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菩提路》(五之四十六):張志成——總結篇

iStock-152254051.jpg

一、寫這個系列的目的

1. 撰寫這個法義系列的目的,是希望幫助離開正覺同修會的學員擺脫錯誤的「第八識如來藏梵我論」,給有疑惑的學員提供參考資料。佛法浩瀚,要融會貫通需時太久,我們能力有限,錯漏難免,但求為讀者提供一套幫助已經脫離正覺同修會學員的學法台階和框架。

2. 這個系列大致按照佛法經論體系在此世流通的時間順序,從阿含佛法、般若中觀、唯識、如來藏、禪宗一個個探討下來。不同體系的經論的立論與名詞上差異可以非常大,千萬不可混淆解讀。

3. 正覺同修會的「佛法」錯誤繁多,邏輯錯亂,所謂教學、解經,只是蕭平實用其自創的「第八識如來藏梵我論」六經注我,在「解經」、「語譯」時頻繁地偷換概念、望文生義、歪曲顛倒經文原意,漠視經論整體架構與文字語境,在經論裏面摘取迎合自家觀點的一句、兩句、數句為正覺的説法佐證説明,跳過經文中與自家法義衝突矛盾之處。

4. 對從未系統性學習佛法的學人來説,這種教學和「解經」的結果是:

(1)學員自以爲【看蕭平實的書 = 讀佛經】,其實是不斷被洗腦蕭氏「第八識如來藏梵我論」,而「第八識如來藏梵我論」正是 佛陀破斥的邪思邪見;

(2)缺乏閲讀經論所需要的正確觀念和基礎常識,熏習了一套邏輯錯亂的詭辯與話術;

(3)學習了一套「佛法大統一思維」:認定不同體系的經論可以用「第八識如來藏」大統一。其實不同的經論與實修,目的都是導入無法言説的第一義諦,「不二」的是第一義諦,文字論述或是修行方法都是適應衆生所建立的,必然多元,無法統一也不必統一,要求統一是凡夫的執著;

(4)被洗腦一套單一、教條、錯誤的佛法觀念,比如「不懂第八識如來藏就無法開悟」,「所有佛經都是講有一個真實如來藏」、「佛有個不可告人、隱晦表達的開悟秘密」等等,蕭平實傳播這種單一、教條思維的「佛法」,目的是樹立商標,建立「開悟獨家代理權」。

5. 這個系列指出的正覺同修會的法義錯誤,主要是針對文本解讀錯誤,體系混淆錯誤、名詞定義錯誤等「低級錯誤」。「低級錯誤」的成因絕非「偶然」,出現的頻率也絕非「偶爾」。

6. 爲什麽不是偶然?正覺的立場就是要證明有一個「真實如來藏」、「有實體、能生萬法的阿賴耶識」,而且定義明心開悟就是「找到能持身的阿賴耶識」。當你預設這個立場之後,認定開悟就是「找到能持身的阿賴耶識」,自然會用這個主觀單一的認知理解經論的文字,篩選出迎合自己立場的句子,忽略不符自家立場的説法,必然產生海量錯誤。

7. 爲什麽不是偶爾?讀經、解經時犯下各類低級錯誤,顯示蕭平實和正覺教團從來就沒有紮紮實實、系統性地學習佛法,連查字典這種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能力都不具備,所以才會將 佛世時宏偉的大講堂「鹿子母舍」,解釋成「鹿野苑裡的鹿母鹿子所住的屋舍」。這類上網一鍵搜尋就能發現的錯誤,但是多年來正覺教團幾百位「開悟菩薩」、「見性菩薩」、親教師竟然無人發現、無人糾正。

8. 由於蕭平實和正覺教團一向以自意解經,六經注我,撰寫這個系列文章時,我們刻意舉出大量經文,尤其是正覺同修會有意迴避的「反證」正覺理論的經文。 

9. 業餘學佛人研讀佛教經論,應該參考(1)佛法辭典;(2)古德對某一部經論的注疏;(3)近代和現代佛學界、佛教界對經論的講解。閲讀古德和現代學人的闡述和整理的資料,是爲了不要錯解經文的原意,比如經論很多是從梵文翻譯為漢語,同一個字詞在不同經論裏面經常是「一字多義」,又比如很多經論是文言文,斷句差一個字,意思就完全不一樣。專業佛學書籍對經文的原意多番考證,對比多個版本、多家注疏,起碼可以保證我們在閲讀時不會出現蕭平實將「明心見性」一拆爲二的低級錯誤。

10. 重新學法需要注意的一個讀經常識:我們今日所讀到的經論,經過口述、傳播、編輯、匯整、翻譯……等過程,所以難免出現錯漏增刪等問題,讀經請著眼諸經通論,不要找孤證附會自己的預設,比如看到《大乘顯識經》的某句話就以爲是在說自己的持身密意。

11. 從梵文、巴利文翻譯過成漢文的經論,同一部經論(比如《楞伽經》)可以有幾個翻譯版本,由於譯者個人的取捨和詮釋,這些版本在篇幅和用詞方面差異可以很大;此外,同一個名詞(比如有爲、無爲、自性、真如)在不同體系的經論中界定有別。這類細節問題數不勝數,無法詳述,讀經請查詢網絡佛法字典,切勿望文生義,預設觀點,六經注我。

12. 寫作這個系列的目的,不是希望讀者皓首窮經鑽研佛法知識,而是希望點出蕭平實違背每個經論體系的教理,幫助正覺學員不再沉迷蕭平實的「第八識如來藏」,回歸正信與實修。如果您已經理解正覺法義錯誤的癥結關鍵,可以徹底放下對正覺「開悟密意」的執著,無須鑽研佛法體系。重新學法需要掌握佛法的核心義理:四聖諦、十二因緣法、三法印人無我、法無我……的論述,在這些核心正見的基礎上同步實修。

13. 重新學法的過程會一直被蕭平實的「第八識如來藏梵我論」干擾,這是正常的事情,請務必耐心「卸載邪見」。「卸載邪見」需要時間,聞思正見也一樣,必須從基礎知識一層一層、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往上搭建。

14. 我們能寫的内容以及我們的表達能力非常有限,肯定無法適合所有人的需要,而且由於盡量化繁爲簡,盡量通俗白話,表述也可能造成理解上的誤會,真心希望探討細節或實修的讀者,請與我們直接聯係【琅琊閣電郵:langyage2018@gmail.com】

16. 張志成師兄無意説服任何人,無意與人諍論,他撰寫這個系列,是爲了補償自己誤導學人的過失,不是爲了樹立權威、建立道場。如果您一心認定佛法的智慧與第八識有關係,「幻想第八識如來藏持身」就可以開智慧、斷煩惱、得解脫,請安住正覺同修會。

 

二、 法義辨析的重點總結

1. 佛法的所證——第一義諦、勝義諦、真如、空性——是無法用語言文字形容的境界,所有文字表述都不是第一義諦本身,都只是指月之手、渡江之筏。「渡江之筏」形態萬千,適應不同心性根器的人,引導衆生親身體驗第一義諦。

2. 文字的表述和理論的架構絕對不可能完美地演繹第一義諦本身,用二元對立的語言文字論述第一義諦,悖論無可避免,所以讀經學法切勿執著文字,將文字執著為「絕對」,而是要理解文字引導你去哪個方向。

3. 佛法的經論是「應病與藥」,比如般若中觀經論對治的是部派佛教的「現象實有」邪見,所以説「一切法無自性」,如來藏經論主要是為了畏懼「無我」義、錯解空義落入「惡取空」或認為佛道難成的怯弱心性佛弟子,啟發「人人皆有如來藏、佛性」建立他們的信心而說。

4. 佛教經論的一切分類法——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百法——是 佛按照人類的思維將現象分類,分類的目的是引導我們通過觀察現象實證一切現象中沒有「常、一、主宰、不變」的本質——人無我、法無我。佛法裏面所謂的「常」是指一切現象上的共性——空性、真如、無我、無自性。

5. 佛法所説的「常樂我净」的「常」,不是指在一切法裏面有一個法(第八識)是「真實、恆常的萬法根源」,而是指:1)成佛潛能永遠存在,2)所証的真相不是虛妄不存在的,3)佛地的無漏智慧境界是「常」。

6. 蕭平實自創的「第八識如來藏」,不論在佛法的任何一個體系之中,都是被破斥的我見、法執、自性見、實我、實法、遍計所執。

7. 正覺同修會錯解佛法各大體系經論,最嚴重的錯誤是將佛法的修行目標——通過觀察一切法破我執、法執——扭曲為「幻想阿賴耶識持身」。正覺同修會的開悟,不是觀察【一切現象虛妄不實】,而是要在虛妄的現象之中幻想其中有一個真實常住法。這種理論違背《心經》所說的——五蘊皆空。

7. 現觀一切現象的本質都是空」、都是「真如」,才能破除現象有實體、有身内身外、有你我、有好壞、有差別等等錯覺,從而解脫於煩惱執著,停止造業輪迴。正覺同修會蕭平實建立的的「第八識如來藏」是一個類似梵我、神我的存在,所以正覺將之稱爲「真我」,用神我的「祂」作爲代名詞。執著「第八識如來藏」實有,只是在凡夫本有的無量執著之上,添加了一個執著。

8. 執著阿賴耶識之餘,正覺以爲一個凡夫可以通過「聽聽蕭平實講十八界」、「比對阿賴耶識真實、五蘊虛妄」就能斷我見,正覺所教導的二乘法粗疏膚淺,沒有觀行的實質,無法斷除五蘊(一切法)真實不虛的錯覺,所以正覺同修會的「見道報告」中才會出現「斷我見」的「開悟菩薩」一直說「我的意識、我的意根……」,「我」與「我所(意識、意根。。)」,這個兩者都真實存在的世界觀是凡夫的「五蘊實有」世界觀。

9. 學人以爲正覺有理論、有法門、有修行,正覺的修行其實有名無實,對觀行修定不但所知貧乏,而且充斥自欺欺人的「幻想」。比如正覺同修會最愛宣傳的「明心見道就是現觀阿賴耶識」,聼似神奇,其實所謂「現觀」就是用「蕭平實理論」猜測「蕭平實的預設答案」,就像一個知道萬有引力這個理論的人,告訴他人「我看到蘋果是因爲萬有引力才從樹上墜落」一樣——這不叫現量觀察,這叫推理想象;萬有引力是一個正確理論,蕭平實的所謂「現觀」,是根據錯誤理論產生的妄想邪見。

10. 蕭平實和正覺親教師在書本上視頻中,將開悟説得堂皇玄妙,實際上,正覺同修會的斷我見、開悟不需要任何定力。個別人以爲自己觀察阿賴耶識持身,只是修定過程中因爲心識向内收攝產生的「名色分離」狀態,好像身心分離、各自運作,這種感覺,常人在很多情況下也可以體驗,只是一般人不會注意。

11.  從知見層面說,長期熏習蕭平實的「第八識如來藏」,等於不斷自我洗腦我見,以爲佛法就是要實證這個「宇宙最大密意」,以爲祖師的公案都是暗示「持身密意」。從實修層面說,因爲知見全面偏邪,實修變成幻想。不論無相念佛還是看話頭,都變成猜答案,猜測「第八識如來藏」如何持身的工具。倘若被印證開悟,更是時刻幻想第八識持身,第七識做決定,我執、法執等邪見比一般凡夫堅固剛强百倍。

 

三、關於實修的一點建議

1. 這個系列討論理論問題是因爲蕭平實的「佛法」覆蓋面太廣,幾乎將佛法裏面每個經論體系都竄改為「梵我論」,如果讀者已經明白這個道理,可以放棄「找阿賴耶識」,重建佛法知識體系的同時應該進入實修。

2. 實修時切莫再惦記七、八識。一個如實觀行的人,不會跟你討論《成唯識論》說初地前菩薩只能信解的第八識。佛法經論繁多,内容可以很複雜,但是真正實修所需要的只是基礎與核心法義。與其每日想著是不是有一個第八識如來藏可證,不如老實做功夫,鍛煉基礎定力,選擇一部經論作爲實修的指南,選擇一個法門一門深入。

3. 不論用哪個法門實修,都需要具備基礎的正對所緣能力與有一定的繫念力,沒有基本功根本無法觀行,除非是異於常人的利根者,否則要斷我見或開悟是妙想天開。

4. 法門有無數種,堅持實修下去一定會看到效果。但是,修行不是機械化的規範操作,從1到2,從2到3,做到每一步,最終就證果開悟。法門是技術,技術只是證果開悟的其中一個條件,但不是唯一條件。比如一個人用有所得的心態做功夫,雖然也會有某程度的降伏煩惱效果,最終難以開啓智慧,因爲心性的本質與無所得的智慧境界無法契合。

5. 經論教導的是修行的理論和觀行的實際方法,實修與知見的距離不應該太大:知見高而無實修、實修少,容易自我膨脹、以讀經代替實修、逃避實修;實修精進但不具正見,實修時不知如何思維,或是思維方向錯誤,就會出現蕭平實當初修習「無相念佛」的結果:將修定引發的某種境界等同智慧境界。

6. 蕭平實的「無相念佛法門」理路有可取之處,不是完全錯誤,但是有幾個問題:

      a. 因爲蕭平實對佛法所證的「第一義諦」理解錯誤,無相念佛的目標從證第一義變成找持身阿賴耶識;

b. 正覺同修會爲求速成,並沒有真的按照《無相念佛》書内的步驟教導學員實修:從持名、心念,一步步進入憶念一個單純的佛的語義。大部分學員實修無相念佛的效果非常有限,親教師不知如何檢驗所緣是否清晰,憶念是否持續,很多人所謂「行住坐臥時刻帶著憶佛念」是自欺欺人的説法;一個人是否能夠長時間帶著憶佛念,旁人無法檢驗,可以檢驗的是念佛的效果,而「無相念佛」的效果從正覺的門風做派,以及經由修習無相念佛而開悟的「明心菩薩」的身口意行就可以知道。倘若是一個人時刻憶佛,功夫日積月累,身口意行必然有巨大改變,這樣的無相念佛才可説達到修正自身行為的結果;

c.《楞嚴經》中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說的念佛法門,是用念佛為方便直接契入「第一義諦」,「不假方便,自得心開」;蕭平實是將「念佛」作爲一種功夫,有了功夫之後再改爲參話頭,用參話頭找到他所設定的「開悟密意」——找到能持身的第八識——所以蕭平實强調必須在【動中】憶佛拜佛;

d. 蕭平實在《念佛三昧修學次第》一書裏面,雖然强調境界不是智慧,神通度俗人,但是實際上正覺教團迷戀境界,崇拜神通,將境界當作證量的證據。

7. 實修的方法有很多,對於正覺出來的學員,念佛或許是最容易上手、最適合的法門。第一,念佛本身就是一個適合所有根器的法門,不需要複雜高深的理論作爲基礎。第二、我們在正覺同修會學法的過程,曾經對法主和團體產生强烈情執,這份情執可以轉移為對 佛菩薩的嚮往繫念。

8. 檢測「無相念佛」功夫有沒有成就的其中一個方式,就是看看自己能不能輕易做到比「無相念佛」簡單的持名念佛、心念心聼。如果簡單的念佛方法都做不到,不可能做到更高難度的「無相念佛」。另一個檢驗方式是我們的念佛功夫對我們的行爲觀念有沒有修正效果,這個檢驗方式要求修行人對自己非常誠實,諂曲自欺者不適用。

9. 正覺同修會對佛弟子的其中一個嚴重誤導,就是要求學人留在娑婆世界追隨蕭平實護持正法,因此會内少有人發願往生淨土。對一個沒有抉擇法義對錯能力的人來説,重回末法時期的五濁惡世非常危險。佛為末法衆生傳授淨土法門,只要憑藉願力,十念即可往生;如果好高騖遠,看不見自己心性上的染著,以爲自己是「久學菩薩」轉世,只要被「三地菩薩」印證「開悟」就可以不墮惡道,最終是否可以如願,無人可知。十念可以往生淨土、臨終一念瞋怨可以下墮。很多人寄望臨終助念,但是若無平日的實修爲基礎,臨終助念一定可行可靠嗎?

10. 實修請選擇適合自己、與自己相應的方法,法門繁多,不是一定要「無相念佛」。如果要往生土,有相念佛對很多人來説更容易。法門是「應病與藥」,適不適合、有沒有效果,由於個人執著、根器有別,不可一概而論。

11. 無論選擇哪種法門,勿忘持戒修善。

12.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不會炫耀功夫、境界、神通、證量、往世,唯一可以説明實修效果的是所言所行。

 

4. 根本問題是自己的心態和心性

1.  掉進正覺的開悟騙局,不是因爲蕭平實編造了一套史上最難辨識的佛法話術,内在的「因」是我們自己内心的貪求和愚癡,蕭平實提供的只是一個「外緣」,同樣的外緣、惡緣無處不在,修正「内因」,看清自己内心的染汙如何讓我們一步步深陷正覺同修會,才是「脫離邪教」的徹底辦法。

2. 我們反省的首先當初學法的目的,是真的求解脫求真理,還是只是尋求心理安慰,尋求認同,尋求團體歸屬感,或是將佛教團體當作另一個表演自我的舞臺?

3. 如果求法的目的是看清真相而不是滿足自我,一定是「依法不依人」,拒絕快速開悟、虛假証量的誘惑。倘若學法的深層動機是寄托、安慰、認可、虛名,自然可以為所有不合常理的事情、不符經教的説法找無數藉口。「找藉口」是爲了逃避真相,逃避真相的人連世間人的誠實都欠缺,如何超凡入聖?

3.我們是否「久學菩薩」,從蕭平實輕易用「明心開悟」綁架我們全部生活就可以判斷。只有一個凡夫,才會因爲對人性和佛法無知,貪求快速「明心開悟」,以爲自己百般用功、每日拜佛,捐錢做義工,數年之間就可以輕易獲得「三地菩薩」的印證。

4. 無知是一個因,另一個是我們自己的自信從我們踏入正覺那一刻,自我就不斷膨脹——比如:這些人能開悟,我福報能力都這麽好我當然也可以;比如:就算我無法開悟,我至少也是個「住位菩薩」,外面的人信位都不具足;比如:不來正覺學正法的人都沒有福報;比如:我是有福報在「三地菩薩」坐下學法的幸運兒。一個自我膨脹的人,如何客觀看清真相?

5. 很多師兄從去年開始就對我表示正覺一定會修改法義,一邊破斥批評者所寫的内容,一邊吸收融合可以為己所用的部分,令邪見聽起來更像佛法。偷改法義這件事蕭平實去年在增上班就已經親自示範,因爲大多數人不追蹤外界文章,增上班内容又不對外公開,無從對證。蕭平實的偷改法義,不但不被揭發,正覺的「明心見性菩薩」與親教師認爲「蕭導師恢復往世證量,所以説法越來越精彩」。

6. 正覺偷改法義可以追溯到2003年前後的「三次法難」,但是不論怎麽修改,「開悟密意」無法改,過去的書也無法全部回收,必然留下痕跡。

7. 除了正覺同修會本身,蕭平實在過去20年在兩岸栽培的「開悟弟子」,面對正覺分崩離析的可能性,很可能另起爐灶,將「蕭氏理論和法門」用自己的風格語言改良包裝,繼續傳播。此事無可避免,也無法預防。

從正覺同修會的經驗,總結以下「問題團體」的特徵給讀者參考:

  1. 明示或暗示自己的「特殊身份」——我是幾地菩薩,我開悟,我有見地,我是經師、論師、禪師、我是久學菩薩、我是菩薩轉世。。。
  2. 怪力亂神,神異汎濫,比如宣佈有護法神監控你投票、向法主報告你的行爲;
  3. 迷戀神通和境界,比如標榜自己的禪定證量,吹噓自己看到佛菩薩、過去未來之事、或是你的福德、你的前世、你的開悟因緣等等,用無法客觀驗證的境界作爲「我有證量」的證明;
  4. 不容挑戰,思維教條,認定自己絕對正確,强烈排他性,貶低質疑者;
  5. 樹立假象敵,用「共同敵人」團結成員;
  6. 雙重標準,言行不一,言論前後不一,誠信度極低;
  7. 財務、決策、行事不公開透明,不允許基層參與和問責;
  8. 建立特殊階級,不體現佛教團體的六和敬,踐踏尊重、平等這些普世價值;
  9. 一人當家、家族化管理,主事者的眷屬參與團體決策,享受免費勞力換來的金錢利益;
  10. 設立監控機制,試圖控制成員,鼓勵互相告發;
  11. 用戒律恐嚇成員服從聽話,特殊階級不受戒律限制;
  12. 用「護持正法」等堂皇藉口侵犯學員隱私,監控學員行爲,説謊造假,侵占十方財等等;
  13. 絕不反省,絕不認錯,絕不懺悔

所謂我見,簡單説就是一切以自我利益為中心和出發點,所作但求自我感覺良好,在宗教團體中,有人甚至爲了滿足、合理自己的私欲,搬出宗教理由」恐嚇他人,掩蓋自身過錯。上面羅列的都是我見、組織見膨脹的特大號病症。我們當初看不到正覺同修會無處不在的「我見」,因爲我們以爲修行就是要證初果,要開悟,要得禪定,要修大福德,要得戒體,要做菩薩,要護持正法。。。於是,即便體制畸形,風氣腐敗,爲了「得到」我們甘願忍辱。

一個學佛人修行的發心真的是這樣嗎?修行的起點難道不應該是慚愧、懺悔、認錯、改正自己?

謙卑是一切美德之母,誠實是看清真相的起點。在學法修行的這條路上,最難的不是找一個可信的善知識,一個可靠的道場,最難的是放下要從外面,從某人某團體那裏得到什麽的心情,轉過頭來面對千瘡百孔的自己。

張志成師兄的這個系列是為後續的法義討論提供一個系統和框架,此後的法義文章會盡量用短篇和讀經分享的方式發表。我們更希望分享的其實不是法義,是我們身邊一些師兄們的反省、懺悔和實修心得。

祝願每一位讀者色身康泰、生活順遂、學法無礙!

 

 

附錄:正覺佛法錯誤總結

阿含佛法

總綱

緣起、三法印、四聖諦

緣起、三法印、四聖諦乃三乘佛法總綱

兩大教導

生死流轉 VS 還滅解脫

 

所證

無餘涅槃

階位:聲聞四果

對現象(法)的分類

有爲、無爲

有爲法的四種分類: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

無爲法:涅槃(不可思議計量)

斷除:我見(我執)

經中又名:薩迦耶見、神識、第六見處、梵我

所斷的煩惱:見所斷煩惱(初果見道斷除的煩惱,數量極多);修所斷煩惱(初果之後修斷)

觀行法門

四諦觀、十二因緣觀、四念處觀、五蘊觀、六入觀等

 

 

阿含經

蕭平實

我見 = 執「五蘊」其中一蘊或多蘊為我

「我」:常、一、主宰、獨立存在

我見 = 執五蘊十八界其中一法或多法為常

斷我見 = 確定五蘊非常、五蘊虛妄【這只是常見的定義,而且是理論上的理解】

我見 = 薩迦耶見 = 我執

我見 = 初果斷我見

我執 = 初果斷我見之後斷我執

所斷:我見

所斷:五蘊無常虛妄

第八識如來藏 = 梵我見

20種我見:五蘊「是我、異我、(與我)相在」

20種我見的否定句型:「非我、不異我(不是我所)、不相在(不是我在某一蘊中、某一蘊在我中)」

蕭平實將20種我見的否定句型中的「我」當成如來藏(真實我),將此句變成解讀「如來藏我」與五蘊之間的關係。

六見處:我見生起的六個處所;第六見處特指神我、梵我

第六見處 = 常住法第八識如來藏

斷我見的方式:通過止觀證四聖諦,證五蘊無我

斷我見的方式:理論上知道十八界不是恆常存在

問題:我見定義錯誤,將常見當作我見,同時强烈執著識蘊中的第八識為常住法(分別我執),執著第八識生萬法(梵我論)

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諸行有常:第八識屬於識蘊,執第八識如來藏為真我;

涅槃不寂靜:無爲法的涅槃之中必須有第八識本體獨存,否則是斷滅。蕭平實界定此本體為無爲法,所以涅槃有兩個法——涅槃與第八識本體。

 

大乘佛教——般若中觀

般若中觀

蕭平實

勝義諦:一切法上所顯示的、無法用語言文字形容描述的不可思議境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96〈75 勝義瑜伽品〉:「勝義諦中無分別、無戲論,一切音聲名字路絕。」

勝義諦:第八識如來藏,百法之中的其中一法,有爲+無爲混合體

世俗諦:世間的語言文字、見聞覺知。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10〈之餘〉:「世俗諦者,謂一切世間語言文字、見聞覺知。」

世俗諦:第八識如來藏以外的一切法 = 七轉識 = 五蘊十八界

只討論六識,所有般若中觀經論,包括600卷般若經不討論第七、八識

將蕭平實自創【第八識如來藏 = 空性】

所證:諸法(一切法的)實相、空性、真如;

所證:五蘊(一切法)皆空

所證:第八識如來藏

所證:屬於識蘊的第八識與五蘊不一不異

空:一切現象沒有恆常、不變、獨立存在的本質

 

「空性」 : 第八識如來藏

「空相」:第八識如來藏出生的一切法,是「空相」

八不中道:一切法都沒有不變本質,所以無法用生滅、斷常、一異、來去或任何語言形容

八不中道:第八識如來藏的中道性,第八識如來藏是「中道心」

破斥:自性見

建立有不變自性的第八識如來藏 = 自性見

 

唯識經論

唯識經論

蕭平實

所證:真如(一切法上二空所顯真理)

二空:我空、法空——沒有實我、沒有實法

所證:第八識如來藏;真如只是第八識如來藏所顯的真實、如如性

所破:法執 (包含我執)

所破:常見——五蘊十八界虛妄無常(只在知識與想象層面);

蕭平實建立的真實、常住、獨立存在的第八識如來藏本體 = 法執 = 非即蘊非離蘊我

見道:初地通達位(真見道、相見道)

初地 = 證不退

明心見道:七住位 (真見道,不退位),只證人無我,不證法無我

初地:相見道

第八識的特質 = 念念生滅,一類相續

第八識 = 不生滅本體 + 生滅種子

第八識 = 識蘊所攝

第八識 = 不屬於識蘊

阿賴耶識無法被入地前菩薩觀察:已見道諸菩薩才能證解阿賴耶識

地前菩薩只能「信解」阿賴耶識

《成唯識論》卷3:「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故我世尊正為開示。或諸菩薩皆名勝者,雖見道前未能證解阿賴耶識,而能信解求彼轉依,故亦為說。」

七住位就可以「現觀阿賴耶識持身、阿賴耶識與七轉識和合運作」

四加行 = 初地見道之前十迴向位所做,觀察能取的識、所取的境都是空

四加行 = 七住位明心見道前所做,觀察五蘊虛妄不常而斷我見

唯識無外境 = 一切法不論内外都是心、心所法所顯示

外境實有論 = 身體外的法是共業有情的阿賴耶識共同創造拼凑的,五蘊身心是自己的種子所生

 

如來藏經論

如來藏經論

蕭平實

所證:去除客塵煩惱所顯現的如來法身 (無爲、清净、不生不滅)

所證:第八識如來藏

有爲 + 無爲;生滅+不生滅;含藏雜染種子

如來法身 = 無爲、清净

如來法身 = 有爲+無為

無垢識(有爲) = 佛地真如(無爲)+ 菩提四智 (有為)

如來藏經沒有第八識

如來藏 = 第八識(有為)如來藏(無爲)

修行:去除客塵煩惱

修行:用動中拜佛找持身第八識

 

心性如來藏經論

心性如來藏經論

蕭平實

所證:如來藏

 

所證: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藏識)

 

修行原理:去除客塵煩惱,淨如來藏藏識之名,令如來藏出纏

修行原理:找持身阿賴耶識

一切法的體:真如、如來藏(無為法)

一切法的相用:阿賴耶識

一切法的體:第八識如來藏(有爲+無爲)

 

生滅與不生滅和合:

生滅的阿賴耶識以不生滅的如來藏為體

生滅與不生滅和合:

第八識如來藏 = 兩部分

= 有為生滅的種子 + 無爲不生滅的本體

《起信論》

一心二門是從兩個角度闡述一心:

  1. 心真如門:一心之本體為超越迷悟等一切差別之絕對平等之理體,即為不變真如
  2. 心生滅門:不生不滅之如來藏心依無明妄緣而起動成生滅心,產生各種差別現象,而此不生不滅之如來藏心起動,稱為阿黎耶識。

《起信論》

一心二門 = 第八識如來藏可以分割為兩部分

【有為生滅的種子 + 無爲不生滅的本體】

  1. 心真如門:無爲不生滅的第八識如來藏本體
  2. 第八識如來藏:第八識如來藏裏面含藏的有為生滅種子

生滅與不生滅和合:

體VS相用的關係

生滅的阿賴耶識以不生滅的如來藏為體

生滅與不生滅和合:

一個法有兩個部分

第八識如來藏 = 有為生滅的種子 + 無爲不生滅的本體

《起信論》

本覺:阿賴耶識中本有的離念心體,即如來藏、如來法身

始覺:第一次證見真如

不覺: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即無明,生起各種染法

《起信論》

本覺:阿賴耶識的見分

始覺:第一次證到阿賴耶識

不覺:不知道阿賴耶識,不證阿賴耶識

 

《起信論》始覺分為四位:

(1)不覺:指十信位(外凡位)之人雖已覺知惡業之因能招感苦果,並已遠離惡業,然尚未生起斷惑之智,故稱不覺。

(2)相似覺:指聲聞、緣覺二乘之人,及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等三賢位之菩薩,雖已遠離我執,覺知「我空」之理,然尚未捨離法執分別之念;對於真如之理,僅得其相似彷彿之法味,故稱相似覺。

(3)隨分覺,指初地以上至第九地之菩薩,已遠離法執,了知一切諸法皆為心識所現之理;對於真如法身之理,能隨修證境地之轉昇,而逐地增悟一分真如之理。

(4)究竟覺,指第十地之菩薩,完成因行,以相應於一念之慧,覺知心之本初,並遠離微細之念而徹見心性,故稱究竟覺。由是而至佛果,則成就始本不二、絕對平等之大覺。

七住位以前修四加行斷我見;

七住位菩薩親證阿賴耶識以及它顯示的「真如性」;

十住位菩薩「眼見佛性」

 

禪宗

蕭平實

明心見性 = 勝解體悟般若智慧(第一義諦)

明心見性 = 識自本心、見自本性

禪宗開悟可以是任何階位。

明心見性 一拆爲二

明心:七住位證阿賴耶識

見性:十住位眼見佛性 (這是因爲不知道《大般涅槃經》的【十住=十地】,然後附會境界所造成的解讀。)

一念不生、離念靈知:

  1. 禪宗的無念、一念不生、離念靈知,與《起信論》的「離念」是一個意思,指離開錯覺妄想,不是意識不起念頭。
  2. 離念靈知指覺悟狀態

一念不生、離念靈知

意識不起一念的狀態,被蕭平實貶低為錯誤者的意識境界

六祖的悟道偈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此句是般若經表達第一義諦的方式——一切法空無自性。

蕭平實不懂般若,不知「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此句,恰恰否定他的「有一個真實第八識如來藏」——「本來有一物」

六祖開悟後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此句是在如來藏經的框架所説,不是《成唯識論》等唯識經論的框架下所説,表達是是真如作爲「迷悟依」與「建立因」,隨染緣净緣顯現十法界。

蕭平實以爲「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就是「第八識出生萬法」。

「第八識出生萬法」是佛經破斥的因果不平等的「第一因」外道見,這種外道見有幾個特質:

  1. 不需要「因」而能夠獨立存在的第八識出生因緣所生的萬法
  2. 【無爲+有爲的第八識】出生【有爲的生滅法】
  3. 蕭平實的第八識主宰緣起,超脫於緣起之外,而不是緣起的一環
  4. 被出生的法可以滅,能生的第八識不滅

佛法之中,因果平等:有爲法生有爲法,無爲法不生任何法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