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菩提路》(五之四十一):張志成——禪宗的明心見性(四):六祖慧能大師直指人心的「頓悟」禪法
01.前言
【琅琊閣】:正覺同修會法主蕭平實自認「經師、論師、律師、禪師」,早期發表過《禪淨圓融》一書,其後也出版過《公案拈提》系列,樹立「只有蕭平實懂禪宗開悟」的形象。2017年,蕭平實借釋惟護法師之名出版《壇經注解(上下冊》。《壇經注解》單看書名是注解慧能大師的《六祖壇經》,實則是借六祖盛名推銷「蕭氏佛法」與「蕭氏明心見性」理論,書中(尤其是下冊)大量引用「平實菩薩」的著作内容解釋《六祖壇經》。
最近一年,正覺同修會的「被蕭平實印證就是大乘見道」被大量唯識經證全面否定,儘管蕭平實表面上繼續標榜「七住位開悟是證真如」,個別正覺親教師已經私下開始「改弦」,收回「正覺開悟 = 大乘見道」説法,改爲倡言「正覺有禪宗開悟」。
目前佛教界不止一位「大師」自稱是禪宗某一系的第幾代傳人,下圖就是其中一例:
上面這位只是自稱是某宗派的第幾代禪師,蕭平實不止自稱禪師,直接吹噓自己是大慧宗杲和溈山靈祐等禪師轉世,而且是自參自悟!他的轉世系譜代表 佛陀入滅後的正法法脈。雖然蕭平實在正覺同修會關起門來說「六祖沒有見性,不如我蕭平實的見性弟子」,從他出版《壇經注解》一書以及正覺逐步轉型為「沒大乘見道但是有獨家的禪宗開悟」來看,蕭平實很可能繼續攀附禪宗祖師。
關於辨識禪宗開悟説法的重點,前文已經説過,主要有兩個重點:1. 證悟内涵是否符合經教?2. 有沒有斷煩惱的實際功效?
這一篇文章分析到底正覺同修會蕭平實的「明心見性」與《六祖壇經》中慧能大師的「頓悟」是不是一回事?這篇文章對比兩家説法之餘,同時簡述慧能大師的「頓悟」禪法。
02. 六祖慧能禪法的特色——頓悟、識心見性
【琅琊閣】:不論禪宗的六祖到底是神秀還是慧能,也不論神秀有沒有真正開悟,北宗最終沒落,唐末和五代時期形成的禪門五宗——臨濟宗、溈仰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都是南宗的傳承。
《六祖壇經》裏面,慧能大師所使用的名相與引用的經論,主要的來源是:
一、般若中觀系的《摩訶般若經》、《金剛經》、《維摩詰經》(《淨名經》);
二、如來藏系的《大般涅槃經》;
三、《菩薩戒》(《梵網經》)。
慧能大師受法於弘忍,達摩至弘忍的禪法是以《楞伽經》為主的「楞伽禪」、「如來禪」,所以慧能的禪法主要還是延用了心性如來藏經論的法義、名相說法。但是慧能將自己的所依經典改為《金剛經》,所以也運用了大量的般若經論的名相與教理。六祖慧能以後的禪宗,益發脫離經論(教門)的依憑,强調在經論之外的以心印心。
【張志成】:慧能的禪法相對於達摩至弘忍的禪法,有兩大特色:
一、強調「頓悟」,後來禪宗稱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二、明確地說開悟就是「識心見性」,後來被禪宗稱為「明心見性」。
《六祖壇經》對「識心見性」,也就是開悟、頓悟,用了很多種表達方式,比如見真如本性,還得本心、頓悟菩提、見性、頓悟本性:
《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卷1:迷人問於智者,智人與愚人說法,令使愚者悟解心開。迷人若悟解心開,與大智人無別。故知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若悟,即眾生是佛。故知一切萬法,盡在自身心中,何不從於自心頓見真如本性。《梵網菩薩戒經》云:「本源自性清淨。」【識心見性】,自成佛道。《維摩經》云:「即時豁然,還得本心。」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大悟,頓見真如本性。是故以頓悟教法流行後代,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令自本性頓悟。若不能自悟者,須覓大善知識示道【見性】。」[1]
《壇經》的「明心見性」就是般若智顯現、般若三昧,也就是無念、無執著的解脫境界:
《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卷1: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惠。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般若常在,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莫起誑妄,即自是真如性。用智惠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見性成佛道。[2]
《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卷1: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入般若三昧者,直須修般若波羅蜜行,但持《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即得見性,入般若三昧。[3]
- 從上文知:識自本心 = 見性 = 般若三昧 = 解脫 = 無念
前面的文章指出,禪宗的【明心見性 = 真心顯現】;上面說,【識自本心 = 般若三昧】。從心性如來藏系教義看,真心 = 如來藏 = 如來智,所以慧能的【本心 = 真心 = 自性 = 般若智】。
《壇經》對開悟的表達方式雖然非常多樣,但是沒有唯識學的第八識、阿賴耶識,連如來藏經論的「如來藏」、「藏識」名詞也沒有出現(《壇經》中含藏識的意涵,不在開悟語境之中,後面的文章會討論)。
03.《六祖壇經》的「見性」是蕭平實的「十住位眼見佛性」?
【琅琊閣】:《六祖壇經》篇幅很短,敘述慧能大師學法、受法、傳法的經歷過程,與參訪者的對答,引導他人明心見性的,其中的很多説法跟蕭平實的「明心見性」衝突矛盾。
最明顯的一點:五祖與六祖所説的「見性」就是指開悟,蕭平實將「明心見性」拆解為兩個層級的證量——【明心 = 開悟 (七住位)】,【見性 = 眼睛看見佛性(十住菩薩)】。
《六祖壇經》中說五祖弘忍大師說「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六祖也是同一説法,可見【見性 = 見自本性】,「見性」與「證真心、真如、見佛性、識心見性」都是同義的表達方式: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我從蘄州黃梅縣東禪寺來,其寺是五祖忍大師在彼主化,門人一千有餘;我到彼中禮拜,聽受此經。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4]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5]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師復曰:「今於大梵寺說此頓教,普願法界眾生,言下見性成佛。」[6]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師言:「善知識!總須誦取,依此修行,言下見性。」[7]
再者,禪宗沒有任何一位祖師「明心」、「見性」拆解為兩個層級的證量,也沒有哪一位祖師說一個人「明心見性」之後是在哪一個階位,只有正覺同修會說【明心 = 七住位、見性 = 十住位】。
蕭平實的這些説法全無根據,純屬虛構,目的是用無經證、無根據的「虛構證量」誘騙學人「花大錢買證量」,得到七住位、十住位的「菩薩階位」。
【張志成】:開悟從來不是用金錢或者勞力可以換來的東西。六祖在《壇經》說明心的功德不是用「造寺度僧、布施設齋」的福德求取,梁武帝問達摩祖師他一生修福有沒有功德,而且說梁武帝不分福德與功德,是「不知正法、不識真理」: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公曰:「弟子聞:達磨初化梁武帝,帝問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磨言:「實無功德。」弟子未達此理,願和尚為說。」師曰:「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師有過。」[8]
不論《壇經》還是其他禪宗文獻都不曾說「明心見性」需要先修集大量福德作爲必要條件,《壇經》中五祖與六祖都說「持受金剛經就可以見性」:
《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入般若三昧者,直須修般若波羅蜜行,但持《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即得見性,入般若三昧。[9]
【琅琊閣】:總結地說,六祖在《壇經》所説的「見性」,是通過聞法、持《金剛經》、對答的方式,不需要上課、捐錢、做義工、做功夫等,更不曾提到念佛,或是眼睛長期在移動的對象上面看話頭,然後才能用肉眼在山河大地上看到什麽東西。
04. 蕭平實的明的心,是六祖所説的「本心」嗎?
【張志成】:爲什麽蕭平實無知到將「明心見性」這件事一拆為二?
蕭平實在他所寫的《金剛經宗通》第一輯[10]裏面, 提到他拆解「明心 + 見性」整個過程,正覺同修會借用釋惟護法師出版的《壇經注解》也有引用這一段文字,目的當然是爲了説明「蕭平實的明心見性 = 六祖的明心見性」:
以前我在破參前,我這一世的師父開示我:「就是要無念,得要無念,心不動,就叫作無心,無心才是開悟。」……我思索了差不多將近半個鐘頭,後來發覺不對,一定要把它丟掉;應該是不管你吵鬧或不吵鬧,都可以開悟才對,那我為什麼一定要追求一念不生呢?所以就丟掉它,開始用自己的方法:思維觀。 然後,就用思維觀的方法參禪,一個念頭又一個念頭一直過去、一直過去,這樣到了下午快4點的時候,理出一個頭緒來:「禪宗既然講的是明心、見性,那一定是有心可明,並且有性可見,不然應該叫明心明性呀!或者應該叫作見心見性呀!為什麼是明心與見性?」好!我就從這裡下手。從這裡開始以後,一直整理下去:那麼明心到底是要明哪個心?難道是我們一念不生的覺知心嗎?我想:「不對! 假使是這個心,那麼外道修四禪八定的人早就開悟了,可是佛陀明明示現給我們看:祂去找那些外道一個一個去學,從初禪修到非非想定都成就了,可都仍然不是開悟;更何況還沒有得到初禪的未到地定中或者欲界定中的離念靈知,那怎麼能夠說是開悟?所以一定不是悟得這個覺知心。」所以接下去探討:一定另外有一個心。當然就是第八識如來藏了,當時自然就知道如來藏是什麼心了。 |
蕭平實這段話錯誤太多,比如他的「思維觀」其實就是妄想連篇,「思維觀」得出的結論説明他不讀書、不求甚解、望文生義。這裏長話短説,只討論與明心見性有關的重點:
1.【思維觀 = 拆字生義?】:蕭平實用「思維觀的方法參禪」之後整理出來的「頭緒」,竟然是望文生義地將「明心見性」拆字解讀成「有心可明」、「有性可見」,可見蕭平實從來不曾自己好好閲讀禪宗文獻以及相關經論,不知道《壇經》對開悟、真心顯現有各式各樣的表達方式,所以連「明心」與「見性」是同義詞都不知道。蕭平實「拆字生義」得出的結論——要找的心一定不是覺知心,而且他理所當然地認定這個外於覺知心的心,就是他體驗到的「第八識如來藏」!
2. 蕭平實不懂「無念」的定義: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惠明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說法。」惠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11]
蕭平實回憶自己的開悟過程時說聖嚴法師教他要「一念不生」——也就是意識不起念頭,這個肯定是錯誤的方法,這個「意識不起念頭」是聖嚴法師教授的還是蕭平實誤會了,無法確定,但是蕭平實自己肯定自己沒有認真閲讀經論和禪宗文獻,所以他直到現在都不理解「一念不生」、「離念靈知」的正確意思。
蕭平實否定的「無念、一念不生、離念靈知」就是六祖在《壇經》裏面説的「無念」: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12]
《起信論》説的「離念」、禪宗祖師說的「離念靈知」、六祖在上文説的「無念」都不是指「意識不起念」,所以六祖說:「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以為強令意識不起念可以開悟解脫」是一種「邊見」: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13]
蕭平實說開悟是「找到無分別的第八識,觀察它的如如性」,六祖説「無念」是「在一切法上不染著」:「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換句話說,蕭平實的開悟意思是要在很多法裏面【找到一個真實的、不分別的法】,六祖的開悟是在一切法上不分別,不染著。
兩家的説法是【一個 VS一切】的差異。
【琅琊閣】:比對六祖的頓悟與蕭平實的開悟,六祖的禪法以「無念為宗」,蕭平實的開悟以「有念為宗」。
六祖的「無念」指什麽?
「無念」就是我們在上一篇文章説過《起信論》的「離念」是,指去除妄想錯覺、無分別,所以六祖對惠明說「不思善、不思惡」的那個就是了,因爲思量分別的心絕對不是真心。當然正覺同修會可能說,這個不思善惡的是「無分別的第八識」,可是六祖在上面第二段引文說「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
六祖説得非常清楚,「無念」就是六識在六塵境界裏面不起妄想,「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六祖壇經》從頭到尾都沒有說「識自本心」是要去找意識、六識之外的「另外一個無念的心」。難道正覺同修會還要繞一個大圈,解釋說:這是說一切法都是第八識所生,意識轉依第八識的無念,學習第八識的無念,然後意識看一切法心不染著?六祖有建立這種密意嗎?
《壇經》説的「無念」與禪門祖師說的「離念」、「離念靈知」,其中的「念」字不是指一個念頭、或是念心所,「念」是妄念(妄想)、無明、煩惱的總稱。
《大乘起信論》:是故修多羅說:「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故。」又心起者,無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14]
《大乘起信論》:復次,究竟離妄執者,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而有言說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15]
因為「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所以只要能夠「離念」——離開妄念(妄想)、無明、煩惱、錯覺,就會有覺,就同於如來:
《宗鏡錄》卷6:又《起信論疏》云:「本覺者,以對始故,說之為本。言離念者,離於妄念,顯無不覺也。等虛空等者,非唯無不覺之闇,乃有大智慧光明義等故也。」[16]
《證道歌註》:三身四智,八解六通,並是如來,無心而證。參玄士,若能離念,即同【如來】。[17]
「靈知」是靈明的覺知,是去除無明、煩惱、離開妄念的「知」,不同於有妄念、妄想的「闇昧」、無知:
《起信論疏記會閱》卷5:若心有念,是謂闇昧,名為不覺。心既【離念】,則無闇昧,唯一【靈知】,名之為【覺】。[18]
《宗鏡錄》卷3:問:真妄二心,各以何義名心?以何為體?以何為相?答:真心以【靈知】寂照為心,不空無住為體,實相為相。妄心以六塵緣影為心,無性為體,攀緣思慮為相。[19]
克勤圓悟大師的《佛果圜悟禪師碧巖錄》卷10:古人道:不起纖毫修學心,無相光中常自在。但識常寂滅底,莫認聲色,但識【靈知】,莫認妄想。[20]
也就是説,蕭平實一直否定「離念」、認爲「離念靈知」是凡夫的意識境界,認爲只有「意識找到第八識」才「不是意識境界」;事實上他所否定的「離念靈知」表達的正是覺悟狀態,也就是「本心、真心」的顯現。
六祖的禪法以「無念為宗」,永明延壽大師說「真心以【靈知】寂照為心,不空無住為體,實相為相。妄心以六塵緣影為心,無性為體,攀緣思慮為相」。
蕭平實的開悟是以「有念為宗」——「意識找到(幻想)持身第八識」的開悟過程裏面,意識不斷處於分別、思慮、攀緣的有念、有相、有分別、有所住狀態,一邊觀察色身和色身的運作,一邊思維蕭平實的密意,幻想第八識如何持身(法塵),將真實的第八識與其他「虛妄法」區隔分別。
05.《六祖壇經》的「識自本心,見自本性」是「一真一切真」的狀態
【琅琊閣】:六祖説的「無念」是什麽狀態?是蕭平實説的「找到覺知心以外的另一個心」嗎?,《六祖壇經》的「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是去找一個無分別的心,而是離開妄念錯覺之後,識整個轉變成真心,所以六祖說「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1: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21]
上面這段話與蕭平實説的有什麽不一樣?
「一真一切真」:用中觀經論的語言說,這是般若智顯現、證空性的狀態;用唯識語言說,這是「能證的智、所證的如」泯然合一,開悟當下全體就是「智如合一」的真心;用《起信論》的語言說就是「一心」的狀態——總而言之,沒有「真、妄」的區別,不論意識、前五識還是其他一切法都是真心,所以是「一真一切真」。正覺同修會蕭平實的開悟是「妄心找到真心,妄心觀察真心妄心和合運作」,明顯是「真妄分別」,不可能是禪宗開悟的「識自本心」。
一切法的本體就是真如,頓悟此理的時候,一切法都是真如,沒有一法不是;當蕭平實說「所以一定不是悟得這個覺知心。所以接下去探討:一定另外有一個心」,顯示蕭平實不知道開悟是看清覺知心和一切法本身就是真心。
《起信論》一直强調阿賴耶識的體是真如,《密嚴經》强調「藏即阿賴耶」,就是在指出:當下的一切就是不生不滅、無分別相的真如,你看到生滅和差別只是因爲你有無明所以一直看錯了,減去錯覺,一切都是真如,不是要在覺知心以外找一個比覺知心更真實的「真心」。
【張志成】:慧能大師説:開悟就是《維摩詰經》說的「還得本心」:
《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卷1:故知一切萬法,盡在自身心中,何不從於自心頓見真如本性。《梵網菩薩戒經》云:「本源自性清淨。」識心見性,自成佛道。《維摩經》云:「即時豁然,還得本心。」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大悟,頓見真如本性。[22]
- 【識心見性 = 頓見真如本性 = 本心、真心顯現】
如果「本心」就是因地一直運行的有漏的第八識,慧能大師和祖師們就不會用「還得」二字。「還得本心」是指本來被客塵煩惱所覆而不顯現的不生滅的本心、自性(真心如來藏),經過修行去除客塵煩惱後「恢復」為不被染污的狀態,所以才説「本源自性清淨」。
06.「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心」是第八識如來藏?
【琅琊閣】:《六祖壇經》中,六祖是在《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句下「大悟」: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23]
張老師,蕭平實一直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心」指第八識如來藏,他的解釋錯在哪裏?
【張志成】:蕭平實在《實相經宗通》這樣解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指「第八識不住於六塵境」:[24]
想要證真如,只有一條路,就是證得第八識如來藏,然後才能觀察如來藏確實有真實與如如的法性,那就是證真如了。沒有證如來藏而說他證真如,那都是自欺欺人之談。這個真如「非識所了(不是意識思維所能了知) 」,可是有一天你終於證真如了,證得真如以後現前觀察這個真如:有沒有住於五塵的哪一塵的境界中呢?結果你發覺連一塵都沒有,當然也不住於法塵中。再來觀察這個真如:有沒有住於六識境界中呢?結果也沒有。真如有沒有住於任何一種法裡面呢?結果也沒有。祂與六塵根本就不相應,始終都在六塵之外而無所住。祂不論怎麼忙,都不會有一刹那不小心落在六塵裡面,祂絕對不會。祂忙得一塌糊塗,可是從來不會不小心落入六塵中,不會住於任何境界中,所以說祂「住無所住」。祂所住的境界都不是意識所知的境界,對於六塵外的所住境界也沒有絲毫的執著,所以叫作「住無所住」。就像《金剛經》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菩薩本來就應該如此,應該住於無所住的境界中,然後不是沉默、斷滅、昏沉或者睡著,而是時時刻刻生其心,就是真如心時時刻刻都在運作。 |
蕭平實的解釋錯在哪裏?
1.「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有一個「應」字,第八識不是意識可以控制的,有什麽「應」與「不應」可説?
2. 能修行的是意識,這裏的「應」是應該讓自己的覺知心在面對境界時不生錯覺,不住在差別、生滅等相,「應」讓自己「還得本心」,這時就是「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智慧心境,如同《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卷1說:
爾但離却有無諸法,心如日輪常在虛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不是省力底事。到此之時,無棲泊處,即是行諸佛行,便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25]
3. 蕭平實說「菩薩本來就應該如此,應該住於無所住的境界中,然後不是沉默、斷滅、昏沉或者睡著,而是時時刻刻生其心,就是真如心時時刻刻都在運作」:蕭平實的「無所住」定義是「沉默、斷滅、昏沉或者睡著」的反義詞,是指清醒的、有意識的狀態?第八識本來就時刻運作,難道沉默、昏沉時,第八識就停止運作了?
4. 對境界會起執著、有所住的是意識,佛說我們「應該」改變本來有所住的意識,使它成為「無所住」的真心;按照緣起法則運作的第八識本來就對境界不起執著,本來就無所住,當意識的認知,以及認知導致的行爲都改變之後,第八識含藏的種子就會改變。
07.《六祖壇經》裏面有蕭平實的「開悟密意」?
【琅琊閣】:蕭平實的「開悟密意」是一個標準文字答案,《六祖壇經》裏面不論是六祖大悟只是聽到《金剛經》裏面的一句話,或是其他參訪者的開悟都是在不同的對話之下悟入,這些對話,用六祖的教導總結就是「無念、無相、無住」: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26]
從《六祖壇經》的内容可見,慧能大師沒有不可告人的「開悟密意」,他在對答中根據方的提問和答案,觀機逗教,指點開悟的方向。而且六祖强調,能夠說給你聽的,都不是「密意」: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復問云:「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惠能云:「【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27]
【張志成】:六祖教導的頓悟是指對第一義諦的勝解體悟,所以他一再指出真心「無念、無二」的要理,也就是在般若智的境界裏面沒有「常、斷」、「善、不善」等對立法: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復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能曰:「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問:「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師講《涅槃經》,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闡提等,當斷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聞說,歡喜合掌,言:「某甲講經,猶如瓦礫;仁者論義,猶如真金。」[28]
爲什麽上文說「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
六祖傳授的是見性的道理,不討論禪定解脫。頓悟,悟的是本心自性(六祖在這段話裏面稱之為「佛法、佛性」),也就是是對第一義的體悟勝解,第一義諦中「不二、無二」——沒有佛與凡夫的分別,沒有生死與涅槃、煩惱與菩提的分別,沒有貪瞋癡與戒定慧的分別,沒有散亂與禪定、繫縛與解脫的分別……。
見性的當體,即是無漏戒定慧(或禪定解脫),即是「佛」。所以說修行要先「見性」——體悟勝解第一義、佛法、佛性,見性的當下即是心有正見、煩惱塵勞不能染,即是解脫: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1: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29]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1: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30]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1:吾戒定慧,勸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脫知見。無一法可得,方能建立萬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脫知見。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來自由,無滯無礙,應用隨作,應語隨答,普見化身,不離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戲三昧,是名見性。……「如何是不立義?」師曰:「自性無非、無癡無亂,念念般若觀照,常離法相,自由自在,縱橫盡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頓悟頓修,亦無漸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諸法寂滅,有何次第?」[31]
上篇文章說過,只有上上根之人,才有辦法「念念見性、頓悟頓修、念念般若觀照」。沒有辦法念念見性、起般若觀照之人,應依六祖開示的「無住、無相、無念」禪法,老老實實、腳踏實地的修行。
【琅琊閣】:六祖同樣指出,即使自認有所體悟勝解,也必須要修行,如果頓悟而不修,依然只是凡夫一名: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32]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善知識!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善知識!迷人口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33]
六祖從未說頓悟是七住位,從未說頓悟就是大乘見道,是高人一等的「開悟聖人」。
頓悟是指導悟後起修的綱要,但是即使是頓悟真心,只要有妄念無明的一刻你依然是凡夫,只有沒有妄念無明的那一刻才可以説在理上「自身等佛」。
頓悟之後要保持自心常有正見,並能時刻實踐般若觀照——「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
[1] (CBETA, T48, no. 2007, p. 340, b26-c7)
[2] (CBETA, T48, no. 2007, p. 340, a21-26)
[3] (CBETA, T48, no. 2007, p. 340, a26-28)
[4] (CBETA 2021.Q2, T48, no. 2008, p. 348a7-11)
[5] (CBETA 2021.Q2, T48, no. 2008, p. 350c9-11)
[6] (CBETA 2021.Q2, T48, no. 2008, p. 351c15-16)
[7] (CBETA 2021.Q2, T48, no. 2008, p. 355a7-9)
[8] (CBETA 2021.Q2, T48, no. 2008, p. 352a10-13)
[9] (CBETA 2021.Q2, T48, no. 2007, p. 340a26-28)
[10] 臺北:正智出版社,2012年版,第61-67頁。
[11] (CBETA 2021.Q2, T48, no. 2008, p. 349b22-c2)
[12] (CBETA 2021.Q2, T48, no. 2008, p. 350c6-9)
[13] (CBETA 2021.Q2, T48, no. 2008, p. 351a25-b5)
[14] (CBETA 2021.Q1, T32, no. 1666, p. 576b26-c4)
[15] (CBETA 2021.Q1, T32, no. 1666, p. 580b8-14)
[16] (CBETA 2021.Q1, T48, no. 2016, p. 447a6-9)
[17] (CBETA 2021.Q1, X65, no. 1292, p. 450c14-15 // R114, p. 893b17-18 // Z 2:19, p. 447b17-18)
[18] (CBETA, X45, no. 768, p. 612, a12-b4 // Z 1:72, p. 196, a18-b16 // R72, p. 391, a18-b16)
[19] (CBETA 2021.Q1, T48, no. 2016, p. 431b10-14)
[20] (CBETA 2021.Q1, T48, no. 2003, p. 222c19-21)
[21] (CBETA, T48, no. 2008, p. 348, c10-14)
[22] (CBETA, T48, no. 2007, p. 340, b29-c3)
[23] (CBETA 2021.Q2, T48, no. 2008, p. 349a16-18)
[24] 《實相經宗通》第一輯,臺北:正智出版社,2014年版,第29-36頁。
[25] (CBETA, T48, no. 2012A, p. 383, b21-24)
[26] (CBETA 2021.Q2, T48, no. 2008, p. 353a11-12)
[27] (CBETA 2021.Q2, T48, no. 2008, p. 349b24-28)
[28] (CBETA 2021.Q2, T48, no. 2008, p. 349c16-29)
[29] (CBETA, T48, no. 2008, p. 350, c28-p. 351, a1)
[30] (CBETA, T48, no. 2008, p. 351, a23-27)
[31] (CBETA, T48, no. 2008, p. 358, c19-29)
[32] (CBETA 2021.Q2, T48, no. 2008, p. 350b13-15)
[33] (CBETA 2021.Q2, T48, no. 2008, p. 350b15-2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