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初析蕭平實居士對於禪定法之「等引」、「等持」、「等至」的謬解

 

編者按:

下文是無生法忍學法小組管理員「南伽他」師兄爲了回答某群友提出關於「等引」、「等至」問題所寫。

關於禪定名詞的定義,先上一個簡單的總結給大家參考:[1]

定之意義有種種異說。據大智度論卷二十八載,禪定、四禪二者皆稱定、三昧。據十住毘婆沙論卷十一載,禪指四禪,定指四無色定、四無量心等。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五本列舉定之異名,共有七種:

(一)三摩呬多:梵語 samāhita,譯為等引。等,即遠離心之浮(掉舉)、沈(惛沈)而保持平衡,乃身心俱安之狀態;引,乃由自力引起(發生功德)之意,能修此定,則離諸煩惱,而引發勝妙功德。等引通於有心、無心二定,但不通於散位。

(二)三摩地、三昧:梵語 samādhi,譯為等持,又作正心行處。能修此定,心則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動,即心平等攝持之意。通於定、散,但僅限於有心位,而不通於無心,為定之本體。

(三)三摩鉢底:梵語 samāpatti,譯為等至。謂能修此定,正受現前,大發光明,慶快殊勝,處染不染,無有退轉,即已至身心平等之意。僅通於有心、無心二定,不通於散位,為定之自相。

(四)馱那演那:梵語 dhyāna,譯為靜慮,或以音略譯作禪。謂澄神審慮,專思寂想,即鎮靜念慮(分別)之意,通於有心、無心、有漏、無漏,但限於色界之定,不通於無色定。

(五)質多翳迦阿羯羅多:梵語 cittaikāgratā,譯為心一境性。謂攝心一境,策勵正勤而修習,即將心集中於一對象之意,為定之自性。

(六)奢摩他:梵語 śamatha,譯為止、正受。謂止息諸根惡不善法,能滅一切散亂煩惱,即離邪亂之想念,止心寂靜之意,僅限於有心之淨定。

(七)現法樂住:梵語 drsta-dharma-sukha-vihāra。謂修習禪定,離一切妄想,身心寂滅,現受法喜之樂而安住不動,即於現在世經由淨定、無漏定等享受定之法樂,限於色界之四根本定。

 

【「南伽他」師兄原文】

摘要:

本文首先依據佛教經典(包括佛教詞典及其中所引證的佛教經典原文)來探討闡釋了禪定法之「等引」、「等持」、「等至」三個概念的含義,並以表格進行總結。 然後,文中會列舉一段臺灣正覺會蕭平實居士對於此三詞的解釋文字,並由此對照辨析蕭平實居士對於這幾個詞的謬解到底在何處。

 

一、如何更準確地學習查證此三詞的含義,有個很好的線索

先來看窺基大師《成唯識論述記》所說:

言等引者 一引等故名等引謂身心中所有分位安和之性。 平等之時名之為等。 此由定力故此位生。 引生等故名為等引。 二等所引故名等引。 謂在定位身心平等。 由前加行入定之時定勢力制伏沈掉。 名之為等。 此等引生在定分位。 此在定位定數。 從前加行得名。 名為等引。 等能引故。

其等持者。 平等持心等但於境轉。 名為等持。 故通定散

其等至者。 亦有二義。 一云至等。 謂在定定數勢力令身心等有安和相。 至此等位名為等至。 二言等至由前加行伏沈. 掉等能力。 至此安和分位名為等至。 此與等引大義少同

梵云【三摩呬多】此云等引。  【三摩地】此云等持。  【三摩缽底】此云等至

上述窺基大師不僅解釋了這三個詞的含義,還提出了這三詞的梵文(音譯)來源,即: 梵云【三摩呬多】此云等引。 【三摩地】此云等持。 【三摩缽底】此云等至」,所以,可以分別用【三摩呬多】==意譯為等引。【三摩地】==意譯為等持。 【三摩缽底】==意譯為等至來查找經典(包括佛教佛學詞典)進行學習。

 

二、如何是【等引】,梵云【三摩呬多】之意

等引, 瑜伽釋十五頁云:所言三摩呬多地者: 謂勝定地、離沉掉等。平等能引,或引平等,或是平等所引發故;名等引地。

這裡面有兩層含義:(1)平等能引之地;(2)平等所引之地(這是從得定的果來說的)。所謂平等,是說離昏沉掉舉。由定力所引生之身心安和平等。上述兩種情況中,其中的有心定之位,屬於平等能引之地(當然也屬於平等所引之地),能夠引發後續的勝定;其中的無心定(如無想定和滅盡定)則不能引發後續的勝定,所以不屬於平等能引,但屬於勝定所引,所以也叫做「等引地」。

有個比較清楚的詞典解釋:【三摩呬多】(即:等引)

梵語samahita,巴利文同。 意譯等引、勝定。 指由定力所引生之身心安和平等。 又由前加行等所引發的定之分位,亦稱為三摩呬多。

據成唯識論述記卷六本、瑜伽論略纂卷一等所載,三摩呬多唯限於「定」,而不通於「散」;然廣通有心、無心,而以有漏、無漏之五蘊功德為其體性。

等引之地可包含: 四靜慮、八解脫、三等持、五現見三摩缽底等四種。 故知等引(三摩呬多)之範圍實較「等至」(三摩缽底)一詞為廣

 

《俱舍論光記》卷六(大四一·一二四中):

三摩呬多,此云等引,通有心、無心定。 多分有心定中說。 不通散,若有心定名等引,謂定前心離於沈、掉,名等,能引起此定名引,此從加行立名

又解即定離於沈、掉,名等,能引起平等身心,名引。 若無心定名等引,還作兩解,準有心定釋,唯無心為異。

 

依此,等引具有:(一)遠離沉掉等,(二)能引平等,(三)引發平等方便等三義。

(瑜伽師地論卷十一、瑜伽論記卷四上、玄應音義卷二十一)((參見:三昧)580)p671。

FROM:【佛光大辭典】

 

又如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所解釋:

【等引】

(術語)梵名三摩呬多samahita,譯曰等引。 定名也。 在定心專注之性曰等引。 等謂身心之安和平等也。 人若修定則依定力而引生此等,故名等引。

唯識述記六上曰:『等持通定散。 但專注境義。 等引唯定心慶作意注故言等引者。 一引等故名等引。 謂身心中所有分位安和之性平等之時名之為等。 此由定力故此位生。 引生等故名為等引。 (中略)梵云三摩呬多。 此云等引。 三摩地,此云等持。

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三、如何是【等至】,即梵云【三摩缽底】之意

來看看丁福保《佛學大辭典》的闡釋。

【等至】

(術語)定之別名。 梵名三摩缽底,在定中,身心平等安和謂之等,定能令至此平等位,故名為等至

唯定而非散。 通於有心無心:(1)若有心定,則其心離昏沉與掉舉而為平等,謂之等,以定力得至此等,故謂之等至,(2)若無心定,則約定中依身大種平等,而名為等至。

唯識述記六上曰:『在定定數勢力令身心等有安和相。 這裡的名稱名稱是等到。 (中略)三摩缽底,此云等至。』(參見:等持) 外有等持等引之二、(參見:三昧)。

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而《佛光大詞典》的解釋不僅解釋了「等至」的含義,還對「等至」與「等持」的含義差別進行了區分。如下:

梵文【三摩缽底】,意譯為【等至】 。

梵語 samapatti,巴利文同。 音譯作三摩拔提、三摩[足*我]。 意譯等至、正受、正定現前。 指由遠離惛沈、掉舉等,而使身心達於平等安和之境。 在身心安和之狀態,為三摩地(引者注:此梵文音譯,意譯則叫做等持)之進境

依俱舍論卷二十八,四靜慮及四無色定為根本八等至,其中四靜慮及下三無色定等七者,各有味等至、凈等至、無漏等至三種,有頂地則僅有味等至與凈等至。

有關三摩缽底(等至)與三摩地(等持)之差別,大毗婆沙論卷一六二中列舉數種說法,有說等持以一物為體,等至以五蘊為體。 有說等持為一剎那,等至則相續。 有說諸等持即等至,而等至非是等持,如無想等至、滅盡等至即屬之。 有說亦有等持非是等至,如不定心相應等持即屬之。

 

《俱舍論光記》卷六:

三摩地(引者注:此即意譯為等持)通於定、散及善、惡、無記等三性,唯有心平等,持心趣向於境,故稱等持

三摩缽底(引者注:此即意譯為等至)則通於有心定與無心定二種,唯在定,不通於散

此外,亦有說三摩缽底即禪定之異名者

又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一中,於三摩缽底略舉境、眾類、對治、隨用、隨引、由事等六種體類差別。 (瑜伽師地論卷十一、十地經論卷五、雜阿毗曇心論卷七、俱舍論卷五、成唯識論述記卷六本、瑜伽論略纂卷一、卷五)((參見:三昧)580、「正受」1989)p673。

FROM:【佛光大辭典】

 

——————————————

以上所舉,筆者總結如下:「等至」,即梵云「三摩缽底」,專指定位,不通散心,意為在定中,身心平等安和謂之等,定能令至此平等位,故名為等至,可通於有心定與無心定。

——————————————

 

四、如何是「等持」,即梵云「三摩地」之意

據丁福保之《佛學大辭典》:

【等持】

(術語)定之別名。 梵語舊稱三昧,譯曰定,新稱三摩地,譯曰等持。 謂心住於一境平等維持也。 是通於定散二心也。 假使在於散心而心專注於一境即三摩地。 故譯為定者不可也

唯識述記七上曰:『等持者平等持心等,但於境轉,故名為等持。 故通定散。 (中略)三摩地,此云等持。』

《俱舍論》二十八曰:「等持者為定,名異體同。故契經說心定等定,名正等持。 此亦名為心一境性。」

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三摩地】 ,意譯為等持。

(術語)samadhi,舊稱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新稱三么地、三昧地;譯曰定、等持、正定、一境性。 心念定止故雲定,離掉舉故云等,心不散亂故云持,(參見:三昧)

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三摩地】,即意譯為等持。

(術語)Samadhi,舊稱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新稱三么地、三昧地;譯曰定、等持、正定、一境性。 心念定止故云定,離掉舉故云等,心不散亂故云持,(參見:三昧)

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等持】即三摩地

p1118。

如九種心住中說。

二解 顯揚一卷四頁云: 等持者: 謂於所觀境,專住一緣為體;令心不散,智依為業。 如經說:諸令心住、與等住、安住、近住、及定住、不亂不散、攝寂止、等持、心住一緣性。

三解 俱舍論二十八卷六頁云:此中等持,頌說為定。 等持與定,名異體同。 故契經說心定等定、名正等持。此亦名為心一境性。 義如前釋。

FROM:【《法相辭典》朱芾煌編】

 

筆者的理解:

窺基大師《成唯識論述記》)說: 其等持者。平等持心等但於境轉。名為等持。 故【通定散】。」 注意這個特點是等持通定位與散位。也就是說,不僅定位屬於平等持心,而某些散心位也是可以屬於平等持心的,只要符合心一境性的特點即可。

就筆者的理解來看,或許可以這樣認為:「等持」是廣義的、泛說的「定」,針對「心一境性」而說,那麼這個就【通於定散】,因為散心位也有專注於一境的情況,此即上述詞典中所闡釋的:心念定止故云定,離掉舉故云等,心不散亂故云持。

而等至則更強調於「定境不移(與散心相區別),所以是比較嚴格的、狹義的「定」。

 

五、等引、等至、等持 三者的區別與聯繫

以下作一表格來區分:

意譯

梵文音譯

含義廣狹

定位散位

通有心、無心

含義強調

等引

三摩呬多

唯說定位

俱通

側重於「能引」、「所引」

等至

三摩缽底

唯說定位

俱通

強調身心平等安和之「平等」

等持

三摩地

通於散位定位

通有心

強調離昏沉散亂之平等而持心,成為心一境性

聯繫:

等至和等引,都是說定位,可以看做是對於諸定的兩個不同角度的闡釋。

屬於等持的位,可能是散心位,也可能是定心位,所以散心位的等持,不屬於等至,有的則屬於等至。

同樣,等持位有的不屬於等引,有的屬於等引。

 

六、辨析蕭平實關於【等持】、【等至】之說法的錯謬所在

先引起原文為據:

蕭平實居士所著:《大乘無我觀》有如下段落:

又如三地的行門也牽涉到等引、等持、等至,可是你們諸位誰知道什麼叫做等引、等持、等至? 這三個禪定的證量是什麼? 不知道!

等引,可能大部份人知道,請問:等持與等至的境界有什麼差別? 它們各自的作用又在哪裡? 這二法的作用差別又在哪裡呢? 也是不知道。 不知道,你就無法具足三地修行的方便善巧,所以初地的修道,就是三地的準備工作——福德與慧學非常重要。 二地也是三地的準備工作;當你的心不夠清淨的時候,一天到晚有攀緣的習氣現起(心中常有念起,此念雖無語言文字,而其意思卻能被自己所知,此種無語言文字的念頭,即是攀緣的習氣所現行),你哪裡能夠修學禪定呢? 你修學等至時,根本就進不去;進不去就不可能圓熟等至,就不可能於等至位中轉入等持位,就不可能嫻熟等持位的狀態;也就不可能在以後從初禪位中直接進入上地的等持位,那你如何能入等持位中修證五神通、四無量心呢? 不可能!

——————

以下辨析蕭平實的錯謬所在:

蕭平實的錯謬1: 他把等至、等持誤解為禪定的分位

但實際上,如前所分析的,等持和等至其實是對於定的不同描述和闡釋。等持強調心一境性之三摩地,等至則強調定位中的身心安和平等。 這兩個詞並不是講述禪定的分位。

蕭平實的錯謬2: 誤認為等至、等持是兩個有前後高下區分的禪定位次

他把等至位和等持位看做是兩個「前後相繼、有高下先後之分」的兩個禪定分位,他認為要先入禪定的等至位然後再進入等持位,這顯然是錯誤的。 如前所舉證分析的那樣,等持即三摩地,強調心一境性,等至即三摩缽底,強調的是身心安和平等的定位。這兩者不存在所謂的先後次序關係。

假若非要說先後,反而是散心位的等持位繼續修習然後再進入定位即等至位。

所以,無論怎麼說,蕭平實的這個說法都是錯誤的。

蕭平實的錯謬3: 對「等持」之含義望文生義地謬解為止觀均等

蕭平實說「也就不可能在以後從初禪位中直接進入上地的等持位」,這裏實際上還有一個錯誤,就是蕭平實一直誤解等持的含義,他把等持的「等」與「持」望文生義地理解為「止觀等持」。

例如蕭平實說: 「第四禪等持位中,止觀均等故,不墮四空定中之偏止而少觀慧故,三禪以下定境劣於四禪故」 (出自蕭平實《燈影》之第六答)。

這顯然是對於「等持」一詞的望文生義的謬解了。如前所舉經論闡釋:

二解 顯揚一卷四頁云:等持者:謂於所觀境,專住一緣為體;令心不散,智依為業。 如經說:諸令心住、與等住、安住、近住、及定住、不亂不散、攝寂止、等持、心住一緣性。

三解 俱舍論二十八卷六頁云:此中等持,頌說為定。 等持與定,名異體同。 故契經說心定等定、名正等持。 此亦名為心一境性。 義如前釋。

 

結論:

以上所文,不僅辨析了等引、等持、等至 三者之差別與聯繫,同時也很清楚地辨析了蕭平實居士之錯謬邪解!

既然蕭平實居士連什麼叫等持、什麼叫等至的含義都沒有搞清楚,那麼我們可以很把握地推斷,蕭平實根本就沒有證得禪定!

為什麼呢? 因為蕭平實在他的著作中在在處處都說什麼要在二禪的等持位中如何如何的,然而我們現在很清楚的辨正發現,蕭平實連什麼叫做等持都搞錯,那麼請問大家,蕭平實號稱他在等持位中如何如何之說,不就是妄語诳惑大眾了嗎?

所以,這個是很篤定的結論了!

 

[1] http://buddhaspace.org/dict/index.php?keyword=%E4%BA%8C%E7%84%A1%E5%BF%83%E5%AE%9A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瑯琊閣 的頭像
    瑯琊閣

    琅琊閣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