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覺法義辨正》:蕭平實如何發明「沒有善知識攝受開悟之後會退轉」這個説法?

0_5d6293d038.gif

01.

正覺同修會的蕭平實導師,將《菩薩瓔珞本業經》中的「七住位退失菩提心」附會為「退轉于見道位」,認為「退菩提心」就是因爲福德,智慧不夠,以及沒有善知識攝受,所以從聖人的階位退回凡夫位。

蕭平實寫的《明心與初地》:

以前我們說過:「如果不繼續講《成唯識論、楞伽經》以及《護法集》,那麼將有一半的人會退轉掉---因為信力不具足、慧力不具足、福德因緣不具足者,【若沒有真善知識攝受,明心的部份會自我否定而退轉 ;不是他自己願意退轉,而是自己無法確認所悟其實無訛,所以會自己退轉掉了】。如《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說:菩薩進入第六住,修學般若空;如果悟後般若正觀現前---般若就是如來藏的空性智慧---他要進入第七住時,如果沒有諸佛菩薩或諸善知識的攝受,此人「若一劫,若二劫,乃至十劫,退失菩提心」,【把所悟的真心又自我否定掉,退回外道常見中】;所以我們要講這些課程,攝受部份信力慧力較差的同修免于退轉。

上文表面看起來沒問題,其實是蕭平實按照自己的預設立場,附會經論的説法,他的操作就是偷換概念和嫁接概念。正覺的文章裏面充滿這類「話術」,如果自己不讀經,你不會發現這些錯誤,以爲佛經就是這麽説的。

解構蕭平實的操作:

1.預設立場:因爲有很多人否定我,我要找個説法,把他們界定爲「退轉」,證明不是我的開悟有問題,是他們自己因爲慧力、福德不夠,所以無法確認自己的所悟是正確的

2. 找經論:找到《菩薩瓔珞本業經》上面這一段

3. 舉出一段好像相關的經文,大部正覺人都不自己讀經文,蕭導師就自己開始編故事

下面看看他怎麽編他的「退轉」故事。

 

02.

《菩薩瓔珞本業經》原文如下: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1〈3 賢聖學觀品〉:

所謂中道第一義諦,般若處中而觀達一切法而無二,其觀慧轉轉入聖地,故名相似第一義諦觀, 而非真中道第一義諦觀。 其正觀者,初地已上有三觀心入一切地。 三觀者,從假名入空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是二觀方便道;因是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進入初地法流水中,名摩訶薩聖種性。 無相法中行于中道而無二故。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1〈3 賢聖學觀品〉:「佛子!若退若進者,十住以前一切凡夫法中發三菩提心,有恒河沙眾生學行佛法信想心中行者,是退分善根。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復值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為退分

佛子! 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於空無我人主者,畢竟無生,必入定位。 佛子! 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 如我初會眾中有八萬人退,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惡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不名習種性人,退入外道。 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見及五逆無惡不造,是為退相。佛子! 吾先第四天中廣開此凡夫十向法,今在此樹下略說法要,汝諸人等善自受行。 」

正覺文章書籍裏面舉出的《菩薩瓔珞本業經》,經常只有第三段,少了上面兩段經文,其實是故意斷章取義的操作。

上面的三段經文有幾個重點:

1. 經文從未說「正觀現在前」是禪宗開悟或是大乘見道。

2。第二段的「正觀現在前」其實是「相似第一義諦觀」,不是初地見道的「真中道第一義諦觀」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1〈3 賢聖學觀品〉:所謂中道第一義諦般若處中而觀達一切法而無二,其觀慧轉轉入聖地,故名相似第一義諦觀, 而非真中道第一義諦觀。 其正觀者,初地已上有三觀心入一切地。 三觀者,從假名入空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是二觀方便道;因是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進入初地法流水中,名摩訶薩聖種性。 無相法中行于中道而無二故。  

3.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從第一住到第六住都可以【正觀現在前】,不是進入第七住才【正觀現在前】。

4.「第七住常住不退」:「七住以前」都可以退,是「退分」。所以,如果正覺的開悟是七住位,那不可能有退轉,經文很清楚:欲入第七住」的菩薩會退失菩提心,不是「已入第七住」的菩薩會退失菩提心。「欲入」當然是「還沒入」的意思。

5. 「自此七住以前名為退分七住位以前都是「退分」不是蕭平實自己編造的「福德智慧不夠,否定自己的明心」,而是「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不名習種性人,退入外道。簡單説,就是放棄學大乘法,退囘二乘或是凡夫位。所以説,菩薩「欲入第七住」,如果沒有善知識攝受,遇到不好的因緣,才會「退失菩提心」,就像舍利弗和法才王子那樣。

總結:

「退失菩提心」不是與開悟、找到阿賴耶識、大乘見道沒有關係,不是蕭導師在《明心與初地》小冊子説的:

明心的部份會自我否定而退轉 ;不是他自己願意退轉,而是自己無法確認所悟其實無訛,所以會自己退轉掉了

把所悟的真心又自我否定掉,退回外道常見中

這些内容都是蕭平實自己添加上去的。

請注意,蕭平實不但將「七住位退失菩提心」附會為「退轉於大乘見道位」,他再嫁接「必須有善知識攝受」這個概念,變成你需要他這個善知識一直攝受才能不退轉於大乘見道位,暗示你開悟之後也要永遠留在正覺,不可以否定他的「明心密意」,反對他質疑他。

正覺的所謂「讀經」不是客觀閲讀理解,是主觀地、有目的地去迎合自己的預設立場。因此,正覺書籍裏面還有很多這類拿著佛經自己穿鑿附會的説法,如果不自己讀經,相信導師說的每一句話,你永遠都不會發現。這個例子其實比較容易解釋,其他的嫁接大法拆解起來非常浪費時間。

 

 

03.

什麽叫「不退轉」,佛法裏面的不退轉有多少層不同定義?

很多學員來問這個「七住位不退轉」問題的時候,其實沒有完整和正確理解經論裏面「不退」的意思。上面《菩薩瓔珞本業經》的「不退菩提心」説法不是一個孤證,其定義與其他經論是相通的,可以互相印證。

事實上,「不退」在經論裏面有很多層不同的定義。《菩薩瓔珞本業經》的「不退菩提心」只是其中一種。

先看看經論中所說的各種「不退」定義【佛光大辭典(慈怡法師主編)】:

謂于修行過程中,已證得不退轉之情形有四種之別:

(一)慈恩大師窺基所立之說,即:(一)信不退,指「十信位」之中,第六位以上之菩薩,不再生起邪見。  (二)位不退,指十住位中第七位以上之菩薩,不再退轉回二乘之位。 (三)證不退,指初地以上之菩薩,已不再退失所證之法。 (四)行不退,指八地以上之菩薩,能行各種有為與無為諸法而不退轉。 懷感之釋淨土群疑論卷四亦同此主張。 〔法華經玄贊攝釋卷二、釋淨土群疑論探要記卷九〕

(二)迦才之淨土論卷上所說,即:(一)念不退,指八地以上之菩薩。  (二)行不退,指初地以上之菩薩。  (三)位不退,指十解(即十住位)以上之菩薩。  (四)處不退,指達於西方淨土之境地,即生於彌陀淨土,已得「正定聚」而永不退轉者。 〔法華經玄贊卷二、往生要集卷下末、往生要集義記卷八〕

(三)袾宏之阿彌陀經疏鈔卷三所說,即:(一)願不退,即未斷除煩惱而生於凡聖同居之淨土者。  (二)行不退,即已斷除見惑、思惑而生於方便有餘土者。  (三)智不退,即斷除一部分無明煩惱而居於實報無障礙土者。(四)位不退,即破盡三惑而居於常寂光土者。

(四)智旭之阿彌陀經要解所說,即:(一)念不退,指破除無明,彰顯佛性,而直接生於實報分證之常寂光土者。  (二)行不退,指斷除見惑、思惑、塵沙惑而生於方便土,且趣進極樂淨土者。  (三)位不退,指帶業往生而生於凡聖同居之淨土者。  (四)畢竟不退,即不論至心散心、有心無心、解或不解,但有彌陀之名號、六方之佛名,乃至阿彌陀經之經名等,一經其人之耳,假以千萬劫之時日,畢竟可由此一因緣而得度脫。

從上可見,「不退」有多種定義, 《菩薩瓔珞本業經》「不退菩提心」,指的是窺基大師所說的「位不退」: 指十住位中第七位以上之菩薩,不再退轉回二乘之位。到了「證不退」,才是指初地以上之菩薩,不退失所證之法(大乘、二乘見道是沒有退轉這種事情的,除非所證非真)。

上面第一條,窺基大師所說,與世親菩薩造(玄奘大師翻譯的)的《金剛仙論》,以及《大般涅槃經》內容相符:

《金剛仙論》:如七種發菩提心人,前三種人多是不退,後四種人或退不退,若遇諸佛菩薩善知識則不退轉,若不遇善知識,退菩提心,轉入外凡二乘之地。 此是習種性人有退不退。

《大般涅槃經》卷20〈9 嬰兒行品〉:大事者即五逆也,菩薩摩訶薩終不造作五逆重罪;小事者即二乘心,菩薩終不退菩提心,而作聲聞辟支佛乘

《大般涅槃經》卷28:「善男子! 復有五法退菩提心。何等為五? 一者樂在外道出家、二者不修大慈之心、三者好求法師過惡、四者常樂處在生死、五者不憙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十二部經,是名五法退菩提心。復有二法退菩提心。何等為二?一者貪樂五欲、二者不能恭敬尊重三寶。 以如是等眾因緣故,退菩提心。」

所以,「退菩提心」可以指「退囘二乘」,失去求取佛菩提道的菩提心,也可以更廣義的指,失去利益眾生的意願,貪求欲樂,修習邪見,或是退囘凡夫位。

《菩薩瓔珞本業經》中,形容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欲入第七住位,但是因為惡因緣,退入凡夫、外道中,無惡不作,屬於上面《大般涅槃經》的廣義「菩提心」。

如果是大乘初地見道的「證不退」,一定是不退轉的。

按《成唯識論》所説,二乘見道(斷我見),當下斷除「分別我執」的種子;大乘見道位,「真見道」時,當下斷除「二障」——「分別我執」和「分別法執」的種子,種子都斷了,如何退轉,難道煩惱種子可以無中生有自己又長出來嗎?

《成唯識論》:「一、異生性障【謂二障中分別起者,依彼種立異生性故。二乘見道現在前時,唯斷一種,名得聖性。菩薩見道現在前時,具斷二種名得聖性。二真見道現在前時,彼二障種必不成就,猶明與闇定不俱生,如秤兩頭低昂時等,諸相違法理必應然,是故二性無俱成失。 」

大乘見道屬於窺基大師所説的「證不退」,指初地以上之菩薩,已不再退失所證之法。何來退轉為凡夫的可能性?即使是《菩薩瓔珞本業經》的「七住位不退」,意思也是進入了不退於菩提心之位。

 

04.

《菩薩瓔珞本業經》的經文並不難理解,我們當初相信蕭導師和親教師的「一家之言」,以爲他們不會錯解,結果自己讀經,發現他們自己先設定了一個「退失菩提心」就是「不信正覺的開悟密意」立場,然後,自己看著經文嫁接概念,硬生生編造出一個與經文本意完全不符的説法。如果自己讀經,認真思維,不盲目相信他人,一早就會發現這個嚴重錯誤,質疑正覺的「退轉」説法。

真正的「證悟不退」是在初地見道位,正覺所説的「找到明心密意就是七住位,就永不退轉」不成立,乃誤解經論的結果,蕭平實的「密意」其他對經論的解説都應該被高度質疑。

與其好高騖遠,執著「明心」,我們或許應該從佛法的第一個階位——「信位」——重新學起,,檢驗自己的行爲是否真的是「皈依三寶」、「深信因果」,「努力持戒修十善」。將這些基本的做好了,聞熏正法,學習發菩提心實踐六度波羅蜜,往真正的大乘三賢位的起點──初住位邁進;在《大乘起信論》依圓教的詮釋,初住位是十信位滿足後進入,成為信成就發心,發起真正大乘菩提心」

《大乘起信論》卷1:「略說發心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信成就發心,二者、解行發心,三者、證發心。信成就發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發心?所謂依不定聚眾生,有熏習善根力故,信業果報,能起十善,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行信心,經一萬劫信心成就故,諸佛菩薩教令發心;或以大悲故,能自發心;或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能自發心。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CBETA, T32, no. 1666, p. 580, b16-26)

這樣的菩薩,發起的菩提心內容是:

《大乘起信論》卷1:「復次,信成就發心者,發何等心?略說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CBETA, T32, no. 1666, p. 580, c6-9)

這種菩薩雖未見道證真如(「證發心位」──初地位),但已經能於無佛的世界示現「八相成道」:

《大乘起信論》卷1:「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所謂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於涅槃。然是菩薩未名法身,以其過去無量世來有漏之業未能決斷,隨其所生與微苦相應,亦非業繫,以有大願自在力故。」(CBETA, T32, no. 1666, p. 581, a4-11)

初住位後,才正式進入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從十住、十行、十迴向的「解行發心位」,往「證發心位」的初地邁進,並不是如正覺所說,讀個兩年半的禪淨班,就可以進入六住位。

我們在正覺被教導沒有開悟不讀經,認爲自己讀經一定會錯,而且文言文不易理解。其實,很多經文其實非常直接淺白,如果文字實在艱澀,或是覺得文意可以有多種解讀方式,可以比對其他經論的説法,搜尋網絡資訊、或向書本和他人詢問。

所謂「自己讀經會讀錯」,大致有兩種情況:

  1. 經文與證境有關,尚未親證去想像文義,會變成附會猜測證境(蕭平實就是一個極緻的例子)——如果你真有實修,又謙虛好學,一定不會妄下判斷,更不會有點體驗自大自吹;再者,修證必須聞思基礎紮實,自己不讀經,單靠被動地聼他人說法,沒有自己思維的過程,正見不可能穩固。
  2. 讀經的常識不夠,比如斷句錯誤,不懂比對其他經論的説法,不知有些句子必須查證原梵文的意思等等問題——這些都是技術問題,可以通過學習讀書糾正改進,不可因噎廢食。

讀經是一個訓練邏輯思維的過程,學人應該養成聞思經論的習慣,擺脫因爲害怕讀錯所以依賴他人解經的學法心態。有疑可以擱置判斷,提出討論,但是不應該因爲害怕錯解而鴕鳥心態,甘願被填鴨。只要你願意自己閲讀、思維、質疑、查證、求解,讀經能力和邏輯思維力一定會與日俱增。

「依止善知識」不是「依賴善知識」,學法的最終目的是「自依止」。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瑯琊閣 的頭像
    瑯琊閣

    琅琊閣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