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el-wave-motion-nature-1298684.jpg

 

證明蕭平實居士實乃凡夫的系列鐵證-1:蕭妄說山河大地不屬色蘊

 

第一部分: 先出示證據資料,確定蕭平實居士的法義觀點

證據資料1:

蕭平實居士《識蘊真義》第十三章 中如是說:

色蘊含攝色身五根及五塵,五塵為何是吾人之色蘊所攝? 謂吾人之七識覺知心,既是心體,然心體無色,焉能觸五塵色法? 故由阿賴耶識變生五色根以後,阿賴耶識即能藉祂自己所生之五色根來接觸外五塵,隨即如鏡現像而變現內相分五塵,七識心才能觸到內相分的五塵;由此內五塵而與外五塵相連結,才能在世間生活及與彼彼有情互動。 故說吾人見聞覺知心所觸五塵皆是內相分五塵,從來不曾接觸過外五塵,故吾人覺知心所觸五塵亦是五蘊中之色蘊所攝,攝歸吾人五蘊中。 非謂外五塵是吾人五蘊中之色蘊也。 吾人所觸五塵既是阿賴耶識所變生而攝歸吾人之色蘊中,外五塵又是共業有情的如來藏種子所共同變生者,......。

 

請大家注意蕭平實居士這裡的結論,他明確地說「非謂外五塵是吾人五蘊中之色蘊也」

所以,請讀者先記住蕭平實這裡的結論————他認為外五塵不屬於五蘊之色蘊。

那麼,讀者請注意哦,上面有「外五塵」這個概念,那麼,蕭平實居士所說的「外五塵」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接下來我們繼續辨析。

 

證據資料2:

比較奇怪的是,蕭平實居士並沒有在其《識蘊真義》中具體而明確地定義這個「外五塵」的含義,然而,在蕭平實居士的《隨緣》中,他有一段話是非常明確地表達了什麼叫「外五塵」的,該書第二節 理隨緣 的第三目中說:

對以上第三目所說的法義,平實有個結論:如來藏能隨緣而出生山河大地、四大、意識種子,以及種種六塵相分與山河大地的外五塵等相分。

從這一段話可以知道,蕭平實居士所說的「外五塵」,就是包含山河大地的。

 

證據資料3:

再對照其他證據:

蕭平實正覺同修會搞的視頻學佛系列「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中,第127集

主題是:「如何不受五欲六塵的障礙,而能專心修學佛法? 」由蕭平實居士的大弟子之一   陸正元老師 講課

其中說道:

而凡夫眾生所執以為實有、不肯放舍的六塵境界,其實都是由具有大種性自性的如來藏隨順眾生的業緣、業報而出生變現地、水、火、風等四大種所造的外五塵,而再由如來藏所變現的有根身上的眼、耳、鼻、舌、身等扶塵根來攝取外五塵, 而產生電化學訊號,這在《阿含經》中稱為是外五入,再加上意根的法入,就共有外六入;這些電化學訊號透過神經傳導到大腦中,而在大腦具有五種感官能力的五勝義根處,再經由如來藏變現出與外五塵相似的內五塵相分, 然後再由如來藏所變現的眼、耳、鼻、舌、身、意識等六識見分,來了別這些如來藏所變現的五塵境以及法塵等相分境界,這在《阿含經》中就稱為內六入。

這段話裡面可以說幾乎每句話都有錯謬邪說,但讀者暫且不要管它,先看這一句「由具有大種性自性的如來藏隨順眾生的業緣、業報而出生變現地、水、火、風等四大種所造的外五塵」, 這一句的意思跟前面蕭平實所說的如來藏變現外五塵的意思是一樣的。

 

證據資料4:

在正覺同修會的另外一個系列的視頻講座————三乘菩提綱要————第49集 六識論與八識論的意涵(下),是由蕭平實居士的另外一位大弟子 正光老師 所講述的,其中說:

由於眾生的需要,所以就由共業有情的第八識變現了山河大地器世間的外五塵,再由五根接觸外五塵而由第八識變現內六塵,

在這段資料中,是比較明確地表達了「山河大地器世間的外五塵」的意思

 

證據資料5:

再來看 正覺同修會中,蕭平實居士的大弟子之一 正雄居士 的著作《廣論之平議》中,第四目 增上果 有如下一段:

六根所對的六塵境稱為相分,相分又分為內相分與外相分。 內相分是說五扶塵根觸外五塵後,由阿賴耶識在五勝義根處,變現與外相分境一模一樣之似色非色境,稱為內相分。 六根觸此內相分境而生六識,至於外相分是指器世間,無量無數三千大千世界、山河大地、花草林木、地水火風以及有情身。 外相分中的人身,是由有情各自的阿賴耶識藉父精母血、四大、業種之緣而變生的正報;而山河大地...... 等器世間之依報,則是由共業有情阿賴耶識之法種及異熟等流種為因,共同變現而成,並非如一神教所說「由上帝或大梵天所創造的」。

———— 在上述正雄居士的這一段中,他用了「外相分」和「外五塵」兩個概念,而且他和蕭居士的說法都是說「五扶塵根觸外五塵」然後變現內相分云云,而他這裡也是非常明確地說 外相分是器世間山河大地等。

 

小結:由以上證據資料可以確鑿證明,蕭平實的法義觀點就是:「山河大地、器世間」不屬於色蘊。

 

第二部分: 舉證佛經經典資料,證明山河大地器世間 屬於色蘊

 

佛法經典依據1:

雜阿含經中說:

云何為陰? 若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總說色陰。

————闡釋:所有諸色,這當然就包括了山河大地等外色法、若內若外,若遠若近,所謂「遠」的色法,山河大地等色法,不是常呈現為「遠」「近」差別色法嗎? 這些都屬於色陰——也就是色蘊

 

佛法經典依據2:

中阿含經中說:

云何知名? 謂四非色陰為名。 雲何知色? 謂四大及四大造為色。

阿含部的緣起經中說:

‘識緣名色者,雲何為名? 謂四無色蘊:一者受蘊,二者想蘊,三者行蘊,四者識蘊。 雲何為色? 謂諸所有色,一切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此色前名總略為一,合名名色,是謂名色。

————闡釋:色陰,也就是色蘊,包括兩大類: 四大,以及四大造為色。

四大 & 四大所造色, 即是: 所有諸色 , 皆屬於色陰(色蘊)

山河大地等色法是不是四大所造呢? 當然是! 既然如此,則屬於色蘊。

 

佛法經典依據3:

顯揚聖教論中說:

色謂眼所行境。 眼識所緣四大所造若顯色若形色若表色為體。 色蘊所攝。 有見有對。 此複三種。 謂妙不妙及俱相違。 彼複雲何。 謂青黃赤白如是等顯色。 長短方圓粗細高下正及不正。 煙雲塵霧光影明闇。 若空一顯色。 若彼影像之色。 是名為色。

............

香謂鼻所行境。 鼻識所緣四大所造可嗅物為體色蘊所攝。 無見有對性。 此複三種謂好香惡香及俱非香。 彼複雲何。 所謂根莖皮葉花果煙末等香。 若俱生若和合若變異是名為香。

————闡釋:長短高下,乃至「煙雲塵霧光影明闇」,這難道不是器世間山河大地等相嗎? 而「四大所造可嗅物為體」,「所謂根莖皮葉花果煙末等香」,這些都是山河大地之間的色相,都是 色蘊所攝。

 

佛法經典依據4:

《瑜伽師地論》說: 云何名為盡所有性。 謂色蘊外更無餘色。

————闡釋:這句經典的意思很明確,色蘊外更無餘色。 這也與前面所說「所有諸色」為色蘊的意思完全一致。

既然如此,則蕭平實居士所謂的「外五塵」是不是色法呢? 蕭平實居士自己說是色法,既然是色法,怎麼能夠撇除在色蘊之外呢? 難道蕭平實居士想要違背 瑜伽師地論中聖彌勒菩薩所開示的「盡所有性」之義理嗎?

 

佛法經典依據5:

《瑜伽師地論》說:

云何色蘊。 謂諸所有色。 一切皆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 此複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 若內若外若粗若細。 若劣若勝若遠若近。 總名色蘊。

............

複次雲何色蘊差別。 略由六種。 一由事故。 二由相故。 三由識執不執故。 四由識空不空故。 五由想所行故。 六由邊際故。 事者。 謂所有諸色皆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 ...... 又變礙相是色共相。 ...... 想所行者。 謂緣色想略有三種。 一者色想。 二有對想。 三別異想。 色想亦三。 一有光影相。 二據方處相。 三積集住相。 如是三相隨其次第。 三想所行取青等相。 名為色想。 能取行礙名有對想。 能取男女舍田等假名別異想。 是名想所行差別。 ......

————闡釋: 此處彌勒菩薩所開示的諸所有色總名色蘊,與前面所舉之經典仍然是一致的。 然後,又特別開示色蘊差別六種, 包括「變礙相是色共相」,山河大地等物有沒有變礙相呢? 當然有! 故應屬於色蘊之範疇。

又:「能取男女舍田等假名別異想」, 恰恰正是于山河大地中才有「舍田等假名別異想」,如此可知,山河大地等事應當屬於色蘊之範疇。

 

第三部分 結論 由蕭平實居士謬說山河大地不屬色蘊,可證其實為凡夫

1、由蕭平實居士及其弟子們的著作可知,他們一方面認為山河大地不屬於色蘊,另外一方面又承認山河大地是(如來藏攝)四大所造;他們又承認山河大地是色法;

2、由阿含經、瑜伽師地論等經典證明,【一切色法】,包括四大,四大所造色,皆屬於色蘊。

3、由此證明,山河大地等色法也是色蘊所攝。 故 蕭平實居士所說為謬論!

4、更進一步,蕭平實居士既然錯誤理解五蘊中的色蘊之含義, 則蕭平實居士顯然不能如實觀察蘊。

5、由蕭平實居士不能如實正確觀察色蘊,則蕭平實居士不具備正見,不可能斷我見,也不得解脫。

 

雜阿含經中佛世尊如是開示:

爾時,世尊告劫波曰:‘善哉! 善哉! 能問如來心善解脫。 善哉! 劫波! 諦聽! 諦聽! 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劫波! 當觀知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無常。 正觀無常已,色愛即除。 色愛除已,心善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無常。 正觀無常已,識愛即除。 識愛除已,我說心善解脫。 劫波! 如是,比丘心善解脫者,如來說名心善解脫。 所以者何? 愛欲斷故。 愛欲斷者,如來說名心善解脫。 ’

由如上開示可知,須觀知【諸所有色】才算是正確觀察色蘊,才能夠除去色愛,才能夠心善解脫。 蕭平實居士既然連色蘊的範圍都搞錯了,當然就不算是正確觀察色蘊,那麼就必定未除色愛,不可能得到心善解脫。 如此可知,蕭平實居士實為凡夫一個!

 

雜阿含經中還如是說:

是故,比丘! 若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 如是見者,是為正見;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便修厭,厭已離欲,離欲已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

由如上佛世尊開示可知, 要觀察所有色「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是見者,是為正見」, 現在蕭平實居士連色蘊的範疇都搞錯,他怎麼能夠觀察「所有色,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呢? 顯然是不可能有如是見的, 則依照上述佛經,蕭平實居士連正見也無! 更遑論斷我見開悟耶?!!!

 

故本文以上以鐵一般的證據,確鑿證明: 蕭平實居士所謂二地、三地菩薩之說,乃是未證言證的大妄語!

蕭平實居士連色蘊的內容都搞錯,根本不可能正確觀察色蘊,進而其餘四蘊,則更不可能斷我見, 故蕭平實居士實乃凡夫一個!

 

 

 

 

 

附錄資料:

 

到底有哪些色法?

大乘百法明門論疏卷下 大慈恩寺沙門大乘光撰

論雲:‘第三色法者,略有十一種: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聲,八、香,九、味,十、觸,十一、法處所攝色’者。

此則第三、明色法,就中有二:初、牒章,第二、舉數列名。 言第三色法者,此則第一牒章。 言色者,質礙之法名之為色。

問曰:‘若質礙故名色者,眼等諸色可名質礙,無作之色雲何質礙? ’

解雲:‘無作之色雖非質礙,然從質礙色生故,亦名質礙。 ’

 

言略有十一種等者,此則第二舉數列名。 了別色塵名之為眼,聽音樂等故名為耳,嗅沈麝等名之曰鼻,別甘辛等名之為舌,知澀滑等名之曰身。

為眼所行名之為色,若依《雜集論》有二十五種,所謂:青、黃、赤、白、長、短、方、圓、粗、細、高、下,若正、不正,光、影、明、闇,雲、煙、塵、霧,逈色、表色、空一顯色。

............

十一法處所攝色者,謂意識所行,無見無對,色蘊所攝,略有五種,謂:極略色、極逈色、受所引色、遍計所起色、自在所生色。 極略色者,謂極微色。 極逈色者,謂即此離余礙觸色。 受所引色者,謂無表色。 遍計所起色者謂影像色。 自在所生色者,謂解脫靜慮所行境色。 上來大文第三明色法訖。

 

 

—————————— 2018.09.15 補充 ————————————

 

說明: 非常感謝 蕭平實正覺會的一位 名為 「不知者」 為蕭平實所做的辯解,在這個辯解過程讓我發現蕭平實居士之觀點的另外一個大問題,一個更深細微妙的問題,更確定了蕭平實居士確實就是有一個于色法上都沒有斷除人我見的凡夫。

 

請仔細看看蕭平實居士這段話:

故吾人覺知心所觸五塵亦是五蘊中之色蘊所攝,攝歸【吾人】五蘊中。 非謂外五塵是【吾人】五蘊中之色蘊也。

辨析:

在佛法經典中,佛世尊開示,以及諸阿羅漢、大菩薩所開示,從來沒有說過五蘊還可以區分為【吾人五蘊】,從來沒有說過五蘊還分為 吾人的,彼人的,彼動物的,。。。

佛經中所開示的五蘊,就是諸所有色。 並沒有區分五蘊屬於你,屬於我,等等

 

所以,蕭平實居士的這句話,反映了他是在佛法經典上「創立、生造」並強加他自我的各種觀點,根本就違背了佛教法義本來意涵。

另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像蕭平實居士這樣把五蘊區分為「吾人的」,或者「那些動物的」,或者「你的」,或者「他的」,。。。 ,這種理解其實是未斷我見、未斷人我見、未斷眾生見,才會如此認為的。

持有這樣的觀點認識而不改變的人,永遠不能正確觀察五蘊,永遠不能斷我見而得解脫。

 

附錄——————我跟這位 正覺會蕭居士支援者的辯論記錄

不知者1 小時前

難道您的色身還包括山河大地嗎? 不包括吧? 既然不包括,那麼說外五塵非是吾人之色蘊有何過錯? 說外五塵非是吾人之色蘊並不是在說外五塵不屬於色蘊,而是說非是「吾人」之色蘊,所以是您不理解別人的話的意思,是您錯解了別人的意思,過不在別人,在您自己。 連別人的話都不理解的人有何資格評論別人,所以,勸您批判別人之前,先正確理解別人的話,否則只能鬧出笑話。

 

平凡世界 (作者) 回復不知者1 小時前

色蘊不是色身。 你把這個基礎概念都搞錯了。 色蘊的含義我已經在文章中舉出經典闡釋了。 至於色身,含義其實就是說的肉身。

【色身】

由四大等色法所組成的肉身。

FROM:【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

所以,你說山河大地不是色身(包括不是吾人之色身)),這個是對的。 但蕭平實居士說山河大地不是色蘊,這就錯了。

另外,你說吾人之色身是可以的,但所謂「吾人之色蘊」這個詞就是你自己編造的! 佛法經典中,從來都沒說色蘊是你的、我的、他的。。。 等等這些說法。

你這個違背經典的說法,沒有經典依據的說法,沒法給蕭平實作辯解,不予採納。

 

PS: 順便說一下,把色蘊區分為你的、我的、他的。。。 等等,這本質上是一個凡夫見。 持此見者永不能斷我見。

 

 

不知者21 分鐘前

看來您理解能力還是不行啊! 平實導師何時說過山河大地不屬於色蘊了? 平實導師說的是山河大地不屬於吾人之色蘊。 色蘊可以包括一切色,但吾人之色蘊是不包括山河大地的,吾人之色蘊是專指色身而說。 吾人之色身即是由種種色集聚在一起的,故說吾人之色蘊有何過耶? 自是您愚癡無智,執言取義而已。 佛經裡沒有的言語就不是佛法嗎? 若是這樣,那麼禪宗諸祖所說豈不是都成了凡夫了嗎?

平凡世界 (作者) 回復不知者8 分鐘前

我已經說過這個問題了————佛法經典中沒有「吾人的」色蘊這個說法。 蕭平實居士所謂「吾人之色蘊」乃是自創概念。

你所說的「吾人之色蘊是專指色身而說」這個說法完全沒有依據。 經典中從來沒有這個說法,請你具體看文章中我所舉示的佛經內容。

另外,請你不要偷換概念————不要將「違背、違反佛經的意涵」 偷換概念 成為「佛經裡沒有的言語」, 明白嗎?

佛法經典裡從來就沒有說色蘊是「你的」「我的」「他的」。。。 從來都沒有這樣的「意涵」。 懂嗎?

你如果要繼續反駁,【請你舉出佛法經典依據來, 請問你哪一段佛法經典表達了 什麼是什麼是 吾人的色蘊,什麼什麼是 彼人的色蘊,等等】

 

順便補充說明一下:正是因為蕭平實居士未斷我見,所以他才會有以為‘色蘊’可以區分為「吾人的」,「彼人的」,「彼動物的」。。。 等等。

這個道理是贈送給你的。 以後你總有一天會明白。

 

 

 

——————————————————2018.09.15 ————————

 

索性繼續補充,把這個問題說明白。

 

以下還是我回復這位正覺會支援者的內容,裡面把這個問題說清楚了。

 

——————————————

 

關於色蘊不分你我他,很簡單就可以用佛法經典證明:

《中阿含經》:‘是故,比丘! 汝應如是學。 【若有色】,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或內、或外,或粗、或細,或好、或惡,或近、或遠,【彼一切非我】,【非我所】,我非彼所,當以慧觀知如真。 若有覺、想、行、識,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或內、或外,或粗、或細,或好、或惡,或近、或遠,彼一切非我,非我所,我非彼所,當以慧觀知如真。 比丘! 若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彼便厭色,厭覺、想、行、識,厭已便無欲,無欲已便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

 

——————

 

這一句就可以證明了:【若有色】,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或內、或外,或粗、或細,或好、或惡,或近、或遠,【彼一切非我】,【非我所】

............ 若有覺、想、行、識,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或內、或外,或粗、或細,或好、或惡,或近、或遠,彼一切非我,非我所

 

解析:一切色,所有色,就是色蘊,世尊明確開示說,這一切色法色蘊,都是【非我所】。 非我所,意思就是 不是屬於我的,不是我所擁有的,等等。

世尊還繼續開示說 覺、想、行、識,都【非我所】,也就是說, 五蘊都非我所, 不能說五蘊是吾人的,不能說五蘊是我的,。。。

蕭平實居士所謂吾人五蘊之色蘊,恰恰是違背佛經說的, 五蘊是「吾人的」,色蘊是「吾人的」,這也就是「我所」的意思。

由此可知,蕭平實居士所說吾人五蘊之說法,乃是違背佛經的,也是違背解脫道的,同時也表明蕭平實根本沒有證得 五蘊非我、非我所,

 

故:結論很簡明—————— 蕭平實居士就是一個未證解脫的凡夫!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瑯琊閣 的頭像
    瑯琊閣

    琅琊閣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