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伽他:《禪——悟前與悟後》暴露蕭平實是一個不懂禪宗的法盲(上)

 

作者:南伽他

 

【琅琊閣按:蕭平實(平實導師)早期出版的書記用一些非常聳動的書名———譬如《禪净圓融》、《無相念佛》、《禪——悟前與悟後》——暗示自己是「開悟禪師」,以此吸引仰慕禪宗開悟的學佛人去跟他學法。事實是,蕭平實這些討論禪宗的書裏面,隨手一翻就可以找到大量低級錯誤,此人真正擅長的既非宗門也非教下,是用佛法話術吸粉吸金。這篇文章,舉出蕭平實在《禪——悟前與悟後》裏面的幾個低級錯誤,希望讀者不要重蹈我們的覆轍,被他那些似是而非的邪見唬弄誤導。】

 

隨手一翻蕭平實的《禪——悟前與悟後》就發現蕭平實的嚴重錯誤——他根本就不懂禪法!

原書大陸簡體版(川大版)第二章 <正修行> 第二十四則第90頁中,蕭平實說:

「我們知道,斷除了煩惱就沒有辦法起念參禪就會落入一念不生,就會落於無念之中。參禪必須要在一切的煩惱因緣之中來參究,而不是離開一切的煩惱因緣。」

《禪——悟前與悟後》1.png

———點評:蕭平實這段話有好幾個嚴重的錯誤:

錯誤一、蕭平實說:「斷除了煩惱就沒有辦法起念參禪」

辨析:斷除了煩惱也可以參禪,很簡單的證明例子就是:大阿羅漢斷除了煩惱,但仍然可以回小向大而成佛,他們當然能夠參禪開悟,還能夠成佛!所以蕭平實根本就說錯了!

錯誤二、蕭平實說:「斷除了煩惱就會落入一念不生」

辨析:斷除了煩惱也是可以起念的,蕭平實誤以為斷除了煩惱就會落入一念不生或者無念當中,這個錯誤是很顯然的。阿羅漢斷除了煩惱仍然可以起念去探望維摩詰居士,諸佛斷除了煩惱仍然可以講經說法,怎麼會落入無念當中呢?

錯誤三、蕭平實說:「參禪必須要在一切的煩惱因緣之中來參究」

蕭平實是不懂裝懂,只知其一未知其二,他誤解「參禪必須是在『煩惱因緣』之中來參究」,這就是偏執和錯解!也說明蕭平實根本就不懂什麼叫參禪。煩惱因緣當然可以來參禪,但是非煩惱因緣同樣也可以參禪。

更何況,很多祖師的開悟,也並不都是在所謂的煩惱機緣中開悟的,所以這就表明蕭平實不懂參禪的機緣到底是什麼!

【琅琊閣:

蕭平實對禪宗一知半解。禪宗祖師説定境中無法參究,因爲參禪是要在「歷緣對境」時參究。這裏說的「參究」是觀照念頭的根源(凡夫的起心動念,都是與我執、法執相應的),察覺我們對一切法產生無明(錯覺),偏離了「諸法實相」。

爲什麽南伽他說也可以在「非煩惱因緣」的情況下參究?參禪有很多方法,如果是用「看話頭」的方式,此時的意識是「定」在念頭的起處,念想暫時不起,這種狀態很類似禪定境界,根本煩惱(我執、法執)還在,但是煩惱的現行被伏住的。】

——————

結論:別看蕭平實寫了這厚厚一大本《禪——悟前悟後》,其實只需要一小段微細的話露出馬腳,就可以證明他參禪錯誤了!

就可以證明蕭平實其實是錯悟的、未悟的!!!

 

***************

【琅琊閣補充:

上面三個《禪——悟前與悟後》裏面的錯誤,根本問題就是蕭平實對佛法太無知,連一些基礎佛法名詞的定義都搞不清楚,加上沒有邏輯,才會寫出「斷了煩惱就會一念不生」這麽錯亂的話。蕭平實這本書,應該改名為《禪——錯悟前與錯悟後》。

這裏就藉由蕭平實的錯誤對佛法裏面「煩惱」的定義做個簡單説明。

佛教經論裏面的「煩惱」指什麽?

在佛法裏面,「煩惱」在不同經論裏面有不同的分類,比如天台宗將「煩惱」分為「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勝鬘經》有四種「住地煩惱」,也有經論將「煩惱」定義為貪、嗔、癡。在這些定義裏面,「煩惱」與「惑」基本上是同義詞。

從這些定義可見,佛法裏面的「煩惱」不只是令人苦惱不快的情緒,也不只是一般人可以察覺的粗糙的念頭和想法,而是涵蓋了非常深層細微的觀念、見解、錯誤認知等等。

在法相唯識宗的重要經論《成唯識論》裏面,「煩惱」與「三雜染」——「惑、業、苦」——中的「惑」是同義詞。

《成唯識論》卷8:「復次生死相續由惑業苦。發業潤生煩惱名惑,能感後有諸業名業,業所引生眾苦名苦。」(CBETA 2023.Q4, T31, no. 1585, p. 43b19-21)

「煩惱」/「惑」可以分爲「煩惱障」和「所知障」。「煩惱障」相當於分別我執、俱生我執;「所知障」相當於分別法執、俱生法執。法相唯識宗對煩惱的界定是最清晰的。

無論是哪一部經論、哪個法相體系定義的「煩惱」,斷「煩惱」的斷除的是「我執、法執」,不是斷除念頭,跟有沒有念頭沒有關係。

以阿羅漢爲例。阿羅漢斷的是「煩惱障」——即分別我執、俱生我執,即天台宗的「見、思惑」。簡單説,就是斷除了基於「我執」而引發的所有身、口、意行。

如上文所説,斷除了「煩惱障」(分別我執、俱生我執)的阿羅漢難道就沒有念頭嗎?

當然有!他們沒有的是「與我執相應的身、口、意行」,譬如,他們不會想:「『我』要佈施給你,因爲『我』要修福德」。

一個斷了「煩惱障」的阿羅漢當然也可以用「你、我」這些概念去跟凡夫溝通,也可以有念頭有概念有想法,也會隨緣做財佈施、法佈施。但是他絕對不會像凡夫那樣,因爲「我執」的緣故,貪圖福德,計算福德,自滿自得,產生「『我』做佈施,所以『我』比那個不佈施的人善良」的高下心、傲慢心,或是幻想「我修了福德未來就能獲得什麽好處」。

蕭平實以爲「斷煩惱就會變成無念」,有可能是他寫這本書的時候誤會了《大乘起信論》裏面説的「離念歸於真如」,以及禪宗祖師説的「般若三昧即是無念」: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CBETA 2023.Q4, T48, no. 2008, p. 351a27-b3)

《大乘起信論》:「而有言說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CBETA 2023.Q4, T32, no. 1666, p. 580b11-14)

蕭平實所説的「無念、一念不生」,定義非常含糊,不知道他是指粗重的念頭,還是指禪定框架裏面的「雜念」——初禪、二禪裏面意識都有一個「所緣境」,所以叫「心一境性」,也就是心對準一個境,禪定境界要「離」開的是「非所緣境」的其他雜「念」。

至於《大乘起信論》的「念」,不是禪定語境裏面的雜念。如果是的話,證得無想定的外道都「離念」,都證真如了!

《大乘起信論》的「念」指的是基於「無明」產生的「妄念」、「妄想」:

《大乘起信論》:「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CBETA 2023.Q4, T32, no. 1666, p. 576b29-c1)

從無始就存在的「無明」,用唯識經論的語言就是「惑」,也就是因我執和法執而有的煩惱障、所知障。所以離念,是離開無明,離開我執、法執。

六祖慧能大師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對「無念」的定義,與《大乘起信論》是一樣的。「無念」是心不染著,也就是沒有我執、法執。而且六祖特別指出,「無念」不是沒有念頭,不是壓住念頭的禪定境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如果以這種境界為「無念」,那不是開悟,那是落入「邊見」和「法縛」(法執)!

蕭平實的書能吸引很多學佛人,因爲内容很好理解,問題是,他寫的東西邏輯錯亂,法相定義錯亂,目的是想用出書作爲「釣魚」的手段,誘惑想開悟的初學者送錢給他買假開悟。佛法是專業知識,學習專業知識必須廣汎閲讀專業書籍,不要被這類「三脚貓」的佛法話術欺騙。】

*********************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