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覺法義辨正:大乘見道前不證初果?

jopeel-quimpo-qP4A-5EloaM-unsplash.jpg

01. 正覺同修會的阿羅漢在哪裏?

蕭平實最近一年半講經時涉及阿羅漢的内容:

2019-10-18 在我有生之年,如果同修會能有三位阿羅漢,眾生會對我們更有信心,而且如果歷史記載正覺有3位阿羅漢,那麼後代子孫會對正覺的法更有信心。真阿羅漢希望他的弟子都是阿羅漢,才可以不怕弟子背叛,真阿羅漢是不會背叛人的。所以勸勉諸位發願精進,斷除三縛結,再斷五下分結,斷除前先發起初禪,即是梵行已立。然後斷五上分結,成為四果阿羅漢。

2019-10-29 你們必須在月光菩薩來世間之前的9000年內積極培植福德,成為阿羅漢。

2020-6-16 會裡有幾位阿羅漢了,會外沒有,連斷我見的人都沒有。我們弘法已經20年,也沒有人證得十六品心。

背景資料:正覺同修會的「明心見道菩薩」明心當下就斷我見證初果,明心是需要被印證的,初果是附送的;其他上過禪三聼過蕭平實講十八界的人,按蕭平實的説法就可以證初果了,但是這一些沒有明心只上過禪三的人,他們的初果是沒有被正覺「蓋印」的。

上面蕭平實這幾段關於阿羅漢的話,有很多嚴重問題,舉出幾個給大家參考:

問題12019年10月,蕭平實還在期待有人證阿羅漢,8個月後,就已經有「幾位阿羅漢」了。請問正覺的阿羅漢是哪幾位?是怎麽證阿羅漢的?可否被檢驗?蕭平實說正覺「明心菩薩」的惡劣行爲是初果人的「習氣」,三果人才不會有「習氣」。請公佈阿羅漢的身份,讓大家檢驗他們是否真的沒有「習氣」!

問題2:證阿羅漢果是智慧,智慧是經由修止觀、斷煩惱所得,與捐錢、做義工這些正覺所謂的「培植福德」有什麽關係?

問題3:「真阿羅漢希望他的弟子都是阿羅漢,才可以不怕弟子背叛」——阿羅漢我執斷盡,只有五蘊,看不到五蘊中有「我」,哪裏有「我」、「我的弟子」、「背叛我」這些概念?這是蕭平實以自己的「我相」、「我執」幻想阿羅漢的無執心境!

問題4:梵行已立跟證初禪沒有關係。「梵行已立」是指修道成就,煩惱已斷、無漏行已立,是修道智。【請參考: 《正覺法義辨正:蕭平實2020-03-22疫情勸勉文中的法義錯誤——「梵行已立」的大乘見道者可能退轉為聲聞種性?》

 

02. 大乘菩薩見道前不證初果?

正覺一向的説法是:明心見道的菩薩一定同時有「證初果」。

大乘初地見道:證人無我與法無我,同時斷分別我執、分別法執。「法無我」包含「人無我」,所以聽起來,「大乘見道同時證初果」好像是合理的説法。

禪宗的開悟:體證「法無我」。體證「法無我」當然也能體證人無我,但是不一定斷煩惱,所以禪宗不說開悟相對於菩薩道的哪一個階位,也沒有說開悟的人就證初果。

最近我們的私下討論裏面,觸及一個一直沒有機會撰文説明的話題:修菩薩道的人證不證解脫道的四果?

先上結論:大乘經論中,由凡夫直接修菩薩道的人不證聲聞四果,只證佛果。菩薩入初地的時候,會得到「如初果乃至永伏煩惱障【如阿羅漢】」的證量。

《成唯識論》卷10:此十一障,二障所攝。煩惱障中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修所斷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一切頓斷彼障現起地前漸伏,初地以上【能】頓伏盡令永不行,【如阿羅漢】由故意力前七地中雖暫現起而不為失,八地以上畢竟不行。[1]

請注意「如」這個字。初地菩薩以上能伏煩惱障,令煩惱障永不現行,這個伏煩惱障的程度【如同阿羅漢】。但是他們不是阿羅漢,經論裏面也沒有蕭平實發明的「菩薩阿羅漢」這種稱呼!

爲什麽大乘修行人不急著證初果,甚至見道時也不證初果,只是說「如阿羅漢」?

打個比方,如果佛果是博士班,解脫道就像一所讀完小學就拿證書畢業(證阿羅漢果)的學校,拿畢業證書(果)就是入無餘涅槃。

大乘初地見道就像一所讀到大學才拿「見道證書」的學校,小學課程當然全部包含在大學課程裏面。

蕭平實自稱他是全球唯一菩薩道學校的校長,他向被自己印證的「七住位資優生」說:雖然你在獲得這個菩薩道學位過程中,一定要會具備小學的知識水平,但是,記得回去解脫道小學拿個小學畢業證書回來給大家看看,不然別人會對我們的大學學位沒有信心。

外界對蕭平實頒發的「七住位資優生」印證沒有信心,因爲蕭平實的「七住位資優生」沒有真才實學,所以蕭平實的學校被評估為野鷄大學。野鷄大學的「七住位資優生」再去拿個小學學位(阿羅漢果),就能將野鷄大學變成所有人心目中的一流大學?一個自稱早就讀完大學的大學校長蕭平實,爲什麽連這麽簡單的邏輯都不懂?

這篇文章不討論蕭平實的邏輯錯誤,這篇文章要指出的是,蕭平實自封菩薩道大學的校長,給學生頒「七住位資優生」,但是竟然不知道自己的菩薩學員,會獲得解脫道小學的智慧,但是不會去拿畢業證書(證果——入無餘涅槃)

比喻説完了,看看佛經怎麽說。

菩薩修行過程中,必然會獲得聲聞的智慧和見地,但是不證聲聞的「果」。

「果」是一個結果,聲聞的結果就是無餘涅槃,一個聲聞修行人證初「果」的時候,他的「果」就是七次人天往返之後必入無餘涅槃。

菩薩的目標是「佛果」,是「無上正等菩提」,所以菩薩「證聲聞四果智」,但是「不證實際得聲聞四果」,這裏的「實際」指聲聞所證的「無餘涅槃」。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24〈48 菩薩住品〉:「善現!若菩薩摩訶薩欲得無上正等菩提,自起證預流果智而不證實際得預流果,亦勸他起證預流果智及證實際得預流果,恒正稱揚起證預流果智及證實際得預流果法,歡喜讚歎起證預流果智及證實際得預流果者;應自起證一來、不還、阿羅漢果智而不證實際得一來、不還、阿羅漢果,亦勸他起證一來、不還、阿羅漢果智及證實際得一來、不還、阿羅漢果,恒正稱揚起證一來、不還、阿羅漢果智及證實際得一來、不還、阿羅漢果法,歡喜讚歎起證一來、不還、阿羅漢果智及證實際得一來、不還、阿羅漢果者。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欲得無上正等菩提,自起證獨覺菩提智而不證實際得獨覺菩提,亦勸他起證獨覺菩提智及證實際得獨覺菩提,恒正稱揚起證獨覺菩提智及證實際得獨覺菩提法,歡喜讚歎起證獨覺菩提智及證實際得獨覺菩提者。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欲得無上正等菩提,應自入菩薩正性離生位,亦勸他入菩薩正性離生位,恒正稱揚入菩薩正性離生位法,歡喜讚歎入菩薩正性離生位者。」[2]

菩薩所證的「實際」,是無上正等菩提: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401-600)》卷55021 覺魔事品〉:「善現當知!如有壯夫善閑射術,欲顯己伎仰射虛空,為令空中箭不墮地,復以後箭射前箭筈,如是展轉經於多時,箭箭相承不令其墮,若欲令墮便止後箭,爾時諸箭方頓墮落;應知菩薩亦復如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攝受殊勝方便善巧,乃至無上正等菩提因行善根未皆成熟,終不中道證於實際,若時無上正等菩提因行善根一切成熟,爾時菩薩方證實際,便得無上正等菩提。(CBETA, T07, no. 220, p. 835, a2-11)

 

03. 爲什麽大乘菩薩不證聲聞果?

爲甚菩薩只證「聲聞四果」的「智」慧,但是不證實際,得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果」?

因爲菩薩的修行不用「聲聞作意」,用「菩薩作意」。

發的心不同,結的「果」就不同!

「發心」在經論裏面經常稱爲「作意」,有動機的意思,比如我們發四宏誓願,衆生無邊誓願度,這就是菩薩的發心,這種發心成就的是佛果!

什麽叫「聲聞作意」?

聲聞作意」就是以自利為主的心態,觀五蘊無常、苦、無我為主的「人無我觀、生空觀、我空觀」,一心一意厭離世間,希望在最短時間內「證實際」——生時斷除煩惱證初果、二果、三果,乃至阿羅漢果、「有餘涅槃」,死後入「無餘涅槃」。

無餘涅槃是聲聞人最後證的「果」。

大乘菩薩的「菩薩作意」是什麽?

菩薩作意」是「自利利他」,甚至是「以利他為優先」的心態,如《般若經》說的「以大悲為上首」,為了利他所以廣學一切法,為衆生排難解紛、令衆生離苦得樂。

菩薩作意」是以成佛為目標,般若經説的「一切智智相應作意」,所以成就的是「佛果」。

爲什麽聲聞人怕生死輪回,菩薩不怕生死輪回?

聲聞人執著現象真實,沒有生死涅槃平等觀,所以會畏懼生死。菩薩有生死涅槃平等觀的「空勝解」,也就是體會「無所得」的「法無我智」、「無分別智」、「般若波羅蜜」,所以說般若經說菩薩「以無所得為方便」。

如《大智度論》所說:

聲聞畏惡生死,聞眾生空,及四真諦,無常、苦、空、無我,不戲論諸法。如圍中有鹿,既被毒箭,一向求脫,更無他念。……菩薩雖厭老、病、死,能觀諸法實相,究盡深入十二因緣,通達法空,入無量法性。譬如白香象王在獵圍中,雖被箭射,顧視獵者心無所畏,及將營從安步而去。】[3]

小乘由「無常、苦、無我、厭離」入手做「人無我觀」,很容易形成厭世的慣性,使得聲聞人在解脫後的利他能力、智慧與積極性遠遜於菩薩。

【聲聞乘陿小,佛乘廣大;聲聞乘自利自為,佛乘益一切。復次,聲聞乘多說眾生空,佛乘說眾生空、法空。】[4]

 

04. 開悟見道的菩薩一定證初果,先證初果再修大乘?

正覺同修會有個普遍的誤會是:「開悟見道的菩薩一定證初果,或是先證初果再修大乘」,這種思惟其實是切割解脫道和菩薩道。

上一節指出,菩薩有聲聞的智慧見地但是不證果,因爲菩薩的修行涵蓋了聲聞的修行。

具體説,《成唯識論》裏面菩薩進入見道前的加行位,必須先圓滿「順解脫分」,「順解脫分」涵蓋聲聞智的修行但不證聲聞果、不入涅槃——自起證預流果智而不證實際得預流果……自起證一來、不還、阿羅漢果智而不證實際得一來、不還、阿羅漢果……自起證獨覺菩提智而不證實際得獨覺菩提

「大乘順解脫分」的修行不會令一個菩薩「取證」無餘涅槃。

如果是從凡夫位直入大乘菩薩道的,發成佛的菩提心,那就不是以證小乘的「四向四果」為目標,而是以見道入初地──「入菩薩正性離生位」為首要。

初地前菩薩已經能伏「分別煩惱障(分別我執)」的現行,有「如初果」的解脫證量,甚至許多地前三賢位菩薩能伏「分別煩惱障」與「俱生煩惱障」的現行,有「永伏煩惱障如阿羅漢」的解脫證量

《成唯識論》卷10:此十一障,二障所攝。煩惱障中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修所斷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一切頓斷彼障現起地前漸伏,初地以上能頓伏盡令永不行,【如阿羅漢】由故意力前七地中雖暫現起而不為失,八地以上畢竟不行。[5]

龍樹菩薩於《十住毘婆沙論》中指出初地的解脫證量如同初果,永不入三惡道

【問曰:「初地何故名為歡喜?」答曰:「如得於初果,究竟至涅槃,菩薩得是地,心常多歡喜。自然得增長,諸佛如來種,是故如此人,得名賢善者。」「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十九有。」】[6]

如果大乘修行者一開始就從「法無我觀、法空觀」入手修習,不修習「人無我觀、生空觀」,如何能有解脫的受用?

大乘的「法無我」含攝「人無我」,「人、眾生」也是一個「法」。

解脫道斷煩惱障所做的「人無我觀」是涵攝在「法無我觀」裏面的。「人、眾生」是各種五蘊「法」和合的「一合相」,「人、眾生」這個「法」,比五蘊一一法來的粗顯易明的多,當你的法空觀達到《心經》說的「照見五蘊皆空」──證法無我時,自然照見「人、眾生」這個粗顯易明的法是空無自性的──證人空、人無我。

所以正覺有一句話是正確的:「解脫功德是大乘菩薩道過程中的副產品」。既然是副產品,解脫道的智慧當然是不需要刻意去會獲得的,所以般若經才説菩薩不證聲聞四果。

事實上,不需要到法無我、人無我的現觀——大乘見道,只要在菩薩道的「勝解行位」──資糧位、加行位中對「法無我」的「勝解」,也就是大乘第一義具足正見,依此正見做止觀,就可以達到「如初果乃至永伏煩惱障如阿羅漢」、永不入三惡道的解脫證量。

 

05. 直接修大乘成佛快,還是迴小向大成佛快?

有些修行人不確定自己要選擇菩薩道還是聲聞道。這一節提供一些經論的説法給大家參考。

菩薩有兩種:曾經證二乘果的,從未證二乘果的。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1〈序品〉:「菩薩亦二:一者頓悟,二者漸悟。漸悟有二義:一者若從得二乘果發心向大名為漸悟,由生數小或全無故。若從二凡而歸於大,即頓悟攝,未曾悟證二乘果故。生數猶多不名漸悟,故《涅槃經》但說聖人八萬劫等,不說異生迴心劫數。二者但從曾發二心曾修二行,來歸大者皆名漸悟。具彼姓故修彼行故,聞思悟解亦名為悟,何必證悟?」[7]

直接修菩薩道成佛快,還是先證二乘果再迴心快?

窺基說「阿羅漢迴心經二萬劫,始至三大阿僧祇劫初信心之位」: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4〈方便品〉:「經「舍利弗()唯一佛乘」。贊曰:此下釋第四疑云,前說三乘今說為一,今說法異;今說法異,云何世尊不成妄語?故佛答言,我已證解,汝全未知,行位未到,但當一心信我所說,汝創發心初可信故,阿羅漢迴心經二萬劫,始至三大阿僧祇劫初信心之位故,但應信勿生疑惑。佛語無妄,理唯一乘,不定種姓究竟成果智,亦唯一乘無二乘。」[8]

一般說菩薩道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這是從初住位開始算的。

先證阿羅漢果再迴小向大的人,需要二萬劫才到十信滿心、初住位,這時才開始進入三大阿僧祇劫成佛的修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說菩薩能得聲聞四果,但是不住——也就是不證: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9372 嚴淨佛土品〉:「善現!是菩薩摩訶薩雖能得預流果而於中不住,雖能得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而於中不住。」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是菩薩摩訶薩雖能得預流果而於中不住;雖能得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而於中不住?」

「能得而不住」有兩個原因:1. 知道果證是無自性、不可得的,2. 不會喜愛滿足於聲聞果,只求無上正等菩提

佛告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有二因緣,雖能得預流果而於中不住,雖能得一來乃至獨覺菩提而於中不住。何等為二?一者、彼果都無自性,能住、所住俱不可得。二者、於彼不生喜足,是故不住。謂彼菩薩恒作是念:『我定應得預流果,不應不得,然不應於中住;我定應得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不應不得,然不應於中住。所以者何?我自初發無上正等菩提心來,於一切時更無餘想,唯求無上正等菩提。然我定當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豈於中間應住餘果。』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乃至趣入菩薩正性離生,曾無異想,但求無上正等菩提。善現!是菩薩摩訶薩從得初地乃至得第十地,曾無異想,但求無上正等菩提。善現!是菩薩摩訶薩專求無上正等菩提,於一切時心無散亂,諸有所起身、語、意業,無不皆與菩提心俱。善現!是菩薩摩訶薩住菩提心起菩提道,不為餘境擾亂其心。」[9]

這就是上文提到的,菩薩能得聲聞的智慧、見地,但成佛前不證實際——不證聲聞果或入涅槃,但是菩薩讚歎二乘的智慧,但是因爲菩薩是以「菩薩作意」修行,但是所以不會入涅槃,但求無上菩提。

由凡夫直接發心修大乘的「頓悟菩薩」比先證二乘果而迴心修大乘的「漸悟菩薩」快成佛?

窺基在《妙法蓮華經玄贊》說先證二乘果才迴心向大的人——「漸悟菩薩」修行成佛非常遲緩,不如那些一開始就發菩提心的凡夫菩薩——「頓悟菩薩」: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4〈方便品〉:地前頓悟菩薩疑自獨得菩提聲聞無分,不定種姓菩薩疑於佛果自亦無分,欲退向小,故今聞法此疑皆除;現前名高千二百聲聞,疑不得作佛,今正為說悉當作佛,涅槃由此說須陀洹八萬劫乃至辟支十千劫到,到於十信初發心也,此等脩行極為遲鈍,不如初脩始業菩薩,此據不定,非諸二乘皆定作佛。故《涅槃》第三十四云:「我於一時說一乘一道一行一緣,能為眾生作大寂靜,永斷一切結縛愁苦苦及苦因,令一切眾生到於一有。我諸弟子不解我意,於大眾中唱如是言:如來說須陀洹乃至阿羅漢皆得佛道等故。」[10]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5〈譬喻品〉:授記差別者,《首楞嚴經》中「佛告堅意菩薩,授記凡有四種:有未發心而與授記,有適發心而與授記,有密授記,有得無生法忍現前授記,是名四種。唯有如來能知此事。」《寶雲經》中亦同此說。《瑜伽》四十六說略由六相,蒙諸如來於無上正等菩提授與記別。何等為六:一安住種姓未發心位,二已發心位,三現在前位,四不現前位。此上四種同《首楞嚴》,彼密授記即不現前在密處故;或得無生忍名現前,未得者名不現前;或身在座名為現前,身不在座名不現前,下第四卷與同記中有不在會,佛令傳記是。五有定時限,謂爾所時當證無上正等菩提。六無定時限,謂不宣說決定時限而與授記。今舍利弗即當第二第三第六,已發大心、現佛前住、無定時限故。《涅槃經》言「須陀洹八萬劫到,乃至阿羅漢二萬劫到,辟支佛十千劫到」,所言到者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知經爾所劫方到十信初心、始入初劫〈菩薩地〉言「迂迴修行不如初心始業菩薩,耽寂滅味極深重故。由此今言過無量劫方始供養若干千萬億佛行菩薩道等。有三決定:一種姓定,遇緣便能證於正覺;二發心定,發大心已更不退轉;三不虛行,定得自在已於利有情終不空過。初在地前,五種菩提中發心菩提故;次在初地,證發心故;後在八地。今依初定故與授記。[11]

爲什麽迴小向大成佛緩慢?

因爲强大的聲聞作意所產生的慣性——「耽寂滅味極深重故」,令迴心的菩薩缺乏積極利他、培植福德的動力。

 

06. 總結

修菩薩道的菩薩是不會强調自己要證阿羅漢果、要成爲阿羅漢、或是要拿出阿羅漢的證量證明自己的修證。

菩薩的目標只有一個:最圓滿究竟的佛果!

菩薩道行涵蓋解脫道,在入地前菩薩的修證就已經有解脫道的實質,但是菩薩的作意是大悲心和成佛,再加上視生死、涅槃平等一如的「空勝解」智慧,所以雖有聲聞的智慧見地以及伏煩惱的能力,但是不會證解脫的「果」。

總結上文的重點:

  1. 菩薩道修行人有聲聞智慧見地,但是不證聲聞果的「實際」,所以不是必須先證聲聞果才見道。
  2. 菩薩道「大乘順解脫分、順抉擇分」的修行包含聲聞解脫道的内容,在初地之前就有二乘的智慧和見地,有能力伏除煩惱障的現行,初地見道時的解脫證境可以「如初果乃至永伏煩惱障如阿羅漢」。
  3. 大乘經論稱阿羅漢為「焦芽敗種」,不是貶低二乘人的智慧,是爲了對治「聲聞作意」,鼓勵佛弟子直接發成佛的大心大願,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一樣會得如同初果人的智慧,但是因爲所發的心是救護衆生的大悲心、菩提心,所以不會取證無餘涅槃。
  4. 證得聲聞初果,如果是「定性聲聞」種性,無法迴心大乘;如果是「不定性聲聞」種性,迴心向大的「漸悟菩薩」,成佛速度反而不如由凡夫直接起修大乘的「頓悟菩薩」,原因就是修解脫道是不需要修習廣大慈悲心,同時又因爲執著現象真實的法執,不知生死涅槃平等所以畏懼生死,耽著寂滅的習氣極深重的緣故,無法像「頓悟菩薩」那樣積極培植成佛所需的福德智慧資糧。
  5. 反過來看,證聲聞果的人需要長時間才能迴心大乘,顯示二乘見道得現觀的强大力量,生不起沒有人、我、衆生相,斷除大量煩惱,一心決定入涅槃。如果正覺同修會的明心菩薩和上過禪三的人都證初果,這個團體根本不可能有權力鬥爭和販賣佛法、爭奪福德地盤的現象。所謂「不是三果人所以有習氣」是蕭平實欺騙學員、掩飾沒定力沒修證真相的話術,這種話術是對聲聞聖者的貶低與誹謗;承認蕭平實這種説法的「明心菩薩」屬於未證言證的妄語者。
  6. 證聲聞初果不是正覺同修會蕭平實説得那麽簡單,斷我見的見地和智慧凡夫無法思議。大部分學佛人處於十信位的最初段,離證初果或是開悟很遙遠,無需擔心證初果無法迴心大乘的問題,應該關心的是如何建立正見正信,持戒修善,努力實修等問題。

當一個「三地菩薩」爲了不被背叛,爲了給自己印證的「明心見道」建立公信力而要求開悟學員證阿羅漢果,只能説明這個自稱「三地」的人對大乘菩薩道修行非常無知。

 

 

[1] (CBETA 2020.Q3, T31, no. 1585, p. 54a6-11)

[2] (CBETA, T06, no. 220, p. 659, a14-b6)

[3] (CBETA, T25, no. 1509, p. 295, b7-21)

[4] (CBETA, T25, no. 1509, p. 85, b17-19)

[5] (CBETA 2020.Q3, T31, no. 1585, p. 54a6-11)

[6] (CBETA, T26, no. 1521, p. 25, c18-p. 26, a10)

[7] (CBETA, T34, no. 1723, p. 653, a18-26)

[8] (CBETA, T34, no. 1723, p. 720, b2-9)

[9] (CBETA, T06, no. 220, p. 1034, b25-c19)

[10] (CBETA, T34, no. 1723, p. 733, b19-c3)

[11] (CBETA, T34, no. 1723, p. 741, b28-c26)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