大大的欲念。佛祖這豈不是在縱容別人的欲念嗎?

佛法的核心思想的是人不應該被自己的欲念控制。佛陀如果聽說你有一個欲念是通過世俗力量無法滿足的,他肯定勸你捨棄這個欲念,他怎麼可能動用超自然力量幫你滿足欲念呢?

佛陀的教育是不戴有色眼鏡看人,而現在誰佈施你、誰在你眼中就得到了特別的對待,你這不是貪財好「色」嗎?

所以真正學佛的人,是不是就根本不應該"求"佛? 佛學處處強調自由,自由首先得自主,連五蘊都是空的,那你怎麼能指望一個外部的力量呢? 你的感情想要什麼東西得不到,你就通過賄賂佛祖的辦法來得到這個東西,你的感情不想要什麼東西,你就通過賄賂佛祖的辦法讓這個東西遠離自己 —— 這哪裡自由了? 這跟佛法不是南轅北轍嗎?

2.佛法讓人消極嗎?

我們印象中有一種人出家是因為看破了紅塵。或者失戀了、或者家破人亡、總之是各種不幸,決定退出遊戲,不玩了,去學佛。 這似乎是說佛法最適合沒有感情的人,你老老實實過個簡單質樸的生活,打坐冥想就是你的娛樂了。如果人人都這麼消極,世界還怎麼進步呢?

但是我們瞭解的佛法,似乎從來都沒說要讓人*沒有*感情,佛法一直說的是不要被感情所*控制*。 冥想只是觀察感情,不是要消滅感情。

如果有一個人,他有很好的創業想法和技術,想開個公司,想把公司做大做強賺很多錢 —— 請問如果佛陀在場,會不會反對他這麼做呢? 我覺得佛陀不見得會反對。

佛陀真正反對的是被某個東西劫持。

比如現在有個老王,特別想賺錢,認為賺錢是第一位的。為了賺錢,老王犧牲了跟家人的相處時間。老王的親朋好友,在他的眼中被自動分成了兩類人:一類是有利於他賺錢的人,一類是幫不上他賺錢的人,而他只跟第一類人交往。老王看生活中任何東西都是用錢的角度去看,有利於他賺錢的他就關注,跟賺錢沒關係的他就直接忽略。

佛陀會認為老王的雙眼被蒙蔽了,他生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之中。 佛陀反對我們成為老王。

而另有一個老張,雖然也開公司也賺錢,但是他眼中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他尊重每一個人,真誠地跟親友相處。 他認為每個東西都有自己的價值,經常關注一些跟自己的事業無關的事情。 哪怕你做的事兒他完全不懂,他也願意聽你講講。他隨時都能發現周圍美好的東西,一天到晚心情愉快。 佛陀應該會認為,老張的眼中的世界更真實。

假設還有一個老李,情緒非常消極,對外部世界根本沒興趣,眼裡看什麼東西都是灰色的,我猜佛陀會像反對老王一樣反對老李。老李也是被自己的感情劫持了,他沉溺在以往的失敗情緒之中不能自拔,他想把世界都變成灰色。

佛陀本人活著的時候,可是非常積極進取的。他到各地發表演講,跟人搞辯論直播,每次都必須自己贏了才高興。 他帶了很多徒弟,留下一大堆話。 佛陀是在做一個事業,而且他也在把自己的事業做大做強。

3.做慈善該「以慈悲為懷」嗎?

通俗作品裡的出家人愛說一句"以慈悲為懷",可是我們考察佛學的基本原理,真正的慈善似乎不應該以慈悲為懷。

佛法講"無我"和"空",慈善也應該從這裡出發。我之所以要做個好人,是因為我認為*我自己並不特殊*。那麼首先我不能為了自己加害別人,其次如果我有能力,我應該像造福自己一樣造福世界,這就是慈善。 而從這個角度來看,現在流行的兩種慈善觀念,都是錯的。

第一種慈善行為比較低級,是做慈善是為了購買功德。 比如有人打著信佛的旗號買的一些爬行類動物放生,這是慈善嗎? 這是購買。 這和去廟裡捐錢一樣,都是為了自己。

第二個慈善行為,是出於共情作用去做慈善。人類有個其他動物可能沒有的"共情作用",就是對別人的遭遇感同身受。 我們看到別人難過的時候,自己也覺得很難過。

比如說,你在路上看見一個乞丐,身體殘疾,你覺得他太慘了,你心裏也難受,所有你就要説明他 —— 而你説明他就等於是説明了自己,因為自己也不那麼難受了。這個做法,難道不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嗎?

今年早些時候,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保羅·布魯姆(Paul Bloom )出了一本書,叫做《反共情》( Against Empathy  )。 布魯姆反對因為共情作用而做慈善。

咱們想想乞丐這件事兒的道理。 這個乞丐故意把自己搞得很慘,他就得到了很多錢。而另有很多殘疾人不屑於出來乞討,靠自己的勞動掙錢,可是因為你沒看見他們有多慘,結果他們拿到的錢沒有乞丐的多。 這公平嗎?

再比如說,現在有些遭遇不幸的人在網上搞募捐,他得到的捐款,幾乎就是取決於他能激起別人多少共情。如果我們僅僅是因為共情作用而捐款,這就等於是誰的故事越催淚,誰拿到的錢就越多。 這合理嗎?

還有,發生了地震災害,電視台就會搞一些捐款晚會。有時候因為晚會節目給力,收到全國人民的捐款遠遠超過了救災的實際需要,那麼多出來的這些錢應該怎麼辦呢?如果政府把錢拿去干別的事兒,捐款人肯定不幹,說我們捐的錢必須專款專用。可是如果真的都專款專用,難道讓曝光和宣傳決定哪個災區收到的錢最多嗎?

其實從佛法角度,出於共情作用捐款和購買功德是一樣的,都是從"我、我、我"這個視角出發。 真正修行佛法的人,應該以上帝視角 —— 或者說宇宙視角去做慈善。

咱們舉個例子。假設現在有一支足球隊,你是主教練,你要決定今晚的比賽誰上場。站在每個球員的角度來看,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上場。 而你,有三個標準可供選擇。

第一個標準是誰將來給我回報,我就讓誰上場。這顯然是自私的,你這是受賄 —— 或者,也可以說你是在賄賂將來能給你回報的球員。

第二個標準是看誰可憐讓誰上場。比如小王已經很長時間沒打過主力了,他家裡很困難,你覺得今天應該讓他上場掙點比賽獎金。這也是自私,你是在滿足自己的同情心。

正確的標準是什麼呢?是你站在球隊、公司、聯盟、觀眾,所有相關人員的立場上去做決定。 那麼正確的標準就一定是誰水準高就讓誰上場。

我們看現在西方很多富豪做慈善,不是今天高興了就給誰多少錢,而是科學安排,成立一個專門機構,把慈善作為一個專業的事情去做。

對普通人來說,也許最好的辦法就是做*最適合你做*的事情,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如果你在路上遇到老人跌倒了,你應該趕緊説明他 —— 這麼做不是因為他讓你想起了自己的父母,而是因為第一,這件事應該做;第二,你離他最近,這件事最適合你做。注意,這個選擇可是上帝視角 —— 就算讓佛陀本人安排,他也會派你去做。

也許"義不容辭",是比"慈悲為懷"更好的慈善理由。換句話說,也許慈善的最高境界是,我之所以做這件事,是因為這件事*應該被做*,而不是因為我自己*想要做*這件事。

最後總結一下。佛法的核心價值觀是自由,修行的目的是不受自己情感的控制、不受外部刺激的控制,是自己覺得*應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是自己的自由選擇。

如果你是個真正學佛的人,這些看法,供你參考。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