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菩提路》(五之二十七):張志成——唯識祖師與玄奘菩薩對如來藏的抉擇?玄奘何時弘揚如來藏法?(上)

jopeel-quimpo-qP4A-5EloaM-unsplash.jpg

01. 佛法與佛教歷史

【琅琊閣】:前面的文章用理論説明兩個系統的差異,這一篇從歷史和文獻的角度探討唯識祖師,包括玄奘、窺基,對如來藏思想的態度。進入主題之前,先重溫前文的重點:

1. 如來藏 ≠ 第八識:如來藏(如來法身)自性清净(無漏)、無爲、不生不滅;第八識有爲、念念生滅、含藏「雜染因(有漏種子)」

2. 如來藏經論與純粹唯識經論兩套難以共融的系統:如來藏經論的法相分類强調的是「因地的染汙VS果地的清净」,「迷VS悟」;唯識經論法相分類嚴謹細緻,在如來法身的界定問題上,清晰劃分「無爲的清净法界(真如)」與「有爲的菩提四智」。

3. 蕭平實的「第八識如來藏」不是如來藏經論的「如來藏」,也不是唯識經論的「第八識」,是一個四不像的、類似梵我的概念

4. 「我」的核心定義:常、一、獨存、主宰。蕭平實的「有不變本體、獨存涅槃、不生不滅、出生萬法」的「第八識如來藏」是一種參雜佛法概念的「梵我」,屬於《成唯識論》所説的「非即蘊非離蘊我」或「離蘊我」

這一篇文章涉及唯識的歷史。

因爲篇幅的關係,我們在這個系列裏面很少談到佛教歷史,其實學佛法應該對佛教歷史具備基本的認識。

佛教經論的語言,尤其是印度佛教經論的語言,就像一門外語,而且是一門充滿哲學概念和抽象概念的外語。一個外國人學中文如果對中國歷史文化沒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他的中文閲讀理解能力一定只能停留在低水平,不可能閲讀欣賞文學作品,更不要説哲學作品。同理,佛教的語言是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下蘊育而成,對佛教歷史無知的人對佛法本身的認知無可避免會缺乏整體觀、全局觀。

我在去年討論《玄奘文化千年路》視頻的時候指出過,正覺同修會對佛教歷史極度無知,這種「無知」不是單純地因爲教團内部治學能力貧乏,所以很多人可以不讀書不查證就寫文章,正覺同修會「無知」是刻意忽略蔑視歷史文獻記載,將荒誕不經的「蕭平實佛教歷史、蕭平實轉世歷史」當作真實歷史對外傳播。

【張志成】:正覺同修會會内對佛法和佛教歷史的態度,基層學員和會外人士或許不太瞭解。這裏舉個内部人才知道的例子。

正覺同修會的核心成員,包括我身邊的增上班學員,每次直接間接聽到蕭平實在不同場合透露自己往世是哪位大菩薩或祖師,尤其是在禪三上面聼到的「禪三秘聞」,都非常興奮,好像聽到基層學員不知道的「密意」。就像留言區同修所説,膜拜蕭平實的增上班學員和老師,自己整理一個「蕭平實轉世系譜」,認爲這就是自 佛陀入滅之後,佛法從摩訶迦旃延一脈單傳的「正法系譜」。

這種事情的荒唐程度無法言表,我身邊的一些幹部老師,他們對佛教歷史的無知與對「正覺佛法」的信任成正比,對於外面的佛學書籍、佛教歷史知識一概不置可否、不屑一顧,認定蕭平實所説的比任何歷史文獻證據絕對可信、絕對真實。

【琅琊閣】:正覺的《玄奘文化千年路》暗示正覺教團內許多成員是玄奘往世弟子,可是「玄奘再世和玄奘往世弟子」對唯識祖師和唯識的歷史究竟有幾分了解呢?這篇文章從唯識祖師的著作和翻譯,審視他們對如來藏的抉擇和態度。本文討論的每一點唯識歷史,背後都涉及大量細節,為了讓讀者抓住重點,必須長話短説,希望讀者自己上網搜尋資料或者閲讀相關書籍,瞭解事實真相。

 

02. 唯識祖師對如來藏的抉擇

【張志成】:前面的文章提到印度大乘佛教盛行的是中觀與唯識兩大系統。般若中觀的祖師是龍樹菩薩、提婆菩薩;唯識宗由彌勒、無著與世親菩薩發揚光大,在佛學界被稱為「瑜伽行派(梵語Yogācara)」。

彌勒菩薩是瑜伽行派的始祖,他的主要著作被稱爲「彌勒五論」:

漢傳佛教的「彌勒五論」:《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經論頌》(無著依頌造論長行)、《分別瑜伽論》、《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頌》、《辯中邊論頌》(世親依頌造論長行)

藏傳佛教的「彌勒五論」:《辨法法性論》、《辨中邊論頌》(世親依頌造論長行)、究竟一乘寶性論》(無著依根本論造釋論)、《現觀莊嚴論》、《大乘經莊嚴論頌》(世親或無著依頌造論長行)。

在彌勒菩薩所造的這幾部論中,只有兩部是如來藏經論:一部是前面文章引用過的《究竟一乘寶性論》,這部論闡揚的是純粹如來藏思想,第二部是《大乘莊嚴經論》(藏傳稱《大乘經莊嚴論》),這部論包含唯識與如來藏概念。

從經論出現的時間點看,最初, 彌勒菩薩確實曾經傳授唯識與如來藏思想,無著、世親菩薩早期也曾經為如來藏論典作釋論。

但是到了晚期,無著菩薩造《大乘阿毘達磨集論》、《顯揚聖教論》、《攝大乘論》,其中《攝大乘論》可以說是無著思想的總結,這幾部論中都沒有如來藏這個名詞與概念。

世親菩薩的立場與無著菩薩一樣,他晚年所著的《大乘五蘊論》、《大乘百法明門論》、《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論頌》(《唯識三十論頌》是世親思想的總結)同樣沒有如來藏的名詞與概念。

也就是説,無著、世親菩薩最終弘揚的是不參雜如來藏概念的純粹唯識理論, 這個純粹唯識系傳承,是瑜伽行派的主流,代表的經論是《解深密經》、《大乘阿毘達磨經》、《瑜伽師地論》、《大乘阿毘達磨集論》、《顯揚聖教論》、《攝大乘論》、《大乘五蘊論》、《大乘百法明門論》、《唯識三十論頌》等。

純粹唯識經論,經由陳那、護法、戒賢、玄奘等菩薩,最後以集大成的《成唯識論》(《唯識三十論頌》十大論師的釋論糅譯)在中國傳下來成為法相唯識宗。

【琅琊閣】:上面提到的兩部含有如來藏的論,其中《究竟一乘寶性論》的作者,漢傳佛教認爲是堅慧論師,藏傳佛教認爲是彌勒菩薩。

至於《大乘莊嚴經論》,其中雖然有如來藏這個名詞,但是如來藏出現的次數非常少,只有下面這一段有如來藏這個名詞:

《大乘莊嚴經論》卷3〈10 菩提品〉:「偈曰:一切無別故,得如清淨故,故說諸眾生,名為如來藏。釋曰:此偈顯示法界是如來藏。一切無別故者,一切眾生、一切諸佛等無差別,故名為如。得如清淨故者,得清淨如以為自性,故名如來。以是義故,可說一切眾生名為如來藏。」(CBETA 2021.Q1, T31, no. 1604, p. 604c8-14)

大乘莊嚴經論》有八識轉成四智的教理,但是沒有對阿賴耶識做深入闡述,其論述以真如為主。如果單看下面這一段,真如就是佛地清净的第八識——「此心即是阿摩羅識(無垢識的義譯)」:

《大乘莊嚴經論》卷614 隨修品〉:「釋曰:譬如水性自清而為客垢所濁,如是心性自淨而為客塵所染,此義已成。由是義故,不離心之真如別有異心,謂依他相說為自性清淨。此中應知,說心真如名之為心,即說此心為自性清淨,此心即是阿摩羅識(CBETA 2021.Q1, T31, no. 1604, p. 623a5-9)

【張志成】:《大乘莊嚴經論》將「真如」、「如來藏」、「阿摩羅識(無垢識)」、「心真如」、「自性清淨心」概念等同,類似的概念可見於真諦所傳譯的唯識論典中出現的「解性」、「阿摩羅識」[1](真諦所譯的唯識典籍稱為「舊譯」,玄奘所譯的稱為「新譯」)。這些是造成玄奘西行前,中國佛教對「第八識、如來藏、真如」解讀上出現歧異的其中一個原因。

世親、無著菩薩在他們其後所造的論著裏面,不再納入如來藏概念。

如果彌勒、無著、世親菩薩弘揚的瑜伽行派主流是如來藏法,或者是要將第八識和如來藏結合,他們所造的論從最初到最後,應該每一部或是大部分都含有如來藏概念,不會到了後期完全看不到「如來藏」這個名詞。

到了玄奘的年代,玄奘從印度留學返回大唐之後,也沒有翻譯《大乘莊嚴經論》以及《究竟一乘寶性論》。

 

03. 玄奘翻譯不翻譯如來藏經論

【琅琊閣】:上一節指出,唯識祖師的大部分著作都沒有採用如來藏概念,尤其是他們後期的論著裏面,更加排除了如來藏,比如正覺學員經常誦讀的「正覺總持咒」就借用了世親菩薩《大乘百法明門論》裏面的幾句話,《大乘百法明門論》的百法,根本沒有如來藏。

玄奘菩薩對如來藏的態度是什麽?

玄奘菩薩對如來藏的態度,與無著、世親菩薩最終的態度是一致的:迴避如來藏思想,專門弘揚純粹唯識思想。

玄奘的抉擇明確地反應在他選擇翻譯的經論。

玄奘從印度回到大唐之後,在19年間翻譯了75部經論,總共1335卷。他的翻譯數量遠超出中國佛教歷史上其他幾位主要譯者:鳩摩羅什、真諦、義净、不空。他譯經的成就不止在於數量大,品質高,而且覆蓋佛教多個體系,比如般若中觀的600卷《大般若經》及《大乘廣百釋論》,經集部的《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部派佛教中說一切有部的重要論典幾乎全譯為漢文,其中比較重要者的是200卷《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80卷的《阿毘達磨順正理論》、《發智論》、《品類論》等。

玄奘新譯、或重譯了純粹唯識系幾乎全部的重要經論,但是如上一節提到,他沒有新譯或重譯含有如來藏思想的經論,比如《大乘莊嚴經論》、《究竟一乘寶性論》。《楞伽經》、《密嚴經》這兩部瑜伽行派的主要所依經,儘管舊譯缺乏或品質不佳,玄奘都一概不翻譯。

【張志成】:在玄奘的翻譯選擇裏面,不翻譯《楞伽經》最突顯他迴避如來藏的抉擇。《楞伽經》是法相宗的所依據的主要經典「六經」之一,而且還是中國禪宗「印心」的所依經。這部經雖然有多家譯本,但當時的譯本都有瑕疵。

《楞伽經》主要有三家翻譯:宋譯是求那跋陀羅的譯本《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魏譯是菩提流支的《入楞伽經》10卷,唐譯是唐代實叉難陀的譯本《大乘入楞伽經》7卷。這三家譯本都有缺陷。求那跋陀羅的譯本中有時會出現詞序隨順梵文的情況,造成讀解的困難,所以唐朝佛學高僧法藏大師說其譯本「回文不盡,語順西音」。菩提流支的譯本,主要的問題是「加字混文」, 對照現存梵本,其中採用闡釋性翻譯或添加闡釋性文字,因此其譯本篇幅比唐代實叉難陀的譯本多出了四分之一。至於實叉難陀的譯本,法藏大師比較肯定,因爲譯文與現存梵本最貼近,但是,也存在一些譯文不夠準確的問題。

在玄奘翻譯的1335卷經論裏面,有很多是重譯,比如他重譯了鳩摩羅什已經翻譯過的《維摩詰經》、《阿彌陀經》、《小品般若波羅密多經》、《摩訶般若波羅密多經》、《金剛經》、《心經》……

當玄奘大師花時間重譯鳩摩羅什已經翻譯過的多部般若中觀經論,還翻譯了200卷的《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爲什麽他竟然不翻譯《楞伽經》和《密嚴經》這兩部篇幅不長,而且屬於瑜伽行派的重要經論?

【琅琊閣】:正覺同修會蕭平實經常提及慈恩宗,說自己指導弟子「明心見道」的方法就是玄奘當年在慈恩宗所用的方法。慈恩宗是中國佛教十三宗之一,又名法相宗,法相宗有所謂的「六經十一論」,是立宗所依據的主要經論:

法相宗六經.jpg

法相宗十一論.jpg

上面這兩個表列舉出慈恩的「六經十一論」,其中《解深密經》和《瑜伽師地論》是最重要的一經一論(標藍色)。上述經論裏面,玄奘選擇翻譯的經論都是純粹唯識經論。

正覺同修會用以佐證自己的「第八識如來藏」理論的經論,比如《楞伽經》、《密嚴經》、《楞嚴經》,還有蕭平實講過的《勝鬘經》、《央掘魔羅經》、《大法鼓經》等等,玄奘都沒有翻譯。

總結地說,玄奘沒有翻譯任何一部含有如來藏思想的經論。正覺同修會常說玄奘大師的取經譯經,造就了中國禪宗的興盛。事實上,禪宗的所依經論,比如《楞伽經》、《起信論》、《楞嚴經》、《圓覺經》與玄奘的翻譯都沒有關係。

【張志成】:談到玄奘大師翻譯的經論,順帶指出正覺同修會對唯識祖師的誹謗。正覺因爲不懂佛教歷史,爲了反駁三次「法難」的退會學員提出的質疑,一直污衊安慧論師是「沒有實證第八識的、錯悟小乘的六識論者」。[2]

安慧論師屬於世親一系的弟子之一(有説是世親的弟子,有説是德慧的弟子)。安慧為世親菩薩的《俱舍論》作釋,名《俱舍論實義釋》;為世親的《大乘莊嚴經論釋》作廣釋;安慧的《大乘廣五蘊論》就是世親《大乘五蘊論》的釋,他還著有《唯識二十論釋》,《唯識三十論釋》。

唯識祖師系譜.jfif

【琅琊閣】:上表有一個錯誤,「六經十一論」中無著菩薩所造的是共7卷的《大乘阿毘達磨集論》,不是共16卷的《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

16卷的《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是安慧論師揉合了無著菩薩的《大乘阿毘達磨集論》與覺獅子的注釋整理而出,玄奘菩薩將之翻譯為漢文。

安慧論師是注釋《唯識三十頌》的十大論師之一,《成唯識論》卷十文末,有一段沈玄明所寫的〈後序〉,其中提到的十大論師之中的兩位就是護法和安慧菩薩:

《成唯識論》卷10:「唯識三十偈者,世親歸根之遺製也。理韜淵海,泛浮境於榮河;義欝煙飈,麗虹章於玄圃。言含萬象、字苞千訓,妙旨天逸、邃彩星華,幽緒未宣冥神絕境,孤明斂暎祕思潛津。後有護法、安慧等十大菩薩,韞玄珠於八藏、聳層搆於四圍,宅照二因、捿清三觀,升暉十地,澄智水以潤賢林;隣幾七覺,皎行月而開重夜。優柔芳烈、景躅前修,箭涌泉言、風飛寶思,咸觀本頌各裁斯釋,名曰「成唯識論」,或名「淨唯識論」。」(CBETA 2021.Q1, T31, no. 1585, p. 59b17-27)

《成唯識論》雖然以護法菩薩的教理為宗,但是如羅時憲先生所說:「玄奘與其弟子窺基,糅譯十家疏釋,於訓詁多依安慧……於義理之抉擇,則以護法為指南,是曰《成唯識論》。故奘、基之學……實匯合陳那、安慧兩系學說而成一更周密之體系、更進步之學說,而《識論》一書是西方唯識學之總結,東土唯識學之開宗」。[3]

【張志成】:另一位被蕭平實誹謗為「六識論」的唯識祖師是陳那菩薩,蕭平實誹謗陳那菩薩的緣由一樣是因爲有人拿陳那菩薩所説質疑正覺同修會。

從上面這張唯識祖師系譜看,陳那菩薩是世親菩薩的弟子、護法菩薩的師父,他所造的《觀所緣緣論》是法相宗(慈恩宗)所依的「十一論」之一,玄奘大師將這部重要論著翻譯爲漢文。

陳那菩薩的網上有詳細資料:[4]

梵名 Dignāga, Dinnāga,西藏名 Phyogs-kyi glav-po。又稱域龍、大域龍、方象。西元五、六世紀時人。印度佛教因明論集大成者。一說陳那為南印度香至國人,屬婆羅門種姓。初習外道教旨,又入小乘犢子部;後師事世親,研究大小乘佛教;曾自一阿闍梨受明咒,深得祕法;至烏荼國(梵 Odiviśa)修習禪定。能言善道,折服諸多外道,因與尼夜耶學派辯論而著稱於世,於那爛陀寺講說俱舍論、唯識、因明學說。後受文殊菩薩之勸誡撰述「集量論」。未久,歷遊南印度降伏外道諸論師,復興已荒廢之道場,常行十二頭陀行,示寂於烏荼國森林中之洞窟。有關陳那生平,另一說以其為南印度案達羅國人,受國王供養,證阿羅漢果,依文殊菩薩之啟示遂起兼濟之志。師講說因明論,宣暢瑜伽師地論。

陳那有關俱舍、唯識之著作頗多。在認識論方面,就心、心所而立見分、相分、自證分,稱為三分家;昔來與安慧之一分、難陀之二分、護法之四分說並稱。師更於因明學方面留有不朽之功績,集因明說之大成,始創「新因明」,由九句因,始確立因之三相,改五支作法為三支作法,變古因明之歸納為演繹,造成印度論理學(因明學)劃時代之新里程,被稱為中世紀正理學之父,或新因明之祖。關於師之因明學著作甚多,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列有八論,漢譯藏經中現存有九部九卷:真諦譯解捲論(與義淨譯掌中論同本)及無相思塵論(與玄奘譯觀所緣緣論同本)、義淨譯取因假設論及觀總相論頌、施護等譯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玄奘譯因明正理門論本(與義譯因明正理門論同本)。西藏譯藏經中則收十一部。另外師亦善於文學,曾作雜讚、戲曲。承繼陳那之因明學說者,有商羯羅主及法系繼承者護法。〔大唐西域記卷十、卷十一、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一(文軌)、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 p4820

正覺同修會自稱玄奘後人,但是對唯識祖師的關係和佛教歷史非常無知,不但無知,經常在未查證史料和事實的情況下就隨意誹謗唯識祖師為「沒有實證的六識論者」。對於正覺同修會所説的法義和陳述的歷史,學人應該謹慎揀擇,切勿輕信,對古德心生不敬、輕言毀謗。

【琅琊閣】:《觀所緣緣論》是在與二乘佛法共許的基礎上探討認識對象,也就是「所緣」,所以不討論第七、八識。關於《觀所緣緣論》在佛教歷史,尤其是唯識歷史上的地位,這裏摘錄網上一段解説給大家看:[5]

陳那《觀所緣緣論》僅區區八頌,其在佛教哲學史上的地位,卻與世親的《唯識二十論》同為印度反實在論的代表性著作,影響深遠。世親於《唯識二十論》破外境時,先破極微說,並充分了解到知識論進路的必要。然陳那在《觀所緣緣論》則更進一步,從現量與比量的量論方法進入,破以三家極微論為主的外境論,展現了知識論轉向的新里程。這是為何《觀所緣緣論》雖是八頌小論,卻在印度哲學史上佔有關鍵性的地位。《觀所緣緣論》在稍後的印度有護法、調伏天的註疏,在七世紀、十七世紀和二十世紀的中國,十八世紀的日本,以及十八世紀、十九世紀的西藏,也分別出現講論註疏的熱潮,成為陳那哲學在印度之外最受矚目的論典之一。

陳那菩薩《觀所緣緣論》中建立的「所緣緣」概念,是破斥外境實有、成立「唯識無外境」的關鍵所在。這就是爲什麽雖然在玄奘之前,義淨已經翻譯過陳那的《觀所緣緣論》,玄奘還是將這部論重譯。

正覺同修會的明心菩薩私下自稱「玄奘弟子」,可是很多人只是知道玄奘的師父是戒賢菩薩,不知道玄奘《成唯識論》糅譯十大論師對《唯識三十頌》的注釋時,是以戒賢的師父護法菩薩的教理為主,而護法菩薩的師父,正是陳那菩薩。

若説欺師滅祖,「玄奘再世的蕭平實」和他門下的「玄奘再世弟子」污衊自家的唯識祖師為「六識論者」,這是不是佛教歷史上的「欺師滅祖」的最高境界?!

 

 

 

[1] 《攝大乘論釋》卷3〈1 釋依止勝相品〉:「聞熏習與解性和合,以此為依,一切聖道皆依此生」(CBETA, T31, no. 1595, p. 175, a25-26) 《轉識論》卷1:「問:遣境在識,乃可稱唯識義。既境識俱遣,何識可成?答:立唯識乃一往遣境留心卒終為論。遣境為欲空心,是其正意。是故境識俱泯,是其義成。此境識俱泯即是實性,實性即是阿摩羅。」(CBETA, T31, no. 1587, p. 62, c15-19) 《決定藏論》卷1〈心地品〉:「斷阿羅耶識即轉凡夫性,捨凡夫法阿羅耶識滅,此識滅故一切煩惱滅,阿羅耶識對治故,證阿摩羅識。阿羅耶識是無常,是有漏法阿摩羅識是常,是無漏法。得真如境道,故證阿摩羅識。阿羅耶識為麁惡苦果之所追逐,阿摩羅識無有一切麁惡苦果。阿羅耶識而是一切煩惱根本,不為聖道而作根本阿摩羅識亦復不為煩惱根本,但為聖道得道得作根本阿摩羅識作聖道依因,不作生因。」(CBETA, T30, no. 1584, p. 1020, b10-19)

[2]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1/5008-a21_085

余正偉《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 第085集》:【好!我們回來講安慧。由於安慧論師他的本質上是錯誤小乘的六識論者,他沒有能力去實證第七識與第八識,所以就用六識論來解釋大乘佛法,因此當人間還有證悟並發起種智的祖師菩薩,像是 戒賢、玄奘的時候,安慧論師的法教只能夠迷惑少數的佛弟子,難以廣弘傳;可是當證悟的祖師們全面性地由印度轉生到中國的時候,世間的凡夫無法實證第七識與第八識,就會開始推崇安慧的論著。

[3] 《唯識方隅》,p.45-46,佛教法相學會出版,2004。

[4] http://buddhaspace.org/dict/fk/data/%25E9%2599%25B3%25E9%2582%25A3.html

[5] http://mephilosophy.ccu.edu.tw/entry.php?entry_name=%E8%A7%80%E6%89%80%E7%B7%A3%E7%B7%A3%E8%AB%96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