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菩提路》(五之三十):張志成——以《楞伽經》為例説明心性如來藏經論的法義架構

jopeel-quimpo-qP4A-5EloaM-unsplash.jpg

01. 心性如來藏經論:將阿賴耶識納入以如來藏理論為主體的法義架構

【琅琊閣】上一篇講到「一切法所依」裏面「所依」和「因」的兩個定義。如來藏經論裏面的如來藏與唯識經論的真如,只能是「建立因」和「迷悟依」,它們不是有種子的有爲法阿賴耶識,所以不是出生諸法的「親因、直接因、生因」和「持種依」。

如前文提到,唯識經論會説如來藏經裏面的自性清淨心、如來藏這些概念等同真如,但是在唯識的《百法明門論》中第五位的無爲法是以「真如」為中心施設的,並沒有「如來藏」這個無為法。

讀者可能會疑惑:《楞伽經》、《起信論》、《密嚴經》這幾部經論,難道不是融合了第八識與如來藏嗎?

準確地說,這幾部結合了第八識與如來藏兩個概念的「心性如來藏」經論,不是將如來藏融入唯識經論裏面,而是將第八識納入了如來藏系的經論。

以《楞伽經》爲例,心性如來藏經論裏面,《楞伽經》是涵蓋最多唯識法義的一部經,不像《起信論》,整部論「阿賴耶識」只出現兩次,《楞伽經》中有純粹唯識系的「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教理,同時將「如來藏」與「第八識(= 阿賴耶識、藏識、識藏)」二個概念組合,產生「如來藏藏識(或翻譯爲如來藏識藏)」這個名詞。

即便加入了唯識法義,《楞伽經》的論述依然是以如來藏為核心與主體,不討論唯識經論的許多細節,比如親所緣緣、疏所緣緣、三能變、兩種識變、見分相分、第八識的「持身、了別、執受」、識的四分說、四尋思、四加行這些内容。

【張志成】:納入阿賴耶識概念的心性如來藏經論,與前面討論過的純粹如來藏經論,比如《大方等如來藏經》,有什麽不同?

從實修角度看,《大方等如來藏經》簡潔扼要,緊扣實修的重點:去除客塵煩惱,讓如來藏出纏──如來法身顯現。

從理論角度看,純粹如來藏經論沒有詳細説明「清淨的如來藏被煩惱包裹,如來藏是如來的胎藏,沒有雜染法,煩惱自己又不會出生萬法,那麽雜染法到底怎樣現行」?我們現在所感知的這個有生滅變動的世界是怎麽出現的?

《楞伽經》、《起信論》、《密嚴經》將阿賴耶識納入了一個以如來藏理論為主體的修行架構裏面,以阿賴耶識代表凡夫的「癡迷」境界,解釋雜染法的生起。

簡單説,在《楞伽經》、《起信論》、《密嚴經》等心性如來藏經論裏面,如來藏代表的是清淨、無漏、無爲、不生不滅的「聖者的覺悟狀態」;阿賴耶識、如來藏藏識、如來藏識藏等名詞代表的是「凡夫的癡迷狀態」。

如來藏(真心)

阿賴耶識、如來藏藏識、如來藏識藏、識藏、藏識(妄心)

不生不滅

生滅

無爲

有爲

清淨

雜染

覺的狀態

迷的狀態

相對純粹如來藏經論,心性如來藏經論的修行原理依然是「去除客塵煩惱」,只是在理論架構裏面以如來藏藏識(阿賴耶識)代表客塵煩惱的狀態,表達方式從「去除客塵煩惱」變成「淨如來藏藏識」之名。

相對其他經論,心性如來藏經論雖然使用的是一套不同的理論,其實修行原理還是破我執、法執,所證的果也一樣是人無我、法無我。

這篇文章用《楞伽經》説明心性如來藏的法義架構。

 

02. 要正確理解《楞伽經》,先要區分「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智)」VS 「生滅的如來藏藏識、阿賴耶識(識)」

【琅琊閣】:《楞伽經》是心性如來藏裏面最複雜難解的一部經,不只是因爲它有唯識教理,《楞伽經》一共有三個流通的譯本,三個版本的翻譯差異頗大,每個版本都有一些缺陷,比如菩提流支的「魏譯」添加了很多原來沒有的内容;求那跋陀羅的「宋譯」譯文裏面的組詞方式用了梵文文法,讀起來繞口不順,而且譯本不全;實叉難陀的「唐譯」本糾正了「宋譯」的繞口問題,但是譯文本土化的弊端犧牲了忠實度。

除了三個譯本帶來的問題,《楞伽經》的主要專有名詞,比如「如來藏藏識」這個名詞有多種翻譯,即使在同一個譯本裏面也不一致,再加上表述的含糊度,這些問題叠加起來,大幅度增加了《楞伽經》在理解上的難度和被誤解的概率。

比如正覺同修會就誤解了如來藏和藏識兩者的關係,以爲【如來藏 = 藏識 = 第八識】

正確理解《楞伽經》的關鍵:

1. 清楚區分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智)」VS 生滅的「如來藏藏識、阿賴耶識(識)」,糾正【如來藏 = 藏識 = 第八識】這個錯誤認知

2. 理解《楞伽經》的修行原理,不是找到如來藏、找到如來藏藏識」,是【去除】代表客塵煩惱、雜染狀態的藏識(阿賴耶識、藏識)

我們先看如來藏的定義。

第一、如來藏是常恒不斷、無有變易的清淨無爲法,圓滿具足 佛的三十二相,所以是唯佛可究竟證入」的境界,不是七住位、十住位、甚至初地菩薩的所證

《大乘入楞伽經》卷2: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脩多羅中說,如來藏本性清淨,常恒不斷無有變易,具三十二相,在於一切眾生身中,為蘊界處垢衣所纏,貪恚癡等妄分別垢之所汙染,如無價寶在垢衣中。」

第二、如來藏等於「空、無相無願,(真)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卷2:

〔宋譯〕佛告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大慧!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說如來藏已,如來應供等正覺,為斷愚夫畏無我句故,說離妄想無所有境界如來藏門。大慧!未來現在菩薩摩訶薩,不應作我見計着。

〔魏譯〕佛告聖者大慧菩薩言:大慧!我說如來藏常,不同外道所有神我。大慧!我說如來藏,空、實際、涅槃、不生不滅、無相無願等文辭章句,說名如來藏。大慧!如來應正徧知,為諸一切愚癡凡夫聞說無我生於驚怖,是故我說有如來藏。而如來藏無所分別寂靜無相,說名如來藏。大慧!未來現在諸菩薩等,不應執着有我之相。

〔唐譯〕佛言: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大慧!如來、應、正等覺,以性空、實際、涅槃、不生、無相無願等諸句義,說如來藏,為令愚夫離無我怖,說無分別無影像處如來藏門,未來現在諸菩薩摩訶薩,不應於此執著於我。[1]

上面這一段指出:佛是特意爲了畏懼「無我」的凡夫説如來藏這個法門,其實如來藏與其他經論裏面的「空、無相無願、涅槃、法身、真如實際、法性、不生不滅……」是同一個意思,只是另一種表達的方式,絕對不可以被視爲「常、一、不變、主宰」的(神)我,不是正覺同修會所説的恆常不變、可以持身、出生萬法、有了別功能的第八識。

【張志成】如來藏相對於唯識經論的真如(圓成實性),不等同第八識:

〔唐譯〕何者圓成自性?謂離名相事相一切分別,自證聖智所行真如。大慧!此是圓成自性如來藏心

這裏的「如來藏心」,不是指如來藏是一個心法,一個心識(citta),「如來藏心」梵文是tathāgatagarba-hdaya;指心的體性、精要。

正覺同修會將《楞伽經》的如來藏等同第八識,因爲經文說「如來藏是善不善因」:

〔唐譯〕大慧!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離我我所,以不覺故,三緣和合而有果生,外道不知執為作者,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藏識】。生於七識無明住地,譬如大海而有波浪,其體相續恒住不斷,本性清淨,離無常過、離於我論[2]

應該怎麽理解「如來藏是善不善因」?

上一篇文章指出,如來藏是清淨、無爲、沒有雜染種子的法,如來藏只能作爲不善、雜染法——也就是我們凡夫的無明狀態——和清善法的「建立因」和「迷悟依」,不能直接出生其他法。

【琅琊閣】:如來藏是清淨、無爲、不生不滅的狀態,我們凡夫現在看到的一切是有無明、有生滅的狀態,在《楞伽經》裏面,以阿賴耶識為代表。

阿賴耶識的梵文是ālaya-vijñāna——「阿賴耶識」是音譯、藏識是義譯,因爲ālaya「藏」的意涵。

「阿賴耶」或「藏」(ālaya)這個字的字義在梵文裏面與貪著、執著相關,所以阿賴耶是生死輪的代表,是要被斷除的對象,不是修行的目標。

《經集》:斷除種種漏 阿賴耶執著 知無赴母胎 除去三種思 以及泥濘欲 而無妄分別 此言為聖者」(CBETA 2019.Q3,  N27,  no. 12,  p. 146a3-6)

《經集》:無阿賴耶之執著 己知真相無疑惑 耽於甘露到達者 我稱彼為婆羅門」(CBETA 2019.Q3,  N27,  no. 12,  p. 176a11-12)

玄奘翻譯的《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云何無為阿羅漢果?謂貪瞋痴永斷,及一切煩惱永斷;越一切趣,斷一切路,滅三種火,渡四瀑流,摧諸傲慢,離諸渴愛,【破阿賴耶】;無上究竟,無上寂靜,無上安樂及諸愛盡離滅涅槃,是名無為阿羅漢果。」

世親菩薩所造的《俱舍論》: 「諸所有色,非汝眼見,非汝曾見,非汝當見,非希求見。汝為因此,起欲,起貪,起親,起愛,【起阿賴耶】,起尼延底(niyati niyanti 的音譯,原為沉溺、熱中,故有執著之意),起耽著不?不爾,大德!」

《楞伽經》三家譯本主要用幾個名詞表達凡夫有無明、有生滅、有錯覺染汙的狀態:如來藏藏識、如來藏識藏、藏識、識藏、阿梨耶識、阿賴耶識。

〔宋譯〕大慧!若無【識藏】名如來藏者,則無生滅。

〔宋譯〕【如來藏識藏】,唯佛及餘利智依義菩薩智慧境界,是故汝及餘菩薩摩訶薩,於如來藏識藏,當勤脩學,莫但聞覺作知足想。

〔唐譯〕大慧!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離我我所,以不覺故,三緣和合而有果生,外道不知執為作者,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藏識】

〔唐譯〕菩薩摩訶薩欲得勝法,應淨【如來藏藏識】之名。

〔魏譯〕離身資生持用法故,離【阿梨耶識】取境界相應故,入寂靜境界故,離生住滅法故。如是思惟觀察自心以為生故。

〔唐譯〕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有四種因緣眼識轉,何等為四?所謂不覺自心現而執取故,無始時來,取着於色虗妄習氣故,識本性如是故,樂見種種諸色相故。大慧!以此四緣,【阿賴耶識】如瀑流水,生轉識浪。

請注意最後一段經文,阿賴耶識是要以四緣為因才可以現出七轉識。

【張志成】:「如來藏」與「如來藏藏識」,兩者的性質有什麽不同?

「如來藏」不生不滅,「如來藏藏識」有凡夫所見的生住異滅性。

比如下面經文說,如果沒有名爲藏識的如來藏,就不會有生滅

《大乘入楞伽經》卷56 剎那品()〉:大慧!若無如來藏名藏識者,則無生滅。然諸凡夫及以聖人悉有生滅,是故一切諸修行者,雖見內境界住現法樂,而不捨於勇猛精進。[3]

「如果沒有名爲藏識的如來藏,就不會有生滅」這句話裏面,不是說【如來藏 = 藏識】。

這句話是說因爲無明的關係,不生不滅的「如來藏」轉成有生滅的「如來藏藏識」;如果沒有「藏識」,只有「如來藏」,就不會有生滅。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

在《楞伽經》中:

  • 「生滅的」代表的是有無明、有漏的狀態,常以「識」或「心、意、意識」來形容;
  • 「不生不滅的」才是無漏狀態,常以「智」、「離心意意識」來形容。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卷3

〔宋譯〕大慧!彼生滅者是識,不生不滅者是智。復次,墮相無相及墮有無種種相因是識,超有無相是智。復次長養相是識,非長養相是智。

〔魏譯〕大慧!識者生滅相,智者不生滅相復次,大慧!識者,墮於有相無相,墮彼有無種種相因。大慧!智相者,遠離有相無相有無因相,名為智相。復次,大慧!集諸法者,名為識相;不集諸法,名為智相。

〔唐譯〕復次,大慧!生滅是識,不生滅是智。墮相無相及以有無種種相因是識,離相無相及有無因是智。有積集相是識,無積集相是智。[4]

也就是説:「生滅的」、「識」或「心、意、意識」相當於染污有漏的「如來藏藏識及七轉識」境界;「不生不滅的」、「智」相當於清淨無漏的「如來藏」境界。

【琅琊閣】:總結重點:如來藏和阿賴耶識是兩個法,兩個不同的境界——如來藏是如來境界,阿賴耶識是有生滅的凡夫境界:

《入楞伽經》卷711 佛性品()〉:「大慧!我依此義依勝鬘夫人,依餘菩薩摩訶薩深智慧者,說如來藏阿梨耶識,共七種識生名轉滅相,為諸聲聞辟支佛等示法無我,對勝鬘說言,如來藏是如來境界。大慧!如來藏識阿梨耶識境界,我今與汝及諸菩薩甚深智者,能了分別此二種法,諸餘聲聞辟支佛及外道等執著名字者,不能了知如此二法。大慧!是故汝及諸菩薩摩訶薩當學此法。」爾時世尊重說偈言:「甚深如來藏,  與七識俱生;

取二法則生,  如實知不生。

如鏡像現心,  無始習所熏;

如實觀察者,  諸境悉空無。

如癡見指月,  觀指不觀月;

計著名字者,  不見我真實。

心如巧伎兒,  意如狡猾者,

意識及五識,  虛妄取境界;

如伎兒和合,  誑惑於凡夫。」」(CBETA 2021.Q2, T16, no. 671, p. 557a6-24)

 

03. 心性如來藏經論的法修行原理:去除阿賴耶識,將「如來藏藏識」變回清淨的「如來藏」

【琅琊閣】:「如來藏」與「如來藏藏識」兩者之間的關係,表達的就是《楞伽經》的修行原理:

一切衆生本來就有成佛的潛能——如來藏,但是因爲無明(無始虛偽惡習),如來藏轉成「如來藏藏識」的狀態。「如來藏藏識」意思就是【如來藏 + 阿賴耶識】,不單獨稱爲阿賴耶識、藏識,因爲在《楞伽經》裏面,一切法的主體是如來藏。

凡夫的「如來藏+藏識」的狀態在同樣法義系統的《起信論》中稱爲「生滅與不生不滅和合的阿賴耶識」。

在以下經文裏面「如來藏藏識」簡稱為「藏識」或「識藏」:

〔宋譯〕佛告大慧,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徧興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離我我所,不覺彼故,三緣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覺計着作者,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識藏】。生無明住地與七識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斷,離無常過、離於我論,自性無垢,畢竟清淨[5]

〔唐譯〕大慧!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離我我所,以不覺故,三緣和合而有果生,外道不知執為作者,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藏識】。生於七識無明住地,譬如大海而有波浪,其體相續恒住不斷,本性清淨,離無常過、離於我論[6]

上面這段經文,有幾個重點:

  1. 如來藏是善不善因:這裏的「因」是「建立因」,如來藏沒有種子,而且本來清淨,不能直接出生雜染法。
  2. 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藏識】:如來藏因爲衆生處在不覺」的狀態,無始以來就被同時存在的「虛僞惡習」所熏
  3. 外道不覺計着作者:以如來藏為建立因與迷悟依,一切法顯現,但是如果將如來藏這個迷悟依,當作「作者」,這就是一種我見。正覺同修會就是將如來藏界定為一種「作者」!
  4. 譬如大海而有波浪,其體相續恒住不斷,本性清淨,離無常過、離於我論:如來藏因爲無明而變成「藏識」之後,藏識(阿賴耶識)顯現七轉識,藏識(阿賴耶識)與七轉識的關係是「大海與波浪」的關係,但是藏識的「」是如來藏,如來藏「相續恒住不斷,本性清淨,離無常過、離於我論」,如同不動的大海或海中的水(本性清淨,離無常過);有變動波浪的大海是「藏識」(阿賴耶識)。

【張志成】:這裡必須注意一點,凡夫眾生的虛偽惡習(無明)是無始以來一直存在的,所以眾生的本體雖然是如來藏心(真心),但如來藏心(真心)從來不曾顯現,顯現的狀態是「如來藏藏識」、「藏識」,也就是禪宗説的「妄心」。

藏識」是因爲無明而有的「迷」的狀態,《楞伽經》的修行原理很簡單,就是去除阿賴耶識,將如來藏藏識」變回清淨的「如來藏」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卷4:〔宋譯〕善真諦解脫,脩行者作解脫想,不離不轉名如來藏識藏,七識流轉不滅。……〔唐譯〕或復善入諸諦解脫,便妄生於得解脫想,而實未捨未轉如來藏中藏識之名。若無藏識七識則滅。[7]

黃寶生《梵漢對勘入楞伽經》,頁453:「只要名為如來藏的阿賴耶識不轉離,其他七識就會轉出而不滅。」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卷4:〔宋譯〕是故大慧!菩薩摩訶薩欲求勝進者,當淨如來藏及識藏。」[8]〔唐譯〕是故大慧!菩薩摩訶薩欲得勝法,應淨如來藏藏識之名[9]

上面幾段經文再次明確指出「如來藏」與「藏識、阿賴耶識」不是等同的關係。

楞伽經修行原理.png

如來藏是不生不滅、無為的本體,如同「無波平靜的大海」,這是如來法身(如來藏)的本來狀態,但是眾生無始以來有無明——「以不覺故」(譬喻成風),無明風會鼓動如來藏這個無波平靜的海,將平靜的海變成有各種生滅、有為變動的波浪大海。

凡夫眾生感知的一切有差別的色心現象,是生滅阿賴耶識(顯現出波浪的大海)的一部分,而生滅的色心現象諸法(波浪)的本性即是不生不滅的「如來藏、真如心、真心」(海水的濕性)

這個現出波浪的大海,《楞伽經》稱為「如來藏藏識」,《密嚴經》、《起信論》稱為「阿賴耶識」。因地的「如來藏藏識」、「阿賴耶識」經過修行,去除了無明、客塵煩惱,「如來藏藏識」、「阿賴耶識」就會恢復為「如來藏、如來法身」。

 

04. 《楞伽經》的修行結果: 無分別、無能取所取、法無我

【琅琊閣】:《楞伽經》雖然在「境」的描述上有自己的名詞,但是修行原理,和修行結果與其他經論完全一致:「智」或清淨無漏的「如來藏」境界。

「淨如來藏藏識之名」、「轉身得如來身」所得的「果」是「智」,《勝鬘經》稱為兩種「如來藏空智」——「空如來藏」與「不空如來藏」。

「智」常以「無所有」、「離心意意識」、「無有分別」、「絕眾影像」、「無影像」來形容: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卷1

〔宋譯〕解三界如幻,分別觀察,當得如幻三昧,度自心現無所有,得住般若波羅蜜。捨離彼生所作方便,金剛喻三摩提,隨入如來身,隨入如如化,神通自在慈悲方便具足莊嚴。等入一切佛剎外道入處,離心意意識,是菩薩漸次轉身得如來身。

〔魏譯〕信三界自心幻故,大慧!如是脩行者當得如幻三昧故,入自心寂靜境界故,到彼岸境界故,離作者生法故,得金剛三昧故,入如來身故。入如來化身故,入諸力通自在大慈大悲莊嚴身故,入一切佛國土故,入一切眾生所樂故,離心意意識境界,轉身得妙身故。大慧!諸菩薩摩訶薩如是脩行者,必得如來無上妙身故。

〔唐譯〕了達三界皆唯自心,得如幻定絕眾影像,成就智慧證無生法,入金剛喻三昧,當得佛身恒住如如,起諸變化力通自在。大慧!方便以為嚴飾遊眾佛國,離諸外道及心意識,轉依次第成如來身。[10]

〔唐譯〕自法者,內證聖智所行境界,世間無等過諸譬喻,一切凡愚不能信受。大慧!真實如來超心意意識所見之相

正覺同修會的第八識是「識」不是「智」的境界,正覺說「第八識如來藏生萬法」,這個也不是「證無生」的境界。正覺的意識找阿賴耶識,觀察它怎麽持身,這明顯是一個「意識所見之相」,是「有所得」的「有」的境界,不是「無所有境界」: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卷2

〔宋譯〕如來應供等正覺,為斷愚夫畏無我句故,說離妄想無所有境界如來藏門

〔魏譯〕如來應正徧知,為諸一切愚癡凡夫,聞說無我生於驚怖,是故我說有如來藏。而如來藏無所分別寂靜無相,說名如來藏

〔唐譯〕大慧!如來應正等覺……為令愚夫離無我怖,說無分別、無影像處如來藏門[11]

【張志成】「無有分別」、「離心意意識」、「絕眾影像」、「無影像」的「如來藏境界」,就是般若中觀、唯識說的「無所得」、「離能取、所取分別」、「正智證真如」、「證見人無我、法無我」的境界: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卷3

〔宋譯〕大慧!云何攝受法?謂善覺知自心現量。人無我及法無我相妄想不生,善知上上地,離心意意識,一切諸佛智慧灌頂,具足攝受十無盡句,於一切法無開發自在,是名為法。……

〔魏譯〕大慧!何者為法味?謂如實能知二種無我,以見人無我、法無我相,是故不生分別之相。如實能知諸地上上智故,爾時能離心意意識,入諸佛智受位之地。……

〔唐譯〕云何法利?謂了法是心,見二無我,不取於相無有分別,善知諸地離心意識,一切諸佛所共灌頂,具足受行十無盡願,於一切法悉得自在,是名法利。[12]

《大乘入楞伽經》卷32 集一切法品〉:大慧!菩薩摩訶薩依諸聖教,無有分別,獨處閑靜觀察自覺,不由他悟離分別見,上上昇進入如來地,如是修行,名自證聖智行相。云何名一乘行相?謂得證知一乘道故。云何名為知一乘道?謂離能取、所取分別,如實而住。大慧!此一乘道惟除如來,非外道二乘、梵天王等之所能得。[13]

《大乘入楞伽經》卷56 剎那品〉:大慧!菩薩摩訶薩以其正智觀察名相,非有非無遠離損益二邊惡見,名相及識本來不起,我說此法名為如如。大慧!菩薩摩訶薩住如如已,得無照現境,昇歡喜地離外道惡趣,入出世法法相淳熟,知一切法猶如幻等,證自聖智所行之法,離臆度見,如是次第乃至法雲。至法雲已,三昧諸力自在神通,開敷滿足成於如來,成如來已為眾生故,如水中月普現其身,隨其欲樂而為說法。其身清淨離心、意、識,被弘誓甲,具足成滿十無盡願,是名菩薩摩訶薩入於如如之所獲得。[14]

【琅琊閣】《楞伽經》提到三種「智」,佛所證的「出世間上上智」是不生不滅、一切法無相的「法無我」境界:

《大乘入楞伽經》卷43 無常品〉:復次,大慧!我當為汝說智識相,汝及諸菩薩摩訶薩,若善了知智識之相,則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慧!智有三種,謂:世間智,出世間智,出世間上上智。云何世間智?謂一切外道凡愚計有無法。云何出世間智?謂一切二乘著自共相。云何出世間上上智?謂諸佛菩薩,觀一切法皆無有相,不生不滅、非有非無,證法無我,入如來地。[15]

【張志成】所謂的「開悟」、「證如來藏」、「入如來藏境界」,《楞伽經》經首的一段敘述說是「無分別、遠離心意識、無能見所見」的境界

《大乘入楞伽經》卷11 羅婆那王勸請品〉:羅婆那王唯自見身住本宮中,作是思惟:「向者是誰?誰聽其說?所見何物?是誰能見?佛及國城眾寶山林,如是等物今何所在?為夢所作?為幻所成?為復猶如乾闥婆城?為翳所見?為炎所惑?為如夢中石女生子?為如煙焰旋火輪耶?」復更思惟:「一切諸法性皆如是,唯是自心分別境界,凡夫迷惑不能解了,無有能見亦無所見,無有能說亦無所說,見佛聞法皆是分別,如向所見不能見佛,不起分別是則能見。」時楞伽王尋即開悟離諸雜染,證唯自心,住無分別;往昔所種善根力故,於一切法得如實見,不隨他悟。能以自智善巧觀察,永離一切臆度邪解,住大修行為修行師,現種種身善達方便,巧知諸地上增進相,常樂遠離心、意、意識,斷三相續見,離外道執著,內自覺悟,入如來藏,趣於佛地。」[16]

「無有能見亦無所見」這句話,直接否定了正覺的「明心」和「見性」兩個證量,所有出世間的智慧都不是六識可以感知的境界。

【琅琊閣】:綜上所述,智相 = 如來藏 = 法無我,這個如來藏境界中「無相、不生不滅、非有非無、離能取所取、無有分別、離心意識」,這與正覺同修會所説的「意識找到阿賴耶識,觀察阿賴耶識持身」的開悟密意,沒有一點共通之處。

「意識找到阿賴耶識,觀察阿賴耶識持身」,有「能取的意識、所取的阿賴耶識」,是有相、有分別,不離生滅的「心、意、意識」境界,不是不生不滅的「如來藏」、「自證聖智」境界

 

05.《楞伽經》的真相(真識)、業相、轉相——【真識、真相 = 如來藏】

【張志成】蕭平實不理解《楞伽經》與《成唯識論》在法義架構上的差異,看到《楞伽經》中的「真識」就等同於《成唯識論》的「第八識」:

《楞伽經詳解──第二輯》,頁156-157:真識亦名真相識、藏識、阿賴耶識、異熟識、心、菴摩勒識、阿陀那識、種子識、所知依、無垢識(真如)。……現識者謂末那識也。

由於這個重大的誤解,所以蕭平實誤會

  • 凡夫的第八識就是「真識」、「真心」其實「真識、真相」是如來藏
  • 現識者謂末那識也】,其實現識是第八識

另外,凡夫的第八識──阿賴耶識、如來藏藏識,是如來藏因虛偽習氣而轉成的「業相」。蕭平實將凡夫的第八識視為真心、真如心,導致整個修證的目標變成「找到第八識」這個業相。

【琅琊閣】《楞伽經》裏面有幾個名詞經常被錯解:真相(真識)、業相、轉相。

「真相、真識」指如來藏或如來法身,如來藏因無明鼓動轉成如來藏藏識(業相)、七轉識(轉相):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卷1〔宋譯〕大慧!諸識有三種相:謂轉相、業相、真相〔魏譯〕大慧!識有三種,何等三種?一者、轉相識,二者、業相識,三者、智相識〔唐譯〕諸識有三種,謂轉相、業相、真相[17]

三個譯本之中,只有求那跋陀羅的宋譯本《楞伽經》特別指出有「真識」──如來藏(求那跋陀羅譯出幾本重要的如來藏經,特別重視如來藏概念):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卷1

〔宋譯〕大慧!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八相。何等為三?真識、現識分別事識。大慧!譬如明鏡持諸色像,現識處現亦復如是。

〔魏譯〕大慧!有八種識,略說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了別識,二者、分別事識大慧!如明鏡中見諸色像;大慧!了別識亦如是,見種種鏡像。

〔唐譯〕大慧!識廣說有八,略則惟二,謂現識分別事識。大慧!如明鏡中現諸色像,現識亦爾。[18]

【張志成】:憨山德清禪師的《觀楞伽經記》卷1解說這兩段經文說,「真相,即本覺真心」、「真識,即是不生不滅如來藏清淨真心」:

《觀楞伽經記》卷1

[經]大慧!諸識有三種相,謂轉相、業相、真相。

記曰:此釋八識之體相,以明依生滅門有覺不覺義也。真相,即本覺真心。轉、業二相,即無明不覺。……人不知念念生滅起惑造業者皆真心也,故先舉轉業,而繼之以真相,要在即妄明真,正論中所明依生滅門有覺、不覺義耳。下文云:「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譬如海波浪,是則無差別。諸識心如是,異亦不可得。」又云:「藏識如巨海,業相猶波浪。」唐譯云:「轉識同波浪」,知轉業乃釋二種生滅義也。若約三性釋者:轉相,乃依他起,如波浪依海水起。業相,乃徧計執,如但見波浪洶湧,不知是水。真相,則圓成實,唯一海水也。然此真相,即本覺真如,正是隨緣不變者。[19]

[經]大慧!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八相。何等為三?謂真識、現識及分別事識。大慧!譬如明鏡持諸色像,現識處現亦復如是。

記曰:此釋前諸識之名也。前云諸識,不知識有幾種,故此釋云,略說有三,廣說有八。然魏譯云:「略說有二:一、了別識,二、分別事識。」唐譯云:「略則惟二:謂現識及分別事識。」俱缺真識二字。然此中真識,即是不生不滅如來藏清淨真心也,亦即是真如。真如亦云識者,以有照境之用故。而此現識,即第八識也。故(《起信》)論云:「以依阿賴耶識,說有無明,不覺而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者,亦名智識,即此中分別事識,乃前七也。若約鏡像喻,則八識一體,無二無別。故(《起信》)論云:「現識者,所謂能現一切境界,猶如明鏡現眾色像。現識亦爾,隨其五塵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以一切時任運而起,常在前故。」由是而觀,則此經三種,乃真妄對立,要顯識即是真如故。故下文云:「如來藏名識藏」。然魏唐二種者,以了別與現識,乃真妄合說耳。所以合說者,以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成阿黎耶識故。故經云:「佛說如來藏,即是阿賴耶。」《宗鏡》云:「此經直指八識即真,不比他經別立九識,故云真妄合說。」[20]

憨山德清禪師說:真識、真相——本覺真心、圓成實性、真如;現識——第八識,依阿賴耶識說有無明,能現一切境界。分別事識——前七識。

【琅琊閣】:智旭的《楞伽經義疏》卷1與憨山大師所説同理:

[經]大慧!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八相。何等為三?謂真識、現識及分別事識(魏云:大慧!有八種識,略說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了別識,二者、分別事識。唐云:大慧!識廣說有八,略則唯二,謂現識及分別事識)。

疏曰:此應依二譯為是。葢此所謂現識,魏名了別識者,獨指第八識言,謂能頓現根身器界及諸種子,任運能了別此三性境故。此所謂分別事識者,通指前七識言。謂第七識,虗妄分別我法假事。第六意識,分別一切假實諸事。前五根識,分別五塵現量實事也。故今譯復加真識而云三種,恐非梵文本旨,設欲消釋。應云:秪一如來藏心真識,舉體而為現識及分別事識,如舉濕性而為海水及波浪也。若以真識對前真相,而以現識對前業相,分別事識對前轉相,則如來有重言之過矣。[21]

【張志成】:太虛大師的《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義記》

[經]大慧!諸識有三種相,謂:轉相、業相、真相。大慧!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八相。何等為三?謂真識、現識、及分別事識。大慧!譬如明鏡,持諸色像,現識處現,亦復如是。

八識統括而言,有三相,從識上而講此差別之相也。轉相識及業相識,皆有漏虛妄分別之三界心心所聚。真相識者,即與四智相應轉識成智之智,由無分別智通達真如所生清淨識也。由以前所造之業,引八識受此業報,此業報識為果報之主體,名真異熟;故轉相即染前七識,業相即染第八識。第七隨第八所生而繫縛執以為我,隨同八識於諸趣轉,前六由異熟生而轉,又隨境緣而轉。轉有漏為無漏,凡夫不能,二乘及菩薩漸能之,至佛境界完全清淨無漏。諸識在因位中皆有轉變,唯第八識因中不轉,故轉相通前七,業相唯第八識,以此二相統有漏識;真相識為四智相應諸識之清淨無漏識。[22]

比對不同譯本經文及法義內容,可以知道:

真識 = 真相 = 如來藏、菩提四智 (禪宗文獻的真心)

業相 = 如來藏藏識、阿賴耶識、有漏第八識 (禪宗文獻的妄心之部分)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卷1

〔宋譯〕大慧!若覆彼真識種種不實諸虛妄滅,則一切根識滅。大慧!是名相滅

〔魏譯〕大慧!阿黎耶識虛妄分別種種熏滅,諸根亦滅。大慧!是名相滅

〔唐譯〕大慧!阿賴耶識虛妄分別種種習氣滅,即一切根識滅,是名相滅[23]

成佛時,覆障真相、真識(如來藏)的種種「虛妄分別習氣」(= 有漏種子、客塵染污)滅盡,由「虛妄分別習氣」現行而生的染分依他(有漏五蘊、有漏八識)也滅盡(稱為相滅、業相滅),此時由無漏習氣顯現的「識相」就是不生不滅的真相、真識(如來藏)菩提四智(無漏識)圓滿顯現。

這整個過程,在唯識系稱為「轉依(轉變所依(第八識)」,在《楞伽經》稱為「淨如來藏藏識之名」──把如來藏藏識恢復為如來藏或如來法身。

【琅琊閣】:「真識」這個名詞是求那跋陀羅的宋譯本獨有的名詞,下面的三個譯本,很容易造成「如來藏 = 阿賴耶識 = 真識」的錯覺

〔宋譯〕大慧!若覆彼真識,種種不實諸虗妄滅,則一切根識滅。大慧!是名相滅。

〔魏譯〕大慧!阿黎耶識,虗妄分別種種熏滅,諸根亦滅。大慧!是名相滅。

〔唐譯〕大慧!阿賴耶識,虗妄分別種種習氣滅,即一切根識滅,是名相滅。

在上面三個譯本裏面,【阿賴耶識 = 如來藏藏識 = 被覆蓋的「真識」】,所以「真識」只能等同如來藏,「種種不實諸虗妄滅」指覆蓋如來藏的虛妄分別習氣滅。

 

06. 如來藏緣起  VS 賴耶緣起的最大差異:一體VS多體

【張志成】:爲什麽《楞伽經》用「如來藏藏識」也就是「如來藏+阿賴耶識」表達凡夫的狀態?爲什麽不簡單用「阿賴耶識」或是「藏識」?

因爲在《楞伽經》裏面阿賴耶識是如來藏因爲無明所轉生,但是阿賴耶識以如來藏為本體。

佛法的法義架構一般可用「境、行、果」三個大綱概況。唯識系與心性如來藏系在「行」(修行的方法)與「果」(證悟的內涵與果位)差異不大,但在「境」(緣起──有情身心與世界如何生起,流轉與還滅的原理)的說法有著根本的不同。

《成唯識論》的「境」:「賴耶緣起」

《楞伽經》的「境」:「如來藏緣起」

——第八識雖是含藏種子的根本識,但第八識與七轉識互為因果,並不是第八識自己能獨存或是出生萬法的第一因。

——所有八識是有為法,在八識互為因果輾轉生滅變異的過程中,同時並存著恆不變異、不生滅的真如無為法;真如不是心識。

——八識有為法與真如無為法是涇渭分明、相待而有的,是一種平行的關係。

——眾生的本體是無為、不生不滅、自性清淨的「如來藏」。

——無始以來有無明(無始虛偽惡習)鼓動,如來藏(真心、真如心全體轉成生滅、不淨的如來藏藏識(或藏識、阿賴耶識)(妄心),滅除無明,如來藏藏識恢復為如來藏(如來法身、真如心)

——所以凡夫的心識狀態全體是「妄心」,「真心」從無始以來從不顯現,因為無明一直在。

【琅琊閣】:如來藏緣起與賴耶緣起的最大差異是:

1. 賴耶緣起中,有爲法第八識與它轉出的七轉識互爲因果;如來藏緣起中,無爲法如來藏因爲無明整個變成如來藏藏識;

2. 多體 VS一體唯識經論裏面,依他起性(八識心、心所法、色法)和圓成實性(真如)都是「有體法」。八識心由各自的名言種子所生,所以八識各有自體,這是一個「多體」的理論;但是在心性如來藏經論裏面,一切法的「體」都是如來藏,也就是説,一切法的體是都是同一個,不是各有各的體

3.  唯識經論裏面,生滅的有為法──八識與不生不滅的無為法──真如,是涇渭分明、相待而有的,是一種平行的關係;在心性如來藏經論裏面,不生不滅的無為法──如來藏與生滅的有為法──阿賴耶識、七轉識,不是相待而有的關係,而是「體」與「相用」的關係。另外,如來藏含有「真如、法性」一面的意義──空如來藏,因此《起信論》、《大乘經莊嚴論》會將如來藏稱為「真如心」或「心真如」、「法性心」。

【張志成】:心性如來藏經論的「體」是「本體」的意思,本體的定義類似「本質」、「本性」。因爲一切法是由如來藏心所轉變出來,所以《起信論》稱一切法為「一心」,可譬喻成「海」。也就是説,一切法的「體」就是無形、無相的如來藏,顯現出來的現象諸法就是如來藏的「相、用」

在《成唯識論》,第八識不是七轉識、心所法、色法的「本體」,第八識與其他識皆是種子轉變成的現行,所以《成唯識論》的第八識不可能等同於如來藏。

【琅琊閣】:爲什麽要分清《楞伽經》的一切法一體VS《成唯識論》的一切法各有各體?

《楞伽經》裏面有多處「如來藏名藏識」的句子,正覺同修會一讀到這種句子,就直接判定「第八識 = 如來藏」:

《大乘入楞伽經》卷56 剎那品()〉:是故,大慧!菩薩摩訶薩欲得勝法,應淨如來藏藏識之名。大慧!若無如來藏名藏識者,則無生滅。然諸凡夫及以聖人悉有生滅,是故一切諸修行者,雖見內境界住現法樂,而不捨於勇猛精進。大慧!此如來藏藏識本性清淨,客塵所染而為不淨,一切二乘及諸外道,臆度起見不能現證,如來於此分明現見,如觀掌中菴摩勒果。

【大慧!若無如來藏名藏識者,則無生滅。】——前面指出過,如來藏不生不滅,這裏的「如來藏名藏識者」不是說「如來藏 = 藏識」,是説明如來藏因爲無明的緣故轉出或是顯現凡夫的「藏識」狀態,但是「藏識」的本體、主體、所依,依然是清淨的如來藏,只是被客塵所污染,所以變成不淨,所以說:此如來藏藏識本性清淨,客塵所染而為不淨

 

07. 爲什麽《楞伽經》的經文容易被誤解?

【張志成】:爲什麽正覺同修會一直以爲《楞伽經》、《起信論》與蕭平實的「第八識如來藏」理論是一樣的?原因是譯本差異、一詞多譯、表述容易被錯解

1. 表述造成的誤會:《楞伽經》容易造成混淆錯讀,因爲這部經裏面有以下説法:「名為如來藏的阿賴耶識」 、「名為阿賴耶識的如來藏」 、「如來藏阿賴耶識(如來藏藏識)」 、「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 。

2. 名詞混用和多種翻譯:在心性如來藏經論中,如來藏藏識、如來藏、藏識(阿賴耶識)的名詞常被混用,如果不參考各家譯本和注疏,又先入爲主,就會產生「如來藏 = 第八識」或者是「如來藏 = 阿賴耶識 = 真識」的誤解;

3. 語義容易被誤讀:《楞伽經》將因地的第八識整體稱為「如來藏藏識」,「如來藏藏識」的結構是「生滅與不生不滅和合」,主體是恆常、不生不滅、本性清淨的如來藏、自性清淨心;無常、生滅、不淨的客塵煩惱是附屬的存在。經中常以主體的「自性清淨」、「本性清淨」、「不生不滅」體性來形容整體「如來藏藏識」,但又會說它「客塵所染而為不淨」,不理解這種說法的真正意涵就很容易誤解《成唯識論》的第八識不論因地或佛地自始至終都是「清淨」的。

這些表述方式,如果帶著正覺同修會的「第八識 = 如來藏」的預設立場,很容易混淆阿賴耶識、藏識、識藏、如來藏、如來藏藏識幾個名相的定義和關係,將三者含糊籠統地視爲完全等同的概念。

 

 

《成唯識論》

《楞伽經》、《密嚴經》、《起信論》

正覺同修會

生滅(雜染)

所有八識 (《成唯識論》的生滅八識因地是雜染、果地是清淨)

阿賴耶識、如來藏藏識、如來藏識藏、藏識、識藏

阿賴耶識的種子

不生不滅(清

真如

如來藏

阿賴耶識的心體

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

 

【全體】生滅的「阿賴耶識、如來藏藏識」以不生不滅的「如來藏」為體

阿賴耶識的種子

+

阿賴耶識的心體

 

 

 

[1] (CBETA, X01, no. 8, p. 265, a7-24 // Z 1:1, p. 253, a10-b9 // R1, p. 505, a10-b9)

[2] (CBETA, X01, no. 8, p. 334, c11-16 // Z 1:1, p. 323, c14-d1 // R1, p. 646, a14-b1)

[3] (CBETA 2021.Q2, T16, no. 672, pp. 619c23-620a1)

[4] (CBETA, X01, no. 8, p. 303, b13-22 // Z 1:1, p. 291, c1-10 // R1, p. 582, a1-10)

[5] (CBETA, X01, no. 8, p. 334, b21-c1 // Z 1:1, p. 323, b18-c4 // R1, p. 645, b18-p. 646, a4) 

[6] (CBETA, X01, no. 8, p. 334, c11-16 // Z 1:1, p. 323, c14-d1 // R1, p. 646, a14-b1)

[7] (CBETA, X01, no. 8, p. 335, a10-24 // Z 1:1, p. 324, a1-15 // R1, p. 647, a1-15)

[8] (CBETA, X01, no. 8, p. 335, b8-9 // Z 1:1, p. 324, b5-6 // R1, p. 647, b5-6) 

[9] (CBETA, X01, no. 8, p. 335, b23-24 // Z 1:1, p. 324, c2-3 // R1, p. 648, a2-3)

[10] (CBETA, X01, no. 8, p. 246, a14-b6 // Z 1:1, p. 234, a16-b14 // R1, p. 467, a16-b14)

[11] (CBETA, X01, no. 8, p. 265, a7-24 // Z 1:1, p. 253, a10-b9 // R1, p. 505, a10-b9)

[12] (CBETA, X01, no. 8, p. 314, c22-p. 315, b1 // Z 1:1, p. 302, d16-p. 303, b7 // R1, p. 604, b16-p. 605, b7)

[13] (CBETA, T16, no. 672, p. 607, a10-17)

[14] (CBETA, T16, no. 672, p. 620, b13-24)

[15] (CBETA, T16, no. 672, p. 610, b6-13)

[16] (CBETA, T16, no. 672, p. 588, b28-c16)

[17] (CBETA, X01, no. 8, p. 243, a13-16 // Z 1:1, p. 231, a15-18 // R1, p. 461, a15-18)

[18] (CBETA, X01, no. 8, p. 243, a17-24 // Z 1:1, p. 231, b1-8 // R1, p. 461, b1-8)

[19] (CBETA, X17, no. 326, p. 337, a8-b8 // Z 1:25, p. 375, a5-b11 // R25, p. 749, a5-b11)

[20] (CBETA, X17, no. 326, p. 337, b12-c8 // Z 1:25, p. 375, b15-c17 // R25, p. 749, b15-p. 750, a17)

[21] (CBETA, X17, no. 329, p. 494, b16-c5 // Z 1:26, p. 59, c1-14 // R26, p. 118, a1-14)

[22] 《太虛大師全書 第七編 法界圓覺學》十二冊《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義記》,頁1166-1167。

[23] (CBETA, X01, no. 8, p. 243, b14-19 // Z 1:1, p. 231, c4-9 // R1, p. 462, a4-9)

[24] (CBETA, X01, no. 8, p. 243, c24-p. 244, a6 // Z 1:1, p. 232, a2-8 // R1, p. 463, a2-8)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