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訂樣式素材

 

《中論》淺談(四):中道與空性

 

1. 中道

一、不苦不樂的中道

中道本是「離兩邊」的意思,並不是「兩邊的中點」或是中庸之道的意思。 這是常被誤解之處。

最早提出的中道,是佛于阿含經說的「不苦不樂的中道」。

佛的本意是,學人的修行常落于兩邊、兩個極端,即無意義的苦行,與縱欲的樂行;前者極端自虐的苦行與解脫原理──不執著無關,無法導致解脫;後者的樂行,本身即是執著,若不對治,永遠無法離開貪愛的束縛。

「不苦不樂的中道」並不是說採取一種「是很,也是很,苦樂均等、適如其 的修行態度」,而是一種否定苦行、縱欲兩邊的極端,採取一種離兩邊邪見的修行態度,所以並不是肯定一種「苦樂均等、適如其」的態度,而是 否定「無意義的苦行、縱欲的樂行」的有效性。

這種否定以「不苦不樂」表達,佛陀然後提出一種正確的修行,稱為「中道」。 那麼,此處肯定描述的「中道」是什麼? 佛提出的是依正見為導引的「八正道」。

 

二、不有不無的中道

「不苦不樂的中道」是倫理、實踐層面的「中道」。 《雜阿含經》也提出存有論哲理層面的「不有不無的中道」:

我親從佛聞,教摩訶迦旃延言:「世人顛倒依于二邊,若、若,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 迦旃延! 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于,此苦生時生、滅時滅。 迦旃延! 于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如來所說。 所以者何? 迦旃延! 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 迦旃延! 如來離于二邊,說于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 惱、苦滅。  [1]

這是對世間緣生諸法的「(實)有見」與「(實)無見」的兩邊否定,來說「中道」。 似中觀一樣,並沒有在哲學意義上正面陳述「中道」是什麼,只是說「如實正觀集、滅」可以不生此二種邊見,並以「十二緣起」的原理說明為何世間緣生諸法不是實有,也不是實無。

上面所引的經文原本是阿難為闡陀釋疑的一段話。

闡陀認為自己「已知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但他起了邪見,認為:「涅槃中如果一切空寂,我也不存在,那麼證涅槃(法)時,說『我如是知、如是見,是名見法(涅槃)』,豈不矛盾? 」[2]

阿難為他開示說:如果能正觀世間集──十二緣起的流轉面──就不會生起世間緣生諸法是空無所有的(實)無見(因為因緣和合的時候,就會有緣生法顯現,並不是一無所有) ;如果能正觀世間滅──十二緣起的還滅面,就不會生起世間緣生諸法是實有自性的(實)有見(因為若法實有自性,就會恒常存在,永不會滅, 那麼還滅至涅槃也就不可能;緣生法因因緣和合而顯現,也因因緣消失而寂滅)。

因此世間緣生法的生滅現象,並不是實有的生,也不是實無的滅;而凡夫計著諸法尤其是「生起時是實有的,滅去時成為一無所有的實無,這就是落于「有、無」二邊的邪見。

闡陀的問題來自「我見」,以為五蘊中有一個「我」,在涅槃中也應存在(他害怕若「我」在涅槃中不見了,那麼涅槃將成為一無所有的空無)。

當他聽懂了阿難的開示,知道此「我」其實從來就是一個錯覺、從來就不存在,一切只是緣生諸法因為因緣而有(有無明就有行...... 乃至生老病死苦生起之世間集),也因為因緣而滅(無無明就無...... 乃至生老病死苦滅之世間滅──涅槃),因此斷我見、得法眼淨,「不復見我,唯見正法」。  [3]

 

三、八不中道

在阿含中倫理、實踐層面的「不苦不樂的中道」,以及哲理上破除于「我」起「有、無」二邊見的「不有不無的中道」,在中觀中擴展至「八不中道」。

其中,以「我」為中心的觀察擴展至一切「法」;「不有不無」的兩邊否定,擴展至四對八不「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的兩邊否定;以「我見」為邊見的主因,統攝為于一切法的「自性見」。

 

2. 中觀的「空」指的是什麼?

「空」是大乘佛教的共義,尤其般若中觀系以「空」為其標幟,因此此系常被稱為「空宗」。

「空」這個名相,在不同體系佛法以及一部論如《中論》中之不同語境時,所代表的意義有很大的差異,很多學佛人和一般人,沒有厘清其中差別,引生對經論的誤解和爭議。

阿含經中常說「苦、空、無常、無我」,其中「空」的意思是「終將壞滅而空無」,可以為「無常」含攝,所以南傳佛法常只說「苦、無常、無我」。

《般若經》、《中論》中的「空」有下列不同涵義:

1. 是「無、沒有」的意思,作形容詞用。

比如「一切法自性空」指「一切法的自性是沒有的」;「我空」是指「真實、恒常、獨立的我是沒有、不存在的」,「法空」是指「真實、恒常、獨立的法是沒有、不存在的」;「照見五蘊皆空」是「現觀五蘊一一法皆空無自性」的意思。

2. 是「空性」的意思,作名詞用,是般若智的對境,即「法性」、「真如」、「實際」... 等意思。 比如「若菩薩具足觀空,本已生心,但觀空而不證空。 我當學空,今是學時,非是證時,不深攝心系于緣中」[4]、「證空者顯初住相,多住人法二無我故」、[5]中「 證空」的「空」字,即是「空性」、「法性」義。

 

3. 是「整體的緣起性空義」意思。 譬如《中論》「以有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義者,一切則不成」此偈中的「空」、「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 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者」此偈中後一個「空」,皆應作「勝義諦中畢竟空,世俗諦中唯假名」的整體空義來理解。

 


[1]《雜阿含經》卷10 (CBETA, T02, no. 99, p. 66, c25-p. 67, a8)

[2]  
《雜阿含經》卷10:【時,諸比丘語闡陀言:「色無 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闡陀語諸比丘言:「我已知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闡陀複言:「然我不喜聞:『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涅槃。 』此中雲何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見,是名見法。 』? 」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CBETA, T02, no. 99, p. 66, b12-19)

[3]  
《雜阿含經》卷10:【尊者阿難說是法時,闡陀比丘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爾時,闡陀比丘見法、得法、知法、起法,超越狐疑,不由於他,于大師教法,得無所畏。 恭敬合掌白尊者阿難言:「正應如是。 如是智慧梵行,善知識教授教誡說法。 我今從尊者阿難所,聞如是法,于一切行皆空、皆悉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滅盡、涅槃,心樂正住解脫,不復轉還,不復見我,唯見正法。 」】(CBETA, T02, no. 99, p. 67, a8-16)

[4]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718 伽提婆品〉:「若菩薩具足觀空, 本已生心,但觀空,而不證空,我當學空。 今是學時,非是證時,不深攝心系于緣中。 」(CBETA, T08, no. 227, p. 568, c19-21)

[5]  
《大乘莊嚴經論》卷13 (CBETA, T31, no. 1604, p . 657, b19-20)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