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析蕭平實居士對於「等引、等至、等持」等名詞的謬解

pexels-eberhard-grossgasteiger-1064162.jpg

作者:原稿由淮河源師兄提供,琅琊閣編輯增補

 

1. 背景資料

「南伽他」師兄幾年前為了回答某群友提出的關於「等引」、「等至」問題,寫過一篇名為《初析蕭平實居士對於禪定法之「等引」、「等持」、「等至」的謬解》

文中,他將蕭平實對「等引、等持、等至」這幾個名相的誤解,總結為三條:

蕭平實的錯謬1:他把「等至、等持」誤解為禪定的分位。

蕭平實的錯謬2:誤認為「等至、等持」是兩個有前後高下區分的禪定位次。

蕭平實的錯謬3:對「等持」之含義望文生義地謬解為「止觀均等」。

本文就南伽他師兄指出的蕭平實對禪定相關名詞定義的嚴重誤解,做進一步的補充。

蕭平實最常犯的低級佛法錯誤,就是名相界定錯誤,包括自己發明定義(如:次法)、篡改原有定義(如:將阿含經的「第六見處」等於如來藏)、胡亂嫁接名相(如:「阿賴耶識一心」)。

正如南伽他師兄指出的那樣,蕭平實認為「等引、等持、等至」是禪定的分位,並且這幾種分位有高下的不同,這也是他的個人創見。

蕭平實的說法,南伽他師兄在他的文章裏面舉證過他書籍内容,下面再摘錄一些,作為補充:

蕭平實著《楞伽經詳解》第二輯(初版):「入禪三昧」:謂入定也。禪謂禪定,非是禪宗之禪;禪宗之禪乃是般若,不是禪定。三昧謂正受,正受定境也。正受有二:等持及等至。正受之前為等引定,能引正受故名。

《起信論講記》第五輯(初版):一般的想法及實際情況,一定事先要證得「等至」,「等至位」的境界純熟以後才能夠轉入「等持位」中﹔在二禪以上都是這樣的,但是初禪不然,初禪是只要發起「等至」,以後在「等持」與「等至」位兩種境界相上,都是可以隨你運轉而不必先作加行的。二禪的「等至」和「等持」就不太一樣了,你要修二禪的「等至」境界,得要很努力的修,而且要修很久,最後終於能夠在「等至」位中常時間安住。(中略)可是當你嫻熟二禪等至境界的時候,你以後想要進入二禪時,都一定是先從初禪轉入二禪的等持位,再藉等引而進入等至位中,這和二禪的修證過程是顛倒過來的。

蕭平實著《大乘無我觀》:「那我有時跟你講過去世某一些事情,我不是由於神通、宿命通去看見,我是在打坐的時候,進入等持位時,有時候它出現了看見了、是這樣來的,不是修學神通。 」

蕭平實著《大乘無我觀》:「......二地也是三地的準備工作;當你的心不夠清淨的時候,一天到晚有攀緣的習氣現起(心中常有念起,此念雖無語言文字,而其意思卻能被自己所知,此種無語言文字的念頭,即是攀緣的習氣所現行),你哪裡能夠修學禪定呢?你修學等至時,根本就進不去;進不去就不可能圓熟等至,就不可能於等至位中轉入等持位,就不可能嫻熟等持位的狀態;也就不可能在以後從初禪位中直接進入上地的等持位那你如何能入等持位中修證五神通、四無量心呢?不可能!所以說,初地、二地的滿心,所證得的無生法忍智慧,能夠使三地的修學禪定等行門很迅速成就。」

總結一下蕭平實在以上引文中表達的觀點。

他認為靜慮(禪定)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1)等引  ——》(2)等至  ——》(3)等持

——「等引」為先,溝通的是散心到定心兩個不同狀態,猶如橋樑一樣。

——「等至」其次,是等引的結果。處於定中,由於定的勢力,令身心平等安和。

——「等持」最後,於定中,持定的平等安和等功德和作用。

由此,可以略微總結蕭平實其實是根據「引、至、持」三個漢字的意思——引就是引發,至就是到達,持就是維持——望文生義,把諸定分成了這三個階段。

 

2. 佛教經論如何界定「等持、等至、等引」等詞

2.1. 「靜慮、解脫、等持、等至」=「定以及定所引生的一切功德」

首先,先介紹「靜慮、解脫、等持、等至」這一組名詞。這一組名詞表達的是「如來十力」裏面的第三力

《雜阿含經》說佛有「十力」,其中的第三力,是這樣表達的:

《雜阿含經》卷26:「「何等為如來十力?謂如來處非處如實知,是名如來初力。若成就此力者,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轉於梵輪,於大眾中能師子吼而吼。「復次,如來於過去、未來、現在業法,受因事報如實知,是名第二如來力。如來、應、等正覺成就此力,得先佛最勝處,能轉梵輪,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而吼。「復次,如來、應、等正覺,禪,解脫,三昧,正受,染惡清淨,處淨如實知,是名如來第三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CBETA 2023.Q1, T02, no. 99, p. 186c14-26) 

同樣的內容,在《瑜伽師地論》中是這樣描述的:

《瑜伽師地論》卷49:「云何如來十力。一者處非處智力。二者自業智力。三者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四者根勝劣智力。五者種種勝解智力。六者種種界智力。七者遍趣行智力。八者宿住隨念智力。九者死生智力。十者漏盡智力。如是十種如來智力。當知廣如十力經說。」(CBETA 2023.Q1, T30, no. 1579, p. 569a4-9)

《雜阿含經》中所說的如來十力中的第三力「禪、解脫、三昧、正受」,玄奘菩薩翻譯為「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

「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這組名詞表達的是「定以及定所引生的一切功德」。

或者說,「定以及定所引生的一切功德受用」總和起來說,就是「靜慮、解脫、等持、等至」這幾方面。

「靜慮、解脫、等持、等至」這四個名詞的並列出現,顯示它們是四個不同的法。如果按照蕭平實所説的,「等持、等至」是靜慮(禪定)中的兩個深淺不同的前後階段,是定的兩個分位,那它們應該被含攝在「靜慮」裏面,爲什麽要被獨立出來,而且排在「解脫」的後面呢?為什麽「等引」不在其中呢?

這裏先從「靜慮、解脫、等持、等至」這組名詞,簡單分析一下「靜慮、等持、等至」的定義差別,下一節會舉出《瑜伽師地論》的詳細定義。

「靜慮」(即:禪定;梵語 dhyana,這個名詞,只適用於色界的四禪不適用於四種無色界定。

「等至」(三摩鉢底,梵語 samāpatti的含義比「靜慮」要廣,色界四靜慮、無色界四種定都可以用「等至」形容。

所以佛教的「四禪八定」=【四靜慮(四色界定)+ 四無色定】,合起來可以稱為「八定(八等至)」。

「等持」(梵語 samādhi),跟「三昧」是同義。空、無相、無願三昧,即「空三摩地、無願三摩地、無相三摩地」,這個「三摩地」就是等持的梵文音譯。

譬如上面的例子裏面,「等至」可以涵蓋四色界定,「靜慮」就不可以這樣用。從下文《瑜伽師地論》的定義也可知,「等持」的意涵裏面包含「三昧」,但是「等至」就不能等同「三昧」。

「等引、等至、等持」這幾個名詞,定義有一定的複雜程度,《俱舍論》等都花了一定篇幅去界定説明,讀者可以參考南伽他師兄文章裏面的總結和整理。這三個名次的意涵,不是區別出三個不同的禪定階段,三者的定義差別在於寬窄,在於涵蓋的内容有所不同蕭平實的思維特別簡單,他理解名詞概念時,經常用小學生的對號學習方式,一個名詞對應一個東西,遇到「等引、等至、等持」這幾個字面上看起來意涵相關的名詞,就會幫它們做「一對一」配對,對應三個不同的禪定分位。就如同他將佛經裏面同是形容有爲法如夢如幻的「幻事、陽焰、夢境、鏡像、光影、谷響……」等表述,與菩薩的修行階位做一對一的配對。

 

2.2等引」與「靜慮、解脫、等持、等至」的關係?

「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是「定以及定所生一切功德」。那「等引」跟它們的關係是什麽?

「等引」可以統攝「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可以統攝,因爲「等引」的定義就是將心平穩地安住於一個對象上,是善的「心一境性」,可分爲【1.靜慮;2.解脫;3.等持;4.等至】這四類。

由於「等引」可以統攝「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所以在上一節形容如來十力的經文裏面,「等引、等至、等持」不會並列出現。

《瑜伽師地論》建立的「十七地」中,其中一個就是「三摩呬多地」,即「等引地其闡述的內容就是「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瑜伽師地論》卷11

「若略說三摩呬多地,當知由總標故,安立故,作意差別故,相差別故,略攝諸經宗要等故。

云何總標?

謂此地中略有四種:一者靜慮,二者解脫,三者等持,四者等至。

靜慮者,謂四靜慮。 一從離生有尋有伺靜慮,二從定生無尋無伺靜慮,三離喜靜慮,四捨念清淨靜慮。

解脫者,謂八解脫。一有色觀諸色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解脫,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八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解脫。

等持者,謂三三摩地。一空、二無願、三無相。 復有三種,謂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復有三種,謂小、大、無量。復有二種,謂一分修、具分修。 復有三種,謂喜俱行、樂俱行、捨俱行。 復有四種,謂四修定。復有五種,謂五聖智三摩地。復有五種,謂聖五支三摩地。復有有因有具聖正三摩地。 復有金剛喻三摩地。復有有學、無學、非學非無學等三摩地。

等至者。謂五現見三摩鉢底,八勝處三摩鉢底,十遍處三摩鉢底,四無色三摩鉢底無想三摩鉢底,滅盡定等三摩鉢底。 」[1]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三摩呬多地」(等引地),總攝起來說,就是圍繞「定」做論述,從「靜慮、解脫、等持、等至」四方面分別闡釋。簡單説:

所謂「靜慮」,就是初二三四禪。

所謂解脫,就是八解脫。

所謂等持,就是種種三昧。

所謂等至,包括五現見等至、八勝處、十遍、四空定、無想定、滅盡定等。

 

2.3 「等持、等至、等引」三者的定義應如何區分?

《瑜伽師地論釋》說這三個名詞在定義上有「寬狹」的差別,不是蕭平實説的它們有「前後、深淺」的差別:

《瑜伽師地論釋》:

「又三摩地、三摩鉢底、三摩呬多,名有寬狹

三摩地(等持)名,(通)目心數中等持一法,通攝一切有心位中心一境性通定散位。然諸經論,就勝但說空無願等名三摩地。

三摩鉢底(等至),通目一切有心無心諸定位中所有定體。 諸經論中,就勝唯說五現見等相應諸定名為等至。

(三摩呬哆)等引地名,通目一切有心無心定位功德,故此地中通攝一切定位功德。由是總故,偏目地名。 」[2]

依彌勒菩薩所說,「靜慮、解脫、等持、等至」各有其內涵,那為何要用「等引」來統攝一切呢?

因爲在所有與定相關的名詞中,「等引」的定義最寬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5

定有七名......

  1. 等引,通有、無心,唯定非散。 《瑜伽》十一云:非於欲界心一境性。
  2. 等持,有心,通定及散。然經論中就勝且說空無相願名三摩地。
  3. 等至,通目有無心定。然經論中就勝唯說五現見等相應諸定名為等至。
  4. 靜慮,通攝有無心定.漏及無漏.染與不染。依色四地非餘處有。 諸處據勝多說色地有心清淨功德名為靜慮。
  5. 心一境性,即等持也。以心一境性釋等持故
  6. 奢摩他者,唯有心淨定。不通散位。
  7. 現法樂住,唯在靜慮根本,非餘。淨不通散。

等引寬通攝一切有無心位諸功德,故《瑜伽論》中偏立地名,等至不爾。 」

由此可知,「等引、等至、等持」這三個名詞,並不是指禪定的前後、深淺的關係,而是從不同面相形容禪定,譬如從側面一、側面二、側面三...... 這樣的角度去命名。

 

2.4 蕭平實錯誤理解「等引」

蕭平實認為某個定,應是「等引」為先。從等引的定義來看,他的定義不能成立。

如上文所述,「等引」定義最寬,可以統攝定與定所生功德的相關名詞,包括「靜慮、解脫、等至、等持」。

反觀蕭平實定義,他將一個定義最寬的名詞,賦予了一個極其狹隘的定義:「等引只是能引生等至、在等至位之前的分位」。

蕭平實使用「等引」一詞時,多等價為「平等能引」這個內涵。他不知道根據《瑜伽師地論》的定義,「等引」不僅包括「能引」,也包括「所引」:

《瑜伽師地論釋》:「所言三摩呬多地者,謂勝定地。 離沈、掉等,平等【能】引、或引平等、或是平等【所】引發故,名等引地。」[3]

依據如上對「等引」的定義,所謂等引,是心離昏沉、掉舉等煩惱,平等能引三摩地,或者引平等無高下心,或者由平等無高下心所引。

既然包含「能引」和「所引」,「等引」就不一定是指某個定最開始的那個位置,也可以是後面的階段。從「等引」的定義本身來說,蕭平實在其書籍裏面對於「等引」的使用是不恰當的

正因爲有「能引、所引」兩層意涵,「等引」這個名詞才能寬廣到涵蓋「等至、等持」的定義。蕭平實望文生義,看到「引」就自動聯想為「能引」,所以才會將一個很寬、涵蓋面很廣的名詞,理解得非常狹窄!

 

3. 結語

佛教正覺同修會的法主蕭平實,自認「三地菩薩」、「玄奘再世」,曾經在佛教正覺同修會的增上班講解100卷《瑜伽師地論》,自認唯有他有「道種智」,才能正確理解《瑜伽師地論》。可是由如上舉證可知,蕭平實對於「等引、等至、等持」這些名相的解釋,嚴重偏離佛教經論的定義和闡述。他非常無知,但慣性預設自己絕對正確,然後將自己望文生義的理解,簡單粗暴地强加於佛教名詞之上。

再次説明「等持、等引、等至」,是希望讀者理解佛教名詞的複雜度。如果不知道如何在龐大的經論體系裏面搜尋整理正確定義,建議搜尋可靠的網路佛法字典。業餘學佛人錯解意涵複雜的佛教名詞,可以理解,也是普遍情況。蕭平實最大的問題不是他無法正確理解佛教名詞,而是他與他創辦和佛教正覺同修會二十年來從未參考經論定義和網路資訊,也不曾訂正錯誤,公開道歉,承認自己誤導學人民衆。他們面對錯誤,選擇回避詭辯,擺出「我們是證悟菩薩,我的理解才是絕對真理」的姿態。

末法時代,邪教猖獗。蕭平實,蕭平實的書籍,蕭平實創辦的團體,蕭平實的心態思維,都是學佛人應看清遠離的對象。

 

 

[1] CBETA 2023.Q1T30,第 1579 期,第 328c11-329a3

[2] CBETA 2023.Q1T30,第 1580 期,第 887a8-16

[3] CBETA 2023.Q1T30,第 1580 期,第 886c5-7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