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選讀:從《大般若經》「不退轉菩薩」的功德受用檢驗蕭平實是否三地菩薩

accessory-burnt-ceremony-326627.jpg

佛教經論裏面對「不退」有很多種分類。

比如吉藏在《法華義疏》裏面分出三種「不退」:「位不退(七住)、行不退(初地)、念不退(八地)」。

比如窺基大師在《法華玄贊》裏面建立的四種「不退」:(1)信不退,第六信位以上的菩薩,不再起邪見,(2)位不退,七住位以上的菩薩不再退轉二乘地;(3)證不退,初地以上的菩薩不再退失於法;(4)行不退,八地以上的菩薩,能修有為與無為行,而不再退轉。

請注意,以上兩種「不退」的分類,都是根據「別教」的五十二階位而說。不同經論對修行階位有不同的分類法,不可一概而論。

比如《華嚴經》的「初發心住」菩薩就已經可以見佛,可以得「十種力」,包括「宿命無礙智、天眼無礙智、三世漏盡智」,這個「初發心住」顯然跟《菩薩瓔珞本業經》的「住」不一樣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8〈11 菩薩十住品〉:「「諸佛子!何等是菩薩摩訶薩初發心住?此菩薩見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妙色具足,尊重難遇;或覩神變、或聞說法、或聽教誡、或見眾生受無量苦、或聞如來廣說佛法,發菩提心,求一切智,一向不迴。此菩薩因初發心得十力分何等為十?所謂:是處非處智、業報垢淨智、諸根智、欲樂智、性智、一切至處道智、一切禪定解脫三昧正受垢淨起智、宿命無礙智、天眼無礙智、三世漏盡智,是為十。」(CBETA 2021.Q4, T09, no. 278, p. 445a2-11)

正覺同修會經常混淆不同經論的修行階位分類,摘取可以利用的部分,曲解添加,證明自己的説法。

不論別教抑或圓教,不論哪部經哪部論的「不退」,都沒有說「七住位證阿賴耶識持身」。

《大般若經》與唯識經論(比如《攝大乘論》,《瑜伽師地論》)同屬印度佛教經論,印度佛教時期面世的經論,絕大部分只建立十地的修行階位,不建立初地以前的階位。這也是爲什麽《大般涅槃經》裏面「十住」、「十地」混用,在當時不會造成誤解。

只建立十地修行,因爲大乘「見道」在初地,初地是凡聖的界限,初地以上菩薩才是有智慧的「真佛子」,這也是爲什麽世親菩薩在《金剛仙論》中將初地前的修行人稱爲「地前凡夫」或者「世間菩薩」——「有智慧人,乃是初地以上,現見我法二空,證中生信。只有初地菩薩才有見道的功德受用,比如不墮落三惡道,不是蕭平實説的,七住位就可以斷我見,證第八識,證真如,有見道不墮落三惡道的功德。

《大般若經》中的「不退轉菩薩」指大乘見道(菩薩正性離生),得無生法忍的初地以上菩薩,也就是窺基所説的「證不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401卷-第600卷)》卷449〈54 轉不轉品〉:「如是 不退轉菩薩摩訶薩以自相空觀一切法,已入菩薩【正性離生】,乃至不見少法可得,不可得故無所造作,無所造作故畢竟不生,畢竟不生故名無生法忍,由得如是【無生法忍】,故名【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諸行、狀、相,知是不退轉菩薩摩訶薩。」(CBETA 2021.Q4, T07, no. 220, p. 264b23-29)

「入地後有無生法忍」是正覺同修會在《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三)第21集——何謂生忍、法忍、無生法忍》【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1/2435-a11_021】裏面認同的事實,這裏先確立這一點,以免正覺同修會歪曲經文,說《大般若經》說的「不退轉菩薩」是七地或八地,跟蕭平實無關

何謂生忍、法忍、無生法忍? 也就是說,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每一階位雖各有主修項目,對於其餘各度還是隨分修習,並不是只專修其一;然而每一階位也都各有無生忍,就是大乘人無我智,或入地後有無生法忍,就是法無我智應修。

佛在《大般若經》中用大量篇幅形容「不退轉菩薩」的功德受用,以下舉出部分内容,方便讀者檢驗自稱「三地菩薩」的蕭平實以及所有自稱「X地菩薩」的大師,是否具備以下功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401卷-第600卷)》卷448〈53 不退轉品〉:「「復次,善現!一切不退轉菩薩摩訶薩諸所受用臥具衣服,皆常香潔無諸臭穢,亦無垢膩、蟣虱等蟲,心樂清華,身無疾病。善現!若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諸行、狀、相,知是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善現!一切不退轉菩薩摩訶薩欲入初靜慮乃至第四靜慮即隨意能入,欲入慈無量乃至捨無量即隨意能入,欲入空無邊處定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定即隨意能入,欲入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即隨意能入,欲入初解脫乃至想受滅解脫即隨意能入,欲入初勝處乃至第八勝處即隨意能入,欲入初靜慮定乃至想受滅定即隨意能入,欲入初遍處乃至第十遍處即隨意能入,欲入三解脫門即隨意能入,欲引發五神通即隨意能引發。」(CBETA, T07, no. 220, p. 264, c20-p. 265, a21)

佛説一切不退轉菩薩都沒有疾病,身體不會臭穢,不會有污垢;一切不退轉菩薩隨意能入初禪乃至四禪!隨意發起五神通!隨意能入四空定!

「不退轉菩薩」有四禪與五神通,能知凡夫所不知的過去爲了,能知自己和他人的前世今生,還攝受不了這個世界沒禪定沒神通的凡夫?還需要「擲茭問佛」、需要護法神通風報信,轉達佛旨?還需要「慢慢恢復證量」?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401卷-第600卷)》卷562:「

第五分不退品第十六

爾時,善現便白佛言:「我等當以何行、狀、相知是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佛告善現:「若諸菩薩能如實知異生、聲聞、獨覺、菩薩及如來地,雖說有異,而於諸法真如性中,無變異、無分別,皆無二、無二分。是諸菩薩雖實悟入諸法真如,而於真如無所分別;雖聞真如與一切法無二無別,而無疑滯;雖聞諸法種種異相,而於其中無所執著。

還是正覺同修會的根本錯誤:不退轉菩薩證的是「真如與一切法無二無別」,不是證得「第八識持身」、「第八識出生一切法」、「真如只是第八識的真實、如如性」!蕭平實的「真如」,專屬第八識,只是第八識的所顯性,當然跟「一切法有二有別」,不是經論説的「真如是一切法上二空所顯真理」!

……「復次,善現!是諸菩薩常樂受行十善業道,亦能方便勸他受行,乃至夢中亦無所犯

……「復次,善現!是諸菩薩於佛所說甚深法門,決定不生疑惑、猶豫,亦不迷悶,歡喜信受;所發言皆為饒益,知量而說言詞柔軟;寢寐輕少煩惱不行,入出往來心不迷謬;恒時安住正念正知,進止威儀亦復如是;諸所遊履必觀其地,安詳繫念正視而行,運動語言常無卒暴;諸所受用臥具、衣服皆常香潔無諸臭穢,亦無垢膩蟣虱等蟲;恒樂清閑常無疾病,身中無有八萬戶蟲。所以者何?是諸菩薩善根增上出過世間,如如善根漸漸增長,如是如是身心清淨。」

爾時,善現便白佛言:「是菩薩心云何清淨?」佛告善現:「是諸菩薩如如善根漸漸增長,如是如是心中一切諂曲矯誑皆永不行。由此因緣,一切煩惱及餘不善皆永息滅,亦超聲聞及獨覺地,疾趣無上正等菩提,由此應知心常清淨。

「復次,善現!是諸菩薩不重利養、不徇名譽,心離嫉慳、身無愆失,聞甚深法心不迷謬,智慧深固恭敬信受,隨所聽聞皆能會入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諸所造作世間事業亦依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會入法性,不見一事出法性者,設有不與法性相應,亦能方便會入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理趣,由斯不見出法性者。

……「復次,善現!是諸菩薩若欲調心入四靜慮,隨意能入遊觀自在,為度有情還生欲界,雖生欲界而不染欲,亦不退失所修靜慮。

「不退轉菩薩」隨意能入四靜慮——初禪乃至四禪;即使爲了度化有情,投胎在欲界,也不會失去禪定證量!蕭平實歪曲《楞伽經》,編造「戒慧直往的地上菩薩沒有禪定神通」的謊言,誹謗地上菩薩,被《大般若經》直接戳破!

……「復次,善現!是諸菩薩聞佛說法無惑無疑,聞已受持常不忘失。」爾時,善現便白佛言:「是諸菩薩但聞佛語,無惑、無疑、常不忘失,為聞菩薩及聲聞等所說正法,亦能如是。

佛告善現:「是諸菩薩普聞一切有情言音、文字、義理皆能通達,無惑、無疑、常不忘失。所以者何?是諸菩薩於諸法中得無生忍,已善通達諸法實性,聞皆耳順並無疑惑,又得聞持陀羅尼故,常能憶念終不忘失。善現當知!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諸行、狀、相。」」(CBETA 2021.Q4, T07, no. 220, pp. 900c13-905a19)

「不退轉菩薩」聽聞佛法,乃至聽聞世間一切有情的言語文字道理,都能完全理解,過耳不忘,不會出現説錯法之後,偷偷修改法義,還可以把佛陀時代的鹿子母講堂説成「鹿子、鹿母住的鹿圈」,可以弄混《大唐西域記》裏面的木叉鞠多和般若鞠多。一個凡夫學者都不會犯這麽低級的錯誤,一個大學生都知道網上可以一鍵搜尋到這些名字、名詞的正解。「三地菩薩」蕭平實自稱玄奘再世,禪定沒修成,神通發不起來,一説前世的事情漏洞百出,讀玄奘寫的《大唐西域記》都可以把人物弄混了,看到「鞠多」兩個字就以爲是一個人!

這裏所説的「一切有情」包括三界六道天龍八部各種衆生,「言音、文字、義理」包含一切有情使用的語言文字以及溝通方式。蕭平實的智力,跟世間有智凡夫還差很遠,連大學都沒考上。至於語言能力,藏文、梵文、英文、法文都精通嗎?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401卷-第600卷)》卷449〈54 轉不轉品〉:「如是不退轉菩薩摩訶薩以自相空觀一切法,已入菩薩【正性離生】,乃至不見少法可得,不可得故無所造作,無所造作故畢竟不生,畢竟不生故名無生法忍,由得如是【無生法忍】,故名【不退轉菩薩摩訶薩】。善現!若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諸行、狀、相,知是不退轉菩薩摩訶薩。」(CBETA 2021.Q4, T07, no. 220, p. 264b23-29)

佛説「不退轉菩薩不見少法可得,觀一切法畢竟不生」,所以說得「無生法忍」。

蕭平實的「明心見道」,蕭平實的「道種智」,蕭平實的「智慧」,是「現觀第八識真實存在,可以持身,第八識以外的各種法,全部可得,而且全部有生有滅,有所造作」,蕭平實證的是什麽?

不是菩薩的「無生法忍」,是凡夫的「有生法執」!

 

結語

蕭平實的身口意行就是一個凡夫,邪見大如須彌山,謊言多如恆河沙,人格連凡夫裏面的賢聖君子都不配,更不配跟「不退轉菩薩」或者「菩薩」兩個字相提并論。

舉出《華嚴經》對初地菩薩的形容,以及《大般若經》對「不退轉菩薩」的形若描繪,是想説明幾個問題:

1. 大乘見道的初地菩薩,他們的能力、心行、功德、異能。。。絕對不是我們凡夫可以想象的。

2. 當一個人會説兩句佛法,懂一點教理,有一點修行體驗,就自稱「三地菩薩」,可笑程度就像一個窮人幻想自己富可敵國,一個文盲幻想自己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如果我們是認真學佛修行的人,經常自稱「菩薩」,結果連初地菩薩有什麽功德都毫無概念,還會被蕭平實這類人三言兩語騙得團團轉,這説明什麽?

説明我們的佛法知識太貧乏,說自己信佛,信的是蕭平實,讀的是「蕭平實曲解的佛經」,而且只聼一家之言,所以學佛多年,連地上菩薩的功德都不知道。

窺基大師對「不退」的定義裏面,「信不退」是第六信位以上的菩薩,不再起邪見。我們過去所謂的「信佛」,夾雜了大量對佛與佛法的誤解,而且是誤解多於正解,所以才會不知「不退轉菩薩」的功德有多高妙深廣。

因爲對「不退轉菩薩」的功德無知,才會「南無平實菩薩摩訶薩」,接受正覺親教師甚至說的「無相憶佛可以憶念蕭導師」。

當我們誤認法盲為大師,心裏面深信蕭平實的言論、行為、認知,是地上菩薩(菩薩摩訶薩)的典範榜樣,我們信的、皈依的是佛嗎?

把一個凡夫當作「三地菩薩」,原因是佛法知識與邏輯思維能力貧乏欠缺,有些同修自從發現被蕭平實誤導之後,努力學習,大量閲讀,一點點累積,半年一年就有很大進步。

有些同修對學佛失望,放棄讀經,自覺經論太難自己讀不懂,這種想法,認識到理解經論不是以前在正覺想得那麽簡單,不是直接拿蕭平實的「第八識如來藏」亂套就可以讀通讀懂,是一種反省和進步,可是如果變成從此不讀經,因噎廢食,是另類的愚癡。

莫説分辨真假「三地菩薩」需要讀經,即使往生彌陀世尊的極樂淨土,也要讀誦大乘經典。不讀唯識,可以讀阿含,可以讀淨土經典,讀古德著作,讀自己可以讀懂的内容。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9) 人氣()