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覺法義辨正系列:蕭平實的《狂密與真密》爲何要批評無著菩薩的《攝大乘論》?
蕭平實導師在《狂密與真密》第一輯p.287-288中,引述密宗祖師讓蔣多傑所著的《甚深內義》:
亦如《甚深內義》讓蔣多傑雲:《《依于佛菩提成所緣之習氣,彼所住者,由於俱生之理,異熟識如水入乳,雖然趣入,非阿賴耶類;乃彼對治之種子,由小而中而大,數數聞思修,而成為法身之種子,為阿賴耶識之對治法,而非阿賴耶之本體。 雖屬世間,然為出世間清淨法界之等流因,故成為出世間心之種子。 雖為世間心,然能對治煩惱雜染及惡趣一切罪過,令其消滅、而隨順佛菩提故;故初學菩薩雖屬世間,然為法身所攝。 又如諸聲聞及辟支佛為解脫相身所攝,故此非阿賴耶識之本體,為法身及解脫身所攝。 故由小中大漸次增長;到中等時,異熟識一切業轉變,一切種子無有,捨一切相,如是當知。 》》
蕭平實導師在p.288-290中批評此引文是密宗邪見,其中的「法身」是密宗所修的中脈,全文請見文末。
《甚深內義》裏面的這一段其實出自無著菩薩的《攝大乘論》。 以下引用的是CBETA上玄奘大師翻譯的《攝大乘論》:
乃至證得諸佛菩提,此聞熏習隨在一種所依轉處,寄在異熟識中,與彼和合俱轉,猶如水乳;然非阿賴耶識, 是彼對治種子性故。 此中依下品熏習成中品熏習,依中品熏習成上品熏習,依聞思修多分修作得相應故。 又此正聞熏習種子下中上品,應知亦是法身種子,與阿賴耶識相違,非阿賴耶識所攝,是出世間最淨法界等流性故,雖是世間而是出世心種子性。 又出世心雖未生時, 已能對治諸煩惱纏,已能對治諸嶮惡趣,已作一切所有惡業朽壞對治,又能隨順逢事 一切諸佛菩薩。 雖是世間,應知初修業菩薩所得亦法身攝。 聲聞獨覺所得,唯解脫身攝。 又此熏習非阿賴耶識,是法身解脫身攝。 如如熏習,下中上品次第漸增,如是如是異熟果識次第漸減,即轉所依。 既一切種所依轉已,即異熟果識及一切種子無種子而轉,一切種永斷。
《攝大乘論》是法相唯識宗的重要論著之一,全文不長,結構嚴謹,玄奘大師的譯本文字清晰易讀。 有讀過《攝大乘論》的人,對上面一段引文應該不會沒有印象。
此段之前,無著菩薩說,心意識中:
心體第三,若離阿賴耶識,無別可得。 是故成就阿賴耶識以為心體,由此為種子,意 及識轉。 何因緣故亦說名心? 由種種法熏習種子所積集故。
然後用聖言量和教理舉證爲何一定有阿賴耶識,並説明阿賴耶識是雜染諸法的因。
如是已說阿賴耶識安立異門,安立此相雲何可見? 安立此相略有三種:一者、安立自相,二者、安立因相,三者、安立果相。 此中安立阿賴耶識自相者,謂依一切雜染品法所有薰習為彼生因,由能攝持種子相應。 此中安立阿賴耶識因相者,謂即如是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於一切時與彼雜染品類諸法現前為因。 此中安立阿賴耶識果相者,謂即依彼雜染品法無始時來所有薰習,阿賴耶識相續而生。
阿賴耶識既然是與雜染法更互為因,那它與「出世間清淨」是什麽關係? 獲得「出世間清淨」有賴聽聞正法所熏成的出世清淨心種。 這些清淨的種子,與以雜染為因的異熟果識是什麽關係?
複次,雲何一切種子異熟果識為雜染因,複為出世能對治彼淨心種子? 又出世心昔未 曾習,故彼熏習決定應無,既無熏習從何種生? 是故應答:從最清淨法界等流正聞熏習種子所生。 此聞熏習,為是阿賴耶識自性? 為非阿賴耶識自性? 若是阿賴耶識自性,雲何是彼對 治種子? 若非阿賴耶識自性,此聞熏習種子所依雲何可見?
乃至證得諸佛菩提,此聞 熏習隨在一種所依轉處,寄在異熟識中,與彼和合俱轉,猶如水乳;然非阿賴耶識, 是彼對治種子性故。
此中依下品熏習成中品熏習,依中品熏習成上品熏習,依聞思修多分修作得相應故。
又此正聞熏習種子下中上品,應知亦是法身種子,與阿賴耶識相違,非阿賴耶識所攝,是出世間最淨法界等流性故,雖是世間而是出世心種子性。 又出世心雖未生時, 已能對治諸煩惱纏,已能對治諸嶮惡趣,已作一切所有惡業朽壞對治,又能隨順逢事 一切諸佛菩薩。
雖是世間,應知初修業菩薩所得亦法身攝。 聲聞獨覺所得,唯解脫身攝。 又此熏習非阿賴耶識,是法身解脫身攝。 如如熏習,下中上品次第漸增,如是如是異熟果識次第漸減,即轉所依。 既一切種所依轉已,即異熟果識及一切種子無種子而轉,一切種永斷。
《狂密》所抓出來批評的那段就是上面粗體部分。
無著菩薩的大意是,聼聞正法所熏的種子可以對治阿賴耶識的染汙種子。 兩者雖然「所依」相同,在「一種所依轉處」,如同水和牛乳般交融同在,但是這些能夠對治雜染的清淨種子是「法身種子」,不是阿賴耶識所攝,因爲它們不是阿賴耶識的自性。 「聞熏習種子從下中上品次第漸增」,最後一切種識--也就是是雜染法的 「所依」--轉變了,一切雜染種子永斷。
《甚深內義》對《攝大乘論》裏面這一段的白話翻譯,有能取自藏文版《攝大乘論》,但意思大致相同,與漢譯的兩個版本沒有重大出入。 而且蕭導師批評的不是密宗對此段的解説錯誤,是無著菩薩的立論本身。
當初發現我們在批評自己的祖師時,非常錯愕,因爲以前看到的都是正覺在名相定義上與經論有出入。
當時心裏面第一個問題是:大家都沒讀過《攝大乘論》嗎? 更無法想像的是,我們自己的説法竟然與無著菩薩的法教有這麽大的差別。
《狂密與真密》是2002年出版的,十幾年來沒有聽説過有人公開指出裏面的問題。 正覺菩薩不是私事很忙,看導師的書的時間都不夠,就是義工很忙,讀書的速度趕不上導師出書的速度。 會去仔細讀《狂密與真密》的人更是寥寥可數。 那教學系統的人呢? 難道都沒有自己去讀經論?
以我所知,這麽多年來,正覺裏面有人向上指出過正覺書中的大小錯誤,包括事實上的錯誤、名相的錯解、經論的誤讀等等,結果有以下幾種:
• 你説了,上面聽了,不管最後是否處理是否更正,你都無法再追究
• 親教師或蕭導師不同意你的説法,你也無法糾纏不休
• 普通學員如果經常拿這些問題出來質問高層,明心不太有望,最後肯定會離開
• 明心的人如果還要獲得重用,絕不敢一而再再而三糾纏這類問題,只能選擇沉默
事實上,如果你用正覺的法來看唯識的經論,會遇到很多無法理解的矛盾,比如下面一段:
《成唯識論》卷3:阿賴耶識為斷為常? 非斷非常,以恒轉故。 恒謂此識無始時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是界趣生施設本故,性堅持種令不失故。 轉謂此識無始時來念念生滅、前後變異。 因滅果生非常一故。 可為轉識熏成種故。 恒言遮斷轉表非常。
蕭平實導師在《涅槃》一書中,一反過去對窺基大師佛法證量的認可,認爲窺基錯得一塌糊塗,正是因爲窺基把文字精簡的《成唯識論》解釋得太清楚,曝露正覺的法義與成論所説有諸多相違。
此外,蕭導師對窺基的評價,前後相差這麽大,明顯是因爲他當初講述《成唯識論》時,沒有讀過窺基寫的《成唯識論述記》。
上面這一段,筆者上傳的太虛大師的《阿陀那識論》有説明。
若要看清真相,必須首先完全捨棄自己耳熟能詳的那一套佛法體系,才有可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