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伽他:辨析正覺同修會孫正德居士在《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第2講)》的謬説(下)

daylight-forest-hd-wallpaper-443446.jpg

所以,世親菩薩說大乘法在修道之前,必須先親證能生諸法的因——阿賴耶識,對於這個諸法之因要先如實的決定勝解,才能夠於緣起不落入兩邊的第一義中道得到善巧,之後對於眾緣所生諸法的法無我相才能夠得到善巧。

(拈評——:這裡需要指出正覺同修會蕭平實的另外一個重大邪見————蕭平實認為阿賴耶識是生起諸法的因,這樣就成了「一因生萬法」的外道邪見!

實際上,並不是阿賴耶識生起諸法,唯識中說的是諸法是由諸法種子現行而生起的,而這個過程的緣,是阿賴耶識以及無明業力,其他有關的色法、識,等等。 所以阿賴耶識只是諸法生起的「助緣、依緣」,而並不是生因,不是諸法生起的親因,這是很重要的法義!

在佛法的因果法則中,果生必定因滅,因滅而果生,諸法不是自生,不是他生,所以如果諸法皆由阿賴耶識生起,那就成了他生了。唯識中說某個法的種子現行成為某個法,而現行之時種子即滅,所以並不是種子生自己種子,也不是某個法自己生自己,而因為種子現行即滅而有諸法現起,所以也不是他生,如此才是大乘佛法的因緣義。

所以,當正覺同修會蕭平實居士及其弟子正德居士說阿賴耶識能生萬法的時候,其實他們已經把阿賴耶識【理解成了、謬說成了】外道神我! )

這樣的論述,猶如 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中所說的:【非不證見此圓成實,而能見彼依他起性;未達遍計所執性空,不如實知依他有故。 無分別智證真如已,後得智中方能了達依他起性如幻事等。 】(《成唯識論》卷8)玄奘菩薩說,並非不證入、不現見這個阿賴耶識的圓成實性,而說能夠見諸法依著眾緣之力從阿賴耶識現起的無生自性【按:玄奘沒有說圓成實= 阿賴耶識】如果不能通達遍計所執性空無所有,就不能如實了知一切法皆是從阿賴耶識借緣幻化,假名安立而有自性與差別。見道時證入現觀阿賴耶識心體真實不虛、不分別六塵諸法的真實與如如,發起根本無分別智;也就是證真如心體【按:上一篇指出蕭平實自己說真如是無體的所顯性,真如以阿賴耶識為體,這裏在偷偷修正錯誤法義。】的無人我、無分別以後,以根本無分別智為基礎所證得的後得智中,才能明瞭通達阿賴耶識借他緣之力所現起諸法猶如幻影、陽焰等事。

(拈評——:前面已經拈提說正德居士其實極其荒唐地錯解了唯識三性,所以她由此而綿延不絕地引起了很多的錯解。例如這裡的成唯識論。她繼續謬論說圓成實性是阿賴耶識的,然後說依他起的緣生性也是阿賴耶識的,等等,這些都是秉承正覺同修會蕭居士一貫的謬論,而在這裡指望"謊言千遍成真理"般地不斷重複表達來給人洗腦而已!

成唯識論所說的,其實是說要如實證見諸法平等平等之圓成實相,才能夠了達諸法緣起真實義,因為如果不能證見遍計所執性的虛妄為空,那麼就不能如實照見依他起的真實相,而唯識真見道中根本無分別智證真如圓成實性,證諸法平等平等,然後發起後得智,以正智觀察諸法緣起之相,方能了達依他起如幻、如夢、如水月等等比喻之義!

而正德居士上面這一段可以說是處處皆是謬論、極其荒唐。她說:「證入現觀阿賴耶識心體真實不虛、不分別六塵諸法的真實與如如,發起根本無分別智」,正覺同修會的弟子們由於迷信蕭平實及其親教師之故而往往缺乏思考,孫正德說因為觀察到了阿賴耶識心體真實不虛及其不分別的如如,就能「發起根本無分別智」,這真的是很荒唐!

退一萬步講,你觀察到了阿賴耶識的真實與如如,你的意識心憑什麼就能發起根本無分別智呢?這簡直是莫名其妙!實際上,當正德居士的意識心在所謂現觀阿賴耶識的真實不虛、如如之時,不正好就是在強烈的分別心中嗎?哪裡來的根本無分別智?  

如果正德居士的這種邏輯能夠成立,那麼按照同樣的道理,你正德居士去觀察石頭的無想無分別,你是不是就應該發起(變成跟石頭一樣的)無想無分別境界啊?這怎麼可能呢?!!!

實際上,在這裡,蕭平實及其弟子正德居士對於「根本無分別智」的定義從根本上就是虛妄地顛倒猜測!他們實質上是把意識心認識到了阿賴耶識真實如如這個認知,自己編造成是「根本無分別智的發起」,這是非常荒謬、而且是發明佛法、竄改經論!)


孫:那以上你看,玄奘菩薩、世親菩薩與 佛陀所說的,都是同一件事情,也就是勝解行位的六住位菩薩,得要悟入真實法、證悟能生能變化諸法的因,也就是諸法實相,才能對大乘法相有決定性的勝解,對真實法才不會產生增益執或者損減執,造成大妄語或者毀謗三寶的重罪。

(拈評——:真正大妄語、譭謗三寶、錯說第一義的恰恰是同修會蕭平實及其弟子們。前面已經辨析過,勝解行地的六住位根本就不可能悟入、親證真如;再者,正德居士謬論說諸法實相是「能生能變化諸法」的因,那就把諸法實相謬解當做有為法了,當做一因生萬法的神我了!!!

孫:就像琅琊閣認為開悟不需要證得阿賴耶識,只要觀察色受想行識五蘊無自性,就能夠除我執、除法執,那覺知心不生起語言文字了,觀察無自性的五蘊,那就是證得勝義空性。 (拈評——:這是正德居士的誣指和捏造。琅琊閣張志成等並未說什麼只要觀察五蘊無自性就能去除法執,乃至覺知心不起語言文字就是證勝義空性之類的話。 請正德居士具體舉證,否則你這誣賴之口業,必定有不可愛的異熟惡報!

琅琊閣按:

佛法的觀行對象:五蘊,五蘊代表的是一切法。看清五蘊無我,斷我執;看清五蘊皆空,斷法執。

阿賴耶識屬於識蘊,是一切法之一,只是地前菩薩無法觀察,大乘開悟見道也不是證阿賴耶識。

正覺明心菩薩說「自己能觀察阿賴耶識」,可知這是誹謗了多少部經論?

《楞伽經》:〔魏譯〕大慧。如是微細阿黎耶識行。惟除佛如來【入地諸菩薩摩訶薩】。諸餘聲聞辟支佛外道脩行者不能知故。入三昧智力亦不能覺。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9:「如是甚深阿賴耶識行相微細究竟邊際,唯諸如來【住地菩薩】之所通達,愚法聲聞及辟支佛、凡夫、外道悉不能知。」(CBETA 2021.Q2, T10, no. 293, p. 704b29-c8)

《大乘起信論》卷2:「證發心者,從淨心地乃至菩薩究竟地。證何境界?所謂真如以依轉識說為境界,而實證中無境界相。此菩薩以無分別智,證離言說真如法身故,能於一念遍往十方一切世界,供養諸佛請轉法輪,唯為眾生而作利益,不求聽受美妙音詞。。。」(CBETA 2021.Q2, T32, no. 1667, p. 589c13-18)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卷1:世尊!如來藏智是如來空智。世尊!如來藏者,一切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本所不見,本所不得。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卷1:世尊!然有煩惱,有煩惱染心,【自性清淨心而有染者,難可了知。唯佛世尊!實眼實智,為法根本、為通達法、為正法依,如實知見。】

「覺知心不生起語言文字了,觀察無自性的五蘊,那就是證得勝義空性」——這句話孫正德是自己想象的,我從來沒有説過,「覺知心不起語言文字」這種表述方式只有正覺同修會和蕭平實喜歡用,孫正德請舉證原文,證明我有説過這句話。)

孫:這樣的思想,就是把佛法的真理李代桃僵了,因為勝義的圓成實性,是所有的分別戲論都到達不了的,哪裡能夠用世俗無自性這種空無之法,成為圓成實的自性呢?因為勝義的意思,就是超越世俗、不落在世俗,不是空無,有祂的真與實的法性才能說為勝義。另外,圓成實性是歸屬於阿賴耶識的識性,離開了阿賴耶識哪裡會有圓成實性可得呢? 所以說,菩薩必須確實在六住位悟入真實法,才能對大乘法有決定性的勝解。

拈評——:這裡要指出兩點:

第一、勝義諦是「非空非有」,不能像蕭平實那樣以勝義諦真、實之性為理由而把勝義諦變成了"與空對立的有",從而落在""中,則是大謬! 

第二,再重複一遍,圓成實性是諸法平等平等所顯,不是僅僅歸屬於阿賴耶識的識性,阿賴耶識的識性是了別性,是了別根身器界等等;第三,三賢位之六住位根本不可能悟入真如。 )

孫:佛在《菩薩瓔珞本業經》這裡面特別說明六住位證入般若現觀的重要性。 佛說:【諸善男子! 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 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復值諸佛菩薩善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 自此七住以前名為退分。 佛子! 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於空、無我、人、主者,畢竟無生,必入定位。 佛子! 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 】

(拈評——:之前一篇已經分析過。 (1)這裡的正觀現在前,是【六】住位,不是蕭平實及其弟子們一貫謬認為的七住位;2"於空、無我、人、主者,畢竟無生,必入定位"這裡的必入定位,並不是""入定位,完全不一樣;3)所謂退菩提心,是說六住以前都會退,所以這裡的"菩提心"其實就是 退發心大乘之菩提心,並不是蕭平實及其弟子們謬解亂解的所謂退轉明心開悟雲雲;並且,璎珞經中說六住【及此之前的五住、四住等等】都會退菩提心,而即便是你蕭平實也沒有說五住、四住有所謂的明心開悟,那麼請問你們正覺同修會,五住菩薩退什麼菩提心呢? 四住菩薩退什麼菩提心呢?

所以,這當然說的是退大乘心! )

孫:(《菩薩璎珞本業經》卷1)佛陀說:"諸善男子! 如果經歷一劫、二劫乃至十劫,值遇善知識修學對三寶的恭敬尊重與供養諸行而成就十信的善根,成就十信的善根,你才得以入於十住位中修學,這樣的菩薩從初住位布施波羅蜜,次第地修學到第六住位,在第 六住位中隨著善知識的教導,聽聞修學菩薩六度的第六度般若波羅蜜,般若實相正觀現在前,同時值遇諸佛菩薩、善知識護念攝受的緣故,從第六住位出到第七住位,住於般若現觀的智慧而不退轉。 在這個七住不退轉位以前的菩薩,如果退於般若的求證就稱為退分菩薩。 佛子! 如果不退於般若求證的菩薩,進入第六度般若波羅蜜中,聽聞善知識如法如實的講解與修學,對於般若實相無有三界一切有性的空相、無我相、無人相、無壽者相,般若實相畢竟無生等大乘法相信受不疑,必定能夠悟入決定勝解的般若現觀。 佛子! 如果不能值遇真實善知識,歷經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信位的菩薩就會退失於菩提心的。 "

(拈評——"自此七住以前名為退分"請問你正德居士有沒有仔細琢磨這一句?

再者,五住位是有退的吧?四住位是有退的吧?三住位是有退的吧?

那麼,按照正覺同修會蕭居士的說法,三、四、五住菩薩有沒有實證般若呢?如果沒有,那麼經文中說他們會退失菩提心,那麼這是退什麼?如果你們同修會要說三、四、五住菩薩也有實證般若,那麼豈不是跟你們蕭居士自己所斷定的六住或七住才能實證般若之說法成為自相矛盾?

請問正德居士,你如何解釋呢?

孫:另外,還需要在這裡補充一下的是,依照現有僅存不多的對於《菩薩瓔珞本業經》的注疏來看,經文中所謂的 正觀現在前,其實只是初得空觀正位而已,並不是實證般若,因為六住位七住位也僅僅是於「空無人我」必入定位而已,並不是已入定位,還沒有進入法空觀, 要到灌頂心住之後的初行位才【始入法空】) 大家看 佛陀的這一段開示,就是在教誡信位入住位的菩薩,必須緊緊跟隨著能夠教導真實大乘法,傳授習種性、性種性與道種性、乃至聖種性等決定了義實相明觀法門的善知識,否則不能入於第六住位修學般若;

(拈評——:正德居士這一段顯然是明明白白地胡說八道了!因為,瓔珞經說的是 【先】於六住位【中】有 正觀現在前,然後,【復】指諸佛菩薩善知識所護,【然後才】【出到第七住】。

所以,經文中所說的佛菩薩善知識的作用,是【從六住到七住的所護】,而正德居士故意在這裡扭曲瞎解,說是沒有善知識就「不能入於第六住位修學般若」,這種夾帶私貨、錯亂解說佛法之謬,實在是極其惡劣!

為什麼極其惡劣呢?因為正德居士此說,明明就是要忽悠、誆騙、籠罩,迷惑佛弟子,對他們說:你們如果不相信蕭平實是善知識,你們如果沒有蕭平實善知識的教導,你們如果不跟隨蕭平實,你們就沒法入於第六住位修學般若!!!

諸位看明白這位正德居士的險惡用心了嗎? )

孫:如果沒有求證般若的企圖心,也會成為大乘法中的退分菩薩。 開悟證得般若現觀要入於第七住不退轉位,還得要諸佛菩薩、善知識的護念與攝受,佛陀舉出過往有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三位,曾經在第六住位證般若,值遇了惡友、惡因緣而入不了七住位,退入凡夫不善的惡法中,習種性菩薩都當不了,結果作大邪惡無惡不造。 如今的琅琊閣們,曾經在第六住證般若,卻值遇惡友以及印順六識論的惡因緣,不能入於七住不退轉位,以大邪見毀謗三寶而無惡不造;

(拈評——:這裡又是正德居士之惡毒的潑污水和顛倒黑白的誣賴! 何故如此說? 因為,琅琊閣等人,都是《經過蕭平實居士的親自勘驗印證為明心開悟七住的》「菩薩」, 而且他們都是【數年之中都一直是相信蕭平實的】,按照正覺同修會蕭平實自己的說法,他們早就已經是七住位了————並且,明明白白的事實是,如果時光倒退三五年回去,如果有人問:琅琊閣、張志成、張正榮、胡惠玲他們是幾住位,請問正覺同修會裡有誰敢說他們不是七住?肯定都會說他們是七住位的,說不定還有人認為他們是八住、九住等! 而今天,當他們公開宣佈退出正覺同修會之後,你們就公然撒謊抵賴,說他們「不能入於七住不退轉位」? 這不是很無賴的行徑嗎?

再進一步來說,如果你們正覺同修會蕭平實親自勘驗印證的所謂明心開悟菩薩【都不能進入到七住不退位】,那麼請問你們,你們的蕭平實還能夠算是所謂的「善知識」嗎?如果你們的師父蕭平實真的是善知識,那麼怎麼就不能攝護他們進入到七住不退呢? 這個道理難道不是很明白嗎?)

孫:這就是對於 佛陀的教誡不能引以為鑒,在相同情境下犯同樣的錯誤,可見他們對佛陀的信真的不具足,而公然地違背 佛陀在《菩薩瓔珞本業經》的開示教導。

(拈評——:所以,如上所拈提的,明明是你們正覺同修會的蕭平實根本夠不上善知識的標準要求,沒法攝護所謂的明心開悟弟子進入第七住而不退,你們卻來倒打一耙,誣指琅琊閣等人「對 佛陀的信真的不具足,而公然地違背 佛陀」? 這種行徑,哪裡算得上所謂的「全球佛教唯一正法團體」?

孫:琅寫手在2020年11月的網路貼文中說:1. 經文從未說"正觀現在前"是禪宗開悟或是大乘見道。 2.第二段的"正觀現在前"其實是"相似第一義諦觀",不是初地見道的"真中道第一義諦觀"。 ...... 從第一住到第六住都可以【正觀現在前】,不是進入第七住才【正觀現在前】。 (〈《正覺法義辨正》:蕭平實如何發明"沒有善知識攝受開悟之後會退轉"這個說法? 〉,琅琊閣。 )

(拈評——:(1)哪裡錯了?瓔珞經中本來就沒有說正觀現在前是所謂禪宗開悟或者大乘見道;2)對照璎珞經,真中道第一義諦觀確實是在初地;(3)經文明言「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這當然就是「從第一住到第六住都可以【正觀現在前】,不是進入第七住才【正觀現在前】」,琅琊閣所說完全符合經文!

《菩薩瓔珞本業經》中說:

佛子。 十以自在慧化一切眾生。 所謂中道第一義諦。 般若處中而觀達一切法而無二。 【其觀慧轉轉入聖地。 故名相似第一義諦觀。 而非真中道第一義諦觀】。  【其正觀者。 初地已上】有三觀心入一切地。 三觀者。 從假名入空二諦觀。 從空入假名平等觀。 是二觀方便道。 因是二空觀。  【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 雙照二諦心心寂滅。 進入初地法流水中。 名摩诃薩聖種性。 無相法中行於中道而無二故。

————這裡經文說得很清楚:即便是十回向位的觀慧即將輾轉進入初地(聖地)了,都還是「相似第一義諦觀。 而非真中道第一義諦觀」,只有到了初地才是真正的正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 雙照二諦心心寂滅。 進入初地法流水中。

 所以,琅琊閣所說,完全是依照經文而說!)

孫:大家理性的來看琅琊閣寫的東西,自稱在信位還不具足的人,竟然可以斷言 佛陀說的六入決定了義實相明觀法門的修學次第,應該如何、不是如何;批判實證大乘法有般若解脫通達真如,有資格傳授菩薩戒、傳授三賢位乃至聖位實相明觀法門的菩薩,說他教導的不符經論。這位菩薩善知識,就是 平實導師,所講解、所傳授的,都是依據 佛陀所說的聖言量以及實證佛法的自心現量,同於 無著菩薩、世親菩薩、玄奘菩薩論中所闡釋的大乘法要。

(拈評——:(1)正德居士憑什麼誣指琅琊閣信位不具足?(2)正德居士終於「圖窮匕首見」而抬出來說你前面講了好半天的所謂真善知識就是蕭平實居士了!(3)正德居士王婆賣瓜自吹自擂,說蕭居士如何實證佛法,同於無著菩薩所說等等,但事實上恰恰相反!數百上千篇帖子指出你們蕭平實居士的法義處處違背唯識經典,你正德居士真的不知道、沒看見?

琅琊閣按:

第一點:玄奘在《成唯識論》說「心、心所法」都是因爲有「因緣力」所以相續不斷,所以不是無為法,也不是能夠獨立存在的法:

《成唯識論》卷1:然諸有情各有本識,一類相續任持種子,與一切法【更互為因】,熏習力故,得有如是憶識等事。故所設難,於汝有失,非於我宗。若無實我,誰能造業、誰受果耶?所執實我既無變易,猶如虛空,如何可能造業受果?若有變易,應是無常。然諸有情心心所法,因緣力故相續無斷,造業受果,於理無違。

無著、世親菩薩在《攝大乘論·釋》說:「雜染諸法亦為阿賴耶識因。」所以阿賴耶識不是可以無因獨存的「梵我」、「神我」:

《攝大乘論釋》卷2:論曰:復次,阿賴耶識與彼雜染諸法同時更互為因,云何可見?譬如明燈,焰炷生燒,同時更互;又如蘆束互相依持,同時不倒;應觀此中【更互為因】道理亦爾。如阿賴耶識為雜染諸法因,雜染諸法亦為阿賴耶識因,唯就如是安立因緣,所餘因緣不可得故。

釋曰:「復次,阿賴耶識與彼雜染諸法同時更互為因,云何可見」者,欲以喻顯,故為此問。「譬如明燈,焰炷生燒,同時更互」者,謂一剎那燈炷為依,發生燈焰,是則燈炷為焰生因;即此剎那焰,復能燒所依燈炷,是則燈焰為炷燒因。餘喻亦爾。如是顯示有俱有因,由因現在住,即見果生故。從「如阿賴耶識為雜染諸法因」乃至「所餘因緣不可得故」者,此言顯示阿賴耶識與雜染法更互為因,即是因緣。

無著、世親菩薩在《攝大乘論·釋》說「異熟與轉識,更互為緣生」,這就是緣起的「此生故彼生」的規則。

《攝大乘論釋》卷5:論曰:此中說緣起者,如說:言熏習所生,諸法此從彼,異熟與轉識,更互為緣生。釋曰:言熏習所生諸法者,由外分別熏習在阿賴耶識中,以此熏習為因一切法生,即是轉識自性。此從彼者,此分別熏習用彼諸法為因,此即顯示阿賴耶識與彼轉識更互為因

玄奘大師翻譯的《本事經》以及《阿毘達磨法蘊足論》說:「壽、煖、識」的「識」是因緣所生、迅速壞滅的無常法。

《本事經》卷7:是身虛偽,諸法合成,其中勝者,謂壽、煖、識。而此諸法依因緣生,無常無強、無堅無力、迅速滅壞。老病死賊常隨不捨,而諸愚夫無明所覆,寶愛耽著無厭捨心。我聖弟子,能於如是假合成身,如實知見多諸過患,便於一切內外身中能深厭背;深厭背故,能離貪欲;離貪欲故,便得解脫。[10]」(CBETA 2021.Q1, T17, no. 765, p. 696b23-29)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6〈10 聖諦品〉:云何死苦?死謂彼彼諸有情類,即從彼彼諸有情聚移轉壞沒、退失別離、壽煖識滅、命根不轉、諸蘊破壞、夭喪殉逝,總名為死

第二點:孫老師可知道,信位圓滿進入住位的菩薩有什麽能力

《大乘起信論》卷2:「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所謂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於涅槃。」

《起信論》中圓滿「信成就發心」的菩薩,也就是信位圓滿的菩薩,具足初分實質的直心、深心、大悲心,進入住位,就可以「少分見法身」,有能力顯示八種利益:現八相成道!請蕭平實與諸位自稱住位的菩薩顯示一下八相成道!佛法裏面的信,不是自己想想發菩提心學法度衆就叫發心成就,那只是沒有實質的幻想和自我催眠。



孫:現在我們來檢驗一下,琅琊閣這些說詞到底在何處誹謗了佛菩薩。 前面我們引用過的經文,佛陀很清楚地說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指的就是習種性六住位入於真實法中的般若現觀

(拈評——:正德居士對經文斷章取義,繼續洗腦。「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你為什麼不說「從初一住至......」? 這哪裡說【僅僅】是在第六住?)

孫:但是還在凡夫位沒有任何佛法實證的琅琊閣,僅僅為了反叛他們的善知識 平實導師,竟連 佛陀也一起反叛了。 他們的處境是不接受 平實導師善知識的教導,卻胡塗到忘了自己僅是研究佛法的文字,沒有實證、是不懂佛法的 (拈評——:正德居士又在誣指他人、無根詆毀而亂扣帽子了),佛陀在《菩薩瓔珞本業經》中說,如果不值遇佛法中真修實證的善知識講解佛法,要從信位入於住位是不可能的,更何況要在住位中入於決定了義實相明觀法門呢? 佛陀說的經文都可以被他們扭曲成「第一住到第六住都可以有般若正觀」;同時顯露出他們真的不清楚六住位的修學與所證的內涵,不清楚獲得般若正觀現在前的階位是六住位滿心,卻說不是進入第七住才般若正觀現在前。 然後拿自己創造的說法指責 平實導師,不就等於也指責 佛陀嗎?

(拈評——:正德居士在這裡竟然可以脫離經典而胡謅出一個所謂的「正觀現在前的階位是六住位滿心」,簡直荒謬之極!正德居士你應該不懂得什麼叫做「滿心」吧?既然是「滿心」,就是說此位功德已經完成————必將進入下一位次?如果已經是滿心,則必定是【無間而入】下一位次的入心(初心)位了,那麼經文為什麼還要說【復值諸佛菩薩善知識所護】呢?

所以,真正扭曲經文、篡改經文、給經文添加己意的,恰恰是正德居士本人了! 還竟然敢於偷換概念說什麼「然後拿自己創造的說法指責 平實導師,不就等於也指責 佛陀嗎?」,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之無知者無畏也!)

 

孫:追究琅琊閣為什麼會違犯這麼嚴重的過失,都是因為完全信受學術研究在文獻的學問,等於盲人去找盲人指導如何走路摸索認識道路一樣;在佛法中完全沒有真實見解,拈評——:正德居士在這裡又繼續潑污水誣指對方了,自己連小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都沒有,說他人嚴謹讀經是「研究文獻」!)

孫:所以讀不懂 佛陀經常在經中所舉的例子說到啊:"你就算聚集了一百位眼盲者在一起,也是看不見的! "看不見的人,指責有眼能見的人說"你看不見",那是不是很好笑? 這也就是說,在佛法中必須是真正見道者才有正法眼目,沒有大乘見道的實證、也沒有解脫道實證的人,就等於是沒有正法眼的人;在佛法中沒有正法眼的琅琊閣,對著佛法中的正法眼目明眼人 平實導師說三道四,不也是在鬧笑話嗎? 那麼這個道理雖然呈現了殘酷的一面,卻是犯過失者需要深思的。
(拈評——:琅琊閣等人已經數百篇法義辯證文章指出蕭平實的各種法義錯謬,你還在這裡吹捧蕭平實,請問到底是誰在鬧笑話? )

孫:琅琊閣他們主張大乘見道是在入地,因此自作主張地說:六住位的般若正觀現在前,僅是相似第一義諦觀,所以不是大乘見道,得要到初地有了真中道第一義諦觀才是見道;(拈評——:正德居士在這裡還在繼續潑污水!請問正德居士,你有沒有好好去查證一下,《菩薩瓔珞本業經》到底怎麼說「中道第一義諦觀」呢? 你有沒有好好去讀這部經典啊? )

孫:認為正覺的菩薩都不讀經,任憑 平實導師預設立場,附會經論的說法,偷換概念、嫁接概念來操作編故事。 (拈評——:你正德居士不就是一個現前的例子?前面斷章取義把「正心住菩薩」理解錯,現在又沒有搞清楚《菩薩瓔珞本業經》裡面到底怎麼說「中道第一義諦觀」,你們正覺同修會的人到底有多少比例的人在仔細閱讀經論原文呢?再看一看,你們的平實導師到底有多少望文生義、斷章取義的法義錯謬呢? )

孫:世俗話說:飯可亂吃,話不能亂講的;更何況偷換佛法概念,把五蘊無常、苦、空、無我的緣起性空偷換成真如空性,把五蘊的無自性偷換成阿賴耶識真如自體的三無性,並且嫁接六識論概念的,不正是他們自己嗎?

(拈評——:正德居士自己搞錯,卻來栽贓他人、無根誣指他人,錯解他人觀點然後來扣帽子,如此等等,都是正覺同修會之人士慣常的惡習! 前面已經辨析過,這裡不再贅述。

琅琊閣按:正覺同修會發表這個辨析琅琊閣系列視頻的目的,其中一個是偷偷修正以前的錯誤説法,[1]

1. 將蕭平實過去説的「明心見道證阿賴耶識,轉依其所顯的真實、如如性」,改成證真如、現觀阿賴耶識等含糊説法

2. 蕭平實一向說「阿賴耶識是體、真如是阿賴耶識的所顯性」,孫正德在這個系列的第一講與第二講開始改爲——

阿賴耶識真如自體、

開悟證真如現觀阿賴耶識、觸證第八識真如心體

真如法相

阿賴耶識離能取、所取的法性就是真如

開悟證得阿賴耶識心體所在,就是般若現觀真見道、就是證真如、

親證法界實相如來藏阿賴耶識,開悟證真如心體發起般若實相智慧、

開悟現觀阿賴耶識的大乘人無我真如相

圓成實性即是阿賴耶識能圓滿成就諸法的識性,這種識性就是人無我、法無我的真如性

真如心體的無人我、無分別

真如是法相還是法性?阿賴耶識是心體,還是真如是心體?蕭平實若要更改法義,請公開懺悔,不要偷偷摸摸。

上面這些表述用詞,與正覺同修會過去使用的關於見道開悟的表述用詞衝突矛盾,因爲如留言區很多學員指出,正覺在過去一年多發現自己的説法裏面有大量違背經論的説法,難以繼續遮掩矇蔽學員,所以以辨析爲名,行偷改法義之實,在會内對不讀外界文章、不對比正覺前後説法的學員誇耀:蕭導師的證量不斷提升,所以説法越來越精彩!

孫:平實導師弘傳大乘法的次第與內涵,完全符合 佛陀在《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說的,也符合 佛陀在三轉法輪所說諸經的本質,以及彌勒菩薩、無著、世親、玄奘等菩薩所論述的大乘法要。 在佛法中,你要指責別人的落處,也得要自己在佛法中有最基礎的見道正法眼;他們自稱沒有見道,僅是在信位而已,卻舉了經文的某三段,不顧及前後經文的意思,就斷定 平實導師說錯了。

(拈評——:別人就算沒有見道,難道就沒辦法指出你們正覺同修會的法義錯謬了嗎?三藏經典都在,現代資訊手段非常便利,要想深入經藏其實是比較容易的。正覺同修會蕭平實居士的落處其實也非常明顯———只要喜歡閱讀經典原文的師兄們都不難發現的———這些錯誤很多都是望文生義、斷章取義等等錯誤,這難道不是很方便就可以揭露的嗎? )

孫:那麼接下來的單元,我們就來探討 佛陀在《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說的三賢位三十心所觀的法門中,如果沒有大乘見道的話,為何能夠對大乘法獲得決定勝解、為何是決定了義的實相法門。另外,禪宗開悟沒有般若正觀現在前嗎?不是大乘見道嗎?敬請在接續的單元中見分曉。

(拈評——:正德居士你好奇怪的自相矛盾啊,你這是說三賢位三十心所觀的法門中雖然沒有大乘見道,但仍然能夠對大乘法獲得決定勝解?你是這個意思嗎?說起來,我倒是很期待,看看正德居士你的下一講,還會有什麼新的法義謬誤? 又如何來為現在的辯論圓場? )


今天就到這裡了。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瑯琊閣 的頭像
    瑯琊閣

    琅琊閣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