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覺法義辨正:張志成——「已入見道諸菩薩能證解阿賴耶識」的真義

 

01. 序言

正覺同修會蕭導師弘法以來,一直宣稱第八識(廣義的阿賴耶識)是「實相心」、「真心」,並說禪宗之開悟明心是:「觸證第八識真如心體」;[1]真見道者乃是親證阿賴耶識心體,由親證阿賴耶識故,現前觀察阿賴耶識之無分別性,是故發起根本無分別智[2]、「親證阿賴耶識心體而發起般若之正觀時,名為真見道位菩薩,位在第七住位」[3]

正覺並常引用《成唯識論》中的「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故我世尊正為開示」一段話,證明「明心見道即是證解阿賴耶識──能現觀阿賴耶識了知七轉識心行、不分別六塵、持身……等功能」,所以要明心,就是要參禪找到這個心,找到阿賴耶識、現觀阿賴耶識。

本文要指出的是,「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故我世尊正為開示」此段話的真正意涵如下:

一、「已入見道諸菩薩眾」:指初地以上的地上菩薩,「見道」是指初地時證的真見道與相見道,不是正覺所說的明心七住位。

二、「得真現觀」:指與初地真見道與相見道相關的現觀智諦現觀(現觀非安立諦──真如、唯識性)與現觀邊智諦現觀(現觀安立諦──唯識相、四諦理),[4]不是正覺所說的「找到阿賴耶識、現前觀察阿賴耶識之無分別性、阿賴耶識能了知七轉識心行、不分別六塵、持身……等功能」。

三、「證解阿賴耶識」:因為真見道(證真如、唯識性、非安立諦)與相見道(證四諦理、唯識相、非安立與安立諦)的真現觀,才能真正證知正解阿賴耶識的真實體性,不會產生誹謗──誤解阿賴耶識,將阿賴耶識執著為常、一、不生不滅的自我。

四、見道的次第是初地先「證真如」再「證解阿賴耶識」:

(1)在加行位於四禪修四尋思、四如實智,發起證真如理體、唯識性、非安立諦的根本無分別智,

(2)依「根本無分別智」再發起證唯識相、非安立與安立諦的後得智,如此才能證解阿賴耶識。不是正覺說的「明心真見道是因為現觀阿賴耶識、證解阿賴耶識」——正覺是倒果為因。

《成唯識論》说:「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故我世尊正為開示。」

此段話,是說入見道位初地以上菩薩,他們因爲於非安立諦的真如理體、唯識性與安立諦的唯識相、四諦理得現觀、契證唯識理趣的緣故,稱爲「勝者」,他們能證知正解阿賴耶識,故今我世尊正為彼等勝者菩薩而開示之。

意思是:因為已入見道位的初地以上菩薩,具般若智慧以及深厚的禪定、觀行能力,不致誤解阿賴耶識,所以阿賴耶識的道理,正是世尊為見道以後的地上菩薩說的,讓他們因此能更深細的現觀阿賴耶識的各種功能,地地增上直至成佛

《成唯識論》此段話是說「已入見道位的初地以上菩薩、才能證解阿賴耶識」,並不是說「七住位的明心内容即是證解阿賴耶識」。所以此句話不能用來證明正覺主張的「真見道是找到阿賴耶識、現觀阿賴耶識、證解阿賴耶識」、「明心菩薩能現觀阿賴耶識、證解阿賴耶識」。

五、地前菩薩,皆不能現觀、證解阿賴耶識,只能以觀「苦諦總相」來比量的理解阿賴耶識的體性、功能;地上菩薩能證解阿賴耶識,開始能逐漸證見、現觀阿賴耶識的各種功能;只有佛才能圓滿證見、現觀阿賴耶識。

正覺說的「明心菩薩能現觀阿賴耶識了知七轉識心行、不分別六塵……等體性功能」,本質只是基於錯解阿賴耶識而想像的產物。

 

02. 《成唯識論》此段話的前後語境

由於有些小乘學人不信有第八阿賴耶識存在,《成唯識論》為了證明「第八識如同前六識一樣,有其自體」,在第三卷中,以「五種經教、十種義理」來證明有情生命中第八本識(阿賴耶識)必須存有。

「五教」指《大乘阿毗達摩經》的二頌、《解深密經》的一頌、《入楞伽經》的一頌,以及《阿笈摩》經教。

《成唯識論》中的「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故我世尊正為開示」這一段話,是出現在「以五教十理證有本識」章節中「以阿毘達磨經次頌作證」的段落,前後的語境是:

即彼經(案:指《大乘阿毘達磨經》)中復作是說:

 「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

由此本識具諸種子,故能攝藏諸雜染法,依斯建立阿賴耶名,非如勝性轉為大等。種子與果體非一故,能依所依俱生滅故,與雜染法互相攝藏,亦為有情執藏為我,故說此識名阿賴耶。

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故我世尊正為開示。或諸菩薩皆名勝者,雖見道前,未能證解阿賴耶識,而能信解,求彼轉依,故亦為說。非諸轉識有如是義。

《解深密經》亦作是說:

 「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以能執持諸法種子,及能執受色根依處,亦能執取結生相續,故說此識名阿陀那。無性有情,不能窮底,故說甚深;趣寂種性,不能通達,故名甚細。是一切法真實種子,緣擊便生轉識波浪,恒無間斷,猶如瀑流。凡即無性,愚即趣寂,恐彼於此起分別執,墮諸惡趣,障生聖道,故我世尊不為開演。唯第八識有如是相。[5]

此段論文引《大乘阿毘達磨經》的偈颂「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證明有阿賴耶識。

解釋完「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後,用「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故我世尊正為開示。或諸菩薩皆名勝者,雖見道前,未能證解阿賴耶識,而能信解,求彼轉依,故亦為說」兩句來解釋「勝者我開示」。

 

這段文字,可再分成二節:

第一節(第一句)是「以地上菩薩為勝者義」:

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故我世尊正為開示。

窺基大師在《成唯識論述記》中解釋說:「已入見道的初地以上菩薩,稱為勝者,他們因為契證唯識理趣的緣故,故能證解阿賴耶識的真實體性,自然對阿賴耶識不會產生誹謗,不起計度分別而生起我執故今我世尊正為彼等勝者菩薩予以開示。彼等勝者菩薩雖然初地、二地等自位已經證得,為了令其更加明白阿賴耶識體性而能修行更清淨,所以今時更以阿賴耶識來開示。因為彼等的後地階位尚未證得,為了令其進修而證得,故今時為彼等而開示也」。[6]

意思是:因為見道入初地,證真如具般若智慧,能證解阿賴耶識的真實體性,不致誤解阿賴耶識,於之生起分別我執,所以阿賴耶識的道理,正是世尊為見道以後的諸地菩薩說的,令他們能進修而證得上位

第二節(第二句)是「勝者通地前菩薩義」:

或諸菩薩皆名勝者,雖見道前,未能證解阿賴耶識,而能信解,求彼轉依,故亦為說。

窺基在《成唯識論述記》解釋說:

外人若問:如果只是入見道位的地上菩薩才是勝者,世尊才為他們開示阿賴耶識,不為地前菩薩說,那麼為何地前菩薩仍得以聽聞阿賴耶識的義理?他們如何深造修行而於後來入地時得真唯識之現觀?

《成唯識論》對此問題會通回答說:除前文以見道以上的地上菩薩為勝者外,也可以不問是否地上或地前,菩薩皆可名為勝者,佛皆為彼等菩薩說阿賴耶識。地前菩薩未見道,雖猶未能證解阿賴耶識之體性,然而能信解阿賴耶識而不生誹謗,希求轉變所依(案:所依即阿賴耶識)而成就大菩提、大涅槃之轉依果,故世尊亦為地前菩薩說阿賴耶識。……《攝大乘論》第一卷中只有初解──入見道位的地上菩薩才是勝者,[7]更無後解──地上、地前菩薩皆可名為勝者。[8]

 

總結以上可知:

  • 見道是初地以上菩薩,稱為勝者,他們能證解阿賴耶識。
  • 地上菩薩因為真、相見道證非安立諦的真如、唯識性、與安立諦的唯識相、四諦理,能真正了解阿賴耶識體性,不會對阿賴耶識誹謗──誤解阿賴耶識為常、一、不生不滅的「我」,因而生起分別我執。
  • 不會誹謗阿賴耶識而生起我執的地上菩薩,正是世尊開示阿賴耶識的對象,如此能令這些地上菩薩進修而證上位。
  • 《攝大乘論》認為「勝者」只限於地上菩薩。《成唯識論》認為,地前菩薩若能「信解」阿賴耶識,不誹謗阿賴耶識而生起分別我執,也可稱為「勝者」,也可以是世尊開示阿賴耶識的對象。

所以很明顯,《成唯識論》此段內容是說「以入見道位的初地以上菩薩,才能證解阿賴耶識,不會誹謗阿賴耶識而生起我執,正是世尊開示阿賴耶識的對象」,並不是說「七住位的明心內容即是證解阿賴耶識」。所以正覺不能用此段話來證明「明心就是要找到、現觀阿賴耶識」。

再強調一次,以上這段話是出現在「證明有阿賴耶識」的章節(卷三),並不是在「討論見道內涵以及加行位如何修行入見道」的章節。如果見道是要「找第八識、現觀阿賴耶識」,這段描述應出現在「討論見道內涵以及加行位如何修行入見道」的章節中

《成唯識論》在卷九才「討論見道內涵以及加行位如何修行入見道」,在卷九解釋《唯識三十頌》的第27頌「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以及第28頌「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的段落中,論主玄奘菩薩清楚指出:

  1. 真見道在初地——不是正覺所說的「真見道在七住位」
  2. 證悟的標的是真如——不是正覺所說的「證悟的標的是阿賴耶識」
  3. 修行入見道的方法是以四尋思、四如實智觀能取、所取空而觸證無所得──二空所顯真如[9]——不是正覺所說:明心見道的方式就是在找阿賴耶識,然後轉依它的無分別性
  4. 見道的現觀是現觀智諦現觀(現觀非安立諦──真如、唯識性)與現觀邊智諦現觀(現觀安立諦──唯識相、四諦理)[10]——不是正覺所說:明心能現觀阿賴耶識的無分別性、了別七轉識心行、持身……等功能。

如上所說,阿賴耶識的道理,世尊主要是為見道以後的地上菩薩說的。

第二轉的《般若經》完全沒有提及阿賴耶識,修行方法如《心經》所說在「觀五蘊皆空」,表示修行方法在觀察現象有為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上所顯示的「空性」──又名真如、實際、法界……等名,並不是在「找阿賴耶識」。若能證得空性、真如,稱為(真)見道,並不是找到阿賴耶識稱為真見道。

 

03. 「證解」阿賴耶識不等於「現觀、證見」阿賴耶識

《成唯識論》的「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此句,靈泰在《成唯識論疏抄》註釋說:

論謂「彼能證解阿賴耶識」者,若十地菩薩皆不能證見第七、第八識,唯觀苦諦總相證知,以是有漏法皆苦諦故,唯有如是能知故。如有難言:二乘人不知有第七、第八識,先作四諦觀時,苦諦亦以總相證故,所以亦能斷第七、八識中惑也。又他心智能知前六識,不能知第七、八識,他心麤(而七、八)識細故。[11]

上段的意思是:初地至十地的地上菩薩,雖能「證解」阿賴耶識,但不能完全「證見」阿賴耶識。「證解阿賴耶識」的意思是證知阿賴耶識是苦諦總相,因為苦諦——一有漏法(雜染法)的根本是阿賴耶識的緣故,如《瑜伽師地論》卷51說︰

復次,此雜染根本阿賴耶識,修善法故,方得轉滅。此修善法,若諸異生,以緣轉識為境作意方便住心,能入最初聖諦現觀,非未見諦者,於諸諦中未得法眼,便能通達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此未見諦者修如是行已,或入聲聞正性離生(按:經迴小向大),或入菩薩正性離生,亦能通達阿賴耶識。當於爾時,能總觀察自內所有一切雜染,亦能了知自身外為相縛所縛,內為粗重縛所縛。[12]

上文意思是:因為一切能觀察到的雜染法皆表現在轉識(將有漏五蘊攝歸轉識)上(阿賴耶識是苦雜染的總報體,故稱為異熟識,可以稱為苦諦總相),見道前的修行是觀察轉識(以緣轉識為境作意方便住心,並不是找阿賴耶識),去除分別我、法執,才能見道(入最初聖諦現觀),通達阿賴耶識是苦諦總相,這稱為「證解阿賴耶識」。見道後,方能開始逐漸「證見阿賴耶識」。

「證見阿賴耶識」的意思,即是能「現觀」阿賴耶識的各種功能,譬如阿賴耶識的了別根身、器界的功能,稱為「不可知之了」,因爲地前菩薩無法「證見、現觀」它的了別功能——假設你人在台北,阿賴耶識在了別它變現的非洲草原,你又如何現觀它的了別功能呢?又譬如眠熟無夢、入滅盡定時,意識斷滅了,第八識持身的功能又如何能現觀呢?

地上菩薩逐漸能深入阿賴耶識的現觀,但是唯有佛能圓滿證見、現觀自己的第八無垢識如何去了知一切境等功能。所以《宗鏡錄》卷47說:

又古德依論解釋證有第八識者。論云:此第八識,非是世間現量所見之境,唯憑聖言量,及以真正道理,而知有之。[13]

《宗鏡錄》所引,應是《成唯識論述記》所説:

云何應知此第八識離眼等識有別自體?聖教、正理為定量故。[14]

初、舉教理,言識有體。此非世間現量境故,唯信聖言,及比知有。以此二量為決定證,故言定量。量謂量度揩定之義,如常應知。[15]

所以於地前菩薩,第八識是無法現觀、證見的,因為不是「世間現量所見之境」,只能憑「聖言量」及「比量」來確定它的存在。

總結以上,「證解阿賴耶識」是「證知阿賴耶識是苦諦總相」的意思,這是相見道位後得智所緣的安立諦內容之一;相見道位後得智的發起,必須先有真見道的證真如的根本無分別智;真、相見道的真現觀(現觀智諦現觀與現觀邊智諦現觀)都是初地菩薩位才有的證量。

所以《成唯識論》的「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意思是「入地以上的菩薩,有真、相見道的真現觀,才能證解阿賴耶識」,並不是正覺所說的「明心七住位就是真見道,就是找到、現觀阿賴耶識,也就是證解阿賴耶識」。

正覺同修會說,明心菩薩能「現觀阿賴耶識能了別七轉識心行」,然而「阿賴耶識能了別七轉識心行」是一個錯誤的法義,瑯琊閣以前的文章已經辨正過(請見《正覺法義辨正:「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指的是「第八識能了知眾生自己的七轉識心行」?》《正覺法義辨正:因地的阿賴耶識能了知七轉識心行?》)。

既然「阿賴耶識不能了別七轉識心行」,那麼正覺宣稱的「現觀」,又是現觀到什麼呢?

《解深密經》說:「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正覺同修會自認的「明心真見道」,可以證解、現觀阿賴耶識的功能,其實是想像有一個「不生不滅的心」為阿賴耶識,以為它有「明心密意」所說的持身功能。但是其實質,正落入經文所說的「凡愚將想像的阿賴耶識執為我」的分別我執。

在中阿含的《阿梨吒經》/中部《蛇喻經》中,佛開示「六見處」的道理:五蘊中沒有恆常不變的「我」,在五蘊之內或之外所虛構幻想的「梵我」也不存在。佛在經中說:

佛問道:「比丘們! 你們能緊捉住那常的、堅固的、永恆的、不變易法,正如能等同常恒那樣存續的財產,但,比丘們!你們看見過那常的、堅固的、永恆的、不變易法,正如能等同常恒那樣存續的所有物嗎?」「不,世尊!」「比丘們!好!比丘們!我也沒看見那常的、堅固的、永恆的、不變易法,正如能等同常恒那樣存續的所有物。」

正覺同修會以為明心可以找到一個與五蘊(生滅的妄心)相對而有的「不生不滅的真心」(並想像、以為它是阿賴耶識,能現觀、證解它),其實是找到一個「佛從來也沒看見」的東西。

再次苦口婆心勸正覺同修會:

  • 不要以為自己的「明心」能現觀、證解賴耶識。
  • 見道的方法不是去找阿賴耶識。
  • 以為自己「現觀」到一個與五蘊(生滅的妄心)相對而有的「不生不滅的真心」,其實是找到一個「佛也從來沒看見」的想像產物,是被佛陀破斥的「第六見處」。
  • 若不想成為「將阿賴耶識執為我」的「凡愚」,儘快放棄過去的邪見,才能成為可以聽聞阿賴耶識正理的地前菩薩「勝者」。

 


[1] 平實導師著,《燈影》,佛教正覺同修會(台北),2003年5月,頁101。

[2] 平實導師著《燈影》,頁73-74。

[3] 平實導師著《燈影》,頁77。

[4] 《成唯識論》卷9:「此二見道與六現觀相攝云何?六現觀者:一、思現觀:謂最上品喜受相應思所成慧,此能觀察諸法共相,引生煖等。加行道中觀察諸法,此用最猛,偏立現觀;煖等不能廣分別法,又未證理,故非現觀。二、信現觀:謂緣三寶世、出世間決定淨信,此助現觀令不退轉,立現觀名。三、戒現觀:謂無漏戒除破戒垢令觀增明,亦名現觀。四、現觀智諦現觀:謂一切種緣非安立根本、後得無分別智。五、現觀邊智諦現觀:謂現觀智諦現觀後諸緣安立世、出世智。六、究竟現觀:謂盡智等究竟位智。此真見道攝彼第四現觀少分此相見道攝彼第四、第五少分。」(CBETA, T31, no. 1585, p. 50, b29-c12)

[5] 《成唯識論》卷3 (CBETA, T31, no. 1585, p. 14, b20-c14)

[6] 《成唯識論述記》卷4:「述曰:下第四句。入地菩薩名為勝者,彼契唯識,故能證解阿賴耶識,不生誹謗,分別我執,故我世尊正為開示。自位已得,令其重明淨,今更示之。後地未得,令其進修,今為開也。」(CBETA, T43, no. 1830, p. 350, b17-23)

[7] 《攝大乘論釋》卷1:「復說言勝者我開示,即大菩薩有堪能,故名為勝者,為彼開示,非餘劣者。」(CBETA, T31, no. 1598, p. 383, a26-28)

[8] 《成唯識論述記》卷4:「問曰:若爾,地前不為說者,何以得聞?何所造修,後入地時得真唯識?述曰:不問地上、地前菩薩皆名勝者,佛皆為說。地前雖猶未能證解,而能信解不生誹謗,希求此識轉依之果,故亦為說。「我」即世尊自指稱也,「開示」對於若我、若法,皆准前解,不說地上已前同故。《攝論》第二(案:二應是一之誤)但有初解,更無後解,與此稍別。」(CBETA, T43, no. 1830, p. 350, b24-c1)

[9] 《成唯識論》卷9:「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義想既滅除,審觀唯自想;如是住內心,知所取非有, 次能取亦無,後觸無所得。」(CBETA, T31, no. 1585, p. 49, b29-c3)

[10] 《成唯識論》卷9:「此二見道與六現觀相攝云何?六現觀者:一、思現觀:謂最上品喜受相應思所成慧,此能觀察諸法共相,引生煖等。加行道中觀察諸法,此用最猛,偏立現觀;煖等不能廣分別法,又未證理,故非現觀。二、信現觀:謂緣三寶世、出世間決定淨信,此助現觀令不退轉,立現觀名。三、戒現觀:謂無漏戒除破戒垢令觀增明,亦名現觀。四、現觀智諦現觀:謂一切種緣非安立根本、後得無分別智。五、現觀邊智諦現觀:謂現觀智諦現觀後諸緣安立世、出世智。六、究竟現觀:謂盡智等究竟位智。此真見道攝彼第四現觀少分此相見道攝彼第四、第五少分。」(CBETA, T31, no. 1585, p. 50, b29-c12)

[11] 《成唯識論疏抄》卷7 (CBETA, X50, no. 819, p. 259, c18-23 // Z 1:80, p. 233, b7-12 // R80, p. 465, b7-12)

[12] 《大正藏》冊30,《瑜伽師地論》卷36,頁581,中22-下2。

[13] 《宗鏡錄》卷47 (CBETA, T48, no. 2016, p. 692, a27-29)

[14] 《成唯識論》卷3 (CBETA, T31, no. 1585, p. 14, a10)

[15] 《成唯識論述記》卷4 (CBETA, T43, no. 1830, p. 347, a29-b3)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